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提问时间:2023-07-05 11:26关键词:谋士,古代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点赞1、运城市 网友:灭零。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谋士故意为之,诱导其主公不选所谓的“上策”。

举个例子。历史上刘备和刘璋翻脸前,军师庞统曾献过上中下三策,供刘备酌情选择。


上策是挑选精兵,星夜偷袭成都,乘刘璋还没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拿下成都。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中策是让刘备先给刘璋带信,假意说荆州那边有事,自己要回荆州。待刘璋见信,让沿途的官员送别刘备时,建议刘备趁机干掉蜀中名将杨怀和高沛。并吞并他们的部队。然后再围攻成都。

下策是别冒险,不打了,直接回荆州,以后再找机会缓图益州。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那么,刘备最终选的是什么呢?

他选了中策。

那么,为什么刘备会选中策,而不是上策或下策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庞统的上策、下策,虽然他说,一个叫“上策”,一个叫“下策”,故意在名字上做了区分。

但其实在刘备看来,都一样,没啥区别。

即:都只有一句话,没有操作的可行性。

比如上策,庞统让刘备偷袭成都。可他又预设了两个前提:“璋既不武”和“素无预备”。

万一刘璋有防备,预设不成立呢?后来刘备在围攻成都时,果然就发现刘璋并非是所谓的不武之人,成都也并非素无预备。刘璋在连吃败仗,兵源后勤消耗不少的情况下,成都城中仍然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足以支撑一年时间。

从这就可以看出,如果刘备当时选了这个不靠谱上策,必然要倒大霉,怕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再就是下策,庞统让刘备先回荆州,以后再缓图益州。可啥时候再来,庞统没说。这等于就是让刘备放弃夺取益州。

因此,这种所谓的上策、下策。说了就跟没说一样,刘备必然都不会选。



相比于所谓的上策、下策,中策虽然被庞统故意塞在中间,不起眼,但实际上,中策是最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因为中策最为详细,有具体的操作建议。相当于庞统手把手的在教刘备,你第一步应该干什么,第二步、第三步应该怎么干。

刘备又不是傻子,他自然会对比。用《三国演义》里面,虚构的刘备的话说:上策未免太急了点,下策又感觉太慢了。只有中策让人觉得不快不慢,刚刚好。

PS:《三国志》中没有解释刘备为什么选择中策。只说“先主然其中计”。

虽说《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话是罗贯中虚构的,但如果我们感同身受,把自己带入到刘备当时的情景,其实也能理解。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庞统干嘛不直接给刘备推荐中策,而要兜圈子,给出三套解决方案让刘备自己做选择呢?

这其实就是古代谋士的聪明之处了。

古代的谋士,很多都是心理学大师,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

刘备当时已经五十好几了,一生坎坷,此时的他,已经不是一个冒进之人了,所以他必然不会选上策。

而同时,已经五十多岁的刘备,也没时间再搞什么缓图之。所以他也必然不会选下策。

庞统把刘备的心思摸的透透的。知道他并不是不想拿下益州,他的问题,在于下不定决心跟刘璋翻脸。总是有所顾忌。

所以这个时候,对庞统而言,难点,不在于怎么出谋划策,而是另外两方面。

第一,怎么让刘备下决心跟刘璋翻脸。

第二,怎么让刘备感受到决策成就感。

毕竟,庞统只是参谋,只是在幕后提建议供刘备参考的人。如果他只提一条建议,让刘备没得选。这个时候,他们两人的角色就会发生互换:庞统成了实际决策人,刘备反倒成了陪衬人物。

甚至于,他还有可能让刘备怀疑他,是不是背着自己搞小动作?

如果刘备不在意,那倒罢了。可一旦刘备心怀不满,产生不爽心态——难道他想篡位?

那庞统的麻烦就大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难的不是提意见,而是怎么让领导听进自己意见。以及不让领导有疑神疑鬼的心理,要主动给领导搭台唱戏。

我们仔细的看看庞统的三策,可以发现这个上中下三策,是一个从急到缓的变化。

上策最着急——恨不得马上取益州。

下策最不急——几乎是不取益州了。

中策最合理——有具体的操作意见。

刘备参与到了决策中,在心理上接受庞统的建议。最后拍板,下决心的是他。这就使得这是一个让他们都能双赢的结果。

像这样的情况,其实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也有很多。比如一些公司的采购员在交报价表时,往往会拿几份报价单给领导签字。

甲公司产品的质量最好,但报价最高。

乙公司产品的质量最差,但报价最低。

丙公司产品的质量一般,比乙公司好,不如甲公司,但它的报价也是不高不低。居中。

采购员在交报价表的过程中,只能提供解决方案。并不能替领导做主。如果一个采购员缺乏社会毒打,直接拿一份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报价单给领导签字。领导不在意,倒也罢了,如果领导疑神疑鬼,怀疑采购拿了供应商回扣。那这人可以直接卷铺盖走人了。

点赞2、林芝市 网友:凝残月

你有十块钱。

上策,买五注双色球。中了就有五千万。一辈子不愁了。

中策,买一注双色球,中奖就有五百万。不中还剩八块,还能吃包泡面加根火腿肠。

下策,两元买双劳保手套,两元买瓶大水,买五块钱馍头加一块钱榨菜,去工地搬砖。

你选那个?

点赞3、清远市 网友:女爆君@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说起这个问题,有人或许会认为是谋士们故弄玄虚,卖弄才学。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妥,更多的是,出于如下两种因素。

一,高明的谋士都有学识渊博的特点

我们知道,大凡古代有名的谋士,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知天文晓地理,几乎无所不通,知识非常丰富。特别是对于军事战略战术,战争中的人性,研究得非常透彻。

比如战国时期的谋士、军事家孙子、孙膑;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刘备手下的谋士诸葛亮、庞统;曹操手下的谋士荀彧、荀攸;孙权手下的谋士鲁肃;朱元璋手下的谋士李善长、刘伯温等,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都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才华。


他们在给自己的主公出主意时,总是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结合当时的现实因素,让主公至少可以采纳自己一个主意。假如出主意时,只有一个主意,没有别的选择,那只能说明这个谋士学识浅薄,知识面狭窄。也不容易让主公采纳。

要知道,一个人既然能够让大家拥戴,成为一个集团的主公,那也绝不可能是一件容易或者偶然的事。说明这些主公也一定有他们的雄才大略,具有常人不可比拟的长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成就大事而青史留名。

另外,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也不可能都一样。而提出几个主意,可以让主公有选择的余地,不至于出现君臣僵局。一个主公在犹豫不决、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时候,往往需要谋士给他指出几条路。而他的谋士假如只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难免让主公产生怀疑,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犯嘀咕:“奥,闹半天,看来你也不过如此。你说的这个路子,我早就想到了。还用你说?”


二,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

1,一般来说,上策,都具有大开大合、纵横捭阖的特点。这种主意,大多数都是从战略高度考虑的。如果成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事一步到位,就可以解决。

但是,就像做买卖,上策,很可能会投入大量金钱、人力、物力,做成的难度较大。一次成功,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成功,很可能前功尽弃,就连以前的战果都会失去。

故此,但凡上策,都既有很大的诱惑性,但也有很大的风险性、不确定性。这就好比赌博。资金大,赢得多,但风险也大,弄不好,很可能倾家荡产。这就要求,上策具备很多其他外在因素,比如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一个正在创业的主公,很难接受这样的主意。因为他不想担太大的风险。

2,下策,大概具备很一般的条件就可以办到。既然条件一般,那么,得到的结果,即使赢了,胜了,也没有多少诱惑性,收获不大。


仍然以做买卖为例,投入很小的本,赚取的利润必然也很小。捡漏的机会毕竟微乎其微。对于古代战争中的主公们来说,下策大概属于很微小的战术,就可以做到;那么,得到的东西估计也没有多少诱惑性。因此,主公们一般也不会采纳。

3,中策,既考虑了战术需要,又兼顾到了整体战略上的部分决策,对于主公们来说,所获得的战果,既大于下策,又低于上策,但又没有上策的较大风险,或者说在道德上也说得过去。

因此,主公们大多数都会喜欢这个中策,而不选上策。

在《三国演义》六十二回,刘备与刘璋决裂,庞统曾给刘备出过上中下三策。

上策是:选精兵,昼夜兼程奇袭成都。中策是: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主公假装回荆州,二将必来相送,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向成都进发。下策是:退到白帝城,连夜回荆州,以后慢慢再想办法攻取益州。

刘备认为,上策可以一举成就大功,但是未免风险太大,也太急;如果成功,当然是好事,假如不成功,很可能陷于危险之中,他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其实,事实也正像刘备预料的那样,西川早有防备。就是“即便差人告报各处关隘,添兵把守,不许放荆州一人一骑入关。

下策尽管稳妥,但又没有任何利益,这一趟益州之行,就算是白来了。

而庞统给出的中策呢,既不快,也不慢,比较稳妥。只要杀了杨怀、高沛,就既可以占据涪水关,暂时有一个立足之地作为跳板,进取西川。因此刘备采纳了中策。


另外还有一个外在因素,也是刘备之所以没有选择庞统上策的原因。这时的刘备,已经和刘璋决裂。刘璋在成都已经做好了各种应对措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刘备明白,这时候选择庞统的上策,风险太大,不容易得手。但他为什么没有责怪庞统呢?因为之前庞统和法正都曾给刘备出过一个主意,那就是在宴会上杀了刘璋,让西川群龙无首,这就是一个擒贼擒王的好主意。刘璋一死,西川必然大乱。加上刘备当时在西川民众中的威望,又是“皇叔”身份,很有可能直接替代刘璋。

即使刘备暂时不能顺理成章成为西川之主,也可以搅乱西川平衡局面,大大有利于他西取西川的战略构想。

但刘备因为顾念兄弟之情,没有采纳庞统的主意。他这时候,心里一定非常后悔。如果他当时听了庞统的主意,这时候,他备不住已经成为西川之主了。

孙子兵法里,也提到过上中下三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也就是说,孙子主张不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问题,这是上策;其次,如果通过外交能够解决问题,也不失为好主意;再次,就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这样的手段,即使最后是胜了,必然也是以双方的巨大伤亡为代价。不符合“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原则。


三,结论

但是,在现实中,不通过战争手段想要得到所要的结果,又何止那么容易?故此,上策尽管诱惑力很大,却不太容易做到。下策即使胜了,代价巨大,收益较小;中策,以外交手段,劝说双方接受各自的条件和要求,大家都退让一步,往往最容易让人接受。

不过,很多时候的现实,根本不容你选择哪一个策略,大多数时候,是残酷的现实在逼迫你必须接受一种方法。

比如上世纪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越边境战争、中苏边境战争,都并不是我们首先挑起的,而是对方已经攻了进来,无论你是选孙子兵法中的上策,还是选中策,那都是白日做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在抗日战争前期,蒋介石集团就是试图采纳孙子所说的上策、中策,解决问题。结果怎么样呢?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英美,采取的都是“绥靖政策”。一边大量出售军火给日军,纵容、默认日军到处侵略的行径;一边又假惺惺地以国际调解人面目到处现身。使对国际社会原本充满希望的民国政府最终还是大失所望。

最后,我们只能选择下策,以战争的手段解决战争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出兵。如果不出兵,就等于自动放弃了领土主权。哪容你仔细考虑什么上中下三策?至于说具体怎么打,那就属于战场上的战略战术问题,临阵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了。

点赞4、晋江市 网友:翼无敌

我以为首先需要明确几点,才能明白所谓的“上中下三策”是什么?

第一点:什么是古代谋士?古代并没有谋士这个职业,却有事实上从事这方面功能的职位。正因为有些人总是向自己的主人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让主人去选择、抉择,甚至让主人有了一定的依赖性,所以被称为了“谋士”。历朝历代,不同身份的人,充当谋士角色的人物,比比皆是。而主人也习惯于就某些问题,咨询一些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去作为自己决断的参考。问题不同,咨询的对象便不同。所谓的古代谋士,是一个通俗的叫法,而不能明确为那一个人,只是不同历史时期一些特定的人群。

第二点:充当谋士角色的人,习惯性提出“上中下三策”,也是现实需要。一个人,要想得到主人的认可,并因此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是得到某些现实利益,都需要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而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又不出现越权震主的嫌疑,自然就会在建议中提出多个选项,让主人去最后定夺。这既体现了自己的能力,又把最终的决定权和最后的成就感,还给主人。这是为人之道,也是古代人的为臣之道。真正的智者,会把问题分析透彻,然后引导主人去做出有利于事态发展的方向。这就是谋士的最高境界。

第三点:君王或是主人选择时,并不是在意谋臣的三策顺序,而是统筹考虑现实需要和最终目标。主人是不是选择上策,做为一个有独立主见的人,不是主人考虑的根本问题。主人考虑的是:咨询了你,希望得到你的合理化建议,但如果抉择却是需要通盘考虑的。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些谋臣的建议,或许是站在某种立场上提出的看似合理的建议,但真正的实施,需要和最终的目标相一致,还要考虑全方位的利弊得失。所以主人选择时,更倾向于适合自己的路线,而不是谋臣的策略权重。

当然,所谓的谋臣提出建议,君王或是主人做出选择,都是建立在臣是忠臣,君是明君,主人是明白人的基础上。如果君主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把控局势的能力,在好的建议,都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感谢分享阅读,小知识,大智慧。我是空山,专注中原地方史志三十年,让我们一起品味山水人文历史,探寻方志民俗脉络。敬请关注@空山俚语,欢迎留言交流。

点赞5、汕头市 网友:别皱眉

答: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遇到关键大事时,当局者也就常面临一个重大抉择:如何选择“上中下三策”?

尤其是叫多少读史者唏嘘的是,每每此时,那些满腹经纶的谋士们,就会脑洞大开,送上思维缜密的“上中下谋略”,其中的“上策”,更往往直叫人拍案叫绝,看上去无比完美的方案,足以让吃瓜群众们生出各种美好畅想。但也往往就在此时,面对“上中下抉择”的当局者——那些“主公”“君王”们,往往大手一挥:不选。

肉眼可见的“最优上策”,为什么有些“当局者”,哪怕兵败覆灭,也坚决不选?难道身处其中的历史人物们,真的比旁观者“傻”?其实,“不选上策”这事儿,也分各种情况。首先一种情况是:上策很美好,奈何实力不允许。

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公元1122年,北宋那场堪称神操作的“联金灭辽”之战。

今天说起北宋“联金灭辽”,大家都会笑北宋蠢。但事实证明,当“大宋名将”童贯率领的“灭辽大军”威风凛凛出征,向着“收复幽燕”的大目标进军时,北宋是仔细做过军事计划的。宋徽宗的“团队成员”们,不但认真思考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还为“灭辽大军”精心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大军压境,迫使幽燕军民主动投降。中策是招降镇守幽燕的辽将耶律淳,下策当然是打,不过也要尽量兵不血刃,轻松拿下。

对这“上中下三策”,当时的“大宋名将”童贯,信心相当爆棚,甚至还给宋徽宗谈起了“激励条件”:等我收复了幽燕,皇上您不用赏我别的,把您身边的俩妃子赏我就行。大军出发后,童贯倒也积极选择了“上策”,不但一路拼命造势,动员幽燕军民投降,还派了两个使臣,吹吹打打去幽州劝降。上策中策全都选,满以为上了双保险,谁知接着就被打了脸。

先是童贯派去劝降的二位官员,到了幽燕后话都没说利索,就被耶律淳大手一挥砍了头。接着是这支威风凛凛的“灭辽大军”,在宋辽边境招呼了几下,就被辽军杀得落花流水。出兵没一个月,“灭辽大军”就全线崩溃,被刚刚挨了金人大的辽兵摁住了暴揍,从雄州到定州的战线上“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计”,如此惨败,可不止是给大宋现眼,更拉开了接下来几年,北宋从挨揍到亡国的序幕。

难道是这“上中下三策”有毛病?仔细盘盘,其实真没毛病:此时辽国正连战连败,被金人一路追打,燕云以北的国土几乎都要丢光,正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北宋如果想趁机捞一票,不管是劝降还是招抚,都有大把好牌能打。但前提是你要有实力:多年文恬武嬉,北宋军力衰退严重,“灭辽大军”往北走了两步,就露出了虚弱的花架子。这样的废柴军团,辽国就算再困难,也不能跟他认怂——丢不起这人。

所以,谋略再好,上策再诱人,没有基本实力,那也是镜花水月,不是不选,而是做不到。

而与“实力不允许”类似的情况,就是“环境不允许”。这一条上十分有发言权的。就是明代大英雄戚继光。

公元1567年,是39岁的戚继光事业如日中天的一年,他与他亲手打造的戚家军,一洗东南明军多年来孱弱无能的耻辱,以数场“低伤亡团灭倭寇”的经典战役,终于彻底肃清了十几年来窜犯东南的日本倭寇。但此时大明朝的边防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北方的鞑靼、土蛮等部落持续侵扰,作为北京“家门口”的蓟州,也时常被鞑靼骑兵光顾,新即位的隆庆帝忧心如焚,也终于下了决心:调戚继光。

对于这次工作调动,当时的戚继光也是信心满满。在他看来,所谓镇守北方,击退鞑靼,于他只是个小目标。以他诗作的话说,此去一定要“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也就是书写汉朝霍去病那样的辉煌功业。

为这大志向,戚继光也热情饱满,给明朝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给我十万大军,只要我把这十万人练好,不止能防御边关,还能高调北伐,一战定乾坤。中策是给我五万大军,出去北伐不大够,但也能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打出几十年和平。至于下策嘛……给我三万人,我也能把边疆守好。

以明朝当时的国力,给戚继光十万大军是可以做到的。以戚继光的能力,“直欲捣祁连”的大功业也是指日可待的。但问题是,这个上策,明王朝是绝不会选的。此时的明朝,重文轻武已是风气,武将被猜忌也是常事儿。整个大明朝防武将,比防贼还认真。于是戚继光的“上中下”三策一提出,接着就招来一堆口水,可怜满腔热血的戚继光,进京后一度被闲置在一边儿,别说“捣祁连”,工作都不给安排。

好在朝中还有张居正、谭纶等明白,在他们的支持下,戚继光先做了蓟辽保定昌平练兵总兵官,而后长期担任蓟镇总兵。虽然“练兵十万”的上策一直没实现,但获得充足支持的戚继光,至少还实现了“下策”——打造了三万多人规模的十二座车营,修起了稳固的长城防线,揍得北方鞑靼部落痛哭流涕求投降,曾经战火纷飞的蓟镇,获得了持久的和平。而戚继光苦心打造的这支铁军,也打出了明朝的军威,撑起了国威军威。

以这个意义说,在当时的环境下,虽然戚继光最终执行了下策,但以结果来说,也算是超水平发挥。看过这样的下策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戚继光的老友张居正过世后,劳苦功高的戚继光会遭到朝中各位“精英”的围骂,这位一生不败的战神,晚年竟然要靠焚毁自己的诗稿避祸,明明穷困潦倒,却还为“安然退休”庆幸不已。

所以就更能明白,为什么戚继光穷尽心血打造的戚家军主力,会在戚继光去世后遭尽排挤。其中作为主力的蓟镇南兵,更在一次次为国扬威后,反遭明朝官员设计伏杀。这样的明朝,也在末期时落到兵力孱弱,遭到双线吊打的境地。这个时候,不会再有下一个戚继光挺身而出,献出救国的上中下三策了。就算有,这样的明朝,哪怕“上策”也救不了。

参考资料: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范忠义《戚继光评传》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点赞6、菏泽市 网友:笑你像狗

人生在世讲究个人的能力!能力是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能力!

古代谋士就是拥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当然,这里说的解决问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力,不是实施能力!

分析明确了,才有解决的方案,至于选择方案是君主的事了!为什么君主不选择上策呢?其实上策一定是最快捷,最有高效的解决手段!可是快捷,高效的同时风险也同样大,这种风险非常可能是死活的风险。还有就是后果问题,遗留问题,副作用的问题!就像人病了使用猛药,非万不得已不可为之啊!

下策呢?太慢!步步为营式的解决方案,非人力,财力雄厚而且不急切的计划谁会用下策呢!所以,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选择中策,不快不慢,风险相对小些且副作用也小些。

点赞7、海城市 网友:菠萝蜜

大费周章提出上中下三策,既不是显摆,更不吃是饱了撑的,而是务实的处世之道: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最聪明的提建议方法,从来都不是直奔主题,而是提供多种备选方案,原因只有一个:在吃不准领导心思的情况下,最好别过早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免给自己贴上喧宾夺主、替上级做决定的标签。

更何况,由于双方所处位置的不同,谋士眼中的上策,放在领导的视角来看,大多不一定最佳。


结合正反面的例子,咱们会有更直观的理解。

当初商鞅见秦孝公的套路,其实跟上中下三策有些类似。秦孝公发布的求贤令中,要求很简单:“能出奇计强秦”。商鞅闻讯赶来后,通过贿赂宠臣景监得到了被秦孝公面试的机会。

但此时他面临着一个难题:秦孝公年纪轻轻、上任不久,其性格如何、喜欢哪种为政风格,估计秦国人都摸不清楚,更别提外来户商鞅了。如果贸贸然直接抛出自己激进的法家思路,轻则可能会被当场轰出去,重则也许会像公叔痤给秦惠王提的意见一样:“如果不能用他,就杀了他”。

因此,出于稳妥起见,商鞅采用了循序渐进、逐步试探的办法。史书称,商鞅先后见了秦孝公四次,每次进献的方案都不一样:

前两次,提的是“帝道”、“王道”,即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的礼乐、仁政,可以理解为儒家的观点。当时,这种理念虽没多少人真的使用,但由于“政治正确”、听起来比较冠冕堂皇,讲出来起码没什么道德风险。

但秦孝公却听得呵欠连天:这些观点本身没啥问题,但要真的起效,起码得个百八十年,谁耗得下去啊?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差评。完了他还把景监痛批一顿:你给我推荐的这是啥玩意儿!


但商鞅反而窃喜。紧接着他提出了“霸道”,即春秋五霸称雄时常用的路子,这回秦孝公略有兴趣,但还是不过瘾:见效还是太慢了!

这时商鞅才终于放下心来: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看来确实是一位没有陈腐思想束缚、锐意进取、极端务实的功利主义者,他这才终于祭出了自己的真实方案:见效快但却极端严苛、几乎惊世骇俗的全方位法家理念。

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秦孝公“大悦”,立即让商鞅参与处理国政,没多久委托他全权负责在秦国推行变法。

其实,对于商鞅四次会见秦孝公这事,笔者高度怀疑是艺术加工手法,前两次既然已经很不满意,为啥秦孝公还愿意接连见第三、次面?在同一场会面中,连续扔出四种观点,这才更合乎情理。


而直接抛出上中下三策的案例,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两起。

一是三国时庞统给刘备拟订的取益州之策:

上策是挑选精兵、日夜兼程偷袭成都;

中策是设计拿下扼守要地的杨怀、高沛,夺其兵马,其后稳步杀向成都;

下策是退还白帝城,与荆州成掎角之势、慢慢磨死刘璋。

其中,下策显然就是凑数的:既然已经打草惊蛇,还想跟占据地利的刘璋打消耗战?自寻死路;

上策则属于军事冒险,攻城战向来不容易,何况要舍弃辎重、设备,轻兵突袭城坚壁固、大局稳定的成都?搞不好会被人包了饺子,后来刘备攻打雒县几乎耗时一年,就证明了这一点。刘备戎马一生,虽然无数次被人击败,但从未被击倒,靠的就是稳妥、务实的风格。

因此,庞统之所以大费周章列出三种方案,实际上内心已经有了心仪的规划,只不过他不想让刘备误以为,自己是要教他做事。各种方案都有,运筹帷幄、拍板定夺的是领导您


另一起,就是李密给杨玄感拟订的造反路线图。

公元613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在黎阳监运物资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趁机谋反,事先找来了自己平日里刻意结交的李密出谋划策。李密很快提出了上中下三种思路:

上策,率兵北上,扼守隋朝远征军的退路,与高句丽前后夹击,逼迫杨广弹尽粮绝后举手投降;

中策,关中四塞、易守难攻,物资富饶、自成一体,秦、汉以及北周都是依托这里兼并天下。因此,不如趁天子外出、直杀关中,而中原此时已动荡不安,失去根本的隋炀帝将毫无竞争力;

下策,就近拿下东都洛阳。

很显然,出自关陇贵族后裔的李密,本意就是中策,后来李渊太原起兵后,几乎完全采用了这一思路。但坑爹的杨玄感偏偏选了下策,他的小算盘是绑架东都朝廷官员的全家老小,胁迫众人站在他这一边。

后来的走向证明,杨玄感给自己挖了个坑,眼看面临被各路平叛军队围剿,他才忙不迭的向关中进发,结果半路被人忽悠攻打弘农宫,最终被屈突通、宇文述、来护儿追上胖揍而死。

看来,上中下三策的套路并不是随时都行得通,还要看自己面对的领导是谁。


但如果不给领导多种备选方案、直接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能是啥后果?这里有个大家熟悉的案例。

官渡之战前,谋士田丰坚决反对袁绍南下与曹操决战,而是主张依靠绝对优势实力,以精兵袭扰之术,拖垮身处四战之地的曹操。

他甚至还用这句话吓唬袁绍:“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即:你要是不听我的万全之策,反而冒险去决战,如果输了,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吃。

我们姑且不说袁绍这人是不是真的很小气,实际上,面对部下这种几乎赤裸裸的威胁,没几个领导能忍气吞声。后面的结果咱们也知道了,袁绍在败回的路上说:“我没听田丰的话,果然输了,这家伙一定会嘲笑我。”于是,田丰卒。


假如田丰不要那么耿直,也装模作样的提出上中下系列三策,全面罗列出各种方案的利弊,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设为中策,这样的话,即使袁绍还是选择了南下决战,即使最终还是输了,但田丰八成不可能有啥性命危险:我列所有可能、领导拍板决定,输了你好意思找我麻烦?

从古到今,人性都一个样,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体现出自己能把领导看透,更别试图去教领导做事。过于真实,也许不那么受欢迎。

点赞8、石嘴山市 网友:凉笙。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手段,能让领导欣然采纳你的建议,事后还不用负责任。

在一些古装剧或者小说里面,我们总能看到这么一个桥段。当主公们遇到难题时,一般都会询问手下谋士意见,来一句“元芳,你怎么看?”而谋士往往会针对领导的问题,给出上中下三策,以供主公参考选择。比如在《三国演义》里面,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就给刘备献上上中下三计,帮助刘备夺取了益州。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这样的桥段,都不是品控杜撰,历史上也确实有过不少“上中下三策”。

比如《三国演义》里面的庞统三计,在三国历史中也确有其事。在刘备西取益州的过程中,作为军师的庞统,给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策”。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然后成功夺取益州。

那么问题来了,按常理而言,上策才应该是最佳选择,为何刘备要选中策?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庞统的三策,就能明白刘备为何不选上策了。

首先,庞统的“上策”是这么说的:

“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大致意思就是让刘备趁着刘璋武备松弛,率领精兵偷袭刘璋老巢,毕其功于一役。

从收益回报来看,庞统这个“上策”确实有些道理,毕竟只要拿下成都,益州也就稳了。但是,从实际操作而言,这一计就没什么可取性了。要知道当初刘备入蜀,本身带的兵力并不多。虽说《三国志》里面记载着刘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毕竟刘备在获得刘璋增兵,收获了白水军之后,也才“并军三万馀人”。

仅凭刘备这点兵力,就算刘璋再没有防备,也很难一举偷袭得手。要知道成都可是益州州治所在,刘璋和他老爹在成都苦心经营数十年,岂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再者而言,所谓的刘璋不武,成都不备,只不过是庞统的一个假设。事实情况真的有如此乐观吗?要知道哪怕是后来刘备大军兵临城下,刘璋大势已去,成都城内都还有着三万大军驻守,以及一年的粮草供应。如果不是刘璋无心再战,马超声威太盛,估计刘备还得多熬一段时间。

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有精兵三万人,谷支一年,吏民咸欲拒战

再还有一点,刘备当时在蜀地乃是无根之水,属于孤军一支。成都不好打不说,且沿途还有梓潼水、涪水和沱江三条大河以及梓潼、涪城、绵竹、雒城等重镇,刘备的补给都很成问题。

他这不管不顾的一走,沿途敌人阻击,后面白水关的杨怀、高沛也必然动手,到时候前后夹击,腹背受敌,刘备不仅拿不下成都,甚至还有全军覆没之险。刘备好歹半生戎马,这点儿弊端他不会不清楚。所以庞统的这个异常冒险的上策,他没有选。

然后我们再看庞统的下策: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这个意思很简单,就是让刘备回去,此事咱们从长计议。也就是意味着,刘备此次进益州,白跑一趟,一年多全白忙活了。对于这个结果,刘备肯定是难以接受啊。自己一把年纪了,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名正言顺的进入益州,从而大大增加了夺取益州的成功率。

如今啥也不干就退回去,无异于主动放弃了这一天赐良机。日后想要再进益州,估计就得从外面一点一点往里面打了,还谈什么徐还图之。这还不如让刘备背水一战,奇袭成都呢,或许能搏一搏呢?

再看庞统的中策: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庞统让刘备先设计擒下刘璋手下大将杨怀、高沛,收取他们的兵马,然后再向成都打。这条计策的思路很清晰,就是扫除后顾之忧,然后正面强攻成都。虽说谈不上出奇制胜,但胜在可行性高。

当时刘备还没有和刘璋撕破脸,杨怀、高沛对于刘备的防备之心相对较小,有擒杀的可能。如此一来,后续的作战也要容易不少,毕竟剪灭了一部分刘璋的部队,打开了入蜀之门户,掌握了一定的战场主动权。最重要的是,风险也相对较小,实在不行就回荆州嘛。

纵观庞统的上中下三策,其上下二策完全就是在说废话,实在是烂透了。以庞统的水平而言,给出这样的策略实在是有失水准。当然了,这自然不是庞统大脑宕机,他其实是故意而为之,其目的是为了用上下两计的无脑,去衬托自己中策的合理性,从而引导刘备去选择自己的中策。

所以,庞统在献计西川的过程中,真正想推销的只有中策。至于其他两个计策完全就是来走过场的,毕竟上策极端,下策废物,说了等于白说。就像《三国演义》里面刘备所说的那样:

玄德曰:“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

简单来说,就是上策价格太高,下策性能太低,所以我选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没错,和我们普通人选电脑差不多,一般不选性能最差的,也不选价格最高的,只选性能和价格比最合适的那个。

事实上,大多数的“上中下三策”,都是这么一个套路。其虽然有着上中下之分,但实际上却是并没太多高低区别,他们只是侧重点不同。换句话讲,上中下三策,不是计策本身的优劣,而是这个计策风险和收益的大小。上策或许收益很高,但是执行难度可能就要大一些;下策虽然结果不理想,但是风险却最低。中策或许平庸,但很可能是各种条件平衡之下的最好选择。

当然,这里依然存在一些逻辑上的问题。既然庞统都认准中策最好了,为何还要提出上下两策来考验大家的智商?而且这样做,本身还具备不小的风险,万一刘备不配合,选了上策或者下策,那庞统不就得不偿失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庞统完全可以就只告诉刘备那一条计策,这样即便是刘备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那也不至于把人家往沟里带啊。

事实上,庞统也很无奈,他其实很想这样做,但是身份不允许。在刘备集团中,他只是一个谋士,而刘备则是主公。也就是说,庞统只是一个建议者,而刘备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不同的身份,分工自然也会不同。谋士是下属,他们只负责分析局势,给出意见方案。而主公作为领导,他最为重要的作用的就是做出决策,为方案拍板。如果谋士去替主公做决策,那无疑就是越俎代庖了,这是要出事儿的。

如果庞统只给刘备献上中策,其实就有着一丝越权的味道在里面了。毕竟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你庞统在教我做事了。换个角度来说,这就是僭越,你只给我提这一个建议,摆明了就是让我没得选,不得不选你的策略。

这样的行为,虽说可能还达不到越俎代庖那么严重的程度,但至少会显得庞统很强势,从而给他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刘备采纳了庞统的建议,然后成功拿下了益州,大家顶多就只是夸一下刘备领导有方,天命所归,而庞统则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刘备的风头自然也就被抢走了。当然了,以刘备的性格,或许不会因此就怀恨在心,暗中给庞统穿小鞋。

但是如果没有成功呢?那么你庞统作为这一计划的制定者,那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包括刘备在内的所有人都会说,都是听从你庞统的计策,才会有如此大祸,届时庞统估计就得背锅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刘备没有听庞统的。这种可能性也不小,毕竟没有哪个人喜欢自己的手下替自己做选择。

当然,这其实也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是刘备用了其他的计策,拿下了益州。对于庞统而言,这就意味着他在这件事中没有任何功劳,虽说没有惩罚,但也没有任何奖励。甚至还会有人认为他庞统无用,幸好主公没有听他的,这才完成大业。

至于第二种结果便是刘备失败,这对庞统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儿。如果是胸怀宽广的主公,或许会来给庞统认个错,说一句悔不听军师之言。就像当年秦始皇对王翦一样,打楚国没听王翦的,结果败了,然后回来就给王翦认错了。但是如果碰到心胸狭隘一点的那可就麻烦了。当初袁绍不听田丰之言,兵败官渡,然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田丰给杀了,他才不想田丰看他笑话。

所以,总结来看,庞统如果直接给刘备建议中策,那么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有一定的风险要担。毕竟他也不知道刘备心里是怎么想的,万一刘备心胸狭隘呢?

而他献上“上中下三策”可就不一样了,虽然同样是教刘备做事,但他给了刘备选择的空间。这就相当于庞统是在为刘备分析局势,至于最后到底应该怎么做,还是你刘备来选择。无形之中,刘备的作用就被放大了,这样刘备也不会被抢了风头,自然很满意。而庞统在这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后的奖励也少不了,大家皆大欢喜。

所以,古代谋士提“上中下三策”,其实是一个让主公采纳自己建议的同时,还能够不用为结果负责的高明手段,值得借鉴。记住一句话,不要让你的老板做问答题,要让老板做选择题。

点赞9、福清市 网友:为人湿婊

风过认为,这就是古代所称的谋略和决断的智慧问题。

先说谋略——

鬼谷子在《谋篇》中,提出谋略“三仪”。“三仪”指的就是上谋、中谋、下谋。能做到三者互相渗透,也就能谋划出奇迹。

上谋就是最高的智慧,中谋就是中等的智谋,下谋就是下策。

魏文王曾经问扁鹊: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又问: 那么为什么你却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 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播;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疗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熬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上医医未病,中医医将病,下医医既病。医道在告诉我们,施以预防是上策,身体感觉不舒服了才施以治疗是中策,等到大病了才不得不治理是下策。对待冠状病毒的措施,不就是以预防为主吗?

再说决断——

君王做决断,一般有三点准备: 一,推测以往的事。就是看看以往的经验、教训、规律,这是借鉴;二,验证未来的事。就是看看世态的发展趋势、走向、前景,这是预见;三,参考日常的事。就是看看眼前的问题、时机、能力,这是估量。

君王做决断,常常有五种决断的事: 一,两全其美的事;二,不用费力轻易可获得成功的事;三,费力且辛苦又不得不做的事;四,能消除对方或自己忧患的事;五,能给彼此带来幸福快乐的事。可见,决断需要担当负责,不被诱惑,抓住时机,否则就会后悔或付出更大的代价。

还记得一个家喻户晓的广告词吗: “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巨人集团史玉柱在1992年就做了一个错误决定,将巨人大厦的设计从38层不断加码,增加到54、63、64、70层,结果超过了当时资产和流动资金规模,5年后不得不因财务危机而停工,成了烂尾楼,还欠下债务,这是没有量力而行。

2000年,史玉柱做出了符合自己的上上策,隆重推出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让巨人集团起死回生。这以后他又驰聘于互联网领域,对于跨界成功,是他的传奇人生也是华丽转身,是商业谋略也是决断。他或许也算一个商业的王者,他做决断的第一要务,就是集团利益,或许对他来说是上上策,在别人的看来,就不是了。能做到两全其美、做到双赢,毕竟占少数。

谋略与决定,最重要的是要权衡利弊,做好决断的准备,因事决断。

关注@风过无痕摄有痕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