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唐王朝为什么宁愿封节度使都不给王爷封地?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5关键词:王爷

唐王朝为什么宁愿封节度使都不给王爷封地?

点赞1、宜宾市 网友:不爱就滚

实际上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想过分封制,把功臣勋贵分封到各地任世袭都督,但是这些勋贵拒绝了,宁可呆在长安也不愿意到各地去。

点赞2、山南市 网友:不二情

唐朝吸收了前代的教训,对于诸侯王爷多以“虚封”而不“实封”,所以虚封就是依然给予王爷封号和爵位,但是不赐给他们土地和人口。

唐朝的王爷拥有爵位、能领俸禄,但是不管理土地和人口,更加不能控制兵马。可是唐朝没有料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王爷虽然构不成太大的威胁,而藩镇势力却成了唐朝的催命符。

唐朝分封节度使的目的只是为了作战,不料节度使的危害远比历史上的诸侯王更大

节度使是唐朝中期分封在各地的军事长官,最初只是为了方便带兵攻打周边的游牧民族,尤其是对付吐蕃、契丹。后来,节度使逐渐壮大,掌握了唐朝地方的财权、军权、人事权,反而成为了地方上面的实际领袖,史称“兵强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在唐王朝以前,诸侯王起来造反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唐朝取消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兵权。比如西汉朝廷(前202-9),汉高祖刘邦将宗室里的叔伯兄弟全部分封到地方上当王爷,给予他们兵权和财权以及一定的人事任免权。结果,由于诸侯王们的势力过大,终于在刘邦的孙子汉景帝时起来造反,爆发惨烈的“七国之乱”。

无独有偶的是,西晋王朝(265-317)也采取了分封的制度。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之后,将家族兄弟分封到全国。可是晋武帝死后仅仅过了几年,王爷们便纷纷起来造反,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不仅掏空了西晋王朝的国本,还埋下了五胡入侵的隐患,使得西晋立国不到51年。

公元618年,隋朝的官员、太原留守李渊起兵称帝建唐,李家的宗室子弟给予了李渊很多的帮助。因此,唐朝在平定天下后给很多宗室子弟分封了王爵,这是实封而不是虚封。在唐高祖、唐太宗两代,不仅将王爷分封在各地,就连郡主、县主都拥有一个郡或者县的封地。

唐高宗李治继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撤销了很多封地。从此以后,朝廷不再分封土地给王爷、郡主,而是只给他们爵位与俸禄。

在唐玄宗时期,同样不给王爷封地,而只赐予爵位。不过,唐朝周边分布着契丹、突厥、吐蕃、南诏、回鹘等众多少数民族。为了防御这些少数民族,唐玄宗册封了十位节度使(藩镇长官),让他们掌握了唐朝的多数兵马。

藩镇节度使最初只是镇守地方的军事长官,根本没有能力对抗唐朝中央。可是随着唐朝中央的腐败、军事能力下滑,地方上的藩镇节度使变成了“一手遮天”的土皇帝。

晚唐留下的藩镇(节度使)割据荼毒深远,甚至祸害到了宋朝

所谓的安史之乱就是身兼三镇节度使(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发起的造反,将唐朝带入了衰落的深渊。

此后,藩镇问题(节度使割据)一直没能解决。唐朝中央无法消灭节度使,只能向他们妥协,并且不断增加节度使的数量,使得他们相互制衡。

最为致命的是,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乱后不敢追究叛军的责任,反而分封三个叛将为节度使,这就是著名的河朔三镇(魏博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成德节度使)。河朔三镇都是手握重兵的节度使,与唐朝中央的恩怨持续了一百多年之久,他们时叛时降,连唐朝皇帝也没辙。

在唐宪宗、唐宣宗时期,唐朝短暂实现中兴,基本上控制了所有的藩镇,可这仅是回光返照。唐宣宗死后,继位的唐懿宗、唐禧宗都是著名的昏君,导致藩镇死灰复燃。尤其是黄巢起义爆发后,唐朝仅能控制长安等地,宫门以外均不守天子节制。公元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篡唐自立,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晚唐时期,军阀混战,节度使纷纷建国自立。比如宣武节度使朱温、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定难节度使李茂贞、剑南节度使王建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

由于唐朝遗留下的藩镇(节度使)太多,所以军阀混战的局面持续了五十多年。一直到宋朝时期,才基本解决了节度使问题。鉴于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之乱,宋朝不得不使用文官牵制武将,从而开启了重文轻武的时代。

点赞3、林州市 网友:百般沧桑

如果给王爷封地,你的问题应该问的就是“为什么明明汉朝分封导致七国之乱,晋朝分封导致八国之乱,唐朝还敢分封?”

唐朝确实分封了,李渊和李世民都分封了,但是他们都限制了诸侯王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可以篡位。因为李氏的诸侯王没有多大的实权,

如果李渊分封的诸侯王跟刘邦分封的诸侯王一样,那武则天自然不可能篡位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无法解决,那就是诸侯王造反的问题了。

所以你看到节度使的权利太大,就认为应该分封诸侯王,如果真的分封了,诸侯王必然造反,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所以朱元璋分封了诸侯王,导致靖难之役,很多人就问为什么刘邦分封导致七国之乱,司马炎分封导致八王之乱,朱元璋依然分封诸侯王?

点赞4、荆门市 网友:麻烦先生

简单来说,给王爷封地威胁更大。


唐朝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王朝,在其之前,已经有很多个朝代在各种制度隐患方面试了水。

就拿给王爷封地这件事来说,给地盘其实不算什么,关键是不能把整块地的全部权利都交给王爷,不然汉朝七国之乱分分钟上演,即便只给军权、财权,西晋八王之乱也有可能再现,二者结合,大多数朝代都只给王爷税收。

在唐末,节度使其实就是另类的藩王,除了跟皇帝不同姓以外,他们掌握了汉朝藩王所拥有的所有权力,不过就是这个姓氏问题,让这种另类的藩王割据迟来了许多年,如果唐朝给王爷一块地盘以全权,把他们打造成汉朝那样的藩王,那么唐朝版本的藩王夺位早就闹起来了,压根不需要那么多年。

当然,节度使也不是一开始就有那么大的权力,这项制度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唐朝周边永不停息的战争。

唐初的时候,唐朝实行的是“行军”制度,边境并不常驻重兵,当边疆发生战事的时候,由中央组织大军、委派将帅,组成临时派遣军,其统帅一般会有一个“某某(出兵目的地)道行军大总管”的名号,比如攻打高句丽时的平壤道行军大总管、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等。

随着时间推移,唐朝的仗越打越多,从东北到西南都是一片烽火,靠中央组织军队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必须在边疆设置常驻军队,也就是军镇,比如安西四镇。

这些军镇需要人管理,唐朝便设立了节度使这一职位。节度使其实是个纯粹的军职,只设立在边疆地区,能够节制的主要是边疆地区的军府州县,内地的府州县并不能够节制。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了尽快平叛,不断给地方放权,给予各道节度使自调兵食、总管征发、任免官吏等权利,并且在东北那几个造反军镇的内部也划了一圈军镇。

到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其实已经架空了原本的采访使,唐肃宗干脆下令改采访使为观察处置使,由节度使兼任,军镇的军权和行政权合在一人之手,军镇越来越向藩镇演变。

不过相比于唐朝中央直辖的广大地区,安史之乱后的很长时间内,藩镇是处于劣势的,尤其中央还有一支强力的神策军,可以做到哪个节度使不服就削哪个,虽然唐朝中央无力推平所有节度使,但专门对付某个刺头还是可以的,加上藩镇互相制衡,唐朝在苦撑的时候,哈能屡屡中兴。


只是藩镇始终不能除根,随着唐朝中央实力的下降,其实走向了当初周天子的道路。黄巢起义时,唐朝中央几乎被打烂,为了平叛,唐朝在大部分国土上都封了节度使,等到战后一看,全国几乎都是节度使的地盘了。

更要命的是,在镇压黄巢的过程中,各个节度使纷纷扩军,战后皇帝想要再建一支神策军保持对藩镇的威慑,结果却是全军覆没。

殊途同归的是,唐末藩镇割据中,许多有实力的藩镇节度使都是有王位在身的,比如梁王朱温(后梁)、晋王李克用(后唐)、蜀王王建(前蜀)、弘农王杨行密(杨吴)、吴王钱镠(吴越)等,除钱镠是打酱油的外,梁晋蜀吴在五代十国初期被称作四分天下的强国。

点赞5、松滋市 网友:悲痛狼

唐朝建国后总结前朝列代的经验教训,取消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制,郡主称节度使,受中央直接领导。

。因分封制,各诸侯王佣有军隊和土地,容易造成分裂,以及中央随時有可能受到威助。唐朝军事将领称都督,都督带使持节称节度使,一般持节的镇守军官,如观察使,招讨使,按撫使等统称节度使。

。可是大唐改革政治体制,他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在几代皇朝中执行同理论没有得到统一。仍然出現同姓王和异姓王,他们的权力依然很大,如唐中后期汾阳王(异姓王)郭子仪他的军权很大,而且拥有很强的军事实力,他一个家庭就拥有十五位将军,他生了七个儿子,八个女儿,入赘了八位女婿都是武将的世家出身。

。有幸的是郭王爷忠心于帝主,没有异心,如果他举兵叛变,篡位是举手之劳。到唐后期藩镇坐大,中央集权受制。大唐走向衰败未落,导致天下纷争,进入五代時期。

点赞6、丹东市 网友:冷琴。

我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回答:

节度使问题是唐朝走向衰败的一个关键原因。


那么为什么唐朝皇帝要把这些地方让给这些外姓之人来管辖而不是和自己同姓 的李唐王室们呢?

我认为,首先最关键的原因是,李唐王室毕竟是姓李的,只要拥有了土地和兵权,争权夺位是迟早的事情。

试想一下,在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里,发生了多少次的内部夺权事件。

从开国之初的玄武门之变,兄弟残杀,父子相隙,后又有唐隆政变、神龙革命等事件,内部流血事件太多了。

这还只是在王室们没有裂土为王的情况下发生的。


假使李唐宗室们拥有和节度使们一样的权力,那他们夺取权力的可能性比外姓节度使要大得多。

因为他们姓李,成为皇帝是可以的,毕竟这唐王朝是李家天下,这完全可以说成是“家事”,兄弟子侄相争而已,历来都有这样的事情。

可是如果是其他人,那明显是顶着一个造反的名头来搞事情的,天下各方兵马均可讨伐,成功

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

这就是为什么安史之乱来势汹汹,连续攻陷唐王朝洛阳长安两都城,仅仅闹腾了八年之后,唐王朝继续统治下去。

此后,唐朝还在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时期都被拥兵自重的节度使赶出了都城,但之后都能够再次回到长安。


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节度使们是不得人心的造反行为,他们不姓李。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朱温篡唐后,李克用极其儿子李存勖会打着李家的旗号,攻灭朱温,收买人心了。

因为这时候,昔日无比辉煌的唐王朝刚刚灭亡,人心思唐,思李。

其实从李唐王朝的藩王制度,在历朝历代之中是很合理的。

后来的宋朝也是以唐朝藩王制度为榜样,简单而言也就是藩王只有头衔,不裂土。

试看汉朝,晋朝,明朝,采取的藩王制度,汉朝发生了七王之乱,晋朝发生八王之乱直接导致晋王朝的覆灭,明朝靖难之役,改变明朝格局。


因此,帝王不愿意给宗室们太大的权力主要原因就是提防夺位,而原因给节度使权力,只是理想的认为他们只是臣子,会一辈子效忠,可是现实往往不会如意。

点赞7、阆中市 网友:沫小乖

唐朝宁可相信边疆大吏、猛将重臣,封他们于节度使、从而使他们成为执掌兵权、手握重兵的方霸主,也不封宗室亲王为节度使,赐给他们兵权封地。唐王朝宁信外臣,都不信任宗亲,担忧宗室亲王会反叛夺权。所以宁封外臣为节度使,也不给那些宗室亲王封地大权高位。

点赞8、黄山市 网友:青春像花

南街村夫,问答简述。一场安史之乱,让唐朝见识到节度使的爆发力,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战乱平定之后简直就是各地节度使纷纷向唐朝亮肌肉的大舞台。在这种环境下,天潢贵胄的王爷如果成了节度使,很可能就开始谋取皇位了。

唐朝侍卫

唐玄宗时期,为了应对边疆战争,开始设置节度使,管理当地的财政、军事、民政大权,甚至有时候一人身兼数镇节度使,比如王忠嗣身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同时兼任朔方、河东节度使,掌握天下劲兵,后来的安禄山也是如此。

唐朝的王爷们并非没有担任过节度使,而是以遥领的身份,并不管理具体事务。比如唐肃宗就曾经遥领朔方节度使,实际上掌握权力的还是将领。

难道唐玄宗就不担心将节度使会起兵造反吗?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唐玄宗前期管控能力比较强,也对自己的统治充满自信。毕竟唐玄宗开创了开元天宝盛世,数十年掌控朝政大权,又是经历政变出身,管理水平,个人威望,掌控能力都不在话下。节度使虽然大权在握,但生死都在皇帝一句话。比如王忠嗣,皇甫惟明,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的命运都是如此。

采纳奸相李林甫的建议让胡人担任节度使。李林甫的说辞是胡人作战勇猛,实际上杜绝边将立功成为宰相,威胁自己的地位。唐玄宗认可这一建议,其实也是防止有能力有威望的大将一旦大权在握,很可能会对皇位造成潜在威胁。相对而言,胡人也会大权在握,但起兵造反称帝并取得成功,这种可能性要比“出将入相”的大臣们小得多。(只是没想到安禄山真的会造反称帝)

历史证明,绝对不能让王爷们掌握军政大权。秦王李世民不就是王爷吗,发动玄武门政变成功上位,这种血淋淋的教训,李隆基岂能忘记?汉高祖刘邦提出“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后来酿成了“七国之乱”。晋武帝司马炎也是大封同姓王,结果导致“八王之乱”把整个王朝都搭进去。李隆基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历史教训,而且李隆基登基之后对兄弟们控制非常严格,决不允许染指朝政,对于自己的儿子更是残酷无情,生怕他们做强做大,其目的就是担心他们实力太强威胁皇位,所以,根本不可能让这些王爷们到地方担任有钱有权还有兵的节度使。

最后,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派儿子永王到江南募兵,有了权力的永王立刻生出了称王称帝的野心。

可见,不让王爷担任节度使,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点赞9、淄博市 网友:负责到底

因为给藩王封地不仅是历史的倒退,而且是不明智的,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我们可以看到周朝的分封,造成春秋和战国。西汉初年,异姓王分封导致刘邦老年出征平乱。同姓王分封导致吴楚七国之乱。后来明朝分封造成靖难之变。所以分封藩王其结果是藩王诸侯要么割据独立,要么争夺皇位而起兵导致天下大乱。不过后面节度使也是一个样子。

点赞10、保山市 网友:重拾故箋

以史为鉴,汉朝时有七国之乱、西晋时有八王之乱、隋时有汉王杨谅之乱,这都是有军权有封地的王爷发动的叛乱

王爷属于宗室,宗室之间争夺皇位相比节度使这种封疆大吏更容易,而且节度使的权力也是一步步扩大的,不同于王爷。有封地的王爷很容易组建一只完全属于自己的势力。

节度使属于臣子,篡位很难,而且很容易受到宗室的反扑,比如王莽。王爷就不同了,比如朱棣,名义上是靖难之役,实际上就是夺权,宗室相应的反扑就不那么剧烈。

点赞11、海口市 网友:王五岁な

节度使权力再大也是“臣”,虽然唐朝后期节度使举兵造反,不过那是长期积累下的结果。如果给藩王封地的话,更容易造反,毕竟都是龙子龙孙,你能做皇帝我也可以做。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点赞12、营口市 网友:回忆づ我


李世民本人身兼秦王、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雍州牧、陕东大行台尚书令(辖区囊括了整个黄河以东地区,治所则设在当时唐朝两都之一的洛阳,李世民不但有辖区内的军事、行政大权,还有完全的人事自由权)、左右十二卫大将军(武德五年)、益州道行台尚书令、凉州总管等职位,李世民管理的地方遍布大半个唐朝,在地方上实力雄厚,他甚至有政变失败和老爹打内战的权力基础。


李世民对不能同自己争皇位的兄弟也都很大方,将大部分兄弟(除了早死的那些)都送到地方上担任上州(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州)的都督和刺史。李世民有14个儿子,除了太子承乾和早死的李宽外,有十个儿子都担任过重要地区的军政长官(李器、李简也是早死,没有他们担任官职的记载)。真正小气的是李隆基李三郎,他把众多兄弟子侄都送到“十王院”中,当高级俘虏。这些王子皇孙成年后也会得到遥领某地的权力,但只给工资,不给任何权力。李三郎还废除了唐朝皇子兼任禁卫军长官的惯例,开创了太监管理禁卫军的历史。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