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明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大地震是怎么回事?

提问时间:2023-07-05 11:16关键词:地震,陕西,嘉靖

明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大地震是怎么回事?

点赞1、七台河市 网友:度半。

1556年1月23日夜,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巨大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著名历史地震之一,估计震级为8级。据史书记载,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为华县地震,也称关中大地震。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2700平方公里。陕西、山西、河南三省97州遭受破坏。余震月动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载,五年渐轻方止。

古籍记述

《中国地震目录》归纳史书记载对此震的描述是:“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声如万雷,川原坼裂,郊墟迁移,道路改观,树木倒置,阡陌更反。五岳动摇,寰宇震殆遍。陵谷变迁,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涌者成泉,裂者成涧,地裂纵横如画,裂之大者水火并出。井泉涸废,新泉涌流,喷高丈余。山移河徙四五里,涌沙、陷没亘数千里。华山诸峪水北潴沃野,渭河涨壅数日。华县、渭南、华阴及朝邑、蒲州等处尤甚。郡城邑镇皆陷没,塔崩、桥毁、碑折断,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一望丘墟,人烟几绝两千里;四处起火,数日火烟未灭;民天寒露处,抢掠大起。军民因压、溺、饥、疫、焚而死者不可胜计,其奏报有名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

曾亲身经历过华县地震的明代官吏秦可大在《地震记》中写道:“受祸人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它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浅矣”。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地震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附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没有丝毫准备有关;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

地震后果

人员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如此惨重,其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坏而造成的。其中,黄土滑坡和黄土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别突出,滑坡曾堵塞黄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当地居民多住在黄土塬的窑洞内,因黄土崩塌造成巨大伤亡。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这个地区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午夜,人们难有防备,大多压死在家中;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当时陕西经常干旱,人民饥饿,没自救和恢复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原因。

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面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

地形

在上述极震区内,地表大规模形变,山崩、滑坡、裂缝、地陷、地隆等现象随处可见。华县“原阜旋移,地高不尽改故迹”,地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渭南县城内“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县城东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毁削无存。距县城东南9公里的张岑滑坡,长、宽、高各1公里以上,滑坡体所过之处“原移路凸”。县东张家岭滑坡体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1000米,体积约1000多万立方米。郭家沟滑坡体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550米,体相约300多万立方米。华阴县城西驻马桥石桥摧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甫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经地震平芜”,湖水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提,“下钉柏桩,上垒条石,中贯铁锭”,十分坚固,,地震后“提岸尽崩”。永济至临潼之间出现近东西向长100多公里的地震断裂带,断裂带以北大面积下降,以南大面积上升,断裂的垂直断距超过5米,其华县地盘下降5~10米,赤水镇下降4米,渭南下降2.5~4米,华阴下降2~3米。

地震启示

有关专家认为,这次地震损失惨重的原因,除了地震发生在深夜、震区人口稠密等因素外,还有当时的抗震救灾体系不健全,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应当引以为戒。

这次地震之后又引起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共死亡83万人,是世界上死亡人员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此次地震灾害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致灾因素:

1、震中区人口稠密,房屋抗震性能较差;

2、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地震前又没有明显的地震前兆,人们没有丝毫的精神准备;

3、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

4、社会治安混乱,谣言四起,灾民惶惶不可终日;

5、当时的陕西经常干旱,发荒粮歉,人民饥饿,无居,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加上人们有听天由命的思想,缺少防震救灾知识以及突发性地震事的应变能力;

6、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

地震类型

发生在陕西省华县地震属于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其重复期很长。渭河流域从地质构造上看,南面是秦岭北麓大断裂,北面是凤翔-澄城大断裂,中间是近东西走向的渭河断陷盆地。此处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很强烈,有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地震范围

●灾害异常严重的原因

1、地方官员救灾不力,互相推诿 地震发生后,陕西等地的地方官员第一时间便将灾情上报给了中央。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一旦出现隐瞒灾情不报的情况,该省督抚罚俸一年;如果延误上报时间超过三个月,地方官就会被革职。

然而,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再加上部分地方官员为政绩有所顾虑,故而灾情到达京城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此外,中央在接到灾情汇报后,因为体制僵化,需要通过层层审批,政令才能到达山区。等到朝廷派出的赈灾官员——户部左侍郎邹守愚到达灾区时,已经是次年二月了。在过去的三个月的时间里,只有有良知的地方官员和当地善良缙绅便成为灾后救助的中流砥柱。 为了抗震救灾,有些缙绅不仅拿出自己的资金捐款赈灾,还组织民间力量修缮建筑,维护治安。陕西华阴县知县何祥时一边出力帮助百姓“疏渠筑堰”,一边掏出自己的俸禄银子修缮“学宫”;华州知县杨彩见地震后老百姓“蜂起掠食”,便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借富家粟,以赈穷乏”,通过果断的措施解决了灾民的生活问题,为后续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陕西地区地震后又遭水灾,许多房屋被淹没。渭南县缙绅张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一所空置的宅院腾出来,让所有受灾的邻居有了暂时的安身之所;韩城县的党孟辀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地震发生后,他拿出乡民欠债的所有契约,当场烧毁,并表示:“岁厄如此,不忍相迫也。”

2、灾民乘便起乱,错失抢救伤员最佳时机 此外,有些地方官员还承担着地震后禁暴安良的责任。据记载,嘉靖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地方都先后出现了“乘变起乱,讹言可畏”的情况。陕西渭南县由于县令在地震中死亡,地方失去了主事者,一时间“恶少肆掠,大乱”。幸亏陕西巡抚得知情况后及时决断,下令缉捕盗贼,同时当众斩杀了几个带头抢劫的流氓,才平息了一场混乱。

邹守愚于嘉靖三十五年(1557)二月到达陕西后,立刻指挥地方官员共同救灾,同时从周围的无灾地区选拔政绩优秀的官员前来协助,以维护灾区的正常秩序。当时的进士朱茹便受命从河南新蔡县令的任上临时抽调到华州,主持救灾工作。 邹守愚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向灾区发放朝廷的专项救济款和减免当地百姓的赋役。当然,这些救济款并不是平均给予广大灾民,而是根据年龄、性别、受灾程度等的不同来进行分配,但朝廷用心良苦,而有头脑有私心的地方小吏则火中取栗,结果灾民受益者寥寥。 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将灾害归结为上天的惩罚。所以每次地震发生后,在位的天子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祈求上天的原谅。

嘉靖皇帝虽然没有就此次大地震下发“罪己诏”,但他派遣钦差大臣邹守愚到灾区“祭告境内名山大川、河洛之神及祀典所载神祗,其死者收瘗为厉坛以祭之”。 这些措施,大大加速了灾民的死亡人数凶猛增长。 此次地震死亡人数有姓名记载的83万多,不知名的死者及未经奏报的死者更是不计其数。大体上,潼关、蒲阪的死亡人数约为当地人数的十分之七,同州、华州为十分之六,渭南为十分之五,临潼为十分之四,陕西省城为十分之三。其他州县因位置不同,死亡人数也不同。 地震时,有许多人家全家同时遇难。如居民米仲良全家85人同时遇难,居民陈朝元全家119人同时遇难。其他全家死亡人数达百人的尚有许多。

无可否认,在死者当中也有一些朝廷官员,其中有南祭酒王维桢,郎中薛祖学、员外郎贺承光、主事王尚礼、进士白大用、御史杨九泽等。户部侍郎韩邦奇在地震时掉入火炕灶中,被烧成灰烬。薛祖学在地震时落入一丈多深的水穴被淹死。马理被深深地埋入土窟。

3、震后瘟疫大流行及其它次生灾害频仍 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罕见。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没有丝毫准备有关;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

点赞2、通州市 网友:沐湘妃

明嘉靖年间陕西关中大地震,发生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据现代科学家根据历史的记录,推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地震矩8至8.3级,烈度为11度。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是波及范围广。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华县,殃及100多个县,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河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及安徽十个省亦受到影响,例如今天山西运城县当时或房倒屋塌,或地陷山裂,人畜死伤无数。有的资料显示在广东都有震感。余震在半年内每个月都有三至五次。

二是损伤程度大。伴随着地震,水患、火灾等次生灾害相继发生。如“华州处处陷裂,大者出水出火,人坠其中,掘丈余方得,山川移易,道路改观,屹然而起者成阜,砍然而下者成壑,倏然而涌者成泉,忽然裂者成涧。”此外水位下降明显。据记载:长安地区曲江昔时掘地三尺即及泉,自嘉靖末年地震后,十尺始及泉;昔时冬无青草,地震后,冬且原原芊芊,不殊春日。小雁塔就这在这次地震中塔尖被震跨。碑林三分之一的石碑震断。

三是人口死亡多。这次地震导致80多万人死亡,方圆800公里的人口有六成死亡。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蒲城等地死去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0%、60%、60%、70%、70%。据说是因为大多数死者都是居住在陕西黄土高原一些建在崖边的窑洞里,而当地震发生时,他们被坍塌的窑洞压死。而地震发生时,正值隆冬季节,人民缺衣少食,无家可归,没有自救和恢复能力。因为连年灾害,连年饥荒,饿死、病死很多人。

昨天晚上四川地震了,陕西震感明显。无论身处何方,还是要懂一些预防地震的小知识。

例如: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点赞3、湛江市 网友:地狱邮差

明代嘉靖皇帝统治后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不仅是中国地震史上死亡最多地震,也是世界地震上伤亡最大的一场地震,今天我们就来回望这场地震为何造成如此人员伤亡损失呢?

  1. 翻开史书你会发现,嘉靖年间陕西一直是全国最重旱情省份,几乎年年旱灾,年年国家到这里放粮赈灾,这里百姓年年盼望雨霖丰收,这次地震让陕西一直没有回复元气,直到70年后,闯王起义,就是陕北因为旱灾发生农民起义,某种程度的说就是这场大地震,已经动摇了明帝国大厦了。
  2. 现在科学考证,嘉靖年间,气温异常之低,低到三伏天北京最高也不会超过二十度,正处于小冰川时期。还有就是当时吏治腐败,主昏臣暗,加之是南倭北虏最严重时期。一月份发生等地震,二月皇帝才知道,才派官员来赈灾。到了已经是哀鸿遍地了。异常饥饿,异常寒冷导致死亡人数直线上升。某种程度说比这场直接死于地震里人数还多。
  3. 1556年1月23日凌晨一点多,室外异常寒冷,所有百姓都嫌弃自己被子太薄了,几乎把家里所有衣物压在身上,窗外积雪反射星月光芒,实在是太冷啊,零下十几度,滴水成冰,被窝里才能对抗寒冷,千里关中平原没有一个人在室外,只有星星孤单寻觅作伴的人,就是小解也在房里解决,华县丁家村,老丁头,三儿子,丁老三,因为天气寒冷,拉肚子,极不情愿的,从兄弟几个挤的暖暖被窝里爬出了,感觉一会就回到被窝里了,也没有穿什么衣服,刚把裤腰带解开,那感觉脚底坐船一样眩晕,地动了,突然西南方地底放出强光,把整个天空撕为两半一下。在明光照亮大地瞬间发现家里的茅草房土坯房,邻居家青砖房一转眼不见了,甚至真个村庄瞬间消失。鸡鸭鹅,猫狗猪马叫声传出出去应该有一千里地吧。希望声嘶力竭鬼哭狼号一样。一夜也许根本没有眨眼机会,人变鬼了,很多人已经埋在地下,即使还活着也是暗无天日的地狱生活,多少人想出来,迎接第二次生命,多少人需要奇迹出现才能死里逃生。
  4. 丁老三是一个命大造化大的人,他知道这是地震后,半匍匐于地,大地剧烈晃动十几次以后,然后是哇哇大哭大叫,那憋不住的屎就居然吓回去了,紧接着发疯似的扑倒自家坍塌房间前,一边呼喊嚎叫,一边泪流流泪,同时手脚并用扒土扒物什。为什么今晚如此漫长,天亮时候把受伤的大哥二哥救出,两个人浑身是血汗水,被严冬嗖地肉疼。
  5. 看见晨曦几个人辩好方位,继续抢救,呼喊里面人坚持,丁老三突然感觉后面有个影子,回头一看是狗剩先是一激动你这几斤肉居然能躲过如此地陷大祸,这是上天哀怜眷顾善良的人吗?狗剩说“我瘦小枯干经常被大个他们几个欺负,晚上他们睡内房里面,高床厚被,把挤到我门房口,晚上穿门太冷我没有睡着,地震发生我滚到门口才逃出来”丁老三问“秦桧”大小姐呢,狗剩说秦惠小姐秀楼遁入地里了,丁老三大惊“真的吗”,狗剩说“千真万确”留着泪对两个哥哥说我要去看看,大哥说你去救她吧,这里交给我们两个,父母家人让我来,我们听见老父亲声音了,你去救人。丁老三回头一看,大地一片惨状,居然连一个立柱的树木都没有,距离自己家很近山居然变矮变小,地上雪昨晚像跳舞一样,居然变成一堆一堆的,以前井水像喷泉一样喷出来,不仅灼热还有气味,简直想吐。模糊中还看到十几个人哭喊着救人,路上又帮助几个人抢救,有人骨折自己替他包裹好,还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吓的都忘记哭了,但是更多的是尸体相籍,一个又一个,自己已经数不过来了。
  6. 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要是之前到这里,自己躲在西南角大柳树那,等出现的仙女一样的梦中人,每每晚上月挂树梢就是有时候爬上树看见小姐窗户灯关了才离开,看着高墙,多么想神仙给自己小铲子,把墙挖个洞,进入看见心爱那秦桧,这是小时候在她家住的时候给你起的名字,今天那堵墙已经不在了,自己依然看不见那位美丽姑娘,自己唯一能见到他的方式,依然要用县铲子把她挖出来,才能见到她,庄园幸存下来的人,依然惊慌大叫,太阳开始下山了,丁老三感觉嘴甜起来,一天没有吃饭没有喝水,英雄,快步来到小姐居住楼那里,那里已经有七八个人在挖,丁老三,跳下去头不抬不停像上面抛土,严冬的土真的像铁一样,那七八个人,累的已经没有魂了,突然那里冒出一个英雄,这个生力军,一下就是一揪土,旁边人只有傻的份,五米六米七米八米,已经深夜了,所有人都绝望了,这样深,天气这样寒冷,根本没有希望了,丁老三不抛弃不放弃,秦庄主大喊英雄你要是救活秦惠我把她嫁给你,丁老三一句话没有,又一个天亮,在廊柱之间发现衣服一角,把人抛出已经是冰冷的身体,丁老三抱着痛苦久久不放手,女孩父亲也一直流泪,不知过了多久女孩手臂动了一下,丁老三自己也感觉自己死了一样,飘飘忽忽到了地方那里仙乐飘飘摇摇,有很多人起舞,突然看见自己朝思暮想的小姐,激动大喊,秦小姐我好找你啊,你还活着吧,秦小姐似乎不认识自己,旁边来了很多金刚怒目相向天兵天将,有两个人拿住自己肩膀,让我复述经过,丁老三马上赋诗一首,把对女孩思念朝朝暮暮说了出来,空中有一个美丽非凡仙人出现,你们有缘一起回去吧……
  7. 为什么用故事演绎这场特大地震,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题材,翻阅大量资料,很多作家对这样题材不感冒,我在想要是商业开发的美国一定会把这样的灾难片搬上荧幕,灾难片最能体现人生真谛,爱情和生命永恒的话题,没有想到我我是第一个人把这样题材变成故事一小段,抛砖引玉吧
  8. 这次地震,很多民房、官署、庙宇、书院化为废墟;真的是涂炭一地,见者悲不自胜。我们知道地震破坏力就是地震波,方圆五十公里为地震中心地带,破坏力最强,中心区超过百分之七十死亡,一百公里百分之五十以上死亡。而距离西安超过了百分之三十死亡,为什么呢,我要感叹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大师们,在紧邻震中心西南死亡人数并不突出,居然扛住了超过八级的强震,真的了不起,比如大雁塔,小雁塔,这些都是唐代建筑,还有西安城墙,是有明初名将耿柄文兴建的,建筑坚固雄伟,屹立不倒还有天下第一王宫,秦王府。雄伟据史书记载比我们故宫也逊色不了多少。今年西安一段秦王府一段城墙倒塌。但是其他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甚至有的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有的村庄河流倒流。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悉数倒塌。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正值隆冬,历史文献记载“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

●救灾

震中老百姓哭喊声中,迎来天亮,逃跑而出的人,有的身无寸缕,即使这样人们惊慌的人们也无暇顾及,保命要紧,就自己亲人都顾不上。史书记载华县“原阜旋移,地高不尽改故迹”,地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渭南县城内“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

1、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再加上部分地方官员为政绩有所顾虑,故而灾情到达京城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当地自救超过政府的补救,为了抗震救灾,有些缙绅不仅拿出自己的资金捐款赈灾,还组织民间力量修缮建筑,维护治安。陕西华阴县知县何祥时一边出力帮助百姓“疏渠筑堰”,一边掏出自己的俸禄银子修缮“学宫”;华州知县杨彩见地震后老百姓“蜂起掠食”,便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借富家粟,以赈穷乏”,通过果断的措施解决了灾民的生活问题,为后续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陕西地区地震后又遭水灾,许多房屋被淹没。渭南县缙绅张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一所空置的宅院腾出来,让所有受灾的邻居有了暂时的安身之所;韩城县的党孟辀是当地有名的富商,地震发生后,他拿出乡民欠债的所有契约,当场烧毁,并表示:“岁厄如此,不忍相迫也。”

地震时,有许多人家全家同时遇难。居民陈朝元全家119人同时遇难。

点赞4、焦作市 网友:怀竹。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的破坏性极强,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巨大的。目前全球历史上死亡20万人以上的地震共有13次,有3次发生在我国,分别是1556年华州大地震、1920年海原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

明嘉靖三十四年的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地处陕西关中的同州府华县发生了特大地震,这一天是公元1566年1月23日。据史书记载,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以及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为严重,故称为华县大地震,也称关中大地震。这里是当时中国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因此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也是最为惨重。

关于这次大地震,没有专门的文献记载流传于世。后世的学者基本上是从《明史》、《明实录》、地方志书、个人文集以及碑刻资料等文献资料中,了解了当时地震的大概状况及其损毁情况。

现代科学家根据前人关于明嘉靖年三十四年的这场地震情况的记载,再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渭南等地区的地质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后推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里氏8至8.3级,震中位置在今陕西华县(34.5°N,109.7°E),震中烈度高达12度。虽然这次地震的震级较高,但远不是我国有记载的最强的地震,但是烈度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的这场大地震并非没有先兆。据明隆庆年编纂的《华州志》记载:“十二日晡时(即申时,指下午3点至5点之间),觉得眩晕,因而头晕,天昏惨,及夜半月益无光,地仄立,苑树如数扑地,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民惊溃,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万历年间编纂的《华阴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内容。除了华州和华阴的记载外,史料中没有周边地区类似的相关内容的记载。这说明这场大地震的震中就是华州华阴一带,而不是受其他地方地震的波及。

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夜晚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大地震爆发。据《华阴县志》记载:午夜时分,华岳山鸣,天摇地动,四处塌陷,地面涌水,房屋倒塌,西岳庙毁,华阴所有寺庙尽倾,华同(华州和同州)之民死者十数有六。

《明史》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伴随着地震,地裂、地陷、山崩、滑坡、水患、火灾等次生灾害相继发生。如“华州处处陷裂,大者出水出火,人坠其中,掘丈余方得,山川移易,道路改观,屹然而起者成阜,砍然而下者成壑,倏然而涌者成泉,忽然裂者成涧。”

这次地震的震中地区在渭河下游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和山西的永济一带,波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宁夏、河北、山东、湖北、安徽、江苏等十省区。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重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 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地震有感范围为227个县。造成死亡人数死亡83万人(有姓名记载),是目前世界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这次地震不但对震中地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毁,就连邻近的省份也损失惨重,如今山西夏县、运城县、荣河县、永济县等,或房倒屋塌,或地陷山裂,人畜死伤无数。

大地震过后,余震不断,数日之内,几乎每天都有数十次的余震,余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稀少。根据史料记载,余震大约延续了十几年的时间。据《明史》记载,仅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一年内,就在正月、三月、五月、六月和十月发生了五次余震,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明嘉靖三十四年发生的这场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批人员的伤亡,而且还给关中地区带来了满目疮痍。关中地区许多地方的大地上裂开了纵横交错的长川巨壑,而且平地上还凸起了众多连绵的土丘。曾以产金闻名史书的渭南赤水山一夜之间陷入地中,神川原上风景秀丽的五指山的五座山峰全部崩坠,渭河河道北移了五公里多......

这次地震对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大批古代建筑和遗迹也有不同程度的损毁,位于西安荐福寺的小雁塔原本高15层,地震后塔顶被震毁,只余下13层。而且塔身被震裂;坚固异常著称的慈恩寺大雁塔在这次大地震中也“塔顶坠压使碑亭断”;位于西安城外的佛教古刹华严寺在这场地震中化为一片瓦砾;唐高宗武则天的陵园乾陵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据说乾陵前面站立的61座无头藩臣石像的头颅也是在这次地震中损毁的。

西安的碑林遭受严重影响,现存《开成石经》114石中,折断者就有40石,占三分之一还多。其他历代碑石如《多宝塔碑》、《玄秘塔碑》、《皇市诞碑》、《孔子庙堂碑》、《不空和尚碑》、《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碑》、《三坟记碑》等,或仆倒于地,或折为数段,后经多方整理修复,但仍难复原貌,成为碑林建筑史上一次非人为的浩劫。

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据史料记载,一个叫米仲良的大户,全家老少并家仆共85口,全部遇难;另一个叫陈朝元的大户,全家118口,全部遇难;河东道参议的全家老少仅剩下一个七岁男童。除了遇难的平民百姓外,还有致仕归乡的南京兵部尚书朝邑人邦奇、关中大儒三原人马理、国子监祭酒华州人王继祯、刑部员外郎渭南人贺承光等大小官吏数百人都在这场地震中遇难。

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几乎占当时陕西总人口的1/5还多,是1924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的8倍,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的3.5倍,成为人类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明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所造成如此严重的灾情,这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关中地区所处的渭河谷地,是一个东西向的低地,其南边是急剧隆起的秦岭,北边是北山山脉,关中地区就是一个“地堑”。当发生地壳运动时,“地堑”发生断裂的几率远远大于相对平整的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关中地区地处黄土高原,黄土的土质疏松,容易崩塌,一旦地震发生,后果十分严重。

但是黄土的土质有极为适合打造居住的窑洞,所以自古以来,关中地区居民大多居住在黄土塬的窑洞之中,这种结构的房屋在平时冬暖夏凉,极为舒适,可一旦有剧烈的地震发生,十分容易倒塌。明嘉靖三十四年的这场大地震也印证了这一点,多数死亡人员都是被倒塌的窑洞和建筑等压砸而死。

陕西关中地区自古就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再加上地震发生的时间为午夜时分,人们正处于熟睡状态,从睡梦中惊醒,来不及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己,使得本次地震中死亡人数众多。

大地震造成的次生灾害也是造成这次灾害严重的原因之一。地震造成的黄土滑坡和崩塌,造成了包括黄河在内的众多河流堵塞,形成了堰塞湖而使河水逆流,进而发展成为严重的水患。地裂、地陷、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震后水灾、火灾、传瘟疫等次生灾害对百姓生命的威胁并不次于地震本身。

关中大地震发生在隆冬季节,从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百姓惊魂未定,衣食无着,又面临新的死亡威胁,一时哀鸿遍野,哭声动地。一些强盗惯匪和不法之徒乘机结伙抢劫,使得社会秩序空前混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百姓缺乏自救和恢复生产的能力。而明朝政府和官员面对这样严重的灾情,并没有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救灾方案来安置百姓和引导百姓自救和恢复秩序。大批的百姓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后,死于对政府的绝望中。据统计,渭南、华县、华阴、潼关、蒲城等地死去的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0%、60%、60%、70%、70%。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朝代,陕西省也是地震活跃的地区之一,自史料记载以来,陕西共发生有感地震400余次,破坏性地震60余次。烈性地震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可能无法提前预测到地震。眼下我们对抗地震的手段,只能是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点赞5、丽江市 网友:╮淩亂

嘉靖:面对大地震,我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我能怎样呢?

明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子时,陕、晋、豫三省同时发生地震!

《明史》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当时,"震风解瓦,飞沙镇压,伍尺之童,无不惊骇"

据后来根据现代科学来评估,推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8-8.3级,烈度为11度,震中位于陕西华县境内!波及范围大概有十个省,致死人数在八十三万左右!

方圆800公里范围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

配图-1明朝官员

唐锡仁引顺治《邓州志》:“当夜河南邓县、内乡分闻风雨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轰如雷"

隆庆年编的《华州志》记载:"十二日晡时(即申时,指下午3点至5点之间),觉地旋运,因而头晕,天昏惨,及夜半月益无光,地仄立,苑树如数扑地,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民惊溃,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

可见当时的地震强度不是一般的大,而是相当之大!在古代,人们的房屋建筑,主要是土木结构,其抗震能力不强,导致了当时的伤亡比例很高!

导致死亡人数多的主要原因是古建筑稳定性不够坍塌而致

古代建筑的台基基本是浮筏式基础,有人说这种结构有利于抗震,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其结构基本是由三部分组成,台基、梁架、屋顶构成,稍微豪华一点的还有斗拱层。可以说整体来说都是浮筏式建筑!这种建筑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震波的冲击,但是总体结构的牢固程度很差!就像我们平常的玩具屋一样,对地面的稳固性很差,只要有外力,就很容易整体垮塌!

配图-2

另外斗拱式建筑,是中国特有的古代建筑工艺,但是为什么从唐朝至今,留下来的非常少?不是说斗拱结构利用了榫卯工艺非常的牢固吗?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现代的钢结构建筑,都会出现结构疲劳。更不用说古代的木结构了!

木结构长期经过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风沙、雨雪、日晒、自然腐蚀霉化、虫蛀等因素,那么时间久了,其结构稳定性肯定是越来越差,这也是导致古建筑在地震中存留下来可能性比较低!再加上古建筑大多是头重脚轻,屋顶瓦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固定方式,在地震发生时,很容易滑落,砸伤低下的人。

《碧霞无群圣母行宫记·地震记》记载:"平阳府夏县,四门陷塌,井水沸溢,官民房屋倾颓,压死男妇数多。城内土长约高丈余,平地出水。安邑县衙门尽塌,民房约倒八分,压死人口万余,头畜无其数;城西半里崩出水泉十数余眼。荣河县地裂成沟,泉水如河。莆州两王宗室、城墙、官民房屋尽行倒塌,又兼数处火起"。

配图-3

从上面记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古建筑因为木质结构比较多,加上古代用油灯的习惯,这就导致很多建筑在倒塌之后,又引起大火,很多民众来不及逃生被烧死在废墟低下!这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当时的人回忆记录:

"是夜,予自梦中摇撼惊醒,身反复不能贴褥,闻近榻器具,若人推坠,屋瓦暴响,有万马奔腾之状,初疑妖祟,俄顷间头所触墙划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受祸人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它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浅矣"

配图-4

那么当时的官府为什么不大规模的救济呢?

我们知道明朝时期,其中心城市在南京和北京两个地方,西北方向的古城西安府,是由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镇守,作为一个藩王,他手中的兵力和人马是非常的有限的,朱元璋为了防止那些藩王势力过大,都限制了他们的权力!

此时的西安府,设有3宫5殿,规模不是很大!要不然当年的李自成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就攻破了西安城!那么要从外地调派兵马救灾,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古代的运输和流通条件,比如从边关调人过来,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按照自然灾害的黄金救援时间来算,等你到了,那基本上都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了!

配图-5

当时不要说普通的百姓,当时很多官员都没有办法自救,比如南京退休官员兵部尚书韩邦奇、南京光禄寺卿马理、郎中薛祖学、主事王尚礼、员外贺承光、主事王尚礼、进士白大用、御史杨九泽,以及南京国子监祭酒王维桢等都在地震中遇难!

那么在地震之后,皇帝会做什么呢?

第一、召见主管治灾的部门,成立一个特别的部门去到地方救灾。

第二、安排救灾款项和财物粮食,运送到当地,确保当地的民众不会饿死冻死

第三、设坛祭拜天地,下罪己诏,请求上天原谅自己的过错。

第四、减免灾区的赋税钱粮!

但是就是很少派驻大队人马到当地救灾,一般都组织当地人员自救!

配图-6

据记载这次大地震之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地震自西北起于东南,有声若雷,地裂衅宽丈余,涌波泛滥,望似海洋,昼夜方息。房垣尽塌,人死中半,此大穸也。至十七日,黄河澄清三日,人视其底"

古代皇帝非常的信奉神灵什么的,看到黄河水清,就觉得自己有过错,这是天罚,所以赶忙的祭拜天地,祈求天福。其实这最有可能的是当时地震影响了地下水系,导致了黄河水清!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