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人的体温37°,为什么气温37°的时候感觉到很热?

提问时间:2023-07-05 11:32关键词:体温

人的体温37°,为什么气温37°的时候感觉到很热?

点赞1、贵港市 网友:霜丶落

作为医生来大致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人比其他动物进化的高级和先进就是因为我们人是“恒温动物”,通过人体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让人保持体内温度在36-37℃之间波动,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给我们身体每个器官、每个细胞新陈代谢提供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不会因为外界气温波动而出现明显的波动,不像很多昆虫、蛇、熊等到了冬天要么被冻死了,要么就需要冬眠才能过冬。

这里说的恒温是体内温度恒温36-37℃,并不是说全身上下每一寸皮肤都需要达到37℃左右,而是我们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大脑、胃肠等器官保持37度左右,所以我们测量温度的时候是测量胳肢窝也就是腋窝,因为腋窝温度最接近体内温度,其他比如口腔和肛门也可以测量,理论上也更准确,更接近我们生理真实温度,但不方便,也不卫生,所以临床上比较少用。

外界体温低的时候,身体有体温传感器,会传给大脑,大脑就会调动全身多器官一起产热,一般来说就是分解葡萄糖来产热。

我们人是猿人进化过来的,猿人古代都是生活在雨林中,雨林因为有大量灌木的蒸腾作用,所以温度大部分保持20-28℃,所以大部分人穿衣服的情况下对20-28℃气温应该是最适应的。如果没穿衣服30度应该也能接受,但如果气温超过30度,特别是超过37度,那身体就要通过扩张皮肤血管、皮肤毛孔来散热,散热温度是从高往低流通,当外界温度37度时候温度对流就静止,人就要通过流汗来蒸发散热,体温又高,汗流的又多,多流一会就会出现脱水、低钾低钠、低钙等电解质及内环境紊乱,这时候人肯定就会很难受很烦躁的。

嗯,个人意见,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点赞2、娄底市 网友:帘外雨

这个温度还是很好回答的。人体体温37摄氏度,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例如腹腔,胸腔,直肠,口腔,大脑等等,并不是体表的温度。我们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陈代谢,不断的合成蛋白质,脂肪,核酸等等, 也在不断地分解各种物质,例如利用糖或者脂肪,提供能量。这些反应的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催化,这些酶的最适宜温度为37摄氏度左右,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为什么人体内部的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

不仅仅是人类,猫猫狗狗,鸟类等恒温动物,体温都是接近37摄氏度,成年狗狗37.5~38.5°C,猫的正常体温为38至39摄氏度,为什么恒温动物的体温都是三十几度,可能与地球的温度有关系,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我们为了在地球上生活,都需要适应地球的温度。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模拟30度到40度之间的体温,计算怎么样补充能量,才能维持身体的运转。实验结果显示,人体在37度的时候能够使用最小的动力来维持身体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在37度的时候才能获取少量的能量,就能达到最大的行动力,可以说这是自然进化的最终结果。如果地球持续升温,环境发生巨变,可能我们的体温也会随着变化。

为什么外面温度37度,我们会觉得热。

人类摄入的能力,80%都用来了产热。我们的皮肤温度并不是37摄氏度,当环境温度为23℃时,人的额部皮肤温一般为33至34℃,手为30℃,脚为27℃。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一直在产热,只有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我们体内的温度,我们才能散热。因为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地方流向温度低的地方。

如果外界环境的温度也是37摄氏度,我们就不能被动散热了,只能通过大量的出汗来带走热量,我们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就会告诉大脑,外面很热,我们要减少产热,而且要大量的排汗。

所以,外界温度37摄氏度,我们会觉得热,提醒身体,我们需要出汗散热,并且减少产热。

点赞3、肇东市 网友:藍海雲天

人和有些动物一样,体温都是37℃.

可是,当气温超过常温20℃的时候,有些动物都会感到热了。当气温达到37℃的时候,人和所有的动物就会热得受不了了。就想方设法散热减温。

狗狗热了,会伸出舌头,趴在土地上,露出脚肉散热。

鸡鸡热了,就会微展双翅,张开了嘴喘气,躲到荫凉处。

人热了,就会出汗散热,荫乘凉。

那么,动物体温37℃,为什么气温37℃的时候会感到很热呢?

这是因为,人和这些动物整天吃食物,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热能,通过皮肤像火炉一样释放,以保证正常的体温。

当体外温度正常情况下(20℃)的时候,体温就已经达到37℃。

当体外温度超过常温,甚至更好的时候,人的体温就很难释放出去,体内温度就升高,超过正常体温,所以,这时人们就感到热得难受。如不通风降温,就容易中暑。

据说,每年夏天都有热死的人。

所以,夏热的时候,尽量减少暴晒,避免中暑。

点赞4、钟祥市 网友:滚一边去

人体的体温并不是全身上下都是37摄氏度,大家可以测量一下,皮肤的温度只有33℃左右,只有腋窝、口腔、以及体内的温度可以达到37℃。

人体就像一个机器一样,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多余的热量。这些热量是由内向外传递的,所以人体内部温度高,外部低。如果人体处于比较高的环境温度,比如33℃的环境中,那么环境温度将和你的皮肤温度一样高,这样根据热力学定律,皮肤基本上无法散出去热量。这样你体内的热量就会越集越多,最终感觉燥热,不得不依靠汗腺一直出汗来排热。

人体的最适环境温度是25℃左右,这种环境温度和皮肤的温差大概有8℃,这样皮肤和环境的热交换速率刚刚和体内的产热速率相互平衡,可以很好的维持体内温度,不需要通过大量排汗即可实现恒温,刚到非常舒适。

所以说,一旦环境温度上升,特别是接近于皮肤温度的时候,人体皮肤和环境的热交换能力就会降低,导致人体只能够大量排汗散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比如达到38℃以上,那么就是超高温,如果这个时候排汗的散热速度跟不上,就会导致内热淤积排不出去,造成中暑。

点赞5、温州市 网友:江城之上

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体免疫力降低了。

点赞6、江门市 网友:潇湘幽竹

气温37度,一定会觉得热,这个毫无疑问。但是水温37℃,一定会觉得冷吗?不完全是这个样子的。

要了解这个事情的本质,我们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比热容和热传导。

比热容用于描述这种物质单位质量内,温度变化一度锁匙放或者吸收的能量。

水是这个世界上比热容非常大的一种物质。

如一公斤水从22℃升高到23℃需要多少能量?一公斤铁块儿从22℃升高到23℃,需要多少能量?我们家这一公斤水需要的能量要比夹着一公斤铁块需要的能量多得多,这就是比热容。因为水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要大。

比热容越大,对温度变化的缓冲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比热容大的物质,物质内部的温度更容易恒定,不容易出现温度的骤然升高或骤然降低。

地球上海洋面积非常广阔。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而土壤岩石沙漠这些物质的比热容非常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波动往往会比较小,夏天不至于非常炎热,而冬天也不至于非常寒冷,昼夜温差也非常小。

而内陆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昼夜温差非常大,冬夏季节温差非常大。沙漠地区太阳直射的时候,沙子升温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把鸡蛋煮熟,一到了夜晚,沙子的保温能力远远不敌海洋,沙子的热量很快散去,温度急速下降,夜间温度会非常冷。

第二个是关于热传导。热传导体现的是指两种温度不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的时候,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换能量的速度。

热传导的性能基本上是和物质的密度呈正相关的。物质的密度越大,它的热传导性能越好。所以空气的热传导性能是非常差的。而金属的热传导性能非常好。木头要比砖瓦水泥的热传导性能差,所以躺在木头床上,更容易保暖,而躺在水泥板上就特别凉。

真空的热传导性能是最差的,所以我们的保温瓶都是抽成真空的。

那么空气和水相比,空气的热传导性能肯定要比水要差得多。

热传导性能越好的东西,我们接触的时候,越觉得他质感冰凉,因为我们身体的热量很快就被他吸走了。而热传导很差的物体,我们触摸起来是相对暖和的。

而水的热传导性能肯定要比空气的热传导性能差得多得多。所以,当环境温度低于我们体表温度的时候,如果我们接触的是热传导,性能很差的物质,我们并不会觉得很凉,如果我们接触热传导性能非常好的物质,就会让我们觉得很凉。

比如,假说我们体表的温度是36℃,我们在26℃的空气环境当中感觉很舒适,一点儿都不觉得冷。但是在26℃的水当中,你就会觉得冷。因为水不光是热传导性能比空气好,它的比热还非常大。它会持续不断的吸收我们体内的热量,然而我们还没有办法让水的温度很快的升高。但如果你是躺在一块钢板上。刚开始你觉得非常凉,比水还要凉。因为钢的热传导性能要比水更强,但是钢的比热很小,它不需要吸收我们很大的热量,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钢板的温度和我们体表的温度比较接近。所以躺在26℃的钢板上,刚开始会觉得特别凉,但是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这种难受就会不那么明显甚至消失。但你要是躺在26℃的水里边,水会源源不断的吸走的热量,直到你过度消耗。

而37℃,是人体核心部位的正常温度。人属于恒温动物,即便是我们不做任何运动,我们的身体都在不停的燃烧能量,不停的产生多余的热能。也就是说,对于恒温动物而言,散热会是个持续的过程。环境温度必须要低于我们比较适宜的37℃的核心温度,我们的身体才会感觉到舒适。因为我们需要比较低的外部温度,保持持续向外散热的这种状态。

那么如果环境温度是37℃,我们的身体就没有办法通过直接接触,热传导散热的这种方式来挥发我们体内多余的热能。

所以在37℃这样的空气中,我们只能通过空气流动,使我们体表的汗液快速的蒸发,这样来带走能量。所以在空气当中,我们会觉得非常炎热。

但是在37℃的水当中就会觉得凉吗?

答案是否定的。同样的道理,我们体内有持续的热量产生,我们需要持续的通过热传导来降低我们的核心温度,使我们的核心温度调整在37℃,这种状态。那么如果我们浸泡在37℃的水中,很显然这种热传导也没有办法让我们的核心温度稳定在37℃。

但是在37℃的水当中的感受,一定会比在37℃的空气当中的感受好一些。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环境温度是37℃的时候,我们身体的核心温度不可能是37℃,因为那样我们体内的多余热量没有办法散发出来。体内多余热量的堆积,会使我们的核心温度高于37度。只有存在温度差,才会有热传导。

所以无论在37℃的空气当中,还是在37℃的水当中,我们身体的核心温度都是高于37摄氏度的。

但是水的比热和热传导性能都要比空气好。所以当整个环境温度维持在37℃的时候,在37℃的水当中,我们的核心温度会更接近于37℃,因为水吸收热量的速度和吸收热量的绝对量都会比空气要大。

但是总的来讲,我们在水中的时候,核心温度依然是高于37度的,那并不是我们最理想最舒适的核心温度,所以其实我们的感受还是觉得热,只是会比在不流动的空气当中稍微好一点。

但还有一种更舒适的办法,用37℃的水弄湿了体表,然后用空气的快速流动,是我们体表的水快速的变成水蒸气,这样可以更快的带走我们体表的热量。这就是电风扇的作用。

点赞7、伊春市 网友:沫筱穎

人体体温37°那是人体体内部的温度,适合各脏器,血管的循环,运输。气温37°则是人体感受外部及体表的温度,也是大自然的温度。气温在20°左右




人体则感觉舒适,超过之,达到了37°就会感觉到很热了。

点赞8、烟台市 网友:丶祭奠

夏天的时候,天气燥热,呆在37℃的室外,几分钟就会热得满头大汗。可当我们洗澡的时候,即使是炎炎夏日,开37℃的水温也觉得有丝丝凉意。明明都是37℃,为什么我们的感受却不一样呢?

我们知道人类是恒温动物,核心体温约在37℃左右,这是人体内部的温度,而不是身体表面的温度。人体的表面温度是比内部温度要低的,大概在33.5℃左右。当气温达到37℃时,人体表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差距缩小,血液呼吸的散热速度变慢,刺激大脑做出排汗的指令,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热了。

那我们在水里的时候呢?水的传热能力是空气的25倍,在水里面身体热量流失的速度也是空气中的25倍。散热散的快,自然就不会觉得热了。而且流动的水流,还会加速温度的传递。空气中的温度,也会得到相应的降低。就像我们天气热的时候,往地上晒水一样。所以洗着洗着,你就会觉得有点冷了呢。

一般来说,人类体感最舒适的温度在17到24摄氏度之间,最适宜的水温在36到42摄氏度之间。既不会觉得酷热,也不会感到寒冷,心情都好到飞起了呢。

点赞9、即墨市 网友:剑魄琴心

接触面的温度不同,你要洗澡三十七度当然冷,要是洗手就不冷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