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跟父母的直接关系大吗?
与父母的关系极大,父母应当承担99%的责任!
有一对年迈的公婆,都从高干岗位离休,同样出生于高干家庭的儿媳,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对二老照顾有加。平时老人病了,都是她陪伴老人去看病输液(丈夫的哥姐最多来看一眼就走)。婆婆住院一个月,不爱吃医院的订餐。她每天做好不重样的可口饭菜,送去医院。婆婆腰扭了躺床上,她每天端屎倒尿,送饭送水到床头。
大姑姐很嫉妒排斥这个弟媳,但在其腰椎间盘脱出,住院手术,恰逢姐夫出差无人照顾时,她还是去医院给其喂水喂饭,替她全身擦洗。
可是,公婆仍然对大姑姐欺负儿媳的所做所为纵容到没有底线。
比如,大姑姐带儿子回娘家。弟媳去买菜做饭,待一家老小围桌吃饭时,弟媳和自己的儿子说了几句话,大姑姐居然把筷子拍在桌上,指着弟媳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家吃饭时是不许讲话的。
弟媳错愕之中,看看没有任何反应、继续如常吃饭的公婆,愤然回怼大姑姐:请你说话做事放尊重些。你回娘家看望父母,我替婆婆做餐饭招待你,合你口味呢,你就踏踏实实地多吃两口。要是想跑到娘家来搞事,你就给我滚蛋!
这位大姑姐,此前就在娘家不断地作,嫂子、弟媳全不在她眼里。只要是她看上眼的东西,无论是否父母的,直接拿走,从不打招呼。只要是她觉得不如意的事,她就大呼小叫、颐指气使,耍“小姐脾气”。名牌大学毕业的嫂子,事业有成,是位精通三门外语的优雅女士,作为专家受邀到德国讲学。只因生了个女儿,家务事做的少了些,大姑姐就兴风作浪,挑拨离间,挑唆哥哥(重男轻女)与大嫂离了婚。公婆从不阻止女儿的恶行。
十多年来,弟媳不再搭理这个人事不懂的大姑姐,不再与其同桌吃饭,不在一个屋子里共处,正眼都没给过她。
公婆出面来劝儿媳:都是一家人,过去的事就算了。我儿子夹在中间难做人,也会伤了你们夫妻的和气。
儿媳说:行,给二老面子,只要你们的女儿来给我说声对不起,以前的所有,都可以翻篇。否则,谁也不要再来和我提这事。我们俩夫妻可不会离婚,你们别想多了,我们仍然会像以前那样对待二老。
由于公婆不会做父母,导致这一家的姊妹,以后也很难再有往来了吧。
兄弟姐妹反目成仇,不仅跟父母有关系,而且有很大关系。
我同事家在农村,兄弟两人本来感情非常好,哥哥喜欢读书,全家节衣缩食供他上大学,毕业后,进入国企,各种待遇都极好,他也怀着感恩的心,每月将大部分工资都资助家里,但他弟弟不喜欢读书,早早辍学回家,只靠做苦力挣点生活费,本来两兄弟各过各的日子,没什么不平衡,毕竟脚下的路都是自己走的,哥哥也心疼弟弟不容易,弟弟也感激哥哥对自己的照顾。
但老人偏爱幼子,见小儿子和大儿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心里分外不平衡,明里暗里不停地苛刻大儿子,帮衬小儿子,开始大儿子也不以为然,但父母不仅将自己积蓄全部给了小儿子,还不停地榨取大儿子血汗钱贴补小儿子,两兄弟结婚,大儿媳既没房没车也没聘礼,小儿子结婚不仅有房有车还有高额聘礼,更甚的是,婆婆生病连招呼都没打直接拎包就上大儿子家医治,大儿媳稍有怠慢,婆婆就不依不饶,结果大儿媳怀孕不自知,争吵之中小产了,大儿媳由此迁怒丈夫,出院后一纸诉书直接送到法院要求离婚,婆婆不仅不收敛,还火上浇油,大儿媳离婚后迅速又找到了意中人,结婚再嫁,反倒我同事后悔不及,一直孤家寡人,逢年过节回家看到父母和弟弟一家热热闹闹,心生抵触,逐渐疏远了。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实子女有时在意的并不是什么金钱财产,而是父母偏心背后亲情的冷淡,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不仅是物质的损失,更是心灵的伤害,后者远胜前者,有的子女甚至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治愈,而父母却不自知。
我认为兄弟姐妹不和,跟大人有直接关系,你比如我的父母,最大的哥哥是父母结婚好多年自己生不了,就领养我大哥,后来才生了我大姐,二姐,我,我们三都是姑娘,后来又生了一个弟弟,我父母就跟我大哥不亲了,为了要有个自己亲生的,老大生了是姑娘的时候特别亲,因为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姑娘身体不好,就给了人,而且是我们一个亲戚,看着人家养了有半年吧,身体好了,也越来越好看,就又要回来,我是老三,生下我的那天,我爸一脚把我从炕头揣到窗户那,还说了句,就这么个多余的,没资格睡炕头,我妈也不待见我,后来又生了我弟,父母不待见我,姐姐们也一样,从来就过着不一样的待遇,结婚后也一样,有吃的,用的,有我两个姐姐的,有我弟弟的,就是没有我跟我哥的,可是要是他们生病要钱,我两个姐姐,还有父母弟弟,都是等着我先掏,我们每个人都是每人四分之一,都怕我不掏,都欺负我,我掏了他们才掏,我父母从来没说过一句话,我真的挺恨这样的父母,我真的觉得过得好累。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无德,子女不的好过,我觉得活着好没意思,要不是为了我的孩子,我真的一天都不想活着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我认为,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跟父母的直接关系很大。
首先,父母有偏心现象。虽说十指连心,但十个指头不一般齐,父母对每个孩子的态度不一样。有时甚至父母都没意识到。我同学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当地震发生时,妈妈拉起哥哥就往外跑,妈妈和哥哥逃出去了,而她被埋在土里。好在她家在农村,是土房子,她只是鼻梁上落了一点疤。“难道我不是亲生的吗?”好长时间她都纠结在这种情绪之中不能自拔,差点抑郁。
其次,父母在儿女之间传闲话。这在许多家庭中都存在,无端地挑起是非。
第三,父母做“梁山好汉”,在经济上“杀富济贫”。按说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后,经济上是完全分开的,互相之间不会有太多的利益纠纷。兄弟姐妹肯定有过得好一点的,也有过得差一点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遇到事情兄弟姐妹一般来说都会互相帮忙的。往往有的父母心疼过得差一点的儿女,想帮他的心是好的,但是他们一出面,就让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变成了父母让哥哥帮弟弟了。有的时候甚至还把老大孝敬自己的钱转手给了老二,老二拿了钱还得悄悄地,不敢让老大知道。《欢乐颂》里樊胜美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四,在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时,父母没能很好去解决问题,使矛盾恶化。
说到底,“孝悌”是根本。父母要营造好的家风,教育孩子互敬互爱,就不至于走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二十四悌》中,唐张公艺,九世同居,睦族之道,忍字百余。在过去的大家族,兄弟姐妹不分家,唯有一个“忍”字才能让大家和睦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能有多大仇呀!打断骨头连着筋,亲人之间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父母把孩子们都聚起来,解开结,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才叫幸福生活呢!
兄弟姐妹之间反目,不仅跟父母有关,而且有重要关系!这就需要父母不仅年轻时明白,老了也要“明白”!
一般说来,父母给儿女造成矛盾,有4个方面:
一、父母跟儿女也有个投缘,不论2个孩子,还是5个、6个,总有一个是最爱。
父母没有想偏袒谁,只是因为“顺眼”,就会引起另外的孩子吃醋。
二、人老了,会出现奇怪的心理,即便年轻时脾气很大的人,老了也会怕某一个强势的孩子。为了买平安,就会在钱物上偏袒他(她),这就为将来埋下了祸患!
三、老人活着的时候,没有把遗产分割好。等闭眼之后,为了抢夺遗产,兄弟姐妹之间大打出手,甚至闹上法庭。
老人以为自己的孩子都是谦谦君子和淑女。其实,他们忘记了人性的弱点——自私!
四、老夫妻一个去世之后,活着的没有及时公布存款,或经济状况。之后人越来越老,到后来想说也说不清了,造成了子女相互猜疑。花了父母钱的,以为另一个花的更多,没花的,更是冤枉!
若说前面两项是矛盾的话,后面两项就是仇了。
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间的关系特别脆弱。父母活着的时候,因为老人还能调和矛盾。老人没了,少了这条纽带,一旦有仇,就会老死不相往来!
作为父母,无论什么时候 ,对孩子都要坦坦荡荡。未雨绸缪,正确面对死亡,及早安排好后事为上。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请留言讨论。
兄弟姐妹之间本来是唇齿相依,血浓于水的关系,可是却因为各种原因,让他们反目成仇。其中父母处世不公是最大的因素。
其实老人对孩子的不公,在他们心里却觉得非常的公。比如说有钱的孩子多给了钱,他们舍不得花,却省下一部分钱给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对出钱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这钱是让老人花的,你不花给了别人,当然对他们会有意见。而那些拿了父母的钱,却认为这是父母给的,天经地义,与兄弟姐妹无关,所以又不知道感恩。使得兄弟姐妹会出现许多误解,甚至裂痕,最终闹的不可开交。
在处理兄弟姐妹感情上,老人秉承不向大的向小的,不向孬的向好的的原则,偏这家,远那家,让兄弟姐妹互相猜疑,互相挑剔,老死不相往来,让一个本来应该和睦相处的一家人,却分崩离析,不知团结。
在分配家产上,老人不是一碗水端平,公平处置。而是有多有少,有好有赖。让兄弟姐妹之间起了隔阂,有了意见,闹的家庭不和气。
兄弟姐妹和不和气和父母的关系很大,但关键因素还是在孩子们自己。如果兄弟姐妹互相谦让,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谁家有了困难,都能舍己相帮,就是父母处事不公,他们也不会过度计较,自我化解,这不是也可以和睦相处吗?
有直接关系,我爸爸兄妹五个相处的特别好,都是我奶奶教育的好,那个再有钱都不惦记,其他的要努力,经济上要分清楚!而我姥姥家就不行了,姐弟四个,就一个弟弟,我姥姥总是让这几个姐姐帮弟弟,不管是钱还是什么,都惯着这个弟弟,导致现在弟弟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姐姐一点不对就冲姐姐发脾气,而且老太太还问我们外甥女外甥们要钱,我真是无语了,导致现在所有人都讨厌他们家人,关系糟糕的不行,估计以后也就不来往了!所以我觉得一个家庭里有一个清楚的老人非常重要!
见证过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因为父母的遗产反目成仇。但是不能理解,有些家庭父母健在,子女发生家庭矛盾,也会老死不相往来。
有很多时候与父母无关,父母十指连心,只能两面相劝,子女成人了,不一定能听得进去。
不怕见笑,我家大姐二姐为了子女问题反目, 长达几年不说话。大姐的儿子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自己办房地产开发公司,任总经理。二姐儿子的职工大学解散,给一笔数量很少的钱回家。
我二姐心急如焚,亲自去找大姐的儿子,要求给自己的儿子安排工作。大姐儿子马上拍板安排项目经理,工资是原单位的数倍。
大姐知道后不高兴,说眼里没有她这个大姐,还是总经理的母亲。为此事矛盾不断升级,父母没少劝和,无济于事。直到大姐病重,才冰释前嫌。
通过这件事,我感觉有时候年龄大的父母,不太理解儿女的事,下一代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用老传统老想法已套不上了。
所以父母尽量少参与子女的事,做到不表态不责怪不纵容,子女的矛盾由本人消化吸收。
真亲恼不过一百天,总有云开雾散的时候,重归于好后,还会亲如手足。
父母是第一监护人,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父母没有能力,子女生多了;一是对子女不能一视同仁、偏心偏爱??父母的榜样力量,对于子女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兄弟姐妹只是一个共同体,以父母为中心生活。父母是天,父母是地。有才能的子女会把子女管理得服服帖帖。但是,子女总是要长大成家立业的,再有能力的父母架不住时间不饶人,总是要变老,退出舞台的。
小时亲兄妹,亲姐妹,长大乡里人。甚至有些连乡里人都不如!兄弟姐妹之间,小家庭大社会。兄弟姐妹为了自我利益之争,兄弟姐妹们爱恨情仇,牙痛不是病,疼起来可要命。民间的争强斗狠,上层的争权夺利。无情最是帝王家。
"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可以说跟父母脱不了干系。家是最小的国。一个家庭的和睦是否,父母是表率。也是考验父母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