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他为什么会在洛阳被砸死?
中国古代帝王中,有很多非正常死亡的,而其中又有不少奇葩的死法,有被戴绿帽子气死的,比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有日夜操劳累死的,比如汉成帝;有做梦吓死的,比如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开国皇帝姚苌;还有饿死的,被妻子用被子闷死的,吃错药死的……
而秦武王嬴荡则是奇葩中的奇葩,属于三千一年一开花,三千一年一结果的那种。他是被压死的,而且他创造了一项纪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体育比赛中,因赛而亡的举重运动员。
秦武王是个国君,也是肌肉男,更是个大力士,他特别喜欢争强好胜。公元前307年8月的一天,天很热,23岁的秦武王的脑袋比天气更热,他要与某人比赛举鼎。见过作的没见过这么作的,结果,这位九五之尊的国君,举起鼎后,两眼喷血,鼎落下把他的腿砸断了,晚上,这位搞怪作死的国君,就去见了先祖。(洛阳晚报 张宝峰)
秦武王嬴荡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一位君主,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第32位君主。秦武王即位秦王四年后,在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秦武王在洛邑(现今河南省洛阳市),和大臣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夏朝开国君主大禹所铸九鼎之一)时,出现意外,被大鼎折断了膝盖,最终气绝而亡,秦国一位重武好战的君主就此英年早逝。秦武王死后谥号为烈(悼),也称为秦悼武王或秦武烈王。
秦武王在出现意外后,并未在第一时间咽气,而是遭受胫骨、膝盖折断后所带来的疼痛长达半天之久,最终在当天晚上,气绝而亡,秦武王连一晚的时间都没能熬过去,可悲可叹!秦武王进行举鼎比赛是因为嬴荡天生力大无穷,自幼就喜欢和勇士玩一些关于力气方面的游戏,秦武王即位后就将一些大力士任命为高官,其中就有孟说,加上嬴荡争强好胜的性格,因此最终有了举“龙文赤鼎”的比赛,秦武王也因自己的喜好而意外丧命。
秦武王,赢姓赵氏,是秦惠文王赢驷的长子,推行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嬴渠梁是秦武王的爷爷。从秦襄公赢开出兵护送周平王姬宜臼东迁,因功被封封侯,秦国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算起,秦武王嬴荡是秦国的第27位国君。嬴荡是秦惠文王和其王后惠文后的孩子,出生于秦惠文王9年(公元前329年),父亲秦惠文王在位27年后,于公元前311年去世,时年46岁,嫡长子嬴荡即位秦王,是为秦武王。
秦武王天生便赋有比之常人几倍以上的力气,从小就喜欢做一些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也为嬴荡即位秦王后的意外死亡埋下了起因。战国时秦国著名的的大力士乌获(乌获据说能举千钧之重,一钧约等于30斤,千钧相当于30000斤,《战国策》记载:“今夫乌获举千钧之重”)和任鄙在嬴荡父亲秦惠文王时期因作战英勇得以重用,而嬴荡从小就喜欢和大力士玩游戏,因此在嬴荡即位秦王后,仍然重用乌获和任鄙二位大力士,将其封为高官。
《帝王世纪》:“秦武王好多力之士,齐孟贲之徒并归焉,孟贲生拔牛角。”
间接促使秦武王意外之死的孟说,在听闻秦武王喜欢大力士后,也随后闪亮登场,出现在秦武王面前。孟说又名孟贲,孟说原本是齐国人,因力气大的原因而闻名于家乡,之后因听闻秦国国君秦武王向各国招募大力士的消息,孟说感觉自己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了,于是便离开了齐国,去往秦国投奔秦武王,据历史记载孟说可以生拔牛角,秦武王测试后,得知孟说确实有真材实料,也遂将孟说拜为大官,但孟说是一个喜欢逞勇,最终也为其逞一时之勇而遭惨死结局。
《史记·秦本纪》记载:“武王元年,与魏襄王会临晋。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伐义渠、丹、犁。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之后就发生了樗里疾出使东周国为秦武王试举周鼎一事。秦武王嬴荡继位后,先是将魏章(战国时秦国秦惠文王时期将领)与张仪(秦惠文王时期被任命为相)一同驱逐回魏国(嬴荡在太子之位时就反感张仪等人),之后秦武王设立丞相,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国与左右丞相同时并存,之后秦武王任命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战功卓著的樗里子(秦国宗室将领,姓嬴,名疾,是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赢驷之弟)为右丞相。
《战国策》记载:“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史记》记载:“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继位秦王四年时,秦武王想举东周的周鼎,之后便有了秦武王举“龙文赤鼎”之事。而周鼎是在周王畿,秦武王便命右丞相樗里疾前去东周试探,丞相樗里疾便领兵战车百乘先去往了东周国。樗里疾向周天子周赧王姬延说明了秦武王的意思,周赧王非但没有同意秦国丞相樗里疾所说之事,反而还严词拒绝了樗里疾的提议,周赧王此举惹怒了樗里疾,也为此遭遇了羞辱。
紫陌试想:樗里疾在得到周赧王的严词拒绝后,可能心想:“周赧王这位所谓的周天子,已经不在是周王朝辉煌时期的周天子,自己一点辖地都没有,反而还是居住在东周公国的封地,周王朝到了周赧王时期都衰微到可有可无了,你周赧王没实力了,你还拽什么拽。”于是樗里疾便直接将周赧王逐出了居住的王宫,然后强行将周赧王迁到西周公国的王城,周赧王此时可谓时“赔了夫人又折兵”。
《东周列国志》记载:秦武王“使右丞相樗里疾先往三川开路,随后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起程,直入雒阳。周赧王遣使郊迎,亲具宾主之礼,秦武王谢弗敢见,知九鼎在太庙之傍室,遂往观之。见九位宝鼎一字排列,果然整齐。”
秦武王在丞相樗里疾开路之后,便和任鄙、孟说等大力士启程前往洛阳,周天子周赧王便派遣使者在郊外相迎,而秦武王并不理会,知晓九鼎在周王朝太庙旁边的侧室之中,随即便前往观看(九鼎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建造者大禹将天下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之后便铸造九鼎,来象征九州,九鼎将当时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鼎身,以一鼎象征一州)。
夏朝被商朝灭亡后,九鼎被商汤迁至商朝都城,在之后商朝被周朝灭亡后,九鼎被周武王所得,之后被周成王移到洛邑(洛阳)安放在明堂之中。秦武王观看九鼎之时,此时九座宝鼎在房间中呈一字状整齐排开,九鼎如同九座小铁山一般,不知道有多重。周武王看后,对九鼎赞叹不已,而九鼎的鼎腹分别刻有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字,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曰:“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耳。”
秦武王便问守鼎吏曰:“此鼎曾有人能举之否?”
吏叩首对曰:“自有鼎以来,未曾移动,闻人传说每鼎有千钧之重,谁人能举?”
秦武王看见著名的九鼎之后,便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但秦武王想看看手下两位力士的表现,便问一同前来的大力士任鄙、孟说能否举起这鼎,而任鄙知晓武王是一个争强好胜之人,便很机智连忙推辞掉,表示自己只有百钧之力,而这鼎有千钧之中,不能胜任,而大力士孟说可谓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点中二的样子,便请求上前一试,为此有了秦武王和孟说举“龙纹赤鼎”的比赛。
孟说先是将腰带束紧,袖子挽起,在做好准备之后,拼尽全力大喝一声“起!”,龙纹赤鼎离开了地面,孟说将鼎举至离地半尺后放回了地面,但是由于自己用力过猛,导致眼眶都迸裂流血。不过该说不说,孟说这力气确实非同一般。之后秦武王表示“孟说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能举起龙纹赤鼎,自己还能不如孟说吗?”此时任鄙这时候又聪明的劝谏道:“大王万乘之躯,不可轻试”,但秦武王早就想举此鼎,哪里还听任鄙的劝阻。并表示:
““汝自不能,乃妒寡人耶?”鄙遂不敢复言。”出自《东周列国志》
秦武王将锦袍玉带脱下,做好准备之后,大喝一声“起!”,鼎离开了地面半尺,秦武王此时的结果和孟说相同,然而秦武王并不满足于此,要举起鼎之后走几步才算成功。秦武王刚想挪动脚步的时候,但此时秦武王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已经气力松懈,此时突然大鼎轰然坠到地上,而正巧不巧的砸到秦武王的右脚上,随即发出蹬蹬一声后,秦武王的胫骨被砸断了,秦武王大呼“痛哉”!
随即秦武王就晕倒了,然后被侍从扶到了床上,之后秦武王右腿所流之血将床榻血染,秦武王醒来之后疼痛难忍,最终熬到半夜时气绝身亡!年仅23岁。而和秦武王比赛举鼎的大臣孟说因为自己的逞勇也活到头了。秦武王死后,因为并未留下子嗣,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继承了秦国的王位,是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即位后便追讨相关人的责任,而孟说没有阻止,于是被右丞相樗里子处以车裂之刑,并被诛灭其族,而任鄙最终被推荐担任汉中郡守。
秦武王因为自己争强好胜的性格,最终死在了周王朝的王城洛阳,而间接造成秦武王之死的孟说也因自己的逞勇而被五马分尸。如果孟说也向任鄙那样推辞秦武王的询问,秦武王也不会强行举行大鼎之后欲准备行走几步,很大可能只是将鼎举起后便放下,既能满足了秦武王争强好胜之心,也不会出现意外而死的情况,孟说要是如同任鄙那样通晓秦武王的性格,不逞一时之勇,也不会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不过该说不说秦武王的力气确实是大,按照《东周列国志》中记载,龙纹赤鼎有千钧之重,而根据古代重量单位“钧”换算下来是30斤,而千钧就是30000斤,15000千克。秦武王若是能凭借着血肉之躯举起一口15000公斤的大鼎离地可为“神力”也!不过古代的重量转换在历史上的每个时期都有所不同,和现今的重量单位更是不同,千钧很大可能是达不到现今的30000斤,不过秦武王的力气也确实非同一般!
从秦武王因喜欢争强好胜而举鼎而亡中,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做不到的事情,切不可争强好胜,负担自己无法承担的重任!
大家对秦武王举鼎意外而亡如何看?对间接导致秦武王死亡孟说如何看?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史记》、《东周列国志》、《战国策》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秦武王嬴荡是比西楚霸王项羽还要神勇的一代猛人。嬴荡是秦惠文王嬴驷的长子,一个胡女所生,由惠文后亲自扶养长大一位王子。因为惠文后无子,所以嬴荡成了惠文后法律意义上的儿子,有了嫡长子的权力。
嬴荡天生神力,酷好兵事,所以少年时代的嬴荡在军队中度过,他的老班长就是赫赫有名的白起,而他的战友则是大力士孟贲,乌获。司马错领兵灭巴蜀,白起、嬴荡等人是排头尖兵,在灭巴蜀的战争中立有军功。
嬴驷死后,嬴荡继承王位,他酷爱兵事,因此把大将军司马错放归老家修养,把搞外交的丞相张仪驱逐出境,他想用秦军强大的武力直接消灭六国,一统天下。掌握大权后,嬴荡派丞相兼上将军甘茂领兵伐韩,打通到周王室的路,他要先灭周王室取德天下共主的名分。
道路打通后,嬴荡亲率大军到洛阳王室灭周。周王室打起了道义牌和感情牌,嬴荡隐隐约约觉得灭周不合时宜。于是他想把九鼎搬回洛阳,命乌获举雍州鼎来威慑王室。结果乌获力绝而亡,孟贲又来举鼎,亦力绝而亡。
这下嬴荡愤怒了,他不好灭周,但鼎也搬不回,秦国的面子就没有了。于是嬴荡不顾老班长白起的苦苦相劝,也不顾群臣的死命劝阻,硬要举鼎明志。嬴荡不亏是天生神力,重达万钧的雍州鼎硬被嬴荡举了起来,但天公不作美,皮带断裂,力气耗尽,鼎砸下来把赢荡小腿削断,流血如注。当晚嬴荡给甘茂和白起传命,王位传给稳重的弟弟嬴稷,因为嬴荡没有孩子,之后溘然长逝!
秦武王嬴荡(可不是淫荡)之死,实属可惜。他是在洛阳举鼎,失手,鼎滑下来,把腿砸折,挂了!
嬴荡(前329年—前307年),嬴姓赵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1年—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死后谥号为秦武烈王、秦悼武王。
秦武王在位时,颇有作为,并不是一介莽夫。
秦武王嬴荡在位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年的功夫,这么短的时间里,嬴荡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内修政务,一样也没落下。
武王元年,与魏惠王会见于临晋。处死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去魏国。伐义渠、丹、犁。二年,开始设丞相,羑里疾、甘茂分别任左丞相和右丞相。张仪死于魏。三年,与韩襄王会见于临晋外。南公揭死,严君疾到韩国为相。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开辟车道直通三川,一睹周室,就是死了也不遗憾。”当年秋天,派甘茂和庶长封攻打宜阳。四年,攻占宜阳,斩首六万。渡黄河,修筑武遂城的城墙。魏太子来朝见。—《史记-秦本纪》
从《史记-秦本纪》中对秦武王嬴荡的描述,可以看出他在位期间还是很有作为的。
秦武王的志向显然不是平定蜀乱、夺取韩国宜阳,置三川这么简单,他是要打通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然后来到大周王室的洛邑,问鼎中原,纵横天下,至死无憾!
秦武王举鼎大有深意,觉非一时冲动。
武王有气力,喜欢竞技,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做了大官。王与孟说举鼎,折断膝盖。八月,武王死。灭孟说之族。武王娶魏国女子为后,没有儿子。立武王的异母弟为君,就是昭襄王。—《史记-秦本纪》
嬴荡天生神力,他当了秦王后,像任鄙、乌获、孟说等大力士都做了大官,跟随秦王身边。
韩国的宜阳拿下后,通往东周洛邑的道路被打通,嬴荡带着这几个大力士和文武百官来到了洛邑。
嬴荡去洛邑,不是为了朝拜东周天子周赧王的,而是奔着象征天下的九鼎去的。
此九鼎乃夏朝的大禹所制,代表天下九州,是天下的象征。去之前嬴荡就跟左丞相甘茂说过,我就是要到周室去看看九鼎,即使死了都值得。
既然九鼎象征着天下,那么他嬴荡举鼎,就是让天下的诸侯国看看,他就是要把代表周王朝的大鼎举起来。这只是一个象征,并不是嬴荡要逞强显摆自己的力气大。
可惜的就是,嬴荡是举起了大鼎,也许高兴过度、也许是后劲跟不上,没成想大鼎失手滑落,砸折了嬴荡的膝盖,嬴荡因此而亡。
秦武王死的时候没有子嗣,他写遗诏让弟弟赢稷继承他的王位,这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嬴荡死后的谥号,充分佐证了他不愧为一个大有作为的君王。
嬴荡死后被谥为秦武王。
截止到清朝,历朝历代被谥为武的君王并不多,比如:
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清太祖武皇帝努尔哈赤等等,他们不是历朝历代的开国君王,就是开疆拓土的皇帝。
所以,秦武王嬴荡能跟他们相提并论,可见他的实力不俗,更何况他在位时间还不到四年。
凭着嬴荡的雄才大略,如果他能像赢稷一样长寿的话,也许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会大大提前。
当时秦国在他的治理下,重用能臣良将,上下一心,内外兼修,他如果对外扩张的话,没有哪个诸侯国可以抵挡。
看来,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冒险,因为一旦失手,危及性命事小,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事就大了。
果不其然,正是因为秦武王的突然死亡,仓促间立了还在燕国为人质的赢稷为接班人,造成了秦国持续多年的内忧外患。
如果秦武王不去逞强去举鼎,就不会有生命危险,没有生命危险,之后的所谓内忧外患都不会出现,后面的结果会不会像我说的秦国提前统一六国呢?
我想,也许会吧。那样的话就没有秦始皇什么事了。
以上分析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死法,有吃丹药毒死的,如唐朝的好几位皇帝,有被宫女闷死的晋孝武帝司马曜,有被饿死的梁武帝萧衍,还有因为占有儿媳妇被儿子杀死的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甚至还有自己把自己砸死的,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而秦武王嬴荡,就是那个自己把自己砸死的倒霉鬼。
提起秦武王,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举鼎把自己给砸死的那个家伙,觉得这个武王真是有点不靠谱,没有一点王者风度,怎么和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随便呢?
其实,光凭印象,秦武王还真是有点儿戏,但实际深入了解,你的印象就会发生变化,原来秦武王并不是单纯的一介武夫。
我们还是先看看太史公是如何说秦武王举鼎而亡的吧。
据太史公《史记·秦本纪第五》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啥意思呢?就是说秦武王力大无穷,喜爱比武角力,有几个大力士都在他那里做了大官。有一次秦武王与大力士之一的孟说比赛举鼎,结果失手砸断了膝盖骨,然后就气绝而亡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武王嬴荡是在和人比试举鼎的时候失手致死的。
那么,贵为一国之君,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要从当时周王朝与诸侯国的关系,尤其是秦国的争霸野心与秦武王的个人性格上去分析。
秦武王在位时,正是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周赧王姬延当政期间,此时周王室在战国七雄面前的威信早已经没有了,仅存的一点点优势,便是还没有被诸侯夺去的天下共主地位,但也仅仅是徒有虚名罢了。
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与历代君主的锐意进取,早已经从当初貌不惊人的西垂偏国,成为最有能力问鼎中原的最强大诸侯国之一。
到了嬴荡执政时期,这个酷爱比武,特别迷信拳头的秦武王,更是立下了更大的志向,那就是问鼎中原。
我们看看,大家印象中不靠谱的秦武王是如何说的: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这话,是嬴荡对秦国名将、左丞相甘茂说的。
啥意思呢,秦武王说了,甘茂啊,寡人有个心愿,就是想开条路坐着车,通过三川之地(也就是洛阳地区,黄河、洛河、伊水相交谓之三川),去在洛阳的周王室那里看看,就是死在那里,也不后悔啊。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不幸的是,秦武王自己就是个乌鸦嘴,后来居然一语成谶。
表面上看,秦武王的意思就是去旅游了,就像现在的人们向往大都市一样,但实际上甘茂很明白,秦武王不是为了旅游,而是相中周王室坐的那个天下共主的位置了。可见,此时秦国想统一天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不再遮遮掩掩了。
那么,赵国七雄个个实力雄厚,秦武王凭什么觊觎周王室的位置呢?
实际上除了前几代秦国国君的不懈努力外,这个接了秦惠文王班、看似玩世不恭不靠谱的秦武王嬴荡也实实在在地做了不少事情。
诸如连横魏秦、联越制楚等等外交手段,运用的也是炉火纯青。秦武王最值得夸耀的功劳,就是平定了川蜀之地,打义渠、丹犁。平定川蜀以后,秦国开始对这里实施直接管辖,把富庶的蜀地变成了支撑秦国统一六国的后方后勤基地。
在秦武王以前,丞相一职都叫相国,他当政以后驱逐了纵横家张仪,把相国改成了丞相,后来更是设立左右丞相职位,这个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后世王朝沿用很久。秦武王对民生也非常重视,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等等这些事情,一样都没有落下。
可见,不论是在内政外交,还是军事上,秦武王嬴荡都是很有建树的,并不是一个五大三粗类型的一介武夫。
攻打韩国,立息壤之盟,秦武王窥视周王室之路
前面我们说了,秦武王想去洛阳的周王室一窥究竟,但实力强大的韩国横亘在路上,那是绕不过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拿下它。
当然,毕竟,兵者国之大事,开战前秦武王还是询问了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的意见。
对秦武王的想法,右丞相樗里疾认为不妥,劳师远征不说,万一被人赵、魏两国借机偷袭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而甘茂则是心领神会,攻打韩国势在必行,咱大秦国现在有实力有能力,干就完了!韩赵魏联盟怕什么,破了就完了,说服魏国的事情,就交给俺了。
秦武王一听甘茂的话,自然是大喜过望,于是就让甘茂出使魏国。果然,甘茂没有辜负秦武王的期望,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和魏国结成了暂时的联盟,韩赵魏联盟自然就名存实亡,秦国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甘茂是个很有预见能力的名将,知道韩国是块硬骨头,并不是那么容易啃的,一旦战事不利,加上朝中反对甘茂的人也多,怕秦武王中途变卦,就和秦武王立了个"息壤之盟",那意思就是说,无论如何,大王你要支持我。秦武王自然是支持的,盟约当然是没问题的。
于是甘茂就领兵攻打韩国去了,宜阳之战十分艰苦,甘茂大军打了五个月也没有拿下。这下子秦国国内可吵大发了,一个个地嚷嚷着要甘茂退兵,这么久都没有打下,实在是劳民伤财啊!
这秦武王本来也是信心满满,但这么久没有打下来,加上群臣在耳边不停地投诉,秦武王耳朵就软了,信心也有点动摇,就想让甘茂撤兵了。
这个时候,甘茂一句话,大王,你还记得咱们的"息壤之盟"吗?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这甘茂果然非常人,有先见之明,早就挖好坑等我呢。
醒悟过来的秦武王不但没有让撤兵,而且还增派了援军助战。得到了秦武王的信任,这个甘茂也不是小气之人,更是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奖励士兵。
这下子,本来已经有些疲惫的秦军,瞬间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不久就攻下了宜阳,斩首六万韩国士兵。
秦武王顺利进"京",窥九鼎力举而亡
公元前307年,甘茂破了宜阳城之后,武遂也被秦军夺取。大获全胜的秦军大部队渡过黄河后,秦武王率领大部队浩浩荡荡地直奔梦中的三川之地而去。
这次秦武王可是要大摇大摆地一窥对周王室究竟了。他让右丞相樗里疾为先遣队,带着百辆战车轰轰隆隆地开进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这周赧王听说秦军来了,急忙出城迎接,天下共主的地位实在是太不堪了。
这一段历史,《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樗里子就是樗里疾。
九鼎想象图
秦武王干嘛去了呢?他带着那几个和他一样的大力士,也就是任鄙、乌获、孟说等人去看周王室太庙的镇国之宝九鼎去了!
这九鼎是什么呢?就是禹王划分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等九州时所铸的鼎,每一个鼎上都铸有相应一个州的名字,比如秦武王的秦国,就是"雍"字,也称"雍州鼎"和"龙文赤鼎"。
秦武王的目标就是这个代表雍州的龙文赤鼎。
秦武王本身就是个大力士,擅长什么就喜欢什么,就如现在的体育爱好者一样,力大无穷的秦武王自然喜欢举重了。
看到这个雍州鼎后,嬴荡的一股子豪情壮志那是油然而生啊!于是,嬴荡放眼四顾,对着几个大力士说,咱们去举一下比划比划谁的力气大吧?任鄙、乌获这两个人一看这个鼎,重量可不一般,先不说是否能够举起来,就是能够举起来,那也不一定能拿捏得住啊。于是二人就劝秦武王咱们还是别举了,太危险了。
这个时候秦武王就对另一个大力士孟说讲,他们不敢举,那就咱俩比试比试吧。
这个孟说就没有那两个大力士有眼色,二话不说,一把就把雍州鼎给举起来,然后又放了下来,但代价也不低,眼睛都蹦出血了,可见使了多大的劲。
嬴荡一看这小子居然能举起来,俺岂能落后。于是,上前一步,准备举鼎。这个时候任鄙又劝他,大王您可以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冒险啊。这个时候的秦武王那里听得进去这话,你举不起来,难道寡人也不举吗?自信心爆棚的秦武王,力贯丹田,大喝一声,一下子就把雍州鼎举了起来,谁知道这个时候悲剧发生了,可能是力竭了也可能是没把握好,雍州鼎居然脱手落了下来,一下子砸在了秦武王的腿上,膝盖骨也被砸碎了。重伤的秦武王嬴荡,不久就死去了。此时的嬴荡才23岁,当国君仅仅4年。
而那个没有眼色和秦武王比试的大力士孟说呢,也没有好下场,被五马分尸加夷族了。
那么,明知道举鼎很危险,那秦武王为什么非要固执己见呢?一方面这和他争强好胜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不排除其向周赧王示威的意思,那就是说,这鼎,早晚是我的,你的天下共主位置也一样!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或许周王室的气数还没有尽吧,嬴荡的冒险行为有点超前,就把自己玩死了。
当初秦武王自己那句"窥周室,死不恨矣"话,终于应验,嬴荡可以瞑目了。
秦武王嬴荡虽然因为举鼎意外而亡,但并没有阻挡后续秦王继续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到了秦王嬴政时期,终于完成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因为装逼!
秦武王赢荡可谓人如其名,生性放荡,好武好胜。历史上记载,赢荡长得相当魁梧,力大无穷,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就是和他人比角力。喜欢展示自己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喜欢装逼。
正因为这样的性格,他个人很喜欢和一些大力士结交,任鄙、乌获、孟说等有蛮力、无谋略的大力士,居然都被他封了大官,而且整天围在他身边。这样一来身边就没几个能劝谏他的人了。
试想想,一个好酒如命的人,身边又有一群整天喝酒劝酒的猪朋狗友,喝出事不是早晚的事吗?
终于在秦武王四年,他与孟说要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装逼不成,被鼎给砸断了双腿,两眼出血,气绝而亡。而秦武王赢荡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装逼至死的君王……
如果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问鼎中原只是将楚国北上图霸的野心展露无遗的话,那么三百年后秦武王举鼎则是将秦国欲一统天下的野心昭告天下。只是楚庄王到底觉得时机不够成熟而退回楚国,不久之后成为一代霸主,而秦武王则没有给自己退路,直接举起了龙文赤鼎,然后绝膑而死。
秦武王是夹在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之间第二个称王的秦国国君,也是“奋六世之余烈”中的其中一世,但是他的功绩远比上他的死亡来的轰动,实际上秦武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秦王,也许正是因为野心太大,以至于继位不过四年就因为举鼎而死。但在位时间虽短,却在四年之内做了很多事,足以让他成为秦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国君。
秦武王的名字为赵荡,是秦惠文王的嫡长子,在秦惠文王去世后继位,孔武有力又野心勃勃的赵荡成为秦国第二位称王的国君,他一继位,第一件事就是驱逐张仪,张仪在秦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出名的人物,他得秦惠文王赏识在战国时代主张连横策略,不过张仪这个人一贯耍手段,在外威逼利诱其它的诸侯国,他戏耍楚怀王的事情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也正因为如此,张仪结了不少仇家,只是大家都忌惮秦国,不便对张仪出手。
秦武王在继位之前就已经开始不喜欢张仪,更何况张仪的使命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所以秦武王继位后就决定驱逐张仪,张仪自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主动要求去魏国,他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暂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接着秦武王为了和天下的诸侯国们区别开来,将相国一职改为丞相,并且一下子设立左右丞相,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秦武王的意图非常的明显,即东进,为了稳定各国,秦国和越国交好以制衡楚国,与魏国结好以防止魏韩结盟,与齐国结好以制衡魏韩,在这个过程中,还不忘平定蜀乱,攻打义渠。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在东进的路上没有其他诸侯国横插一脚。
秦武王曾对甘茂说过一句话:“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这实际上就是秦武王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野心,那么如何才能“车通三川,窥周室”呢?攻打韩国的宜阳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宜阳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旦占领宜阳,直接就可以进入洛邑,即周天子的根据地。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终于决定攻打宜阳,由甘茂和庶长封领兵攻打宜阳,这一仗并不好打,在最初的五个月内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秦武王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最终还是坚持下来,继续增兵。公元前307年,宜阳被攻下来,秦军渡过黄河。
秦武王先让樗里疾率领车百乘进入东周王畿洛邑,周赧王赶紧派人迎接,紧接着秦武王带着自己的几个大力士到了洛邑。他此行的目的自然是要让天下之人知道他的野心,遂到周王室的太庙去看九鼎。九鼎传言为夏禹所制,象征九州,是皇权的最高象征,秦武王自然想见识一下。
于是带着身边的任鄙、乌获、孟说就去太庙见到了九鼎,九鼎各有自己的代表之地,秦武王就看到了雍州鼎,正是属于秦国之地,于是他就想将这个龙文赤鼎带回秦国。
秦武王对着身边的大力士们问谁可以举起龙文赤鼎,其他人都表示没有那个力量,只有孟说表示可以,于是向前去举鼎,堪堪举起来,赶紧放下,秦武王看孟说举了起来,一向认为自己力大的秦武王自然不可能输给孟说,于是也去举鼎,并想走两步向众人示威,但就在这个时候,身体的各部分无法承受鼎的重力,遂纷纷崩塌流血不止,就这样,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
秦武王为何被鼎砸死了呢?一方面自然是秦武王自恃力气大,而且想证明自己是配得上龙文赤鼎的,所以逆力而为,身体最终承受不住鼎的力量,所以才被砸死。
另一方面也就是周王朝气数还在,就如同三百年前,楚庄王屯兵洛水,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而王孙满拒绝的那样:“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虽然楚庄王还是呈了口舌之快,但同时也认为时机不对,于是退兵。而秦武王显然心太急了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葬送了性命,但他自己早就表示过“死不恨矣”。
倘若秦武王没有坚持举鼎,而是退兵回秦,或许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会提前到来也说不定,而且芈八子即后来的宣太后和秦昭襄王或许就没有机会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