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农村那点风俗人情的传统要不要传承下去?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6关键词:农村,传统,风俗

问题补充: 现代人全部朝城里去安家了,农村基本上是老人的天下了,所以想问一下,当这代老人下死后,农村那些传承了几千年的风俗人情还会不会被传承下去?是不是那些风俗人情传统以后都只能成为文化遗产写进历史书中了?

点赞1、高邮市 网友:宝剑峰

农村风俗人情,只要是积极向上好的风俗人情就应该传承下去。歌颂新时代不忘老传统正能量就应该传承下去,丑陋愚昧传统应该去除!

点赞2、漳州市 网友:通灵学院

弃糟粕传精华。风俗人情里有糟粕有精华,传统是要传承的,但不是把所有都传承,而应有选择有扬弃。好的是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不好的要敢于舍弃。

有人糟粕精华不分,不是全盘肯定,就是全盘否定,全盘肯定,全盘否定都是不对的,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才是。发扬传承中有摒弃,摒弃中有发扬传承就对。优胜劣汰是社会进步之必然。在发场传承中要会辨别,会选择,不要弃掉好的而传承坏的。


点赞3、随州市 网友:呼叫罐罐

农村所谓的风俗传统,其实只在一个小地方流传,可能只是几条村,一两个乡,不是有句话说:“十里不同俗”吗?

随着很多旧乡村只剩下老人,很多传统已渐渐式微。青壮年出去打工,无暇传承,或有些老人跟随子女到城里住了,村里就算过年过节也人不多,而恰恰很多习俗需要一大群人一起做,没多少人根本做不起来,又或者做起来没意思,所以断了传统就很正常了!

不过这很正常,君不见几千年来有多少节日和传统湮没在岁月中?也不用担心,如果是好的习俗和传统,它肯定有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自然会传承下去;如果是陋习,断了就断了吧,没什么好惋惜的!

更不必担心我们的风俗和传统会不断减少,因为一大批新的风俗和节日正渐渐兴起,至于能流行多久,这得看它们能否经得住岁月的考验!

所有的风俗节日传统,都是因天时地利人和而生,也因天时地利人和而灭,一批走,一批来,周而复始!


点赞4、毕节市 网友:顾与南歌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过年不但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有很多好玩的仪式,至今印象深刻。

记得过年时,特别喜欢看老父亲将蒸了一夜的猪头用盆装了,再把一同蒸好的猪尾巴尖放入猪嘴含着,一起搁在位于堂屋中央的大桌子上。前面再置一小桌,上面摆好酒杯、碗筷以及肉食水果等,然后点燃香烛,双手拿着,边作揖边念念有词:刘氏堂上列祖列宗……开始祭拜祖先,向老祖宗祈福,求老祖宗保佑子孙。

现在我们这一代过年时,已经没有这些仪式感了,总感觉过年味差了不少。个人觉得这些农村风俗人情的传统还是应该传承下去。因为这些传统大多代表着中国几千年尊老的儒家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文化之根不能丢。

点赞5、洛阳市 网友:匪兵甲

一些农村风俗人情的传统应该还是要传承下去,当然,有的地方的一些愚昧迷信色彩浓重,一些不文明的俗规民约等糟粕必须去除。

在各地农村的很多风俗人情,比方说,南方的舞狮、划龙舟,北方的年会、彩高跷,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等等无论大风俗、还是小民风,它们传承的还是积极向上、风趣幽默的,春天的踏青赏花赏景,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喻意遛遛去百病。初夏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不仅吃粽子,在我们北方,很多地方家家会割一把艾草,用红布剪一个葫芦,拴在门口,意思是去灾不生病。放眼全国农村各民族,每到一个节日或节气,都有自己地方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过法儿。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我认为,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不伤风败俗有利于大众的民风民俗,完全可以继承、传承,鼓励、发扬光大。

点赞6、咸宁市 网友:偏執狂。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风俗人情,更没有永远不变的习惯传统。

你说风俗人情有没有变化?现在到处旅游瞎逛的人多了,哪一个项目是传承下来的?实际上并不多见,多数是根据赚钱的需要后加的或者是后改的。仔细想想看你生活的地方有没有?

就说红白喜事的传统有没有改变?变化太大了,上坟响炮烧纸钱,不变都不行,谈何传承(环境要保护)?大摆喜宴请宾客,不改也不行(铺张浪费)……

总之,万事都是变的,没有改变的风俗传统也难传承下去。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也许这就是在改变中传承,在传承中改变,随着时间你回发现:又不一样了!

清明节到了,记得上坟!


点赞7、普宁市 网友:狱天穹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殊不知很多风俗人情是和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分配制度连在一起。就是说要有传承的环境或条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历史上看,男人曾经以留胡须为美,没人强行提倡或反对,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留胡须了。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