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火车站下车的时候,看见大多数人的精神面貌是神采气扬,感觉现在迷茫和憔悴,为什么?
以前能经常乘坐火车的人群跟现在的也不一样。以前一般领导干部开会学习大部分坐火车,现在领导开会不是专车就是飞机。以前工人阶层和农民没有什么情况是很少坐火车北上南下,走东闯西的。以前坐火车的大部分不是普通的工人、农民。他们是以下几种人,学习开会的领导干部,做学文的知识分子,通讯员和记者,各个企业厂矿的业务员、踩购员,回家探亲的工作人员和部队干部战士,还有当时社会的骄子大学生。以上这些人虽说不上是火车上乘客的全部,也占大部。
现在坐火车的大部分是普通工人农民,特别是打工群体,他们都是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心情能一样吗?生活成本高,压力山大能高兴吗?精神面貌能神彩气扬吗?
以前是看风景,
现在是去打工。
虽同是坐车,
心情不相同!
以前坐火车是去探亲的多,当时亲戚之间的亲情比较浓,不管在火车上怎么犯困,一旦到站就像打了鸡血,想到马上可以见到亲人,更加兴奋,不管大人小孩都神采飞扬的,高兴极了,车站是个情绪场,送站是离别,充满惆怅,有股心酸的味道,下站是团聚,喜气洋洋。
现在坐火车,离别的情绪不变,在地方站下车,人们还保留原来下车的模样,马上到家了,喜气洋洋,而在城市下站时情绪变了,中国打工潮充实着车站,许多农民工从家里出发到城市,下了站,一脸的茫然,路在何方还不知道?对前途一片迷茫,不知道工作好不好找,对前程的不确定让人变得憔悴,马上得找一个旅馆住下,工没做,先掏钱安顿下来,对找工作的忧虑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在火车上时还不觉得,越逼近下车,忧虑的情绪越深,以致下了火车让人感觉他们很憔悴,很迷茫。
这问答好啊!
一张张充满渴望的脸,带着精神抖擞的神态,带着梦想带着期待……这是我们八十年代到深圳到广州寻梦的状态!最佳状态。
那时,喝一支汽水可乐也是享受,一包双喜烟是鼓励和支持。
在深圳的福田,我们干上一天一夜的水泥浇地板,还乐滋滋的。这是从何而来的干劲……
现在人为什么很容易累,很多人身体都很重,我也劝劝他们跑步,可是,这些人都不愿意。来来去去就是想着跟别人斗。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再没有真情与实意,说话都在浮虚之中!
在火车站的人流中,还有很多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我们不要忘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应该是让飘起来的一族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笑颜和兴奋!
恭喜他们呀,疲民弱民的目的终于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