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有个老哥明年退休,工龄38年,他说他的个人社保账户余额里有近40万元,我觉得他是在吹牛皮呢。如果是真的,退休金肯定不少吧?
从96年开始,全部按300%缴纳,个人账户资金能达到或接近40万元,只能是深北沪广,其他城市按300%缴纳,也达不到,且是央企和外企中,到目前,这样的人凤毛麟角,过30万的也不多,过20万的还是常见。退休需在一线城市,有过渡性养老金的,退休金应在13000左右。
这肯定不是吹牛皮的,确实有这样的人。
①上海市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缴费基数上下限为5975元至31014元。
如果我们按照最高基数31014元缴费,每月会记入个人账户2481.12元,一年会增加养老保险个人账户29773.44元。
②上海市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为4927元至28017元。缴费基数下限主要是受到国家要求影响,2020年是按照2019年的缴费基数下限使用的没有调整。
按照28017元的基数标准缴费,每月记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2241.36元,一年是26896.32元。
实际上,我们把钱存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年还会按照国家公布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利息。
比如说2021年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6.69%,2021年缴纳的那些钱本息余额在2022年会结余多少呢?用26896.32元×106.69%,结果是28695.68元。
两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就能增加5.8万余元,30年积累40万元并不是难事。即使过去的时候缴费基数比较低,但是相应的也会积累更多的记账利息,确确实实个人账户余额会很高。
实际上,我们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才刚刚实施了20多年。1991年我国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并没有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1997年全国实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才明确建立统账结合的养老待遇模式。
2005年国家又进一步完善了现在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了新的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比例才确定为现在的8%,之前甚至是11%。
对于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以前的养老金计发,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会额外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参保缴费生成的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实施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生成的养老金待遇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有些地方是跟视同缴费指数挂钩,有些地方是跟后期的本来平静,而且每一个地方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也有所差异,还是相对复杂的。不过,过渡性养老金一般是跟社会平均工资相关,不存在贬值的可能,还是非常划算的。
一般来说,38年工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40万元,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几项加起来的话,每月养老金能在10000到12000元以上的。
28年的工龄是可以达到的,我家老公的还不满20年,现在里面有30万,还有18年退休
98年开始缴费,一直做技术开发。去年底个人帐户超过40万,今年多了笔利息,现在44万了。
有,大部分省份地区92年起300%连续至今肯定超过40万,北上深远超40万
世上有这么一句流行语:你的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
你的老哥明年退休,也就是2023年生日那月办理退休手续,次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长达38年。
1992年全国实行养老保险新政,建立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当时绝大多数地区是虚拟账户,到1996年1月1日开始,国家要求做实个人账户,多数地区个人开始实际缴费。就算你老哥从1996年缴纳养老保险,至2022年实际缴费26年。他工作所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中等偏上,如果每年以当地社平300%为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那么个人账户储存总额完全是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40万。
不是不可能,你怎么看呢?全国最高的是上海北京,缴费300%的估计到2022年底差不多了。浙江、江苏到2023年底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