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曾侯乙墓出土了举世闻名的编钟,但史籍无"曾国"的记载,究竟是怎么回事?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7关键词:

曾侯乙墓出土了举世闻名的编钟,但史籍无"曾国"的记载,究竟是怎么回事?

点赞1、吴忠市 网友:予之笑颜

1978年,震惊于世的曾侯乙墓的发现让人们了解到,2000多年以前,华中腹地随州擂鼓墩这个地方,曾经有一位名乙、热爱音乐的“曾侯”生活于此。

曾侯乙墓位于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它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墓葬,呈“卜”字形。其中最著名的曾侯乙编钟由65件青铜钟组成,音域跨5个半八度,12个半音齐备,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目前陈列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国至少立国于西周早期,一直到曾侯乙的战国时期,有近千年历史。而这近千年的历史,却从未有过任何史料记载留存下来。与其地望相似的随国,史上虽多有描述,却从未见刻有“随”的铭文青铜器出土。曾国与随国的这种特殊现象,被史学界称之为“曾随之谜”。

关于“曾随之谜”,史学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一认为,考古发现的曾国与文献记载的随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从文献记载看,随国是汉东姬姓国中较大的诸侯国,但它从春秋前期起,逐渐沦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史料中随国已消失,极可能已灭亡。而曾国直到战国初期,还是个拥有较大经济力量的独立的诸侯国。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曾国即是随国,主要理由是所处地域相同,曾国器物出土的地点,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在相同时期为随国所在地。

虽然争论不休,但曾随乃是一国两名的猜想,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可能当时随国自称曾,但其他外围国家则称之为随,所以《左传》上记载的都是“随”,而在当地的考古发现则都是“曾”。

点赞2、西宁市 网友:亡灵魅族

只能说明大浪淘沙,五千年有好多真实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里。没有记录不代表没有,相信很多竹简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被焚,或腐烂,已经消失,现在看秦始皇的焚书有可能消毁的是各家族的历史。

点赞3、十堰市 网友:秀飜全场

一般认为曾国就是文献中的随国。发现曾侯乙墓的擂鼓墩现在是随州市曾都区,可见随、曾原本是一国。

随国就比较有名了,在西周春秋是“汉阳诸姬”最强的一个。所谓“汉阳诸姬”,是周天子分封在汉水以北的一系列诸侯国,目的当然就是建立对楚国和南蛮的防线,但是随着春秋前期楚国北进,这防线很快摧枯拉朽。有句很经典的对白,当时楚武王伐随,随侯说“我无罪也”,楚王说“我蛮夷也”……

之后楚国灭了一堆国家,今天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汇一带,基本成了楚国的地盘。但有趣的是,唯独没有灭随国,不过随国肯定也完全沦为楚国附庸了。后来吴国攻入楚国郢都,楚昭王还逃到随国避难。可能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昭王的儿子惠王赠送了一套编钟给随侯,这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由来。

当然,随国最后还是消失了,具体的原因和过程都不知道,但肯定是被楚国吞并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点赞4、吴川市 网友:南日涛声

之所以不见“曾国”是因为这个诸侯国历史悠久,对国名的记载用字有变化。还有就是存在一国两名的问题。

从商代的甲骨卜辞到西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铭文中都有“曾国”。而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则没有“曾国”这样一个诸侯国。但是从宋代开始就不断有曾国的青铜器出土,实物的发现又证明有一个“曾国”。

铭文:曾侯谏作宝彝

古籍中的记载有时候是用“缯”代替了“曾”。《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其中提到缯氏,即夏代已有曾国,为姒姓。

商代甲骨卜辞变“缯”为“曾”,记录了商王南伐荆楚的事件。从考古发现来看,湖北叶家山缯国墓出土鼎的铭文有“师作父乙”等。“父乙”、“父癸”是殷商时人对死去父亲的称呼,周人无此习俗。

《汉书·地理志》:“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的记载。秦汉以后学者都将江、淮地区称为“夏人之居也”。而商代的缯国,正是承袭夏代的姒姓缯国而来。叶家山墓群是通过严格等级规划的缯国家族墓地,其埋葬顺序是按照从北到南,由早到晚,夫妇东、西并穴合葬方式进行下葬,大致年代归属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的西周早期时段。一直到西周末年,缯国尚见于记载。《国语·晋语》记载:“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西周初,武王立国,封南宫适于随国,地点在湖北随州。这是一个姬姓诸侯国。从历次考古发现来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两周之际的有荆门京山县苏家垅曾国墓,春秋早期的有襄阳郭家庙擂鼓墩曾侯墓,还有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曾国,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可以认定的确是一脉相承。 同一墓葬中”曾“与”随“并用,可以确定,曾国即随国。这种一国两种名称在春秋时期也不是孤例。

下图为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西周分封的这个曾国从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跨越700多年的曾侯墓葬群,分布在湖北省随州、襄阳、荆门等地区,大致就是历史上曾国(随国)所控制的区域。最有名的国君曾侯乙是战国早期随国的国君。曾侯乙葬于公元前433年,距今已有将近2500年的历史。 出土的文物证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战国初年,其国被楚所灭。

点赞5、西安市 网友:开天屁帝

1978年,考古学家在随州擂鼓墩发现了曾侯乙墓,这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墓葬,曾经在“考古中国”反复播出,曾侯乙墓出土了众多的随葬品包括著名的编钟和尊盘等。

题主问的《史记》没有记载的曾国是周代的“曾国”。这个“曾国”在《史记》是没有记载,但是,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可见“曾“字,并且既有作为地名出现,又有作为方国名出现的。


考古学家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随国地望与曾国青铜器分布范围大体相同;曾国青铜器记载曾国为姬姓与随国为姬姓吻合;曾侯乙的编钟有楚王赗赙的镈钟,正好与随国曾接纳逃难的楚昭王,楚人后来可能为了报德等证据,认为曾国和史记中的随国可能是一个国家。这只是其中之一的观点,学界还有其他的观点,详情请见本人的《历史上,周代的曾国与随国这两个名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可以说,曾国是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基本上是由考古工作者发现和研究所揭示出来的周代诸侯国。有考古学家就指出:“五十年来的考古工作,揭示出一个存灭时间、活动地域、文化面貌、国族属性等等方面内容基本清晰的曾国。近五年来,由叶家山的发现可以提出对周王朝经营南土、分封制下诸侯国的社会与生产组织等问题的理解,由义地岗的发现可以丰富楚系统之下的一个附庸诸侯国的社会结构、贵族阶层以及与宗主国关系等。”

需要说明的是,《史记》等文献并没有把所有历史都记录,所以,才需要考古学家不断复原之前的历史。


参考文献:《从五十年到五年----曾国考古检讨》

图片来自百度,侵权请删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点赞6、宜兴市 网友:维怹掵℃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最近几十年来,在河南、湖北间的南阳盆地南部和湖北枣阳、随县一带的随枣走廊陆续出士不少西周晚期曾国铜器和其他文物,特别是一九七七年随县西北郊发现的战国初期曾侯大墓,所出文物之丰富和精美是空前的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但是,这个先秦时代的曾国,文献上不见记载,因此它成为个谜。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主流观点:

一、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

曾国是否即是随国?学者李学勤提出的一个主要理由,认为从河南新野、湖北京山、枣阳等地出土的曾国铜器来看,多属于曾侯子弟的墓葬,只有随县均川出土有曾国国君“曾伯文”的铜器,随县近郊发现了曾侯乙大墓,国君的墓葬应该在其国都,而随县正是随国的国都所在。

这个理由,我们认为是不充分的。

第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国君墓葬不一定在国都。许多小的诸侯国由于封地狭小,国君墓葬只能在国都附近。较大的诸侯国,往往有特定的国君墓地。

例如春秋时代鲁国国君,墓地就不在国都曲阜而在阚(《左传·定公元年》及杜注),阚在今山东嘉祥北,曲阜以西一百多里。又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末段列举秦的国君葬地,其中不少不在国都。类似的很多,不列举了。



第二,根据楚王熊章钟铭文,战国初期曾的国都在西阳而不在随。根据楚王熊章钟铭文记载,楚惠王得到来自西阳的讣告,因而为曾侯乙制作宗庙用的编钟等礼器,送到西阳进行祭奠。可知曾侯的宗庙在西阳,当时曾的国都也必在西阳。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认为西阳即是汉代江夏郡的西阳,并且提出理由说:“薛尚功云器出安陆,安陆与西阳正同属江夏郡。”这个解释是正确的,西阳在今河南光山西南。根据文献,随国始终没有迁过都。

如果曾国即是随国的话,其国都应在随,不可能在今河南光山西南的西阳。石泉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推定西阳“地望或不出今随县、安陆间”,但是这种推测并没有什么依据。

1.随国的文献记载

从文献记载来看,随国原是汉东姬姓诸侯中较大的,所谓“汉东之国,随为大”(《左传?桓公六年》)。但是,它从春秋前期起,逐渐沦为楚的附庸。公元前704年楚大败随国,迫使随“盟而返”(《左传?桓公八年》)。

公元前690年楚又伐随,兵临随都,迫使随人求和结盟,“为会于汉汭而还”(《左传·庄公四年》)。公元前640年随带领汉东诸侯叛楚,楚又出师伐随,“取成而还”(《左传·僖公二十年》)。孔颖达正义认为从此随已成为楚的私属,不再参与诸侯的会盟,因而此后一百多年随国不见于《春秋》经传的记载。

直到公元前525年随才又见记载,这年楚在长岸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使随人与后至者守之”(《左传?昭公十七年》)。正因为这时“随人"已是楚的私属,身份低微,只能担任楚的胜利品的看守者。

公元前506年吴师攻破楚都,楚昭王出奔到随,吴人向随追索,随人向吴答复:“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不败,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左传·定公四年》)说明春秋中期以后随国在楚的武力威胁下,多次被迫结盟,世代订有盟誓,是托庇楚国保护的附庸小国。



2.曾国的考古发掘

考古发现的曾国,显然不同于文献记载的随国。从河南、湖北两省间出土的曾国文物来看,曾国从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正从南阳盆地西南部新野、谷城太平店,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经枣阳茶庵而东到随县西南、京山东北。石泉据此断言曾国是西周时期“汉阳诸姬”的封国之一,认为南阳盆地南部曾是曾国的居地,这一带正在汉水以北。一般认为,这个断言是可信的。

但是,石泉又认为随国也是由南阳盆地迁入随枣走廊的“汉阳诸姬”之一,并深人到随县一带,因此进一步断言曾国即是随国,这就缺乏依据了。曾国在西周晚期和春秋前期占有领土是较大的,直到春秋中期也还不小。

这显然和随国在春秋中期已成为楚国附庸的情况不同。从随县近郊发现战国初期曾侯大墓来看,可见直到战国初期,曾国还是个拥有较大经济力量的独立的诸侯国,并没有沦为楚国的附庸。墓中出土竹简记载曾侯乙死后,赠车的人有楚王、太子、令尹以及楚的封君如鲁阳君、阳城君、坪夜君等。与此同时楚惠王还专门铸造编钟来作为曾侯宗庙中的礼器。



楚王以及楚的封君给与曾侯这样高的礼遇,正说明这时曾侯还保持诸侯的地位。与担任楚国胜利品的看守者的“随人”显然地位不同。再从其墓中显示身份等级的九鼎八簋之类铜礼器以及编制庞大的整套编钟、编磬来看,从其墓中出土竹简有大批与楚国大臣相同类型的官名来看,显然也证明这时曾侯具有诸侯的身份。

石泉认为一国两名的现象在古代不乏例证,如商又称殷,吕又称甫,楚又称荆,魏又称梁,韩又称郑,“曾又称随,自亦相类”。

一般认为,不能这样凭空作类比。古时一国两名,都有它一定的原因,多数由于迁居或迁都,这在文献上都有明确记载。但是所有出土曾国铜器铭文都一律称“曾”,而所有文献记载讲到随国的又一律称“随”,丝毫看不出其中有一国两名的关系。我们认为,以考古发现的曾国和文献记载的随国来看,随国在西周时已存在,曾国也在西周时已与随国同时并存,不可能是一国。

二、曾国就是文献上的缯或鄫国

曾,在古书上作“缯”或“鄫”。《国语·郑语》记载西周将要灭亡之前,郑桓公问史伯说:“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为了具体说明当时形势,曾列举成周周围的诸侯国,他说:“当成周者,南有荆蛮(即楚)、申、吕、应、邓、陈、蔡、随、唐。”这九个,就是当时成周以南的南方较大的诸侯国,包括随国在内。

1.文献中缯或鄫国的地理位置

排列次序,大体上按强弱为先后的。随是九个中较弱的。史伯还谈到:“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将以纵欲,不亦难乎?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



当时申是南方的强国,在南方九个强国中,仅次于楚国,同时申又和缯、西戎联合,因而成为个强大力量,足以把西周灭亡,所以史伯一方面说“申、吕方强,把申、吕列入成周以南的九个强国之二,另一方面又说:“申、缯西戎方强”。《国语·晋语一》记载史苏说:“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史记周本纪》也说:“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因而西周灭亡。

这个跟从申国一起联合犬戎把西周灭亡的缯或鄫,当即曾国。这个参与灭亡西周战役的曾国,韦昭《国语注》和张守节《史记正义》等,都认为是姒姓,就是春秋时代在今山东苍山西北的鄫国。但是,这个在山东苍山的鄫国怎么可能长途跋涉跟从申一起进攻在今陕西的西周国都呢?

因此清代一些学者就认为曾国原在申国附近,后来才迁到东方的。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十四说:“当是时,申国初受改封之际,国于谢(按指周宣王分封申到谢),在楚方城之内,度缯国必与之相近,故得偕举兵。哀四年致方城之外于缯关,岂其故墟乎?”

事实上,古代有两个姒姓曾国,一个在东方,即在今山东苍山者;另一个在南阳盆地南部,与申相邻。并不是一个曾国从南阳远迁到了东方。刘节《寿县所出楚器考释》(收入《古史考存》),根据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曾姬壶,指出姒姓曾国之外,另有姬姓曾国,是正确的。姬姓曾国不知在何处。

我们认为,高士奇推定西周时代曾国原在南阳盆地和申国相邻,即在后来楚国方城附近的缯关一带,是十分正确的。

《左传·哀公四年》说:楚国三大夫“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可知缯关靠近方城。江永《春秋地理考实》推定增关在裕州,即今方城一带。此地与申国(今南阳西北)正好邻近。我们还可以补充一条有力的证据。《荀子·尧问》说:“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杨倞注:“缯与鄫同。缯丘,故国。封人,掌疆界。”“丘”与“墟”同义,地名缯丘,就因为是缯国旧都所在。

杨倞解释为“故国”,是正确的。缯丘当与缯关相近,缯丘正当楚国北方的边界附近,所以那里有掌疆界的“封人”。既然西周时代曾国的国都在后来楚国方城附近的缯关、缯丘一带,那么,在今河南新野发现西周、春秋之际的曾国铜器和文物,就可以理解了。



这个曾国,毫无疑问,就是跟从申国一起召来西戎、把西周灭亡的缯或鄫国。从《国语·郑语》记载史伯的话来看,这个曾国,早在西周时代就已和随国同时并存,因此曾国决不可能就是随国。

申国乃是申被周天子分封于今南阳的诸侯的另一支。这个联合曾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的申,显然不是被称为申戎的西申而是在今南阳的作为诸侯的申。许国在今河南许昌东,正当今南阳的东北,因而能够和申、曾两侯一起拥立平王于申国。

2.缯或鄫国就是曾国的文献证据

从此也可以证明当时的曾侯,一定也在今南阳附近。在楚国势力扩展以前,曾国有个比较大的发展时期,它以南阳盆地南部为中心,向北控制着通向中原的要道“夏路”的门户,即所谓“缯关”;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包括走廊东南端的邻近地带。因此近年来这一带都有西周、春秋之际的曾国文物出土。

看来它的扩展时期并不长,当春秋前期和中期就被强盛起来的楚国势力所抑制。楚国在春秋前期已逐渐强盛,不断图谋北上向中原地区扩展。

它首先图谋控制的是汉水以东地区,当时汉东之国以随国较大,因而楚武王就以征服随国作为目标。楚国在征服随国、控制汉东地区之后,就进一步图谋占领汉水东北的南阳盆地作为北上争霸的根据地。

当时南阳盆地以申国最大,楚文王就联合巴国讨伐申国,灭申后接着又向东攻息(今河南息县西南),在公元前680年灭息,并把申息同时改为县,以汝水为边界,把方城和申、息一带作为边防重镇。



此后经常调动申、息之师北上与中原大国相抗衡。这时曾国虽然没有被楚灭亡,曾国的政治中心肯定已从南阳盆地向随枣走廊转移了。曾国原来在南阳盆地的领土当已被楚国占有,曾的旧都一带已成为楚的边防要地缯关和缯丘。

至于南阳盆地东南的随枣走廊及其以东地区,已在楚国势力包围圈之内,已非战略要地,因而从南阳盆地向东南转移的曾国能够继续保存下来。

根据楚王熊章钟铭文,战国初期曾国国都当在今河南光山西南的西阳。根据曾侯乙大墓的发现,当时曾国又以湖北随州西北郊作为国君的葬地。根据宋人记载,楚王熊章钟又曾出土于湖北安陆。看来这时曾国统治中心又进一步向东迁移。在今光山、随州和安陆之间,虽多山区,但是西阳沿潢河流域,随州和安陆又沿涢水流域,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作为立国之地。

这时曾国的继续东迁,该是为了对楚进一步的退让。看来这时随国已被楚灭亡,即使没有灭亡,也已很弱小了。

随县西北郊发现的曾侯乙大墓规模很大,出土文物多达七千多件,其中有大量制作精美的礼乐器,不但在同时期墓葬中是罕见的,而且在同时期同等身份的诸侯国君主墓葬中也是罕见的。这就可以看到当时曾国的经济、文化有着较大的发展。

曾侯乙钟有长篇的乐律铭文,列举了春秋战国之际楚、晋、周、齐、申等国和曾国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之间的对照情况,说明曾国和这些国家之间常有往来,而且在统治者相互往来中很讲究礼乐,正因为它长期与各大国之间有来往,很讲究礼乐制度,除了有九鼎八簋等表示诸侯身份的铜礼器之外,还有编制庞大铸有长篇乐律铭文的整套编钟、编磬。这些决不是世代成为楚的附庸的随国所能有的。

从出土文物看,当曾侯乙去世时,楚惠王会特别制作曾侯乙宗彝送到曾的国都祭奠;当曾侯乙下葬时,楚国从国王到封君、大臣都分别赙赠车马等礼物,连宋国掌权大臣司城也来赙赠,这也不是长期沦为楚国附庸的随国国君所可能得到的礼遇。



当然,曾国对于楚王是极其尊敬的,因而尊称为“王”,但是我们不能仅凭这个称呼,就断定“曾侯已完全附属于楚,其实际地位大概和鲁阳公、阳城君等人差不多”。

总之,我们认为只有把铜器铭文中的曾国,看作即是文献记载上的缯国或鄫国,才能对考古中发现的曾国遗迹作出合理的解释。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点赞7、阳泉市 网友:初中^

对于发生在两三千年前历史,我们除了可以根据遗留下来的文献典籍有所了解,还有就是通过野外考古,主要是对古代遗址,墓塟的挖掘,对出土的文物进行考证和研究。因此野外考古是我们了解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它与古籍的研究相互佐证使虚幻,遥不可及的历史变得清晰,鲜活,也更加真实。通过野外考古往往能够发现一些古籍错误的记载,拨开层层迷雾,让我们更加了解真实的古代历史。

原本“曾国”在古代典籍里并不存在,然而正是通过曾侯乙墓的挖掘,对出土的文物(特别是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考证。对于历史上的“曾国”才有所了解。凭借出土精美的青铜器、绝世瞩目的编钟等书写着春秋战国时期古中国南方之地的历史,证明了被认为战国时尚属蛮夷之地的江汉平原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形成先进的文明。大量精美青铜器、玉器的出土,显示出曾国在当时国力强大,文明高度发达,在艺术、技术、天文等方面成就极高,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通过考证我们了解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一个国,开始时还比较强盛,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势力越来越弱。到战国时期,曾国成为楚国附庸,再后来,曾国被楚国灭掉。还有就是历史上的“曾国”与“随国”是否是同一国?还是不同的国,只不过是管辖地域相同?因此即使通过曾侯乙墓的挖掘研究,我们了解到了历史上有一个“曾国”,但关于曾国还有很多的“谜”和疑问,有待我们继续的发现和探索,这其中包括对于古籍进行全面普查和深入研究,还有就是发现更多的古代遗迹,出土文物的研究考证。

点赞8、大连市 网友:斯文败类

春秋时期按史书记載:文王百子,封九十九王,有功之臣,群封王矣,实行井田制。周王得九九归一,以次类推至少大小王近千。历史不可能每个小国皆记載。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所以把中原大地掘地三丈,大小国皆能重新记录。

点赞9、萍乡市 网友:龙武天

那个字,后人认错了。曾是象形字,大篆仍然是用锅蒸煮食品的意思,上面两点是个大锅盖。而所谓曾侯乙的曾,不是这意思,也不是这么写的。

鄫,受封于少康帝。少康的小儿子掌管皇宫日常事务,发明了蒸煮食品的烹饪方法,从此,中华民族脱离了茹毛饮血的BBQ生活方式。少康帝为奖赏幼子的功绩,封食邑取名为鄫,发音是水开时锅盖振动的声音,山东日照一带今天还发z/j/ying这个声音。因曾氏是皇族,另造蒸字代用。这个小国,夏商周一直存在,亡于春秋。

点赞10、运城市 网友:小受南涫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过一次著名的灭史运动,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把六国包括之前许多小国的史书都销毁了,所以像曾国这么一个小国的历史很可能在那次灭史运动中被灭掉了,所以后世的史书也没有记载,因为可能它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放到现在,古曾国可能也就一两个县城大,但曾侯仍然能积累下大量的财富,可见当时的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无论如何,曾侯乙编钟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骄傲!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