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5关键词:儿子,霍去病,李广,李敢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点赞1、福清市 网友:夜寒轩

霍去病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小儿子,李氏家族一直就是秦末汉朝时的大家族,李广的先祖是秦始皇手下大将李信,李信曾经在破燕国太子丹,但在攻楚战争中被项燕击败。



而飞将军李广更是三朝元老,成名于汉文帝时期,经历汉景帝,再到汉武帝,李广以勇猛刚烈著称,虽然数有战功,但功劳都不大,在文、景、武三朝一直不温不火。一直没有被封侯,所谓的李广难封也就是指这个了。

而李敢的死就与他父亲李广有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出大漠远征匈奴本部,原本汉武帝计划的出兵将领中没有李广,一是李广年龄大了,二是李广多次参战,都没有战功,并且运气还不好。



李广几次请求汉武帝同意自已参战,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再三请求,最终同意他出任前将军,也就是这一次出征,成了李广人生最后一次出征。

当时大将军卫青率前将军李广、校尉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迎战匈奴,卫青命令李广和赵食其沿东路迂回包抄,自已率领主力迎击匈奴单于。而霍去病则率领另一支军队独自出战,当时的李敢是霍去病手下校尉。



当时的李广想任前锋率军迎战匈奴单于,但是卫青不肯,一是汉武帝有交待不能让李广担任前锋或主力,二是李广当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在卫青的强制命令下,李广不情愿的去包抄了。

卫青主力最终击败了匈奴单于,匈奴单于率领溃兵从西北逃走,而负责包抄的李广和赵食其因为迷路,没有遇到匈奴单于,自然也就没有完成合围匈奴单于的任务,让匈奴单于逃走。



此战结束后,卫青需要了解此战的全部情况,写报告上交汉武帝,因此派人召李广来府上询问迷路情况,并受审对质,李广原本心中就不爽,他想当前锋,卫青不肯,憋着一肚子火,现在又无功而返,还要受审对质,李广一下子不理智了。

李广对着他手下的将士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匈奴单于的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又迷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现在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



李广就这样自杀了。

可惜了飞将军一世英名,到头来竟然落得个自杀的结果,这事不久后就传到了李广的儿子李敢耳中。

也许是继承了李家刚烈的性格,李敢得知自已的父亲之死与大将军卫青有关后,趁着一次机会,打伤了卫青,卫青不想将此事闹大,因此不计前嫌,隐瞒了下来。



卫青隐瞒下来后,结果这事不知道怎么就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又是李敢的上司,同时又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血气方刚,当时又受汉武帝宠信,于是霍去病为了给自已舅舅卫青报仇,在一次甘泉宫的打猎中,霍去病放暗箭射死了李敢。

当时的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李敢只是霍去病手下的校尉,这种私自杀害手下将领的行为,在当时可算是大罪,但是因为汉武帝非常宠信霍去病,而霍去病每次征战匈奴都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因此汉武帝干预了并隐瞒了这件事。



汉武帝以李敢是被鹿撞死为名,为霍去病开脱,这事由于皇帝发话了,谁也不敢追究,因此霍去病杀了李敢这事,没有任何责任,官照当,匈奴照打。

要知道当时的西汉可是治制社会,汉承秦制,汉武帝此举等于是干预司法,但没办法,谁叫霍去病是天才呢?汉武帝实在是太溺爱霍去病了。

这事过了1年后,霍去病就死了。怎么死的?应该是病死的。什么病?不知道。



其实有一点很明确,霍去病之所以取名叫霍去病,你没有想过为什么?去病,去病,肯定是霍去病生病的太多了,所以才要叫去病,也就是说霍去病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再加上长年累月高强度的战争,长途跋涉,风餐雨露,身体吃不消,结果24岁就病死了。

为什么说霍去病射杀李敢付出了生命代价呢?这是因为如果杀害将领一定责任也不用负,而且受到皇帝庇护的话,年轻的霍去病会越来越骄纵,越来越跋扈,霍去病不是是卫青,也与卫青的性格相差很大。



霍去病性格张扬,卫青性格低调,霍去病行事高调,卫青行事低调,霍去病大大咧咧,卫青小心谨慎,而要想毁灭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放纵他,汉武帝的庇护,其实就是一种放纵,按现在的说法是溺爱。

24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了,前途无量,再加上皇帝的宠信,如果霍去病没有病死,一个24岁的年轻人势必更加嚣张跋扈,就会犯下更大的错误,最终也会把自已害死。

点赞2、黄冈市 网友:惧爱症

霍去病杀了李广唯一剩存的儿子李敢,第二年他病死了,死的很蹊跷,对于他的死,两千多年来争议不断,据说在漠北之战中,他是喝了病死的牛羊污染的生水,得了瘟疫而死的。霍去病去世时年仅23岁,“绝无后”。


“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

这是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在临终前上书汉宣帝刘询的奏折。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广的儿子李敢?

这要从飞将军李广之死说起。

在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挥师漠北。他支出10万大军,让卫青、霍去病率领直插匈奴本部,霍去病率领5万军,李敢为校尉。但是汉武帝并没有让李广去。

作为秦朝大将李信后代的李广,坚决要争取参加这场战斗的机会。

李广有勇有谋,擅长骑射,自认为是匈奴骑兵的克星。他多次打击匈奴,曾率几千骑兵就击退了十几万匈奴大军,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匈奴骑兵大举入侵上郡时,汉景帝派近侍宦官跟李广去视察。宦官带着几十名骑兵遇到3名匈奴人,几十名骑兵被射杀全军覆没,宦官也身受重伤。宦官跑到李广面前诉说情况,李广根据经验分析,这三人一定是射雕的人。李广带着百名骑兵去追,为死去的士兵们报仇,他亲手射死两个,活捉一个。可就在返回时突遇上千匈奴骑兵,被匈奴兵误认为是诱敌骑兵。李广的手下有些恐慌,李广十分冷静,反对逃跑,敌众我寡,逃跑肯定会败亡。他下令让手下到距离匈奴军队二里的地方,解下马鞍休息来误导匈奴兵,让匈奴兵认为是大军压境。果然匈奴畏惧不敢进前,当匈奴的白马将军前去侦查时,也被李广射杀。上千匈奴骑兵吓得半死,在夜半时分,偷偷撤离了。匈奴便将李广称作飞将军,很长时间不敢南下。


还有一次,李广从雁门出击匈奴敌众他寡被活捉。匈奴把他放置在两匹马的中间的网上,李广躺在网上闭目养神寻找脱身的时机。

大约走了十多里,早瞄上了旁边一个匈奴骑兵骑的好马,李广假装死去。趁匈奴兵查看时,一跃飞上马背,狂奔数十里,数百名匈奴骑兵也未追赶上,李广顺利与所属部下会合。李广单枪匹马所向披靡从众多匈奴兵中冲出脱身也算够厉害的了。


有勇有谋的李广,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被封侯,最感兴趣的事就是攻打匈奴,一提起打匈奴,他立刻像打了鸡血般精神抖擞。李广曾对星象家王朔说过:自汉朝攻匈奴以来,我没一次不参加,可各部队校尉以下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军功几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本命如此呢?”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史记》


当汉武帝倾举国之力发动漠北之战时,李广已经60多岁了,在古代算是老寿星级别了,若不参加这次大战斗,就更没有封侯的机会了,对李广这将是终身遗憾,他还指望这一战能实现封侯的目标呢。可是这次打漠北,李广连个候补人员也没捞上。

他那个憋屈就别提了,但他不放弃,“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地飞将李广进宫多次向汉武帝请求随行。汉武帝看着他那张布满皱纹的面孔怎么也不答应,后来李广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好事多磨,汉武帝就点头同意了,让他出任前将军。


可是,汉武帝却秘见卫青说,“李老头太老了,运气又不好,不能让这个不祥之人直接去和单于拼杀,别让他耽误我们活捉单于的大事”。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史记?卷一百九?列传第四十九》)

卫青听后,拍胸脯保证,“放心吧陛下,我有招支开他”。


汉军出塞后,卫青活捉了一个匈奴兵,知道了单于的驻地,他带精兵直奔单于而去,临行前却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绕开单于,去缺乏水草的地方,然后迂回包抄摧毁单于主力。

李广一听,有些不满,直接找到卫青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您却命令我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几天是一场灭匈大战,机会难得,我愿做前锋,先与单于决战。”

卫青咬紧牙关不同意,他却让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的公孙敖跟自己去活捉单于。李广气的脸都变成猪肝色,觉得很失面子,也很失望。但他依旧不放弃。他要求卫青改调令,还是被卫青坚决拒绝:

卫青对他下行军文书曰:“速去右将军部队,照文书办。”

李广又气又恼,长叹一声不辞而别。他与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绕啊绕,结果犯了路痴,不知画了多少圈圈。卫青在前线与单于斗的正欢,谁知道狡猾的单于脱逃了,卫青连他根头发也没抓住,只希望李广能突然出现,截住单于。但终究让他失望了,李广没能及时在约定地点和卫青会和,他还在画圈圈。最终导致单于彻底逃跑了,没有完成汉武帝活捉单于的计划。

卫青率军往南追击匈奴,当渡过沙漠时,才碰见李广与赵食其的军队。他送上干粮和酒带来安慰,目的就是想了解李广迷路的情况,好给汉武帝写战后汇报。

李广硬着脖子没理他。

卫青就令李广的幕府人员去受审对质,做笔录上报。

素爱部将的李广气呼呼地说:“这与校尉们何干?都怪我迷路,就让我去受审吧。”

又说:“我和匈奴作战达70余次,好不容易有机会对抗单于,可是大将军把我支走绕远路,还迷了路!天意如此,我活了60多年,从没这么窝囊过,怎么能让那群刀笔吏污辱。”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说完,带着满腔的羞愧气愤加绝望,拔刀自刎了。司马迁对此感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军中哭声一片,听闻的百姓也纷纷落泪。

李广的儿子李敢,听闻事件始末,血气上涌,“若不是卫青任意调离我老爹,怎能有我老爹晚节不保,自杀身亡的惨剧!”,一万个复仇决心在胸中回荡:“老爹本有三个儿子,大哥李当户,二哥李椒都死了,唯剩我这一个儿子,杀父之仇就有我来报了!”


当时李敢的上司是霍去病,李敢爵位关内侯。霍去病是卫青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少儿的儿子,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卫子夫的弟弟。

为报仇李敢就寻了个机会去刺杀卫青,刺杀没成功,只是刺伤了卫青。大概李敢在很大程度上是畏惧卫青背后的靠山吧,对此,司马迁发出感叹: “李氏陵迟衰微矣”——李家真是后继无人,怪不得会败落衰微啊!

卫青对李广有亏欠之心,又向来对人宽宏大量,就瞒下了自己被刺的事。但是卫青的外甥,血气方刚的霍去病却无法忍受。霍去病是被他的单亲妈妈卫少儿带大的,他的父亲霍仲孺抛弃他们母子另娶妻生子了,生了霍光。霍去病能有今天,主要是靠着他的舅舅卫青和姨夫刘彻的栽培,舅舅如父,他怎能让部属殴打自己的舅舅。

一年后(前118年),在甘泉宫狩猎时,霍去病在众目睽睽之下射死了李敢。


霍去病向汉武帝请罪。汉武帝就让可爱的小鹿背了锅,他对外声称“李敢狩猎时被鹿撞死”。

“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史记?卷一百九?列传第四十九》)

有人看到这忍不住大跌眼镜:

汉武帝怎么会说谎包庇霍去病呢?

原来,1、当时卫、霍两家是汉武帝的大红人,受宠程度超过任何大臣,汉武帝怎会为了李敢去处理霍去病?再说霍去病杀死李敢后就连忙向汉武帝请罪了,若真要论起李敢的杀父仇人,还得追根到汉武帝身上。


换言之,李敢为了报仇藐视了朝廷, 汉武帝如果真追究李敢的话,定个攻击上司罪或者谋反罪,李敢也是得掉脑袋。再说李广是自杀,李广虽对卫青有怨言,并没有上升到仇恨卫青的地步。

2,如果说报仇的话,血亲复仇在西汉多了去了。杀父之仇焉能不报?参考《春秋公羊传》,可知上下都支持 “有仇必报”。再看(《礼记?檀弓上第三》):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意思是,杀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哪怕在大街上遇到仇人,也要奋力杀之,做不到就没人味。

所以说,报血亲之仇在当时那个年代有舆论支持,大众支持,是符合道德标准的。李敢为父报仇和霍去病为舅报仇都是合理的。汉武帝自然可正大光明包庇霍去病。

这样的事例可参见东汉的赵娥孝女、西汉的淮南王刘长等。

霍去病射杀李敢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霍去病杀了李敢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他虽然在李敢死后一年就死了,看似有某种巧合,其实这是正常的。

霍去病长年累月在外征战,透支了身体。18岁时霍去病就被武帝任命为剽姚校尉,跟着卫青抗击匈奴。他年轻气盛有着永不服输的劲头,和卫青一样善于长途奔袭、乐于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为了追击匈奴常常昼夜在马背上急行军上千里,很难按时吃饭。就拿漠北之战来说,霍去病一马当先,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把匈奴赶到狼居胥山与姑衍山。


长年累月的出征导致他身体劳累过度,加上环境的艰苦最终病死,实际上他属于自然死亡。如果他死于阴谋的话,司马迁对这位大英雄的死会有详细记载的,而不是只通过霍光的上书得出“病死”二字。

而传说霍去病喝生水染瘟疫不可信。

霍去病去世是在漠北之战后的两年,如果说是得了瘟疫的话,不科学。瘟疫感染会间隔两年再爆发?再说那么多将士喝感染的水,如果有感染,古代医疗条件落后,不得死大批将士吗?

对霍去病的死汉武帝很悲伤,对其风光大葬,陪葬茂陵,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还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形状,纪念他攻克匈奴的奇功,让匈奴留下“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叹息。唐德宗时追封霍去病为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到了宋徽宗时将他配享汉武帝庙廷。

对于李广、李敢,后世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佩服他们的勇谋,追认他们为自己的先祖。

点赞3、双鸭山市 网友:橘温茶暖

元狩四年,李广父子分别跟随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漠北,力求抓住汉匈最大的一次战役,获得战功,以此军功封侯。

此战中儿子李敢,因为年少勇猛,跟随霍去病突袭左贤王部,夺得左贤王鼓旗,并且斩首也较多。因此战功,虽然没有被封列侯,被封为较低一等的关内侯,但是未来再立战功,加封列侯还是可以期待的。

相比于儿子,作为老父亲的李广就比较不走运了。史书虽然没有记载李广的出生日期,但是他在公元前166年就开始从军作战了,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已经是差不多七旬的老人了。


因为李广年纪较大,所以战前派遣将领的时候,汉武帝就没考虑他,但是李广不同意,多次请求汉武帝派他出征,还请求获得前锋的位置。

汉武帝抹不开老将的面子,只得答应了,但是在临出发前告诉卫青,老将军年纪大了,而且运气有点背,到打大战的时候,尽量把他调开,卫青给了汉武帝一个明白的眼神。


卫青分兵迂回,李广迷路自杀

卫青领兵出定襄后,进入大漠后,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匈奴单于的位置。卫青对军队的部署做出改变,命令李广和赵食其率领本部兵马从东侧迂回,包抄匈奴单于,以求全歼匈奴主力,擒获单于。

其实卫青这样的部署,要说私心,感觉没多大,一则这样的部署可以从侧翼包抄匈奴,是卫青惯用的战术,可以获得最大的战果。

二则这样的分兵,其实是加大了本部大军面对匈奴主力的压力,如果不分兵的话卫青军和匈奴大军兵力大体相当,分兵减少了正面对敌的兵力,压力会增加很多。


但是这样的话一旦正面扛住压力,侧翼的包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战果,成为大获全胜的关键。更有可能伊稚斜会一头撞进侧翼大军的怀里去,这是相当于给了李广一个大功的机会。

当然卫青并非没有私心的,他也是听进去了武帝的话,担心李广把霉运带到了主力大军中,所以让他去侧翼,至少不会影响正面战局。

但是对于卫青的布局,李广虽有名将之名,但无名将之实,看不透战术的精妙。以为卫青想支开他,心里带着不情不愿的怨气出发了。


心里越是不舒服,干活就越是糟糕,李广又是扫把星附体,居然给迷路了,没能与大军会合合围单于主力,伊稚斜逃跑也没有堵截住。而且这俩货带兵转一圈转回到漠南去了,你好歹在漠北溜达一圈捡个漏啥的,指不定捞到啥呢,就给跑回去了,咋想的都是。

卫青班师到漠南遇上李广和赵食其部,就派人到李广营里询问,了解一下未与大军会合的情况,毕竟作为主将是要向皇帝汇报的。李广心里有怨气,认为他的失败是卫青派他分兵造成的,所以不回复询问的人。

卫青着急了解情况,就下令把李广幕府的人叫过去问话,李广一下子受不了了,就说自己亲自去大将军营寨解释。到了大将军营寨对部下说,自己打了一辈子仗,最后被大将军派他迂回绕远路,导致迷路了,一辈子的名声毁了,不愿受辱,便自杀了。


李敢向卫青寻仇,霍去病泄愤射杀李敢

两路大军都班师回朝后,不久李广的小儿子李敢,得知自己父亲的死和卫青有关系。趁卫青外出的时候,打伤了卫青,当时卫青对李广的死心里也有愧疚,就没有追究李敢的责任,希望此时淡化处理,不要声张。

但是很不巧,没多久李敢因私愤大伤卫青的事情就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从小就是母亲和舅舅等人带大的,后来获得汉武帝的青睐和培养。所以对卫青的感情特别深厚,得知李敢打伤舅舅后,就准备寻机收拾李敢。


没过多久,汉武帝召集将领们一起去雍州,到甘泉宫进行狩猎,随行的就有霍去病和李敢。这下被霍去病逮着机会了,看到李敢后,一时间怒火上头,一箭就把李敢给射杀了。

霍去病为什么敢杀李敢

首先在霍去病的成长过程中,卫青基本担当了父亲的角色,悉心培养霍去病长大。因为卫青也是私生子,知道回到父亲家里,会受到什么欺负。

就把霍去病留在自己和姐姐身边抚养,霍去病和亲生父亲霍仲孺相认时,已经被封为骠骑将军了。所以说霍去病在心里,抚养自己长大的舅舅感情是很深厚的,卫青被伤,如同自己受辱一样,甚至还更强烈,这是他震怒想杀李敢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在这个事件中,李敢有罪在先,他当街打伤当朝大司马大将军,已经是以下犯上的大罪了。霍去病心里有准备,在这次事件的引发上,自己是占理的,李敢是挟私报复,我这是报仇雪恨。

最后就是他依仗汉武帝的宠信,霍去病的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个是舅舅卫青,另一个就是姨父汉武帝,他是两人共同培养的千古奇才。他相信只要他的理由说得过去,皇帝就不会太难为他,更不会杀他。

霍去病因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霍去病射杀李敢后,汉武帝为了保护霍去病,不让他在长安待了,将他派往朔方驻守。希望以时间和战功来淡化这件事的影响,毕竟李广家族作为传统将门,影响力不容小觑。

霍去病到朔方后,不到两年时间,在元狩六年突然病逝,对整个汉朝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关于霍去病的死,一种说法是漠北之战喝了不干净的水,引发的后遗症,导致英年早逝。


第二种阴谋论,认为是汉武帝导演的结果,汉武帝担心卫霍家族势力太大,尾大不掉,所以对霍去病下手了。但是这种说法太不切实际了,都是卸磨杀驴,霍去病死时,汉武帝正计划发动再次对匈奴作战,而霍去病正是此战的主将,这磨还没卸了,怎么杀驴了,汉武帝还不至于这么蠢吧!

从后来霍光上书想让霍山过寄到霍去病门下,提到霍去病是病死的,可以肯定霍去病是因病去世的。说漠北之战喝了沾有瘟疫的水,导致发病去世,有可能,但是不太大。


因为霍去病去世是在战后两年,这个瘟疫的潜伏期有点不科学。而且霍去病都喝了不干净的水,带去的将士更是没少喝,因此引发的病症可能涉及数万人,这在当时可是大事件,史书并未记载,爆发的可能性不太大。

霍去病的病,最有可能是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外作战,而他的作战又是轻骑突进,因敌就食,这就造成长期的生活不规律,身体再强壮的人都扛不住。

原本可以在长安进行一段时间的休养,但是因为李敢事件,被迫去了朔方前线,失去休养的机会,最终导致积劳成疾,未能及时治疗最后病逝。

所以说因为射杀李敢霍去病付出了什么代价,那无疑是自己的生命,虽然汉武帝没有因此事杀他。但是失去了休养和长安更好的医疗条件,导致自己的病症不治身亡。

点赞4、钦州市 网友:_丶绝版

公元前118年,21岁的霍去病陪姨父汉武帝打猎。没想到他突然拉弓,对着李广的儿子李敢就是一箭,李敢当即死亡。汉武帝说:“他是被鹿角撞死的。”

这场射杀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此时的霍去病年纪虽轻,却已经战功赫赫,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

李敢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的第三个儿子,曾经跟着霍去病征讨匈奴,战绩出色,被封为关内侯。

这样两个前途似锦的大好青年,为什么斗得你死我活?汉武帝为什么又公然说假话帮助霍去病呢?

一切都要从公元前119年那场漠北之战说起。

一、漠北之战,不服老的李广迷路自尽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这首千古闻名的诗句中的“飞将”就是将军李广

李广于汉文帝在位期间从军,历经汉景帝、汉武帝两朝。一生和匈奴进行过大大小小七十多次战斗,立下了辉煌的战功,连匈奴单于也十分敬畏他的威名。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统帅大军出征漠北,一同出征的还有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和李敢。

将军李广找到汉武帝,想要一起出战,并要求做前锋

可是当时李广已经年近70岁。汉武帝考虑到他年纪太大,因此拒绝了他的请求。

李广却不服老,一再找汉武帝,强烈要求出征。

这么积极的一个老将,汉武帝实在不好意思扫了他的面子,只好答应了李广的请求。

不过,汉武帝暗中叮嘱卫青,要多照顾李广。也担心李广年龄大了,运气不好。因此遇到大战时,尽量不要让他跟匈奴正面冲突。

卫青明白汉武帝的心思,就这样带着李广、霍去病、李敢一起去了漠北。

他们没想到的是,三个人的命运就在这一次出征的时候悄悄发生了转变。而卫氏一族也因此大受挫折,从如日中天的盛景渐渐凋败。

汉军出塞后,卫青派人刺探到匈奴单于的位置,准备自己带领精兵正面痛击单于。他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侧面包抄单于。

李广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大将军命令我从东路出兵不合理,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战。”

卫青想起汉武帝的叮嘱,李广年老,恐不敌单于,容易影响士气,于是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李广心里非常生气,可是又不能不遵守军令,他没有跟卫青告辞就启程出发了。

不知道是李广太过气愤而糊涂了,还是山路太复杂,他竟然迷路了。

这边卫青与单于交战,单于趁乱逃跑。那边李广绕来绕去,错过了围追堵截单于的机会。

直到卫青南行度过沙漠,才遇到李广的军队。

卫青想要向汉武帝汇报军情,详细询问李广迷路的情况,李广竟然不搭理他。

卫青只好派下属去找李广的下属调查情况,李广说:“校尉们是无罪的,是我迷了路,我会向大将军交代的。”

当他到了大将军府,越想越觉得窝囊。他对下属说:“我从少年起就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随大将军出征单于,如果不是大将军调我的部队走那些弯弯绕绕的远路,我怎么会迷路?这就是天意。我已经60多岁,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了。”

说完,他就拔刀自刎了。

李广年轻时威名赫赫,老了却有点糊涂。如果他能够接受自己已经衰老的现实,或者能够听命于上司,根本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卫青虽然没有如他的意,让他正面与匈奴交锋。却也不是没有给他机会。李广如果能够执行好从东面包抄堵截的任务,也有亲手抓住单于的机会。

无奈李广既不服气年轻一辈的指挥,又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实在是英雄末路,让人唏嘘。

李广平时对士兵非常爱护,在老百姓中也盛名已久。因此他死的时候,举国上下,无不为他默哀悲悼。

司马迁:“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二、李敢为父报仇,当街殴打卫青

漠北之战中,李敢是霍去病的下属,任职校尉。

他作战英勇,夺了左贤王鼓旗,斩首众多匈奴士兵,也得到了汉武帝的嘉奖。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父亲李广的死亡,让李敢悲痛难抑。

李敢本有两个哥哥,可惜大哥李当户早死,二哥李椒也与父亲同年去世。李广家的支撑门户的男人只剩下李敢。

李敢听说父亲的死讯,认为是卫青故意找李广的麻烦,造成李广出战不利,因而身死。

因此,他把父亲的死因归咎于卫青,自己这个唯一当家的男人应当为父亲报仇出气。

于是,李敢趁卫青外出之际,出其不意打伤了卫青。

其实以卫青的本事,如果不是卫青故意承让,李敢想打伤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卫青对李广的死本来就心有内疚,虽然他本意并不是要为难李广,也完全没有要逼死李广的意思。可是,李广的身死和死前的责备,还是给了卫青不小的压力。

而且此事不仅与自己有关,还涉及汉武帝。卫青当然不能供出汉武帝,只能自己背黑锅。

被李敢打一顿,让他出出气。卫青的心理压力也会获得稍许缓解。

因此,卫青没有想过追究,而是悄悄隐藏下李敢打人的事情。冷处理此事是皆大欢喜的最佳方案。

没想到他的伤被霍去病发现了,霍去病登时大怒,发誓非要报了此仇不可。

三、霍去病为什么敢杀朝廷官员

李敢虽然官职不如霍去病,却也是年纪轻轻就封爵的青年才俊。更何况他家世显赫,父亲还是颇受人爱戴的李广。

霍去病为什么如此大胆,竟敢当众射杀朝廷官员呢?

1】霍去病对卫青的感情非同寻常,亦舅亦父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少儿,她的妹妹卫子夫后来成为汉武帝的皇后。

霍去病出生时,卫少儿是平阳侯府曹寿家的女奴,卫子夫是平阳侯府的歌舞姬。

当时平阳人霍仲孺以县吏的身份在平阳侯家供事,同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

霍仲孺差事完成后,回到家中又娶妻生子,与卫少儿断了关系,不通音信。

因此,霍去病在青少年时期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简言之,霍去病是个私生子。他的身世与卫青几乎一模一样。

卫青的母亲卫媪与丈夫生有一子三女,二女儿是卫少儿,三女儿是卫子夫。

丈夫死后,卫媪到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里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

很小的时候,卫青就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家中。没想到郑季这个渣男,生了儿子却不负责任,让小小年纪的卫青出去放羊。

郑家的其他人对卫青更是苛刻,将卫青当成畜生一样虐待。

卫青长大一些后,不愿再受郑家奴役,回到了母亲身边,跟着她在平阳侯家中做事。

后来,他彻底与郑家断绝了关系,改姓卫

作为私生子的卫青对同样是私生子的霍去病称得上同病相怜,非常疼惜。

在霍去病成长的过程中,卫青把霍去病带在身边,担当了父亲的角色,悉心培养霍去病长大。

因此,在霍去病心中,卫青是舅舅,也相当于是父亲,他对卫青的感情相当深厚。

他看到卫青受伤,甚至比自己受伤还难受得多,这是造成霍去病暴怒想杀人的原因之一。

2】霍去病深得皇帝宠幸,有恃无恐

霍去病刚刚周岁,卫子夫就跟随汉武帝入宫了。随后的几年里,卫子夫一直受到汉武帝的宠爱。

霍去病12岁时,卫子夫成为皇后。卫青多次抗击匈奴,升为车骑将军,整个卫家水涨船高。

霍去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员,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受到舅舅的耳濡目染,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

后来,霍去病跟着舅舅抗击匈奴,很快就显露出军事天分,年纪轻轻就立下了极大的战功。

  •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 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直取祁连山。
  •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

霍去病从小就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再加上越长大越有出息,汉武帝对他珍爱非常。

可以说,霍去病是舅舅卫青和姨父汉武帝共同培养的军事奇才

他相信,即使自己犯了大过错,皇帝也会帮他开脱,不至于太难为他,更不会杀他。

更何况,他杀了李敢,在道义上也并非完全不占理。

3】李敢有错在先

战争中,应该严格执行军令。李广仗着自己以往的资历,对卫青的军令多有抱怨,本身就违反了军纪。

上级在调查情况时,李广负气自杀,更是错误的行为。

而李敢当街打伤大司马大将军,已经犯了以下犯上的大罪。

霍去病很清楚,自己也并非完全无理取闹。

霍去病年少封侯、战无不胜,深得皇帝宠幸,一切都太过顺利导致他骄横霸道,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热血上涌就不管不顾,趁着李敢随汉武帝打猎的机会,公然射杀李敢,论罪也应当处死。

可是,幸运的是,他竟然逃脱了罪责。

四、霍去病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汉武帝震惊之余,还是强行出面把这件事摁了下去。

他以李敢“撞到了鹿角而被顶死”的理由结了案。霍去病并未因此受到任何惩罚,此事就不了了之。

贵为公卿王侯又如何?只要天子一句话,死了也是白死。

不过,李广家族并不是小门小户,作为传统将门,其家族子弟和门徒盘根错节遍布朝野,影响力不容小觑。

为了平息众怒,也为了保护霍去病不被仇家报复。汉武帝让霍去病离开长安,前往朔方驻守。

汉武帝希望霍去病能够离开长安一段时间,通过战功和时间来淡化射杀李敢的影响。

可是谁都没想到的是,霍去病到朔方后,不到两年,突然病逝。

霍去病到底是因为什么病去世的?史书上并未记载。

很可能是霍去病从少年时期就对外作战,生活极其不规律,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为李敢事件,霍去病没有在长安调养好身体就又去了朔方前线,导致积劳成疾,或者抵抗力降低突染疾病,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去世。

如果没有李敢事件,霍去病可以在长安得到很好的健康调理,也可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以他24岁的年龄来看,不可能那么快就死亡。

霍去病杀死李敢,最后付出的是自己生命的代价。

对于卫氏家族来说,霍去病的死加速了卫氏家族的覆灭

霍去病和卫青是卫氏家族最为出色的两个男人。霍去病如此年轻,如果他活着,将在卫青离世后,成为卫氏家族的顶梁柱,支撑着卫氏家族继续辉煌下去。

对整个大汉朝来说,霍去病的死亡也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他不仅仅是卫氏家族最为出色的男人,也是大汉朝最为出色的将领

他从小就表现出杰出的军事天才,也积累了丰富的对匈奴作战的经验。

此后的大汉朝,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前途无量的大将军。这也是整个汉朝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结束语

历史总是有很多的偶然来组成一个必然。

如果李广不是那么执拗,如果李敢不是那么偏激,如果霍去病不是那么冲动,整件事情的走势将会完全不同。

可是每一个偶然就像蝴蝶效应。不经意扇动翅膀的蝴蝶,绝对不会想到它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两周后远隔千里之外的一场飓风。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点赞5、泰兴市 网友:紫霞仙子

公元前118年,汉军内部发生了一场命案,一位将军被射杀。按道理说一个将军被杀绝对是一场惊天大案。但是这样一场大案子硬是被汉武帝刘彻按了下来。汉武帝按下这场惊天命案的原因非常简单,杀人者是他当时最宠爱的霍去病。这场命案中被杀的将军是关内侯李敢。说起李敢可能大家不那么熟悉,说起李敢的父亲,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敢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李敢被杀死以后,汉武帝不忍处罚正在势头上的霍去病。汉武帝有更高的目标,希望和霍去病一起创造更加伟大的功业。很明显汉武帝此时宁愿让李敢含冤而死,也不会惩罚霍去病。为了掩饰霍去病杀死李敢的罪行,汉武帝对外宣称李敢在狩猎的时候被一头鹿撞死。这是李敢的不幸,也是李敢的幸运。李敢不幸的是失去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幸运的是李敢从此经常被人们提起,也成为霍去病为数不多的黑点。



霍去病是李敢的上司,到底和李敢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射死他呢?李敢和霍去病还真没有什么大恨,李敢跟着霍去病还获得了关内侯的封号,比父亲李广先封侯。要想知道为什么霍去病要杀死李敢,还得从李敢的父亲李广说起。

说到李广,一定绕不开“李广难封”这个话题。李广是汉朝有名的飞将军,曾经打得匈奴人闻风丧胆。“飞将军”这个名号也是拜匈奴人所赐。但是李广也是一个进攻能力稍有欠缺而且运气不足的一位将军。李广在最美好的时光内,却没有遇到太多立功的机会。汉武帝大规模进攻匈奴,许多将军都有了立功表现的机会。跟随卫青和霍去病出征的匈奴许多大小将军都因功封侯。其中包括李广的前部下,李广的亲堂弟李蔡、李广的儿子李敢。这么多人都因为攻打匈奴而封侯,而和匈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广却因为各种原因两手空空。李广因为各种原因,一次又一次错过了封侯的机会。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漠北之战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最大规模战役,这次战役的直接战略目标为直捣匈奴老巢,同时斩杀匈奴大单于。汉武帝非常重视这一次军事行动,汉武帝派出了当时汉朝最优秀的霍去病和卫青,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精锐骑兵投入战争。汉朝当时最优秀的将军几乎被派往战场,这也是所有军人最佳的立功机会。李广自然也不想错过最后的封侯机会。汉武帝认为李广已经年老,而且运气不佳,他不想李广参加这次至关重要的战役。但是李广一再请求汉武帝,请求随军出征。汉武帝后来实在不忍心再一次拒绝这位老将军的请求,最后同意李广出任前将军。但是汉武帝实在太重视这次战役,生怕这次战役有任何纰漏。汉武帝任命完李广之后便后悔了,但是金口一开又不好收回。于是,汉武帝又给了卫青一封密信,认为李广年老而且运气不好,不能充当前将军。当时卫青也有意让自己失去爵位的好兄弟公孙敖跟自己一起立功,于是故意把李广调开。李广知道内幕以后,请求卫青修改命令,卫青没有答应。李广决定自己率领军队寻找匈奴军队。由于李广没有带向导而迷路,结果落在了卫青后面。卫青击败匈奴在回来的路上,才遇到迷路的李广大军。卫青召李广前来对质,李广前往卫青处对质的时候,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李广的言外之意是卫青故意整治自己才导致自己迷路。说完这句话之后,李广便拔剑自刎。



由于李广在死之前说了这么一番话,不少人认为是卫青逼死了李广。最起码李广的儿子李敢是这么认为的。李广自杀以后,李敢的情绪非常激动。李敢闯入卫青的军营,打伤了卫青。卫青知道自己虽无意害死李广,却间接造成李广自杀,因此非常愧疚。出于愧疚的卫青并没有声张,把这件事压了下来,也没有惩罚李敢。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霍去病就知道了这件事。相比较于卫青的老成持重,霍去病多了一些年轻人的锐气。霍去病不能接受自己的部将,殴打自己的舅舅。于是霍去病利用在甘泉宫狩猎的机会射杀了李敢。李敢为了替自己的父亲出气打伤了卫青,霍去病为了替自己的舅舅出气却射死了李敢。



两个年轻人真是太冲动,一个因为冲动而以下犯上,一个因为冲动而杀人。按道理说两个都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卫青因为愧疚隐瞒了李敢的罪行,汉武帝因为惜才隐瞒了霍去病的罪行。其实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霍去病的某些性格。霍去病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而且是世间少有的帅才。可是因为自己的舅舅被打,就公然无视大汉法律,公然杀死朝廷的将军,未免给人一种“嚣张跋扈”的感觉。很难想象,如果霍去病一旦失去汉武帝的信任会有什么样的下场。霍去病杀死李敢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汉武帝反而百般包庇。我们通过这件事也看出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

公元前117年,正当汉武帝准备再一次大规模攻击匈奴的时候,霍去病突然去世。霍去病的突然去世打乱了汉武帝的攻击计划,汉武帝被迫放弃这次进攻,匈奴也因此获得了难得喘息机会。霍去病去世以后,汉武帝非常伤心。汉武帝把霍去病安葬在茂陵,坟冢的形状仿照祁连山。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追谥号为景桓。种种行为都可以看出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喜爱。



年仅23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难免让人唏嘘不已,许多人也在查找霍去病死亡的原因。按道理说,年仅23岁的霍去病正直壮年,为什么会突然病死呢?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霍去病因为长时间征战导致身体过度透支,类似于现在常说的过劳死。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霍去病是天生的将军,过劳死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有人认为霍去病由于长期的征战,感染了疾病。由于当时霍去病的身体挺壮实,一时没有发现,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又无力回天。



还有一种说法,中行说在临死之前建议匈奴单于采用细菌战对付汉军。匈奴单于根据中行说的建议,把因瘟疫而死的牛羊马的尸体投入汉军经过的水源处。患有瘟疫牛羊的尸体带有一定的瘟疫病毒,尸体彻底腐烂以后瘟疫病毒便留在水中。汉军士兵喝了有瘟疫病毒的水,可能会感染瘟疫。这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细菌战。不少专家认为,霍去病可能也喝了含有瘟疫病毒的水。当病毒发作的时候,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医治,导致霍去病病亡。

真不敢想象如果霍去病不死,他会建立多大的功绩,也难以想象匈奴会被打成什么样子。虽然霍去病的寿命只有23年,但是却创造了震烁古今的功业。

点赞6、株洲市 网友:北海森屿

霍去病杀掉李敢之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但这件事其实反映出霍去病的很多问题,他如果不病死,极有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封侯的儿子为没封侯的老子出头。

李敢是李广的第三个儿子,李氏家族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祖上出过不少名人,战国末期的李信比较有代表性,李家也是有名的将门世家。

李广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一生没有封侯,为何?

因为他战功不足。

李广资格可以说是很老了,他在汉文帝时期从军,汉景帝时期成为上郡太守,跟匈奴人打了不少小仗,匈奴人都很怕他。汉武帝继位后,他听说李广打匈奴人有自己的一套,就有意提拔他,让他担任卫尉,也就是禁卫军首领。

不过,汉武帝全面对匈奴开战之后,李广的表现就很一般了,他要么无功而返,要么在半路上迷路了,甚至还有一次被匈奴人给俘虏了,好在他逃回来后拿钱赎罪,要不然就被判处死刑了。

因为李广打仗没什么大功劳,还被匈奴人俘虏过,所以汉武帝开始不怎么待见他,只让他到边境当郡守,跟匈奴人小打小闹。而同时期的卫青则出尽了风头,将匈奴人打得满地找牙,可以说是将李广这个前浪拍死在了沙滩上。


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卫青和霍去病发动漠北之战,李广知道年事已高,没有多少机会带兵打仗了,为了争取到一个封侯的机会,他便屡次对汉武帝说自己也要出征。

汉武帝非常嫌弃李广,但碍于他资格老,便封他为前将军。不过在出征之前,汉武帝警告卫青说,李广年老,精力不足,而且只要是他参加的战斗都无法取胜,是个很不吉利的人,所以你不要让他跟匈奴直接作战,以免让敌人跑了。

由此可见,汉武帝是很不喜欢李广的,让他当前将军已经很给面子了。其实,这不能怪汉武帝不重用李广,只能怪李广命不好,因为卫青和霍去病的横空出世,抢占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卫青率领大军出征到匈奴之后,就有意让李广去匈奴人的逃往路线包抄,而是让公孙敖取代他的进攻主力地位。

公孙敖是卫青的救命恩人兼好友,卫青之所以让他取代李广,既有汉武帝的嘱咐,也有卫青的一点点私心。

李广失去了与匈奴人作战的机会,自然是很生气的,他就想当然认为是卫青在故意排挤他,便带着军队不辞而别,结果在沙漠中迷路了,还远远落在了卫青大军的后面。


后来卫青在跟匈奴人作战,虽然将匈奴人打败,但没有按照汉武帝的要求抓住单于。不久之后,李广终于赶上大部队了,卫青为了表示慰问,还派人给他送去食物和酒,并询问他迷路的原因。

这件事就变得微妙了,卫青如果抓住单于了,那啥事都好说,李广的罪过可能就被掩盖住了;但卫青最后没抓住单于,汉武帝会怎么想,一定是因为李广没有及时出现在他该在的位置,所以才导致单于逃走。

并且,李广声称自己迷路了,卫青不太确信,所以才派人去委婉询问原因。可李广的态度却让人失望,他竟然拒绝回答,还极力阻止卫青上书汉武帝说明情况,卫青这下就很为难了。

没办法,事情总得有个交代,卫青便派人去将李广的幕府人员抓来,让人审问他们,搞清楚李广迷路的原因,也好对上对下都有个交代。

李广本来就是个高傲的人,卫青的这个做法无疑是深深刺痛了他强烈的自尊心,他便跑到大将军行在去申诉,结果办案人员根本就不鸟他。


李广这下子就急了,他对自己的幕府人员说,我一生跟匈奴人作战七十多次,终于得到一次跟大将军一起攻打匈奴单于的机会,大将军却让我走远路迂回,结果导致迷路,这难道是天意吗?我都六十多岁了,怎么能忍受这些刀笔吏的侮辱呢!说完,李广就拔剑自刎而死。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可怜李广到死都不知道针对他的人不是卫青,而是汉武帝。

其实卫青对李广也算是不错的了,如果李广能够按照他的指令及时出现,那么抓住匈奴单于的机会很大,这样李广封侯也就不是奢望了。

可李广的自尊心实在是太强了,他只是想到了自己遭受排挤这一点,却没有理解卫青的战略意图,事后不明白是自己坏了大事,也不配合卫青的正当调查,最后为了保全名誉而自杀,着实可惜而又可恨。


而在这次漠北之战中,李广的小儿子李敢也在军中,他当时在霍去病手下担任校尉,跟着霍去病封狼居胥,一直打到了北海。

李敢在此战中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他夺了匈奴左贤王的鼓旗,斩杀的匈奴人也不少,因此在战后被封为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李广去世之后,李敢对父亲之死因一直都不是很了解。但在前118年的时候,李敢意外得知漠北之战中李广遭受的种种不公,他认为卫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十分愤怒,便去到大将军府,将卫青给殴打致伤。

这件事可了不得,那时候卫青不但是大将军,而且因为漠北之战之功,跟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一起被汉武帝封为大司马,成为百官之首。李敢竟然将位高权重的卫青给打了,这无疑是犯下了死罪。

但卫青这个人脾气非常好,为人低调,从不与人为恶,他知道李敢失去了父亲,心中自然有气,自己挨一顿打也没什么,便将此事隐瞒下来,没有告诉任何人。

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说到这事,就不得不佩服卫青了,他虽然位高权重,但从来没有人什么绯闻和黑料,极少有人弹劾他,汉武帝对他也是信任有加,可以说是政坛常青树了,这其实跟他善于做人有很大的关系了。


卫青本可以杀掉李敢的,但他没有这么做,除了因为他心胸宽广之外,还在于他深知李氏家族是名门望族,杀掉李敢就等于得罪整个李氏家族,这并不是件好事,不如息事宁人,自己只不过是挨了顿打,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卫青和李敢都各自开始了新的生活,倒也相安无事,这跟卫青当初想象的结果是一样的。

这里要多说一几句,李敢当初为何不杀卫青为李广报仇?

李敢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也不能,因为卫青是大将军大司马,杀掉他那肯定是落得个满门处斩的结局,而打他一顿,自己的孝心得到了体现,也不至于连累家人。

再者说了,卫青毕竟是名将,是大汉王朝的基石,李敢是将门虎子,也是现役将军,爱国之心自然是有的,所以他是不可能因为个人恩怨而杀掉卫青的。

所以说,李敢虽然很冲动地去殴打了卫青,但没有杀掉他,虽然谈不上是明智之举,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不然他是无以为人子,也不足以立于天下的。

外甥为舅舅出头。

漠北之战之后,霍去病达到人生巅峰,他不但跟舅舅卫青一起成为大司马,汉武帝甚至还改动法令,让骠骑大将军的俸禄跟大将军一样。


而在此之前,汉武帝就明显表现出了对霍去病的偏爱,霍去病十七岁的时候就被他封为冠军侯,后来也是不断提升他的官位,甚至给了他不受卫青节制的特权,让他可以任意选择对匈奴作战的方式。

而霍去病的表现也极好,战绩可以说是彪炳千秋,汉武帝因此对他就更加偏爱了。

大约就在李敢殴打卫青数月之后,霍去病在卫青府上从下人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他哪里受得了这种耻辱,再加上李敢又是他的手下,所以他决定替卫青报仇。

有一次,汉武帝带着卫青和李敢去甘泉宫狩猎,在狩猎的过程中,霍去病趁机一箭射死了李敢。

别以为霍去病官职大就可以随便杀人,西汉刑法森严,霍去病这是死罪。可汉武帝那时候太宠爱霍去病了,他明知霍去病是在报私仇,竟然还是包庇了他,只对外说李敢是被一头鹿给撞死的。

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这个“幸”字可能会造成一些误解,认为霍去病跟汉武帝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的。


汉武帝虽然没有怪罪霍去病,但也足见他嚣张到什么地步,竟然敢在皇帝身边杀人,且杀的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朝廷大将、汉武帝亲封的关内侯、出自名门世家的李敢。

这里就说到霍去病的为人了,前面我们也说了,他虽然是天纵奇才,但因为他出自于汉武帝时期的第一家族卫氏家族,又得到了汉武帝的偏爱,所以他逐渐养成了傲慢不羁的性格。

就比如说,霍去病在被封为大司马之后,满朝大臣就开始觉得他要取代卫青的地位,所以纷纷巴结他,就连卫青的门客都想要转投到他门下。

如果霍去病够成熟,那么他就应该保持低调,不应该接受卫青的门客。但霍去病不但不低调,还骄傲自满,认为自己的才能在卫青之上,所以卫青的门客才转投自己罢了。

在霍去病的安排下,许多转投到他门下的卫青门客都升了官,他的声望和势力也逐渐高过卫青。

而反观卫青,他对此毫不在乎,只是善意提醒霍去病要保持低调,却遭到了霍去病的拒绝。

所以说,从卫青和霍去病的为人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在对待李敢这件事上,两人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了。但同时我们很容易看出,卫青的为人处世之道才是最好的,而霍去病这般嚣张跋扈,未来肯定没什么好下场。


不过上天没有给霍去病再次犯错的机会,他就在杀掉李敢之后一年多也去世了,死时只有二十四岁,死因是病死的,这或许跟他长年累月在艰苦的环境下行军打仗,从而落下病根有关。

试想,如果霍去病不早早去世,以他的性格来说,总有一天会得罪更多人,而且以汉武帝的尿性,他不可能长期宠信一个爱出风头的人,那么霍去病迟早有一天会倒霉。

再看看卫青,多干事少说话,心胸宽广,从来不得罪人,也不在外面显摆自己,不招人嫉妒和怨恨,所以他的口碑一直都不错,汉武帝或许也曾怀疑过他,但最终还是选择信任他,还将姐姐平阳公主嫁给他。

霍去病去世之后,卫青依然小心谨慎做人,因此得到了汉武帝的厚待,一直担任大将军大司马,其家族也极其显赫。

前106年,卫青去世,死时大约45到48岁。


总结来说,霍去病虽然没有因为杀掉李敢而受到处罚,但他张扬的性格却得到了充分体现。汉武帝对霍去病又一昧放纵,这其实不是在保护霍去病,而是在害他,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只不过霍去病没有活到自己倒霉的那一天罢了。

点赞7、景德镇市 网友:久伴不弃

霍去病之所以射杀李广的儿子,是为了替舅舅卫青出头,但也因为这件事,让霍去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刘彻带着一帮近侍、大臣前去甘泉宫狩猎,原本开开心心的娱乐活动,却不曾想,在狩猎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暴力杀人”事件。

大将军卫青的亲外甥,汉武帝刘彻跟前的大红人,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在前往甘泉宫的路上,公然射杀了飞将军李广的儿子李敢。

要知道,李敢可不是籍籍无名之辈,除了出身名门之外,他还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立下过不少战功,曾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在职官员。

但就是这么一个大将,却被霍去病当着汉武帝的面公然射杀,究竟两人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让霍去病痛下杀手呢?

说起来,霍去病射杀李敢,实际上是为了替舅舅卫青出头,因为在不久前,卫青曾被李敢欺辱,而年轻气盛的霍去病得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气,才找了这么一个机会,当着众人的面,射杀了李敢,但因为这次“公然杀人”事件,让霍去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提到李敢与霍去病之间的恩怨,就不得不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

李广,人称“飞将军”,是汉朝时期十分有名的武将,他的先祖,是曾经击败过燕太子丹秦国大将李信,到了李广这一代,继承了先祖遗风,也成为了一名征战四方的武将。

早在汉文帝在位时,李广就开始从军效力,由于他精通骑射,因此击杀了不杀匈奴,深得汉文帝的赏识,也因为军功,被封为汉中郎。

按常理来说,依照李广的个人实力,假以时日,以军功封侯拜相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很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多少立军功的机会。

自汉文帝登基后,大汉朝对待匈奴的军事策略是打跑就行,并不一定非要将其歼灭,之所以执行这个策略,主要是当时汉文帝考虑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因此就不提倡过度使用武力。

也正因为如此,让李广空有一身本领,却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就连汉文帝都曾经不无惋惜地对李广说,假如他生在汉朝开国时期,以他的能力,封一个万户侯绝对没问题。

就这样,李广从汉文帝熬到了汉景帝,又从汉景帝熬到了汉武帝,期间虽说职位有所变动,但一直未曾封侯。

这是李广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也是他最终结局凄惨的原因。

汉武帝登基后,经过了“文景之治”的积累,汉朝整体实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对于匈奴的军事策略,也逐渐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出击,将匈奴彻底打废打残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当时的朝堂上的主旋律。

按理说,在这种背景下,正是武将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但对于李广而言,却并非如此。

可能是时运不济,或者是运气太差,总之在汉武帝时期,只要是李广参与战斗,总会有各种意外情况发生。

元光六年,汉武帝任命李广为将军,命其自雁门关带兵迎战匈奴,当时匈奴的首领单于听闻是李广出战后,亲自下令,凡能生擒李广的重重有赏,为此,匈奴士兵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个个神勇异常,最终,成功的将李广击败,并将其俘虏。

李广被俘后,心情是相当郁闷,不过,他还是展开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动,仗着艺高人胆大,偷了匈奴人一匹马,最终逃回了迎敌,灰溜溜的回到了京城。

虽说侥幸捡回一条命,但因为他的战败和被俘,导致朝廷追责,按照当时的律法,理应被斩,不过考虑到他也算是劳苦功高,汉武帝开恩免死,将其贬为庶民。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李广曾经以五千人硬抗匈奴数万人好几天,最终在即将全军覆灭之际,才被姗姗来迟的博望侯张骞给救下来,但也因为他全军覆没,以至于在战后计算军功时,朝廷对他做出不奖不罚的决定。

你要说李广没能力吧,可匈奴人听到“飞将军”都闻风丧胆,你要说李广有能力吧,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寸功未建,自然也没能封侯。

而资历不如他的卫青、霍去病,却早已声名鹊起,现在位居公侯之列,这让为大汉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李广十分的郁闷,名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也是来源于此。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李广封侯的执念也越来越深,其实这也能够理解,毕竟谁不想光荣退休呢?因此,李广开始寻找一切机会,想方设法地去建立战功。

而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意图一举将匈奴彻底消灭,率军出征的,正是如日中天的卫青、霍去病这对甥舅。

眼瞅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李广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向汉武帝上书,请求担任先锋率军出战,但汉武帝以他年龄过大拒绝了他,不死心的李广,充分发挥了牛皮糖的精神,接连多次上书后,最终汉武帝迫于情面,同意了他的请求。

与他一同出征的,还有他的幼子李敢。

不过,在大军临行前,汉武帝还是特意找到卫青,交代他适当考虑一下李广的年龄,毕竟此次战事极为重要,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而身经百战的卫青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在大军出发后,并没有安排李广担任先锋,而是安排他从东路迂回,以便包抄匈奴。

其实卫青的这个安排,谈不上刻意针对李广,他常用的战术策略就是主力冲击,侧翼包抄,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扩大战果。

并且,卫青部是直接正面对敌的,如果侧翼能在适当的时机假如战斗,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成为大获全胜的关键,这就相当于,卫青直接送给了李广一个能获得大功的机会。

但这在李广看来,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认为,卫青这是想支开他,因此,心不甘情不愿地带着兵就出发了。

就在李广满腹怨气的带兵离开时,他的悲剧,也自此开始。

按照计划,李广需要依照指定路线和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这样卫青就能在正面击溃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后,配合李广将其全歼,但问题在于,李广并没有按照计划赶到指定位置。

他迷路了。

李广的迷路,给全局战斗带来了直接影响,让卫青部承受了大部分来自敌军的压力,并且,由于他的迷路,导致匈奴的伊稚斜单于逃出了包围圈。

究竟李广迷路是发泄怨气还是无心之失,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战后,作为最高指挥官,卫青派人前去询问李广为何迷路时,李广瞬间炸毛了。

在他看来,之所以他会迷路,正是由于卫青派他绕远路迂回造成的,因此,他越想越气,亲自到卫青大营处,一番“慷慨陈词”后,居然拔刀自尽了。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史记》

李广的死,从公平的角度来讲,与卫青的关系并不大,包括后世都普遍认为他是因为怀才不遇而死,宋代大文人吕蒙正对此就评价说,“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但无论如何,李广是死在卫青的军中,这就让事情的性质,变得极为棘手。

就在卫青率大军回程后,有一个人找上了他的麻烦。

这个人是李广的幼子李敢,在此次抗击匈奴的战役中,李敢表现十分英勇,跟随霍去病突袭匈奴左贤王部,并成功的夺取了左贤王鼓旗,并且,斩敌颇多,因此在战后,因战功被晋升为关内侯。

但升官加爵的喜悦,并没有冲淡父亲离去的悲伤,李敢回来后越想越气不过,他认为父亲的死,卫青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就对卫青极为忌恨。

有道是仇恨会让一个人失去理智,李敢也是如此,他恨不得杀了卫青泄愤,但想归想,真要做他还没那个胆子。

不过,杀卫青没胆子,揍他一顿的勇气他还是用的,在元狩五年,李敢找到一个机会,仗着自己年轻,硬是将单独外出的卫青狠狠的打了一顿。

这次教训,让卫青很受伤,按理说,李敢官职远低于卫青,如果此事被卫青举报后,那么李敢必然会被问罪,甚至灭族都有可能,但卫青却将此时压了下来,并没有对外声张。

“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汉书》

卫青这么做,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李广虽说是自尽,但终归是死在了自己的军中,因此,从内心来讲,卫青也难免会有愧疚的情绪,因此,在被李敢打伤后,卫青只当是他发泄,因此,并未和他多做计较。

但卫青不计较,并不代表着其他人不计较,不久后,卫青被打伤的消息不胫而走,而得知消息的霍去病,第一个表示不会善罢甘休。

作为卫青的亲外甥,霍去病显然没有卫青那种低调做人的风格,从他行军打仗的方式就能看出来,他完完全全的是一个按照自己内心想法行事的人,因此,自家舅舅被外人打伤,这无论如何,霍去病也不会咽下这口气。

于是,李敢和卫青的矛盾,就转变成了李敢和霍去病的矛盾。

不久后,汉武帝召集群臣前往甘泉宫狩猎,李敢和霍去病都在陪同之列,再次看到李敢,霍去病是恨得牙根儿痒,再想起自己从小就是跟随舅舅卫青长大,如今舅舅却被这个小子打伤,越想越发怒上心头,瞅了个机会,搭弓射箭,当场射杀了李敢。

当着皇帝的面射杀当朝大将,这要换了旁人,早就被拖下去碎尸万段了,但在李敢被射杀后,汉武帝的反应十分的耐人寻味。

他对外表示,李敢骑术不精,在骑马时,不小心撞到了飞奔而来的野鹿,跌落马下,因此才会造成了死亡。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其他人也不敢说什么,即使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也明智地选择了闭嘴,而这件事,就这么揭过去了,霍去病至少在当时,并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但在此事发生的一年后,年仅二十四岁的霍去病却意外去世。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历史上一直是众说纷坛,普遍的一说说法,是认为他由于常年的高轻度作战,以至于让自己身染暗疾,加上得不到充分的疗养,因此才会造成他英年早逝。

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霍去病的非正常死亡,背后可能另有隐情。

众所周知,霍去病活着的时候,向来以年轻气盛闻名,当然他确实有这个资本,毕竟战功摆在那里,但相比于他的舅舅卫青而言,霍去病显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韬光养晦。

当时,由于霍去病日益位高权重,因此不少原本是卫青的门客,转投到了霍去病的门下,对此,霍去病认为十分正常,还大肆封赏这些门客,丝毫不顾及卫青的面子。

而射杀李敢后,不仅没有受到责罚,反而汉武帝亲自为他打圆场,这就更让霍去病更加的目中无人。

长此以往,他必然会得罪不少人,也会招致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不满,而当这种不满积累的一定程度的时候,爆发就是早晚的事。

因此,那些对霍去病心存不满的人,说不定就会在背地里谋害霍去病,毕竟这种事情,在古代真的不新鲜。

因此,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李敢,极有可能就是导致霍去病非正常死亡的诱因之一。

当然,这些都是我们一些推测,究竟霍去病真实的死因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能够肯定的是,在他射杀了李敢的一年后,二十四岁的他突然去世,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而他的死,也让汉武帝被迫中止了消灭匈奴的计划。

小结:

霍去病之所以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是因为李敢认为父亲的自尽,和卫青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给父亲报仇,才出手将卫青打伤,而作为外甥的霍去病,显然不愿意息事宁人,所以才会当着汉武帝的面,直接射杀了李敢,但在此事发生后,汉武帝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因此对他有了明显庇护,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就在一年后,霍去病却意外去世,这就让汉武帝的庇护失去了意义。

点赞8、开封市 网友:素笺顷风

霍去病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后,没受到任何惩罚。

在汉武帝看来,他没杀错人,所以对他的惩罚力度低到出人意料。

下面,我们可以从这整件事情的经过中,来看看霍去病有没有过错。

李敢被杀经过

李敢会被杀,跟他父亲李广的自杀、跟他对卫青的殴打有关。

在漠北之战展开的时候,卫青是汉朝大军的统帅,带领着众多骑兵部队深入漠北,准备清剿匈奴。

展开最后决战时,卫青决定自己和一名将领担当此次行动的前锋, 直接正面追杀匈奴人的首领。

而李广,则被卫青安排和另一名同等级的将领负责侧面冲杀,从东路比较遥远的路途、迂回协助卫青追杀匈奴首领。

卫青安排李广执行这个任务很正常,因为李广名头虽大,但是在他此前的人生中,获得的都是一些零星的小胜利,从未获得过太大胜利。

这不免让人怀疑李广的能力,就连汉武帝在卫青临行前,也专门嘱托他不要重用李广,汉武帝觉得李广这个人命不好,天生打不了大仗,把他用在关键位置上,可能会使战争走向不好的局面。

考虑到这种种问题,卫青决定只让李广从侧面协助自己。

卫青觉得李广不管再怎么样,侧面协助自己应该还是能做得到的。

但是在他的任务颁发下去后,李广的态度却让他很是意外。

面对他的任务,李广非常抗拒。

李广认为东路的路途太过于遥远,自己可能无法顺利完成目标。

还有,他觉得自己此前一生和匈奴打的都是小仗,好不容易得来了一次大决战的机会,不担任前锋实在可惜。

于是,就多次请求卫青让他当前锋,想在自己这人生末年有一次建立大功的机会。

他的抗拒态度很强烈,但卫青并没有因此改变安排。

见他不是很愿意执行,就言辞坚决地向他下达了死命令,让他赶快执行任务,不要再拖。

在卫青下了死命令后,李广这才不情不愿和另一名将领从东路出发了。

或许是消极的态度让李广出战前没有做好安排、也或许是李广根本没有想过要做好准备,李广出战前竟然没有找到识路的人,完全是凭借感觉出兵的,这就让李广一行人经历到了迷路的尴尬。

因为不熟悉路途,李广等人在前进的路途中经常走错路,一直在漠南地区兜兜转转,愣是没能到漠北。

后来,是卫青等人和匈奴交锋完了、从漠北退回了漠南,这才找到了迷路的李广。

对于迷路的李广,卫青没有太过严厉的措辞。

他知道这才是李广的正常水平,也庆幸自己没有让李广担任前锋,在和李广见了一面之后,就让李广回了自己的营帐、派人跟着他回去给他送了酒和粮食抚慰部下。

在抚慰的过程中,卫青为了让汉武帝知道事情经过,特意嘱咐手下人向李广问迷路的原因。

在卫青的手下询问的时候,李广显得异常沉默,怎么也不肯开口。

见无法从李广口中得到具体经过,卫青变得有些恼火了,直接派人让李广幕府中的军师前去受询,让他们好好交代事情经过。

李广是一个江湖义气很重的人,他羞愧得不想多说失败的过程,又怕手下人受到自己的牵连,所以在主动包揽了所有责任后,就跑到卫青的帐前自杀了。

李广死得很悲壮,也让卫青难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卫青逼他自杀的。

李广的儿子李敢在听到这件事情后,就认为一切都是卫青的错,觉得卫青如果不安排李广走远路、觉得卫青如果不急于询问迷路的原因,李广也不会被逼自杀。

在气急之下,李敢后来就找机会把卫青打了一顿。

卫青是一个很有胸怀的人,他敬重李广一生苦战不得功的悲壮、也理解李敢丧父的心情,所以在被打后,并没有动用自己的地位惩罚李敢,反而还让人帮李敢隐瞒,不让这件事情泄露出去以至于李敢被惩罚。

但卫青可以不在乎这件事情,霍去病却不可以不在乎。

卫青是他的舅舅、与他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不能容忍有人如此殴打自己的舅舅,所以在听到这件事情之后,作为李敢上司的霍去病就在一次皇家狩猎活动中用暗箭射死了李敢。

霍去病的小动作,汉武帝是明确看在眼里的。

但是他不在乎,为了保护霍去病,他对外撒谎说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并没有告知外界事情的真相。

而汉武帝之所以会做出如此选择,跟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和霍去病的关系比较亲密。

在霍去病的亲姨卫子夫成为汉武帝的皇后后,卫子夫一家开始一步登天,卫青和霍去病都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在卫子夫的一家中,霍去病又是比较受汉武帝偏爱的。

在霍去病少年时期,汉武帝就把他安排在了自己身边,甚至还想亲自教导他兵法。

这样的关系,由不得汉武帝不偏心。

第二个原因是李敢确实有错在先。

但凡了解过事情的经过,都知道卫青对于李广的死并无责任。

李广迷路,是他能力问题,没有事先做好准备。

李广自杀,是他性格太过于刚硬,受不得挫折。

从头到尾,卫青并没有太过逼迫他。

卫青所做的,皆是按照程序所来,要求李广说明迷路的原因,换了哪一个上司,都会如此做。

按照程序做了这些事情,就被李敢当成了杀父凶手,这实在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无论从理、还是从法来说,李敢以下犯上的罪名是逃不掉的。

古代等级尊卑森严,这种事情一旦发生,惩罚都会极其严厉,或许汉武帝也觉得李敢被杀得不冤。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李广的领兵作战能力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强悍。

在李广的身上,个人的勇猛其实远超领兵作战的强悍。

在他的一生中,最厉害的战绩无非有三个。

第一个战绩是在汉景帝时期,那时候爆发了七国之乱,他作为都尉跟着周亚夫去平叛。

在周亚夫的惊人谋略下,叛军实力由盛转衰,渐渐开始走向了末路。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战力勇猛无比的李广带着一小众部队夺下了叛军的旗帜。

第二个战绩是他带着上百骑兵面对数千匈奴骑兵临危不惧,伪装出身后有大军的样式,让匈奴人不敢包围,最后在用箭射杀了一名匈奴将领后,带着手下安全回到了阵地。

第三个战绩是在他当上了将军后,有一次他带兵对阵匈奴,因为敌人太过强大,所以他部下不小心被匈奴击溃,就连他自己也被匈奴人给俘虏了。

在周围都是匈奴人的情况下,李广异常勇猛,趁着匈奴人不注意,抢了一个匈奴人的马匹,飞一般地就逃出了匈奴人的包围。

无论匈奴人如何在后面追,都拿不下他。

在这三个战绩中,李广个人的勇猛体现得淋漓尽致。

能做到这些事情,他凭借的是他过人的胆识和过人的射箭技艺,如果他一辈子带的都是小规模的部队,这些东西或许会让他如鱼得水。

但是在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职务越来越高后,这种勇猛却并未给他带来多大帮助,在需要更多谋略的大战斗里,他几乎没建立什么大功劳。

如果跟卫青和霍去病相比,他的这些战绩其实上不得台面。

他儿子李敢跟着霍去兵打仗都能被封侯,他和匈奴对战多年却到死不能封侯,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出区别。

点赞9、牡丹江市 网友:洛神花

公元前118年,位于淳化县的甘泉宫狩猎苑里,一场浩大而热闹的皇家狩猎活动正在进行。汉武帝刘彻那天的心情特别好,经过自己近30年的励精图治,大汉国运昌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最让刘彻高兴地是,在前一年,他的大汉虎狼之师在大将军卫青的带领下,将危害边境多年的匈奴人打得抱头鼠窜,赶入了漠北的不毛之地,彻底解决了这个让他耿耿于怀的巨患。至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那天,为了犒赏勇猛抗击匈奴的功臣,他特地带上了李广的小儿子关内侯李敢,和骠骑将军霍去病,一同参与狩猎。

刘彻正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围猎之中,对身边将要发生的其它事情充耳不闻。但霍去病却似乎心事重重。转眼间,狩猎时间已过去大半,他的马头上却空空如也,毫无收获。

刹那间,霍去病张弓搭箭,用尽全身力气嗖地射出一箭,他终于出手了。

但他的离弦之箭,却没有射向猎物,而是直奔李敢而去。当李敢觉察到危险来临时,为时已晚,他被霍去病的精准箭法一箭穿胸,一代名将轰然倒下。

(霍去病剧照)

那么,霍去病为何敢当着刘彻之面,当众射杀李广之子呢?

这还得从李广说起。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从一个近卫侍从起家,常年战斗在抗击匈奴前线,勇猛兼备,治军有方。一生和匈奴鏖战数十场,鲜有败绩。“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是对他的最高赞誉。李广就是匈奴人心中的噩梦,是匈奴眼中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山。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再次给予匈奴痛击,发动了漠北之战。他派出卫青、霍去病率10万汉军,分两路远征匈奴本部。年逾花甲的李广闻讯后,数次主动要求参战,均被卫青拒绝。在李广的苦苦请求下,卫青终于答应他出任先锋。

大军进入匈奴境内后,卫青从俘虏的口中得知了匈奴王庭所在地,便决定自带精兵,直捣匈奴老巢。命令李广率部从东路出击,牵制匈奴其余兵力,掩护汉军主力部队。

但李广并不赞成卫青的部署,他不想让建功立业的机会从眼前消失。“广自结发以来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愿居前,先死单于”,他向卫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卫青身为汉军统帅,怎会甘心大功旁落,于是断然拒绝了李广的要求。

无奈的李广只好遵命从东路出发。但东路不但路途遥远,且水草匮乏,不宜大部队行进。李广在陌生环境中艰难跋涉数天后,将士们迷了路,在茫茫戈壁中瞎转悠,耽误了与卫青会师的约期。

这边的卫青长驱直入,和匈奴单于激战数番,打得他丢盔弃甲,将他追至颜山,还放火烧了信城,但也没能达到俘虏单于的目的。

(李广剧照)

卫青班师回转,在漠南与李广会合。卫青当面责问李广没能如期会师的原因,耿直的李广默不作答,转身离去。

回到大本营后,卫青派人给李广送来了酒肉等食物,并以要上报战况给汉武帝为由,再次让李广手下前往幕府听候质询,并暗示李广将过错推到部下身上。

但一向礼贤士兵的李广拒绝了卫青的“好意”,愤然说道:“诸校尉无罪!乃是我自失道路,我自己去将军幕府说去!”于是准备亲自前往卫青处说明情况。

此时天色已晚,李广在营中巡视一遭后,快步回到军帐中,看到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军官,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广自结发以来与匈奴七十余战,这次有幸随大将军与匈奴单于交战,却被大将军派到东路,致使大军迷路,岂不是天意!广今年过六十,岂能再受刀笔吏之辱!”说完这段话后,李广拔剑自刎。

李广死后,“天下知与不知,老壮皆为垂泣”。

他唯一在世的儿子李敢,此时正在霍去病的军中,听到父亲自杀的消息后,认为父亲的死和卫青的逼迫有关,于是找到了卫青理论,并打伤了卫青。

(卫青剧照)

卫青本来对李广的死心存愧疚,而且被李敢打伤,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于是,卫青将此事悄悄地隐瞒了下来。

不过,这件事还是被霍去病知道了,于是在一年之后,发生了前文所述的,霍去病借着狩猎之机,怒杀李敢的事。

霍去病胆敢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他的心腹爱将,后果可想而知。但让人疑惑不解的是,汉武帝却对随从人等说:“中郎将李敢,扈从寡人射猎,被惊鹿抵触而死。着厚葬李敢,厚恤家人。苑中内情,不得外传。违者斩。”

也就是说,霍去病射杀李敢后,没受到一丁点儿惩罚,被汉武帝轻描淡写的一句“被惊鹿抵触而死”就化险为夷了。

汉武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很明显,他对霍去病太喜爱了,有意包庇他。

但一年后,年仅24岁的霍去病就去世了,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中说是病死的。但民间流传较广的说法有病死、在匈奴染上瘟疫等,不知道他的死和射杀李敢有无关系。

(参考资料:《史记》)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