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现在现实生活中好多老年单身男女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天天住在一个屋里,但又不领结婚证,表面上是两口子,可是不受法律保护,被戏称为“伪结婚”。
这个一个社会现象。
它出现、存在有一段时间了。
既然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既然是老年人了,结婚就是找个伴。
儿女大了,各自有家庭,各自有工作,也沒办法照顾父母。
老人搭伙过日子,就能解决儿女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
至于他们领不领证,就看他们自己的意愿了。
社会和儿女没有太多干涉的必要。
祝老人们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单身老年,自愿在一起搭伙过日子,天天生活在一个房子里,但又不领结婚证,形成“伪结婚”或“准夫妻”的局面,这是大家都看到的客观事实,不奇怪,也很正常。虽然这种“伪结婚”得不到法律保护,但多数人是默认的、接受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基本认可。
形成这种“事实婚姻”而不领证的原因,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性格问题。双方只是在一起搭伙,凑合度晚年,在还未彻底了解对方的性格之前,若草率结婚领证,日后又因性格不合而闹离婚,会再次产生痛苦,因而干脆同居不领证,性格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一拍即散,没有什么纠葛和官司可打。
二是名声和影响问题。怕再婚领证之后,儿女不接受,亲朋不改口,双方都尴尬,更重要的是怕驮骂名、留恶名,因而干脆放弃正式结婚。实际上,单身老年人同居,又不存在生孩子问题,对社会又没有什么影响,对双方原家庭也没有什么危害,领不领证无所谓,再者,一大把年纪,又去领结婚反而显得难以为情,让一些好事者耻笑。
三是财产问题。有子女的单身老人再婚,牵涉到财产分割和继承权问题,这是再婚老人普遍纠结的问题,领证前,这些问题非妥当处理好不可,否则,会留下许多后遗症。想到这些烦心事,许多单身老人犹疑再三,再三犹豫就不打算领证了,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过下去了。
单身老人同居,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有现实客观性,又有相对的合理性。既然是老人,就是搭伙过日子(时下,不仅是老人,有许多中年人也似乎有这种倾向),这种凑合过日子,既解决了双方老人的相互作伴,相互照应,安度晚年的问题,又解决了孩子们对老人的后顾之忧问题,减少了双方子女的负担和麻烦,这是大好事。作为儿女,也没有干涉的必要,最好是撮合,不宜也不应反对。至于他们领不领证,那是他们自己拿主意,愿领就领,不领不勉强,无人能强加。社会上对这种单身老人的“事实婚姻”,也没有必要进行指责,大家“心照不宣”就行!
当然,不少单身老人同居,选择不领证,而签订相应的协议,明确有关事项,避免再婚闹矛盾,最终不扯皮,这种做法无疑是很明智的,其协议也同样能得到法律保护!
老年人再婚不领结婚证的很普遍,原因是大部分到了不能自理的时候,还得回到自己原来的子女家里,另外还有涉及遗传分配的问题。所以有很多老人不想找很多麻烦,也就是为了有个伴,那么就不领结婚证了。
当今社会,这种现象还很普遍。
文秀的丈夫因病去世多年了,现在女儿也结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退休后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萌生了再找一个老伴的想法。
正好她以前单位的同事,比她大几岁,也是老伴去世,儿子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单身一人。两个人之前都比较熟悉,也有共同的喜好,在一次同事聚会后,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没过多久,两个人就一起同居了。
他们共同生活后,男方每月拿出二千元给文秀开支,大家相安无事。朋友问他们什么时候喝喜酒?文秀尴尬地笑笑,因为男的说好了他不会领证的。
其实文秀并不差钱,自己有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几十万存款,每月还有几千退休金,在一个三线城市生活的很滋润,找老伴就是为了排遣孤独寂寞。
这次过年,朋友见她一个人落寞的在逛菜市场。问他老伴去哪了,文秀说不管什么节日,她都是一个人在过。老头子儿子放假回来了,他就回自己家给儿子做饭去了。文秀说可以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吃,但老头子不愿意,所以大过年的她一个人只好去女儿家。
文秀说她和老头子生活,两个人都比较满意,很想领个证,这样大家过年过节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朋友们都觉得文秀现在这样真的很不值,也不知道老头子什么心思。其实只要婚前大家都把财产公证,领证结婚才算一家人。过年过节,她也不会孤苦伶仃的守在空荡荡的房子了。
不领证,搭伙过日子,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两人身体都还好,你要是到70、80岁时,生病了怎么办?那时各回各家,让自己子女管吗?两人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难道就不讲一点感情吗?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一定要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不领证、搭伙过日子的方式,你自己能够接受就行。
老年人结婚,领不领证都没有什么意义,她想出去混,还是要混的,他要觉得搭伙过日子,日子过的好,没有那张证,他也会把这个当成自己的家,我个人看法最好别领
搭伙过日子:只有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算记别人的人,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吧。人是有感情呀,俩人时间一长了,谁也离不开谁时,到时候更痛苦呢,本来晩年享受开心快乐幸福生活。想再婚老人,房子双方可以婚前协议公证,免得争财产。
思想传统的我是接受不了这些现象的,会感觉影响不好,心理上过不去那样的坎。
不过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能无法感同身受才会那样说吧,这只是作为旁观者自我代入角色时的心声,但是也不会觉得别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平常心视之。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单身老人呢?我以前还不知道有这种现象,最近看到大家讨论这个话题才疑惑这个问题,我觉得我看到的周围并没有那么多单身老人,除非年龄很大已经丧偶了的那些,毕竟人的寿命长短不一,而年龄这么大的一般都是跟子女过了,这么大年龄也不敢放心让单独过呀。
刚看了一下很多人的分析,有涉及到面子问题的,有涉及到财产问题的,有涉及到子女问题的等等各种借口。
我个人不太赞同这些看法,面子问题子女问题,难道不结婚同居就有面子了就不会被子女排斥了?扯个证不办婚宴只在最亲近的亲人之间吃顿饭庆祝一下不就行了。财产问题可以做婚前财产公证不就可以了。既然一起过,就是一家人,有个证才合法合道德才有一家人的感觉,有家的感觉才有幸福感,而且不会让人觉得社会风气很奇怪。
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不喜欢与他人合居,喜欢有个人空间不受别人管制,但是又希望有朋友互相照顾的可以一起玩的,这一类也不用同居,做好朋友即可。
以上仅仅是个人想法,没什么其他意思嘻嘻。
有些朋友说,这种现象会成为常态,我不免有些担忧:我觉得如果这个成为常态的话,会影响到年轻的思想,年轻人会有样学样就更不想结婚了,毕竟结了婚对一些人来说多了约束少了自由,所以本人认为,这现象不应该成为常态。
很多事情,一开始大家都没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发展,当普遍形成一种风气并且影响到整个社会包括年轻人的时候,大家才会意识到危害性才会想到去整顿和规范,这个时候造成的危害已经不是那么容易掰过来了。就比如小孩子的校外辅导问题,一开始大家都是全力支持的,各种专家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之类的言论与广告宣传,让很多家长被引导走向了课外辅导的大流,也很多人嗅到其中的商机,机构全国遍布扩张特快吸金无数,慢慢导致课外辅导泛滥,到了这个时候才开始整顿,但是风气已经形成,人们对于不愿输在补习上的思想,一时间还是纠正不过来的,教育成本的压力也不是一下子可以缓过来的,想推广多生多育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被接受的。
所以,对于不正确的社会现象,必须及早抑制住。希望我是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