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诸葛亮是什么朝代开始才名播天下的?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0关键词:诸葛亮,诸葛,朝代

问题补充: 诸葛亮是什么朝代开始才名播天下的?

点赞1、定西市 网友:于我而言

  • 诸葛亮名传天下绝不是明清才开始,现在的很多人都喜欢哗众取宠,说一些诸葛亮其实能力一般,都是小说吹捧的,好显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就他一个人间清醒。此文暂不着重于诸葛亮才能如何,只说诸葛亮何时名播天下。人皆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诸葛亮能被称为智慧的化身,也绝不是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而是从他挥斥方遒的三国时期就开始积累的。这一点,无论官方、民间还是文学中都能体现出来。

诸葛亮



  • 首先是官方,诸葛亮在世时,就已经名扬天下而非仅仅名传于蜀汉,就连他的对手司马懿都称之“真乃天下奇才也!”能让司马懿这种人精都如此称赞的,能是庸碌之辈嘛?,唐朝时,诸葛亮被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齐名,这些人物有哪位不是家喻户晓,名播天下呢?此时又哪来的《三国演义》?同样的,从历朝历代为诸葛亮修庙封号也能体现出来,晋代封为武兴王、唐代封武灵王、宋赐“英惠庙”、 元代则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成祖时入“帝王庙”祀臣之一、清代从祀孔庙,每年春秋祭孔庙时还以诸葛亮从祀。赐庙封号者,如果还不是家喻户晓名播天下,那什么样的才算呢?以上这些也只有清朝会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吧。

武侯祠



  • 其次是是民间传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句妇孺皆知的俗语,本意是称赞集体智慧的强大,但也能从中看出诸葛亮的群众基础,还有诸葛连弩、孔明灯、木牛流马等神奇的传说同样脍炙人口。诸葛亮的名声甚至不仅仅局限于中原地区,偏远地区或是很多少数民族也同样世代流传着他的传说,对于当时不断反叛滋扰后方的蛮族,诸葛亮采取攻心,“七擒孟获”使得其族人心悦诚服,并发誓世世代代不再反叛,平定南中后退兵之时教授当地人牛耕,劝课农桑,栽种茶树,发展经济等等,将当地人从“狩猎社会”彻底改变为“农耕社会”。

基诺族



  • 诸葛亮对云南、贵州一带的影响更是深远,我国最后确定的少数民族基诺族,传说是诸葛亮当年南征部队留下的一部分。佤族人尊奉诸葛亮为“阿公、阿祖”,千年以来,朝代更迭,佤族人世代戍守南疆从没有背叛过。能做到这一点,靠的绝对不是军事实力,而是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 最后是文化上,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精神财富,诸葛亮自己写的《出师表》,时至今日读来仍让人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慨。他的《示儿》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被多少人用作座右铭。其他各朝各代也不乏描写诸葛亮的佳作:
  • 唐代杜甫的《蜀相》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宋代陆游《书愤五首其一》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千百年来,关于诸葛亮的楹联更是数不胜数。

诸葛亮文化、影视形


  • 明朝时的一部《三国演义》自不必说,大家都知道。小说相比较于诗词更加平民化,相较于民间传说更加正式。可以说《三国演义》是将诸葛亮文化的“俗”和“雅”串连起来的一根纽带,但诸葛亮的名播天不是因为《三国演义》,也绝不是明清才开始。所以不要一说起诸葛亮就只知道提《三国演义》了。
  • 可以预见这条问答下边也一定会跑出来一群说三国演义,甚至某某品三国之后诸葛亮才出名的奇谈怪论,这些人有的是真无知,有的则是为了流量故意带节奏,希望大家擦亮眼睛,武侯这样的人不该成为这些人博取流量的工具。帮我转发一下,让更多人知道真实的武侯。

我是横眉,喜欢分享读书心得,观察时间百态。欢迎关注我,一起感受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

点赞2、大冶市 网友:屠龙之子

诸葛亮是从什么朝代开始名播天下的呢?应当讲,诸葛亮从三国、西晋时期就开始了英名远播了。在陈寿(公元233年——公元297年)所著的《三国志》里,在众多的文臣武将中,陈寿 仅为诸葛亮和陆逊单独列传。这是陈寿将诸葛亮和陆逊,看作了与刘备和孙权同等级的人物。晋宣帝司马懿和晋武帝司马炎祖孙两人,对诸葛亮的评价都很高。而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和众多的文臣和武将,也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治国能力和人品给予了很高的赞赏。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诗圣杜甫的《蜀相》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可以说是传诵了千余年。而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此时已认为蜀汉政权为正统,诸葛亮更是受到了各阶层的赞扬。再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三国演义》的出现和传播,诸葛亮不只是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三国中的历史人物了,已经是位被神话的历史上的神人了。

点赞3、诸城市 网友:若尘曦

横眉冷眼看先生说得比较全面了,我完全赞同。

应该说当世就名播天下了。这可以从司马炎的感叹,和陈寿写的诸葛亮评传中可以佐证。仔细读一下陈寿写的评传吧,那评价还不高吗?还要怎么才算高呢?多读点书吧,就三国时期许多名人,地位很高的人都对诸葛亮评价很高!其他如横眉冷眼看先人说的,无论民间,还是少数民族,敌方,历朝历代,从帝王到广大庶民,谁不把诸葛亮看作智慧的化身,贤相的代表!

有些人黑诸葛亮那是别有用心的,属于不正常。

点赞4、雷州市 网友:散发不梳

有些人文化水平也只能看三国演义,所以他自己知道诸葛亮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的,所以有此一说。

点赞5、合肥市 网友:不爱自由

谢头条邀答:

诸葛亮初岀茅庐初用兵,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开始名扬天下的!

诸葛亮是渡东吴舌战群儒而名滿天下的!

诸葛亮扬名立万,从火烧博望坡开始!

博望坡初用兵,直接讨要刘备宝剑印信,发号施令,开始名震刘备,关羽,张飞!

诸葛亮博望坡一把火,名镇曹营。

博望坡一把火,将夏侯惇,于禁,烧成残兵败将,逃到曹操帐下,请罪去了。

诸葛亮渡江赴东吴,手摇鹅毛扇,唇枪舌箭,舌战群儒,名震江南!

诸葛亮博望初用兵,借取刘备宝剑印信,名震主公刘备!

诸葛亮博望坡一把火,烧残曹兵,名震曹操!

诸葛亮摇唇鼓舌,舌战东吴群儒,名震孙权!

诸葛亮初岀茅庐,三板斧威镇天下,名扬天下!!!

诸葛亮博望坡一把火,烧残了曹兵,更震惊了刘备,关羽,张飞!

诸葛亮初用兵,关羽和张飞,根本看不起诸葛亮!

诸葛亮假借刘备宝剑印信,狐假虎威,方才调动关羽,张飞!终于树立起了威信!

诸葛亮名扬天下,就是博望坡一把火,令关羽和张飞心服口服开始的!



点赞6、玉林市 网友:顾念余生

诸葛亮是徐州人,幼年父母皆丧。后来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两个姐姐跟随叔叔诸葛玄来到荆州。叔叔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躬耕。诸葛亮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人们认为诸葛亮吹牛。只有崔州平和徐庶等几个好朋友相信。(诸葛)玄卒,(诸葛)亮躬耕陇亩。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公元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为其效力,公元212年诸葛亮入蜀。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在诸葛亮去世时蜀汉百姓纷纷请求为其立庙。因刘禅不同意,百姓逢节在路田边祭拜诸葛亮。(诸葛)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说明诸葛亮在蜀汉百姓心中地位非常之高。如果蜀汉百姓日子过得不好,他们会这样吗?公元274年陈寿上书司马炎,就讲到蜀汉百姓无不怀念诸葛亮。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就连魏晋国官员袁准都佩服诸葛亮治蜀,也提到了蜀汉百姓怀念诸葛亮。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诸葛)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诸葛)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在蜀汉,诸葛亮就是相当于神的存在。死后数十年,百姓都在怀念。魏国虽然是敌国,但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非常之高。晋朝更是对诸葛亮高度评价。公元304年西晋镇南将军刘弘到隆中,观诸葛亮亮故宅。还立了碑作《祭诸葛承相文》。原文很长: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也就是说刘弘是代表皇帝去祭拜诸葛亮。从晋代开始历代王朝都追封诸葛亮。晋朝封武兴王,唐朝封武灵王,元朝封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朝时“帝王庙”,选从祀名臣。清朝时以诸葛亮从祀孔庙。唐代时设武庙,诸葛亮入选十哲。



诸葛亮名播天下,我认为是在晋、唐、宋三朝。唐宋有大量诗词赞扬诸葛亮,主要是称颂其雄才大略、忠心报国。有句话讲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意思是说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没有哭的人,这个人肯定是不忠。对于诸葛亮这样为蜀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可以说是人臣的典范,帝王必须推崇。古人通过赞扬诸葛亮诗词而来表达自己。首先是肯定诸葛亮的功绩,忠心,又对其功败垂成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统治者也得这种大书特书。


在晋代,特别是东晋。当时士人对诸葛亮越来越推崇。当时东晋失去了北方,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很多人企望东晋能恢复山河,诸葛亮的精神就更受到推崇。东晋史家习凿齿甚至主张以蜀汉为正统,晋的正统应是继承蜀汉。据史书记载东晋: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过江人士指的是北方士人。周顗的话是指跟当年在洛水饮宴不同了。其他士人听了这句话纷纷流泪。这时诸葛亮就是他们的精神偶像、寄托。他们企望东晋也能如蜀汉如诸葛亮这般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他们要的是兴复晋室还于旧都。


在唐代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是大加推崇。所以唐玄宗时设立武庙,诸葛亮入十哲。唐太宗李世民曾问李靖:节制之兵,知道方法则昌,不知道则亡。你把历代善于节制的名将的方法详细写下来,我挑选一下好的留传后世。李靖回答:臣前述进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而成功者亦众矣。但吏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臣不敢奉诏,当纂述以闻。从李靖的话可知因为史官不懂军事,因此根本不能很好的记录军事行动。李靖可是大唐战神,灭萧梁,破辅公祏,灭东突厥,平吐谷浑。李靖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非常推崇。司马懿路过蜀军留下营寨评价诸葛亮:天下奇才也。很多人讲司马懿称赞的是诸葛亮治军,不是打仗。治军难道不是军事才能吗?不会治军,如何行军打仗?刘备东征不就是败在扎营错误。

(李)靖曰:“诸葛亮以石纵横布为八行,方陈之法即此图也。臣尝教阅,必先此陈。世所传《握机文》,盖得其粗也。”


曹魏灭蜀后,司马昭特意派通晓军事的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围阵用兵倚伏的方法,以及甲乙校标帜的规制,陈勰全部掌握了,于是任命陈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升为将军。及蜀破后,令(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陈)勰悉暗练之,遂以(陈)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再后来陈勰负责保护晋武帝司马炎,每次武帝出入,陈勰手持白虎幡随从在车驾左右,仪仗队排列整齐肃穆。后来有一次武帝曾经出猎射雉,当时陈勰已经做了别的官职。武帝的车驾临近天黑才返回,夜已深,应当布置警戒,车驾停下来,警戒却迟迟不能完成,于是召令陈勰去安排警戒。陈勰举着白虎幡指挥,一会儿就部署完毕。众人都自愧弗如,很受武帝信任。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当合函,停乘舆,良久不得合,乃诏(陈)勰合之。(陈)勰举白兽幡指麾,须臾之间而函成。皆谢勰闲解,甚为武帝所任。



司马昭为何要让陈勰学诸葛亮,而不学司马懿?可见司马昭还是认可诸葛亮。只是因为爷爷司马懿跟诸葛亮曾是对手,不好大书特书。三国志对于诸葛亮跟司马懿交手的记录几乎片空白。很多人拿司马懿评价诸葛亮来否决其军事才能:(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请问司马懿讲很容易打败诸葛亮,他办到了没有?李世民曾评价司马懿在打公孙渊、孟达时那么历害果断。但是碰到诸葛亮却变成: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这是诸葛亮第一次独自指挥的大战役。三国志的记载很简单,只是说春天出兵秋天平定。其他史料限只有零星记载。但是我认为诸葛亮光征南中一战就足以封神。大唐战神李靖曾言他平突厥就是效仿诸葛亮平南中用正兵。明成祖朱棣评价诸葛亮征南中:昔云南僻在万里,山川险固,历代罕有能平,惟诸葛孔明以天下奇才、忠信智谋,南征北伐,功盖一时,遂艾夷之。循至后世,叛服不常,莫能制驭。北宋时曾遣使入南诏,南诏人对宋使讲:“当境有泸水,昔诸葛武侯戒曰:‘非贡献征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登舟。”意思是说当初诸葛亮武候告诫我们除非是进贡和征讨,不然不能渡过泸水,如果要过,一定要先祭祀,然后才能上船过江。诸葛亮都不在多久了,南人还在尊守这个约定。因此宋人评约: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



东晋、南宋跟蜀汉情况很想,都想匡复晋、宋、汉室。而且都是小宗藩属建立的政权。在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时期,南北都在争正统。北朝称南朝为岛夷,南朝称北朝为索虏。汉赵政权讲我是汉朝外孙,当年汉高皇帝跟我匈奴约定为兄弟。现在哥哥死了,应该弟弟来继承。何况曹操父子、司马懿父子只会欺负孤儿寡母,这不是大丈夫所为。后赵讲晋已经沦为夷,中原现在没有主人,百姓没有依靠,那就我来吧。前燕讲我接受天命,以前我的祖上就是是颛顼(黄帝孙子,五帝之一),现在代替晋执掌天大。


所以在东晋习凿齿主张王道所在才是正统,现在王道在建业。习凿齿还主张晋朝天祚虽然源于曹魏禅让,但实际上是继承蜀汉。这时候蜀汉的地位就开始拔高。习凿齿的潜意是讲天祚是不能用武力或者其他手段获得。这是一很矛盾的问题,曹魏、晋、南朝、隋、唐等都是通过禅让而得天下。当然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合法。问题是别人也这样子对自己来这一套呢?正如汉初黄老、儒家的一场辩论。论汤武是革命还是造反。黄老认为是造反,儒家认为是革命。认同造反吧,当年置于刘邦何地?认同革命吧,将来别革自己的命咋办?


东晋习凿齿曾跟人论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习凿齿把鲁肃周瑜定为小人,诸葛亮为君子。习凿齿讲鲁肃等人一见孙权就献上建立帝业策略,所以是小人。因为君子就应该竭其忠直,佐扶帝宜,尊崇宁时,远主名教。就算尽力了也不管用,那也只能躬耕南亩,遁迹当年。鲁肃周瑜却尽人臣之礼于孙氏,那时候汉朝还没有亡。何由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未亡之日邪”诸葛亮隆中对的目标是兴复汉室



南宋也一直想要恢复山河,南宋很多文臣武将都对诸葛亮非常推崇。南宋北伐名将宗泽临终前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出自唐代杜甫《蜀相》。宗泽死前连续喊了三次“过河”。宗泽是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南宋北伐名将岳飞居说曾住在武侯祠,看见前人称赞诸葛亮的诗词和前后出表,突然泪如雨下。岳飞的理想也是兴复宋室还于旧都。陆游曾评价诸葛亮单了出师表就足以传千古。


诸葛亮名播天下,始于晋朝,兴于唐朝,旺于宋朝。晋朝一开始是推崇其治国,尽忠,匡复国家之大忠大义精神。唐朝推崇其军事,赞颂其人格尽忠精神。宋朝亦是推崇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匡复国家之大忠义精神。晋代诸葛亮有个粉丝叫郭冲的对诸葛亮非常推崇。还编了诸葛亮不为人所知的五件事,旨在称颂神化诸葛亮。东晋刘宋时期的史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逐件驳回。五件事中最有名的就是空城计,经过后人及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就有了《三国演义》非常精彩的空城计。在宋元时期讲史、戏曲小说兴盛,也使得三国在普通百姓中名播。据说在宋代涂港中的小孩很顽皮,于拿钱请人来说书,让小孩们一起听。说到三国时的事情时候,听到刘备打败仗,有不少小孩都哭了,听到曹操打败仗,很多小孩都非常高兴。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在那个时代连小孩都如此,何况大人?


元代的讲史《三国志平话》把蜀汉推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汉君懦弱曹吴霸,昭烈英雄蜀帝都。元朝戏曲小说的兴起,使得以三国历史、故事为蓝本的越来越多。元末明初罗贯中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了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使得更多的人欣赏、佩服、惋惜诸葛亮、蜀汉。明末清初毛宗岗又《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改编、批注。原本是两百四十回,缩成一百二十回。中心思想尊刘抑曹没变,反而更加尊刘抑曹。毛批的比罗贯中的更流行,所以我们今天看的基本上是毛批版。比如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句词是出自明代嘉靖年间杨慎的诗,这是毛宗岗加上去。民国时有个叫周大荒又写了一部《反三国演义》,最后就是刘备孙子刘谌一统天下。从元代开始戏曲小说的兴起,明清很多戏曲都以三国为蓝本创作。本人对戏曲不了解,就不多说了。只知道京剧非常有名的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琅琊诸葛氏一族在魏晋兴旺两百年,王朝也不过如此。在三国时诸葛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诸葛亮(蜀汉):丞相、开府、益州牧、武乡侯(顾命大臣)

诸葛瑾(东吴):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宛陵侯

诸葛诞(曹魏):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诸葛诞是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

诸葛瞻(诸葛亮儿子):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武乡侯

诸葛恪(诸葛瑾儿子):大将军、太傅、丞相、阳都侯(顾命大臣)

诸葛融(诸葛瑾儿子):督公安、奋威将军、宛陵侯

诸葛乔(诸葛瑾儿子,过继给诸葛亮了,早世):驸马都尉

诸葛靓(诸葛诞):大司马(东吴)


东晋时诸葛诞的孙子诸葛恢官居尚书令,顾命大臣。诸葛恢和王导在王葛并称。曹魏雍州刺史诸葛绪也是诸葛亮同宗,同是琅琊阳都诸葛氏。

点赞7、黄山市 网友:鹿小晗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平行宇宙”来答:《三国演义》塑造的三国世界和陈寿《三国志》告诉我们的三国世界。

1、《三国演义》的世界

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诸葛亮出山之前就已经很有名了,但他出山之前未立功劳,我们姑且认为他此时并未“名播天下”;

但是,因为《三国演义》对于诸葛亮的溢美之词,诸葛亮出山之后很快就立功了;

隆中对就不说了,毕竟是密室探讨,当时别人都不知道,谈不上“名播天下”;

那么,诸葛亮的第一个功劳是什么?

很简单,“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在此战中,诸葛亮指挥关羽张飞击败了曹操几员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并且有诗句歌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如果这还不算“名播天下”的话,后面还有:“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新野这一战,诸葛亮指挥大军击败了曹仁、曹洪、许褚等率领的十万大军;

这一战诸葛亮的功劳比博望坡更大,原因是这一次的曹仁曹洪许褚实际上是作为曹操大军的前锋部队的,主帅是曹操,上一次博望坡的主帅不是曹操,所以相当于是赢了曹操一步棋;

并又有诗句歌颂诸葛亮:“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汉川。风伯怒临新野县,祝融飞下焰摩天。”

不管这一战算不算“名播天下”,下一个功劳,诸葛亮毫无疑问算是成名了。

这个功劳就是:舌战群儒以及后续的智激周瑜,本质是促成了孙刘联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一己之力,在语言上打败了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等东吴智囊,大大出了一番风头,他说服孙吴与刘备同盟,还用激将法搞定了周瑜,让孙权彻底倒向刘备这边,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避免了刘备集团的灭亡,而且还以少胜多,逆风翻盘,从此占据荆州,进军西蜀,三分天下;

所以,个人认为,《三国演义》中,从火烧新野开始到孙刘联盟这段时间,诸葛亮算得上是“名播天下”了。

那么,这个时候是什么朝代?

是东汉建安年间,即为汉献帝在位期间。

2、陈寿《三国志》的世界

在正史《三国志》的世界里,事情就简单得多了,陈寿记录的诸葛亮的第一件大功劳,就是“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说的也是促成孙刘联盟一事,只不过写得没有演义那么精彩。

如果说,曹操不知道是诸葛亮促成了孙刘联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最迟等到刘备入蜀,“以亮为军师将军”,这时诸葛亮肯定已经“名播天下”了,毕竟是刘备集团的TOP2谋士嘛(当时还有法正)。

那么,这个时候是什么朝代?

还是东汉建安年间,汉献帝在位期间。

所以,综上所述,诸葛亮在东汉时期已经“名播天下”了!

有些人说诸葛亮在明清时期由于小说或者说书人的传播才名播天下,拜托!诸葛亮在世时是丞相级别的,而且是实权丞相,当时就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还轮得到一千多年后的说书人去传播?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