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时尚

“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说法是从何而来?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6关键词:广州,杭州,苏州,柳州

“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说法是从何而来?

点赞1、沈阳市 网友:古镇旧梦

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前人总结出来,应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广州的美食举世闻名,是世界一流的,吃法种类多;一苏州轻工业发展的好,丝绸布料最好,穿着舒服又好看;杭州是人间天堂,景美人更美,有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说法;柳州的树木坚硬,不容易腐烂,人过世了最适合用。

地方不同,民俗民风不一样。

点赞2、湛江市 网友:烟花巷陌

您好,很荣幸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有学习与旅游相关的课程,那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一、食在广州

广州人会吃,会吃是出了名的。小吃多,口味佳。广州甚至还有早上吃早茶的传统,全家老小围一桌,从早上吃到中午,聊聊家常,以此消磨时光。吃在广州是一种文化

粤菜是广州美食的代表,广州临海,地理气候又适宜植物得生长,所以粤菜食材丰富新鲜,时令性很强。

注重色,香,味,形俱全,口味以鲜嫩,清,脆为主

并且因为以前广州气候湿热,人烟稀少,蛇虫,鼠蚁多,物质贫乏,只能靠野味充饥。所以野味也会常常出现在广州人的餐桌上。像是其他人接受不了得蛇,虫,鹿肉等食材都是做成佳品的好材料。

所以很多人觉得广州人什么都吃,甚至网上还有广州人吃福建人的戏称。但事实上,广州人吃野味的事件早在物质生活变好后大大减少,现在广州的很多年轻人也并不会像长辈一样喜食野味。
而且在2003年广州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以后,出现在市场里得野味也大多为养殖品。


二、穿在苏州

苏州的丝绸名誉世界,是丝绸的故乡。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丝绸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丝绸产品变得更加门类繁多,有160多个品种,并创制出享誉中外的品牌。

苏州丝绸质地爽滑,柔软透气,为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独有产品。以色泽艳丽,平整光亮,柔润光滑,轻松耐穿为特色,深受海内外人所喜爱,外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且,苏州的刺绣也是远近闻名。苏绣还为四大名绣之首,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并且在近代,苏州艺人还成功地创造了双面绣来,技法让人十分惊叹!

苏州的丝绸再加上刺绣制作出来的衣服,精美艳丽,柔软舒适。所以才有了穿在苏州的说法。


三,玩在杭州

杭州旅游资源众多

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而且还有风景秀丽的杭州十景。

杭州人文古迹也多,西湖及其周边具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古迹。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独特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四,死在柳州

死在柳州"则是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这在过去以土葬为主的时代,棺材是人们最后得归宿,有一副好棺材是很让人欣羡的。

据说也与柳宗元有关。柳宗元到柳州做官,客死异乡,柳州乡亲为了纪念他,特意在当地订购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殓装着他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去柳宗元的老家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可等回到老家打开棺材重新殓装时,却发现柳公的遗体完好无损,面目栩栩如生。柳州棺材因此声名大噪,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因此有了"死在柳州"的说法。

以上才有了“吃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这句俗语。


更多相关旅游资讯请关注今日头条“旺财小姐的巡游之旅”,期待你的点击关注与精彩评论哦!

点赞3、盘锦市 网友:迷糊喵

中国从古今中外名传,吃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一,吃在广州中外公认,口味精辟是自然的,独特是吃啥有啥。简单两个说明吃法,盒饭,一千多种,豆腐能做一百多道菜,溪饭菜肴更丰趣,更不提山珍海味了。二,穿在苏州,轻工业制造最选进大型典范工业园,从款式、到选进各种衣料无地可比。三,玩在杭州,什么天堂古楼,西湖,钱江等,到处都是游玩水乡进百多地。杭州人文虽和,公交更是亮点。四,死在柳州的说法是古代,柳州有一种植物木材,人死后放在官材里,尸体干尸,不腐烂。后人们称为完整尸体。很多重要环节就不详情介绍了,谅解。

点赞4、宜昌市 网友:灵メ风

以前只听过生在杭州,死在柳州的话,没想到还有衍生的段子。大概意思应该一样,吃在广州,意思为广州好吃的多,无论点心还是大菜,都在中国可以说得上名次。不像北京,小吃虽然多,但都是外地人吃不惯的,什么豆汁,爆肚,卤煮火烧等等,很多都吃不惯。以前看各地外地人无法忍受的小吃排行榜,连武汉热干面都上榜,更不用说上面北京那些了。穿在苏州也好理解,苏州是丝绸之乡,连姚明结婚的时候都去苏州虎丘附近的婚纱街买婚纱。我和同学结婚差了半年,我们就在苏州婚纱一条街订的,超级便宜,1000块四条,婚纱加晚礼服。玩在杭州就更明确了,西湖美景甲天下,再加上传说的白蛇传大部分故事都在杭州发生,进一步打响了西湖的知名度。此外,从大杭州来看,还有千岛湖,天目山,灵隐寺,吴越王的遗址。其他不说,看看今年过年来杭州西湖游玩的人好了,就知道玩在杭州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死在柳州是因为柳州盛产一种杉树,此树成才快,质地好,自古以来是做棺木的好材料。各位如果有兴趣看古代小说,偶尔也会看到关于柳州棺木的介绍。时至今日,柳州人甚至动起了棺材的脑筋,旅游产品里面也增加了一种“迷你棺木”,可以观赏,也可以把玩,“取升官发财”之意。硬是把棺材卖给了活人。算是旅游产品里面比较奇葩的一种了。以上就是关于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解释。

点赞5、玉树藏族自治州 网友:战神天下

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传统说法,它应该是以前的文人骚客总结出来的,至少在那个时代有着相当的道理。

食在广州,那是源于广式小吃和精美讲究的粤菜。广州的吃,不仅讲究食材品质和精致工序,还注重成菜式样和煮盛器皿,且对菜汤品及酒水的搭配和上菜秩序都很考究。那就是吃得有文化、有档次、有品味,明显的缺点就是贵。

穿在苏州,那不就是在描述,走在苏州园林里,穿着用典雅苏绣装饰的合身的苏州丝绸旗袍的,姑苏女子的婀娜身姿。

玩在杭州,只要你在苏堤漫过步、在西湖游过船、在断桥遇到过佳人、在花港看过鱼.....,你就明白了。

至于死,那不是我关心的问题。

点赞6、嘉兴市 网友:离恨悠悠

这句话的说法从何而来?我认为;因为广州的美食与小食都是全国闻名的,如蜜汁叉烧,白切鸡,烧鹅,盲公餅,老婆餅,甘草榄……很多美味可口的食点,

苏州生产的绸缎丝织品也是全国有名的,尤其苏绣织品更在同行前茅,所以穿在苏州,

杭州自古以来都是风景如画的游玩胜地,有杭州西湖,雷峰塔,灵隐寺,三潭映月等等都是让人留连忘返的,就连千年修炼的白蛇精都不愿回到天上,有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也!

过去人死后都是土葬用棺木,棺木做的大付做的漂亮刻龙刻凤的就证明死者的家庭是有钱有势的,柳州的山多木材多木材又好,尤其是沙树木粗大挺直不变型,是做棺木的好材料,加之很多名匠手艺精湛,所以做出的棺木又大又漂亮全国有名,旧柳州有一条专门做棺材街道叫;寿板街,又名长寿路,如今改名(长青路)。

个人见解认为是这样而来。

点赞7、化州市 网友:桂花甜

这句话,说穿本质,指的就是人们的衣食住行。最早的原本出处,据说是金庸在《鹿鼎记》里曾写过这样一句:“住在苏州,着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但在流传过程中,被人们做了修改,就变成了如今的“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


下面,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析探讨一下,这句话到底蕴藏了怎样的美好意义,和人们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一、先说“食在广州”,即美食:“广州人食之研究,是甲于全国者”


广州人爱吃、会吃是天下闻名的,广州美食多,更是名扬海内外,吸引着无数的吃货前赴后继。而纵观世界之大,由中到西、从古至今,论起吃,试问还有哪里比得上我大中华吃货传承的?上下五千年,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中国人皆推崇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大事也!


要知道,在这世间短短数十年百来载,无论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自己,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图的不就是个填饱肚子、养活家庭!所谓养家糊口,就落在这口吃得上呀!


无论家境是否贫穷富贵,吃才是一个人、一个家存活在世的基本诉求。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吃饱的基础上,我们又衍生出来如何吃得好、如何吃得美、如何吃得开心等等诉求来。


君不见,就连孔夫子老人家都忍不住要在他的书里,在那本《论语·乡党》这么写到:“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文豪,他传下了儒家学派一脉,是古今人人尊敬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话,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很信服的。那么关于吃这一块,孔老人家都忍不住要这么讲究了,后来人又怎么可能不去影从学习呢!


也因此,广大的中国吃货们,在前人追求美食的影响下,在无数人不断地琢磨创新之下,就有了中华八大菜系的诞生:鲁菜、川菜、粤菜、江苏菜、闽菜、浙江菜、湘菜、徽菜,发明了炒(爆、熘)、烧(焖、煨、烩、卤)、煎(溻、贴)、炸(烹)、煮(汆、炖、煲)、蒸、烤(腌、熏、风干)、凉拌、淋等诸多烹饪方式。


其中,作为历经两千多年发展成型的粤菜,也就是广东菜,其主要起源和代表,就是广州菜。广府菜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韶关、湛江等地,用料丰富,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粤菜虽然在八大菜系中是起步和成型都较晚的菜系,但其影响却是很深远的:


民国时期,粤菜在上海逐渐取得霸主地位,引起人们对原生粤菜的窥视欲望,许多记者,或者特约人士,便纷纷将在广州饮食界的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发回报道。上海《申报》记者禹公1924年底前往广州,发回了一篇《广州食话》,开门见山地说,“广州人食之研究,是甲于全国者”。


时至今时今日,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国外的中餐基本上都是粤菜。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粤菜是海外中国菜的代表菜系。


粤菜集顺德、南海、番禺、东莞、香山、四邑、宝安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在广州得以发扬光大,精致美味,食之堪称天下一大享受。而以广州为粤菜源头和集大成者的广府菜系,广州美食也就当之无愧是粤菜的代表,因此就形成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


在广州,人们能够遍尝美食之五滋六味,即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脆;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人们耳熟能详的代表美食更是数不胜数:


白切鸡、烧鹅、烤乳猪、红烧乳鸽、蜜汁叉烧、脆皮烧肉、上汤焗龙虾、白灼虾、椰汁冰糖燕窝、木瓜炖雪蛤、干炒牛河、广东早茶、老火靓汤、罗汉斋、广州文昌鸡、煲仔饭、玫瑰豉油鸡、双皮奶等……


而以广州美食为代表的粤菜,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追求清淡、追求鲜嫩、追求本味,既符合广东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饮食文化,也是现代人追求美好生活中重视健康饮食的重要提现。


为此,“食在广州”,不仅是说人们对美食的一种追求和向往,其实也是对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第二,再来说“穿在苏州”,也就是衣:苏州丝帛之饶,衣复天下,“瞻军足国”


说到穿,其实就是指的衣服穿着。我们都应当知道,华夏民族名字的起源当中,就有关于衣服的含义: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千古以来,论起中国人服饰华美之最,苏州丝绸又被世人称之为代表。苏州丝绸誉满海内外,用苏州丝绸做衣服舒适、华丽、美观,是无数人追捧的对象。


丝绸作为中国古文明重要的承载物和传承文化之一,苏州更是是中国丝绸的主要发源地和生产地。早在4700年前,苏州所在的太湖流域已有被誉为“世界上原始农业时期最伟大创造”的养蚕、取丝、织红等工艺存在。


苏州丝绸被人们视为中国传统丝织品中的珍品、上品。作为丝绸的故乡,苏州在上古时期属九州中的扬州,夏禹时就有丝织品土贡“织贝”一类的彩色锦帛。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扎到中原各国观礼时,曾将吴国所产的缟带赠给郑相国子产。


三国东吴时,丝帛之饶,衣复天下,苏州丝绸已发展成为“瞻军足国”的重要物资。在隋唐时期,苏州出产的丝绸贡品数量最多,韩愈曾说:“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千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苏州的丝织业繁盛到了明清时期几乎到达巅峰,当时人们的衣服所用布料饰品,多数是罗、绮、绢、紵等,所谓的绫罗绸缎,皆是来自于此。


而三吴之地的苏州,则是出产丝绸最多、品质最好的地方。不说寻常人家,就是皇帝大婚、皇太后纳贡,都要用到苏州丝绸。用苏州丝绸织就的衣服,也成为了人们公认的最舒适、品质最好的衣物。


尤其是清代,苏州丝织产品,除宋锦、缂丝、龙袍等类别外,还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摹本缎、贡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陀罗经被、百子被面等多种多样,工艺技术水平高超,畅销国内外,外销约占60%,销往朝鲜、安南、缅甸、印度等国家,不仅受国内人们追捧,在国外也被人热爱。


因此,当人们提到想要穿的好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说一句:苏州丝绸少不了。因此,也就有了“穿在苏州”的说法。


如今看来,“穿在苏州”,不仅是对苏州丝绸的一种高度赞誉,其实更是直接体现出了人们对于漂亮衣服、时尚服装的追求和向往。


当生活困苦时,或许那时食不饱腹、衣不蔽体,只有温饱是最崇高的追求。但当生活好起来后,有了条件去改善,穿得暖和舒适,穿得漂亮美观,也就自然成为人们的追求。



第三,说说“玩在杭州”,也就是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所谓的玩,就是欣赏、观赏、游玩,这是一个行走天下的过程。


《楚辞·远游》中,屈原大佬写下了这么一句:“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向风而舒情”,意思就是说啊呀,谁能跟我一块赏玩这残留的芳草呀,没人的话,那我就只能在早晨的时候,自己对着清风放松心情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说“玩在杭州”这样的话呢?原来,杭州物产丰富,地形复杂多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中江、河、湖、山相互交融,辅以人们应时应景而筑就的亭、台、楼、阁、廊、榭、桥、汀,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秀丽,极具观赏性,因此被誉为“人间天堂”,是人们呼朋唤友前往旅游玩耍的好去处。


其中,杭州风景又以西湖为代表,美如西子,佳景怡神,宽人心境,自古以来深受文人雅士推崇,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柳永等大诗人、大词家都为它写下过名篇佳作,流传千古:“西湖景致六条桥,隔株杨柳隔株桃”、“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


在杭州,西湖为最,但那些众多的碑、亭、塔,桥、寺院,都是不可错过的游玩景点:千湖岛、灵隐寺、河坊街、西湖断桥、雷峰塔、苏堤、钱塘江,等等。


当然,还有人们公认的西湖十景: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


可以说,“玩在杭州”,三两天走不尽,五六天看不完,真的是流连忘返,怡景怡情。


如果说前面的“食在广州,穿在苏州”是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追求和向往,那么“玩在杭州”,就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追求所在。


不是有句话吗: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第四,“死在柳州”,本质指的是住,死后归宿:霉物变身吉祥物,寓意升官又发财


“死在柳州”,对于不明所以的人来说,这里面的一个“死”字,真是看着让人心里一个咯噔,甚至忍不住要喊一句:后生仔,不要动不动就说死,大吉大利呀!


事实上,如果对柳州有所了解的话,其实就不难明白了:原来,柳州虽然是因为“柳江”而得名,但这里盛产好木材,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是木材的集散地。附近的许多县是山区县,木材资源丰富。沿着水路,这些优质木材运到柳州,又从柳州运往外地,故称“柳木”。


“柳木”是柳州的优质木材,用来做家具、做棺材,深受人们的欢迎。在过去土葬为主流的时代,人们对于最后归宿的棺材是很重视的,而柳州木材打造的棺材,被人们认为是好棺材,所以“死在柳州”也就意味着人生最后可以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灵魂栖息之地。于是,“死在柳州”就成为了民间流传的口碑。


而与“死在柳州”这句话联系在一起,最早出名的,据说是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有关:

柳宗元在柳州做官期间,死在了柳州。而柳州乡亲父老为了纪念他,特意在当地订购了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殓装着他的遗体千里迢迢地运回其老家去安葬。



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路上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可等回到河东打开棺材重新殓装遗体的时候,却发现柳公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面目仍栩栩如生,大家都十分惊讶。柳州棺材因此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应而声名大噪,那些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因此就让“死在柳州”的这个说法传了出来。


而让这个说法深入人心的,还要归功于金庸、古龙等一批知名武侠小说家:古龙不少小说里只要与棺材、棺材铺有关的,几乎都会提“柳州”二字,他的《边城刀声》第二部第九章“王老先生的意图”中就有写到“拉萨城里最大的一家棺材铺叫‘柳州林记’。”


而武侠宗师金庸对柳州棺材也赞不绝口,在他的名作《鹿鼎记》第三十三回中直接写道“柳州盛产木材,柳州棺材,天下驰名。是以有‘住在苏州,着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之谚。”许多武侠迷们表示对“死在柳州”一说印象深刻,也就在于此。



到了现代,随着国家对于“土葬”的限制,倡导推行火葬之后,棺材原本应该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到柳州,却不难发现,在柳州的大宾馆商场、旅游商场,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中最醒目的居然会是那小巧玲珑的与棺材形似的“工艺棺材”。


棺材,官也、财也,取之“升官发财”吉祥之意。这种“工艺棺材”作为一种奇特的工艺品,个头小巧,造型精细、纹饰典雅,篆刻有“寿”及“福寿双全”、“龙凤吉祥”等字样,有些还镶贴金片,棺盖“长寿”金印,深深地吸引着游客。


许多来柳州旅游的游客,经常会忍不住买上一件纪念品回去置于案头欣赏,或盛印章、手饰,能留下一个温馨而甜蜜的柳州印象,从中感悟一番人生无常,轮回生死的豁达、虔诚的心境,品味死亡的艺术。


而促使本来带着几分“丧气”的柳州棺材,成功摇身一变成为如今可以赏玩纪念的“旅游工艺品”,还得归功于一个人。


1941年,王菊出生于柳州市郊柳城县一个棺材制作世家。明朝以前,王家的老祖宗就开始制作棺材,后来,王菊的曾祖父为自家出产的棺材创下“鸿德”字号,到王菊这一辈,鸿德棺材铺已历经4代。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不少华人及港澳同胞开始进入内地经商旅游。一次,有几位香港客人专程来柳州见识天下第一的柳州棺材,四处托人打听,几经周折,找到了昔日“鸿德”王家的后人王菊,希望能了结他们这个心愿。


王菊也不客气,带着这些港商客人回到了老家祖宅,看保存下来的自家棺材样品,并一一详尽解释柳州棺材的精巧之处,让几位港商听了大赞“厉害,厉害”之余,也生出了想带几副棺材回港的念头。


当然,真棺材体积庞大,重量惊人,托运带走不是易事,港商不死心,又提出能不能把大棺材按比例缩小,做成微缩仿制品也行。这个要求是王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但难得有人对柳州棺材如此一片热爱。


于是,王菊她硬着头皮,自己动手摸索,设计制作了4个10厘米长的小棺材送给了这几位港商。尽管这几副小棺材几乎没有任何复杂雕刻花纹,手工也粗糙,但港商仍喜爱得不得了,甚至回港之后又专程打电话给王菊,希望再订购一些小棺材拿来赠送亲友。


这时,头脑灵活的王菊如醍醐灌顶,名闻天下的柳州棺材不用担心绝迹了,完全可以以小型工艺品的形式重新发扬光大,而且棺材音谐“官”和“财”,“升官发财”是世人普遍的真实心愿,棺材可从一个“霉物”变身为带着好意头的吉祥物,相信会有许多人喜爱并收藏。




有了目标和动力之后,王菊十分投入,她一边翻阅资料古书为工艺棺材设计款式、装饰花纹,一边寻访过去帮家里做棺材的老师傅研究微缩工艺,解决技术难题,甚至专程到“工艺美术之乡”浙江东阳学习全国四大木雕之首的东阳木雕刻法,运用到制作工艺棺材之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菊为工艺棺材设计出了近10种规格大小,近百种花色图案,或是福寿双全字样,或是龙凤、双龙、双凤、百寿等等,工艺涉及半浮雕、全浮雕,线雕等等。当这些造型精美、不亚于一件艺术品的工艺棺材问世,港澳客人惊讶不已,不仅与王菊签下长期订单,而且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打开了港澳甚至东南亚市场,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王菊也因此成为开辟柳州棺材工艺传承之路的领路者和传承人。如今,年逾80岁的王菊拥有16项工艺棺设计专利,她拥有的经营了30年、每月可制作上万副工艺棺材的工艺厂,是柳州销量最大的工艺棺材生产厂家。她的事迹不仅上了中央电视台、多家国内报纸、杂志,甚至多次有台湾、香港的电视媒体专程来采访报道……


总结:

不论是广州美食、苏州丝绸,还是杭州美景、柳州棺材,无非都是人们衣食住行四件大事的态度,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对品质人生的向往。


吃美食是为了开心,穿丝绸华服是为了开心,去行天下看美景游玩也是为了开心,就连想着死后能住进一副好棺材里头,还是为了图个开心。


开心者,享其福,何其幸啊!


因此,不管是“吃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这句话到底从哪里来得,只要人们还在孜孜追求美好生活,不一定就非得是广州苏州杭州柳州,也可以是北京上海南京洛阳……


条件好了,人嘛,总归是可以有点追求、要有点追求的,而人之一生,短短数十百来年,无非就是吃嘛穿嘛用嘛玩嘛,何不吃出品质、穿出时尚、玩出乐趣、死得其所呢!


更何况,美食也好,丝绸也好,风景也好,棺材也好,都各自有着独特的中华文化传承其中,我们在品味这些事物的时候,还能得到文化的熏陶,传播传承中华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观点,大家认同吗?


注:

1、以上内容,部分参考及摘选来源网络搜索及百度百科

2、《【深度】蜚声海外的柳州棺材,还能焕发“第二春”吗?》,作者微评柳州

点赞8、临汾市 网友:鹿!@

广州的美食是没的说的

点赞9、平顶山市 网友:陆尘埃。

苏杭二州,天堂之城,实至名归;

美食之城,成都其一,各有千秋;

柳州之棺,时过境迁,名存实亡。

点赞10、抚州市 网友:狂为叻谁

跟据地方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当地风景而定。

点赞11、成都市 网友:行云流水

我们这个小地方就是吃在津市,玩在澧县,死在临澧县。津市什么独特东西都吃,也讲究吃,津市牛肉粉,汤包,僵猪肉,等什么都美味通吃,牛皇后你们吃个吗?就是母牛b都是名食品。澧县原来歌舞厅多,茶楼多,花花世界好玩。临澧县有一宝塔专放亡人骨灰,价很高,最高处一个位置60万吧,死在临澧县很珍贵。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