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科技

为什么清军能给投降的明军发工资?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5关键词:工资

为什么清军能给投降的明军发工资?

点赞1、呼伦贝尔市 网友:凌剑天

何止是给军队发军饷,清朝的财富之多超出你的想象。

首先,吏治比较清明,野蛮人刚开化多少都比较淳朴,没有封建王朝那么多陋习。虽然也仿照明朝建立了各种衙门和官僚体系,但一来规模有限,二来生活都比较清苦简素,所以没有太大花销。特别是采用满汉分治的政策以后,关外汉人脱离了关内明朝的苛刻盘剥,反而有更大的主动性来从事扩大再生产。而除此之外,清的负担更是少之又少。像明王朝末期,光各地几百个大小王爷数以万计的宗室人口,光养活他们每年的开销就是笔天文数字,征战还需新的款项,今征辽饷明征练饷犹不足,加上富户权贵们隐匿田产把税负加在普通农户头上,导致崇祯末年农民每亩农田加税要在三两银子以上,导致大批农民被迫弃地逃亡,逼着老百姓抛家弃田挺身做贼,田赋自然更加入不敷出。而清初不过几家几户几十口权贵 几千军事政治官员,自然比数以万计的明宗室和数倍与此的地方官吏系统更省钱。

其次,历次入关劫掠。清军正式入关之前 多次停进关内,除了烧杀等破坏性动作外,每次都掠夺走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除此之外,大顺政权进京后通过拷掠所得的三千万浮财,以及囤积在西京等地的大量财富也基本落入满清之手。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几代帝王一直想下手、却被当地知识分子组成的东林党利用各种手段予以掣肘的东南一带工矿资产,也遭到清军的洗劫。这些意外之财足可养兵,但明崇祯无论是法理还是情理上都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明朝既然是正统就不能干丧尽天良盘剥宗室敲扑富户和百官的勾当,同时还要顾及舆论,能吃的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了,但大顺军可以,张献忠的大西军可以,毫无血缘文化羁绊的满清更可以。光这笔财富对于清朝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宝库,完全可以支撑入关后的巨大开销。

第三,入关后在各地征战的过程中,清军又陆续得到各地府库、民间、藩王、明遗臣所积存的数量不详的巨大财富,这些才构成了清朝的立国之本。

由于中国自古至明一直是周边乃至世界财富净流入的集中地,因此这部分财富是中国历朝历代几经转手所积存的财富主体,除了部分落入反清军民和吴三桂等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军阀手中外,剩余大部分都落入清王朝手中,用这笔钱来开支军饷显然绰绰有余,因此清初统治者就敢有这底气做出永不加赋的决定。

点赞2、酒泉市 网友:感情温差

聪明人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我国古代封建皇朝,之所以每300年就要改朝换代的原因。那就是经济分配制度,走到了尽头,触到了民生的最底线——活不下去了。


明朝自从朱元璋得了天下,他们朱姓皇室就成了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认为全国贫富不均,不能搞一刀切的方法,而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来指定税赋。



江南发达地区的田赋高达20%,西北贫困地区的田赋甚至不到5%。按理说朱元璋的赋税制度是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的,但是因为明朝没有中央预算体系,也没有中央银行等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


后代的皇帝们,均按照他们祖宗朱元璋的田赋规定比例,恒定下来。


这一恒定,就完蛋了,因为时也世也易也,世界每时每刻都在进步,社会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他们还在遵循以前的成规,是要出大问题的。


比如朱元璋制定的以农养军制度,以短补给的方式,直接让农民供应军户,若要查证农民缴税情况,就找农民和军户进行口头对质。朱元璋对自己这个方法经常沾沾自喜,以为国家不用花一分钱就养活了军队。


(明军剧照)

这可坑坏了农民了,朱棣篡位后,把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原来苏州的农民要把粮食运到南京缴税的变成了要运到北京,想想车马不便的古代,如何完成这个沉重的任务?


一,特权阶层不用缴税


明朝规定,读书中举人可以免税400亩,中进士可以免2000亩,家里有做到四品官的,再免2000亩,有做到二品官以上的,再免1万亩。


其次是勋贵们,他们是田地和商铺也不用缴纳赋税,这类人群有朱元璋的龙子龙孙等皇室,有开国以来的功臣后裔,还有一系列的外戚等,大明王朝发展200多年后,也成了一大免税群体。


就是这个脑抽的免税规定,成了后世勒死朱明王朝的原因之一。


因为举人以上有免税特权,很多农民就想尽办法把名下的田地,挂靠在这些读书人或者官员名下避税。


(明朝举人唐寅剧照)

但是挂靠在这些权贵名下避税,他们当然要收好处的,这样国家的税收就少了,但相反的,特权阶层的财富增加了。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崇祯的国丈周奎,孤寒出汁。明朝灭亡前,崇祯多次下旨求大臣们捐资助饷,周奎耍无赖的说没钱了,皇后拿出自己私藏的首饰偷偷交给这个爹捐资,价值5000金。

谁知道这个国丈竟然私自扣下2000金,仅上交3000金给国库。文武百官也有样学样,每人几百几千的捐,崇祯拉下脸求的捐资仅仅得几万两。


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刘宗敏把周奎拷打问饷,竟得白银五十二万,珍币几十万,其他无算。

一个外戚周奎,都如此肥硕,可想而知,在勋贵多如狗的大明,侵吞了多少财富?


二,富商也想尽办法避税


在江南富庶之地的东林书院,产生了一群东林党,这群人抱团不为国家谋益,却为自己争私利。


他们为了执掌更大的话语权,泡制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尤其是红丸案,泰昌帝刚登基仅仅一个月,便死于红丸案下。



后面继位的天启帝为了自保,不得不提拔魏忠贤这条老狗,去撕咬东林党。


崇祯上位后,快速斩杀了尾大不掉的权奸魏忠贤,又没有扶持类似魏忠贤一样的疯狗去维持朝堂平衡,导致东林党重新独大。


这就很严重了,东林党出身江南,他们被江南富商喂得肥肥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朝堂上给东南富商们的税收一降再降。


东林党最主要的说词是,不要与民争利,要藏富于民。举个例子,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东林党大学士叶向高上疏要求罢撤矿监、税使。


三,国家赋税大头落在了贫苦农民头上


明末,国家的财富,大部分落入了特权阶层,和富商的腰包,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而最贫穷者,无非就是底层的农民了。


即使如此,明朝还是向农民征税,加税,辽饷、剿饷、练饷,层层加派,都荒唐的提前征到了40年后,加上地方官员又把自己贪的那一份加进去征税,农民不被逼死、逼反才怪。



有地的农民被加税搞得无法生存了,只得挂靠在特权阶级名下避税,这部分农民避税了,国家税收的任务,就会分派强加到还没挂靠特权阶级的那部分农民头上。

更加剧了土地兼并,和社会财富向富人集中。


大明征税的目光,大头摊在了农税上之后,更加官逼民反,陕西、河南等地又出现大旱,官府又加征三饷,很多活不下去的农民,不得不投靠李自成和张献忠,称为了他们的兵源。


崇祯时期,倒霉催的遇上小冰河期,各种天灾人祸,旱灾蝗灾等,造成北方处处起义,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崩溃。


崇祯朝时,平均国库收入可怜得仅有1800余万两,单军费开支就高达3000多万两,更不要说其他各个领域的开支了,基本都是一拖再拖。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复出时,关宁军就因为缺饷而闹过哗变,在前线要命的地方都能缺饷,可想而知,大明帝国上下,财政赤字有多严重。


大明的税收,收不了勋贵、官员等特权阶级,也收不了江南等富商,更是因为海盗原因禁了海,朝廷的财政赤字最终还得转嫁到贫苦农民的头上。


导致结果是,每征一两银子,逼反十个农民,却又要用上百两银子去镇压,大明王朝的财政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恶性死循环。


(李自成起义)

崇祯无法打破现有顽固瓜分社会财富的规则:向勋贵特权夺取财富,因为健康的泰昌帝死于红丸案,健康的天启帝死于神秘落水事件;他也无法向富商征税,因为东林党文官集团没人执行他的命令;更无法填补各地兵镇喝兵血,吃空饷的贪婪之心。


最终弱势的农民,推翻了这个结构性坏死的朱姓江山。


四,满清的经济体系


满清就不同咯,满清的起家人努尔哈赤,本来跟李成梁学打仗,学成后等师傅挂掉了,就迫不及待的抢劫汉人的财富。


满清基本没有完整成熟的经济体系,维持他们生存的,只有抢掠。


(强盗性质)

努尔哈赤在世时,先是对汉人抢掠,辽东的各地城市全部被他们抢走,皇太极继位后,曾六次入关抢掠,金银珠宝、男女人口等,每次都是抢完就跑回辽东。

他们不但抢汉人,还抢蒙古人,抢朝鲜人,抢了无数的金银财宝,牛羊马畜禽,男女人口。

他们自己不事生产,抢掠来的汉人被他们奴役去种田,但是产出依然不够,只得向山西八大汉奸商人购买。

满清之所以有钱给投降的明军发工资,就是抢劫得来的财富!

而明朝不可能去抢劫啊,抢谁?

点赞3、六安市 网友:问君知否

清军为什么能给投降的明军发工资?这个问题简直不要太简单!清军不仅能给投降的明军发工资,当时投降的投机倒把者以及一些起义军,都能够得到大把大把的钞票和赏赐。那么这笔钱来自于哪里呢?

首先,就是来自于明朝!明朝为什么给军队发不起工资?原因很简单,明朝的宗室弟子以及官富二代,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和财富。光是明朝的宗室弟子都有上百万人之多,当初朱元璋定下的待遇,那也是相当丰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朝的普通老百姓穷得叮当响,但是明朝的那些宗室子弟以及官宦之家,简直就是富的流油。清朝一路打过来,攻占一个地方以后,只需要将那些既得利益者全部劫掠一遍,那财富都足够给军队发几十年的工资。

其次来讲,清朝是一个新兴的王朝,所以,新成立的王朝没有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需要供养,也没有太多的腐败,自然而然就能够省下大笔的财富,养起了大量的军队。

最后,总结一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的教训,应该永远铭记!

点赞4、眉山市 网友:别太久

清军入关有多少人,二十万人,这些人都是东北人,汉人占绝大多数。

而那时没有民族规化,许多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

满族人是生活在偏僻的地方的人,他们有不同于汉人的姓氏,还有特殊的本地宗教(萨满教)。在各民族杂居的东北地区,被城市里或大地方的人歧视。

就是这么一群人中岀了一个努尔哈赤,他用十三恨,十三副盔甲起事,把满族人团结在他的旗帜下,开始了造反。

他兼并了许多的部落,成了一股势力,而成为东北地区的一股力量。

义旗一举,各民族的穷人都来混饭吃,他把这些人分为八旗组织。而以他们这些乡下人为主,成为中坚力量开始打天下。

整个东北地区都在他的翅膀之下,他成了东北地区不可小觑的力量,他统一了东北各民族。

打进中原坐皇帝,这是他的终极目标,东北地区本身人口不多,满打满算他们的军队凑合了20万人。

这20万人,在人口基数少的东北可以施展统治权威,可是进关统治几千万人口的广大地域,这是远远不够用的。

努尔哈赤军中,有一个谋臣,叫范文程,(汉族)这个人是饱读史书的专业者,造反乱世的专业户。他能够掐算天,地,人。

明朝的每一个动静,都在他的掐算之中。

李自成攻克北京,他很清楚的掐算岀来,进入关里的最大障碍物被李自成帮他们打掉了。

明朝政权的垮台,是满清军入关的天赐良机,这个时机错过,将永远堵死了他们进关,统一中国的机会。

他们已经知道,吴三桂成为了无主人的弃犬,几十万明军沒有了军饷粮草的来源,谁会养他们呢?

吴三桂的军队很快就会瓦解散伙。

流寇李自成有这个眼光吗?有这个能力收养吴三桂吗?

李自成在北京的作为,证明李自成没有这个水平和政治眼光。

李自成没有地方政府,一路打到北京主要军需来源是攻城掠地抢夺地方。

而没有建立地方官府,在民间征钱,征粮,征税,征兵。属于一条腿走路。

是一个政治拐子残废的团伙,李自成能够走多运呢?

李自成的兵士全部是饥民随伙的乌合之众,沒有战斗力,一打就散。李自成的政治,军事生涯是走不远的。

满清的谋臣们看清了这些。

北京被李自成攻克,山海关守军已经六神无主,进入山海关以不用军事力量,只要招降吴三桂,开门进入就可。

吴三桂的处境以在满清谋臣们的掐指之中,招降吴三桂是首要任务。

吴三桂很快被招降,吴三桂军队很快得到滿清分发的粮饷,吴三桂的军队再也不用解散,解甲归田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首战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于北京城下。满清进入北京,坐进了金銮殿。

满清旗下还有一位降官,洪承畴,(福建闽侯人),他的任务是招降原明朝地方政府,这些地方政府群龙无首,面临解体,这些地方官员正在观望,有那一位主公能够给他们发饷银,保住他们的地位与富贵荣华,他们正在观望新主人的出现。

洪承畴的招降,使地方官吏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保住了地位和官职,和荣华富贵,振作精神为新主人服务。

明朝的老百姓看见官府还是原来的官府,天没有变。

官府每天忙碌着帖告示,通缉要犯李自成等人,他们组织民团,告示各乡各村抓闯贼。

这些明朝的旧官员得到了满清政府的饷银,一心一意的为新的朝庭办事。

李自成确实被孤立了,无处藏身,一路逃往南方。在逃亡途中被乡民所杀。

清朝政府没有花多大的气力,全面接管了明朝的国家机器,并由洪程畴等降官迅速,顺利的开动起来,开始了清朝二百六十余年的新纪元。

点赞5、章丘市 网友:灵魂驻守

没有那么多的吸血皇族,如同解放战争,国民党的财政实力明显大于解放军,但依旧被击败,是一个道理。

点赞6、徐州市 网友:孤岛。

当时的。明朝根本不缺钱,只是钱集中在某些人手中,拿不出来更何况又没有外流。李自成鞭子抽一抽,据说抽出了7,000万两。钱根本不是问题更何况清军。当时还没有学会。截留中饱吃空额。发工资自然不在话下。[微笑]

点赞7、攀枝花市 网友:萧沛然

杀人抢劫无恶不作当然有钱了,日军侵华的汪伪政府不也养了百万大军,代价是中国财富遭到了大洗劫!

点赞8、禹州市 网友:冷陌瞳

明末的钱在哪里?

地方藩王,京城高官,江浙商人。哪个都是国之柱石。崇祯无能,没法向自己的统治集团收税。

满清又不管这么多,一轮烧杀抢掠下来,什么钱收不到。

开军饷都有富余。

点赞9、岑溪市 网友:韵之竹

因为清朝的财政制度比明朝强,或者说明朝的财政制度太垃圾!清朝光北方几省收的税就比明朝全国还要多3成还多,再加上清初没有明朝那么腐败,发工资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赞10、吉林市 网友:北悸安凉

清军入关本身就是比明朝强,而且清军入关接受了全部的明朝政府体制,你想政府都接收了,明朝军队该发工资就发工资吧!要保留军队发军饷不是问题!

点赞11、台山市 网友:空口言

既然投降了,也就不存在敌对了,差不多是自己人了。再者,这些人还能继续效力,发工资不很正常吗?那时侯的明朝早已是风雨飘摇,可能连发军饷都成问题,如果在这时优待俘虏投降的明军,不仅这些人会更加死心踏地、拼命的效力,还能给当时的明朝庭更有力的一击,让其国内上下失去精神支柱,更是壮大了清军、鼓舞了士气,全军上下焕然一新。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