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天气预报靠谱吗?
天气预报属于预测科学,从科学规律讲,预测科学不可能完全准确或者永远准确。天气预报也同样如此。
我国的天气预报水平在过去30 ~ 40 年中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我国针对未来24 小时的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7.5%,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0.2% 和84.4%。
然而社会公众理解的准确率同气象学定义的准确率有一定差别的。例如预报北京局部地区有雨,雨下在北京西部,西部地区的人大部分会认为准确,但北京东部的居民就会认为预报不准,正是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真实写照。
可是为什么天气预报难以做到绝对准确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气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大气是混沌的,很小的波动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湍流,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所做的形象的比喻: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正是由于大气的千变万化,人类至今尚未完全认识和掌握大气运动规律。
2.地面气象观测台站空间间隔较大且分布不均。一些中小尺度天气现象如雷暴、龙卷、冰雹等经常成为“漏网之鱼”。
3.数值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数值天气预报把大气的演变规律近似表示为一组数学方程式,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对未来的天气或气候状况的预报,初值误差、计算误差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大。
4. 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了天气预报的难度。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呈现增多的趋势,这就需要预报专家去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新的天气特点和气候的变化规律,不断发现、总结、补充新的预报经验。
虽然预报准确率难以做到100%完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会越来越接近完美的。
屹立在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山南麓求雨坛的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
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展开后的样子。
好消息!今年广东省没有回南天,告别了内裤永远不干、地板溢出水珠、皮肤长出湿疹的日子,深圳气象台在今年2月底,就公布了没有回南天的消息。我们总算过了一个干爽的春天。看上去气象预报已经越来越准了,但到了3月下旬,深圳气象一则“最强暴雨失约”的消息,又让大家开始调侃气象预报不准。
那么,气象预报到底准不准呢?南方天气到底有什么特殊性?4月18日,2018年中国南方强天气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南都记者就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内外气象专家。
用数学建模方式预测回南天
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回南天是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发生在每年春天,从2月份到3月份,从中国南海吹来的南风带着和暖而潮湿的空气,与从中国大陆北部来的寒冷气流相遇,使得华南地区天气潮湿,间中有微雨或大雾天气。
最近这三年,广东省春季出现回南天的概率不太一样。深圳市气候中心工程师陈申鹏告诉记者,2016年就有回南天现象,当年1月底的寒潮,让深圳下起了冰雹、广州下了雪,等寒潮过去紧接着就是暴雨天气,冷暖两股气流对撞,使得当年的回南天现象特别严重。
2017年,回南天没有来“光顾”广东省,2017年的冬季是广东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和的一个冬季,没有两股气流对撞的成因。
陈申鹏说,今年的1月份,虽然接连有冷空气到来,但好在没有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对撞,因此他们判断今年的回南天也不会来了。果然,人们度过了一个“相对干爽”的春天。
看上去天气诡谲多变、成因复杂,但这些年有关天气研究的课题也一直不断,气象专家们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解码南方的气象变化。
首先就是数学建模的办法,比如在回南天的预报上,根据当年强对流天气做出基础判断的同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环境气象团队还对回南天预测进行了补充。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环境气象团队李晴岚博士和同事的努力下,搭建了回南天的预报模型和算法,相关文章发表在《热带气象学报》。
相关报道指出,3月份李晴岚运用数学模型测算出,深圳出现回南天的概率很低。李晴岚介绍,他们主要尝试将各类影响因素纳入模型,并校准算法。今年,深圳气温在春节后缓慢回升,建筑物表面没有出现长期低温又突然转暖的情况。因此,数值模型也给出了类似论断。
李晴岚这一算法也印证了陈申鹏他们之前做出的判断,被回南天预报团队的气象专家所采纳、借鉴。但同时,陈申鹏也指出,运用建模的办法来预测,是基于已知天气预报和未来两三天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如果要做出未来一个月内的天气判断,那么数学建模的方式可能运用就不大了,因为现在的气象预报水准,无法给出一个月内的准确天气报道。
借“神器”观察空中雨滴变化
除了运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设备对于天气预报准确性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深圳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主设备日前通过出厂验收测试,目前正在宝安区西乡街道求雨坛进行吊装,预计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来自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的张芃菲博士告诉记者,这种双偏振雷达实际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探测精度、分辨率和降水估测精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进步,深圳气象台把9部雷达中5部装上了双偏振,在全国的气象台中都属少见。
装上这种雷达有什么好处?张芃菲博士说,简单来说就是能看到更多信息,比如在雨滴落地之前,能够在空中看到它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在地上看见的雨滴实际上呈现一个“馒头”的形状,在空中是大滴“馒头”多,还是小滴“馒头”多,根据空中看见的情况,做出实际模拟,比如会不会在半空中遇到冷空气,变成了冰雹等等。“这种预测一般是做短时预报的,大约就是半个小时内的降雨情况,不过会非常精确。”
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也表示,深圳气象也在短时预报上全力进行突破,与企业合作推出智能预报,判定未来1- 3个小时的天气情况。
至于短期预报有什么作用,张芃菲博士举例,在美国龙卷风比较多,能够提前半个小时预测出龙卷风即将到来,对于人们躲避灾害性天气是有益的。而中国南方也有台风、洪水等等,气象预报的原理是一样的。
强对流天气预报是世界性难题
陈申鹏说,回南天预测准了,主要是基于对今年天气的一个基本把握,但实际上,三四月份南方气象预报的变数很大,深圳又是沿海城市,预报的难度就更大了。
3月下旬,深圳气象台预报,3月20日会出现2018年以来最强雷暴天。但最后,说好的大风大雨没来。对此,深圳气象解释,受高空槽、切变线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夜里风雨确实是来了,但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因为被大风吹跑了。
兰红平告诉记者,强对流天气是气象预报上的难题。三四月份,大气环流处于季节性调整状态,冷空气弱,广东中北部复杂山地地形的作用会非常凸显,与冷暖空气形成相互作用,进而导致降水的局地性变化大,风雨的落区和强度差异性非常大,因此春季是一年中预报难度最大的时段。
除了刚刚过去的“回南天”和“最强雷暴天”的预测,接下来的南方汛期也是一年中气象“大考时间”。根据深圳气象预报,今年汛期南方气候仍然非常异常,年初持续寒冷天气,直至4月中旬没有“像样”的降雨天气,气候可能呈现雨季迟、大暴雨多,龙舟水偏强,强降水风险高等特点。另外,台风影响早、路径复杂,预计汛期气象灾害年景属于偏重年份。
这一次的“汛期气象灾害年”的预测究竟准不准。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正泉指出,目前在城市天气预报方面,就某个城市的暴雨过程预报而言,准确率达60%- 70%,我国总体预报评分为0 .2,接近发达国家0 .2-0 .3分的预报水平。
而“汛期气象灾害年“的预测则是基于目前华南强对流天气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汛期的后半段(龙舟水期间)有可能出现旱涝急转现象。
南方强天气系统的天气机理、特征,气候变化规律等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南方经常出现的暖区暴雨的机理特征还很不清楚,因此加强对南方强天气的机理机制研究和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意义重大。
“5月到6月份强降雨越来越集中,气象灾害风险越来越大。”兰红平说,希望通过研讨等方式,把脉南方强天气,引进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推进南方强天气的研究,为深圳和湾区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气象保障。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科学新闻工作室
主持: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天气预报靠不靠谱,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但也不是否定的。百分之百的靠谱也不对,还是有一定出入的。(大多时候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确的)。
同一城市地域与地域之间气温,阴晴、降雨量、风速等还是有差距的。比如你得知某市今天天气预报说有雨,结果是一滴雨也没有这也是正常现象。
在如某市的东区,东区下着瓢泼大雨。而你驱车到了西区,西区却一滴雨也没有下。就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的距离一区有雨一区没雨,这就是区域差距。
又如儋州市的天气预报,告知气温为三十度,而儋州市的洋浦区,气温就在三十八度,这就是气温出入。
天气预报不是不准确,还是很准确的。不过自然界是运动的,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时间、风、雨、云、温度跟着时间变动而变动的。
谢邀,我觉得天气预报靠谱,去年有专家预测今年受厄尔泥洛现象影响,今年气候有异常变化,北方出现了倒春寒,甘肃最近部分地方春天下了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冰雹,南方部分地方天天下雨,天有不测风云,气候时常变化,天气预报只是预测,随着天气的变化,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但我认为,天气预报还是靠谱的。
天有不测风云,
不对就更新。
问专业人士吧?
天气预报靠谱吗?不靠谱!为什么呢?因为远期预报和当天预报,中央预报和地区预报,很多时候都不会完全一样。就是本地预报,不同时间预报的有时候也不一样。有时候预报有雨,而天不下雨;预报没雨,却下了雨。这真是见怪不怪了。老天爷的脾气谁能摸得那么准呢?
但是,看《新闻联播》,听天气预报,是我每天都坚持的功课。有人说《新闻联播》报喜不报忧,形势总是“大好”,没什么看头,其实这种见解也有点片面。《新闻联播》就是要振奋人心,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表扬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的。经常看不迷路,心中有努力的方向。
而天气预报天天看,是和老天对话,看看风吹云卷,了解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能少生病少难受少花钱多贡献。
心中常装着国内国际世界大事,脑子里不忘天气冷暖变化,上可知天,下能晓地,每天生活才能有根基,过得踏实。
世人对外物的认识,有时候准确点好,有时候模糊得好。人们常说,有三样东西是能以绝对准确的,就是“天气预报”“统计局的数字”“国际形势评论家的评论”……因为人们眼睛看到的,永远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模糊一点反而大有好处,而精确化管理会常常“费力费工不讨好”!例如,坐公交车,原来按站收费,一站一算,非常麻烦,现在不管坐几站,上下一次都是一元钱,虽然不精准,大家都没意见,还省去好多售票员的麻烦工作。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还真是不可能弄得太清楚了———天气预报也是一样!
只有预报,没有确定性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16日8-20时全国高温区域预报中显示,成都基本脱离高温区域,气温将渐渐“温柔”。据市气象台预报,今日最高气温31.1℃,未来三天太阳、雷雨轮流登台,西北部和东部有大雨到暴雨,雷雨时还伴有六级以上阵性大风,18日和21日、22日前后分别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
成都夏季午后到傍晚时段出现局地性对流天气的概率大,因此市民要注意防范强降雨、大风以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避暑市民注意
西部沿山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昨日17时30分,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气象台共同发布第2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从16日20点起36小时内,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三级,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谢谢邀答。天气报告的准确性,对各行各业,人们的日常生活意义重要,现据个人的认知,作答如下:
一、天气的变化是个动态,它受时间,地点,范围等因素的影响,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无论是哪一种预报手段,都只能是一个天气的未来大的趋势,是绝对不可能达到100%准确率的。
二、应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已达到了很高的世界先进水平,从过去的人工到现在的智能,从以前的地面到今天的气象卫星,使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即便如此,也最多达到80%左右。
三、不同季节,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影响也很大,比如秋季,天气相对稳定些,预报7天的准确率都可能很高,而夏季,天气极不稳定,再发生短时,局地,强对流天气,即使3天的预报准确率,都可能很低。
四、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所以,特别是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天气预报,就更加难做到100%的准确了。
妥否,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