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秦始皇为何给中国取名为“中华”?此中华是何意?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3关键词:中国,秦始皇,中华

秦始皇为何给中国取名为“中华”?此中华是何意?

点赞1、阳泉市 网友:沐年之夏

首先,我没有听说过秦始皇为国家起名为中华的说法,许是我孤陋寡闻,有不对的地方请指出。

我从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1、中国与华夏。

2、中、华是什么意思?


中国与华夏

“中国”作为一个词出现,是在西周的一个青铜器的铭文中,这个青铜器被命名为“何尊”,铭文有这么一句话: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大意是说周武王灭商后祭天说:我住到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民众。

可见,在西周时期,中国的意思是:天下的中心。

西周天子所在地为天下的中心,这个地方就是中原,也就是最开始的中国。

这实际上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

华夏这个词,同样出现在周朝。

华夏也称为“夏”、“诸夏”,在周朝时,天子为了管理天下,会在“中国”之外分封很多诸侯,那些听话懂礼貌的诸侯,就被称为“诸夏”。

我们把天下看做一个圆,圆心就是周天子的中国,外面一层是诸侯,又分为内臣、外臣,再往外面一圈就是朝贡国,他们没有被周天子统治,但是他们要臣服于周天子。

在朝贡国之外,就是蛮夷了,分别是:北狄南蛮、西戎东夷。

再往外就是化外之地,差不多就是野人的意思。


中与华

我们在理解一个汉语词汇的时候,如果单独以词的意思去理解,就会有局限性,这叫“词本位”。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去理解,那就应该把词分开,从字的意思去理解,这叫“字本位”。

中华这个词,我们要彻底理解,就要从“字本位”分别去理解中、华两个字在汉语中的意思。


中:

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具有褒义的字,中是一种人文哲学,是仁爱、友善、宽恕、和平的体现。

中有不偏、中正、好的意思,比如在“中原”这个词里面,中就是好的意思。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

中者,不偏也,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务本,本立道生;
庸者,不易也,万物之根基,故君子固本,本固速成;

中,君子之道的根本。

在地理上,中,则是指中原河洛地区。

华:

华更是一个了不得的字,你翻遍词典,很少能找到一个跟“华”字有关、纯粹的贬义词。华为黑粉就不用抬杠了啊。

华字来源于华胥氏,是一个上古姓氏:

华胥生了个男娃,叫伏羲,生了个女娃,叫女娲,伏羲和女娲生了个娃,叫少典。少典娶了有蟜氏,生了两个娃,分别是黄帝、炎帝。

华胥是炎黄之祖,我们中国人称炎黄子孙,可见华这个字于中国人有多么重大的渊源。


点赞2、余姚市 网友:青烟离歌

春秋战国时期,常年战乱频发,中原大地上生灵涂炭,直到秦国的赢政把七个国家统一成为一个国家。为了庆祝统一,赢政便把中原河洛地区称为“中华”。河洛地区就是黄河与洛河2条河流所在的区域,即秦始皇定都的咸阳地区。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取“中华”之名的寓意就是天下之大,唯我独尊,这样以体现出九五之尊的威势。

在甲骨文里,“华”这个字寓意为非常高贵和圣洁,在周朝时期,凡遵周礼,守礼教的诸侯们,称为诸夏,二者合称华夏,其寓意就是礼仪之邦,与外族胡人相对应。发展到后来,“华”字有了中原的意思。后来“华”跟“夏”二字开始通用,华就是夏,因此“中华”又称“中夏”。

虽然经过了几千年,这两个字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而其含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华”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而不再是指狭隘的中原一带,中华儿女指的就是流淌着炎黄血脉的中国人。中华民族在古代是指汉族,而如今,已成为中华56个民族的统称,代表着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

生于华夏,葬于华夏,时至今日,我们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不管这个国家曾经经历过什么磨难,受过什么挫折,她仍然是我们深爱的祖国,因为她哺育了我们,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中华民族一定会再次崛起,中国也一定会实现伟大复兴!

期待您的关注!请赐评

点赞3、汕头市 网友:不归人

"中华"顾名思义即中原华夏族。这里中原主要指关中,因为《诗经·小雅》中讲:“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华夏族亦即炎黄族。我们知道,不论是炎帝族还是黄帝族,都起源于黄河上游渭水流域,又伏羲和女媧的母亲华胥氏曾在关中平原(西安蓝田华胥镇)建立了华胥古国,而伏羲和女媧之子少典生了炎帝和黄帝(《国语·晋语》中讲:“昔少典娶于有嬌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炎黄族亦称华夏族。

秦始皇是华夏族的坚定维护者和守护者。当年他告诉镇守百越的秦朝将领,纵使天下大乱,你们都不能回到关中秦王,天下可以没有我嬴氏一族,但绝不能不顾整个华夏族的安危,他认为用牺牲我嬴氏一族来换取整个华夏族的存在比什么都值!

由此可见,秦始皇之所以把中国取名为"中华",不仅仅因为炎黄起源于黄河上游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还在于他想用同一个民族团结和凝聚人心,提醒大家不要忘记肩上担负的共同责任,从今天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来看,我们大家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远见卓识和伟大!


点赞4、抚顺市 网友:念小兮

中华,中国与华夏的合称,中国和华夏这两个词汇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取国家名为中华,意为“天下一统,四海一家”之意。

1,中国的称呼渊源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

西周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文字大多是铭文的形式出现在青铜器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的青铜器“何尊”上有一篇铭文,铭文中有“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但这里的“中国”指的不是这个国家,而是指“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之意,此地指的是西周的都城镐京(今属陕西西安)周边,即以京畿地区为天下的中心。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出现“华夷之辩”的说法,人们把文明所及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把文明未及、中国以外的地区则称为四夷。

所谓“四夷”指: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因为有“四夷”的对比,这个时候的“中国”不仅有了地理位置的概念,还有了文明的内涵。

2,华夏的称呼渊源

“华夏”一词最早亦见于周代。

周代的多部典籍都有“华夏”一词出现,如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注曰“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由此可见,最早的“华”形容锦绣、华丽,“夏”称博大、文明。

到了春秋时期,《左传》更明确阐述了华夏的内涵“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条解释,明确了当时的“中国”是着服饰、讲礼仪的,突出了“中国”与“四夷”本质差别是礼仪文明方面的区别。

3,中华的称呼渊源

周代的统治区域仅限于黄河流域,因此“中国”和“华夏”主要指黄河流域。

但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不仅全盘继承了周代的疆域,还大大拓展了版图,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天下不存在以往分封的诸侯国,而是郡县制,全部属于中央政权了。

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原来诸多“国家”和“四夷”都已被纳入秦朝版图,于是秦始皇便取“中国”和“华夏”合称,简称“中华”,用于指代这个“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的、全新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华民族开始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换句话说,秦始皇不搞什么华夷之辩了,提倡“天下一统,四海一家,俱为中华”,后来儒家取得统治地位,又搞起了“华夷之辩”。

所以说,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祖龙”之称名符其实。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点赞5、白城市 网友:听风语岸

秦始皇时的中国也许不是现在中国为中华的意思。秦始皇也没有提出“中华”二个字。当时说中国也只是“中心之国”的意思吧,第一次出现“中国”二字是在洛邑出土的一件青铜鼎上出现的。据查历史记载,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四个字的是清代的梁启超先生。

点赞6、如皋市 网友:扛着感情

古人认为中原是世界的中心,称为“中”,华指中原服饰之美,因此中原大地称之为“中华”

点赞7、永城市 网友:承德露露

中华"是秦始皇给中国取的名字,它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含义?

现在我们都会称呼自己是中国人,而中国这个词语其实在古时候是没有的,但是我另一个自称中华民族却是古已有之,而“中华“这个词其实是秦始皇为中国起的名字,那么他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呢,“中华“这个称呼背后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说到秦始皇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当年他统率强秦横扫六国,实现了统一,中国也进入了大一统时代。后来秦始皇为了方便管理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对于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他主持修建的长城和秦直道也为后世抵御外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过除了这些政策上的创新之外,秦始皇还首创了"皇帝这个词语,这也是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得到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华”其实也是秦始皇发明的,用来指代中国。

而关于当时秦始皇为什么会将中国称为“中华”呢,这里面也有很深的含义。首先“中”字代表的是中间、正统的意思,古时候人们认为中国处于大地的中间,而那些名字中没有“中”字的地方,也往往会被视为蛮夷之地。而“华“字的来源主要是因为自古以来古人就将自己生活的地方成为华夏大地,而且华胥氏生下了伏羲女娲,更是人们认为的祖先,所以秦始皇使用了“华“字,另外这个字也有期望中国繁荣昌盛的意思。而在汉朝之后,中华这个词也得到了沿用并逐渐被所有人认可,因此我们也会自称中华民族,现在你应该已经知道“中华“的来历了吧,不知你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点赞8、陇南市 网友:花似湮灭

中华,现在的我们都知道指的就是中国,中国人在外面也是称华人,现在56个民族也都是中华民族。那么中华一词怎么来的呢?

其实题主说的是秦始皇取名为中华,可以说对也不对,为什么呢?

秦始皇当时只是把中原河洛地区称中华,并不是指整个当时大秦帝国,而一开始的中华也就是指中原河洛地区,中者意思就是中原河洛(河就是指黄河,洛就是指洛水),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在这个时候中国和中原是一样的意思,华者指的是华胥氏 ,华胥生伏羲,女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黄帝,故而华胥氏是炎黄之祖也,而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的起源就是在黄河,而华胥氏也是在黄河流域开始兴起的,所以说秦始皇把这里称为中华。

中华这个词真正出现还是在汉朝的时候,杨雄“中于天地者为中国”,而中华一词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被使用。

后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也是出现过的,在唐代的法律中中华一词正式出现,在《律疏》中对中华一词的解释: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梯,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意思就是凡是行政区划,已经文化制度都是源自中国的,那么就称为中华。

点赞9、桂林市 网友:峨厭倦

秦始皇并没有将中国命名为“中华”,而是命名为“秦”。

“秦”是个新创字,意思就是“春秋各一半”,与武则天新创的“瞾”意思是“日月当空”的格局不相上下。

传世的《春秋》一共有两部,一部是蚩尤后裔的正统儒家孔子所作的《春秋》,被称之为正统的《春秋》,另一部是炎黄百姓后裔的破落贵族吕不韦所作的《春秋》,被称之为《吕氏春秋》,或者《吕览》。

《春秋》的意思指的是道家贵族的“春派”,也称之为“道派”,与“秋派”,也称之为“法派”的混合(通俗的说法,就是现在所说的道家与法家的集合体),而“秦”字的意思就是“春秋各一半”,所以很多影视剧严格来说是拍摄错误了的,因为他们将“秦帝国”的“秦”等同于诸侯国的“秦国”。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