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长崎事件中,北洋水师若炮轰长崎,还会有甲午战争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6关键词:战争,事件

长崎事件中,北洋水师若炮轰长崎,还会有甲午战争吗?

点赞1、玉树藏族自治州 网友:情感洁癖

1894年9月17日,清晨的黄海一片宁静,稀疏的薄雾笼罩在海平面上,微波荡漾的浪花拍打着船舷,远处,海天一线之间,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零星的海鸥错三落五地翱翔于天际,宛如一朵朵点缀在水墨画上的蝴蝶,翩翩起舞跃入人的眼帘。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不可言,对于久已离乡的北洋水师战士们来说,此次的任务是前去增援朝鲜半岛,驱逐狼子野心的日寇,然而,当他们刚刚登陆就获悉平壤失守,朝鲜半岛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势无可挽。

既然为之付出的努力也没能挽救大厦将倾的“李氏王朝”,打道回府早点与亲人相聚也不失为一桩漫长出海归来的人生快事。

当黎明前的曙光照亮黄海前,噩梦很快袭入了北洋水师战士们的梦乡。

11时许,日本联合舰队与北洋水师对峙于黄海大东沟海域,日舰不顾大清国的警告直奔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首先开炮。

顿时,黄海海域上中日两国舰队互相开炮,北洋水师10艘军舰和8艘附属舰与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主战军舰和24艘鱼雷艇万炮齐发,整个黄海硝烟弥漫、海水沸腾,看来日舰此次以力量绝对优于北洋水师的阵容倾巢而出已是早有预谋。

激战五个小时,“定远”、“超勇”、“扬威”三舰身遭重创,日舰“吉野”在黄海横行无忌,并向清国“致远号”发起了猛烈的袭击,“致远舰”全舰大火,船体倾斜。

在即将沉没前的一刹那,“致远”管带邓世昌矗立于甲板高亢激昂地陈情道: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如今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全速前进!撞沉吉野!”

伴随着,管带邓世昌的一声令下,“致远号”开足马力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然,不幸被日舰鱼雷击中,全舰顷刻间沉入海底,邓世昌漂流于海面,随从欲救之,邓世昌高呼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试问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矣!”言罢旋即殁于汪洋,年仅45岁。

甲午海战,中日双方在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激战后,北洋水师几乎团灭殆尽,光绪皇帝闻悉海战惨败,乃扼腕痛惜,又见邓世昌壮烈殉国,垂泪大恸撰联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赐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

30年磨一剑的北洋水师,仅在成师6年后就败北于日本联合舰队,叫多少国人睹之心中隐隐作痛,而关于北洋水师惨败的原因,历来仁智各见、众说纷纭,有人言,败于长期拖薪欠饷,舰队无钱更新换代;有人言,败于指挥体系拙劣,官兵懒散游勇;还有人言,败于运气使然等等。

诚然,以上皆北洋水师败亡之因。然而,倘若将目光回转至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的前八年,也就是长崎事件的当年,尚使北洋水师抓住历史赐予清王朝的天赐良机,彻底踏平日本,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甲午海战之国耻。

这一切还得从隐藏于历史背后的长崎事件说起。

1861年,自洋务运动如火如荼的全面铺开以来,中国近代海军在淮系首领李鸿章的牵头下取得了重大进展。到1886年,北洋水师经过前期25年的筹备,先后拥有了定远、镇远 、济远、威远、超勇、扬威等一批世界级重量主力战舰。

当时的北洋水师综合实力已经跃居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强国海军名次,凭借着先进的主力战舰,中国完全有能力抵御亚洲任何国家对大清王朝的海上挑衅行为。

甚至在1886年,清王朝为了提防俄罗斯帝国舰队占领朝鲜永兴湾,派出了以水师提督丁汝昌与洋人教习琅威理为代表的北洋舰队奔赴朝鲜海域巡视。

在结束完对永兴湾海域的巡视后,北洋水师进抵日本长崎进行修整。当时的日本海军尚处于起步阶段,沿途看见北洋水师铁甲巨舰、龙旗高扬的日本民众内心无不充分羡慕与愤恨。

8月13日,购物、狎妓的北洋水师官兵与长崎市区当地日本人发生斗殴,闻讯赶来的长崎警察将打斗的水兵予以逮捕,很快北洋水师官兵与日本警察、当地民众发生了械斗。

日本人仗着人多势众将水兵团团围住,并用日本武士刀进行砍杀,事后统计显示,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44人受伤、5人失踪。日本警察也被打死5人,30人受伤。而长崎市民亦有多人受伤。

长崎事件发生后,北洋水师群情激奋,舰队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水兵们褪去炮衣,将巨炮对准了长崎市区,总教习琅威理甚至主张对日开战:“即日行动,置日本海军于不振之地。

可李鸿章拒绝了琅威理的提议,只是语带威胁地向日本驻天津领事波多野道:“开启战端,并非难事。我兵船泊于贵国,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在强大的北洋水师面前,刚刚起步不久的日本海军完全不是大清王朝的对手,面对北洋水师赤裸裸的威胁,日本赔付了中国52500元,中国也赔付日本15500元,长崎事件也在草草处理中落下帷幕。

倘若当时李鸿章采纳了琅威理的建议,凭借着实力远超日本的北洋水师将日本长崎的三菱造船所摧毁殆尽,焉有8年之后的甲午战争之耻?历史不容假设,然而,李鸿章在甲午海战惨败时,回忆起8年前的长崎事件,会不会感叹自己太仁慈呢?

参考资料:

1. 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之命运? .人民网

2. 《洋务运动》(2)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3. 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点赞2、邓州市 网友:沬唍待續

问的跟我写的文章标题一模一样,字都没改。直接把文章送上。

长崎事件中,北洋水师若炮轰长崎,还会有甲午战争吗?


文/风雪故人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看上去日本是一战功成,直接战胜的大清国。实际上,在此之前的二十年,日本还被清朝的土著打的不成样,此前八年还在本土遭受北洋水师的大炮威胁,甚至面临大清国的宣战威胁。

19世纪60年代,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全盘西化,现代化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得进取啊,要向外扩张,于是打起了台湾的主意。

当时日本借口琉球商船被台湾土著给”出草“(台湾土著猎人头)的借口,向大清国交涉。实际上琉球也向大清朝贡。结果,大清话没说圆,日本就去台湾搞事。

1874年小日本出兵台湾,明治维新后第一场对外侵略战争,他们暂时只敢打东南原住民。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日本正规军被原住民打矇了,但是通过外交手段让清政府赔了50万两白银,大清国也是够了。

大清国毕竟还是大清国,是天朝上国。1886年,北洋水师第一次访日,定远、镇远、济远、威远4艘军舰前往长崎大修,日本人那个羡慕啊,码头上都是看热闹的人。

船上那些水兵一上岸就直奔妓院。水兵们排队,看到日本人不用排队,这就不爽了,直接把妓院砸了。日本警察抓了几个人,结果船上四五百人直接冲进警察局抢人。

后来日本还有组织有预谋的对清军水兵进行砍杀,四艘军舰进入临战状态,褪去炮衣,大炮对准长崎市中心。这下日本没脾气了,赶紧的赔礼道歉。

李鸿章得知“长崎事件”后,召见了日本驻天津领事波多野,威胁说:“如今开启战端,并非难事……”。北洋水师总教习琅威理主张开战。弱国无外交,那时的日本是多怕呀,大清国一打过来,日本就完了。

日本经历了长崎事件后,掀起了造舰高潮,日本天皇用私房钱赞助造军舰,大力发展海军。中国威胁论也在日本肆意传播,连小孩子的游戏都是要打定远,镇远。

那时候的大清国以绝对压倒性的实力放过了日本,短短几年之后,大清国瞧不上的小日本竟然打上家门口,还打赢了。

很多人认为,当时如果采用琅威理的建议,小鬼子又岂敢日后挑起侵略战争。

(据说,长崎事件中,一个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窃取了一本清军的小字典(一说是截获了清军的电报)。日本电信专家于是知道了中国人制造密码的方法。)

点赞3、四平市 网友:笑你作i

作者:金满楼

1886年8月,北洋水师“定远”、“镇远”等六舰访问长崎期间,北洋水兵与日本警察及浪人发生冲突。

在这次群殴中,北洋水兵死7人,伤40余人;日本警察被打死1名,受伤警察及浪人约30余人。

事后,李鸿章大为愤怒地召见了日本驻天津领事波多野,其中不无威胁地说:“如今开启战端,并非难事。我兵船泊于贵国,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而在之前,北洋舰队总教习琅威理也建议清廷立刻对日本宣战,炮轰长崎作为报复。

尽管一些日本好战分子大肆叫嚣,要求政府“不屈服于任何恫吓或压力”,但当时中国的国力及军力都是日本难以企及的。

仅就海军而言,日本只有3 艘3000吨级的铁甲舰, 而北洋舰队光7000吨级的铁甲舰就有两艘,其他巡洋舰、炮舰、运输舰等,其数量和质量也远在日本之上。

但到最后,李鸿章和总理衙门还是冷静了下来,因为这一事件毕竟不算大,由此向日本宣战,势必引发更大的国际冲突,而英法美德等国此时正虎视眈眈。

致远舰

此外,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当时的关系也没有后来的那样极端对立,开战于人于己都未必是一件好事。

从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当时的主政者还是太和平主义了,当时的处理太无远见,也太低估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其实是应该借此机会彻底解除日本海军力量的。

此后,日本反而借助这一事件迅速发展海军。

1888 年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购舰、造舰进程,六年间便添置军舰12 艘,总计新添海军吨位近18000吨。

吉野舰

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主力舰总吨位已达到37000吨,大大超过了北洋舰队主力舰总吨位(不到30000吨)。

到甲午战争前夕,北洋舰队在总吨位、航速、火炮功能上均劣于日本舰队,而甲午的惨败,导致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巨大灾难。

如是,清廷拿得出赔偿的巨款,却拿不出继续发展海军的钱,女人与孺子当国,实在是可悲可叹。

~~~~~~~~~~~~~~~~~~~~~~~~~

历史无限精彩,持续更新中~

敬请关注:坑爹史册,谢谢~

~~~~~~~~~~~~~~~~~~~~~~~~~

点赞4、中山市 网友:不善言辞

局座在访谈时,提到长崎事件,还为北洋当时没有借机开炮而惋惜,清政府胆子小,只要开炮,甲午海战的悲剧就能避免,也不会有8年抗战了。日本人只屈服于强权,要打服而不能讲理。

点赞5、抚州市 网友:等故人

不知道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不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想法:

两年前,也就是1884年,闯入福建马尾军港的法国远东舰队的9艘军舰,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向港区内的11艘福建水师军舰发起偷袭,由于在偷袭面前猝不及防。仅仅30分钟,福建水师11艘军舰中的9艘被击沉、2艘重伤搁浅(后被破坏),760多人阵亡,仅有少数官兵逃生,福建水师在半个小时之内宣告全军覆没。

那么两年之后的1886年,前往长崎进行维修和访问的北洋海军,其登岸官兵遭到日本警察和民众的袭击之后,倘若丁汝昌能效仿两年前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的偷袭行动,即突然向长崎发起炮击,并对长崎港口内的日本联合舰队军舰进行偷袭。那么北洋舰队是不是也能复制一场新的“马尾海战”呢?

倘若在这场海战中,北洋舰队能够提前杀伤日本联合舰队的有生力量,那么八年后的甲午战争是不是就打不起来了?或者即便能打起来,面对缺少了大量军舰的日本舰队,北洋水师是否能有更多的胜算呢?

对于这样的设想,笔者的看法是:想得挺美好,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去实现!因为这种设想涉及到了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长崎港口有日本联合舰队的军舰吗?

2、即便是1886年,此时的北洋舰队有与日本海军一战的实力吗?

只要能把这两个问题搞明白,那最上面的设想就很容易可以推演出结果——此时动手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好的结果!

至少在长崎事件发生的时候,北洋舰队就不可避免地碰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他们所在的港口里根本没有什么日本军舰。因为长崎港口是军商两用港口而并非是专业的军用港口,那此时日本的军用港口到底在哪?答案是佐世保军港!

尽管两个港口都在九州岛,并且两地的距离并不远,但两者毕竟不在一个地方。就算此时的北洋舰队在长崎港口内大开杀戒,但其所能击沉的,也只不过是一些并非军用军舰的商船和运输船,对日本海军形成不了任何杀伤。

而长崎事件的爆发,远在佐世保军港内的日本舰队也必然会做好战斗准备,作为一处军用港口。佐世保军港内不仅仅有日本军舰,其附近更有大量的海岸要塞和炮台,当所有力量聚集到一起的时候,佐世保军港会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而这样的堡垒是北洋舰队难以摧毁的。

要知道9年之后的威海卫之战,为了消灭威海卫军港内的北洋舰队,日本联合舰队可是动用了全国的海军资源,大小57艘军舰围住威海的外海,另有35000名陆军从山东半岛登陆,从背后将威海卫军港的陆地方向全部封死。在海陆军的配合之下,日军也花费了长达半个月的时间才控制了整个威海卫。

但长崎事件中,来访的北洋舰队只有四艘军舰(定远、镇远、济远、威远(木壳炮舰)),并且没有任何陆军的配合,想消灭佐世保军港内的日本军舰,可能吗?恐怕连外围的要塞炮台都无法完成压制!

那么退一步讲,倘若在这一年,来访的北洋水师能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一场决战,北洋水师就能有足够的胜算吗?这个问题恐怕也会呈现出否定!

因为此时的日本联合舰队还没有达到八年后的巅峰,但同一时期的北洋舰队,也同样没有达到自己的巅峰!

众所周知,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时期号称有“八大远”,即有八艘远字号的钢铁军舰,而这八艘军舰也成为了北洋舰队的主力战舰,但在1886年的时候,它们都在哪?

致远、靖远、来远、经远,这四艘军舰此时还在英国和德国处于建造期间,直到1887年年底才返回国内。

由福建造船厂打造的平远号,1889年完工,1890年才正式并入北洋海军。

这也就意味着,北洋海军的八大金刚,此时也只有三个:定远号、镇远号、济远号,实力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

当然,在这个环节上,也许有人会发出询问:即便此时的北洋海军只有三艘主力军舰,可毕竟定远号和镇远号是7335吨的亚洲第一巨舰,再加上2300吨的济远号,从实力的角度恐怕也能压制日本舰队吧?但事实是尴尬的,此时面对同样没有最终成军的日本联合舰队,北洋舰队并不占据优势。

1、此时的日本海军,拥有五艘钢铁制军舰,其分别为:

浪速号和高千穗号,长崎事件五个月前完成建造,排水量分别为3700吨。

金刚号(2200吨)、扶桑号(3700吨)、比睿号(2200吨)。

单从数据你就不难发现,此时在主力军舰的实力和吨位对比上,这五艘军舰仍然压过了北洋水师的三艘主力军舰。

2、从备战情况来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定远号和镇远号才返回国内。由于三年之后,北洋舰队才正式成军,此时这些军舰还没有完全开启战备状态。例如定远号和镇远号上的八门305毫米主炮,炮弹在国内还无法完成生产,只有少量回国时携带的进口炮弹被留存。弹药量甚至比八年后的甲午海战还要稀缺,而众所周知,八年后的甲午大海战,北洋海军的弹药就处于不足的局面。

尤其在这个时期,威海卫和旅顺军港还没有修建完毕,甚至旅顺的船坞也没有建造完成,北洋海军的主力军舰在国内根本无法完成维护,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军舰才会访问长崎,一方面是海军交流,但另一方面,更是想借用长崎的船坞工厂进行维护。

这也就意味着,真的打起仗来,北洋海军受损的军舰连维护的地方都没有,那这海战怎么打?

想在长崎事件之后就与日本开战,这其实也只是少数人的一厢情愿,以当时的各方因素来考量的话,此时的北洋海军根本没有一战的可能。更别说中法战争刚刚结束一年,清朝根本无力发动第二场战争。

点赞6、公主岭 网友:覆水难收

可能不会有甲午战争,但必然会有其他的海战,对于近代的日本来说,入侵清朝染指大陆是必然的选择,即便长崎事件中北洋水师炮轰长崎,也不会打消日本人的心思。

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听过长崎事件,但实际上,这是清朝近代对日唯一的一次外交胜利。

清光绪十一年,著名的北洋水师建立,这支耗费巨资所建立的舰队迅速跻身世界最强大的舰队行列当中,与此同时,整个亚洲的形势迅速变化。

那时候的日本在李朝策动“甲申之变”,想着从清朝手里夺取半岛,而李朝看清朝不靠谱,想着联合沙俄,英国人觉得俄国会妨碍自己的利益,悍然出兵占据巨文岛。

面对英国人,俄国不甘示弱,也说要南下占据对马岛,结果吓到了日本人,因为对马岛属于日本而非李朝,这么一来,日本对于半岛的染指就只能放缓延迟。


作为缓兵之计,日本选择与清朝联合,对英国与沙俄施压,而当时建立北洋舰队不久的清朝直接派出军舰,巡航济州海峡一带,宣示对于半岛的宗主权。

不仅如此,舰队也远航到海参崴进行访问,结束访问后,因为当时清朝在旅顺口的船厂港口还没有完工,所以丁汝昌等带着舰队前往日本长崎进行修理维护工作。

偏偏这趟行程,发生了事端,有清朝的水兵登陆后,在长崎的风月场“丸山家”酗酒闹事。

因为酒醉,当地人与清朝水兵之间发生殴斗,一名日本警察重伤。

刚开始北洋水师方面对于水兵进行了限制约束,可后来水兵们全体上岸,而当地的日本人纷纷开始袭击清朝水兵,最终发生大规模骚乱,北洋共有五人丧命,重伤六人,轻伤三十八人。


这件事在当时的北洋水师内部,还有日本的民间都引起了极大的愤慨,双方都觉得是自己人吃了大亏,冲突越来越不可收拾,而这就是著名的“长崎事件”。

没想到这时候,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济远与威远四大军舰,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城区,北洋的洋人总教习琅威理放话,他要用武力解决问题。

这下子把日本人给直接吓懵了,因为那时候日本海军正在成形当中,唯一的铁甲舰扶桑号完全不能与北洋水师的舰队相比,而且日本明治维新没多久,国力还不强。

日本近代也被列强逼着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当时正在修改,无力再与清朝为敌。

在这种绝对的威势之下,日本人选择了妥协,明治天皇亲自主持了会议,选择退让,日本支付伤者治疗的所有费用,至于凶手的惩办,各自协调互不干涉。


很多人在想,如果当年北洋水师并没有住手,直接对着日本的长崎进行了炮轰,那么还会有后来的甲午海战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会,只可能时间会延迟。

对于日本人来说,明明是清朝水兵上岸闹事,吃亏的是自己,为何到头来还要日本妥协?

长崎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实际上是清朝与日本双方的共同让步,但是日本从上到下对于清朝的恨意愈发强烈,也深感国家的弱小,超过、打败北洋水师成了一个坚定的目标。

也正是从长崎事件以后,日本加速了对于海军的建设进程,他们就是要打败北洋。

日本地狭人稠资源匮乏,近代日本要跻身列强改变命运,就注定要跟西方一样大规模进行对外扩张与掠夺,东亚大陆是日本最好的选择,日本绝对不会放弃野心。


自古以来,日本就是个只会屈服于强者的国家,对方强大的时候,日本必定跟随学习,可对方一旦衰弱,日本绝对不会感念恩情,反而会居高临下恩将仇报。

长崎事件当中,日本之所以选择退让,是因为当时日本的实力不济,但相对来说,清朝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强大,北洋水师外强中干,也就能唬唬人而已。

试想一下,如果清朝真的炮轰长崎,那么接下来就只有继续战争,以日本当时的能力根本就打不过清朝,但是清朝从日本身上,也实在是捞不到多大的好处。

反而,清朝的强势必然引发列强的忌惮,尤其英国与俄国,断然不会允许。

对于西方列强来说,清朝的孱弱才能够符合他们的利益,如果清朝与日本之间发生战争并且清朝取胜,到时候东亚的主导权会再次落入清朝手里,这是不符合西方利益的。


况且,清朝之所以没有炮轰长崎,也是因为清朝建设北洋水师的根本目的,从来就不是进军海外与列强一争长短,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

中法战争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清朝明明获胜,最终却还是让法国“不胜而胜”。

当时的北洋水兵如果真的炮轰长崎,那么就意味着清朝与日本之间开战,且不论清朝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能够打赢日本,但有一点,清朝是绝对不愿意主动打仗的。

战争耗费巨大,而且中原向来缺少对外扩张的传统,可战争一旦打响,不分出结果胜负的话就难以收场,以晚清的作风,恐怕还会严惩私自开炮的人,对日本道歉赔偿。

即便长崎事件清朝真的开炮,日本发动对于清朝的战争也绝对不会消失,除非清朝真正强大起来让日本不敢出手,清朝当时开炮,最多让日本的侵略延迟,但不会让日本人放弃。


点赞7、鄂尔多斯市 网友:小七情

发生在1886年8月13号的长崎事件,如果孤立的看,就是一个因为士兵摩擦产生的外交纠纷。如果你用长距离的历史眼光关注,会发现它和八年之后的中日甲午战争,乃至于之后半个多世纪的中日对抗,都有着相当的因果关系。

铁锤文史先说自己的答案:长崎事件,表面上以清政府取得较为有利的赔偿结果而告终,实质上暴露了北洋水师大量军事机密,暴露了北洋水师守备懈怠,官兵素质地下的深层次问题,为后来日本海军的快速崛起还甲午海战,埋下了不利于中国的隐患。

简要说一下长崎事件的经过,实话实说是非常狗血的剧情,就跟某些电影一样狗血。

1886年7月份,北洋水师四艘军舰完成了在朝鲜的巡防任务,8月1号停泊到日本长崎岸边大修保养,其中定远号和镇远号两艘军舰都是7000吨的庞然大物,此时日本只有3000吨的铁甲舰,这种威慑力可想而知。

8月13号,几名北洋水兵来到长崎市里面的青楼妓院嫖娼,那天会所里面的生意特别好,男人们需要排队。几名水兵猴急的抓耳挠腮,恰好这时候有几个日本客人可能有VIP通道,没有排队径直要走进去消费。几个水兵上前撕扯起了纠纷,最后水兵仗着人多势众把这家风月场子给砸了,还打伤了一个前来维护治安的警察。

大家各自散去之后,原以为会相安无事,结果两天之后,8月15后,北洋水兵在一条街上闲逛,发现街道两头全部被人堵住,数百名日本浪人和日本警察扑上来袭击这些水兵,北洋水兵这次吃了大亏,当场被打死5人,重伤不治2人,40多人受伤。日本方面被打死一名警察,也有30人受伤。事情闹大之后成了国际纠纷,李鸿章找到日本人威胁,如果不妥善解决就会诉诸武力。

以日本当时的海军实力是不足以和北洋水师抗衡的。

后来在国际势力调解之下,长崎事件的处理结果是,日本赔偿清政府5.2万元,清政府赔偿日本1.5万元,医院里面2700元医药费也由日本人出。

清政府取得了表面上的优势。

可是如果往远了看呢?

第一,北洋水兵纪律松懈的毛病被日本了解。

第二,北洋军舰让日本人维修保养是一招臭棋,日本情报人员利用维修保养的机会绘制了北洋军舰详细的图纸。

第三点,日本国利用这次外交上的失利在国内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激发起日本国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当时全国上下捐款捐物,支持日本政府加强现代海军建设,就连日本天皇母亲都捐助了自己的首饰。日本海军从此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等到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的时候,日本海军主力舰总吨位已经达到3.7万吨,北洋水师主力舰总吨位还不到3万吨。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乾坤大挪移!

至于题目里面假设的北洋水师炮轰长崎,那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如果发生这种事件,那就相当于两国宣战,那是国家元首才有资格做出的决定。

北洋水师的现场领导人根本没有胆量做出这样鲁莽的决策。

点赞8、百色市 网友:楼伊洛。

打了又如何?岸炮有可以无限加固的掩体,有不会摇晃的射击平台,可以在高山设立炮兵观察哨精确效射,弹药库可以建在地下不会殉爆。而军舰烧锅炉需要生火一两小时才能开动,不然在港口内就是死靶子。二战发射1200公斤炮弹的美国战列舰都曾被日本发射50公斤炮弹的6寸岸防炮逼退过。

中日之战是一个农业国受掣肘的北洋大臣个人部队与一个近代化国家在列强贷款支持下举国一致的对抗,必败无疑。

再举一例,1894年订购,1897年服役的两艘富士级12000吨战列舰服役的话,再等两年开战定镇两舰就是当场被击沉的下场。

由此可见日本对海军的投入是一贯的,日本近代化以后,几十年科学研究丝织业就打垮了满清,从数量和质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发展使财政收入能支持大规模投入。

而中国是农业国增收农业税效率低下,中间贪腐严重。翁同龢亲兄长临阵脱逃被曾国藩李鸿章弹劾发配新疆,他担任户部尚书后北洋未填一舰,即使有钱也不会批准。

清朝内部保守派洋务派,满人汉人,湘军淮军,清流派实干派,太后党皇帝党相互敌视。甲午战争不过是北洋大臣李鸿章个人的淮系陆军、北洋新建陆军,北洋水师与日本举国之战。

南方南洋,两广,闽浙三大水师平时多受北洋压制,自身问题比北洋还多。只有李鸿章亲哥担任总督的两广水师派出了广甲广乙等小舰。

北洋水师内部还有福建系军官排挤其他人的现象,闽系把持海军几十年直到解放之后,应该说闽系海军在历次对日战争中都奋战牺牲了,但开会要么讲英文要么说闽南话,没有留过洋的外省军官几乎没有插话余地。英国顾问琅威理就认为不应专任闽人,对军纪和军人荣誉要严加要求,刘步蟾在琅在舰上时就降下总督旗升起总兵旗,琅认为自己是提督军衔收到侮辱后辞职。降旗事件后英国撤走所有顾问,不在接收中国海军学员,全力支持日本崛起,给予日本大量贷款,用于扩军和发展工商业。更以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亲近日本,后来甚至签订英日同盟。

而失去海军第一的英国顾问后北洋水师军纪废废弛,训练造假。刘公岛遍布妓院烟馆,军官多纳妾吸毒离舰生活,日军则在英国顾问训练下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海军,如此对比怎能不败?

点赞9、荆州市 网友:浪子未归

当然不会有啦!如果炮轰长崎中日开战大概率是日本海军全军覆没,最后日本割地赔款。那时候的北洋水师还是很强大的,当时的北洋海军主力舰性能等还不算太老,至少要比甲午海战时强很多,不至于旗舰一开炮就震塌了舰桥。甲午海战时北洋海军的很多舰艇都年久失修,再加上不重视速射炮,不管是在航速上还是舰炮射速上都不如日本,在炮弹爆炸的威力上也不如日本。而长崎事件时那时候的日本海军还没有底气和北洋海军一决高低,毕竟当时北洋海军的主力舰支都在,而且当时的日本海军也没有装备那么多的速射炮,舰船很多还都没有更新。所以当时的日本海军打不过北洋海军,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的日本海军即使受到侮辱也不敢开战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当时他们的实力还不行,他们不敢和我方开战。这次事件之后日本的明治天皇开始带头节衣缩食,为的就是和北洋海军一战,但是我们的北洋海军却再也没有更新过装备,军备松弛了起来。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点赞10、厦门市 网友:风起人散

不但会发生战争,而且满清会败的更惨。这是由当时的历史决定的。

长崎事件,北洋水师之所以敢于在日本领土“大打出手”,亚洲老大的心理在作怪,满清在西方列强面前“低人一等”,但在东方国家却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朝鲜有租借,在日本享受和西方一样的“治外法权”。这在长崎事件的善后工作中也可看出一斑。

正是由于长崎事件之耻,国力蒸蒸日上的日本开始把满清当做主要对手和假想敌,疯狂扩军备战,终于在甲午战争后报了一箭之仇。如果当时北洋水师炮轰日本长崎,不但消灭不了日本海军,而且会在不远的时间“老账新帐一起算”。

点赞11、驻马店市 网友:一缕暖光

从中国历史来看,就不会发生北洋水师炮轰长崎的事情,舰长绝对不敢下这样的命令,这是要掉脑袋的时候。清军的指挥系统也很落后,没有参谋本部的指挥模式,舰长要跟李鸿章请示,李鸿章还得跟军机处请示,军机处还得请示慈禧太后吧!这样半个月就过去了,怎么会打的起来。就算北洋水师的舰长是个愣头青,不要命不怕死,轰长崎两炮,又能怎样?甲午海战是日本有预谋的大陆政策的开始,他们要向外拓展,必须要先吞并朝鲜,朝鲜又是当时中国的附属国,中日肯定还是会在朝鲜开战,清朝落后的指挥制度,以及各自为战的地方自保的势力,注定中日清朝之战,中国必败。如果中国和日本甲午海战未败,日本也不会终有吞并中国的野心,也不会发动太平站战争,今天也不会成为被占领国。

二战一败,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日本狭窄的纵深,已经不可能让日本军事再崛起,再战就是种族灭亡之战。所以说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个平衡点,谁也跳不过去。二战一败,日军日俄战争、中日战争积攒的红利已经全部败光,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进一步压缩日本的战略空间,日本终会变成不入流的国家,与报仇雪恨无关,只于崛起有关。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