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还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提问时间:2023-07-05 12:05关键词:朱棣,燕王

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还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点赞1、四平市 网友:扒一扒。

这个事儿,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

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辅佐朱允炆。

可是只有一个齐泰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要处理。于是朱允炆登基后,就光速提拔了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封为翰林学士,令其与齐泰同参国政。

可是只有齐泰和黄子澄两个人也不够啊,朝廷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于是身为帝师的黄子澄就找来了名扬天下的方孝儒,让他也加入进了辅臣圈子。

至此,1个熊孩子和2.5个傻子的团队就算是组建成功,开启了他们的犯二历程。

这里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是2.5个,不是2个或3个傻子呢?

因为齐、黄、方三人中,黄子澄和方孝儒是真傻,属于无可救药的那种傻。而齐泰相对没那么傻,他只能算半个。所以就是2.5个傻子了。

这个“极二”团队组建成功后,商量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削藩。而削藩项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先削谁,讨论先拿谁开刀。

拿谁开刀呢?智商稍微在线的齐泰认为,先帝爷的太子、秦王、晋王都已经过世了,现在燕王朱棣是事实上的最年长者。既然建文帝一意要削藩,且朱棣年纪又最大,那么这个逻辑就很清楚了。

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他被整服,其它的藩王自然老实。这就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至于怎么削,这也简单,朱棣当时还没有反意,一抓一个准。

只要朱允炆不要脸,可以找出一百种弄死朱棣的办法。

然而,对于齐泰的意见,黄子澄和方孝孺却有不同的见解。他们认为,皇帝要脸,怎么能不要脸呢?于是他们就建议,先从弱再到强,先削实力弱的藩王,最后再削朱棣。这样既可以避免打草惊蛇,麻痹朱棣。同时还不使朱允炆丢人,显得吃相太难看。

据说齐泰当时听了黄、方二人的话,简直要晕了。这俩怕不是读圣贤书读傻了吧?削了一个又一个,朱棣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猜出来建文帝是什么意思啊!于是齐泰就坚决不同意,但黄子澄和方孝孺的脾气也都很倔,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也是坚决不让步。

最后可能是考虑到齐泰只是爷爷临死前安排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相对疏远。而黄子澄毕竟是朝夕相伴的老师,关系相对较好。所以朱允炆便采纳了黄子澄和方孝儒的意见,先从实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放过了朱棣。

▲朱棣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眼看着兄弟们一个一个被干掉,尤其是自己亲兄弟周王朱橚被莫名其妙坑掉后(朱橚本无劣迹,是黄子澄和方孝孺为了收拾他,想了一个馊主意,让朱橚的次子检举揭发他爹谋反,说事成之后让他袭爵。结果朱橚就这么被坑了),朱棣明白自己铁定是一死。在心里已对大侄子不抱有任何幻想。

不过他当时也没有造反。因为一方面,他手上没兵,造反成功率不大。另一方面,他的三个儿子还在南京做人质,他造反了,儿子们的脑袋也该被砍了。

然而,朱棣是想瞌睡了,偏偏就有人给他送枕头。

建文元年五月(当时已废四王),齐泰对朱允炆说: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再掩饰已经没有意义,不如逮捕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正式向朱棣摊牌。

结果黄子澄又出昏招,他对朱允炆说:万万不可,抓了燕王三子,燕王就知道我们要对付他了。不如放燕王三子回去吧,可以麻痹朱棣。

齐泰一听当场又要吐血,反对!你当朱棣是傻子啊?不能放!这是放虎归山。结果朱允炆再次站在了老师一边,放走了朱高炽兄弟三人。

等到儿子们回到北京后,朱棣再无牵挂,遂即就以奉天靖难,讨伐建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为名义,扯旗造反,掀起了“靖难之役”。

起兵后,朱棣身边开始一共只有几千人,但通过对北京周边的“搜刮”,凑出了几万人。

朱允炆一看自己老叔这么有本事,然后他就慌了,他在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令老将耿炳文率十三万大军征讨朱棣。

大军临行前,朱允炆对耿炳文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这话的言下之意是:不要弄伤,尽量直接在战场上弄死就完了。基本就是既要当啥,又要立那啥。

耿炳文这个人,善守,不善攻,让他固守一座城,他能圆满完成任务。但让他攻,他就不擅长了。再加上建文帝的厚黑言论,耿炳文不想当枪使,所以讨逆第一战,耿炳文大军输得很惨。明军锐气尽丧,被迫以优势兵力防御,不敢再出击。

朱允炆听说耿炳文惨败,他又慌了,慌不择路之下,他又听了老师黄子澄的馊主意,临阵换掉了耿炳文。

为啥说黄子澄这次又出了馊主意呢?

因为换掉耿炳文没问题,可是新换上的大将要比他强才可以啊!然而,黄子澄居然让不知兵事,且纨绔至极的李景隆为将,这可不就是妥妥的出馊主意了。

朱棣听说耿炳文被换下,起初很高兴。李景隆是个什么货色,他很清楚。不过他又听说李景隆这次是带着五十万大军来的,他也急了。于是他在部署完前线的防御工作后,亲自偷袭大宁卫,活捉宁王朱权以及他的八万铁骑。(即朵颜三卫,均为蒙古骑兵,相当于雇佣兵,战斗力极强)。

兵力骤增后,朱棣亦不再惧怕李景隆。

李景隆听说朱棣跑去大宁了,就集中几十万大军围攻北京,当时北京只有一万人,由后来的明仁宗皇帝朱高炽统领。然而就是区区一万来人,最后硬是抗住了李景隆的围攻。

朱棣摆平宁王的兵马后,火速回师,当时李景隆围攻北京失利,正打算撤。朱棣此时突然杀出,杀得李景隆丢盔弃甲,连退了几百里,一溜烟逃到了山东德州,准备等到来年开春再北上攻打北京。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再次誓师北上,与朱棣在白沟河开战。结果明军不仅再次大败亏输,而且输得极其诡异。

为什么说诡异呢?因为正当明朝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里刮了一阵妖风。而且这阵妖风不偏不倚的正好刮向了明军。朱棣当时本来都快打得没命了,结果就因为这一下,捡回一条命。

事后,李景隆被朱允炆召回南京。黄子澄为了甩锅,就请求杀李景隆。朱允炆当时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没杀李景隆。而这次手软导致的影响很不好。因为大家认为李景隆输得那么惨都不死,自然也就没必要玩命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随后就又看到了另外两次一样诡异的战争。

第一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不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刮?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难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体了?

迷信之事肯定是很扯的。所以这种连续诡异的现象,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

反正不管是朱允炆赢,还是朱棣赢,最终赢家都是老朱家的人,作为外姓臣子,真没必要那么认真的打。

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朱棣毕竟是王,朱允炆毕竟是皇帝。跟着朱允炆混有前途,何必要在两人中间骑墙呢?

是的,理论上说跟着朱允炆确实有前途。但实际不是这样。因为前线明军在于朱棣叛军交战时,朱允炆的参谋团又开始作妖了。当时方孝儒主持了一场改革,而这次改革的核心宗旨就一条:削弱武将,抬高文官地位。

想想看,武将在前线厮杀,文官在后面策划削权。这在武将看来,就是上房抽梯。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现在飞鸟和狡兔死还没尽呢,主人就想着要烹走狗了,武将怎么可能还卖命呢?

当时盛庸,平安等将领,水平其实不弱,没理由拥有几十倍的兵力优势都打不过朱棣。

所以,朱允炆派几十万的军队去讨伐,讨伐军数量从十几万涨到三十万、五十万,甚至到七十万,但是每次都打不赢的原因,其实就是大家都在磨洋工,故意放水。今天你用某个理由糊弄朱允炆,大家装作看不见;明天我也用这个理由糊弄的时候,大家也都不戳穿。

集体欺上瞒下,无非就是如此了。



建文四年,朱棣玩不下去了,便瞅准机会从北京一路南下,直抄南京。当时,朱棣打到了长江边,本来他是过不了江的,因为他没有渡江的船。而朝廷却有水师,随时可以堵截他。这时候,只要朱允炆不自乱阵脚,朱棣肯定只能是退走。从哪来,回哪去。

然而,黄子澄和方孝孺又出了馊主意。他们认为水师提督不靠谱,就把人临阵撤了,换成了撤职在家闲住多时的驸马梅殷。

朱棣一听是妹夫来了,就派人去劝降。使者对梅殷说,不投降也可以,只要借道即可。

梅殷当时和大部分明朝官员一样,拒绝了朱棣的请求,并割掉了使者的耳朵,鼻子,让使者回去告诉朱棣,自己决不投降。但是梅殷却不阻止朱棣南下,当朱棣绕道时,梅殷并没有从中作梗。从他的行为就可以明显看出——朱允炆很不得人心,虽然大家不会真心为朱棣卖命,但只要朱棣不打他们,他们也就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了。

绕开梅殷驻守的淮安后,朱棣横渡长江,打到了南京城下。

当朱棣兵临城下时,方孝孺这时候给朱允炆又又又出了一个馊主意:派人去找朱棣,宣布可以与他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方孝孺此举,本是想让朱棣尴尬:如果朱棣同意,就说明他是小人,所谓的“靖难”纯粹是骗人的;如果他不同意,皇上跟他商量平分天下他都不答应,他这是瞧不起皇上。 不管朱棣怎么选择,起码朱允炆都占理!

然而长脑子的人都明白,占不占理他都离死不远了。因为朱棣此时就在南京城下了,怎么可能因为方孝儒一句蠢话就半途而废呢?

所以朱棣根本就不入套,他派人直接跟朱允炆说:我是来奉天靖难的,怎么会贪图大明江山呢?只要陛下您把奸佞们都杀了,我立即就投降。

谁是奸佞小人?不就是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吗?朱棣让朱允炆把这些心腹都杀了,那朱允炆身边还有谁可以依靠?武将们早就跟他翻脸了,文官们也是墙头草,看势头不妙都在给自己找退路。所以朱允炆就坚决不同意朱棣的谈和条件,双方继续打。

然而此时的南京城,哪里还有人愿意为朱允炆卖命?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李景隆偷偷打开城门,放朱棣进城,果断把朱允炆卖了。

当朱棣进入南京的时候,为了获得文武官员的拥戴,他强调道:除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罪无可赦外,其它人只要投诚,就都既往不咎。

于是,文武百官立刻向朱棣投降,朱允炆就此也就彻底完蛋了。之后,皇宫里面被人点了一把火,朱允炆在战场大火中失踪。找不到了。


回顾整个靖难之役,其实不难看出,建文帝输就输在了没有真正意义的参谋团。他本身没什么本事,也缺乏经验。所以他对参谋团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他的参谋团却都是不中用的货色。尤其是黄子澄,脑残到了极点,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错的,要不是因为他最后不投降,守住了气节,简直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朱棣派到朱允炆身边的高级资深卧底了。

点赞2、莆田市 网友:造梦先生

建文帝作为皇上,拥有政治合法性,兵多将广,有强大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朱棣只是个藩王,兵少,地盘小,政治经济资源少。建文帝被朱棣打败,这确实不符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切事情发生必然有道理可寻,我们来分析下建文帝朱棣双方情况。

建文帝优势明显,同时也存在弱点。

建文帝没有经历过战争,他生活在安定环境下,对于作战指挥没有经验,对战争形式估计不足,无法制定正确的战术战略。

建文帝不够了解人性,人生经验少。他不能准确认识人,用人失察,对人的两面性认识不足,在南京城被围时,他信任的开城投敌。

反观朱棣,他战争经验丰富,有胆有谋,人生阅历丰富,能够正确识人。这两点正好克制建文帝。同时,朱棣使用了正确的战略,直捣黄龙,不纠缠,直接包围了南京。

建文帝军事上的优势是数量优势,而不是质量优势,他的常年不作战,军队战斗力弱。朱棣常年北方驻守,军队经常战争,他的军队将领和士兵作战素质要高于建文帝军队兵将素质。

建文帝的经济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粮草充足,对于持久战来说,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这场战争,朱棣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方式完成,朱棣直接绕路包围南京城,粮草优势无法发挥。

从以上双方对比可以看到,双方各有优势,谁胜谁败犹未可知。但朱棣采取了直接进攻南京的战略,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使建文帝优势起不到作用,这是建文帝失败的根本原因。




点赞3、淮南市 网友:陌若安生

我个人认为最大原因是与人心向背有关。

燕王朱棣长期镇守北疆,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是最像父亲的,朱棣有能力、被朝野认可。如果是朱元璋长子朱标继承皇位,朱棣当然没希望,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已经被普遍认可,朱棣如果造朱标的反,那就是以下犯上了,难以获得支持。

但可惜朱标早死,朱元璋在还有其他多个儿子的情况下,直接传位给孙子,这种做法本来就不同寻常,朝野上下官员心里很难真正认同,但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权威极强,朱元璋在的时候还好,没人敢强力反对朱允炆继位,但朱元璋可以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但威望这种东西却无法传承。

朱允炆在自己威望不足时,主动发起“削藩”,以侄子身份对付自己的叔叔们,但却没做好舆论和其它准备,容易在道义上失去支持。谋事不密,过急过激,漏洞很多。

而对于其他大臣们来说,经过朱元璋的多次清洗,人心惶惶,更多人选择在这种夺位战中明哲保身,反正是朱家自己内部的事,除了朱允炆和朱棣的亲信势力,其他人恐怕并不怎么关心皇位归属,不愿意在情势不明下全力支持朱允炆。朱允炆甚至找不到好的主将人选,这固然与朱元璋屠戮功臣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朱允炆威望不足,得不到全力支持。

点赞4、莱州市 网友:_猫奴☆

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即位,史称建文帝,齐泰作为辅政大臣能力尚可,而黄子澄却免为其难,二位大臣在削藩和靖难之时,意见常不合,同时建文帝优柔寡断,造成实力本很雄厚的他因用人不当,错失良机而坐失天下。

削藩前期,行事不密的错误:

削藩是国家重要的大事,应严密谨慎,建文帝与左右重臣商议之策竞频頻传出,引起谣言四起。燕王称病,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等诸王或不安、或自保、或联盟。此时应徐徐图之,擒贱先擒王,应先拿实力最强的燕王,而黄子澄建议先从诸王开始,于是有囚周王,贬齐王、杀湘王。从而给燕王举兵的口实和举兵的缓冲时间。

战役之前,用人不当的错误:

建文帝为监督燕王,派张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管北平之事,而张信叛变投靠燕王,张信的叛变让燕王尽晓京中之事,同时燕王收降了建文帝安排的参政郭资,同知李浚。

开战之时,临阵换帅的错误:

战役开始,燕王朱棣誓师南下,监视北平要地开平、龙门、上谷、云中、全部投降。朱棣已攻下通州,蓟州,遵化,居庸关,怀来。

此时建文帝任用耿炳文为主帅,潘忠,杨松为副将,怎奈耿炳文年事已高,潘杨二将有勇无谋,耿帅号称兵力30万,先到十三万,驻扎滹沱河南北两岸,相互支援,排兵布阵尚佳,燕王无从下手。随后燕王用间谍使耿帅合兵一处,结果建文帝大军首次被燕王击溃,但耿帅坚守不出,等待时机,燕王无可奈何。

然而首战败绩传到京都,建文帝慌乱之时,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临阵换帅,拜李景隆为大将军,率50万大军御敌,李景隆能文不能武,实属无能将军,这样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战役之中:错失良机的错误:

李景隆偷袭北平时,北平只有几千兵而且是老弱病残,甚至有徐皇后率妇女兵守城,第一次攻城失败被退10里,而都督瞿能率两个儿子及一千多精兵攻成,攻到張掖门快登城,李景隆因瞿能独自力战,不听号令而下令缓攻,锴失攻陷北平的大好时机!

另一次错失良机是,当朝附马梅殷手握四十万大军<能实战有十六七万,其它后勤人员或老弱病残,也是一支生力军>未主动攻击朱棣南下的部队,当朱棣经过梅殷的防地淮安时,梅殷只是进行挡截,没有主动出击。尔后朱棣绕道经扬州,南下攻破南京,如果梅殷抄朱棣的后路,历史很有可能重写。

战役后期,防守失败:

李景隆第一次大败之时,反而加封太子太保,原因是李景隆是黄子澄推荐上任出征,所以黄子澄隐瞒败绩,支持李景隆第二次组织60万大军进行阻击,怎奈李景隆无能,人多反而前后不能呼应,号令不一且人多不能供谋,再者粮草被烧,后勤无保障,军心大乱,焉能不败!

反观燕王方面的优势:

一,清君侧,诛奸臣。举兵口号得当:赢得诸王的支持,尤其宁王朱权的支持,宁王镇守大宁,东控辽左,西接宣府,咽喉之地,使南军进退无据。

二,人有难,天时助。

李景隆偷 袭北平时,第一次失去良机,当组织第二次攻城时,因城墙注水而结冰,冰滑难行,更别说上爬城墙。

燕王率北军驻北河西面,河水涛涛不能过,无舟可渡,东岸南军以天险河水为防线,麻痹大意不防备。第二天竞结冰能过人马,南军措手不及而溃逃。

三,奇谋频出,以少胜多:

举兵之前装病,赢得时間打造兵器,安排间谍,挠乱南军,奇袭南军粮草,使对方军心大乱。

本文有上面几点已足够可以说明建文帝失天下,而朱棣胜利的原因





点赞5、高州市 网友:往事随風

建文帝朱允炆,掌握天下兵马,为什么会败给只有八百亲兵的朱棣?

自古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朱棣的靖难之役。理论上说,朱棣的靖难是名不正言不顺,哪怕他找出太多的理由,也大多是欲盖弥彰,全天下都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却没有人敢于揭发。

短短4年时间,朱棣就成功夺取皇位,朱允炆是正经的皇帝陛下,全天下都承认,而朱棣是个反叛者,为何建文帝就是打不过朱棣?朱棣为何能快速成功?

建文帝手下幕僚水平太差

俗话有云,一个好汉三个帮,朱棣是很牛,他出生在战火中,追随着名将的脚步,一步步成为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上马统军下马治国,这本事无人可比。但仍要有人扶持,才能成就大业,姚广孝就是朱棣手下头号智囊。

在朱棣起兵之前,还是有所犹豫的,毕竟他是一国亲王,吃尽穿绝,要什么有什么,哪怕不造反这一生可以照样逍遥快活。这很容易理解,朱元璋在皇觉寺讨饭吃都不想造反,何况是朱棣。这一切来源于姚广孝的撺掇和怂恿,朱棣野心是有的,也曾徘徊过。

朱棣担心民心所向,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么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师起兵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连带着屋檐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脸惊色,认为可能是不详的预兆。

姚广孝解释道: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是好的征兆,飞龙上天必伴随风雨,瓦片碎裂,说明王爷将要换黄袍了。一次次,姚广孝坚定了朱棣的信心,可以说他是朱棣靖难路上的灯塔。

在围攻济南的战役中,朱棣颇受打击,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损兵折将无数。姚广孝建议绕开济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这短短几句话,令朱棣豁然开朗,最终才能拿下京城。

反观朱允炆的幕僚,黄子澄、齐泰皆是书生之辈,根本不通兵法谋略。况且朱允炆本身也不通军事,选兵派将大多按照下属的意思办,对比朱棣统兵水平,相差甚远。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当时情况危急,朱棣自不敢前去,便令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京城。这三位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炽曾代替父亲守卫北平城,挡住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立下大功。朱高煦是军中猛将,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朱棣的儿子都并非等闲之辈,齐泰要求抓住这三人,用来要挟朱棣。黄子澄则说:

“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

如果不放走这三人,那么可能让朱棣怀疑,就无法突袭取胜。

是时,建文帝削藩天下共知,朱棣造反则只在弦上,黄子澄偏偏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换成姚广孝,必定不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

最令人无语的是,在耿炳文兵败之后,黄子澄竟然推荐了李景隆作为军事统帅。想来当时的明军中必定有清醒之人,李景隆有几斤几两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为何就没有人阻拦。耿炳文虽然无法战胜朱棣,却仍能保留实力,李景隆上任后连续在正坝村、白沟河战败,明军实力大损。

奈何李景隆第一次失败后,黄子澄仍要其继续统兵,如果朱元璋还活着必定会气得跳脚骂娘。军队的领导层屡次犯错,就是士兵再拼命也无济于事,一方是最优秀的幕僚集团,另一方是最差劲的,结果则不言而喻。

朱元璋剪草却没有留根

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皇位的稳固,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将,这种杀功臣的事件历朝历代都很常见,毕竟跟初代帝王征战的人都比较猛,好比刘邦杀戮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杀人太多,好比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延安侯唐胜宗、德庆侯廖永忠等等。能征惯战的猛将几乎被杀绝,只留下年迈的郭英和耿炳文,也无法改变整个战局。

从侧面看,这也是李景隆被重要的原因之一,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的名号是那么响亮,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李景隆被提了上来。朱棣虽然强悍,却仍比不了那些开国名将,而他的军事才能也大多是跟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人学来的。

假若朱元璋刻意留下几个能打的将领,朱棣的靖难之路必定会无比艰难。

朱棣运气太好

战场上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运气了,由于战场瞬息万变,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有时候运势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文二年,李景隆所部50万明军和朱棣的20万北军相遇,在白沟河展开大规模会战,这也是建文帝组织的最大规模战役,此战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朱棣赢得了此战,才占据了南北对抗的优势。

李景隆虽不会统兵,但其手下还有几个能打的将领,比如平安、瞿能父子,首先和北军交战的就是平安,平安勇不可挡,北军一度伤亡惨重,耗费好大代价才击退南军。第二天,平安再次主动出击,李景隆主力则绕道北军背后偷袭,战局对朱棣十分不利。

朱棣换了三匹战马,手中的刀剑都卷了刃,北军马上就可能被击溃,关键时刻,一阵狂风刮起,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于是南军打乱,朱棣趁此机会大举反击,反败为胜。

白沟河之战令朱棣命悬一线,却因为自然原因赢得胜利,这无法解释,也许天道真的站在朱棣这一边,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能化险为夷。

史料记载:

“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之后朱棣进攻济南的时候,守将铁铉佯装投降,引朱棣进城,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朱棣就这么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门的时候,城上的铁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马头上,朱棣被吓得大惊失色,马上逃离了城门。

铁铉的计谋就差那么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没有之后明成祖了。从此也看出朱棣的运气是真的太好了。可见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如果没有一个福将坐镇,那结果很难预料。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朝,为什么要撤掉宰相?说到底,就是压制文官,增强皇权,完全铺好了路,只要朱允炆按照他这套思路继续走,当然不会出问题。可是朱允炆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低武将地位,这也导致这场内乱,朝中武将持观望态度。

之所以后来的方孝孺不肯投降,也是基于这样的形势,文臣地位好不容易上来了,换了朱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朱棣以少量兵力在和平时期造反成功,种种不利局面被其一一化解,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点赞6、呼伦贝尔市 网友:雨轻弹

答: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明成祖朱棣逆袭夺位的“靖难之役”,堪称不折不扣的奇迹。朱棣作为一位仅仅拥有燕地的“燕王”,兵马钱粮都无比有限,对手建文帝这边,既能调动百万精兵,更有“全国制一隅”的绝对优势。谁知就是在这看上去胜负分明的局势下,“燕王朱棣”却华丽逆袭,一路从北平杀到了金陵,成为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里,首位“造反成功”的王爷。相关军事谋略,也被后世军事迷们大书特书,实力圈粉几百年。


但如果通观全过程,却必须得说,如此“军事奇迹”,不止因为朱棣能力强,更是因为命好——摊上了建文帝朱允炆这么一个对手。

当然首先必须强调的是,虽然至今为止好些小说与影视作品里,常把建文帝朱允炆塑造成一个“傻白甜男主”模样。但放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位青年皇帝也并不简单。他登基早期对几位藩王的“削藩”,出手也十分狠辣。周王湘王代王齐王等“强藩”,几乎是在他登基一年内统统被废。


而且这位建文帝学问极好,举手投足都是优雅之气,在位仅三年,“人气”也十分高。在当时以及后世的好些人眼里,就是标准的“仁君”模板。朱棣“靖难”成功后,不但当朝许多士大夫都为建文帝殉难,就连守卫南京城门的小卒龚诩,都悲愤回家隐居。哪怕当地巡抚登门请给他做官,他都流泪拒绝,成了当地知名的“安节先生”。

更必须要说明的事儿,建文帝的失败,也和大明朝“积重难返”毫不搭。建文帝登基时,正是大明王朝的上升期,经过明太祖朱元璋三十年的铁腕治理,明王朝“吏治澄清”,经仅每年税粮收入就甩开宋元两倍,公认“宇内富庶”。明太祖苦心设计的“卫所制”,也正是蒸蒸日上时,明朝政府可调兵力近一百八十万,新型的“洪武手铳”“洪武大铁炮”,不但技术先进,装备也越发普及,还在“靖难”战场上,多次给了朱棣“接近死神”的回忆。

可以说,无论政治经济军事装备,“靖难之役”前的建文帝朱允炆,都是一把好牌在手。随便一张“牌”扔出去,都能把“四叔”朱棣砸趴下。怎么就一把好牌打了个稀烂,连皇位都“赔”了出去呢?

首先一个公认原因,就是人才问题。

说到建文帝的“人才问题”,至今不少历史票友,都在吐槽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正是“皇爷爷”朱元璋“杀功臣”杀得太狠,把一群名将名臣杀得精光,才害得“孙儿”建文帝无人可用。但这锅,朱元璋不能背——他杀了不少人不假,可也给朱允炆留下了不少人才。


最典型一位,就是耿炳文。这是朱元璋取天下的得力功臣,更是当时中国最擅长打防御战的将领。这位老将的“防御功夫”,早已是出神入化,一座坚城守几十年没问题。什么骑兵战步兵战炮战,统统都能挡回去。有他镇守一方,就是一座厚重盾牌。朱棣就算手握百万大军,也别想杀到南京来。

如果说耿炳文还算“老人”,那么朱元璋在位时,也不停在为朱允炆发现“新人”。典型卓敬。这位洪武二十一年的榜眼,被朱元璋苦心栽培了近十年,是留给朱允炆的重要文臣。不但满腹经纶,更兼深谋远虑。他提出的“迁藩”谋略,本是可兵不血刃收拾朱棣的大招,却被建文帝扔一边,反而是“靖难成功”的朱棣,靠着“抄卓敬作业”,轻松解决藩王问题。

以这个意义说,建文帝哪里是“缺人才”,分明是“不识人”。

相反那些被建文帝器重的人才,却真是一个赛一个活宝:比如齐泰与黄子澄,这二位建文帝的左膀右臂,却是全程出馊主意。朱棣造反前,最怕建文帝先“削”他。齐泰就主张先别削朱棣,削周王齐王。朱棣造反后,最怕建文帝打防御战耗时间,黄子澄就力推“名门之后”李景隆,坚决要和朱棣打对攻。朱棣想什么,这二位就来什么,恨不得做“朱棣肚子里的蛔虫”。如果不是最后壮烈殉难,他二人,真是难逃“潜伏”嫌疑。

另外那位统帅几十万大军,却多次被朱棣吊打的李景隆,就更让人无语。此人虽说打仗无能,“宫斗”却很有能耐。李景隆战败后,建文帝朱允炆也曾取得东昌大捷,而谋划东昌大捷的“大脑”,就是另一位能臣王度(也是洪武二十二年的进士)。但嫉贤妒能的李景隆,竟多次给王度“下药”,一连串谗言后,这位“大明顶级参谋”就被建文帝仍一边,干看着朱棣高歌猛进。


那被誉为“读书人种子”,后来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呢?朱棣建文帝打得欢时,人家根本没管这个,一心一意在搞“周官法度”,还打算大开历史倒车,恢复周朝的井田制。如果朱棣晚打过来几天,真叫他推广全国了,大明朝妥妥比战乱还悲剧。

上面这几位,除了坑人就是坑事,忠也好奸也罢,基本都是轮流给朱棣送刀子。这样一群“人才”,竟组成了朱允炆的“核心团队”。再给他百万大军,这仗也打不赢。

但话说回来,说是朱允炆用的人坑,可这些人,还不都是朱允炆拍板提拔起来的?根子上的问题,还是他自己。

其实,虽然后世好些人,也都在抨击朱允炆的“优柔寡断”“识人不明”。但这几个毛病,都是细节上的,他更要命的,还是格局问题。

对于“藩王作乱”这个难题,朱允炆老早就是知道的,早年做“皇太孙”时,就和齐泰黄子澄等“人才”探讨过,一帮人探讨来探讨去,最后只能拿“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的“作业”给自己打气,满以为抄作业就行,可时代不同了,作业你也得会抄。至少知道先抄哪,再抄哪。朱允炆缺的,就是这个。

他明知道“四叔”朱棣是威胁,也明知道该“削藩”,更知道叛乱了要调兵平叛。这些“基本作业”,他都懂。可整个的战略布局,他脑子里几乎为零,第一步该做什么,后手该怎么做,“靖难之役”三年里,根本没有半点规划。所以后人看到的,就是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登基后“削藩”,放着最强的朱棣不管,逮住周王们一顿削,除了充任务啥用没有。朱棣都进了南京了,该抓还不抓,放人家优哉游哉归山,扯旗打过来。


甚至,就是在朱棣扯旗造反后的真定大战里,当初战遇挫的明将耿炳文,再次祭出防御大法,叫朱棣的燕军无计可施时。建文帝并不明白,当时的情况下,守住真定拖住朱棣,就是胜利。反而摆摆手就把这位“防御战天才”挂一边,派来了“名将之后”李景隆,紧接着战局逆转,几十万大军稀里哗啦。这事儿,说是建文帝“不识人”,不如说“看不懂格局”。

但是更悲哀的是,就算建文帝能看懂格局,“靖难之役”也同样难赢。因为比起“格局”来,建文帝更缺的一样,就是担当。

真正有担当的人,不一定有多少豪言壮语,但一定要把事情扛在身上。比如明朝隆庆年间“隆庆开关”,群臣争吵不休,还闹起了“封贡票决”。但关键时刻明穆宗一锤定音,这才有了长城沿线“六十年不识兵戈”的繁华,和明朝又一段“隆万中兴”盛世。越大事,越要主动拍板,往肩上扛。

从做“皇太孙”起,建文帝就是个优等生,每一件事情,都恨不得做到最好。好事他要占尽,错他从不担。君临天下后也是如此。可你不担错,大家就都做甩手掌柜。所以后人看靖难之役,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建文帝关键时刻的犹豫:大臣陈性善曾为建文帝上数条建议,建文帝一开始很高兴,可不久后就搁置了,气得陈性善一顿大骂:“事同反汗,何以信天下”。


所以也就不用奇怪,为什么整个靖难之役里,建文帝往往会朝令夕改。特别是齐眉山之战,孤军深入的朱棣,已经被明军击败,只要再坚守几天,朱棣的大军就将被团灭。可没担当的建文帝,生怕南京不稳,急火火把主帅徐辉祖调了回来,这下给朱棣打开了方便之门,不久后就被“反水”。

后人说起这事儿,常慨叹朱棣的幸运,建文帝的“运气差”,可话说回来,一位缺少格局,不懂识人,关键时刻不敢担当的领导者,又能守住什么样的江山呢?不信就看建文帝,他的所作所为,跟两个多世纪后那位哀叹“诸臣误我”的“有道明君”,真是一样一样的。对于后世各行各业的掌舵者来说,建文帝“一把好牌打稀烂”的过程,何尝不是“管理艺术”的生动样板?

以这个意义说,朱棣“靖难”,虽说打了老爹朱元璋的脸,却是实实在在,续了大明江山。

参考资料:晁中辰《明成祖传》、梅毅《明朝真史》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点赞7、汕头市 网友:被缠绕

建文帝被朱元璋指定为合法继承人,在皇位上仅仅做了四年,就被燕王朱棣给赶下台,不知所终,那么,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朱允炆被藩王朱棣打败的原因有三个:其一,先动而后谋;其二,书生误国;其三,无将可用;其四,不得人心。

其一,先动而后谋

古语有云:谋定而后动。还有句话叫做,不打无准备之仗。意思就是说,任何行动,都要有详细的谋划和计划方可进行。这一点在兵家之事上更为重要。

而朱允炆却将这个顺序颠倒过来,在初登基之时,就开始大力削除藩王势力。这个举动的根本目的是不错的,包括后来朱棣登基后,也是进行削藩,根本上都是为加强中央的统治。但是朱允炆的削藩,没有计划,没有先后顺序,只是凭着一股子想法,就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搞得世人皆知,试想,藩王也是皇室成员,并且当时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长辈,一个小毛孩子当上了皇上,这一点本来就在几个藩王心中造成不满,但是无奈这是朱元璋的命令,不得不从。但是还没站稳,就开始削藩,使本来没有形成一体的藩王,因看到头几个被削藩的兄弟悲惨的遭遇,逐渐变得同仇敌忾,这就大大超出了朱允炆的预期,

另外,对于削除藩王的策略上,有些需要怀柔,有些需要强硬。但是朱允炆哪管那么多,就一个字“削”,造成了如周王全家自焚而死,更让其他藩王有了兔死狐悲的思想。

对策略的没有筹划,只是单纯的想依靠皇威去迫使藩王就范,只能说朱允炆想的太简单了。

其二,书生误国

在建文时期,朝廷上重要的大臣是以方孝孺、黄子澄等为首,这些人对于明朝的忠诚度没的说,个个也是忠肝赤胆的人士。只可惜,书生只是书生,在明朝初期的那种环境中,天下初定,藩王中好几位都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或者镇守边疆的悍将。而这些书生,在对待削藩以及后期的“靖难之役”中,没有实际经验,只是寄希望于礼教、伦理等这些虚无的东西来解决当前的状况。

要知道,你通过礼数这些东西可是要人家的命,人家能服从吗?尤其是像燕王朱棣这样的狠角色,如果不是逼得太紧,朱棣还有可能不会反,正是这些书生自以为是的想法,让朱棣下决心不得不反。

在战争开始后,朱允炆更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句“勿伤我皇叔”,使朱棣一次又一次的死里逃生。你都要人家命了,并且人家已经真刀真枪的反抗了,还在为不背上杀叔的骂名来对待这场战斗,你说你不败谁败?这些想必也是出自于这些书生的酸腐之言。

其三,无将可用

这一点,不怪朱允炆,要怪就得怪朱元璋了。朱元璋在执政时,对于明朝开国能臣良将杀了了所剩无几,单单留下了个耿炳文。留下他的作用,就是此人善于防守。

朱元璋本身的意思是这天下太平了,不会再有什么比较大的战役,将那些朱允炆掌控不了的大将杀尽,这样朱允炆就会在皇位上坐的更安稳。谁曾想,外界的战斗没有,自个家内部倒是爆发了战役。

如果但凡留下几个名将,如蓝玉、傅友德等,就能够让朱棣吃尽苦头。更别提如徐达、常遇春这类一等一点饿名将了,可惜,老朱机关算尽,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反。

耿炳文是朱元璋时期的将领,但是他只是众多名将中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他的优势就在于防守。朱元璋留他的目的也是看到他的这个优点,想着帮助朱允炆抵抗意外的战争。但是耿炳文遇到的是朱棣,朱棣的军事水平,虽说比常遇春徐达略逊一筹,但是比这蓝玉,应该是在一个等级上,对付耿炳文,虽说有点难度,但是最终还是拿下,由此,朱元璋的算盘落空。

其四、不得人心

不得人心,主要是不得朝堂上大臣以及众多藩王的心。前文已经讲过,朱允炆初登基,各种根基不稳,他不像他的父亲朱标,要知道朱标早早地饿就被立为太子,各种势力以及实力都培养的非常到位,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一帮属于自己的班底,那是多年磨合和挑选的精英人才。只要登基,马上就可以投入到工作中。包括众多藩王,对于朱标,那可是相当的服气,谁叫人家是老大哥呢?

反观朱允炆,在父亲死后,被火线提拔成皇位继承人,没有自己的势力,班底也寥寥数位,在综合实力上,差了太多。同时匆忙的削藩行动,导致大多数藩王对他离心离德,最终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功败垂成。

朱允炆的饿失败,败在他谋划不足,没有班底,不得人心这些原因上面,即便是坐拥天下,粮草充足,但是都不为自己所用,更何况,面对能征善战、深刻明白利用各种优势的朱棣,朱允炆确实还是太嫩了点。

点赞8、凉山彝族自治州 网友:土豆小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轻易?嘛轻易不轻易的,那简直是有如神助啊!堪称奇迹中的奇迹啊!

总体来说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往死了作,硬生生的把个大好局面给作没了,把自己个作到了坑里边。

就问你尴尬不?

好,今天咱就把这事给大家伙唠叨唠叨。

开头的一些个事

话说作为太子的朱标一死,那么朱元璋的儿子有一个算一个,不是没动那皇位的心思。

只不过面对朱元璋这庞然大物,他瞪你一眼,这帮儿子都得哆嗦一会,您就算是有点啥小心思,这都得收起来,别人没参你,老朱就先伸出手巴掌揍你了。

于是在朱元璋力排众议之下,皇位越过儿子辈,直接就落到了孙子辈朱允炆的头上,嫡子嫡孙吗?打这起老朱就想给大明王朝皇位的传承定下一个基本的调调。

那么朱元璋一死,朱允炆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这就是到现在都没个下落的建文帝。

咋说呢?建文帝朱允炆,本来资历就浅,再加上朱元璋给他留下一堆的叔叔们,蹲在地方上有那么虎视眈眈的意思。

其实这个时候的朱允炆还是比较安全的,他是大义上的皇帝,全天下都认他这个主,你别乱吵吵,至少三五年的稳定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朱允炆如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利用这三五年的时间,把自己个巩固巩固?拔高一下自己的声望?找一找有没有可堪大用的将才啥的!

他倒好一上任,这就开始琢磨着削藩的事。

是!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这藩王打出现在历史上,这就是不安定的因素,你不祸祸他,他在你变弱的时候,那是绝对是想着法的祸祸你朝堂,弄个天下大乱这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削藩是必然的,可削藩这事是个大事,你必须得徐徐图之,毕竟一个弄不好这就得刀兵相向,你得不偿失啊!

老古人那都说透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你如果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天下你都可以横着走。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当年康熙削平西王吴三桂的时候,不也挺急切的吗?”

你快拉倒吧!这局势和局势就不一样。康熙那会他是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了,清朝天下赋税的一半这都得去供养吴三桂这一小撮人,而且吴三桂自己挑选的官居然都能挤掉清朝自己选出来的官,美其名曰西选。

您回过头来在瞅瞅,清朝那会他内部也不好,八旗兵早烂了,能打的就剩下明朝投降过来的绿营兵。

他要在不下手,双方实力对比会越拉越大,时间他老人家就不在康熙这边。

这就是为嘛最开始的时候吴三桂能够势如破竹呢?但吴三桂这人反复无常,清朝的天下一大半就是他们这帮人打下来的,不得人心,所以康熙才会大胆的弄他。

但朱允炆可不一样,天下大定,权利是在他的手上,他占着大义,所以天平是在他这里,而且他还年轻,徐徐图之还是可行的。

可朱允炆在1398年六月底登基做了皇帝,七月份就开始着手削藩,一口气就先把朱棣的同母兄弟朱橚给削成了庶人,调到了云南这嘎达喝西北风去了。

您瞅瞅,这何值是急切啊!咱说个个击破这才是最好的办法,这么一弄,所有的藩王势必要抱团,这一家伙就成了对立面了,不打起来这都不可能了。

咋说呢?其实在朱允炆和朱棣之间掰手腕的时候,朱允炆有好多次能够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掐死朱棣的机会,而朱允炆愣是让这样的机会溜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机会

首先第一次,按照规矩,新皇帝登基,盘踞在各地的藩王,这都得进京瞅瞅新皇帝。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朱棣不会来京的,结果人家就是来了,不仅来了,还特别的嚣张。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行皇道入,登陛不拜”

就这把朝堂所有大佬都激怒了,纷纷上折子,要办了朱棣。

咋说呢?这不就是瞌睡来了个大枕头,周公还贴心的整了个大美女伺候着,你还等啥,抓起来不就完事了吗?毕竟你都削藩这都削成明面上的事,你还等啥?

“打住!俺觉得朱棣毕竟是俺的亲叔叔吗?不能这样啊!”结果朱允炆来了非常有魄力的力排众议,不仅好吃好喝好招待,而且妥妥的把朱棣又给送了回去。

讨打,这绝对是没事讨打的节奏。

像这样的借口,在以后的日子里,朱允炆又为朱棣开脱了好几次,深深的把自己个开脱成了孤家寡人,一把火把自己个给烧了,而且烧的透透的。

那么这是三月份的事,朱棣回去了,到了五月份,这就到了朱元璋的忌日,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日子朱棣还得来。

朱棣掐着手指头算了算,第一次他运气爆棚,摸透了自己这大侄子的爱好,可这第二次,估计就悬了,去了还真有可能回不来了,毕竟这都过去俩月了,大侄子应该回过味来了。

所以这一次,他就把自己三儿子个派了出来,得,这回朱允炆得了上回的教训,把这三孩子给掐把住了。这么干其实也好,这三个人里边,一个,日后在靖难之役当中多次救朱棣与危难之中,另一个就是朱棣之后的皇帝,都是朱棣的左右手啊,您把他们掐吧住了,之后的靖难之役从地狱级就能成功的降到困难级。

但这个时候,冒出了一个叫黄子澄书生,说什么这么干会打草惊蛇。

哎呦!俺了个去!建文帝削藩这都削出了火气,就差在脸上刻上削藩俩字喽!您还搁这掩耳盗铃?这太不靠谱了!

就这事,连徐辉祖都出来说,这三娃最好抓起来,不然你要后悔的。徐辉祖那是这三娃的亲舅舅,那绝对是知根知底的,他都这么说了,你抓起来就完事了。

朱允炆琢磨了半宿,最后还是把这三人给放了回去。

你就作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您还真当回事了。

这中间还发生了很多事,咱不提也罢。

那么后来靖难之役开始了,咱说这都真刀真枪的干上了,没得说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这都不能留后手的。

结果你都想不到朱允炆给出征的将士打了这么一枚预防针:“朱棣毕竟是俺的亲叔叔,俺是不能背上杀害亲叔叔的罪责的!”

得咧!这没啥好说的,本来是一场双方的生死局,这一句话就给定了性,朱允炆亲手给朱棣挂上了一枚免死金牌,不应该是免伤金牌。

就这句话相当于给朱棣开了挂了,靖难之役这打了多少次,朱棣被火枪,弓箭围困了多少次,这大将死了多少个,唯独这朱棣啥事没有,跑出来之后还能大跳,你说气人不?

而朱允炆还不知道咋回事呢?在军事上的指挥错误咱就不说了。

到了最后,朱允炆身边的太监都开始出卖他了,当年靖难之役朱棣都开始绝望了,但收到这帮子太监的信说,南京这嘎达空虚,速来!

结果大家伙也都看到了。您就说说吧,朱允炆都把自己逼成了啥样了,能够横行全国的军队,因为给了朱棣无限复活的机会,把都城的兵力都给打空了,也没谁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朱允炆的失败是必然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点赞9、亳州市 网友:半卷清词

靖难之役中,身为皇帝的建文帝不论是从名分大义还是军事实力,都远超燕王朱棣,但最终失败的却是建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不当,其中有些人甚至堪称奇葩。

要说建文帝的爷爷朱元璋老爷子,那真是“一把金刀安天下,南西北六第一人”,算得上一条好汉。但也就是一条好汉而已了,要说到治国理政真是有点为难他了。

另外,他给他严重仁厚儿子朱标的“拔刺”行动,干的实在是有点太彻底,等到朱标先他而去,给孙子建文帝留下的真是个烂摊子。

李景隆

替建文帝出征的李景隆实在是个草包将军,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幼和建文帝关系很好,再加上老爸李文忠是员悍将(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对于这个官二代发小,建文帝是及其信任的,出征前亲自到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其“便宜行事”之权。

《明史·李景隆传》:及燕兵起,长兴侯耿炳文讨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结果,当朱棣听说是他率领五十万大军北征,高兴的都乐了,对身边人说:“李九江(景隆小字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朱棣算是没说错,李景隆真是个坑。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李景隆兵围北平,朱棣自己跑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去弄兄弟宁王的蒙古骑兵去了,只扔下一万老弱残兵给长子朱高炽守城。

估计要是李景隆攻下北平,俘虏了朱高炽,后世一定会有人说这是朱棣借刀杀人之计,好让当时自己更喜欢的二儿子朱高煦上位。

但李景隆真给面儿,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九门死活就是没打下来。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但李景隆就是非说有诈,生生逼着把军队撤了下来。

建文二年(1400年),运输大队长李景隆又带着六十万人,再次誓师北伐,这次更干脆送了全军的辎重给朱棣。

要说打仗打不过也就算了,等朱棣兵发南京时,李景隆有蹦高表示要出城和朱棣玩命,结果打开了金川门,燕军一拥而入夺了南京城。旋即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从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来看,这哥们已经不是“猪队友”能够形容的了,简直就是个卧底。

所以,朱棣登基后,建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都死得很惨,唯独李景隆居然以靖难第一功臣位列首班(“景隆犹以班首主议”),受封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币四十表里、钞四千贯”,甚至超过了大功臣丘福。

朱棣也很逗,面对群臣质疑李景隆封赏时,给了一句“默相事机”的评语,简直就是明朝版的“你懂得!”

除了武将之外,明朝军事技术的衰退也是建文帝倒霉的一个方面。

朱元璋起兵之时,元朝军队中还保留着回回炮的制造使用技术。朱元璋在包围张士诚老巢苏州时,已经从投降的元军手里获得了回回炮的使用方法,并以此迫使张士诚投降。

但朱元璋建国后的国家施政,让明朝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准都大幅度降低,短短几十年后,明军已经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回回炮这种东西。

在北京城下,朱高炽乘隆冬时节在城墙上浇水,明军士兵就摊开手对李景隆说:“城上都是冰,俺们爬不上去。”

朱棣的军队也没好到哪里去,铁铉坚守济南,朱棣也一样望城兴叹,没有任何使用攻城机械的记载。

从这个角度上说,李景隆获评靖难第一攻还真是实至名归,要是没他打开城门,建文帝要是咬牙坚守南京,说不能真能拖出什么变化来。

再说建文帝身边的文臣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位算是建文帝的核心智囊了,可惜这三位学识都是顶尖水准,但说到治国方略水平实在不怎么样。需要心狠手黑的时候优柔寡断,需要从长计议的时候又过于操切。

比如说,建文称帝后,朱棣进京朝觐,“行皇道不避”,这种公然僭越的举动,当时就有大臣建议直接扣了朱棣治罪。大臣卓敬则建议借机将燕王迁封到南昌,既维护了亲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

对于这些快刀斩乱麻的建议,三位核心智囊居然显得非常优柔寡断,让朱棣逃过一劫。

等到削藩迫在眉睫时,他们又摒弃了其他大臣(高巍)主张采用汉武帝“推恩法”的方式曲线削藩,将诸藩土地分封个其所有儿子,而不是嫡长子一人,逐步削弱藩王的权势。

这时候,三位又感觉此法效果太慢,要求强力削藩。其实,他们都是饱学之士,西汉晁错削藩导致“七王之乱”的旧例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们显然错误的判断了形势,自以为朝廷的势力远超诸藩,足以便宜行事。

我们前面提到的头号卧底李景隆还是黄子澄亲自向建文帝推荐的,用这个明朝赵括替代了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耿炳文。

所以,建文帝身边的顶级智囊团,既看不清大势,又没有识人之明,难怪建文帝会在靖难之役中,迅速就败下阵来。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