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唐伯虎的《桃花庵诗》,要表达什么?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7关键词:桃花,唐伯虎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唐伯虎的《桃花庵诗》,要表达什么?

点赞1、临汾市 网友:王の強攻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远没有周星驰电影中那样风光,他一生清贫,为了吃饭画画卖钱,他也没有七个老婆,至于所谓的“唐伯虎点秋香”更是子虚乌有,真实的他只有满腔不得志和“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品质。

唐伯虎曾经参加过乡试,中过解元,本可以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但因为受到了舞弊案的牵连,彻底断送了他入仕的希望。后来他看破了荣华富贵,甘愿过清贫的生活。他在一个名叫“桃花坞”的山坞中搭建了一个草庵,所以称其为桃花庵,自己为桃花庵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桃花,在世俗看来是一个香艳的词,作者却给它了新的含义,借桃花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前四句通篇的桃花,正是刻画了一个隐居山林之中的高雅之士的形象。此外“桃”喻意“逃”,也体现出了作者想要远离世俗的纷争,不愿再去追逐名利。

全篇与桃花相对的就是车马、富贵这些词语了。这些词语代表了作者之前所追逐过的名利。在这里用客观辩证的角度看待了名利与清贫的关系。有了功名利禄并不一定快乐,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品质不被名利场所污浊。殊不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李白也曾经说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世人都以为自己甘愿贫苦是疯癫了,夏虫不可语冰,他们又怎能理解自己呢?

结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与清贫的看法,认为自己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宁愿苦中作乐。正因为诗歌中所表达的乐观正能量,这首诗才会被人所喜欢。

点赞2、晋江市 网友:迷失旅店

唐伯虎的诗不多,也远不及他的书画出名,但是他的诗极具个人特色,这首诗尤为有名。

《桃花庵诗》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有版本为,太疯癫或忒风骚)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坞(wù):位于苏州金阊门外,北宋时章粢父子在此建有别墅,后渐废为蔬圃。唐寅于此筑屋,名为桃花庵。

五陵豪杰: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也指富贵人家聚居的地方。

这更像是首打油诗,平白如话,浅显如语,嬉笑怒骂成文章,带有唐伯虎个人风格。

明代王世贞在《跋伯虎画》评价:“语肤而意隽,似怨似适,令人情醉,而书笔亦自流畅可喜。”

1 创作时间

能查到的资料,周道振、张月尊编的《唐伯虎年表》中说:“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

也就是说写于弘治十八年,即1505年。而在这之前,唐伯虎真的很惨,父母相继离世,家道中落。在好友规劝下,25岁的唐伯虎准备科举,随后,竟中乡试第一“解元”。后赴京参加会试,因受一同赶考徐经科考舞弊案牵连,被罢为小吏,唐伯虎一怒之下,拒绝为官,游历各地。这一年,在苏州建桃花庵,埋头于书画创作,以书画谋生。

本是才华横溢,躇踌满志,科举一败,给唐伯虎的打击是沉重的,拒绝出仕,游历各地,可能就是一种看透官场,率性而为的表现。

2 诗写了什么?

前四句,以“桃花庵”为居所,自诩为“桃花仙”,赏花喝酒花下眠,唐伯虎描绘了属于他自己的桃花源以及快乐无牵绊的隐居生活。

后四句,将桃花庵生活与车马生活作了对比,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与立场,宁愿花中贫贱闲,不愿车马前卑膝,也就是说,宁愿做个贫贱的花农,自耕自足,自斟自饮,也不愿做官,奴颜媚骨,追逐名利。

“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别人看不穿”:他人都嘲笑我的行为太疯狂痴癫了,殊不知我异常清醒,谁又能如我洞穿一切呢!

这句话很有深意,站在世俗、传统价值观的角度上,唐伯虎能科考中举做官,哪怕是小官,也是荣耀无比的事情。

然而在唐伯虎看来,如果以牺牲个人的人格与自由为前提,屈辱为官,随波逐流,倒不如干干净净、自由自在做个花农。

别人眼里的不正常,恰是自己的洁身自好,逍遥自在。放弃功名,成全自我,世间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我唐伯虎算一个。

这句话是唐伯虎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挑战,对功名富贵的一种蔑视,将追求个人自由放在了第一位,如此消极无作为,却是官场太黑暗,只能用归隐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颇有傲视古今,唯我一人的清高与霸气,也透露着“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旷古孤独与无奈。

有才华的人,往往总与世俗格格不入。

3 人们就喜欢这样玩世不恭,风流倜傥的唐伯虎

为什么如此喜欢这首诗?

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全新的“桃花源”。

“桃花”是诗人笔下最常见的意象,一种明媚的“逃”的生活。

桃花下饮,桃花下眠,桃花下醉生梦死,无牵绊!真的抛弃世俗一切,与自然为伍,花月同眠,这种生活是人人向往的,却无几人能做到的。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和平、祥和与安宁,自耕自足,男女老少,平等和睦,怡然自乐,却过于烟火气,是一种基本生活得以满足的愿景。

唐伯虎的桃花庵,尤其这两句“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令人无限向往,诗意与浪漫,率性洒脱,逍遥自在,是个人的高度自由与精神的彻底愉悦,而且是得以实现的。

唐伯虎是高于陶渊明的,敢说敢做,真的付诸行动,陶渊明还停留在想象中。

唐伯虎身体力行的实践着他想要的,物质的贫乏挡不住对自由的渴望,而我们还在物质的泥潭中迈步,这首诗可能满足了我们对诗意的风流的自由生活的憧憬。

一种文人傲骨,宁在江湖受苦,也不官场受辱。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句诗,是唐伯虎一生的写照,只是他选择了老死书画里。

唐伯虎以书画谋生,是将个人的热情全部转嫁到书画上,而一开始,唐伯虎也是学而优则仕的践行者,对书画的无限热爱与深厚造诣,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对政治对仕途的彻底失望与决绝。

在别人眼里的不务正业,玩世不恭,放浪形骸,却是唐伯虎追求自由,人格独立,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最好方式,而且唐伯虎还将这种方式做到了极致。

这一点清高与傲骨,与李白是相似的,这首诗也有效仿的地方。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李白《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伯虎自己也说:“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甚至认为自己比李白看得更透:“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把酒对月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相同的意志与骨气,二人如出一辙,李白还有营营功名的过往,而唐伯虎彻头彻虎的玩世不恭,游戏人间。

这种看得开,放得下,潇洒走一回的笑傲江湖之胸襟气度,文人之中,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而唐伯虎如此集才华与个性为一体的文人,为捍卫自己的尊严与人格,宁愿书画为伴,不入污池一步,一生穷困潦倒的悲情故事,又赚足了世人的眼泪。

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这样评价:“土木其形骸,冰雪其性情。藐千驷以若浼,拥万卷而自荣。狂士标格,才子声名。”

有才,够惨,有气节,足狂放,这首诗里有人们对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喜欢与怜惜!

点赞3、咸宁市 网友:淺色年華

人们都知道唐伯虎的书画了得,但对唐伯虎这个人的认识估计大都来自于《唐伯虎点秋香》这部影片,剧中星爷扮演的唐伯虎深入人心,他将一个风流潇洒放荡不羁热爱自由的唐伯虎塑造的生动有趣。

所以与其说我们喜欢唐伯虎,不如说我们喜欢上了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因为后者也是我们想要活成的样子。

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虽胸有大志,却命运多舛,穷困潦倒,晚年凄凉!

唐伯虎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天资聪颖,16岁参加应天府试,就得中第一名。古人结婚早,唐伯虎18岁结婚,在他24岁的时候,家里却发生了重大变故,父母、妻子、妹妹、儿子都相继在这一年里离世。

曾经其乐融融的三代同堂,瞬间让他变为孑然一身。唐伯虎备受打击很是消沉,这时好友祝枝山站了出来,劝他沉下心来读书,博取功名。

在唐伯虎29岁那年,他高中乡试解元,同年又迎娶了第二任妻子何氏,但这个女人看中名利。当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卷进一宗考试作弊案时,这个女人就离他而去。

科场的失利,婚姻的破灭让唐伯虎对生活一度绝望。幸好这时候他遇见了名妓沈九娘,九娘对他悉心安慰照顾。但是老天似乎老爱和他做对,由于操劳过度,九娘也离他而去。

这一系列的打击让唐伯虎变得消极颓废,他每日混迹于花街柳巷,醉生梦死。最终经历了跌宕人生的唐伯虎找到了一个好去处——“桃花庵”。那是他红尘之梦破灭后精神寄托之所。

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按说唐伯虎这个时候已经彻底断绝了尘世念想,但事实想反,他却并没有完全心死。

不久之后,宁王朱宸濠请他出山,骗去给自己做幕僚。待唐伯虎知道这个智商不在线的宁王竟然想造反时,他知道那是死路一条,但他既不敢跟着干,又不能活着离开。

于是,唐伯虎决定:装!疯!为了营造“疯子”的真实感,他选择:裸奔。而且在裸奔的同时还不忘高呼“我是宁王的座上宾!”……这下总算保全性命全身而退回到了苏州。

从此,唐伯虎厌倦了功名利禄,再也没有走出过心中的桃花坞。他整日买醉花间,贫困潦倒,写下了《桃花庵歌》。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十二月初二,唐寅病逝,葬于桃花坞北。

结语:

对于有过人生经历的人来说,起起落落的人生无疑会让他们在这首诗中找到共鸣,继而喜欢上这首《桃花庵歌》,所以这首诗应是一首警世之作。

人在俗世,有人愿意沉醉在酒色之间逍遥快活,有人向往策马奔驰的恣意人生,一个物质世界,一个精神世界,看透与不看透,都在于各取所需了!

点赞4、随州市 网友:树影蜗牛

唐伯虎的巜桃花庵唐伯虎填词》

挑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频,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长歌是吴门才子唐寅所作,他在弱冠時代,已中了弘治戊午科的南直隶解元名重一時还加着貌比潘安,才如子建,诗赋文章只外他又擅长一笔丹青,而超出古人自成一格。

自从他看破宁王宸濠意存不轨一朝失败,唐解元这時也在宁王府里身充上宾,却不甘心留连,他即狂避祸被逐出门博得一个桃花痴的名号,便免却将來列名逆案,危及自身,这是他的见识高人一等之处。

唐寅被放回之后自言自语道,我唐寅虽然天性好色,但为着礼教的关系,总是"发乎情止乎礼义"此番放回要和从前一般洁身自好,不敢荡检逾闲,那么宁王知道了,一定放我不过,说什么唐寅何尝害什么桃花痴,明明是托病逃归,宁王说我害了桃花痴,何不一痴痴到底。

他在宁王府中得到一些经验验觉得富贵利达,一切都是空的,唐解元为什么唤做"桃花仙"呢?只因人家说他害了桃花痴,他就虚题实做住在桃花坞,种起许多桃花树,下面他作的诗我就不说了。

点赞5、涟源市 网友:淚水弥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代表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即将开始,代表着青春与活力,而唐伯虎的《桃花庵诗》却完全与其相反,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追捧呢?

1、唐伯虎是谁 ?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就是我们熟悉的江南四大才子)

他进京赶考时,遇到了江阴巨富之子徐经,徐经是唐寅的铁杆粉丝,提出与唐寅同行,一切费用由他承包。两人进京后,经常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引起其他应试举子的妒恨和非议。恰巧这年会试试题十分冷僻,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只有两张试卷答题贴切,主考官程敏政认为这两张卷子一定有一张是唐寅的。程敏政这样说,让平时嫉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给事中华昶在明孝宗面前弹劾程敏政受贿,把试题泄露给唐寅和徐经,并内定唐寅为状元,并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虽然事后查出华昶所奏不实,但是唐寅和徐经的前程就此一笔勾销。(这一情节历史穿越小说《寒门状元》写的不错。)


2、《桃花庵诗》的写作背景如何 ?



唐伯虎科场失意后,没有接受朝廷任职去浙江出任小吏,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因为这件事,还跟妻子不和离婚,于是他选择了远游闽、浙、赣、湘等地,归来后又病了很长一段时间。跟弟弟分家后,才开始建在苏州城北的桃花坞为自己建了几间茅屋,在外面栽了数百株桃树取名桃花庵,并自命桃花庵主。而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公元1505年,距唐伯虎科场遭诬过了六年。

此时的他没有了经济来源,全靠卖字画为生。演义里唐伯虎声名在外,有很多追求者。但现实里他的字画并不好卖,特别是获罪之后,再也没有以前风光的场面。而且他也没有柳永去青楼不花钱的本领,所以当他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很困难了。


3、《桃花庵诗》写了什么 ?

在父母去逝,儿子早夭,官场失意,夫妻和离,长期重病,兄弟分家这一连串打击之后,唐伯虎虽然纵情于酒色之中,但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将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开篇四句他将自己比作“仙人”,身为“仙人”当然要与众不同,于是他在这一年又一年中,在这桃花开开落落之间,只用桃花来换酒。世人种桃树只为桃子,而本“仙人”为的却是桃花!

后面则是写他洒脱的生活态度和不媚俗的傲骨。不管是醉是醒,本“仙”都只在桃花中寻找闲情怡德。颇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之意。或许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但以他那浑身傲骨又怎会低头认错!他在桃花庵里冷眼地看着世人,他于书画中恣意挥洒着才情。他不愿屈身权贵,他不愿委身人下,他更不愿为了金钱整日奔波。于是他只在花下醉,也只在花下眠。世人不懂我!但又如何!你看到那些“五陵豪杰墓”了吗?如今全部都变成了农田。世间所有的富贵容华,功名利禄,皆成了过眼云烟。


4、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



因为“俗”,因为易懂。唐伯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他的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人向往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的生活状态。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每个人都有无法释放的情绪,而《桃花庵诗》则提供了可以供我们意淫的向往的生活,让我们无法安放的灵魂得到了喘息和安慰,这或许就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吧。

点赞6、鸡西市 网友:茶楼淑女

《桃花庵》诗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人唐寅(字伯虎)的经典诗作。

《桃花庵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又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的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全诗意: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很多桃花树,他摘桃花去换酒钱。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里睡觉,半醉半醒之间一天又一天,花落花开之间一年又一年。(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献。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种贫穷者的缘份和爱好。如果将我的贫贱和别人的贫贱来比较,那么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的到了纵意驰骋,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别人笑我太疯癫,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见那些豪杰之士,虽然也曾一时的辉煌,如今却墓冢不存,只能被当做耕种的田地。

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诗中花和酒,也是诗人生命里重要的一部份,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劳碌奔波屈己下人,不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的性情。

痛也痛过,乐也乐过,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过上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