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什么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
冬季天寒地冻,古代的穷人却宁可被冻死,也不挖地窖避寒,是古人又懒又傻吗?自然不是,他们不是不想挖,也不是不知道冷,而是挖地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很多史料或者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古代穷人悲惨遭遇的描写,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就十分深刻的描述出一位在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冬天,为了生活不得不冒着严寒外出卖炭的老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中,讲到了古代的穷人在寒冷的冬季,因为居无定所,最终导致自己被冻死在户外,这些场景,都让我们对古代的穷人凄惨的遭遇感到同情。
但在同情的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疑惑,就是古代的穷人明知道冬季的户外十分寒冷,为什么不找个合适的地方,来挖一个地窖用以避寒呢?
是古代的穷人不知道地窖有保温的作用吗?显然不是,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在地穴中居住的记载,这种居住方式,古人不可能不知道,那么是古人懒吗?也不是,在求生技能方面,古人不比我们现代人经验少。
那为何古人不挖地窖避寒呢?实际上,这个挖地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随便找个锄头挖个洞就可以,而能够满足居住的地窖,其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在古代,挖地窖也不是想挖就能挖的,如果有具备挖地窖的条件,那也不至于会被冻死在户外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人为什么会被冻死。
根据现代理论的解释,人之所以会被冻死,是因为环境温度过低使人体的散热加快,而一旦散热的速度超过人体自身产热的速度,那么体温就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死亡。
也就是说,冻死的前提是,人体没有额外的产热源,扛不住热量流失的速度,才会被冻死。
用我们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保暖措施和没有产生热量的东西,这其中保暖措施就是厚衣服,而产生热量的东西就是食物。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冬天,人们外出都必须是大棉袄二棉裤,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能穿多厚就穿多厚,这样才能抵御住寒冷,近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就有了保暖衣、羽绒服之类的这种保暖衣物,帮助人们度过冬天。
但在古代,这些东西可是没有的,古代的人冬天穿什么衣服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古人们冬天都是将草捣软,夹在衣服之间来进行保暖的。
而棉花直到宋代才传入我国,大面积种植和纺织,已经是元代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冬天保暖的条件,十分的艰苦。
当然,那些王公贵族有钱人,会用动物的皮毛进行保暖,但穷人们肯定是没有这个条件。
因此,冬天是古代穷人最难熬的季节,没有保暖的衣物,体温就无法维持,轻者染上风寒,重者被活活冻死,这在古代并不鲜见。
除了没有保暖的衣物,导致热量流失被冻死之外,另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摄入产生热量的东西。
什么能产生热量?自然是食物,或者酒也行,在《水浒传》,就有一段林冲雪夜宿山神庙,仗着酒来驱寒,度过寒冷的描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水浒传》
为什么要喝酒?就是因为酒能让人产生热量,从而不至于在寒冷的雪夜里被冻僵,而吃牛肉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既然被称之为穷人了,自然酒肉之类的东西是吃不上的,甚至就连填饱肚子的稀粥干粮,可能都没有,没有吃的,身体自然产生不了新的热量。
运动运动吗?运动确实能产生热量不错,像我们冬天如果感到冷,就会跺跺脚,但问题是,运动的前提是得吃饱,总不能饿着肚子去运动吧?
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而冒着大雪出门去卖炭吗?但凡有吃有喝,他难道不知道躲躲风雪?
也就是说,古代的穷人之所以会被冻死,首先是没有供他们保暖的衣物,在衣物单薄的情况下,体温就无法维持,同时又缺吃少喝,身体产生不了新的能量和热源,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顶不住风寒,最终冻死。
说得再简单点,古代穷人的冻死,严格意义上来讲,叫做冻饿死。
了解了人为何会被冻死的原因后,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古代的穷人不去挖地窖来避寒。
地窖又称地坑,在北方也叫地窨子,是一种在地下挖出的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洞,其原理是利用土地的热惰性来达到保暖、蓄热的效果。
地窖的好处,古代的人很早就知道,在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就提到了将酒放在地窖中,能够利用地窖中的恒温,从而让酒保存时间更长,而除了存放物品之外,地窖用以居住,也是历史悠久。
原始社会中,人类就有穴居的历史,不过那个时候生产力低下,一般都会选择天然洞穴,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挖地窖用以居住也逐渐十分普遍。
’穴居者,穿土而居其中,野处则复土於地而居之”---《易传》
穿土而居,说白了就是挖地窖,这就说明,古人们在很早就开始利用地窖的特性,将其作为居住的一种方式,由此也可以证明,地窖能够御寒这个优点,古人十分清楚。
既然地窖这有如此好处,古人也不傻,在冬季来临时,没有住所的人,找一个地方挖个地窖,在里面躲避风寒,即便是缺吃少喝,最起码还能延缓一段,不至于被冻死在户外,但实际上,明知道地窖有这般好处,古代的穷人们还是不挖。
不挖地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挖地窖的条件。
首先,没有挖地窖的体力支撑
众所周知,挖地窖是一件没有任何能够取巧的力气活,除了拼体力,没有捷径,但古代的穷人们,最缺的就是这点。
既然是穷人,既然是沦落到想要挖地窖取暖,那自然是缺吃少喝,甚至说已经是饿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至于临时去挖地窖。
在几十年前,我们农村还有人在冬天来临前挖地窖,用以储存蔬菜、粮食之类的物品,就是这样的地窖,也得全家几个壮劳力奋战好多天,这还是有充足食物供应的情况下。
而在古代,穷人们可没有那么多的食物储存,能在冬天野外长时间活动的,大多都是求生存的穷苦人,这样的人,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可能连上顿都没吃。
没吃东西就意味着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干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挖地窖恰恰是一件极其耗费体力的事情,让饿得两眼昏花,路都走不稳的穷人挖地窖,显然不太现实。
更重要的是,古代可没什么先进工具,要想挖地窖,除了双手,就是一把锄头,要凭借这个生生地挖出一个地窖,别说能住人,就是那种单纯放东西的,都十分费事,再加上没有粮食储备,同时冬天土地也硬,这对于穷人来讲,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其次,一个能够住人的地窖,工程量十分巨大
地窖分几种,一种是存放物品的,这种十分简单,挖个洞,方便进出就可以,另一种是住人的,这种地窖的要求就很高了。
必须要满足的一个条件,就是空气能够流通,本身地窖就是密闭性的,如果空气不流通,很容易让人因产生的废气而窒息。
然后就是得保证安全性,必须是土质干燥的地带,不能在土质松软的地方挖掘,不然塌了就麻烦了。
这两个条件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并不简单,能够满足空气流通的,自然不是简单地挖个洞就可以,像我们在老区延安看到的窑洞,都是花了大力气才挖出来的,这放在古代,显然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事。
而安全问题就更让挖地窖受到限制,在保证不塌方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并不多,至少在南方很少有,只有在北方这种地势高亢燥爽的地方才能挖地窖。
这一点,在《孟子?滕文公》一书中就有提及,书中提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意思就是地势低的地方适合巢居,而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则适合穴居,也就是挖地窖居住。
因此,出于这几种条件的限制,可供古代穷人们挖地窖的选择并不多,即便是身在北方的人,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也没有相应的体力和能力来挖出一个能够满足人居住的地窖,真要是有那个条件和能力,也不至于沦落到缺吃少喝,冻死在户外了。
最后,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找个地方挖地窖的
这就要说到地窖所在之处的土地归属权,不要以为荒山野岭都是无主之地,在古代,任何一段土地都是有主的。
也就是说,一个穷人,拿一把锄头去挖地窖的可能性很低,没等你开挖,就有当地的地主保长之类的人前来干涉,告诉你这块地是他们的。
更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辛辛苦苦耗费大量精力把地窖挖好后,这些人突然出现,以土地是他们的为由,将地窖抢走,甚至还有可能将你送交官府。
有这么大的风险,古代的穷人还敢不敢随便挖地窖?肯定不敢。
综上所述,古代的穷人之所以在寒冷的冬季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冻死,其原因就是有很多限制让他们挖不成地窖,比如缺吃少喝,没有粮食储备,也就没有体力挖地窖,还有就是挖出一个能满足人居住的地窖工程量十分巨大,有这个条件的,基本上也不至于沦落到户外挨冻,最后就是挖地窖所占用的土地,并非都是无主的,在别人的地面上挖地窖,别人肯定不乐意,因此,古代的穷人们,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冻死在户外。
古人在冬天不担心怎么避寒,只关心有没有足够食物!
首先,古人比我们现在要抗冻。
现在的我们,不穿羽绒服,就没法出门。而在古代,就没这么好的御寒衣服了。
宋朝之前,棉花还没引进中国。那时候一到冬天,家家户户捣麻絮,用这种松软的植物作为衣服填充物。说白了,就是把草一类东西捣软,加在衣服中间保暖。那时候,两层单衣加一堆草,就能过冬了。条件好的,能搞皮衣穿,这属于少数。
唐-李白《秋歌》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那时候,首都人民都要捣“草”填衣保暖!
宋朝时,棉花引入我国。等黄道婆改进纺织车、棉花大面积种植以后,棉衣才开始大面积使用。一直到上个世纪,棉衣也是我国主要的保暖衣物。那时候,一个棉袄就过冬了。换到现在,只穿棉袄可不敢出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从国外引入了“秋裤”!从此以后,一到秋天,“你妈就开始逼你穿秋裤了。”立冬之后,人人都会穿上秋裤。进入21世纪后,比秋裤更保暖的保暖内衣开始流行,秋裤地位下降。
也是在建国初期,我国在苏联援助下开始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不过,当时的集中供暖只限制在机关单位。一直等到2003年(GBJ50019-2003)以后,北方城市才开始向普通家庭大面积收取暖费,普及集中供暖。。。
其次,说古人被冻死,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冻饿而死”。
我们是从树上的猴子过来的,只是冬天的寒冷,是死不了人的。真正导致人死亡的,是缺少提供热量的食物!因此,古人更关心冬天吃什么。冬天万物萧条,挖野菜都没地方挖。所以,要提前储备食物。
也是因此,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存食物的地窖。地窖的口很小(大户人家除外),只允许一个人进出,里面放着粮食和蔬菜。这种储存食物的习惯,一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于北方农村之中。
(白菜放地窖的话,不容易冻坏。放在冬天的户外,外层的白菜叶会被冻烂。)
我小时候家里囤白菜,最少囤几十颗,四五百斤。现在条件好了,市场经济发达了,囤的少了点。但是,也是二三十颗的囤。去年去超市买菜,市区里面很多老人还是整袋子的买白菜。买回去放楼道、阳台、地下室,囤着吃也方便。
可是,以上都是百姓富裕的时候。真是要遇到饥荒,那就只能出去乞讨了。例如,1942大灾荒,一路走一路乞讨。顶不住了,半路一倒,就死了。你说他是冻死的吗?不是!这是饿死的!
正常情况,冻不死人,只会饿死人!
(文|勇战王聊历史)
人还是比较抗冻的,只是大家现在习惯暖气空调了,就觉得人并不怎么抗冻,其实并不是那样的,小时候,我家就是四川北部的,那些地方冬天可以结五厘米厚的冰的,也就到温度很低,那个时候,家在农村,根本就没有暖气,空调。房子还是透风的墙,当然也不是那么夸张的,反正多少有些透风。
过冬主要是围在火塘边烤火,火塘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像锅一样的坑,在坑里烧火。每天我都是提前进被窝睡觉,等我把被窝捂热了,我外婆也差不多过来了,然后我给外婆捂脚。
至于为什么不住地窖,地窖的温度要高一些,不过也容易缺氧啊,如果一家人都在不大的地窖,弄不好要出人命的。
其实古代就有半地下的房屋,为什么并没有流行呢,我想应该是与环境有关吧,在雨水多的地方,要住地窖,要是有雨雪,雨雪落地,地下可就不是干的了,那样会很麻烦的,要是那样的话,我宁愿盖稻草。
还有古代的人并不懂得通风的重要性,不说别的吧,就说做饭的灶台吧,我小时候可没有什么炉篦子的,也没有抽烟的烟囱,看着很可笑吧,不过事实就是如此,烧火做饭都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不过在四川北面的陕西,住窑洞的就多,主要是气候比较干燥吧。反正在比较潮湿的地方,住在地窖里面,古人不懂的通风,死人的事情肯定是发生过不止一次,所以大家基本上没有住地窖的,两害权其轻,古人就不做地窖了。
昨天笔者在查资料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个评论上千条的热帖,打开一看才发现,这竟然是在讨论地窖,而且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额外讨论。比如说标题中提到的,为什么古人不挖地窖避寒,而要选择在寒冷的冬天强行忍受,以至于被活活冻死?因为笔者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今天就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第一个,没有单纯的冻死
以今论古是不可取的,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和古人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我们现代的体质和古人也是完全不同的。根据笔者所知,我们现代御寒的主要手段是棉花,而棉花的大规模引进和使用应该是在宋朝以后。所以说在宋朝以前,古人可没什么御寒的好办法(衣服里填充杂草),尤其是那些“身无分文”的穷苦人家。
这里之所以说没有单纯的冻死,是因为古代的冬天和现代的冬天是差不多一样冷的,而且在食物配给上甚至还不如冬天。
我们举个例子,在七十八十年代,北方人家一到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储备过冬用的大白菜,大萝卜之类的蔬菜(米面油盐倒不是很担心),而且这一屯起码上百斤。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其实就意味着,饶是以我们现代人,为了过冬都要储备如此多的食物,那千百年前的古人,难道说就不用吗?但说句比较凄凉的话,古人肯定是需要的,但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说,在过冬的食物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即使他们不会被冻死,那也是会被饿死。
此外,冬天万物萧条,外面连根野菜都没有,古人要想填饱肚子,可不得经常外出寻找食物。而这既没有保暖的衣服,又没有充足的食物,那倒在白雪皑皑的荒郊野外,以至于沦为冻死的尸骸,不也是很正常,很可惜的吗?
第二个,地窖也有局限性
笔者自负也是走过我国将近五分之一的城市乡镇,而这些沿途的风景除了让笔者感慨我们的壮丽山河之外,也在感慨地区环境不同所带来的巨大差异。地窖,说句心里话,笔者在南方真的是很少看见,因为这里的水层较浅,且土质略微有些疏松,湿气也略微有些重。
假使这样的环境还要强行挖掘地窖,先不说随时有可能垮塌,就是里面的环境也不适合储存物品或居住人。如果有在南方的朋友不相信,那可以问问村里的老人或亲自实践一下。但反观北方,因为整体气候干燥,且土质较为合适,所以地窖的使用非常频繁,这里以东北和西北地区为主要使用地。
此外,我们不要低估了地窖的价值或价格,因为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住人御寒而非储藏东西,所以这个地窖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土坑就能打发(能住人的地窖,起码得通风且够大)。笔者之前曾去过革命老区延安,在那里见过很多窑洞,虽然基本都是现代挖掘的,而且也都是只能居住一两个人的那种。但在问过价格后,笔者相信这要是到了古代,那也不是普通人能住得起的。
第三个,地窖不是万能的
诚然,地窖相比寒风呼啸的室外和茅草堆积的小屋,那确实会暖和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地窖就真的可以长久作为冬天的避寒之地。
首先,普通的地窖,即只是单纯的一个土洞和一些必备的生活物品,那在避寒程度上其实与那些茅草屋也只是伯仲之间。
因为这类普通的地窖基本都只有两三米深,而这种高度还是在寒风的打击之下,或许躲在里面不用吹风了,但那个阴寒无比的温度确实是无法改变的。
有人说可以在里面放个火炉或火盆,但笔者想说,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是无异于自杀。因为,这类普通的地窖根本没有完善的通风措施,火炉一旦烧起来,窒息不过是时间问题。而一旦打开窖门通风,那寒气就又会涌出来,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同样地,如果挖掘出一个通风措施完全,生活措施齐备,且位于地下三米以上的地窖。那笔者觉得,有这个能力的人恐怕也不会住地窖了。如前文所说,地窖的价格随使用者的目的而有所不同,如果只是储备食物,那非常便宜,但要是为了住人为了御寒,那价格可就非常高昂了,也远非一把锄头或铁锹就能完成。
最后,冬天的地窖温度确实比较高,起码比白雪皑皑的室外温度要高一些。但是古人之所以不能挖掘地窖避寒,而要在户外被活活冻死,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能挖掘得出可以住人的地窖,那也是不会沦落到冬天还在室外生活。而挖掘不起地窖的人,您即使给他一把铁锹或锄头,他自己也是无法完成的。
参考资料:《齐民要术》《书影》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问这个问题的,冬天自己到郊外,找个大坑猫一宿就知道了。
首先一点,所谓的地窖温度较高,也只是相对地表高一点而已,远不能达到寒夜里人体保温的需求。以前农村会有红薯窖、菜窖,包括部分地方的酒窖,进去之后阴冷异常。莫说避寒了,只怕冻死的会更快。
东北有人试过躲到雪窝里避寒的办法,那也只是极短时间内的权宜之计,作为固定手段显然不行。不然东北同胞还建房子干嘛,直接钻雪窝子好了。
新闻上曾报道过贵州有孩子躲到大垃圾桶里,生活取暖导致死亡的案件。
我们也从未听说过某地开放人防工程供人取暖的说法。如果地窖温度高,大家直接钻防空洞好了,省的供暖增加PM2.5.
这个问题就好像问既然摩擦可以生热,为啥古代穷人不天天在一起摩擦或者自己搓身体来避寒一样扯淡。
另外,挖地窖不是挖坑种树,这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需要一定的门槛的。
别的答案提到窑洞,这东西的成本可不低,不信可以找个陕北、甘肃的朋友问问现在箍一口窑要多少钱。
但凡有点可能的人都不会被冻死,被冻死的人你让他去挖地窖,这就像在问一家破产的企业为啥不去贷款、申请政府补贴一样。
挖是挖的,尤其那些喜欢夜生活的古代穷人。
冬日农闲,长夜漫漫,无家无妻的穷汉最是难熬。
在过去的年代,北方每一个村子几乎都有作为公共场所的地窖子,有的有一个,有的有两个,有的有好几个,全看村子大小,全看村子中的年轻人分为几伙。
这些地窖子一般并不是单属于某一家或者某一人的,多数是几个爱玩爱折腾事情的闲人出些免费劳动力挖一个大坑,上面再盖些稻草高粱秸什么的,留一个小门,再做一个柴门。
这种半地窖子等于是“公共客厅”。
灯油很费钱,有的地窖子是耍钱的窝点,去的一般都是些二流子,坏小子,他们不怕费油钱。
好人是不进这种地窖子的,好人另有基地,也是一个半地下的地窖子,领头的多数是一个会小手艺的老头子,比如是个卖麻绳的老头子,他会拿点钱出来生一个炉子,点上一个小油灯,每天晚上去守着炉子搓麻绳。人以群居,每天晚上要编草鞋的人也去了,出点油钱,两个人边聊天边干活,偶尔有一天干的累了烦了,也许弄点小酒,弄碟子小咸菜喝上几口也说不定。
也有那种就是闲聊天的地窖子,冬闲漫长家中父母妻儿姐弟一大群,说话是受拘谨的,几个要好的年轻朋友弄个地窖子逍遥也很正常,没有电视 ,没有手机,只好瞎聊胡聊打发时间了。
只是把打麦场搬进了地窖子而已。
穷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上面所说的穷人虽然穷,没有能力拥着貂皮坐在火炉旁逍遥,但这些穷人身上还是有衣,家中有粮的,要应付的只是漫漫寒冷冬夜,当然有功夫挖地窖子了,甚至地窖子是穷快乐的好地方。
有一等穷人就不行了,他们是真穷,身上衣单,肚中无粮,兜里没钱,上无片瓦之遮,下无立锥之地,栖栖遑遑天当被,地当床。
寒冬来袭,他们为什么不挖个地窖子挡寒呢?
铁锹呢?
有一把铁锹还不如换身棉衣穿呢!还不如换点粮食吃呢!
有一种穷是失去了生存能力的穷,悲惨至极,冻饿而死。
对,过去年代,户外冻死的穷人其实是被饿死的,他如果还有能力填饱肚子,就会有力气找到御寒的地方了,也不一定就是地窖子的,别人家的门洞子,柴火垛子,都可以凑活的。
答:古代穷人的一件苦事,正是“过冬”。
苦在哪里?今天我们熟悉的“穿棉衣盖棉被”“生火取暖”等冬季生活,对于古代穷人来说,几乎就是奢求。就以“棉衣棉布棉被”等御寒衣物来说,一直到南宋年间时,棉被还只是有钱人家的奢侈陪葬品,唐代时的棉衣“白叠子”也是贵族专享。在明太祖朱元璋大规模普及种棉之前,普通老百姓基本望尘莫及。就连纸都成了古人的“过冬刚需”。以纸为材料制成的纸被,在古代也极为受宠,宋代时常用来赈济穷人。
至于“生火取暖”?古代木炭、煤炭、柴火的价格,对于普通老百姓家来说都是天价。木炭在唐朝年间,还曾是官员工资的一部分,宋代木炭每秤的价格,常达到200文。明代时煤炭普及起来,但一百斤煤炭的价格,在明朝中后期高达一钱三白银,都是绝对硬通货,烧起来就是烧钱。宋代诗人赵扩冬天缺少燃料,只好把车劈了当柴烧,这都算“有钱人”。元曲里更有名句:“穷人家柴薪不够,只能听凭冷雨寒风催折”。
外加古人的房子,并非我们许多后人想象中那样坚固。哪怕到了建筑技术比较先进的明清年间,陕西等地的民居,还常见“木皮代瓦”,山东农村的房子“多茅茨土阶”,基本都是茅草房。这样的屋子放在古代北方的寒风大雪里,基本让人想想都冷。明清年间尚且如此,其他朝代更可以想。杜甫笔下“路有冻死骨”的一幕,绝非艺术加工,却是古代穷人冬天里的常见景象。
当然对这问题,现代许多“历史票友”们也常有“聪明想法”:别看古代冬天冷,可地窖里暖和啊。古代的穷人完全可以住在地窖里啊,何必非要在寒风里苦熬呢?
其实,如果要看个别古代平民生活图景,这“聪明想法”也是有道理的。比如在西北黄土高原个别山区,就有带有地方特色的“地窖院”,即在平地上挖一个十多米深的大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打出几眼窑洞,形成可以居住的院落,即“地窖院”。这些“地窖院”往往纵深三米多,里面冬暖夏凉,看上去十分宜居。但放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却并不适合。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西北黄土高原这种地貌条件。
而这,也恰是古代穷人“不住地窖”的第一个原因,放在古代科技条件下,除了在一些地貌特殊的地区外,对于大部分地区的穷人来说,“挖地窖”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首先工程量极大,在缺少现代挖掘装备的古时候,施工难度也极高。甚至就连施工工具,成本都是极高。以“文官工资高”的宋代为例,宋代一户普通自耕农家庭,锄、镰、锨、耙等铁农具的成本开支,就在30贯以上,相当于七品知县三个月的俸禄。
所以,对于古代大多数穷人来说,“挖地窖”这事,是个既挖不动也挖不起的事儿。古代的地窖,基本是个要动用不少人力物力的大工程,而且无论是贮藏用的仓库还是冰库,基本都是贵族有钱人或官府专享。穷人家真心用不起。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古代穷人不缺力气不缺钱,真能挖出地窖。“躲地窖里过冬”这事儿,也是绝对的高危。熟悉相关理科知识就知道,古代地窖里空气流通差,人在里面呆久了,中毒是常见的事儿。南北朝时的医学典籍《小品方》里就说,地窖里往往有“伏气”,能够“郁闷杀人”。隋朝的《诸病源侯论》里也认为地窖“多有毒气”。所以,古人进地窖时,往往先点根蜡烛,如果蜡烛熄灭,就要先给地窖通风,防止发生中毒。
进个地窖都要如此谨慎,何况“住在地窖里过冬”?
甚至就算地窖通风良好,住进去没有生命危险,这地窖也绝没想象中好住。就以刚才说过的“地窖院”为例,这些有着良好通风的“地窖院”,虽说没有“毒气”,却是阴暗潮湿,一开始住进去冬暖夏凉,住久了必然有害健康。新中国时期,许多终于搬出“地窖院”的农民也回忆说,老一代住在地窖院的人们,岁数大了都“驼着背走路,整天说关节疼”。而放在古代史上,那些到处“地窖院”的西北地区,其实也是“有钱人才住房子,农民住在地下”。
所以说,无论古代现代,这看上去“冬暖夏凉”的地窖,真是轻易不能住。
因此,哪怕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古代史上,地窖的主要作用,也不是为了住人,而是作为仓库。就以存储粮食为例,中国的地下储粮技术,在春秋战国年间起就发展起来,对于历代王朝来说,隐蔽且存储量大的“地下粮仓”,都是至关重要的“钱袋子”。
比如隋朝的含嘉仓,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地下粮仓,它的总面积42000平方米,有四百多个仓窖,其设计也十分科学,整个窖底的夯层厚七厘米,窖低还有以桐油为粘合剂的防潮层,防潮层上还铺有木板干草,专门用来防潮。虽然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但这先进的地窖设计技术却传承下去,使大量粮食可以长期保持,为历代王朝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而随着地窖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窖藏蔬菜水果的技术,也在一代代演进。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明清,诸如葡萄、梨、韭菜、蔓菁都陆续可以在地窖里储藏,并让古人在冬天吃上“反季节蔬果”。在明清年间的北京等北方大城市里,兜里钱多点的老百姓已经能在冬天吃上窖藏大白菜。有钱人则可借助先进的“地窖火炕”技术,在自家地窖里种菜,比如大白菜、黄瓜、豆芽、韭菜等新鲜蔬菜,都能种得出来,特别是黄瓜,在明清年间的北京被称为“王瓜”,可知有多贵。
所以说,在中国古代,“家里有地窖”的意义,就和今天“家里有矿”差不多。能坐拥地窖在冬天里大嚼黄瓜,就是那时代的“土豪标配”。
而且,也同样随着明清年间,地窖建造技术的进步,在当时的战争领域,“地窖”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明清年间以前,由于技术限制,短时间构筑地下工事的难度极大。所以除了相对简易的地道挖掘外,古代战场上的“地窖”其实极少。但明朝年间起,火炮大量应用在战场上,传统的城墙营垒,越来越无力抵挡重炮的轰击。新型的“地下工事”,终于异军突起。
而把“地窖技术”用到炉火纯青的名将,首推明末清初大英雄郑成功。早在抗击清军的海澄之战里,他就祭出了新颖的“地窖战术”。面对清军密集的重炮轰击,郑成功命人快速发掘大量地窖,每个地窖可以藏身多个士兵。然后当清军炮击结束后,藏身地窖的郑成功部士兵一跃而出,迅速将惊愕的清军冲垮,打出南明抗清战争里一场漂亮胜仗。
现代战争中的土工作业也必不可少(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役里,面对盘踞安平古堡的荷兰殖民者,郑成功在强攻受挫的情况下,再次采取“地窖战术”:南明大军在安平古堡外围挖掘了宽阔的壕沟,足以放置各类攻坚装备,同时数千名士兵在战壕里藏身,步步向安平古堡逼近。这强大压力,最终令荷兰殖民者乖乖投降,沦陷38年的宝岛台湾,终于重回祖国怀抱。这带有近代战争色彩的“地窖战术”,也是中国古代战争的重要一步。
看上去能“防寒”的地窖,虽然“防寒”意义不大,却在古人的生活、战争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中国历代军事工程》《古人过冬主要靠熬,烧炭烧煤烧柴都是妄想》《中国古代地下储粮之研究》
作者:张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