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战列舰要齐射而不是轮流射击?
在战列舰时代,火炮基本不可能做到首发直接命中,因此舰炮射击是需要校准的。一般在远距离射击时会采用齐射,近距离射击时两种方法差别不大。我们知道,炮弹飞行是需要时间的,战列舰主炮一开火那炮弹一飞就是十几二十公里,这些炮弹在空中是需要飞行一段时间才能击中目标的。而军舰上的观察员只能通过观察炮弹落到水面上的水花来判断下一轮射击需要如何修正,比如炮口抬高一度或者向左偏一度啦之类的。
如果采用齐射的话,即使存在散布,从远处看这些炮弹形成的水花还是比较密集的,调整起来比较方便。如果轮流射击的话,那么至少会出现两种情况:首先,由于水花出现后不会立即消失,这会导致观察手不知道哪陀水花是哪根炮管发射的哪发炮弹造成的。。。其次,就算知道是哪根炮管发射的炮弹后,学过三角函数的朋友们都能理解,这个观察手需要面临的计算量有多么的恐怖。。。嗯。。大概就是人家算一遍的东西你要算9-12遍不等(多一根炮管多算一遍)。真要打起仗来,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人家四五轮齐射都过来了,我方还在解数学题。。。
这里还有一个冷知识可以了解一下。由于大部分战列舰采用的炮塔都是多联装炮塔,这使得火炮在发射时产生的气流会相互干扰,从而影响射击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齐射时三联装炮塔的中间那根往往会延迟一小会儿击发,从而避免气流干扰。
战列舰是大炮巨舰的产物,以厚实的重装甲和凶猛且数量繁多的舰炮著称于世,统治了人类海战三百余年,虽然这种战舰目前已经被航母取代而淘汰了,可是我们经常从电视中看到战列舰的大炮都是成排成排的齐射,很少见到其中一门炮或者几门炮单独射击,这是为什么呢?
战列舰在最初诞生的时候都是风帆战列舰,吨位普遍较小,英国人在18世纪的一级舰也不过两三千吨而已,但是与瘦小的体型相比,他们装备的火炮却普遍在50门以上,这些火炮的口径普遍较小,使用的也是实心弹,射程也就是两三千米,在当时脸贴脸的火炮对射中,如果你一发一发的射击,实心弹造成的伤害本来就小,你打上几个小时也未必能击沉对面军舰,所以用火力覆盖的方式进行群群覆盖是保命的最佳方式。
其次,当时的火炮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火控雷达、测距仪之类的玩意儿,基本上还是靠目视以及感觉,根据落点微调一下角度,能不能打的着基本靠运气,所以几十门火炮一起开火,几十准确度再低,也有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发会命中。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战列舰经常执行对陆火力支援任务,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区域内火力密集度,完全不要求你打的多精准,地毯式覆盖就OK,所以单位时间打出的炮弹越多越好,因此齐射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到了二战时期,由于简易的炮瞄雷达和机械计算机已经诞生,加之许多战列舰还装备了校炮侦查机,舰炮的精准度已经提升了很多,随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火炮口径变大,但是火炮数量比之前要少了很多。而随着战列舰的淘汰,目前主流的驱逐舰一般只装备一门自动化的主炮,由于有先进的观瞄系统和火控系统,这一门炮的其实比战列舰时期的几十门炮的作战效率还高的多,战列舰火炮的成排齐射也彻底成为了历史,这就是典型的技术革命。
事实上,战列舰主炮不仅会采用齐射,也会轮流射击。
我在我的另一篇问答《为什么战列舰炮台全部前置的很少?》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战列舰主炮布局的发展始末,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垂阅、斧正。
前无畏舰时代(1880年代末-1900年年代中),战列舰一般只安装有前后的2-4门主炮,且主炮的精度基本靠信仰,射速也令人捉急,主炮倍径比短、射程近,同时还缺少先进的观瞄与火控技术。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战列舰主炮多采用直瞄射击。事实上,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主炮无论是齐射亦或是轮流射击,并没有什么区别。
↑英国柯林伍德号战列舰,典型的前无畏舰,摄于1883年。留意其首尾两座双联装Mark2型305mm/L35主炮,炮塔为敞开式,无防盾更无装甲。遍观全舰,炮用观瞄设备几乎就只有舰桥、舰尾和前桅上的瞭望台了。
而到了无畏舰、后无畏时代已及我们比较熟悉的条约、后条约时代,随着火控技术的发展,我们所熟知的战列舰作战形式也日趋成熟。
因为战列舰炮塔多采用双联装或三联装的设计(也有KGV、黎塞留、斯特拉斯堡那样的四连装),而战列舰主炮发射时会在炮口产生可怕的高压,相邻的主炮若同时发射,必然极大影响精度。因此为避免炮口暴风影响射击精度,单座炮塔中的不同主炮的射击时间实际上是存在微小的时差的。("时差射击")
↑衣阿华号,摄于1984年(图源美国海军档案馆,U.S. Navy Photograph ,图片编号DN-ST-85-05379)。可见炮口在弹丸出膛瞬间产生的高压在海面掀起的波澜。这样的高压可以对邻近的出膛炮弹精度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图也可以看到,主炮并不是齐射的。仔细观察三号炮塔,应是三号主炮刚刚发射,二号主炮紧接着再开火。留意此时的衣阿华号已经完成了现代化改装,舰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舰体中部的127mm副炮也被换成了"战斧"巡航导弹发射架。
流言终结现场:战列舰主炮朝单一舷侧射击,船身是不会后退的。
↑威斯康星号(USS Wisconsin BB-64),摄于1952年的朝鲜,可见时差射击的细节。
↑美国圣保罗号重巡洋舰(USS Saint Paul CA-73),摄于约1966年的越南。美系重巡洋舰的火力布置与战列舰还是极为相似的,不妨拿来举例。在火力需求并不大的时候,非联动式的三联装炮塔甚至可以只升起左右两门炮进行射击("兰花指"),不但能够减少弹药消耗,更能进一步减小炮口暴风的影响。由图,二号炮塔的两炮也是存在微小的射击时差的。(观察炮口烟柱长度)
而对于一条战列舰来说,不同炮塔也需要"错开"打炮。
传统战列舰交战,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测距。但是当时的测距存在成百上千米的误差,于是还需要通过多次试射确定命中目标区域所需要的主炮仰角。为了增加试射的速率,一般将所有主炮分为2-3组进行齐射(如2x4布局一般就进行前、后主炮的分别校射)。而考虑到单发炮弹也必然存在精度误差,于是每次试射时发射的炮弹数量也不能太少。最终为了兼顾试射速度和弹药量,前2后2双联装布局一般就确定为一次4发炮弹,称为半齐射,射击速度比全舰齐射快一倍,更有利于快速矫正误差。
而校射往往需要消耗上百发炮弹、十多二十分钟的时间。沙恩霍斯特第二轮便命中光荣号甲板,俾斯麦在第三轮齐射便击沉胡德号,只能说是命运女神的眷顾。不过在经校射确定主炮仰角之后,战列舰还是会采用齐射的。
关于半齐射,没能找到令人满意的图片,不能直观地向各位读者朋友呈现,十分抱歉。
写于荔湾
2017.12.16
战列舰在海上战斗中既有齐射,也有轮流射击,依据战场需要而定,不存在单一的某种射击方式。
与陆军火炮不同,舰炮在海上射击非常困难。它没有坚实的大地依靠,而是跟随战舰在水上不断晃动。战舰在六个自由度上做复杂组合运动,包括横摇、纵摇、艏摇,并跟随波浪起伏而不断升沉。
在这种环境下要完成跟踪、瞄准、射击需要极高的战术修养和技巧,需要专业的炮术官、观察员、计算兵、瞄准手和炮手通力配合,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也无法命中目标。
舰炮的射击分类有很多,包括:齐射、全齐射、半齐射、部分齐射、连续射、全舷射等等。每一种射击都有其独特用处,互相补充不可替代。
齐射,是舰上的同口径火炮炮塔朝同一个目标同时射击,但不要求每一个炮塔中的全部火炮都参与。比如一艘舰上有3座3联装炮塔,大家都朝同一艘敌舰射击,每座炮塔中有2门或以上火炮参与就可以称为齐射。
全齐射,比齐射要求高,需要所有同口径火炮炮塔中的所有火炮都向同一个目标射击,即3座炮塔9门炮都要同时向一个目标射击才行。
部分齐射,部分同口径炮塔或部分火炮同时向一个目标射击。
连续射,各炮各自射击,不必协同,一般在近距离混战需要最大射速时使用。
半齐射,是全部同口径炮塔中有一半火炮同时射击,通常是左右炮交替射击。
二战中德国海军使用前、后主炮塔交替射击,也称为半齐射,与以上的略有区别。
▲主炮、副炮一起射击的全-全舷射击
在这种环境下,舰炮对10千米~30千米外的目标射击其实命中率很低,既看不清目标,炮弹还是抛物线弹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德两国共发射了几千发炮弹,最终命中率只有2%~3%左右。
舰队射击从发现敌人开始,经过测量,计算、试射、校射、跨射、效力射等几个阶段。前几个阶段是慢速射击,只动用一部分炮塔,或每个炮塔中出一部分火炮轮流射击,最后进入效力射才会所有火炮全齐射,万炮齐发一举将敌人送上天。这样能节约弹药、提升效率。
首先是发现。海上环境多变,雾大浪大视线差,想发现目标并不容易。一般要借助第三方情报、侦查飞机、远程搜索雷达等探明敌舰的大体方向。
▲长基线测距仪和顶部的指挥仪
有了大体方向后,舰上的射击指挥系统就开始工作。火控雷达和长基线测距仪开始观测敌人,测距手测得敌舰的方位角、距离、航向和速度,然后将数据传到舰上的火控中心。
火控中心的操作人员通过火控台、机械式计算机等设备算出射击提前量、炮口俯仰角等参数,然后传输到炮塔。瞄准手依据指令调整炮口瞄准敌舰,装填手装弹装发射药,等待发射命令。
德雷尔火控台
有了以上射击参数并不代表能打准,因为敌我双方都在运动中,再加上观测、计算过程中误差很大,所以需要试射调整。
试射中,弹着点观察员密切观察炮弹的落点与敌舰的位置关系:若在敌舰前入水就是近弹;飞过敌舰之后才入水就是远弹。炮术指挥官依据观察员报告,对下一轮射击做出调整和判断。
随着技术的发展,校射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方位校射法、直接校射法、夹叉折半法、级梯射击法、空中校射法、雷达校射法等等。
通过不断修正射击参数,炮弹离目标越来越近。直到出现跨射就说明已经准确瞄准,继续射击就能命中敌舰。这时炮术指挥官才会下令转入全齐射快速射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敌舰输出最大火力,形成致命打击。
所以舰炮轮流射击与齐射是流程中的不同阶段,它们互相衔接,不是分割的。
如果战斗不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最大火力,而是要求更高精度,那战舰就会采用轮流射击的方式。比如在对陆攻击时,针对某些固定目标可以一发发的打,几门主炮轮流开火形成连续不断的火力压制,对敌人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还节约弹药。
综上,轮流射击与齐射取决出不同的战场需要。只有平时高水平训练和严格执行射击程序,才能在战时高效率的击中敌舰。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自1903年意大利人提出“全重型火炮”,美、英、日开始了该作战理念的探索,最终以英国率先造出无畏舰为节点,海军军舰开始走向大炮巨舰的时代。而在19世纪末20年代初,海军军工科技的迅速发展,火炮的制造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火炮的口径越来越大、炮管越来长,射程也就越来越远。而无畏舰的出现正是为远程射击而设计的一款军舰。而对于远距离炮击和近程炮击不同,远程炮击需要观测炮弹的落点以修正设计参数。
而为了更好的观察炮弹的落点,就需要军舰的火炮一起射击,不然杂乱无章的射击会使得观测会更加困难。所以就需要一起开炮,让炮弹一起落下方便观测。但是所谓的齐射其实并不完全是所有火炮一起射击,因为这种大口径火炮在射击时会产生巨大的炮口暴风,如果全部一起打的话会严重影响精度,所以各炮之间一般都会有着一定的时间差来射击,也就是延时射击,但是这个时间不会超过1秒钟,所以这样的话应该也算是轮流射击。
而使用同一口径、倍径的炮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共用射击参数,而像前无畏舰那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口径的火炮,需要更多的观瞄设备。像1905年的对马海战中日本和俄军是从7公里开始对战,而在日德兰海战中是开始从15公里外开始对战,而在日俄海战中日本一开始也是采用齐射,但是在近距离混战的时候各炮位都是各自混战。而在日德兰海战中,由于距离太远,所只能通过齐射来修正弹道,以提高射击精度。
注意长门的1、2号炮塔的两根管,其实就是在轮流射击
发生在一战、二战期间的战列舰炮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骑士对决”,当时的欧洲各国海军,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战列舰在海战中赢得胜利,而在更强的长矛(火炮)、更坚固的盾牌(装甲)、更快的战马(船舶动力)的设计中绞尽了脑汁。
为了尽可能的赢得炮战的胜利,一战、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做了两个较大的设计改动。
第一种方式是不断的增加口径,从280毫米口径一路扩大到460毫米,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战列舰的火力,尽量做到一发炮弹就能摧毁目标。
而第二种方式是在作战时,主力舰炮尽量以齐射的方式进行发射,以谋求在单位面积里实现最密集的炮弹散布,利用炮弹的密度来提高命中率。
在作战时采用齐射的方式开炮,与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是有很大的关系。
在二战时期,由于当时的军事测量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既没有雷达搜索目标,也没有计算机计算弹道和协助大炮进行瞄准。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战列舰的大炮进行瞄准或者射击都是依靠人力,对大炮的瞄准进行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战列舰的单炮命中率是非常难的,事实上战列舰在进行海战的时候,舰炮的命中率非常低。
比如在一战中最著名的日德兰海战战役中,德国公海舰队第一和第三战列舰分舰队总共发射1904发大口径炮弹,平均命中率只有3.33%,此外中口径和小口径平均命中率更低,只有大概1.16%左右。
而英国海军则要更低一点,总共发射大口径炮弹4598发,其中有15英寸炮的1239发,平均命中率只有2.17%。
所以在当时那样简陋的观瞄条件下,想要尽可能的提高舰炮命中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齐射,利用火力密度来提高命中率。
齐射是在低精度热武器时代提高命中率最有效的办法。
在欧洲国家进入热武器时代的时候,最早出现的热武器就是滑膛枪,这种武器虽然威力很大,但是射击精度非常低,有时候在很近的距离内,都无法准确命中目标,作战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为了发挥这种武器的最大效果,但是的西方国家就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战斗方式,那就是排枪射击,在很小的范围内部署大量滑膛枪,然后利用火力密度去弥补射击精度上的缺憾。
这种战术在后来也被运用到了海战之中,目的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战列舰的大炮看成是一只超级滑膛枪,只不过战列舰的炮口径和威力更大而已。
为了压制敌人,使其无还手之力,减少自已伤亡,以最快速度歼灭之。
战列舰齐射要从1905年的对马海战讲起。东乡平八郎的T字战法带来了联合舰队的完胜,改变了未来海战的战术,即舰队要尽量保持以侧舷开展对敌攻击,为此英国人进一步设计出了无畏级战列舰,统一了所有主炮口径,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对敌舰队形成杀伤!
如果主炮的口径不一致,炮术军官需要在射击前和射击后,针对每一门主炮进行射击诸元测算,在人力计算的时代,这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整个舰队的战列舰和战巡的口径都是统一的,那么只用计算出一个射击诸元就可以全舰队实现对敌舰队的集中火力攻击,效率可以实现数十倍的提升!如果再加上弹道计算器,那就更加厉害了,这也是德国在日德兰海战时命中率高于英国人的原因。
如果用轮流射击,一次射击后,射击诸元就会发生变化,需要从新计算,违背了效率原则,但是有了火控雷达和计算机后,射击诸元可以瞬间计算完成,齐射和轮流射击就无所谓了,但是在没有火控雷达和弹道计算机的时代海军必需采取齐射的方式!
战列舰的主炮是可以齐射的,这是它的一个必须的作战能力。
但是战列舰进行齐射要看打击的目标,如果是对陆上目标进行打击就完全可以采用齐射,比如说:硫磺岛战役时美军的“密苏里号”就参加了,使用3座三联装MK7型406毫米主炮对岛上的日军工事进行猛烈炮击,支援陆战队登陆战,在以后的琉球群岛战役时也是用齐射的战法压制陆上的日军炮兵阵地 。
1944年“密苏里号”刚服役时就进行齐射试炮。
那么战列舰齐射这个战法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提高火力打击密度,一门406毫米舰炮同时发射3枚406毫米巨弹威力是非常惊人的,破坏面积应该在一万平方米,比如说:硫磺岛战役时美军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对岸支援火力,但127和203毫米舰炮打击硫磺岛上日军洞穴、暗堡这类防御工事有些吃了,因为硫磺岛本身是一座死火山,日军在岛上构筑工事时由于水泥不够用掺进了大量的火山泥,并且缺乏淡水只能用海水搅拌,但是这样的糊弄办法歪打正着,使得工事反而增加了额外的弹性,加之日军挖的主干洞穴工事都很深,有的厚达3~5米,所以127和203毫米舰炮弹对其破坏效果不是很好。
但“密苏里号”的406炮弹就不一样了,高爆弹丸重量超过800公斤,炮口初速还大,打在日军工事上穿透力很强!爆破威力更是巨大,经常成片摧毁日军核心工事,加速了硫磺岛战役时进程。
当然,战列舰的主炮也能交替射击,这主要是打击移动目标,海战和炮击陆上目标是不一样的,陆上是目标不可移动,战列舰的观察所设定好目标坐标之后,主炮射击命中精度是很高的,而军舰是移动的,并且在炮战时航速都很快,这就需要战列舰的主炮进行校射才行,也就是接到观察所给出的坐标之后,其中的一根炮管(中间炮管)先发射1发,观察所使用测距仪观察弹着点,如果首发就命中了目标,其它炮管跟进射击,如果首发没有命中,则要修正仰角,再次对敌舰进行炮击。
但主桅杆上观察所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包括战列舰在内的大型战舰上都有几架水上飞机用于校射。
总之,战列舰是巨舰大炮时代的产物,威力巨大的主炮必须要发挥出最大威力,不论是对海上目标或者陆上目标炮击都要稳准狠才行。
主要原因是——战列舰的命中率太低了。
战列舰列强炮舰政策的产物,它是火炮和装甲的结合体,但战列舰的火炮已经和过去的火炮有所不同,他们配备的是大口径的火炮,装甲也必须是加厚的,这样的战舰就能在战争中独当一面,起到一舰定乾坤的效果。
战列舰都是海上的巨无霸,远远看起来非常恐怖。就拿中型战列舰来说,通常是要设计有三层炮甲板,部署的火炮要有百门,舰船上战斗人员在900人左右,舰船排水量在排水量2500-3500吨。
即使是小一点战列舰,炮甲板也有三层,部署的火炮不低于80门,战斗人员在700人以上,排水量也在2000吨以上。战列舰自从19世纪60年代诞生以后一直独领风骚,直到二战时候,依旧威力不减,是军事大国不可或缺的杀手锏。
二战以后,战列舰逐渐被航母和核潜艇夺了风头,风光不再,成为明日黄花,退出了历史舞台。
战列舰虽然被时代淘汰,但由于它在海上的光荣历史,因此它会频频出现在历史题材的电影里,风采不减当年。
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海上巨无霸对准目标,炮口齐刷刷吐出炮弹,很少看到他们单发的,为什么战列舰的大炮喜欢群殴呢?
首先是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
初期的炮弹威力有限,炮弹口径较小,采用的还是比较落后的实心弹,威力较后来的开花弹相比要小许多,射程也就2000米到3000米左右,如果一发发射击的话,对目标造成的伤害是有限的。再加上对方往往也是装甲的家伙,摧毁一个目标往往要很长时间,为弥补这个短板,就采用了群发的模式,争取在短时间内摧毁目标。
另外,为了火炮的打击精确度。
其次,早期的战列舰都没有先进的瞄准设备,更没有火控雷达,几乎完全是靠目测和原始的工具来定位,看到炮弹落偏左了,就再向右调整炮口的角度,下一发偏右了就命令炮手把炮口再往左来一下。因此误差非常大,效率自然也很低。
而且如果目标是移动的话,就更难以奏效,往往会把指挥员急得浑身冒汗。经常会想打正东的目标炮弹却落在了东南,攻击正北的目标,炮弹却在东北落下,常常会劳而无功,把无数炮弹都打水漂。
日久天长,人们总结出一套经验——开炮的时候不再一发一发打,而是采取遍地撒网的方式,众炮齐鸣。这样舰船上的百门大炮一起怒射,铺开射击,覆盖面就会变宽,命中率也就变的非常高,效率也就相对提高了不少。
因为打一炮调整一下角度只能作为参考,一旦确立了目标的准确位置,必须要全力以赴,以免错失战机。
最后一点就是当陆地的部队进行进攻的时候,战列舰担任对友军或者自己人的火力增援,必须要加大力度,集中全部火力达到快准狠干掉敌方目标的目的。比如对方是集团冲锋,那就是一大批人山人海,根本就没有必要瞄准,也没有可能去瞄准,万炮齐发,既能消灭敌人,也能震慑敌人,产生强大的心里震撼作用。
这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一种战术,那就是地毯式轰炸,并不需要大炮来点射。而是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射出最多的炮弹,成功遏制敌人的进攻,为地面部队争取主动提供宝贵的时,否则就会贻误战机,变主动为被动。
不过在攻击体积不是太大的目标的时候,战列舰大多还是采用不同位置的火炮分组对目标进行射击,一边射一边调整角度,这种射不是齐射,也不是点射,而是轮流射也叫校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射击角度,提高精确度和命中率。
即使定准了角度也不能完全一致进行射击,因为炮弹飞出炮口是时候,跟空气作用向两边会产生一种张力,从而影响旁边的火炮射击精确度,因此相邻的火炮射击频率要稍有差异,避免影响炮弹的准确度,这在专业上叫延时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