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几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区别在哪里,二人谁的能力更强?
千年历史爷孙瞧,二三十载不上朝。
而今相媲功论看,上下分明一目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启清历经276年的一个朝代,从朱元璋称帝到朱由检亡国,共传十六帝分别为: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明惠帝朱允炆(建文)、明成祖朱棣(永乐)、明仁宗朱高炽(洪熙)、明宣宗朱瞻基(宣德)、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天顺)、明代宗朱祁钰(景泰)明宪宗朱见深(成化)、明孝宗朱佑樘(弘治)、明武宗朱厚照(正德)、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明穆宗朱载垕(隆庆)、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明光宗朱常洛(泰昌)、明熹宗朱由校(天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
而这16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朱厚熜嘉靖和他的孙子朱翊钧万历皇帝,在位时间分别为45年和48年,他们二人不上朝的时间分别达到25年和28年。成为明朝乃至历史上的一个热议。同样是常年不上朝,他们之间存在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爷孙俩究竟谁的能力更强一些?我们可以通过几方面内容来为他们做个比较:
一、成熟程度不同
嘉靖从小经历过波折,对社会和人性看得更早、更深也更清,上位时已近15岁。对古代的男子而言,15岁的年龄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对朝廷多少有了一定把控能力。
万历从小生活在宫中,大概在9岁上位。而这个年龄还只是个孩童,只能靠太后和辅政大臣来帮忙决定朝廷大事。时间长了后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因而他缺乏像嘉靖那样果断办事的风格。
二、体态形貌不同
说相由心生,从嘉靖和万历的相貌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人生不同点。嘉靖脸型清瘦,一副寡恩无情的面容,这把他能独自处理朝廷大事,对待人事残暴的特征显示出来。而万历脸型清圆一些,没有嘉靖的残暴,但肌肉不够舒展,这是和他在处理朝廷大事受到大臣们的掌控有关的,也难怪他不想上朝。此外万历皇帝还有足病,走路不俊,总体形态不及嘉靖。
三、性情暴弱不同
在性情上嘉靖要比万历更加阴狠暴虐。嘉靖为求长生不老,一直在设法炼制大力丸。而制丸的药引来自于宫女身体血物,宫女们若有小许错误就会遭受责打甚至被虐待致死。为此嘉靖曾遭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行刺,行刺失败后所有涉嫌参与的宫女被全部处死。另外嘉靖还重用大奸臣严嵩,严嵩父子仗着皇帝宠信,在朝堂之上胡作非为,打击异己、陷害忠良,这跟嘉靖的不作为是有直接关系的。此外嘉靖为了给父亲个名号,由于大臣和他意见不一,爆发了大礼仪之争,导致了左顺门惨案。嘉靖将一百多名官员押入诏狱严刑拷打,直接打死大臣十六位。
而万历皇帝就没有嘉靖残暴了。万历想立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但大臣们不同意,折腾了十五年无果后,无奈的万历皇帝只好选择罢工。虽然罢工不上朝荒唐,但他并没有为此杀人,在暴虐上远逊于嘉靖。
四、不上朝原因不同:
嘉靖不上朝原因: 嘉靖刚上位时很有明君姿态。比如打击权臣和世勋势力,制裁二十四衙门权力,重用贤臣,彻查皇庄和世勋庄园,仿制西方火炮以增强大明国防力量等。但在大礼仪之后,逐渐对文官集团失去信任,开始沉迷炼丹修仙不再上朝。
万历不上朝原因:万历继位初期靠千古一相张居正改革变法,但是改革维持了十年后就因张居正病逝不了了之,万历亲政后也废除了新政。随后为立太子发生了国本之争,万历帝想立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却被大臣集体以祖制为由反对,最终立太子失败,万历帝在心灰意冷后开始了二十多年的不上朝之路。
五、当政懒散程度不同
嘉靖皇帝是极其聪慧且有政治抱负的。虽然他因有个修道炼丹的喜好影响了上朝被人议论,但他为了掌控朝政大权,并没有脱离朝堂,基本上大多数的奏折还是由他亲自批阅。因为他的权力欲很强,就算不上朝,也坚持在批阅奏折,在家“选筹帷幄”搞定一切。 当然不上朝也耽误了很多正事,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所以后来遭到海瑞臭骂。
相比而言,万历在对朝廷的执管上就不及嘉靖了。由于国本之争造成他和群臣的对立,干脆选择了不上朝以示对抗。但不上朝后万历对奏章的批复就懒了,而且也不愿意授权大臣或宦官批复,于是朝廷的政治处理能力就差了不少。
六、政绩不同:
嘉靖帝时代,东南沿海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几十个倭寇大闹南京城,北方的蒙古不断侵边,在嘉靖29年时蒙兵兵临北京城下,成为自土木堡之变后的又一次都城被围,在这种情况下嘉靖帝重用了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通过一系列南征北战将南北威胁打压到最低,保持了国家政治的稳固统治。
万历帝虽二十多年不上朝,但功绩也不错。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就是维护国家疆域统一的三次大战,其中一征就是著名的抗倭援朝之役,以晚明对战强盛的日本,前后只投入数万兵马就将日本死压在朝鲜,维护了国家统一,稳固了中国东亚的地位,使日本老实了二三百年。(但万历末年的关键战争萨尔浒之战却因用人不当而失败,从此金、清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七、爷孙的唯一相同点:
两位皇帝虽然有各自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大权旁落,虽然都不上朝,但二人始终一直是国土的真正决策者。
嘉靖皇帝、万历皇帝是明代乃至历朝历代最懒的皇帝之一,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而万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皇帝作为九五至尊,除了享受权力,也需要履行义务,如果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治理国政,那么必定无法成为贤君。
要说嘉靖、万历的头脑运转得都很快,尤其嘉靖皇帝更是聪明绝顶,那么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区别在哪里,两人谁的能力更强?
万历比嘉靖怠政得更彻底
嘉靖皇帝聪慧异常,且有野心有抱负,只不过他把太多的精力用到了权力斗争,加之嘉靖帝喜好修道炼丹,所以经常被后人诟病。嘉靖皇帝不上朝是真,修道炼丹吃重金属也是真的,但他为了掌控朝政大权,并没有脱离朝堂,基本上大多数的奏折还是由嘉靖亲自批阅的。
因为嘉靖很清楚,如果他将权力下放,不理政务,那么他这个皇帝就可能会被架空。而嘉靖的权力欲极强,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状况出现的,所以就算他不上朝,还是坚持在批阅奏折。当然了,嘉靖的怠政也耽误了很多正事,毕竟连朝都不上,必定会有很多负面影响,况且嘉靖还还宠信过众多奸佞,以至于被海瑞臭骂。
对比嘉靖帝,万历在怠政的方方面面都高于嘉靖,由于国本之争,由于群臣和皇帝的对立,万历皇帝干脆选择不上朝,以示对抗。
史料记载:
“夏四月丙寅,南京各道御史言:‘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沈之忧。’不报。”
嘉靖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还是处理政务的,而万历皇帝除了大事,几乎是什么都不管。很多奏折就一直压着,既不审批,也不驳回,就就这么耗着。很多人员任免就此搁置,到了万历三十年,中央缺少尚书三人、侍郎十人、地方巡抚三人。
皇帝不批复奏折,下属就只能等着,以至于官员越来越少,如果官员太少,那么谁来干活,国家机器将处于瘫痪状态。除此之外,万历还身处内宫不见外人,就连内阁首辅见皇帝一面都是难上加难,甚至一度还出现内阁无人的窘境。
万历皇帝或许足部有某种疾病,但也不至于一直不上朝,可见在怠政这件事上,万历真是“不亦乐乎”。
嘉靖皇帝比万历更为暴虐
万历的确要比嘉靖懒一些,但要比谁更阴狠、暴虐,嘉靖帝首屈一指。皇帝被行刺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都会有,而嘉靖帝却是被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女行刺。
为了求长生,为了成为神仙,嘉靖帝一直在想方设法炼制“大力丸”,以至于要用女子经血做药引子。除此之外,宫女们稍有错误就可能遭受责打,以至于被虐待致死,因此而死得超过两百人。
史料记载:
“若有微过,辄加箠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二百人。”
宫女们无法忍受嘉靖的喜怒无常,于是十几名宫女决定刺杀嘉靖。嘉靖二十一年的一天,嘉靖帝在端妃处就寝,到了夜深人静之时,十几名宫女偷偷来到嘉靖床前,想要将其勒死。由于宫女们缺乏刺杀经验,最终没有得逞,所有涉案者全部处死。
在嘉靖年间,还出了一个惊世憾俗的大奸臣,这位就是严嵩,严嵩父子仗着皇帝宠信,在朝堂之上胡作非为,打击异己、陷害忠良,比如沈炼、杨继盛等人就是被严党诬陷致死。之所以这些忠臣被冤杀,跟嘉靖的不作为脱不了干系。
嘉靖为了给父亲个名号,还爆发了大礼仪之争,皇帝和大臣争得不可开交,之后导致了左顺们惨案。嘉靖将一百多名官员押入诏狱严刑拷打,而在左顺门直接被打死的大臣就有十六位。
在郑贵妃的影响下,万历皇帝想立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大臣们就是不同意,为此前后折腾了十五年,被逼无奈万历皇帝干脆选择罢工。虽说万历皇帝有些荒唐,但他并没有将事情做得太绝,在暴虐指数上,他不如嘉靖帝。
万历的能力应更强
或许在智商上、权术方面,嘉靖帝比万历高一些,而在治国理政方面,万历应比嘉靖高出一筹,因为那次令整个大明王朝蒙羞的事就发生在嘉靖朝。
明朝以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的形象示人,在人们的印象中,明朝面对外敌从来没有屈服过,而嘉靖帝曾经屈服过,而且是用一种最屈辱方式。
嘉靖二十九年,鞑靼俺答汗率大军入侵明朝边境,由于明军守备不利,导致俺答大军攻到了京畿地区,直接威胁皇城的安全。
当时主政的是大奸臣严嵩,嘉靖帝命令兵部尚书丁汝夔御敌,而丁汝夔却找到严嵩商量,严嵩给他出了主意,让其按兵不动,只要俺答兵抢饱了,自然就会退兵。
史料记载:
“兵部尚书丁汝夔受嵩指,不敢趣诸将战。寇退,帝欲杀汝夔。嵩惧其引己,谓汝夔曰:‘我在,毋虑也。’汝夔临死始知为嵩绐。”
严嵩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俺答兵在京城周围大肆屠杀抢掠,而明军没有放一枪一炮,眼睁睁看着老百姓饱受凌虐。之后嘉靖帝追究责任,严嵩却把丁汝夔推出来顶缸,是要多无耻有多无耻。无论怎么说,嘉靖要为这次事件负责,在重要关头他不命令出兵抵抗,反而在事后发出责难,这明显是在推卸责任。
万历皇帝不上朝不代表什么都不管,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朝鲜战争、播州之役,都是在万历的授意下完成的。换言之,在军国大事上,万历还是会管的,不论敌人多么强大,明军都会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哪怕打不过也绝不会退缩。在这一点上,万历要比嘉靖帝强不少。
皇帝的能力强弱有时候并不重用,而在于他们有没有安邦治国的理想,哪怕皇帝再聪明,如果他只知道享乐和杀人,也不可能成为明君。
老朱浴血奋战多年打下的大明江山,就这样在这几位皇帝的带领下,走向灭亡。在大明被灭国上面,除了崇祯皇帝,嘉靖帝和万历帝也同样难辞其咎!
这爷孙两有意思,都是几十年不上朝,如果祖先朱元璋在世,肯定气个半死。虽说都是几十年不上朝,但这两人还是很有区别,能力也是有高有低。
嘉靖和万历的年龄和经历不同,造就了执政能力的不同
嘉靖是藩王上位,上位时年龄15岁左右;万历从小生活在宫中,上位时10岁左右。从年龄可以看得出来,嘉靖上位时,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要稍微成熟一些;从经历来看,嘉靖从小并不是养尊处优,而是经历了在外地的一些波折,对于社会和人性,看得更深,看得更清。
十五岁的少年,可以勉强控制得住朝廷。而10岁左右的孩童,只能有太后或辅政大臣来帮忙做决定。时间长了后,习惯就养成了,嘉靖更加果断,万历更加依赖他人。因此,嘉靖上任后,“大议礼”成功了,而万历“争国本”最终还是失败了。
嘉靖和万历的不上朝原因不同
如果说朝堂解决问题,算是在办公室解决问题,那么嘉靖和万历就是“在家办公”。
可不同的是,嘉靖“选筹帷幄”,去不去都一样,因为在家就能搞定一切。
而万历,执政早期,去朝堂和不去朝堂,结果都差不多,因为他太小,没有话语权;中期,开始亲政,去了几年,也组织了“万历三大征”,挣得了一些好名声。可惜,面对文官集团的强势,万历力有不逮,只好不朝了。
不上朝堂也就罢了,可是万历对于奏章的批复不怎么勤了,而且也不太愿意授权大臣或宦官批复,于是朝廷的运转效率差了很多。
虽然看似都不上朝,但嘉靖对朝堂的控制游刃有余,而万历对朝堂的控制稍显被动。
在对外征战中,万历更坚决,不过也有嘉靖少许的功劳
嘉靖控制臣下相当有一套,让不同的大臣之间进行抗争,起到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作用,而且度的把握还不错。但有些时候对不同臣子的支持上,错误出了不少,比如重用严嵩。
虽然严嵩的忠诚度很高,可是能力确实太过欠缺,致使俺答汗率鞑靼攻到了北京城下,这给嘉靖的执政生涯画上了极其“难堪”的一笔;东南沿海的倭寇也是异常横行,给大明的沿海居民和城市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也使得人们对嘉靖的对外战略有所质疑。
所以嘉靖后期,嘉靖开始重用胡宗宪、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局面开始发生了变化。
万历中期,对外非常强硬,特别是‘万历三大征’打出了明朝的气势,维护了疆土的统一,宣告了大明的决心。
但万历后期,由于长期不上朝,朝廷系统运转不是很好了。虽然经济总量上到了一个很大的规模,可是对于外敌的抵御,稍微弱了一些。特别是对女真族的崛起,没有很好的控制住。
萨尔浒战役损失几十万大军,损失钱粮无数。万历通过增加赋税来凑军饷,老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开启了明朝走向末路的大门。
仔细分析,你会发现,万历三大征的成功基础,是和嘉靖后期的用人策略和边防政策是分不开的,当然和张居正更是有着巨大的关系。
后期不上朝的万历,对于国家和大臣的控制,实在不算成功,党争成为了一种现象,让大明的国运大受影响。
嘉靖善于权谋,在家就把国家和臣子们严格控制住了,这点很强;对外战略上,嘉靖早期比较弱,而万历这点稍强一些,关键是爷爷的基础打的好。
综合来看,嘉靖的能力比万历强一些。
作为明朝的最强爷孙二人组,放在今天也是天秀的存在
在那个皇帝要勤政、皇帝要带头的时代,用于打破规矩重新上路的这对爷孙,算是比较成功的开拓者,毕竟他俩还是干活的,并不是两手一摊啥事儿不管(比如朱见深);也没有专注于副业而放弃了主业(比如朱由校)
所以,上阵打擂台吧——朱厚熜、朱翊钧,准备好了吗?
展示风采——爷孙二人的高光时刻!
同时登台的二人,从个人形象上来说差距不大,毕竟是一脉相传的正宗爷孙。但是从个人风采上来说,嘉靖同志要比万历同志更帅一些,虽然是爷爷,但却没有风湿病(拜郭沫若所赐,证实万历同志腿脚不算太利索),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相较之下万历就显得不是那么灵巧
既然要PK,那就得拿出真本事,政绩自然首当其冲。万历手握三大征,好像很有优势的样子;而深谙御人之道的嘉靖,似乎也不差;问题是,究竟谁能在风采展示中先下一城呢?讲道理,万历还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虽然这要拜那个被他打倒打臭的老师张居正所赐,但从他中后期的执政方针来看,他在贯彻了张居正改革的同时,自己也有点想法,所以还是很优秀的
反观他爷爷嘉靖,就似乎没啥拿得出手的政绩了,无论是对外对内,好像都还行但好像也都不行,毕竟宠爱严嵩十余年的时间,对外被俺答汗揍得找不着北,对内则是严党扰乱朝纲,就算一切都尽在他手中掌握,但问题是光把控朝纲却不发展朝政,这就很让人头疼
所以在这一轮的PK中,长相不够帅气,走路不够霸气的万历,成功击败了爷爷嘉靖
放飞自我——秀出你的风采,展示你的个性!
要说这爷孙俩,算是非常有特点的,先说共同点——那就是能睡,或者说太懒
不太喜欢上朝的嘉靖和万历,没事就喜欢窝在后宫,这让当朝大臣很是不满,天天连领导的面儿都见不上,更别提拍拍马屁求升迁了,所以怨声载道是必然的
问题是,这俩伙计躲在后宫,却各有各的爱好,嘉靖好修仙,一天到晚炼丹求神,恨不能晚上睡觉都要在炼丹炉旁边。甚至说为了表现自己的虔诚,皇帝的金冠都不戴了,改戴道士的香叶冠。万历呢就比较简单了,就是不上朝,你管我是赖床睡觉还是睡老婆,反正我就不上朝
既然都不上朝,也就意味着朝中大事儿都交给了内阁六部,我们来看看这俩人的幕后操控能力。嘉靖绝顶聪明,深谙帝王之术,所以无论是严嵩、徐阶、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只是聪明过头,反被奸臣严嵩及其子严世蕃耍的团团转,可谓辜负了他天才之名。万历呢则比较委屈,先是争国本被大臣们欺负了一次,后来又因为三大征未能大获全胜而被骂,党争不断的万历一朝,虽然没有乱成一锅粥,但帝国的根基已经不再稳固了
纵使万历皇帝经常加班加点批阅奏折、拍板国家大事儿,但“明亡之始,始于神宗”的评价,却让他必须背上这口锅;虽然嘉靖也有“实亡于嘉靖”的评价,但在御人方面他还是要强于万历的
第二轮PK,拥有顺位优势的嘉靖,小胜万历(论干活,孙子更强;但论智商能力,姜还是老的辣)
爱之终决选——喜欢就要大声喊出来!
其实,作为明朝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爷孙二人组,嘉靖和万历都不能称得上是好皇帝,论作为他们既没有成祖的丰功伟绩,也不像孝宗那样勤政爱民,实际上他们在位期间国家的发展或是退步,基本都和明朝的内阁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嘉靖一朝,严嵩专权时间最长,坏事儿干的最多,也导致了这一时期整个明朝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甚至后退。虽然前期出现了杨廷和、夏言这样的优秀人才,但是为了巩固皇权他逼走了杨廷和,杀掉了夏言。执政后期虽然有徐阶、高拱、张居正努力工作,但却无济于事。喜好求仙问道的嘉靖,虽然聪明绝顶,但却没用到正道上
万历一朝,很有点无为而治的意思。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对于群臣的把控几乎是不管不问,任凭党争四起,他是坚决执行了渣男行为守则中的“不负责、不主动、不拒绝”,无论是人事调动还是工作安排,他从来不管,虽然大事儿上他还是出面拍板的。这也不能怪他,先是在幼年期被张老师欺负,后来又被群臣干预家事(不能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当太子),自然是心灰意冷,赌气反抗。讲道理,万历中兴不仅仅是张居正一个人的功劳,万历皇帝也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小事儿不管不代表大事儿不干
执政时间超长且同样消极怠工的爷孙二人组的PK告一段落,最终的结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虽然后浪不算浪,前浪也不是什么大浪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统治时间276年,历经十三代十六位皇帝,优秀如太祖、成祖、孝宗,差劲如宪宗、熹宗;剩下的那些呢,谈不上政绩突出,能力卓越,却是各有各的优缺点
比如政治白痴兼沟通能力无敌的英宗朱祁镇;贪玩好色却英勇善战的武宗朱厚照
...
当然了,还有今天的爷孙俩——甩手掌柜不好当,可我偏偏当的还行!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从两朝的政治表现情况来看,还是嘉靖皇帝的手段要更高一些。
说实话,这爷孙俩的人生经历稍微有一点点相似,因为大家都是在刚当皇帝时候,朝中有一个位高权重的首辅把持着大局,而且这两个首辅都试图让皇帝乖乖的听自己的话。不用说也知道,嘉靖朝的是杨廷和,万历朝的是张居正。
嘉靖和杨廷和斗,为的是挣一个皇帝的面子,也是为了争爹,历史上把这个事件称为“大礼仪”。而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纯属就是为了个人发泄,因为自己的老师对自己压抑的太厉害了,所以我要报复他。这么一看,就会觉得嘉靖斗争的理由好歹正当,但是万历纯粹就是为了发泄。
必须说,嘉靖皇帝刚刚上台的时候,还是很有一副明君姿态的。打击权臣和世勋势力,杀江彬和钱宁,制裁二十四衙门的权力,重用夏言和张璁等贤臣,彻查皇庄和世勋庄园来增加赋税,并且下令仿制西方的火炮,来增强大明的国防力量。同样,万历皇帝大搞一通之后,对于政务也是非常积极。
不过嘉靖皇帝在大礼仪之后,逐渐的就对文官集团失去了信任,于是从1538年之后,崇尚道教的嘉靖皇帝开始天天沉迷于炼丹修仙,对于朝政的积极性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不过即使是退居幕后,嘉靖皇帝仍然可以紧紧地盯着群臣,牢牢地把他们握在手中。夏言失去了嘉靖的信任,而严嵩深得嘉靖欢心,于是嘉靖皇帝默许严嵩倒了夏言,换他做内阁首辅。严嵩很聪明,他知道只有讨好皇帝才能继续拥有一切,因为他知道,明世宗的眼睛一直在盯着他。
自从严嵩上台开始,明朝的第一阶段党争便拉开了序幕。无数的忠义之士上书弹劾严嵩及其党羽,但是有明世宗把着门,党争之风一支扩大不起来。
你要说嘉靖皇帝傻子一个不懂得运用贤臣,这也就不对了,大臣昏庸或有才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只要国家不垮台,他需要的永远都只是一个听话的首辅。严嵩很听话,所以嘉靖一直很喜欢他。但是再乖的人,也有飘得时候,严嵩就算飘得不厉害,他儿子严世藩也会飘。私吞库银修自家的宅子,贪污枉法,国家的军事低迷,百姓起义不断,嘉靖其实都看在眼里,所以到最后,他厌烦了严嵩,而此时徐阶学会了如何服侍嘉靖,顺理成章的,严党说倒就倒了。
但是再看万历皇帝,水平就很有限了。十五年的争国本,开始了明朝第二阶段的党争,而这次的党争,一开始却是一场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博弈。万历想证明自己的权力是最大的,可以为所欲为。文官集团则要证明自己是有尊严的,是有道统的,皇帝也不能坏了规矩。当然,官员里有反对的就有支持的,总有些舔狗想要讨好皇帝,那么正常矛盾在文官集团内部就爆发了。对此,万历皇帝并没有想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是放任官员们互相攻击,自己则多在深宫静静地看着。可能是想像祖父嘉靖皇帝那样居深宫而控朝堂。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不管后来明世宗怎么贬官,党争的势头确实越来越大。
而且明世宗经常会在党争中加一些催化剂,比如征收矿税,催生出了东林党,然后让整个党争的势头变得更加庞大。到万历最后的几年里,朱翊钧自己基本上都放弃再去管文官的事情了,就放任齐楚浙宣昆东林秦晋西江几党互相争斗。而不是像祖父那样牢牢地控制着党争的规模,并且在最后能用一个靠谱的徐阶收个尾。
不过就算嘉靖比万历强,但这两个明朝的长命皇帝还是非常混蛋的。被权欲迷失了理智,天天就知道勾心斗角搞独裁,结果整得国家国运走了下坡路。史界评价,明之衰于嘉靖,而始亡于万历。
生说曾经写过关于嘉靖,隆庆和万历三位皇帝的文章。
嘉靖和万历祖孙二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1.祖孙二人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嘉靖皇帝在位45年,而万历皇帝在位48年。
2.祖孙二人都是少年继位。嘉靖15岁左右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万历在十岁时继承皇位。
3.祖孙二人都有二十多年不上朝的旷工记录。嘉靖和万历二人继位前期都能够励精图治,中年以后,因经历变故厌倦朝政,二十多年不上朝。二人不上朝,却能够基本掌握朝局。
4.祖孙二人都是聪明,自负,任性的皇帝。嘉靖大礼议,万历争国本。
嘉靖皇帝曾因为宫廷宫女反抗险些丧命,从此以后,性情大变,更加笃性道术,一意玄修。而万历皇帝因为争国本之事,与大臣们斗气,长期不上朝,留中不发。
不同之处,嘉靖皇帝更聪明,自负,二十多年不上朝而权柄不移,首辅一个接着一个,却没人能够完全猜透他的心思,权术玩得炉火纯青。在他任上,涌现出不少名臣,名将。戚继光,胡宗宪等人平定东南倭乱是其武功的体现。
万历的表现则较之其祖父逊色不少,万历与群臣对抗的手段是躲进深宫,长期留中不发。任朝堂上多么纷争四起,内讧斗争,造成中枢机器近乎瘫痪。当然,在武功方面,万历任上有三大征。
对比起来,在驾驭群臣方面,嘉靖能力高于万历。原因是嘉靖以藩王身份入继大统,有民间历练基础,而万历自幼长在深宫,有母亲,老师管束,且在位前十年基本无法亲政。
公元1368年,身为乱石山结义之一的“朱四哥,”内平群雄外驱鞑虏,如愿以偿的面南背北坐上了九五大位,此人乃洪武大帝朱元璋的便是。
勤俭节约励精图治的朱元璋,在治理家国社稷上,丝毫不敢懈怠,他期望朱家江山稳固,千秋万代永远的传承下去。
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当帝位传到第11代嘉靖和13代万历时,出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局面。这让在九泉之下的朱元璋,情以何堪老泪纵横之时,非拍碎自己的棺材板不可!
那么要说清楚嘉靖朱厚熜,和万历朱翊钧区别在哪里?谁的能力更强?我还得从头说起。
本来嘉靖帝朱厚熜(明世宗)(1507-1567)没想当皇帝,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了,身下无有一儿半女。张太后就把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推上了“前台”做了掌门人。
朱厚熜坐了皇帝以后,为何二十几年不上朝呢?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朱厚熜十几岁坐了皇帝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想的问题就多了起来。心说我贵为大明君王,可我父亲名不见经传,觉得对不起老爸爸!
怎么办?便与文臣们商议想为父亲立个封号,这一提不要紧,很是打脸,遭到了文臣们的集体反对。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朱厚熜“强龙压住了地头蛇,”自己把封号定了下来,君臣之间产生了裂痕。
二,朱厚熜看见属下就不耐烦,索性求神入道炼丹画符,玩起了封建迷信那一套。这还不算什么,他对女色也颇有兴趣,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如云日夜陪伴。
可朱厚熜有些变态,性格上喜怒无常,动不动就处死宫女妃子,一下子惹起了众怒,趁朱厚熜迷糊之时,几个宫女用绳子想勒死他。幸好朱厚熜反应得快,三划拉两蹦跶逃出了鬼门关!
事后越想越害怕,从此不再搭理女人了,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也懒得见任何人!
三,宠信奸臣严嵩,朱厚熜之所以惯着严嵩,除了严嵩会来事会说话以外。还有他自己的目的,不上朝堂办理公务,一切都由严嵩“打卡”,以严嵩来制衡那些文官党,自己来个坐山观虎斗。
和文官党的的明争暗斗,令嘉靖皇帝憋了一肚子气。与粉黛佳人搏杀,差一点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心有余悸惊愕不已。“先让严嵩他老人家风光风光!”我隐身幕后,以观后效,这才是他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原因所在。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1573-1620),说起万历皇帝,应是老资格的皇帝,八岁刚立为太子不久,他老爸明穆宗就撒手人寰西去。
年幼的一个孩子,怎能处理家国大事,内有李太后“垂帘听政,”外有张居正亲辅幼皇,大明的气势此时好像有点回光返照!
那么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又是为那般呢?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万历皇帝的启蒙老师是张居正,并一直持续到张居正死后,张居正是位非常严厉的老师,对万历皇帝非常要求苛刻,给万历皇帝留下一层抹不去的阴影,从内心相当反感老师的做派,想反抗又没有什么理由,想摆脱束缚找不到机会,只好暗气暗憋。
二,万历在位期间,多少还出现了万历中兴,在捍卫疆土上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均已大明胜利而告终,稳定了边境打出了大明的国威。
万历皇帝自然是沾沾自喜,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可那些文官党和张居正,对他这种小人得志的态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万历皇帝弄了个不欢而散。
三,万历皇帝在郑贵妃的授意下,想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了文官党的集体反对,君臣之间为了此事,磨磨唧唧长达十多年,也没有个结果。这件事让万历皇帝颇为恼火,心说我这个做老大的说话和空气一样,我都答应了郑贵妃和朱常洵,让我如何面对他们,真是颜面丢尽威信扫地。
四,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还是位“残疾”青年,他的左腿比右腿长出七八公分,走起路来一拐一瘸。生理上的缺陷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万历看来这是形象上“自渐猥琐。”
追求完美自负一世的他,总觉得对不起“观众,”他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
万历皇帝在与文官党的争斗中,他是个大输家,输在智慧余额不足,主要还是输在了任性上。只要自己愿意,就按照自己的一套胡来,把家国事业当成儿戏,万历皇帝确实罪不可赦!
二人的区别在哪里呢?
嘉靖皇帝是位隐忍高手,看事态发展不利于自己时,选择了“隐居幕后”工作。不上朝堂办公家里也一样。
各地的公文奏折,照常批复往来,人员的安排还是三年一轮制。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没有什么大碍。不足之处也耽误不少正事,但比起万历皇帝还绰绰有余。
而万历皇帝呢?感觉流年不利诸事不顺,干脆当起了甩手掌柜的,奏折公文信函堆积如山,臣子们还在等着皇上的旨意呢?这一等不要紧差点等了三十年。
官员的编制空缺是个最大的问题,朝中的各部人员短缺他熟视无睹,地方上州府县衙,更是不用一提,政府部门陷入了停滞不前,地方上没有主官主政是常态化,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会兴旺起来啊!
记得历史上有个周懒王,连吃饭都是个负担,懒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万历皇帝除了吃喝玩乐不懒,其余与之没有什么分别。
嘉靖皇帝的不作为,和万历皇帝的消极怠工,直接造成了在万历24年后,崇祯无奈上吊梅山的悲剧,大明王朝二百多年基业,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他们二人的共同点!
嘉靖和万历这爷孙两,都是少年得志,君临天下的人物。一个八岁登基,一个十岁皇冠加冕。其性格的共同点,骄傲自负,任性放纵。
身为皇亲贵族,任性放纵,是他们最大的缺陷,消极对世他们又不谋而合,可以用纨绔子弟来比喻他们!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业的人物!
明朝的国祚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嘉靖皇帝坐了四十六年,万历皇帝四十八,两人加起来是九十四年,占据了明朝史三分之一的时间,不能不说还是个“奇迹!”
谁的能力更强?
总体来说嘉靖还能撑住门面,用脊背抵住帝国大厦,在那里气喘吁吁。万历皇帝呢?没有选择死扛,是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手,可见他是多么的玩世不恭。
从能力来说二人平分秋色,旗鼓相当,嘉靖在对待外敌入侵上,采取了沉默的态度,任其在自己的国土胡作非为。万历对外还打了三次胜仗,因此还扬名立万。
二人的功过互相抵消,没有伯仲之分,从智慧谋略来说都不怎么出色,看不出来谁的能力更强!
欢迎阅读我的其它文章,欢迎老师有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谢谢!!
嘉靖皇帝是万历皇帝他爷爷,明朝共经历了276年,爷孙两人在位时间加一块93年,嘉靖15岁继位,万历皇帝10岁继位,都是幼年继位,并且两人还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位时长都有四十多年,但是却都一样宅在后宫二十多年,不理朝政。嘉靖登基为皇帝是因为明武宗朱厚照纵欲致死,在没有后人的情况下,于是嘉靖以藩王身份被首辅杨廷和扶上帝位,而万历则是皇太子登上帝位的,是有本质区别的。
嘉靖在当皇帝前是藩王,虽然年纪小,但是也是在外经历一些波折的,而万历则一直居住在宫廷之中,见识和稳重是比不上嘉靖的,另外由于明朝的政治制度,皇帝审阅奏折,先经过内阁,由内阁初步给出处理意见后在往上呈给皇帝,内阁是具有一定决策权的,就此而言,明朝的皇帝会轻松很多,所以嘉靖和万历才有机会宅在后宫,但是也由此导致了嘉靖时期严党专权,万历年间文官集团强势的情况。
从两人对朝政的把控来说,很显然嘉靖皇帝能力更为出众,登基不久就和武宗旧臣展开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并且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加封自己的生父,生母皇帝,皇太后的封号,彻底掌权后的嘉靖皇帝开始大力打击权臣,佞臣,推行新政,施行改革,发掘了张璁、夏言的优秀大臣,在嘉靖执政期间,也严格限制了宦官权利,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所以在嘉靖继位前期,是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政权逐渐稳固后,嘉靖皇帝开始沉迷道学,重用权臣严嵩,导致朝政逐渐荒废。
在严嵩专权的二十年时间,大明王朝开始出现乱象。但是即便如此,嘉靖仍然牢牢的把控着朝政,身居宫中发号施令,后来嘉靖皇帝废严党,任用徐阶才再次让大明王朝步入正轨,从最开始的杨廷和到严嵩,再到之后的徐阶,张居正,其实他们虽为内阁首辅,但始终都在嘉靖皇帝的掌控之中,所以嘉靖不论治国,还是用人都是位非常优秀的皇帝,然而万历皇帝对于朝政的把持程度就明显弱了不少,也许是年幼登基,权威不足,最初十分依靠张居正,让文官集团逐渐变得强势,很多人也认为明朝的衰败就开始于万历执政时期。
其实最初的万历皇帝也是很有作为的,重用张居正为首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使得明朝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值得一提的是万历皇帝对于维护大明王朝主权的问题上,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万历三大征平定蒙古,抗击日本,平定苗疆叛变,稳定住了大明亚洲第一的局面,也让之后倭寇两百多年时间完全消停下去,万历最初十分依靠张居正,但是张居正倒台后让他看到了张居正的表里不一,加上和内阁大臣关于立储君的问题爆发激烈冲突,也让万历深受打击,于是从此久居宫中,不在上朝,但是万历皇帝也还是对于朝政具有一定控制的,在重要事件发生时依然有所反应。
所以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对朝政的掌控程度上,嘉靖善于帝王之术,不论是扶他登上帝位的王延和,还是掌控朝政二十年的权臣严嵩,该倒台立刻倒台,嘉靖始终在暗中保持着各方势力的平衡,而万历皇帝最初依靠张居正,却担心张居正功高震主,和文官集团爆发矛盾,却以消极态度应对,虽然全力捍卫国家主权,但是三场征战却也导致了国家走向衰败。这也是两人的区别,所以虽然万历时期没有权臣,没有宦官乱政,党争也不严重,但是就能力和大明国力而言,还是嘉靖皇帝略胜一筹。
明朝皇帝多奇葩,但神奇的是,皇帝再怎么奇葩,朝廷都能运转下去,这得益于明朝独特的内阁制。皇帝有没有坐在龙椅上不要紧,只要内阁存在,政务就不会混乱。
因而,明朝皇帝是好是坏,不能以上不上朝作为评判的标准。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都有一样的毛病,不爱上朝。
但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更不代表他们会把军政大权交付给大臣,祖孙俩通过内阁,依然牢牢的控制着政权,重大事务也必须他们点头才能实施。说白了,他们只是换个地方上班而已。
反观嘉靖帝的堂兄正德帝,是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他倒是上朝不缀,但还不如不上呢。
那么,嘉靖和万历的区别在哪里,谁的能力更强呢?
这么说吧,若论智商,嘉靖甩孙子万历好几条街。明朝所有皇帝中,嘉靖的智商排在第一梯次,能与他相比的,除了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大佬,大概只有明宣宗朱瞻基。
为啥这么说?大家看了以下内容就知道。
嘉靖并不是按照正常方式继位为帝的,他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是成化皇帝朱见深第四子,那一届当皇帝的是朱厚照的父亲朱祐樘,朱祐杬就藩湖广安陆州。
朱厚照没有亲兄弟,死时也没留下后代,首辅杨廷和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选中兴献王一脉继承大业,当时朱祐杬已死,皇位就这样奇迹般地落到朱厚熜头上。
换言之,朱厚熜得位不是太正,属于捡漏。这种情况下,普通人肯定心虚,忐忑万分、腰板不直,对于拥立自己的杨廷和等权臣言听计从,视他们为自己的中流砥柱。例如汉宣帝刘病已,上位的经过和朱厚熜有点类似,他就不敢违背霍光的意愿。
但朱厚熜与众不同,他非常强势,才入京就与杨廷和等人发生冲突。杨廷和授意礼部,以皇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由东华门入皇宫,居于文华殿,这是皇太子的待遇。可朱厚熜不干了,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意思是,皇兄让我来当皇帝,不是让我来当皇子。硬是倔着不入京,车驾停留在北京城外的良乡。最后杨廷和不得不妥协,让他以天子的规格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略去了“皇太子”这个程序。
表面看来,朱厚熜这种行为很鲁莽,都能当皇帝了,先当一当皇太子又怎么了,何必和手握实权的杨廷和相争?但实质上,这并非意气之争,争的是权利。
如果朱厚熜一来就向杨廷和低头,也就定下了君臣相处的基调,往后再想翻身就难了。他一个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的藩王,还不是任杨廷和摆布?到那时,说不是傀儡也是傀儡了。
而他选择在一开始就跟杨廷和发生矛盾,惹得杨廷和厌烦警惕的同时,也会吸引杨廷和的政敌及其他野心更大的臣子,培养自己的班底,肃清朱厚照时期的旧臣,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
当然了,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容易翻船。但朱厚熜知道,明朝不是汉朝,明朝的体制,出不了霍光那样的人。杨廷和权势虽大,却也不能一手遮天,因而他敢冒险。
这样的心机手腕,万历根本比不了。那个时候朱厚熜多大呢?14岁多一点,厉害吧?之后更是通过大礼议之争,逐步掌握皇权,再也不受权臣的制衡,想干嘛就干嘛。
万历在这方面差得有点多,他的青少年时期,受到生母李太后和首辅张居正的管控,活得特别憋屈。调戏个小宫女都会被李太后大骂一通,罚跪很长时间,甚至说出废他帝位的话。
在她的支持下,张居正对待万历也特别严格,据说有一次万历功课不好,张居正讲解时大喝一声,万历胆战心惊,吓得脸色都变了。估计这是张居正死后万历清算他的原因之一,多年大仇终于得报。
在两座大山的压迫下,万历爱上了酗酒。堂堂一国皇帝,只能借酒浇愁,说来有点可怜。张居正死后,万历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很是放飞了一阵,但没多久他就发现,自己还是斗不过大臣。
万历想立宠爱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大臣们坚决不同意,以祖宗家法为由,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双方斗了十几年,这就是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结果是万历落败,他没办法让心爱的儿子当上储君,心灰意冷之下才退居内宫,近30年不上朝。
假设是嘉靖处在他这个位置,大概再来几批大臣也不够他斗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认定万历能力不如嘉靖。嘉靖的重点,主要放在斗大臣;万历的重点,主要放在国事,正因他大局为重,才做不出强行立朱常洵为太子的事情。
万历时期,经过张居正改革,明朝的国力极为强盛。打赢了“万历三大征”,扬威域外。但遗憾的是,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损失惨重,因所调明军大多来自辽东,导致辽东防守空虚,有了满清的崛起。
总之,以事实来看,万历比嘉靖强。嘉靖有成为一代雄主的资质,但他却沉迷于和大臣们开战,取胜后又觉得独孤求败,索然无味,爱上修仙问道。万历没有嘉靖那么聪明,但李太后和张居正多年的教育,让他不敢过于随心所欲,虽有瑕疵,勉强能算明君。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可以说是大明王朝两朵绽放的奇葩。虽然是奇葩,但是这爷孙两个却是大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个皇帝,另外这爷孙两个人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经历也真的是相得益彰。
这两个皇帝都是年纪非常小就开始继承皇位。两个人前期的皇帝之路都还是可圈可点,基本都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治理朝政弊端,重用贤人等等都是亲力亲为。
两个皇帝后期都与朝中大臣发生严重分歧,致使两人开始怠慢朝政。当初嘉靖皇帝上位的时候,由于继承权的问题和朝中大臣发生不睦(生父尊号大礼仪之争),诛杀很多大臣。
由于嘉靖皇帝残暴对待宫女,曾经遭到宫女行刺(壬演宫变)。虽然行刺未果,但受到很大刺激,从此更加怠政。
而万历皇帝则是不能选定自己喜欢的接班人(国本之争)与朝臣发生不愉快,最后万历皇帝以失败告终。
要说两位皇帝的能力比较,那应该是嘉靖皇帝能力要比自己孙儿万历皇帝强上许多。
嘉靖皇帝上任之初,全凭自身一己之力与那些结党营私的大臣作斗争,用自己的慧眼选拔有用之才,比如任用张居正,戚继光等等。朝中全心全意帮助嘉靖皇帝的应该寥寥无几。
万历皇帝的境况要比他爷爷嘉靖强很多,开始之初,万历皇帝有由她的母亲李太后和大臣张居正一起管理朝中政务。大太监冯保负责万历皇帝的生活起。因此早期万历皇帝的工作相比他爷爷嘉靖还是轻松很多。
因此说,在能力上进行比较,嘉靖皇帝还是要比万历皇帝胜出很多。
嘉靖和万历这爷孙俩是大明朝非常独特的皇帝,两人当政期间都有很长时间不上朝。虽然嘉靖、万历两朝并没有因为皇帝长期“旷工”而引发政治危机,但是这两朝给大明王朝还是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嘉靖、万历爷俩长期不上朝都有各自的特殊原因,由于明朝特有的政权制度,既然皇帝不上朝也并不会失去去朝局的掌控。
明朝特有的“票拟”、“批红”制度让皇帝完全可以宅在后宫,不需要时时上朝与朝臣事事商议。
三省六部的奏章递交给内阁,内阁成员分别对每一份奏疏进行摘要,并将内阁的处理意见写成票拟贴在奏疏上递交给皇帝,其中内阁只将一些重要的票拟呈递上去;皇帝一般只看票拟上面内阁的意见,觉得处理没有问题就交给秉笔太监用朱笔批示“同意”,再交给掌印太监盖玉玺,发还给内阁,奏疏上的事情就算处理完了。
明朝的这套流程非常的精妙,内阁、太监成为互相制衡的政治势力,内阁的权力无法逾越皇权,太监的势力也只能染指内廷,无法对外廷事务进行过多干涉,特别是军权,而皇帝却完全依靠内阁和宦官处理朝政。
皇帝并没有失去对权力的把控,处理政务的一拨人提供意见;批红、盖章的一拨人对他们进行监督;皇帝既可以任免内阁,更能替换宦官,简单的说,内阁和宦官都在给皇帝打工。
搞清楚了明朝内阁、宦官的制衡原理,就能明白为何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完全可以几十年不用上朝去,却可以完全把控朝局不失控,这爷俩也全靠这套制度才能悠闲的躲在后宫忙自己的事情。
嘉靖和万历不上朝有自己的原因,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一个不需要上朝;一个不愿意上朝。
嘉靖皇帝不需要上朝,他是整个明朝十多个皇帝中最聪明,最具有帝王权术,最有把控能力的皇帝。他将权谋诈术玩弄得炉火纯青,他完全没有必要天天上朝去面对一群言官清流,对嘉靖皇帝来说,上朝其实是浪费时间。
嘉靖皇帝的时间很紧张,因为他要修道炼丹,从17岁当皇帝就开始信奉道教的嘉靖皇帝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得道成仙的愿望。已经是九五之尊的嘉靖皇帝在皇宫里依然如同道士般虔诚的修炼。
修道的嘉靖皇帝并没有放弃对权力的把控,在嘉靖朝,从杨廷和到严嵩、徐阶,中间好几任内阁首辅,这些都是大明朝赫赫有名的名臣或者名奸,但在嘉靖皇帝手里完全就是提线木偶,除了给嘉靖皇帝干活外,就是帮他找钱修道观,建宫殿。
嘉靖皇帝没有时间上朝,完全不影响大明帝国正常运转,这既源于那套权力制衡的制度,也源于嘉靖皇帝对内阁阁员及朝中重臣的完全把控。
嘉靖皇帝的孙子万历皇帝也有二十多年不上朝,他却完全出于无奈。
万历皇帝前十多年有名臣张居正帮他打理一切,一代名相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明朝的国运至少延续了50年。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以为不再受到亦臣亦父的张居正的强势控制,却没有想到没有了张居正,万历皇帝完全搞不定朝中那帮油滑了200年的文官们。
万历皇帝想立自己喜爱的儿子为太子,却无法得到朝臣的同意,这要是放在嘉靖皇帝那里,几乎都不是个事儿,但是万历皇帝却毫无办法,和朝臣们斗争了很多年,甚至连内阁首辅都斗垮了几任,依然无法实现自己的心愿。
万历皇帝对政事越来越失望,他无法想象自己作为皇帝,前十年受制于权臣张居正,好不容易熬了张居正,依然无法逃脱朝臣对皇权的影响。万历皇帝倦了,他开始消极的怠工,于是就选择了不上朝,既少与朝臣磨嘴皮子,又能给自己一些清净。
万历皇帝不上朝,并不等于放弃权力,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放弃这至高无上的权力。万历皇帝依然是靠着内阁、宦官这套制衡班子来达到对朝局的把控,只是他完全没有爷爷嘉靖皇帝那么用心而已。
万历皇帝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不愿意上朝,他在万历十五年左右发生过意外,导致腿有残疾,皇帝走路是瘸的,这有损大明颜面,所以万历皇帝基于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就彻底的不上朝了。
嘉靖、万历爷俩怠政几十年,他们对大明帝国的伤害非常的大,文官集团日益坐大,并且加剧了派系党争,文官集团和宦官逐渐失去了皇权的约束,他们对明朝的政治腐败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逐步放松了对权力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