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去美国之后,你碰到的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什么?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2关键词:美国,最大

问题补充: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美国人实在太浪费了……

点赞1、成都市 网友:梅川酷紫

8第一,安全。美国合法持枪,在国内哪怕是晚上十一点才到家,家里也不多说什么。在美国如果七八点天黑了都还不回家,房东就开始打电话催了。

第二,饮食。虽然美国的墨西哥菜,意大利菜,牛排店还有早午餐挺多的,价钱也不贵。但是,真的过了两个月,真的翻不出新花样了,尤其早饭!房东给我吃了两个月的麦片后我终于发飙了,我不吃了!国外食品种类太少,还不如国内吃多。还有国外的中餐店特别难吃,这辈子第一次吃干炒河牛里加茴香的,最后我在饭店里当场吐了,太难吃了。

第三,笑话。即使你英文完全过关,和人交流完全没有问题,专业的预科成绩优秀,专业课也轻松完成,你还有一点兴趣爱好一技之长,你还有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那么你就要还是交朋友了。即使一开始顺利,但是当你们开始聊天开玩笑的时候,别人讲的笑话你听不懂。别人的从小的文化,社会事件甚至政治斗争有天然文化笑料。但是你不曾参与,你完全不理解,即使你觉得和别人关系再好,其实也是一个局外人。

第四,不要相信中国人。在国外,看到一个中国人很容易有一直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只有两种出路,第一被美国ABC 彻底嫌弃,觉得和你混一起拉低身份。第二,得到友善回应,因为这些中国人就是做中国人生意的,不有利可图,凭什么给你好脸色。除了唐人街做你生意的,和学校里做国际学生管理的和一同留学的同班同学,没有一个美国华人会喜欢你,除非你让他赚钱。

第五,恋爱。如果有机会恋爱,男生的顾虑应该比女生少。美国的恋爱文化是这样的。你可以同时和很多人seeing,见面做到哪一步都是自愿的。但是只能和一个dating。从女生的角度来讲,你就要忍受伴侣很长时间脚踏多条船,但是你们不是男女朋友关系。所以,作为不愿意留在美国,或者不确定是不是留下的女生恋爱的顾虑很多。

最后,美国的隐形歧视。说美国没有种族歧视的人,都是骗子。如果美国没有种族歧视,那么印度也没有种姓制度。美国的种族歧视不体现在别人白你一眼,或者直接侮辱你。这种有,但是在大学城里面很少。因为大学所在的小城都一般政治偏左,反歧视较多。但是美国的歧视,主要提现在升学和工作上面。美国大学根据种族比例招生,工作单位按照种族比例招聘。找工作白人的机会比黑人大,黑人的机会比你大。

其实,我觉得国内好。可能我是从中国一线城市到美国小地方,觉得这辈子没去过这么破的地方,我们市中心的地铁站都比芝加哥的国内飞机场大。连西藏的环境就比芝加哥纽约好。反正,去趟美国彻底幻灭。从前是愤青,去了美国变成祖国脑残粉。中国在国内再怎么被骂我都接受,要是国外骂一句,我怼他怼到天亮。

点赞2、日喀则市 网友:飓风无阻

是文化上完全没有冲击。

而是媒体信息的封闭让人瞠目结舌。

中国人被好莱坞和读者教育了两代人了,公知力量强势占据舆论导向,所以我们基础民意对外非常友好,而且我们骨子里有很浓重的“远方是客”观念。

现在能去美国的年青人,跟美国人一样熟悉动漫熟悉明星熟悉ip甚至熟悉西餐,根本没有任何隔阂。

但是到了美国后冲击极大的有两个方面:

1.美国大多数地方都很破败,大多数机构都很官僚冷漠,大多数地区都很危险,还有阶级的绝对差别,这与公知宣传的天差地别。会有强烈的冲击感。

2.美国人对中国的误解和无知,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简直就是玛格尔尼那个访问大清故事的翻版(注意,实际上玛格尔尼见乾隆这些故事也是公知编出来的,史实并非那么不堪)。


细节懒得写了,有机会一篇篇补吧。

点赞3、锦州市 网友:甚么﹖

美国的不足和虚伪很多很多,我在之前同美国人的辩论中也公开指出过了。在此不再赘述。这里暂且说一说我们应该虚心学习的方面。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希望咱们的社会能变得更好。

1-大多数美国人都用香水或古龙水。整个国家的味道很好。抵达一个西方国家,从机场开始,第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所有人几乎都散发香气,黑人白人体味原本重,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也让他们格外注意个人卫生,男士女士出门前一般都会洗澡、在腋下擦止汗剂(deodorant)、然后喷香水或古龙水。这是他们从青春期开始就形成的习惯。当然,某些特定地区的特定族裔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味道依然会有,这是事实,但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在公众场合的气味是比较好的。这是对别人的巨大尊重。人们擦肩而过、排队离得近、服务员跟顾客近距离讲话,首先闻到的是对方的香味。相比之下,我们的很多人尤其是一部分上年纪的男性似乎很少有用香水的文化。在国内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经常闻到前面的人(尤其是男性)的汗味、烟味或嘴里难闻的味道。其实,整个拉美、穆斯林世界也都有使用香料和擦香水的个人卫生习惯。我去过的所有穆斯林国家男性身上都有比较浓的古龙水味道。一个社会的和谐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有这个社会人身上的味道。我遇到过太多西方女孩,有巴西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都告诉我,他们不愿意约会中国男生的一个首要原因就是中国男生个人卫生不好,不常洗澡,不注意牙齿卫生和口腔清洁。

2-美国人牙齿白且整洁。美国人讲究见面或者拍照的时候笑到露齿,露出一口白牙。来到美国才发现,很多人都定期看牙医。一般人一年洗牙两次,定期深入牙龈做深度清洁。除每天早晚刷牙外,必用牙线 teeth floss,因为牙齿中60%的脏东西是牙刷无法刷出的,只有用牙线。另外美国的牙齿矫正和预防技术世界领先,比如invisalign的牙齿矫正技术,防止磨牙和牙齿不齐造成的长期磨损。所以你看到大部分美国人的牙齿又白又整齐。我在美国7年来的一个直观感受是美国人口腔卫生做的比我们好太多,很少人嘴里有异味。当然与他们的饮食也有关系,美国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吃辛辣、葱姜蒜、火锅等口味重的食物。you are what you eat。他们嘴里有异味的比例比我们少得多。我们在这方面真的需要提高。我们很多人不用牙线,不定期洗牙,也不在乎口腔味道,说话的时候味道恶臭,让人难以忍受。

点赞4、黄山市 网友:廊坊滩。

对于普通人生活来说,绝对是“小费、英制单位、华氏度”三大害。其中,强制小费文化尤甚。在全世界五大洲都转了,最难忍受的就是美国强制小费文化,彻头彻底的封建糟粕。


所以到美国之后很少下馆子,因为小费交得不爽。现在小费都已经提升到15%到25%了,哪天在小票上出现30%、40%的小费选项都毫不惊讶。关键店家还觉得这理所当然,小费给多了也不会特别感谢,给少了绝对追着你要。



第二就是英制单位,磅、英里、英尺、英寸、品脱等等,真搞不清楚。1磅约等于0.9斤,1英里约等于1.6公里还能勉强换算过来的话。量身高用的英尺、英寸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如果不是在美国长大,你根本搞不清楚那个距离到底有多长。其他的单位也都非常难换算。


第三是华氏度,这个倒也还算简单。大概有个公式估算,不过也比较麻烦。相较于小费、英制单位,已经是比较容易了。


其他什么各方面都很容易接受,人类社会本质上差别不大。但小费、英制单位确实难以忍受。

点赞5、和田地区 网友:花边载酒

不要瞎帮忙,黑人很敏感。比如交过路费,他一下子算不出找零,一定要面无表情地等,不要看他,千万不能笑,更不能帮他算,不然他会很受伤,要你尊重他。

白人看似很阳光,其实也很敏感,要积极回应,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都要很夸张地夸,如果不夸,他会很受伤。有个白人女同事因为受了一点委屈,请假下午不来上班了。

身在美国带孩子的独身女性,特别容易受到来自男性的各种示好,上至老板,下至保安,都对你热情洋溢。一定要戴好结婚戒指。

小费让人头疼,特别是各种提行李服务,你不好意思不给,一般小费要给的体面,不能给硬币。纸币折成四分之一大小,握手感谢的时候,心照不宣地传递给他。

点赞6、邵阳市 网友:不将就

父母打骂孩子,孩子自己报警把父母抓走,这样的事情也有。

初到美国,很不习惯。让我最为惊讶的有:

1.父母不能随意打骂孩子。

刚来美国没多久的一对中国夫妇,因为孩子不愿意做作业,只想着打游戏;母亲忍不住,就骂了孩子几句。孩子顶嘴,还说再骂他,他就要报警。父亲听了之后大发雷霆,抄起衣架就打。孩子跑到邻居家,用电话报警。然后,这对夫妇就被警察带走了,孩子还被送到专门的机构。

在美国,孩子被送走,是很麻烦的事情,必须得通过吃力的司法程序,才能把孩子接回来。后来,这对夫妇花费了一笔不菲的保释金,才被放了出来;然后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要回来。从此之后,再也不敢对孩子出手了。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美国和国内有很大差别。比如,未满12岁的孩子,必须要有家人随时监护,以避免发生可能的意外。所以,美国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如果不能随时照顾孩子,就得请家庭教师或者保姆照看,或者送到托儿所。


如果孩子被发现独自一人在家,就有可能被邻居举报,孩子也有可能被送到福利机构,同样也要通过司法程序要回孩子。

我所认识的一对华裔夫妇,舍不得掏托儿费。孩子放学后,就只能偷偷地一个人呆在家里,尽量不要发出声响,不接电话,有人敲门也不要出声。孩子每次放学回来,进家门的时候都得东张西望,以免被人发现。


2.法律法规多如牛毛。

美国的自由,其实是一种法律法规之内的自由;但法律法规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真要认真起来,不自由的感觉更多。

在美国,不满21岁,你是买不到酒的,啤酒也不行。如果那个商店被发现卖给21岁以下的年轻人,那就等着上法庭吧。

十八岁以下不能买烟,也是有法律规定的。

在国内,工作期间喝酒,最多也就是把工作丢了;但在美国,工作期间喝酒,那是要触犯法律的。甚至有些州规定,大街上喝酒,公众场合喝酒也是不允许的。

美国是一个私有制的国家,公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私人领地不容侵犯。加州有个中国移民,买的大别墅,前面的河道有一段都是自己的。周末,他坐着自己的小船在河道中钓鱼,不知不觉越过了界线,被人举报。他不但被控告侵犯了私人领地,还被控“非法捕鱼”,没有取得合法的捕鱼证。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社会生活不是人情社会,方方面面都是以法律为准绳的。如果要讲美国的自由,首先要弄懂它有哪些“不自由”。


3.给同事揉肩膀、说“荤段子”都要被控“X骚扰”。

在美国工作,首先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以个人的角度考虑他人的感受。虽然美国的工作环境相对开放、轻松,但也很容易“触雷”。

如果工作期间,你翻出一张清凉照和同事欣赏,或者说“荤段子”,都有可能被控“X骚扰”。

在旧金山,一个中国同学在餐馆打工。一天下来,有个女同事说腰酸背痛的。中国同学就过去给她揉了揉肩膀。在中国同学看来,这是一个友好的表示。但是事后,他就被主管劝告离开餐馆。因为主管告诉他,女同事指控他有骚扰的行为,因为他违反了“不情愿接触”的禁令。

在美国,“不情愿接触”,是判定X骚扰的重要标准。禁令不但在异性之间有效,同性之间也是如此。

4.美国有三种工种必须付小费。

初到美国,对美国兴盛的小费文化也是感到诧异。在餐馆消费,15%的小费几乎是通行的标准,坐出租车,也有类似的标准;即使是在咖啡店喝咖啡,也得付小费。这不是自愿,而是惯例。

呆的时间长了,逐渐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美国有三个工种,是需要掏小费的:服务员、理发师、出租车司机。

美国的文化很有意思,付小费应该是客户对劳动成果的一种欣赏、尊重。美国的劳动者也对劳动成果很是重视,出于对额外收入的重视,劳动者往往会精心提高自己技艺,为拥护创造值得付小费的成果。所以,咖啡店有精心调制咖啡的咖啡师,理发店有一丝不苟打理发型的发型师。

5.亲情关系比不上邻居关系。

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亲情关系上,那就是美国人的家庭亲情关系,是比较平淡的。

美国人抚养孩子,并不是说指望孩子长大后给自己养老,而是美国人认为,抚养孩子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孩子成年以后,就要离家独立了,父母不会再有义务承担孩子的大学费用。所以,在美国可以看到很多勤工俭学的学生,他们的独立性就要比国内的强很多。

美国的亲戚关系,也要淡泊得多。即使是兄弟姐妹,长大之后,也就几乎没有什么来往了,有时候还不如邻里之间的关系。

但也不是说美国人没有亲情概念。每年感恩节的时候,美国人和中国人过春节一样,不远千里也会驱车看望父母,爷爷奶奶则精心为孙子孙女准备丰盛的晚餐、礼物等。



5.大律师玩机车,美国人把兴趣看得如此重要。

纽约州的一个大律师,工作时西装革履,一丝不苟;当他出现在机车大游行中时,则一身皮夹克、牛仔裤,戴着酷酷的墨镜,浑然就是一个骑士。

他并没有加入什么地下机车党,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为了玩车,他几乎每年就换一辆机车,玩腻了最新款的,就淘古董版的。车库里,他停放着各种不同年代、不同款式的机车。反而他的那辆工作豪车,停在院内风吹日晒。


美国人在对待个人爱好上,是非常看重的。有不少美国人因为爱好的缘故,导致事业、婚姻受到影响的很多。美国人的爱好也是五花八门,就算是养宠物,他们也别出心裁。有的美国人养猫,一养就是几十条,还有收藏古董轮胎的。

6.牛仔并不浪漫。

在美国的电影中,经常塑造有经典的牛仔形象。他们头戴毡帽、脚蹬马靴、腰挂短枪,骑在马背上驰骋,天马行空,勇敢、行侠仗义,十分浪漫。

现代社会,已经几乎看不到牛仔了,但牛仔文化在美国还是流传了下来。牛仔之乡得克萨斯州,就依然有很多牛仔传统表演。


其实,历史上的牛仔是非常辛苦的,他们是随着西班牙人在北美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职业。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不但要放牧牛群,管理牧场,还要维修栅栏,赶着牛羊群穿过茫茫大陆,工作很是辛苦。

大多数牛仔都是非洲裔黑人、拉丁美洲人,出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很多人都是文盲。


以下这些美国不一样的文化,也是令人感到挺意外的:

1.美国的胖子很多,在中国你认为的胖子,在美国其实都是小儿科。对他们来说,300斤以上才是胖子。

2.你认为的美,在他们眼里其实是另外一回事。

3.美国人对枪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狂热。

4.美国人很奇怪,他们认为父母的财产和自己没有半毛线的关系。

5.美国人的婚恋观很不一样,他们结婚之前可以同时交往多个对象,但结婚后就会很专一,绝少搞外遇的那种。

6.美国人不喝热水,喝自来水。

7.遇到商场打折,那就别错过,那才是真正的打折。


8.美国富人不一定会开豪车,但一定会有私人飞机。3000美元可以买一辆不错的二手豪车。

9.海鲜比牛肉便宜。

10.楼市没有楼花卖。

11.空调为什么要24小时开着,还很冷。

12.计量单位换算令人抓狂。

大千世界,和而不同。虽然文化上的差异,给个人带来不一样的冲击,但需要抱着一种认同的态度,尊重每一种文化。

点赞7、池州市 网友:各投自好

刚到美国时,碰到了不少文化冲击,说说美国的老人吧。

美国的老人心态很年轻、热爱旅游、运动,喜欢做志愿者,让我看到了不同老人的生存状态。这和美国文化中强调独立、个性的价值观相关。

刚去美国,我去社区大学报英语班,有一个面视,根据你的水平确定你所在的班级,其中的口试是作自我介绍。结束后,面试老师和我聊天,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女士,女儿一家在上海,女婿是美国一家公司驻上海的高管。她准备去上海看望他们,正在学中文。

不久,我们俩就互帮互助,一周见一次面,她辅导我英语,我教她中文。熟悉后得知,她已经68岁了。互教了两个多月,她说要出去两个月,结果是和男朋友自驾游去了,去了六七个州。

后来发现,她不是特例,美国的老人普遍上都这样。

女儿现在的冲浪教练,免费给女儿教,先生同事介绍的,就是一位七十五岁的退休工程师,他从十五岁开始冲浪,坚持到现在,每年到世界不同的海边去冲浪。他说世界各地的冲浪爱好者喜欢去夏威夷,其实最好的海滩就在身边,圣地亚哥。

下图是他教女儿、和我父亲的合影



他是提前退休,照顾患病的妻子五年,前年妻子去世了。

我们全家一起去上免费的英语口语课,是由一群志愿者组织和教授的,有退休的医生、教师、工程师、牧师等。带孩子们做手工的是北卡州立大学的教授,他的太太在做管理工作,俩人非常有爱心,女儿特别喜欢这个爷爷奶奶。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回国后,女儿还能收到爷爷寄来的自制的圣诞卡片。另一位退休医生奶奶,80岁了还在做公益,教英语,每次到节日,总是给孩子们准备了用心的礼物,她说,因为自己是看着九个孙子长大的,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

大提顿国家公园旅游时,碰到一群志愿者,都是退休的老人。

我们家旅游时碰到的另一对夫妇,苏珊67岁,DAWN70岁,他们俩骑着 自行车,带着帐篷、咖啡炉,穿过沙漠,走过山区,一路野营穿过7个州,行程几千英里,南北跨了好几个州。

另一个美国朋友,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热爱中国文化,免费给中国留学生、访问学者教英语。他的妈妈,六十多岁了,住在佛罗里达,经常和丈夫潜水,水下摄影,喂鲨鱼。她来芝加哥看儿子时,请我们家吃家常饭,给女儿看她喂鲨鱼的照片,和女儿成了好朋友。这位朋友后来娶了位清华毕业的中国女孩,在上海一高校工作了两年,刚回到著名的宾州大学工作。

看着这些老人,让我看到了更加丰富、积极的生存状态,让我对老年不再心怀恐惧,让我对每一个活得好好的老人心存敬畏。

多次碰到美国老人朋友,也有陌生人,从小被教育要尊老爱幼的我前去帮忙,或者拎东西,或者推推车,结果被拒绝了,他们表明:我行,我可以。跟在国内帮助老人感觉完全不一样,在国内,老人被帮助是被尊重的象征,而在美国,似乎在说,我不行,才需要我帮助。

很多朋友都讲到过类似的经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