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马上攻下北京时,为何向崇祯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在统帅几十万大顺军进攻北京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却向崇祯帝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的确是非常出人意料。
根据《小腆纪年附考》记载,李自成派已经投降大顺军的明朝太监杜勋秘密入城与崇祯帝谈判,提出:“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要知道李自成在公元1644年1月已经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自称皇帝,改元永昌,李自成可以说已经是大顺王朝的开国皇帝了,却在包围北京占据绝对优势情况下,主动向崇祯帝提出放弃大顺开国皇帝的地位,而向手下败将崇祯帝称臣,可见李自成对崇祯帝对明朝已经做出了巨大让步,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像李自成这样在占据绝对优势情况下,却向即将被推翻的旧朝廷称臣的情况也并非绝无仅有,比如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瓦岗军领袖李密,在拥有几十万兵强马壮瓦岗军威震天下的情况下,却接受被包围的洛阳隋朝小朝廷的皇泰帝杨侗的招安,李密接受杨侗封的宰相、太尉等官职。
但李密当时毕竟没有称帝,甚至没有称王,只是称魏公,而李自成已经是有正式年号的大顺朝开国皇帝。何况李密不是主动接受洛阳隋朝小朝廷招安,而李自成是主动提出向崇祯帝称臣,由此可见,李自成的诚意更足,与李密相比更难能可贵。
而李自成向崇祯帝提出的条件主要有
第一,要求崇祯帝封李自成为西北一带的国王,李自成由大顺开国皇帝下降为明朝西北地区的一个国王,已经是对明朝巨大让步。
第二,要求崇祯帝赏赐李自成军队一百万两白银,与李自成后来在崇祯帝皇宫中搜出的三千七百万两白银,可谓九牛一毛。
第三,要求崇祯帝给与李自成不接受明朝皇帝命令与召见的权力。这其实给了双方的面子,李自成没有像曹操等奸雄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证明李自成并不想取代明朝,何况崇祯帝杀害袁崇焕孙元化等忠臣刻薄寡恩是有名的,连祖大寿都不敢见崇祯帝,何况李自成。因此这一条对于崇祯帝与李自成是双赢。
第四,李自成军队退守河南,要求崇祯帝把陕西山西作为李自成的封地,当时李自成控制的地盘远远不止陕西山西,崇祯帝答应不答应都在李自成的控制之下,而关键是李自成从北京撤军退守河南,至少明朝避免了立即灭亡的危险。
何况李自成还自告奋勇提出愿意为对内平定农民起义,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李自成拥有百万大军,占领的地盘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收复张献忠等各路义军完全有实力做到。
更重要的是李自成还愿意帮助明朝剿灭辽藩即满清政权,李自成拥有百万大军,而且气势如虹,如果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与吴三桂的五万关宁军等明朝军队联手,完全有可能打垮甚至消灭满清政权,毕竟满清军队主力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万人。
至于李自成主动向崇祯帝提出向明朝称臣西北称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李自成与李密一样骨子里都有忠君爱国的情节,李密曾经是隋朝宫廷侍卫,而李自成曾经是明朝驿站的小公务员,都属于朝廷的公职人员,而李密接受招安以后跃居隋朝首相太尉等,而李自成接受招安以后跃居实力最强的明朝西北国王,而且得到崇祯皇帝的正式加封,当然比自称的大顺皇帝更名正言顺。
其次是崇祯帝从个人品德来说并不是一个骄奢淫逸的昏君暴君,崇祯帝勤政爱民、兢兢业业、节俭自律、不好女色,一上台就铲除了权倾天下的大太监魏忠贤,因此无论李自成还是皇太极都没有充足理由彻底否定打倒崇祯帝。
至于有人说李自成主动提出向崇祯帝称臣是担心满清、张献忠以及吴三桂、左良玉等明朝勤王军队是不存在的,李自成既然大举进攻北京,就没有把这些势力放在眼里,如果李自成想坐山观虎斗,让崇祯帝与满清火拼,就没有必要大举进攻北京,从李自成主动提出帮助明朝平定张献忠等义军与辽东满清政权,也可以看出李自成对当时自己一枝独秀的实力充满自信,至于南明,当时崇祯帝还活着,就不可能有南明。
可惜崇祯帝是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完美主义者,在崇祯帝心目中,如果接受“流寇”李自成的城下之盟无疑是奇耻大辱,何况李自成在洛阳还杀害了崇祯帝的亲叔叔福王朱常洵,更重要的是崇祯帝性格吝啬抠门,他舍不得赏赐李自成军队一百万两白银,因此拒绝了李自成这相当于天下掉馅饼的接受明朝招安的建议,如果把崇祯帝换成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接受李自成的称臣,以避免迫在眉睫的灭顶之灾。但死脑筋的崇祯帝居然拒绝了李自成的双赢建议,导致北京城轻松被李自成攻陷,崇祯帝在逼迫后妃自杀砍杀公主之后上吊自杀,导致明朝灭亡。
必须要承认的是,李自成对于自己能够兵临北京城下感到很意外。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之外。在此期间,李自成为何提出西北称王这个要求呢?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点:
首先,在李自成看来,崇祯还是大明天子。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是比较鄙视自己的。李自成一直把把崇祯当皇帝。并没有和觉得自己这个大顺皇帝一样。没有任何赶朝换代的意识和想法。李自成应该说还是愿意作为崇祯皇帝的子民的。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意图。提出割西北而自立为王,应该是李自成内心写照。
第二就是粮食军需缺乏,没有经济基础。将士疲弊。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兵分两路北伐,仅仅两个月时间,两路大军就在居庸关汇合,然后就直抵北京了,经过如此急行军和鏖战。李自成大军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再无力对北京进行占领了,粮食军虚需以及银子已经是及其缺乏了。从后来占领北京以后,对明朝大臣进行敲骨吸髓般的搜刮银子和粮食,可见李自成的大军军需缺乏到了何等地步。如此竭泽而渔李自成也是迫不得已。也就是这种搜刮导致李自成没有站稳脚跟,进而导致失败。
第三是明朝地方没有失陷,江南还掌控在明朝手里。李自成起义军失败关键在于没有牢固的根据地,刘邦有汉中为根基,朱元璋有江淮为老家,而李自成却是流动作战,属于流寇。从外面看,李自成围困京师北京。但实际崇祯整体实力还在,李自成害怕崇祯破釜沉舟决一死战。万一崇祯采取这一措施,待各地勤王部队一到北京 李自成就得全军覆没。所以李自成以兵临城下的形式逼迫崇祯答应自己西北称王的目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一点是李自成身边缺乏智谋之士。刘邦有张良,萧何,陈平。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才与智谋之士。朱元璋身边更是不缺。反观李自成身边根本就缺乏这样的智谋之士。使得李自成无法迅速而有效地同明朝高层与士绅阶级快速结合,没有同地主阶层的有效融合,所以在占领北京以后迅速败亡。正因为没有长远规划和策略。也使得李自成在自己最有利时刻提出"西北为王,让人不解"的要求。从以上几点来看,李自成提出西北称王是真心也是无奈。更多的则是自是能力的缺乏,没有一个帝王所拥有的雄才伟略。
最后说点题外话。1644年的时候真是怪异,三位皇帝在同一年出现,大明崇祯,大顺李自成,大清福临。最终崇祯上吊,李自成被杀,最不可能问鼎天下的异族满清入住中原。拉开满清统治中国的帷幕
李自成即将攻入京师的时候,曾经派人进京与崇祯皇帝密谈,他确实向崇祯皇帝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
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
清代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徐鼒,他是史学家,南京六合人,他的有关晚明历史的专著《小腆纪传》和《小腆纪年》,为我们留下了十分珍贵的明朝历史资料。
据其中的《小腆纪年附考》记载:
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意思是说,我李自成兵强马壮,希望朝廷能够割让西北一带的地方,作为封国,还请用百万两白银作为犒赏经费,此后义军会退守河南。
如果朝廷能够答应这些条件 ,义军愿意为朝廷围剿盗贼,必要时还可以派出精锐之师帮助朝廷抵御东北地区的八旗兵。
但是我李自成可以不遵守朝廷日常的诏书,也不行大臣的朝见之礼。
可以看出李自成要做的“西北王”,其实就是要效法西夏的李元昊,在西北称王,已经不是军阀割据的意思,而是创建“邦国”的意思。
这个“西北称王”四个字,是后人对上述密谈的一个总结,事实上,整个密谈都没有说这四个字,密谈仅仅是说在“西北一代分国”,而“王”之。
这个是要在西北建立一个王朝的意思,因为他可以不遵守明朝的法律法规,也可以不朝拜明朝的皇帝。
所以说崇祯皇帝,在最后关头,拒绝了这个要与李自成“平起平坐”的要求。
事实上,李自成之所以要提出这个“西北称王”的要求,其目的就要成为第二个“西夏王”
因为李自成知道,当时的形势其实就是三足鼎立的格局:
李自成的起义军、明军、八旗兵,三者最好是不要两家死磕,因为只要有任何两家死磕,就会有第三家坐收渔翁之利。
根据上述李自成的密谈设想,其实就是想恢复:西夏、金朝、南宋三足鼎立的历史格局。也就是要实现李自成、崇祯皇帝、皇太极三分天下的局面,只有如此才是三者相安无事的最佳方案。
李自成在即将攻下京城之时,想通过密谈来避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恶果,所以才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
但是,明朝皇帝认死理,没有看透其中的机遇,最后因为崇祯皇帝还是不信任李自成,怕受骗上当,最后连“君王死社稷”的美名都会丧失,所以最终双方谈判彻底破裂。
感谢头条邀请,李自成提出在兵临北京城下时提出“西北称王"的要求,原因如下:
一、崇祯集团仍有较强大的实力。
你如果翻阅明史,你会发现整个江南地区作为国家赋税重地,仍完整的在崇祯手中,江南仍拥有几十万重兵,即便北方战局仍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李自成此番重兵长途奔袭,仍为流寇,没有建立有效的地方政权,在征讨北京途中占领的城池仍未来得及消化,明军闻风暂时丧胆,一旦天下有变,大明复盘的可能性仍在。现在屯兵于北京坚城之下,如久攻不克,正犯了兵家大忌,一旦崇祯反击,各地勤王之师云集,后果不堪设想,大明当年在于谦领导下大败鞑靼也先的殷鉴不远,作为征战多年的闯王他是明白处境的危险的。
二、这是李自成的小农意识决定的。
他本一驿卒,后来因政府财政困难精兵简政才被迫下了岗,其间老婆还因家贫跟人走了,官逼兵反,他走投无路才造的反。起义多年,当年老领导高迎祥挂了,自己在车厢峡用诈降计才死里逃生,后来在商硌山剩下刘宗敏等十八骑,幸亏河南农民大饥荒,官逼民反,他才有机会翻盘,他也知道朝廷将才辈出: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大将层出不穷,他对彻底消灭大明是没有绝对把握的,他难免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意识,“西北称王"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和朝廷也是两全齐美的事儿,再能敲朝廷一大笔真是美啊!
三、当时天下群雄并起,风云际会,鹿死谁手还无定数。
东北满清顺治、多尔衮虎视眈眈,山海关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扬蹄待发,北方大明残余势力远未荡平,南方大明经济实力雄厚、兵力尚足,四川还有老兄弟老江湖张献忠野心勃勃……
自己手下,四十万大军仍未整编:有刘宗敏这样的老兄弟、还有大明投降的、投机的,现在虽由他纠合一处,但是否对他赤胆忠心尚是问号。后果的结局就是如此,闯王山海关一败,河南等地首尾两端的降将降官复叛,闯王一路狂奔,未能逃回陕西。一说丧命湖北九宫山,一说出家做了奉天玉和尚,他也是和尚命哪!先前一老婆被高杰搞定,好不容易进了紫禁城,却又无奈做了和尚(苍茫大地极有同情心,给‘闯王选了个可能中的好结局)。
四、李自成当时也已经想好退路,西北相对安全。
前面天下形势已分析过,既然群雄已经纷起,叫老子打狗还需要一堵墙,西北尤其是老家陕西,地形险要,又有群众基础,那地方最让他放心。
望斧正。
李自成提出这个要求,并不是李自成蠢,也不是李自成感恩明朝,而是迫于局势作出的妥协,不过崇祯碍于面子,根本不跟他妥协。
拒不妥协
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领十几万大军包围北京。在此之前,李自成已经攻破位于北京后方的宣府、居庸关。
之所以特地提一下,是因为宣府、居庸关的守军是当时唯一能够支援北京的兵力,其他的兵力基本上都遍布在南方,能够用于支援北京的一支都没有。
远水救不了近火,所有人都认为明朝灭亡已经成为一定的事情,有个别不道德的大臣甚至在暗地里已经开始琢磨着如何投降李自成。
而李自成的所作所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面对唾手可得的北京,李自成竟然做出了让步,不过是有条件的:
第一、崇祯要将西北一带割给李自成,承认李自成的地位;第二、犒赏李自成大军百万两白银;第三、崇祯不得命令李自成。
只要崇祯答应,李自成即可帮助崇祯平定国内的起义军叛乱,同时如果崇祯有需要,还可以出兵辽东,协助崇祯收复失地。
对于崇祯而言,这明显是一笔利大于弊的买卖,虽然做出让步比较丢人,但是总比亡国好,李自成在当时随时都能够攻破北京。
崇祯得知李自成的条件,产生了心动的态度,但是碍于颜面,又不能够直接答应,所以将皮球踢给了大臣。
希望答应李自成的话能从大臣口中说出来。这样就算日后追究起来,他也不用承担太大的责任,只需要来一句被奸臣蛊惑既可。
朝廷的大臣一个个就如同狐狸一般,哪里会不知道崇祯的心思。面对崇祯一而再,再而三的追问,都是始终一言不发,让一直开口追问的崇祯非常尴尬。
被迫无奈的崇祯只能拒绝妥协,而这一拒绝,伴随的就是传承长达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宣布灭亡。
崇祯就是一个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人,如果当时他能够答应李自成的条件,明朝完全可以不灭亡,但是他偏偏碍于所谓的面子,在明明可以不灭亡的情况下,选择了灭亡。
崇祯此举虽然成就了他宁死不屈的名声,但是却葬送了先祖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怎么看都不值。
如果崇祯在天有灵,知道明朝灭亡的情况,看到他的那些所谓的忠臣一群一群的跪倒在李自成的马下,为搏李自成高兴而唾骂他,不知道作何感想,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答应李自成的条件。
更加过分的是,推倒明朝的李自成非常讲情义,并没有对崇祯的尸体进行羞辱,反而将崇祯的尸体安然无恙地装入棺材,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切礼仪皆按照皇帝的礼仪进行。
崇祯的尸体曾短暂停放在东华门外的茶庵芦席棚内,可是在此期间进行哭丧的大臣也就只有二十人左右,其余经过东华门的昔日大臣,要么是鄙视的看一眼,要么是连看都不看一眼。
别说崇祯,只要是一个皇帝看到这一幕都会无比的寒心。怪不得崇祯在临死之前咬牙切齿的说:“文臣人人可杀”。
绝对不可能感恩明朝
李自成明明都打到崇祯的家门口,随时随地都能够夺走崇祯的一切,为什么还要与崇祯谈和呢?有的人说是因为李自成之前担任过明朝的基层官吏,对明朝有一点的感恩之心,所以不想灭亡明朝,这种说法明显就是无稽之谈。
李自成对明朝只有痛恨,没有感恩。
李自成的父亲是个养马的,虽然养马的听起来不怎么高大上,但是在当时却是个铁饭碗,原因很简单,打仗必须要用到马。
得益于父亲,李自成小的时候读过一段时间的书,但是随着父亲的去世,丧失了经济来源,书是读不了了,只能到处给别人打工。
不知道李自成是倒霉,还是怎么的,时不时的别人就各种挑剔,不肯给他工资,忍不了长期被压榨的他,花费父亲留下来的钱财,疏通关系,终于靠着养马的技术进入了驿站工作。
本以为终于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却不成想,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被开除。
李自成被开除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误,而是朝廷觉得驿站的工作人员太喜欢吃空额,所以才裁剪了一大部分的驿站,李自成所处的那个驿站,正好处于裁剪的名单之中。
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有一个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那就是造反军队的老大王左桂正在附近招兵,去了就有饭吃。
为了一口饭,李自成去了。
李自成是被明朝逼反的,怎么可能会感恩明朝,难不成他还感恩明朝逼他过上刀头上舔血的日子吗?贻笑大方。
局势
当时的天下大势对于攻破北京的李自成而言,十分的危险。南方有各路拥护朝廷的军队,北方有驻扎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还有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满清政权。
李自成一旦攻破北京,就要与这三股势力为敌,而要与这三股势力为敌,李自成心里根本没有底气,因为他的军队比不过这三股势力中的任何一股势力。
李自成的军队与其说是军队,倒不如说是一群灾民。
李自成在崇祯十三年时,仅仅只有几千人的军队,直到崇祯十六年才拥有十几万人的军队。短短三年的时间,李自成是靠什么得到这十几万人的呢?靠天。
没有看错就是靠天。
李自成当时率领几千人进入河南境内,恰好碰到河南境内灾荒四起,百姓一个个都吃不上饭,饿死街头的不计其数,而李自成的到来能让他们都吃得上饭。
因此,他们一股脑的直接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
这就是为什么李自成仅仅只用短短的三年就招收了十几万大军的重要原因。
顺便说一个搞笑的地方,李自成大军在行军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士兵还拖家带口,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果说拼数量,李自成不怕,拼气势,李自成也不怕。李自成一路走来,不知道有多少明军的将领败在了士兵的数量上,士兵的气势上。
但如果军队达到相同数量,开始拼质量,李自成就得开始怕了。
况且李自成当时由于缺乏人才,很多之前攻占下来的城池,都是由之前明朝的将领负责镇守。这些明朝将领能够投降他李自成,就能够背叛他李自成,这一点靠造反起家的李自成比谁都清楚。
再加上李自成军队的内部也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李自成根本不能够彻彻底底的控制军队中的每一个人。
李自成初入北京时,下达不准打扰城中百姓的命令,因此北京一片安详,并没有出现士兵胡作非为的情况。
但是随着时间一久,李自成的军队竟然失控,一个个都不顾李自成不准打扰北京百姓的命令,有的抢劫,有的强奸,总而言之,一塌糊涂。
李自成控制不了军队的原因很简单,军队有个别将军根本不拿他当一回事,就比如李自成的第一将军刘宗敏。
刘宗敏在得知李自成登基称帝,他要拜李自成的时候,竟然说了一句:“我跟他同样是强盗,我凭什么要拜他?”这句话往轻了说,就是兄弟之间的玩笑话,往重了说就是谋逆的证据。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李自成在军队当中并没有绝对的威望。
据说当初就是刘宗敏调戏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才导致原本答应投降的吴三桂反水,投奔满清,与满清联合攻打李自成,引爆“山海关之战”,间接导致李自成十几万大军溃败,被迫退出北京。
李自成的政权不往深处看还好,一往深处看到处松松垮垮,李自成想以自己的政权同时对抗满清、吴三桂、明朝遗军,无异于痴人做梦。
为了稳妥起见,他必须要以崇祯谈和,对自己的统治地区、军队进行整治,再图灭亡明朝。
结语
李自成与开创明朝的朱元璋一样,以三寸布衣打天下,攻破北京的时候是如何的威风,他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自从经历山海关一役的战败,兵败如山倒,到头来自己竟然会因为大意离开军队,而死于区区百人的地主武装之手,那是何等的憋屈。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李自成在湖广襄阳建立了农民政权后,征集粮草,秣马厉兵,准备加紧夺取全国政权。
同年,张献忠在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权。为避免与李自成发生直接冲突,他挥师挺进四川。崇祯十六年九月,潼关南原大战爆发,大明悍将孙传庭兵败身亡,崇祯帝朱由检手中最后一支生力军也丧失殆尽了。
李自成又乘胜夺取西安,创建了大顺国,据有了大明王朝的半壁江山。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誓师伐明 。 正月初八,他亲率40万大顺军渡河东征,经山西、河北直扑北京。面对天下兵戈扰攘、四分五裂,以及李自成的猛烈进攻,崇祯已经无能为力了。
李自成性格坚韧,屡仆屡起,折而不挠,他对明王朝的毁灭性打击、张献忠和辽东后金军对明朝造成的巨大威胁,加快了明朝覆灭的节奏。明朝早已是奄奄一息了,严重的内忧外患早已把崇祯帝搞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眼看着李自成就要杀到,满朝文武却忙于结党营私,全不以大明的命运为重,使他苦闷异常。
史载,朱由检的勤政超过任何一个明朝帝王,登基后夙兴夜寐的处理军政大事,批阅奏章通宵达旦,不分昼夜。军情紧急时他白天召见群臣,夜晚审阅章奏,经常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
由于国家财政困难,朱由检多次下令减少皇室开支。他没有任何嗜好,吃穿用度,概不讲究。声色犬马更不沾边。崇祯帝的嫔妃很少,这与历代君王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情况比起来,堪称天壤之别。可大厦将倾,一木难支,他再如何勤勉、节俭、努力,也无力回天了。
随着李自成大军席卷西北,并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京师时,崇祯预感到末日已近,整日愁眉不展,绕室彷徨。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誓师东征,京城突刮大风,黄沙蔽日、黑气沉沉,安徽凤阳的明祖陵又发生了地震。京师人心惶惶,人们都感到明王朝的末日就要来了,朝中的文武官员大多在为自己谋求退路了。
正月初十,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已逼近北京的消息传到了宫中。朱由检手拿奏疏、浑身颤栗,痛哭流涕地说:“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事事皆亡国之象。祖宗天下一旦失之,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经反复掂量后选任大臣李建泰担任督师,率军御敌,但李建泰却兵败保定投降了李自成。面对这种情况,崇祯帝曾想迁都南京,但仍犹豫不决,又因调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入关勤王不成,只能困守京城,坐以待毙。
李自成率大顺军渡过黄河后,命骁将刘芳亮率左营沿黄河北岸东进,攻略晋南、河北等地,以截断崇祯帝南逃的退路。他自己亲率主力经大同、太原、宣府等地从北边夹攻北京。
早在崇祯十七年二月,大明的国库便已空空如也了,为了应付李自成大兵压境的危局,应对眼前财政困难 ,崇祯下令皇亲贵戚、文武百官捐资助饷,这些过惯了醉生梦死、穷奢极欲生活的权贵们却个个哭穷,折腾了一个月,什么办法都用尽了,才共得银20余万两。这点钱对于欠饷严重的数万守军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而李自成进城后从王公大臣、太监富豪家里共搜出两千余万两真金白银。
在这种急转直下的颓势下,崇祯两次发布《罪己诏》,向天下臣工百姓表示承担一切责任,下令停止一切税赋、加派,企图稳定军心、民心,作困兽斗。但是,在这大厦倾覆的紧要关头,这些空话已经毫无意义了。
3月15日,大顺军猛攻居庸关,明军守将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开关出降。3月16日,大顺军攻克昌平,当日其先锋部队便已抵达北京城下。
此时的京城中早已乱成了一锅粥。素称精锐的的京军在城外被闯军击溃,士卒死伤惨重; 城头上的守军建制混乱,号令不一,将不知兵,兵不识将,没有统一指挥,无法形成战斗力,更别说同仇敌忾了。因缺钱少粮,物资短缺,守城士兵缺吃少穿,个个面无人色,士气低落。监军太监报告崇祯,崇祯一筹莫展,毫无办法。
李自成虽然摧垮了明军,横扫了大半个中国,但他并非有远大抱负、雄才大略之人,从他后来进京后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极有小农意识、缺乏远见,没有统一天下、安邦定国的雄心,只满足于西北称王,和崇祯平分天下的枭雄之辈。史载,3月18日,李自成派投降太监杜勋进城去和崇祯谈判,提出由大顺、大明两家平分天下,由崇祯拿出800万两银子犒赏大顺将士,双方罢兵息战,握手言和。李自成承诺,自己本无意与崇祯争天下,拿到800两白银犒军后,立即撤军回西安,在西北称王。杜勋说明来意后,崇祯沉默不语,没有表态。他心里根本不想投降,更不愿和李自成平分天下,再说他也拿不出800万两白银来,但又不想放弃这个拖延时间的宝贵机会,于是令亲信太监王承恩与杜勋谈判,尽量拖延时间,希望拖到各地勤王大军前来解围。可李自成失去了耐心,他不想再等了。3月18日夜,农民军大举攻城,守城太监曹化淳打开城门迎降,李自成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北京外城。
1644年4月25日黎明,崇祯帝在煤山寿皇殿外的一棵古树上自缢身亡。历经16帝276年的大明王朝灰飞烟灭。第二天,李自成昂首进入了大明皇宫 ......
格局所在!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有道理的。
李自成是什么来路?给地主家放牛的,没怎么读过书,长大后好不容易谋了个驿站的苦差事,崇祯改革驿站制度,精简驿站工作人员,李自成就下岗了。后来发现媳妇和别人有奸情,杀妻当兵。当兵又被克扣军饷,一怒之下杀官造反。
就这简历看着像不像苦情催泪大戏,一个农家子弟,好不容易找个工作,下岗了,好不容易找个媳妇,还绿了自己,好不容易当个兵,还被克扣军饷。
可以说,李自成是被迫造反的,是真真切切的活不下去了。
这一点就赶不上同是起义的元末英豪陈友谅了,人家陈友谅那是主动投身革命的,我不缺吃不缺穿,还是政府的小吏,但是,我发现时机已经到了,所以,我要干一番事业。大部分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其实都是这样想法的。
话说,你要闹革命就自己拉一票人干呗!李自成不,先是投靠了一个人,再投靠他舅舅闯王高迎祥,直到高迎祥身死,他才上位。人家朱元璋为了摆脱别人的影响,千方百计的要自己闹革命,和人老朱比,李自成这格局不知道差了几个档次。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取得当时的成绩,说实话,一来得感谢满清多次吸引明军主力,才让李自成有喘息之际。二来得感谢明朝的猪对手,三番四次放他一马。
但是,根植于骨子里的贫农意识,还是让李自成难以成大气,在李自成的心里,西安就是最好的地方,李自成曾经跟别人说,就是十个北京也不如西安。所以,极为偏爱西安。
1644年出师北伐开始,打一架,有点损失,李自成马上心生退意,想要返回西安。手下给拦住了,打到北京,害怕打不下来,于是有了要求崇祯西北封王的闹剧。其实,李自成就是想回西安待着。
说道格局问题,所有想裂土纷争的,如孙权、吴三桂、洪秀全,乃至民国李宗仁和白崇禧等,都是格局太小,实力什么另说,气势上就输了。
三国时期,吴国兵力是蜀国二倍,魏国兵力是吴国二倍,吴国孙权就想偏隅东南,蜀国实力最弱,却以北伐中原,匡扶汉室为己任,从诸葛亮,到姜维一直谋求进取。这就是格局。
李自成向崇祯皇帝提出“西北称王”这件事,记载在史料《小腆纪年附考》中,当时李自成已经打到北京城外。李自成派投降过来的太监杜勋秘密入城与崇祯帝谈判,提出:“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
(李自成进京)
但是崇祯皇帝不答应,谈判破裂。
崇祯皇帝不答应,很好理解。毕竟崇祯皇帝这个人向来刚强,最后宁愿吊死也不逃跑。问题是,李自成都包围北京城,马上就要攻下来了,为什么却还提出这样的条件呢?我试着来分析一下。
第一,李自成对攻破北京城没有信心。
李自成为什么没有信心?原因很多。一是李自成虽然打到北京城,但是自身的人马其实很少,不到两万人(史料《爝火录》记载:“贼破京城,兵不满二万,而孩子居其半。”)兵力严重不足。
二是北京城城防坚固,很难攻破。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瓦剌军骑兵3万、步兵10万,并且挟持明朝皇帝明英宗,明军主力也在土木堡之战中被剿灭。对于瓦剌军来说,简直是志在必得。然而他们最终却在北京城外被打得大败。李自成肯定记得这件事。
三是李自成对北京城兵力部署情况不清楚。北京城究竟还有多少兵,能抵抗到什么程度,李自成并不清楚,但他能感觉到人数不会太少,抵抗一定非常顽强。
四是李自成农民军的攻城能力一向不强,李自成在前往北京的路上,经过了重重阻碍,除了自己投降的外,真正硬攻下来的,伤亡总是很大。比如通过宁武关的时候,就这一战,伤亡就达到7万人(这也是李自成为什么打进北京城来的时候,人数很少的原因之一),何况是攻打北京城,其伤亡肯定不在少数。
(崇祯剧照)
五是各路勤王的军队在陆续进京。李自成在攻下宣府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命令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等人率军回京保卫。这些军队都已经纷纷在路上。如果李自成迟迟攻不下北京城,各路勤王的军队杀到,李自成是非常危险的。
有人可能会说,最后李自成不是攻进北京城了吗?其实,李自成完全不是攻破的,而是明朝内部人出卖。先是太监曹化淳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放李自成的军队进来。接着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放刘宗敏的军队进去。然后太监王德化又打开德胜门,放李自成进去,并引他进入内殿。同时,明朝的军队和官员降的降,散的散,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抵抗的记录。
可以说,要不是内奸出卖,北京城怎么可能被李自成攻下来呢?
第二,李自成实施缓兵之计。
只要崇祯同意谈判,那么,那些回援京城的军队,就没有理由再回来了。同时,李自成在撤出北京城的时候,沿途也不会再遇上抵抗了。这样,李自成可以非常从容地回到陕西,他的危险也解除了。
第三,李自成可以接受裂土封王的局面。
李自成这个人,从内心深处来讲,他其实是比较尊奉明天子的。从他进京后,礼葬崇祯皇帝,并厚待崇祯的儿子,封太子朱慈琅为宋王,以及他认同崇祯皇帝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都是庸臣误国。从这些事来看,李自成并没有一定要推翻明朝。如果能够实现裂土封王的愿望,他也是能接受的。
(与明军对垒的清军)
第四,李自成留下明朝和清军死磕。
当时清军已经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如果他取代明朝,自然要独自面对清军的威胁。清军十分强大,能不能打赢,李自成心里没数。如果不那么快把明朝灭亡,让明朝与清军死磕,让他们“鹬蚌相争”,李自成“渔翁得利”,最后自己再做大,“缓称王”,这种战略布局,也是不错的。
可惜崇祯皇帝太不明智,又太刚强,太瞧不上农民军,同时又不了解自己内部已经完全离心离德。结果,李自成轻易把京城攻破,他走上了自我灭亡的道路。
(参考资料:《小腆纪年附考》《爝火录》《明史》)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朴素的逻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你李自成如何,终归是犯上作乱之辈,即便开创了新朝也很难解释儒家伦理上的一些东西。而且,崇祯皇帝也并不是什么昏君,继位之初就是以除魏忠贤的“圣君”出现在臣子们眼前的。
国家多难,即便皇帝有些处置不当,也不能说这是一个亡国之君,因此李自成不愿意背上一个弑君的骂名。
更何况,对于李自成来说,南方还有大片的明朝疆土,西南还有张献忠,东北还有满清,自己大顺的腹心之处就有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西北称王”对于一个草根统治者来说已经是巨大的逆袭了,王和皇帝相比于其所占领土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而称帝将会遭到其他所有势力的敌视,在即将拿下北京之际,李自成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因此,在即将攻城之际,大顺军停了下来,投顺的太监杜勋作为李自成的使者入城谈判。
其实李自成的要求还是很诱人的,包括:
1、封自成为王(他早就自称闯王了)。
2、赏银100万两(这相比于占领北京后的搜刮真是九牛一毛)
3、封陕西、山西为自成封国(相比于大顺军的实际占领地区已经小很多了)。
这就是李自成跟崇祯要的东西,其实真不多,说白了就是希望朝廷能给自己一个名分,对于明朝而言最大的损失估计就是承认李自成世袭陕西、山西了,其他的跟比没有什么。
不仅如此,李自成还提出了自己投顺以后要承担的义务:
1、消灭其他农民军。
2、抗击满清,保卫辽东。
这简直就是买一送一了,说明李自成还是有向宋江一样“替天行道”的情怀。
如果崇祯皇帝同意了这些要求,中国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对于崇祯而言,谈判的条件实在太诱人了,自己本来都已经要绝望了,这真是绝望中望见的最后一缕曙光。崇祯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自己死后在历史上的名声,跟李自成妥协无疑要被后人诟病。因此,谈判之初,崇祯就让内阁首辅魏藻德也在场,目的就是找一个背锅的,好歹百年之后大家说起来也会说魏藻德是“秦桧”一样的奸臣,而不会说崇祯是一个昏君。
但是当崇祯问道“此议如何?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的时候,魏藻德沉默了。崇祯又问“此议如何”,魏藻德还是沉默。崇祯要不是有皇帝的身份在,早就要问候魏藻德的母亲了,他气的浑身发抖,在打发走杜勋之后,崇祯猛击龙椅,并一把推倒。
事实证明崇祯说的“文官皆可杀”一点毛病都没有,要是当时是我,早就砍死魏藻德了。就是这么一个点为状元又飞升到首辅的东西,在崇祯死后马上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觉得此人太过无耻,就当面问他“崇祯哪里对不起你?”最终被刘宗敏活活打死,写道这里,魏藻德真的连秦桧都不如,我也只能说真香了。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