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语出孙过庭《书谱》。
他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初学结构分布,平稳端庄,在书体中楷书、篆书和隶书比较平正工稳,适合初学。之后再求险绝,结构应用造险之法,欹侧错落,变化多端。多有险势。什么是复归平正?平和自然,平淡天真。质拙无华,花费一生精力,把这些技法学会和领悟古人奥妙之后,达到不求工而自工,达到将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统一,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而又格调高的艺术境界,这时人老了、书法亦朴拙、老辣、老道了。
现以书法家王铎作举例说明
一,王铎追求平正阶段。青年时期,傳山论其书道:"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是说他注重法度,规规矩矩,没有个人风格。这一时期主要以原帖为主。
(王铎34岁作品《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局部)
二,王铎追求险绝阶段。这一时期笔法变化多,结构险绝而放纵。章法动荡跌岩。
王铎43岁作品《金山寺诗》
三,为晚年人书俱老成熟时期。个人风格强烈。作品也比之前更超拔、自如。苍劲老辣,雄强超迈。得古人之神,进入自由王国境界。
王铎《为宿松书诗轴》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语出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意思是一个人心须用毕生精力才能对书法获得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把握。
孙道庭用极其简法明了的话指出书道演化的过程,即从开始的平正走向险绝,再同归平正。书法艺术需要艺术家用一辈了去摸索,探究,钻研乃至曰臻老境,亦即大器晚成。
老不单指年龄,更是中国文化绘画艺术独特的美学观,也是攀登美学上的高峰达到老辣,老到,在而弥坚的境界。这句话虽然讲的是书法,同时也道出了中国书画艺术文化的至高境地。
人生何尝难道不亦如此吗?
谢谢邀请!
你提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境界问题太好了,尤其这两个字:境界,非常有意思。
在这个问题中,“人书”当然是指写字的那个人和他所写的书法作品。
“通”,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相互的沟通、相互的理解、相互的成全,并且没有障碍,甚至没有损耗。
“会”指沟通、理解、成全的那个结果,即人和书两者互为表里。
在学习书法的初期,你哪怕对书法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可是手对毛笔的控制一定很幼稚,你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意志,去操纵这支毛笔写出理想的作品。只有不断的去学习、训练某些技法,从而达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性格,就可以说到了“通会”之际,但也就仅仅是通汇,并不能说到了某种很高的境界,那么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呢?
这种最高的境界,孙过庭也给出了解释:“人书俱老”。老是什么意思呢?成熟!也是人生境界和书法经界走到最顶峰的意思。
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4个台阶,从低到高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在天地境界中,天、地、人化而为一,按老子的话说,就是处于一种极其自然的自由、平和、虚静状态。
对书法境界的分类和描述,最为著名的是清代的书法理论家包世丞著作《艺舟双楫》中,把书法境界区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五类。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境界的分类和书法境界的分类,有某些契合之处,颇奈玩味。
可以发现,做人达到了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创作书法也同时达到了最高境界-神品境界之后,即孙过庭所说的“人书俱老”。
在这个境界中,最典型的特点,无论是人,还是人操纵的那只毛笔,都可以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自然、最洒脱的状态。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多么崇高的境界!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需要想象力。
意境境界和感觉有关,当代没有符合人书俱老的书法家。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出自孙过庭的《书谱》。
孙过庭(646~691),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书谱》这本书是最重要的书法理论书籍,引用最多的书论。
如果把提问提到的补全,那么意思就更明确了。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学书初谓未几,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看到上面《书谱》的内容,就想到《兰亭序》的”永“,永远有多远。
平正险绝,复归平正,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这样的历程,我们近现代没有书法家能够达到。
启功先生做到了吗?
现在很多人喜欢的启功体,也并没有达到,平正险绝,复归平正。
启功体并不注重单字笔画,让启功体难以达到非常高的高度。
一人有感
我们不可能知道《书谱》作者孙过庭,他心中”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怎样的境界,需要这个人的字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一个活到58岁,一个只活到42岁。
想来想去心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符合”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8月18日沪。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书谱》中孙过庭论书境界,是指学书法达到了腕笔合一、心法合一、人书合一的道法自然成熟境界。这个老字,亦可作老练解释,并不一定要人老了以后才行。
如孙过庭写作《书谱》时并不老,但草书已达化境。有的人老写一辈子只是白写毛笔字,关键是要运笔熟练、笔法老练才能通、才是老。
当年上海徐松芒老师(后去福建)才二十多岁,但书法已然通会,楷书笔法既熟练又老成,全与碑帖通会,惊为神助,惜少人知,请欣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欣赏一下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谈到“通会之际,人书具老”是怎么样一种境界呢?怀素的于六十三岁岁的写的这件作品,绝对称的上,“通会之际,人书具老”。因为这件作品虽然是草书,但作品流露出来的那种不激不厉,不温不火的气韵格调,真正是由生到熟,由熟到生的经典杰作。
我们知道怀素是狂草书法大师,其草书放纵不羁,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腕底如有鬼神。故有颠张醉素之明。可是我们分析一下怀素《千字文》作品放大后的一个字,虽然是草书,可用笔如楷,结构严谨,端严规矩,笔笔不苟,感觉不到丝毫火气。从技法是来说更是老道,如“垣”右部的“日”字的省减符号,根本感觉不到有一丝的闭塞拥堵之感。
整个字的点画线条,笔沉墨实,浑厚朴茂,如锥画沙。用笔节奏明快。非技法纯熟,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之所不能。
人书具老,一方面来自对经典技法的严格训练和长期的打磨,甚至是一位书法家穷其一生的时间与精力的对书法技法、理论和学识的融会贯通之“通会。
二是与年龄、阅历有关,与心性所至有关。因为技法可学 而靠时间与年龄的打磨所养成的那种气度是靠临摹练习学不了的。
能够做到“通会之际,人书具老”往往靠二者兼得所成其书法。古人如此,现代人同样如此。
看到孙过庭书谱中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一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临终前的绝笔“悲欣交集”这四个字。弘一法师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似乎也并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形容他的书法,我能想起的最确切的词就是“人书俱老”这四个字了。
其实“人书俱老”说的境界与人的年龄或者书法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中国书法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作品很多都是书法家正当壮年的时候写的,比如王羲之32岁(另一说50岁)(303-361,一说321-379)写就的《兰亭序》(353),颜真卿(709-784)49岁写的《祭侄文稿》(758),苏东坡(1036-1101)45岁写的《赤壁赋》(1082),米芾(1051-1107)37岁写的《蜀素帖》(1088),赵孟頫(1254-1322)45岁左右写的《洛神赋》(1300左右),而这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却很难用“人书俱老”来形容。
人书俱老的境界首先应该是人的境界,“老”在这里是一个人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种种坎坷后的一种沉淀。一个“老”的人不会再慌乱迷茫、患得患失,他应该有一种处变不惊的沉稳和看透俗世的豁达。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老了都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君不见现今社会还有很多老人为了抢座位而大打出手的。
人书俱老的第二个境界是书法的境界,只有达到“老”的境界的“老”人才能写出“老”的字来,这个“老”人未必就是一个年龄很老的人,但他必然超越了一般书家的追求。他不会再去炫耀书法的技巧,不会再在谋篇布局上费尽心机,更不会因为某一个字或某一笔的好坏而欣喜或沮丧。他在书法上的追求已经融会贯通,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也就是孙过庭所说的“通会之际”。这个时候他写字似乎是信手拈来,字写得是跌跌撞撞、东倒西歪,却又浑然天成、意趣盎然。字里行间除了有书法的韵味,似乎更多了生命的力道,正如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
“人书俱老”似乎也可以超越书法的范畴,“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东坡是不能说“人书俱老”的,但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可以说是“人书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