弟弟好像有反社会人格怎么办?
我会试着把这个话题嵌入到整个黑暗人格的大题目里来说说,原生家庭的问题在第二段自恋人格的部分。
虽然这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人格心理学入门问题。不过为了考虑到阅读的惊喜和我对道德优越感的厌恶,我会在结尾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反转。
并且希望表达一个核心观点:不要自怨自艾,一切创伤可以是灾难,也可以是馈赠。
我们都知道人格心理学最有名的量表是大五人格量表,它把人大略的归到了五个连续谱里。
但这指的是所谓的健全人格,而我们其实还有“病态人格”。
比如大名鼎鼎的反社会人格。
现在是个人都知道diss别人反社会了,但是搞明白反社会人格定义的没几个。
比方说反社会人格也是分成三个的——因此它们也叫黑三联(黑暗人格三联征),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毫无同理心,不能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离我们最近的例子应该是在葬礼上你觉得其他所有人都是在假哭。
而他们也有不同表现,分别是
一、马基雅维利人格:这种人是权力野兽,以操纵,驱使别人为乐。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销售人员道德决策的影响研究-手机知网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338-1019023599.nh.html
那么显而易见的是,这类人如果从事保健品推销,他们不光不会为你的钱心疼你,还会因为欺诈了你而洋洋得意。
之前看过一组现在已经找不到的数据,公司高管中有远高于大众比例的马基雅维利人格,所以领导让你周末加班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自恋人格:完全以自己为中心,喜爱表演,并显而易见的夸大自己的能力。
麦迪扎德在多伦多的约克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进行这个研究了。她在Facebook上关注了100名大学生,并且对他们的活动进行了测量,包括上传照片、留言和状态更新。这还不够,登陆频率和每次在线时间也在她的统计范围内。她的研究成果最终发表在了《网络心理学、行为与社会网络》(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 期刊上。
今年春天,麦迪扎德就已经从约克大学毕业了。她用自恋人格量表和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对这些 Facebook 用户进行了测试,发现自恋的人和低自尊的人每天会有至少一个小时沉溺在 Facebook 上,他们也更喜欢贴一些美化自己的照片(比如摆一个惹眼的造型,或者用 Photoshop 加工)。自恋的人也喜欢通过他们的状态签名(比如说“发现自己长太帅”)和活动更新(分享一个标注为“长得像我的明星”)来进行自我展示。
这种人经常为了获得超乎他人的影响力而特意包装自己甚至不惜打压他人,他们更少的产生自卑等情绪,并乐见你的自卑——这大概是最符合坏人比好人心理强大这个话题的一类人。
精神病态:传统意义上的激情杀人狂大多是此类,易激惹,冲动自控性差。
对这些人来说克制是完全不存在的,一个糟糕的父亲可以常年殴打自己的子女却不受内心的惩罚,而子女往往在成年后陷入原生家庭的原谅/仇恨不可自拔,没法放过自己。
他们比典型的家暴者更强大,典型的家暴者一般是先打人再下跪渴求原谅,然后再打人进而循环,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他们也在伤害自己,这类人还有改善的可能,而精神病态人格比之更强大,他们会是很多人一生的梦魇。
OK,说了这么多,明眼人都能发现这一切都是不同的人格特质和“没有同理心”的共性而结合的原因。
对反社会人格的研究让我们得知良知并不一定导向天理(因此我虽然推崇王阳明,但可惜他错了),因为有些人真的和大多数人不同,而且他们稳定的占据了人群的3%左右。
其实科学家们也非常好奇这样的人格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目前有一些很有趣的研究。
2009年,目前在南阿拉巴马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博士乔纳森(Peter Jonason)及其同事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相比于“暗黑三合一”人格特质得分较低的大学生,得分高的那些学生(也就是比较“坏”的那种)倾向于报告有更多的性伴侣,也对短期交往更感兴趣。这一相关性在男性身上更为明显,因此,研究者们认为暗黑三合一的人格特质使得“男性更容易采取掠夺性的短期择偶策略”。
在《独立报》上,报道该研究的文章有个发人深省的标题——《为什么女人就爱以自我为中心的变态男》。这当然也是该研究结论的一种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该记住,相关性不等于因果联系。性格阴暗的家伙们有更多的性伴侣,同样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对短期交往更感兴趣,并降低了自己的择偶标准(在这里也可以理解成寻找性伴侣的标准),而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就有那么强大的魔力,会让女性主动投怀送抱。
我们最终通过统计数据发现,“黑三联”人群的演化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弱者的策略”,亦既是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平(比如忠贞)以获得更多的性伴侣而覆盖无法得到优秀伴侣的风险,一些研究认为它诞生在极端困难的时期,弱势群体必须变得冷血才能传递基因。
(好像文学作品里经常有类似的悲剧角色)?
如此说来,坏人实际上是“可怜”的,只不过降低道德水平的副作用让他们在有道德的社会中巧合的获得了“超额利润”。
这还没完。
实际上坏人更可能是英雄。
这大概是我们迄今为止对“黑三联”人群研究最浓墨重彩也最有趣的一部分。
因为“黑三联”人群更倾向于怀疑和反抗权威,因此罗宾汉、佐罗等孤胆英雄甚至超级英雄们可能也有远高于大众群体的“黑三联”成分。
大五人格的早期研究者,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Rae)把“服从”视作亲和性的一个本质方面:有亲和性倾向的人会避免打破规则或使他人不安,同时也极易受到他人影响、服从社会期待。在研究者的假设中,另一个与服从有关的特质是“认真性”——一种表现自我管理、责任感和成就动机的倾向。认真的人具有很好的冲动控制能力,偏好秩序和规范,但灵活性较差,这可能使他们走向教条主义。曾报导纳粹罪犯艾迟曼(Eichmann)受审讯的德国记者艾伦特(Arendt)提及,艾迟曼对亲人和朋友的态度“不仅是正常的,而且还令人称赞”。包括艾伦特在内的不少观察者眼中的艾迟曼都是“亲和”和“认真”的。而以往的研究表明,大五人格模型的另外三个维度——衡量想象力、思维开放程度和艺术敏感性的“开放性”、衡量经历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神经质”以及“外向性”都与预测服从没有什么关联。
服从实验的经典范式“米尔格拉姆实验”——让被试在权威的威严下给他人施予电击。在1963年米尔格拉姆进行的第一次实验中,40名参与者中有26人对实验人员假扮的受刑者施加了最大的(450伏特)电击惩罚。米尔格拉姆实验展示了情境因素(他人)对服从行为的强大影响,社会心理学家们也普遍认为伤害性的服从是环境的复杂力量作用的结果。
然而,参与者在实验中的反应并不一致,行为的变异很大。事实上,正如米尔格拉姆写到的:“我确信服从有着复杂的个人倾向,但我没有找到它。”因此,人格因素对服从的影响在行为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中依然十分火热。
在贝格的研究中,80名被试由一个进行民意和市场调查的独立公司选出,其中4名由于熟悉Milgram范式被筛除。最终,40名男性和36名女性(平均年龄39.7岁)在一个电视演播室进行实验。被试被告知自己将与另一位参与者(实为研究人员)一起拍摄一档电视游戏节目。被试作为“提问者”,另一名参与者作为“选手”。“选手”每回答错一个问题,“提问者”要向“选手”施加电刺激,电刺激的强度从20伏开始,每次增加20伏,直至460伏。按照事先计划的,“选手”会答错27道题中的24道。
规则宣布后,“选手”被绑在电击椅上推入“提问者”不可见的小房间,“提问者”则坐到20~460伏的电击把手前。如果被试表现出犹豫,“主持人”(权威)会进行5次干预,例如对被试说“继续你的问题。”、“继续,不要让自己不安。”等等。与米尔格拉姆范式一样,达到80伏时,“选手”事先录制好的反应——先哼哼,然后大声哭泣要求停止实验——会被被试听到;达到380伏时,“选手”将拒绝回答问题;如果超过420伏,“选手”会完全沉默,不发出任何声音。当问完全部问题,或者被试仍坚持终止游戏时,实验结束。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所施加的最大刺激的确与亲和性和认真性有关,与大五模型中剩下的三个因素则并无关系。此外,研究者发现,人们在政治上越左,他们所给的电刺激强度越低。反叛性的社会活动与服从行为在女性中负相关,在男性中互不相关。贝格表示,虽然相隔了8个月,但人格的测量往往是稳定的,而8个月的时间也足以消除实验造成人格测量的变化,因此人格倾向对服从行为的影响的结论应该是可靠的。
这些结果都提示,尽管情境性环境对行为起着重要作用,但并不能掩盖个人特质对行为的影响。有趣的是,被广泛认为会带来积极结果(如健康的心理状态,亲社会行为,减弱的攻击性)的人际领域适应性特征,如“亲和”和“认真”,也会有黑暗的一面,比如更容易做出毁灭性和不道德的服从行为。
可能大部分读者懒kan得bu看dong上面的话,我拿人话解释一下:一个亲和度较高,道德水平也较高的人,反而更容易陷入对错误权威的服从之中。
也就是说,“黑三联”们因为没有同理心,也许仅仅在自己受到威胁时才奋起反抗,但他们可能最终会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