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认识来源于主观想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也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正确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真实而全面的认识,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非本质或不全面的认识。
错误的认识并非都是主观想象。
所谓的世界,每个人甚至于其它动都有耳、鼻、眼、嘴器官的存在!
因为每个物品及事情也都有它的多面性至少也有两面性,即前后左右上中下质于形色于味……!
因此对于任何事于物都不能由主观或客观去作出断定,即听到于看到甚至是感受到的都不一样!
及还有它的软硬于轻重尺寸及方位性,以及它的历史来源,至少也要一分为二的去分析看待它!
所以对于万事万物既不能以客观理论为判断,更不能以主观表现为依据!









对我有利就是正确认识,对不利就是错误认识。比如,房改,有人认为好,因为他买得起房,还能买房赚钱,它当然认为好。我的收入让我买不起房,我当然认为不好。这就是认识正确与否所在。社会存在决定人们认识。
我的回答是:错误的!
这是认识论上的一个问题。
认识有主观和客观二个侧面,它们在一个辩证统一体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前进中完成认识。不能割裂开来谈认识,那是完不成认识的。
(1)认识来源客观实际,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实际这个认识未完成。三国空城记,诸葛亮在城楼弹琴,平静自然,两个老兵开城门打掃,司马懿率三十万大军,见情况不对撤军而逃。长征四渡赤水,终使敌军误判,红军突囲。战时按例很多。认识未完成造成誤判。
(2)来自主观想象的认识,是不对的,例子更多。股票市场行情分师,对错见分晓更快。股票赔钱的人有些成了分析师。某些营养健康什么师,不要全信。
(3)正确认识是来源客观,主观二者在矛盾运动中深化。
客观主体,有表面,有里面,有与其它事物关系,有过去历史等等。主观有个人,一批人,有历代人工作结论,有各种经验和公式等等,二者不断深化中产生认识。举个例子,三星堆的认识,客观有多次挖掘认识资料,本次六个坑分别挖掘资料,分析结果,盆地类似挖掘,中原文化,各文化资料等。这一切才有三星堆目前认识,所以认识是一种深化运动进程,不是某一侧面。
世界是客观的,人们的主观认识只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思想。你看到树木即反映树木,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如果你凭主观想向,就对没有客观实体发表主观意见,那就违背了认识论的原則,主观臆断是违反事物的基本认识科学规律的,那就是唯心论,得出与客观事实相反的结论!
这是个逻辑思维陷阱,简单的说就是个坑,见人见智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理解能力和视野范围的限制,会演化出万紫千红的认识观念,并由此引响也互相影。
有对有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没有错,但不能与主观的思考、领悟对立去盲目排斥唯心的东西。一个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但同时也会被环境影响。例如一个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巴布亚岛上,他不会认为吃人有什么错。一个孩子生在赤道,他不会懂得扫雪、暖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孩子出生在英国,你和他说松花蛋、臭豆腐好吃,他会毫不认同…所以,脱离普世视野,仅仅用从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得到的观感就武断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客观世界的正确的认知,这本身就是井底之蛙的狭隘。记得我请教一位中国作协的资深老作家:如何深入观察这个世界的真相。他说:以老天爷般的俯视视野去想象。
同样的。虽然主观想象不能脱离客观实践,但基于对前人智慧、研究的总结的除外。古人在改造世界和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朴素的哲学不可轻视。在没有大爆炸宇宙学,没有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没有发现核裂变的时候,道家就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九重天”。在没有多维空间、显微科学的时候,佛家就提出“三千大千世界”、“缘起缘灭“。在没有量子力学双缝实验的时候,王阳明就提出“花不在心外”。在没有卫星和大型望远镜的时候,哥白尼就提出了日心说。我们的祝融号登录火星的时候,祝融号的设计制造人员们并没有去过火星…所以,主观想象不一定都会创作错误的认知,相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方法论和哲学引领。
所以不管是唯物、唯心、主观、客观,当敬畏未知,谦虚好学,既不能妄自尊大武断下结论,也不能人云亦云随便被人左右头脑。先尽自己所能去感受、观察、思考、学习,再去对一些事情产生看法吧。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第一,认识第二。唯心主义者认为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早就论述明白了这件事情,人们在同客观世界的斗爭中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征程正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指导革命的正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