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古代朝廷是如何解决光棍过多的问题的?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6关键词:古代,光棍

古代朝廷是如何解决光棍过多的问题的?

点赞1、陇南市 网友:厌倦多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我喜欢。

其实古代光棍也很多,但没有今天这么多。

正常来说,如果不限制生育,最终男孩数量会略高一点,但大体男女比例是均衡的。

自然,古代中国有丢弃女婴甚至溺死女婴的恶习,但终究不是普遍现象。

所以古代光棍不少,但并不夸张。

古代朝廷把人口当做第一重要的事情,人力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

以三国为例,强弱几乎都是按照人口来计算的。

蜀国只有90万人口,倾其所有只能出兵8到10万,无论如何不可能打败有500多万人口的魏国。因为魏国可以轻松出兵40多万,兵力是你四五倍。

所以,古代朝廷尽全力增加人口,不希望出现光棍和剩女。

朝廷方法主要有这几个:

第一,降低女孩出嫁年龄。

大体上,中国历代朝廷规定女孩必须十几岁就要出嫁,记得最小是13岁。

汉惠帝曾经颁布一个法令:“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无算。”意思就是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还没有出嫁的女子,要交五倍的人头税。

夸张不夸张,等于1个剩女相当于5个人。

逼着女孩早点嫁人,也就是避免剩女出现。

这样,基本只要是女人都得嫁出去,不然家里受不了。

第二,限制富人娶妾数量。

光棍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女人都被富人娶了。

1个富人娶10个老婆,理论上就有9个光棍找不到媳妇。

为此,朝廷严格限制富人纳妾的数量。

汉代来说,只有超级功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也就能娶8个妾。

普通的高官,最多二三个妾。

汉代史学家蔡邕称“卿大夫一妻二妾”。

普通老百姓即便再有钱,不准纳妾。

只有男人岁数过大(一般是超过40岁)还没有生育儿子,才允许纳1个妾,延续香火而已。

这套制度大体类似,到了明代,就算是亲王级别,纳妾不能超过10人,郡王只能纳妾4人。

普通人就更惨了:嘉靖三十一年有例,“至于庶人,必年四十以上无子,方许奏选一妾,违者笞四十。”


第三,鼓励寡妇嫁人

按照中国古代礼法,似乎寡妇嫁人是不太好的。

但很多时候,仁义道德也要让位于现实。

相比光棍没有老婆,寡妇再嫁也就没什么了。

朝廷也有很多类似的法令。

《唐律·户婚》“夫丧守志”规定,丈夫去世后,如果妻子志愿守志不嫁人,别人是不能强行的,但祖父母、父母例外,可以让她强行嫁出去,即所谓“夺而嫁之”。

牛不牛。


第四,朝廷强行发老婆。

真有发老婆这回事?

当然有了。

比如明清的法律经常将犯人的妻女强行充军,流放到边疆。

而众所周知,边疆是光棍的集散地,这里女人本来就少。

犯人妻女流放以后,往往被强行发给一些单身军人为妻,朝廷还贴补一些娶亲的费用。

可怜的是一些无知少女,因为父亲甚至亲戚犯罪,被连坐充军到边境,莫名其妙就成别人媳妇了。

点赞2、开封市 网友:隐形兽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在古代一个国家的想要强盛,绝对离不开人口劳动力的支撑,因打仗、务农都需要人,特别冷兵器时代,兵力多寡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所以人口增长,是执政者必须要关心的问题。如果王朝内,出现太多的光棍,那么繁衍种族就会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

按照古代没有生育限制,男女生育的比例应该正好,怎么也会出现光棍。

一,古代重男轻女。

男人都传宗接代,能下田劳动,女性只能居家做饭。所以很多家庭都不喜欢生女儿,如果死的女儿,会溺死或者遗弃,变成女性在社会数量逐步减少,男女比例失衡。

二,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

古时有钱有势男人能够娶好几个老婆,非常多的女人想嫁给他。这样属于资源垄断,有钱人过着三妻四妾的生活,而穷苦百姓人就娶不得老婆。

三,古代的生活环境封闭。

由于交通还有地域限制,人口的流通性差。女子足不出户,男人找老婆只能局限在当地的环境找,很多当男人也不愿意找外地的女子,因为生活习俗不一样,生活就不习惯。

这样在古代就产生了“光棍危机”,不利于社会稳定,怎么办,朝廷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光棍危机。

我们看看古代朝廷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

一,官府强制安排婚配。

过去,男女婚配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间有人牵红线介绍的在民间称为私媒。还有一种官媒,就是官府负责解决光棍男人的婚姻配偶的专职人员,官媒是通过强制手段给光棍找老婆,指定某女嫁某夫,不能反抗。在清代就设有“官媒”,如大量的男子去守边疆,为了边疆的稳定,后继有人,官媒就想办法解决这些守边光棍问题,主要是各起义军的妻、女、灾区逃难女子,还有抄家官员的妻妾都要发往边疆。(这属于朝廷发老婆,好)

二,朝廷干预,强制女子出嫁。

在古代女子到了一定岁数还嫁不出去,简直是全家人的耻辱。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强行给她找对象。史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女孩到十七岁再不出嫁,官府可要强制执行了。并逐步改小女子出嫁年龄,有的朝代把女子的年龄定为13岁,逼着女子早一点出嫁。甚至在汉朝规定,如果家里有一个女子没有嫁出去,需要交五倍的人头税。(这条政策很好,可以绝对避免出现剩女)

三,限制富人的娶妾数量。

一个富人多娶一个女人,那么社会就会多一个光棍。男女比例是有一定数的,在自然状态下不会有剩男剩女的,只是有人多占资源。执政的朝廷已经看社会的严重问题,不少朝代都加限制,否则人的攀比之心会造成严重问题。如汉代,只有功臣或者权臣,才能纳妾八人;明朝朱元璋规定,亲王一级的许奏选一次,多止于十人;世子及郡王,妾准四人。一生中一般只纳妾一次。庶人在清朝需要40岁以后,无子才可能纳妾,否则犯法鞭笞。(多占资源的,打屁股,支持)

四,鼓励光棍娶“二婚”,寡妇再嫁。

我们都知道古代鼓励女人守节,从一而终,但却不知道古人支持寡妇再嫁的。如果寡妇愿意守节不嫁人,那么任何人不能干涉的。在唐朝,如果不寡妇不愿意守节,那么官府可以帮她嫁出去。只要男多女少,朝廷就不提倡守节。有的男人不愿意娶二婚老婆,这就需要官府出面了,因为这样老婆都是官府强制安排的,嫁娶费用当地有钱人要出一部分费用,这是行善事。官府要对这样的男人做思想工作,不听从者笞。(官府只考虑生育,不考虑一婚二婚的)

五,战争掠夺。

在古代战争长期存在,为了解决国内婚配问题,不少朝代引入战败国的人口。其中很多女性被掠夺回国。比如唐朝和清朝时期,分别战胜高句丽和准格尔,当时抓回大批的女战俘,这些女子都被官府分给各自属地的光棍们,直接解决一大批光棍问题。(这个方法直接,但绝不通用)

古代朝廷为了解决光棍问题,还真操碎了心,软硬兼施。这些政策都太生硬,从不考虑个人感受,在官府眼里,男女只要在一起过日子生孩子就行,什么感情、爱情那都是扯淡的事。现代社会是绝对行不通的,如今讲究社会平等、自由,男女之间都需要感情基础,产生爱的火花,才能走进婚姻殿堂。要娶到老婆,当代的光棍们还要靠自己的奋斗。

点赞3、枣庄市 网友:臭皮匠

方法挺多的,这里罗列几种吧。

1.限制富人娶妻纳妾的数量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数量本来就少,而且富人一纳就是好几个,甚至是几十个,这让那些穷苦的单身汉怎么办?要结婚,却发现适龄的女子都去给富人当妾了。

这时候就需要官府的作用了。

比如汉朝,“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人一夫一妇”,如果想多纳妾,那就得立战功,得有特殊贡献,“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再比如元朝,曾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庶人,也就是老百姓不得纳妾,所以在古代,没有钱没有地位,想纳妾也很难啊。

2.官媒指定

秦朝,因为有很多的男子被罚到边疆,为了边疆的稳定,就设了不少官媒,以便给单身汉找老婆,那么“资源”从哪里来呢?

一般都是一些起义军、叛军的妻女,以及逃荒的女子。

3.支持寡妇再嫁

这点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过去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抱着走”“好女不嫁二男”等说法。

按照古代迷信的观念,一女嫁二男,等于让两个男人过手,生前会被看不起,死后也会不得安宁,甚至到阴间还会被二鬼缠身。

不过在一些男多女少的地方,不管是民间还是官府,都比较支持这种行为。

4.增加“奔”的机会

奔,可以理解为男女自由交流,比如私奔中的奔就有这么一层含义,用今天的话来理解,就是给广大单身男女提供交友的平台。

在《周礼》中的《地官·媒民》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着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当时管这叫“仲春会”,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可以为很多的单身男女找到合适的配偶,此外,正月十五、七月七都会提供这样的机会。

5.一妻多夫

这个大家都明白。

往往是几个兄弟共用一个妻子。

6.战争

单身跟战争有关系吗?

答案是有的。

因为可以引入国外的资源。

比如唐朝战胜高句丽后,就抓了不少的俘虏,官府就把其中的女俘虏分到全国各地,直接就是一大批单身汉的福音。

7.强制女子出嫁

比如汉朝,满足年龄不出嫁,要多交五倍人头;比如南北朝,“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点赞4、眉山市 网友:把权天下

历朝历代都有光棍现象,那古代朝廷是如何解决光棍过多的问题呢?

一、晋代的司马炎,在《晋书.武帝纪》(卷三)里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这句话里的“制”是强制、强迫之意;“长吏”,指的是官员。整句话是说:女子长到17岁,父母还不把女儿嫁出去,地方官员就要强迫该女子嫁给光棍。当中,女子不能违抗,而是地方官员说了算。

二、南北朝时期,《宋书.周朗传》一书中提到: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这句话当中的“坐”字,可不是悠闲自在的意思;而是坐牢之含义。句意是说:女子年满15岁还不嫁,家里的人就得坐牢。

仅凭上述的说辞,古代朝廷、解决光棍的问题,很明显带有强制性,不近情理。但作为帝王制和封建时代,却比较有效的解决了光棍的问题。

除了这些以外,古代朝廷为了缓解光棍的“急需”,对民间开设的妓院打马虎眼,就相似于今天的打“马赛克”。不过,朝廷允许开设的妓院,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光棍的问题。后来,又产生了“官媒”之说。

古代朝庭的官媒,可不是现代的“官方媒体”;而是朝庭在各地方设置的一个机构,工作内容相当于民间的牵线“红娘”。不同的是,古代朝庭的官媒有实权,是用来专门管理男女婚配问题的一个地方机构。

比如、官媒一旦发现夜晚有男子翻越墙头,来与女子偷偷幽会,官媒是不允许男女私奔的;而是强制幽会的男方交上一笔“牵线”银两。之后,男女便在当地成了婚。

另外,官媒的工作,也相似于今天的“人口普查”,但这些人不是去数每户人家的人头是多少;而是去排查婚配适龄女和光棍汉。如果其中发现适合结婚的女子而不嫁,官媒就强制将该女子嫁给光棍,并收取光棍一定量的银两。

倘若光根家里没有银两,光棍娶了老婆之后,官媒就把光棍送到朝庭置办的工地,干上一段时间的体力活,以此来抵消官媒“牵线”的银两。像修筑的万里长城,其中就有部分民工、为其娶老婆而被官媒送去做劳工的。

由此看来,古代朝廷解决光棍的问题,手段是残酷的。从表面解决了光根的问题,而实质上受害的仍是光棍和女子。即便光根能在朝庭的“撮合”下娶上老婆,但为了能缴上这笔“牵线”费,光棍不死,也得脱三层皮。

另外,在这当中,最受伤害的莫过于女子。当时,只要是光棍,不论年纪老嫩,也不管女子喜欢不喜欢,一旦朝廷管上了这事,女子不情愿嫁也得嫁。当时,朝廷为了增加人口,在婚配中,拉牛就是马,根本不会让女子去选择的。

以上就是古代朝廷解决光棍过多时采取的手段!

点赞5、绵阳市 网友:片刻微凉

从古至今,“光棍”问题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朝廷政策介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促进人口发展,解决光棍问题,勾践就曾下令15岁以上的女子必须婚配,履行者有赏,违令者其父母受罚。汉朝时期,朝廷规定15虽女子未出嫁要承担赋税,而且赋税较高,往往超过平常人家的半年开支。

二、朝廷指婚

比如到了清朝时期,成立个一种叫“官媒”的组织,把一些犯人的女儿,或是外族人的女儿指定给某个光棍完婚。或是由皇帝大臣保媒,将女子婚配给年龄超大且有功业的男人。有时官府或当地富人还出资帮助光棍娶妻。

三、限制纳妾

封建社会,三妻四妾现象较普遍。古今男女比例本就失调,一些穷人家的男子很难娶到妻子。加之古时女子依附性强,都想攀附权贵,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富贵。因此富贵人家的男子妻妾成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朝代都明确规定了达官贵人的纳妾数量。如汉朝就规定卿大夫只许娶一个妻子两个妾,有点文化地位的可娶一妻一妾。而明朝的朱元璋却下令,亲王级别的,妻妾最多十个,世子级别的最多四个。

四、鼓励寡妇再嫁

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古代妇女讲究“从一而终”,什么“活着是其妻,死了是其鬼”的俗礼深深束缚着妇女的思想。加上古代战争频繁,男子战死沙场,守寡妇女众多,但都不愿再嫁。尽管朝廷鼓励,但却不能强制。

综上所述,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也许不近详实,仅作参考。





点赞6、阆中市 网友:青山绿血

在古代,成批的美女被选拔进宫献给皇上, 一旦被看中,就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因此很多人都愿意进宫。

有钱有权的人也是妻妾成群,那么必然会有一些社会底层人娶不到老婆,沦为光棍。

在现代,人们都认为光棍就是整天游手好闲的老流氓。而这一词在古代,也有流氓、闲汉的意思。

可想而知这人们对光棍的评价是比较低的,当今社会也一直为调节男女平衡、减少光棍而努力。那么古代朝廷是如何解决光棍过多的问题的?

封建社会,皇帝只手遮天,每年被选进宫的宫女自然不会少。皇帝是不会亏了自己的,那么就先从一些有权的有钱的人下手,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限制官员纳妾数量:汉代有“卿大夫一妻二妾”的说法,而普通人是不被允许纳妾的。古代是比较注重香火问题的,如果普通人年过四十还没有孩子,才可以纳一个妾。

读者很有可能受到一些电视剧和小说的影响,认为亲王、郡王也是妻妾成群。其实亲王、郡王的数量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到了明代,亲王最多只能纳10个妾,郡王就更惨了,最多只能纳4个妾。

让这些有权有钱人限制娶妾数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光棍过多的问题。但是皇帝心想,这治标不治本,男女失调的问题,还得从女性这边下手。

二、限制女子出嫁年龄:汉惠帝曾经颁布一个法令:“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意思是十五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还没有嫁的女子,要交五倍的人头税。

很多社会底层的家庭,本来养个女儿就是指望她能换点彩礼钱,补贴家用。现在这样的法令一颁布,更是想要早早的把女儿塞给别人,生怕嫁不出去砸在手里。

在古时女子出嫁都非常早,现在规定成年年龄是18岁,这个年龄放到古代都基本是孩子的爹妈了。

三、程朱理学之前是提倡寡妇再嫁的:封建社会,寡妇再嫁肯定要让人戳脊梁骨的。但是现实又有很多光棍,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说法,坑多萝卜少,寡妇也很抢手。

但是程朱理学十分束缚人们的思想,他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有人就寡妇再嫁这个问题问过程颐,程颐断然道:

“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四、一妻多夫:可能有读者会疑问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世界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当然有,而且还出现过兄弟共妻的情况。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家庭大多都非常的贫困,男方娶不起媳妇,女方出不起嫁妆。

兄弟共妻好歹肥水不流外人田,在古代虽然这种情况很少,但是古代人的思想还是能够接受这种情况的。

一妻多夫才是最让人难堪的。几个庄稼汉,凑点钱娶一个贫苦的女性,轮流同房,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

五、女性作为战利品:两国交战,胜利一方以女性和金钱作为战利品。一般女性被俘虏下场都比较惨,多数沦为娼妓,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女性会嫁给当地的人。

这些方法比较强制,在古代就减少光棍问题确实有了一定的作用。而现在男女失调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男性过多甚至比古代更加严重。

但是由于制度和人们思想等等方面的不同,古代那些旧制度自然是不能用在当今。我们也庆幸生活在一个男女平等的时代,如今更加注重的是自由平等的婚恋。
如果再成为光棍,可就要从自身上找一找原因了。

点赞7、贵平市 网友:清峭日暮

“光棍”一词最早出现于宋元时期,指的是流氓。到了明清时期,光棍的含义变成了老奸巨猾的无赖。清末民初时,光棍变成了一个中性词,指那些年龄大了还没有对象的单身人士。




由于古代权贵可以三妻四妾,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光棍的现象。古代政府为了解决这些大龄单身人士的烦恼,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方法。

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一次微服私访,看到了城中的很多大爷们没有老婆,于是告诉了管仲。

管仲说:“大王呀,这件事太危险了,他们因为穷娶不上媳妇,是不安定因素呀。另外,您因为富有娶得媳妇儿太多,那些得不到雨露的美女多有怨言,不如您把后宫那些多余的美女送给他们吧。

齐桓公听了没有愤怒,反而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让宫中没有得到过雨露的美女出宫嫁人了。



过了这件事之后,齐桓公为了解决光棍问题再下法令,规定男子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后来,越王勾践可能是受齐桓公的启发,以简单暴力的方法解决越国的光棍问题。

勾践规定;越国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定罪。

当然有处罚也有奖励,勾践还规定夫妻生育男孩者,奖两壶酒,一条狗。生育女孩,奖两壶酒,一头猪。也不知道春秋时期是猪贵,还是狗贵。如果猪比较贵,那是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生女孩?



汉朝时期,刘邦也开始效仿前代君主的做法;刘邦规定,百姓15岁以上必须缴纳人头税。命令一出,很多家庭积极的把女儿嫁出去逃避人头岁。当然,人家刘邦也注意奖励,规定女子生了孩子,一家人可以免除赋税和兵役两年。

刘邦去世后,他的老婆吕雉认为天下的光棍还是太多。于是下令女子15岁以上还没有出嫁的人,必须缴纳5倍人头税,就这样解决了很多光棍的问题。



到了晋朝时期,由于晋武帝一个人就拥有上万佳丽,再加上皇亲国戚和一些权贵占有的女性资源,光棍的问题又重新成为了重大的社会问题。

公元273年,司马炎刚刚挑选了一大批美女入宫后,可能是“良心发现”,于是下令;

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这也就是说司马炎强行婚配呀,只要女子到了17岁没有嫁出去,当地官府就会强行给她找老公了。不得不说,司马炎解决光棍的方法远比其他皇帝暴力太多了。






除了这种强迫百姓嫁女的方法,古代也会严格限制权贵的纳妾数量,就连皇帝娶老婆也会有一定数量限制。

比如《周礼》中就规定,天子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汉朝时,卿大夫只能娶“一妻二妾”。只有立下了重大功劳才能娶八个老婆,“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如果是没有爵位的人,即便再有钱也只能娶一个老婆,“庶人一夫一妇”。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元朝才做出了改变,允许百姓40岁以上无后的人纳妾。







再有方法就是鼓励寡妇再嫁

汉初丞相、开国功臣陈平就曾经娶了一个倒了5手的寡妇。刘邦也以身作则娶了一个寡妇。后来的刘彻母亲,也曾经是别人的老婆,而且还是在为别人生了一个女儿后,才入宫嫁给了汉景帝刘启。

到了唐代,最出名的皇帝李世民也以身作则娶寡妇,他娶的寡妇就是他杀死的弟弟李元吉的王妃。另外再说一下,唐朝的公主很多都曾结过两次婚,有的甚至结了三次婚。

直到南宋时期,由于程朱理学诞生,鼓励寡妇再嫁的风俗才逐渐消失。



最后给大家说一个最有效果,也是最奇怪的解决方法。

元朝至元三年,百姓疯传朝廷要扣押童男童女。一时间,人们争相嫁娶,很多光棍也因此得到了福利。

当然,这么好用的方法不可能在历史只出现一次。于是到了元顺帝时期,流言再次广泛传播,人们又再次争相嫁娶。《元史》记载“一时嫁娶殆尽”。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