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知道为什么吗?
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知道为什么吗?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拥有着十分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礼仪,尤其是在古代的时候更是有着许多的规矩。在小时候,父辈们也常会告诉我们一些老规矩,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巴,站着的时候要有站像,坐着的时候要有坐像,不能翘着二郎腿等等。在如今很多的规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而消失在了历史的的长河中了。可如果和老人聊天,还是会听到一些老话及老规矩。那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是什么意思呢?为何会这样呢?
相信不少人也都知道,在过去一般当父母去世了都是要守孝三年的,这是古代就传下来的老规矩了,无论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要严格遵守的。可是在有些地方却有着不一样的习俗,往往是父亲去世了守孝两年半,而母亲去世了才会守孝三年。
以前听过马三立的一个相声,曾有个相声中老爷子就唱了段“劝孝歌”,其中也说到了这个古代的习俗。爹死穿孝二年半,娘要是死了穿孝整三年。那么为什么娘去世了要要比爹去世了穿半年孝呢?
这是因为是因为做母亲的比做父亲的要更加辛苦。每一个母亲不仅要抚养孩子,而且还要经历过十月怀胎。而在此过程中,最最难的就是分娩的那一天了。母亲在分娩孩子的时候,就是如同鬼门关走一遭。尤其是在过去医疗条件差,分娩都是找接生婆来自己家中接生,很多的母亲在分娩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意外,搞不好就有可能是一尸两命。所以母亲去世了要穿孝三年整,就是因为母亲更加的艰辛,而这样做就是为了向过世的亲人表达哀思。
不过,也有例外一种解释,说是因为母亲用母乳哺育孩子要到三岁的时候,所以穿孝三年,就是为了还母亲三年的哺乳之恩。这是过去有些地方的一种老习俗了,以前在守孝期间还不能贴对联,不能去给别人拜年,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结婚的,更别说普通的老百姓了。而一些当官的,也会马上请假回家守孝。如果不这样做,那监察御史马上弹劾你,处分也是相当严重的,甚至朝廷会永不录用。
谢谢邀请!你好,老岳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愿意与你一块聊聊这个话题:传统上,家中长辈逝世,晚辈(子、女、媳、孙)得守孝3年。3年期间,孝眷们得根据时间而穿孝服,渐渐由重转轻,直到换红,表示哀随日减,由凶复吉。这段守孝期,孝眷不可进入人家的房屋及寺庙,不可去欢乐场所、影剧院,不可婚嫁儿女,逢年过节不庆祝等等。
守孝3年是古老的传统。3年的守孝期,是依据什么制定呢?这也就是根据内心哀痛的程度制定的礼法!有血气的动物中感情最丰富的是人,所以对自己的父母会终身怀念的。如果由着那些心术不正,放荡不羁的人,那么他早晨死了父母,晚上就忘了。如果依照他们的做法,那就连禽兽也不如了!
3年的守孝期,25个月就结束。所以,守丧3年是人类生活规范中最完善的,也是最隆重的。这是历代圣王从古到今都共同遵守的。因为由来已久,不知道是什麼时候开始滴。
正如老艺术家“马三立”相声中的一段话;“父母的恩情有多么重,父母的恩情重如泰山”。爹要是死了穿孝二年半,老娘死了穿孝就是三年。为什么娘比这爹爹多穿六个月的孝呢?只因为娘养儿的那一天,娘养儿如同阎王见一面,娘养儿就象沙内澄金一个样,每夜每日操碎了心,小病小灾常揪心。一岁两岁在娘怀抱,三岁四岁不离娘的身边。
孔子曾说︰孩子3岁以後才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为母亲守孝3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以上这些解释如不妥当,还望大家多多指教。2019.3.11.
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这是因为娘在生育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受罪最大,吃苦最多。十月怀胎,孩子在母腹中带十个月,母亲要受多少累赘?一朝分娩,除了阵痛难受,还有性命之忧。特别是封建社会时代,医术落后,接生婆不专业,生孩子面临极大的风险,生孩子犹如过鬼门关,有时孩子难产,孩子生下,大人送命常有的事。孩子生下,哺乳,擦屎巴尿,大都是母亲亲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也是细心的母亲照料得多。孩子不好,母亲吓个半死。而孩子的爹,大都主外,为一家的生计在外打拼,对孩子的照顾相对说少得多。而男人总体来说要比女人粗心得多,所以在照顾孩子方面总是逊色于女人。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孩子更愿意多接触母亲,感情多依赖于母亲,相比较而言,大多的孩子是疼父亲要次于母亲。况且古时候,父母去世,儿子有守孝三年的规矩,对于母亲去逝,孩子是更疼母亲,或许守孝三年更虔诚。而与爹有时缺少沟通,在感情上就较为淡薄,即使守孝,有时或许是做做样子。
时代不同,现在父母去世,把父母今天送到南北坑,第二天圆了坟,晚上就请客抹孝帽,不要说守孝二年半,三年,三天埋第四天脱孝,六天埋七天脱孝,多一天穿着都嫌丑,不雅观。
人心不古。
以前我只知道亲人去逝,穿孝三年,直到去年六月十七日父亲去逝,大娘才告诉我“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三年”。这也是中华民族孝道的传承。
娘生儿育女,比爹更辛苦,十月怀胎,一朝分勉,如同去闯鬼门关。尤其是以前医疗条件差,农村缺医少药,母亲分勉都是请接生婆或是自己的婆婆在家里接生,顺产还可以,一旦出现怪胎或是“站生”,母亲要遭多大的罪,那只能听天由命,真正的大命换小命,阎王爷面前走一遭,甚至出现“一尸两命”的悲剧。真应了那句老话“男人的战场,女人的产房”。
母亲养育儿女,呕心沥血,倾其所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手手上怕刮了,比爹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心血,孩子有个小病小灾的,第一个心疼的就是娘,寝食难安,床前照顾的也是娘。
女人有了孩子,成为母亲,才变得坚强,豁达,敢想赶做,有担当,为了孩子可以舍弃一切,话说得好“为母则刚”。
也有种说法,娘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孩子三年,娘死后穿孝三年,是对母乳三年的尝还,也是很有道理的。
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
叫一声娘,就是一辈子,为了生儿育女,去鬼门关她都不怕她还怕什么呢?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父母跟前娇生惯养,在丈夫跟前弱不禁风,只有在子女跟前才能成为大侠,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我们不知道有娘陪伴的日子有多重要,我们只看到没有娘的孩子有多凄凉,没有经历过寄人篱下是你有娘的照料,你没有穿过破鞋烂衫是娘的一针一线,是娘的细心勤劳,你长到五六十岁有事还愿意去找娘说说话,是因为娘永远是你心里的靠山,你永远都是娘心里的宝贝疙瘩。
爹为我们挣钱养家,为爹守孝两年半是我们应该的,娘为我们操劳一生,为娘守孝三年是最少的,娘拿命换来了我们的新生,又日夜守护我们到长大成人,还与父亲一起奋斗为我们的未来操劳,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娘的粗茶淡饭,我们的人生观离不开娘的教导。
娘的一生只有男人孩子和家,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啦!
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自古以来都是比较讲究礼仪,而且在我们以前的古代这些规规矩矩的东西还更多,就比如吃饭的时候要端起碗吃、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吃饭的时候要学拿筷子学不会还经常被打,父母虽然教育方式比较粗暴但他们也是为我们好。如今我们这些规矩已经在一部分人家中开始消失了,吃饭没有吃饭的样,坐下来就是二郎腿等,那上边这句俗语“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过去的旧社会里不知道大家了解不,如果父母去了是要守孝3年,古人为了给去世的父母守孝让后人知道这个规矩,所以就一直流传至今,但也有一部分地区有着自己当地的习俗,父亲去世守孝两年半,而母亲就需要守孝三年。
就拿俗语这边的说法来分析,为什么爹去世守孝才两年半,而母亲就需要三年呢?其实我们用心去感觉父亲跟母亲之间谁为你付出的更多,母亲需要十月怀胎后的生下你,这个过程是父亲给不了的,而且在以前的旧社会,生小孩都是叫接生婆来家里生,如果途中出现什么意外可能就会出现一尸两命的事情,还有就是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母亲占的时间长,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赚钱,一般的人都会跟母亲感情好一点,所以有些地方为了给去世后的母亲穿孝三年也是有道理的。
也有不同的解释说母亲用了三年的母乳去喂养自己的孩子,而这三年也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特别的不容易,而且还经常的睡不好,所以为了感谢母亲的辛苦之恩,需要穿孝三年,也有道理。
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应该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多孝敬那才是本事,千万不要等他们已经不在了才想起来孝敬,那已经太迟了。
右上方红色“关注”点一点,带您了解更多农村农事、帮您解读更多惠农政策。
老辈子留下的话,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知道为什么吗?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是我们悠久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是穿孝两年半还是三年,都表示的是对父母的孝心。那么,为什么母亲离开人世后会比父亲多守孝半年呢?总的原因,是母亲与父亲相比,对孩子付出的更多。具体分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母亲生育孩子等于走了一遭鬼门关。
从怀胎十月开始,作为母亲,就开始了为孩子的付出之旅,不管是怀孕时身体的变化、面貌的变化,还是到生了孩子之后无时无刻的照料、付出,等等。尤其是在分娩的那一刻,母亲所遭受的痛苦,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稍有不慎,一尸两命,真的等同于走了一遭鬼门关。
另一种是母亲用母乳喂养孩子直到三岁。
另一种说法就是,以前的孩子主要以母乳喂养为主,而孩子从生下来一直要吃母乳到三岁,之所以作为子女的要多为母亲守半年孝,就是为了回馈母亲用母乳喂养自己的恩情。而父亲与母亲相比,虽说也是辛勤付出、尽力而为,但是,在用心程度和精心付出方面,差别很大。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省去了守孝三年的传统,笔者当地是以“白天”为限。或许许多人也会说,这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才是我们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是我们优秀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您那里又有怎样不同的守孝方式呢?
欢迎“关注”农策分析,了解更多三农讯息!
对于老言古语别着急否定,你能怎么理解是你的事儿,能不能理解当初说这句话的人,是以什么为出发点说的这句话,就是跟道有关系的事儿了!
道自古认为,男身为阳,女身为阴。死亡是一个人的道之终。事之终,器之成,为圆满,人之终,为折,也就是断。即便百岁而终,对于其人来说也是夭折,若不折也许能活两百岁。
男为阳,阳数五。女为阴,阴数六。折后男数成五之半,女数成六之半。也许,过去第一个这样定穿孝规则的人,就是这个出发点。
认为穿孝多久都无所谓,这个是对的。对古人不能有合理的理解,就是个人的问题了。可以否定,否定的前提是了解。对错不知即否定,无知是一个原因,其人不在人之列,是根本原因。
不理解古人,就是不理解过去的人,过去的不只有他人,自己的过去也是过去。人类历史是历史,国的历史,家的历史,个人历史,都是历史。不了解历史,肯定做不到,自知者明。
我说的对不对,我也不能确定。我的理解是我的,与别人的理解不相干。古人凡事皆以道为根本,今人不知道为何物,对含道之言不理解也是正常的。含道之言也不一定正确,那也是人,对道的理解。自信源于有我,无我唯有道存。
(网络图片侵删)
在古代丧制礼仪中并无此律。此语只是民间的一种口语说法而已。
这句俗语,指的是孝道的一部分。内容体现的是娘亲的伟大胜过父亲。
古人认为,娘在家就在。无娘不象家就是这个道理。在家中,父恩低于母恩,父爱低于母爱。这是人间通识。如人子生来后,娘在儿易养,娘去儿难活。所以在家中,父亲的职责是家人的生存。娘亲的职责是儿女的成活。这是一种自然属性犹如儿离不开娘的奶水之意一样。父母都是伟大的,但娘亲的奶水胜过一切!这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在这个俗语中,只是一种俗说,在真正的丧事礼仪中,父母是一样伟大,一样对待,一样尽孝与行孝的。所以就说网民们不可见风说风,亦不可见雨说雨,知识不是让你猜的。
老人去后,在行孝除孝律条中,有除孝帽与除孝服和除孝年三种情况。人死后,在埋入坟中的三天内,孝子的孝帽是不可除的。待三天上午圆坟后,孝子(媳,女)们戴孝帽带礼去舅家谢(卸)孝(两种含义,一是谢舅父之关劳之意,二是求舅父发话可除去孝帽是为谢(卸)孝)三天以后,平常不再戴孝帽,只有逢七上坟时再戴,到五七三十五天而孝帽摘下,是为除生孝。而后把生孝用水涮洗晒干保存,直到百日忌祭祀时再戴上上坟,是为熟孝。百日后熟孝孝尽除。到周年祭时,孝子们只穿孝服而不再戴孝帽了。
父母之属于大孝,大孝孝服为二十七个月,即二年零三个月,是为大孝大功服满,可脱去。而小孝服为十八个月,即满十八个月可脱孝服。此为小功孝服。一般父母老去一人时,实行小孝功服期。如果父母双亡时,无论谁先后,都一样,则实行大孝功服期的二十七个月孝服。此为孝满。功服满后,虽脱去孝服了,但还再哀期九个月(这九个月里可穿正常衣服,可出门,也可适当娱乐或露红色。但未满三年期之内,还不可以唱大戏,不参加红白事,不娶媳嫁女等,只待三年满,才为哀期圆满。
(注:此文虽属封建,但也不得不按封建之礼制来叙述此意,否则无从解释。)
爹死穿孝俩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很早以前就听母亲这样说过。不过那个时候母亲健在,身体还好,也是在说起某个情节或者儿女情长的家务事时,母亲常常向我叨叨:爹死穿孝俩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
说实话,那时候母亲叨叨这些事时我感到很烦,我不知道母亲会有离开的那一天。我一直以为母亲可以天天陪伴我,我也不用长大,可以在心情不好时,肆无忌惮的和母亲发脾气,任性妄为。
结果,有一天,母亲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意外离去。那时候,我只知道哭,可是任我到天荒地老,母亲再也不会听见,还是任性的离我而去。那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母亲终究离我而去了。我再也没有母亲了。
在我一个人伤心独处时,我才认真回想起母亲说过:娘死守孝整三年,爹死守孝俩年半。我小时候身体不好,动辄报病危,是母亲一次次向医生哭诉:救救我的孩子!也是我命大,一次次被死神抛弃,重回人间。
那时候,我才一岁多,动不动生病住院。好像生痢疾吧!哎,其实具体啥病我当时就是听母亲一说,说实话也没怎么上心,母亲带着痛苦的回忆认真讲,我却从心里有点烦,心思有点跑偏。反正那时母亲说我身体很弱,经常生病,父亲本来就重男轻女,再者上班又忙,所以我生病打点滴,母亲为了给我看针头,怕我不小心把针头崴在肉里,毕竟我才一岁多,母亲上厕所都是到别的病房请人过来帮忙。母亲说我得的是痢疾,怕传染,所以自己单独住一个病房,母亲基本一天天很少喝水,偶尔上次厕所都是一溜小跑。
毕竟麻烦别人也很不好意思。母亲就这样陪我度过一次次住院时光。原来母亲含着泪给我讲时,我心不在焉。现在回忆母亲讲这些事时,我泪水涟涟,可是母亲再也不知道了。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哪哪都不想比别人做的差。三四岁时,母亲带着我和不到两岁的弟弟。母亲后来形容当时的生活不是人过的。可就是那样,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愣是过来了。
爸爸在外面上班,爷爷和叔叔不但不帮母亲种地,还要看母亲的笑话,觉的母亲带着我们姊妹俩个非常不方便。母亲反而不让人下看,愣是自己把几亩薄田种的不比别人差。
秋收时,周围的大爷大妈叔叔婶婶们都帮助母亲收田,母亲也是一个人起五更睡半夜,把粮食颗粒归仓。
前些年,我们回老家,周围的邻居说起母亲,都对母亲竖大拇指。“为母则刚”,这话一点不假。后来我上学了,我们都开到城里,和爸爸团聚了。
母亲也是不闲着,自己开了一母薄田,给我和弟弟做完早饭,家里收拾完,母亲就开始挑粪种地。所以那些年,每天家里有各种蔬菜,都是母亲辛苦种的。
后来父亲到外地上班,我和弟弟在外地上学,母亲每天晚上就给我们织毛衣毛裤,以打发无聊的时光。所以我也就有了各式毛衣和毛裤……
虽然现在不时兴了,但是我一直珍藏着,毕竟这些凝聚了母亲太多汗水……
我上班这么多年,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我以为母亲习惯了我不在家的日子。有一年冬天,母亲借故我的棉袄在家放着,问是不是给我寄过来。我知道母亲是想我了,借故让我回家。
那个棉袄是我那年生了重病,身子偏瘫毛衣穿脱不方便,母亲就用棉花连夜做了两身棉衣。母亲说,棉花的棉衣暖和,穿脱也方便。那时我偏瘫了,身子一侧体温偏凉,温度上不去,血液循环不好。
接着我又穿了母亲做的棉衣连夜去北京看病。父亲和弟弟虽然没有告诉母亲,但是母亲猜到了,从家恨不得哭死过去。母亲一直给我烧香磕头。
在医院好几个人竟然说我的花棉袄好看。因为我身体不好,母亲给我做的花棉袄还是红色。得到外人夸奖,我赶快打电话告诉了母亲。想必有人夸奖她的女儿,母亲一定也很高兴。母亲说我身体不好,什么都给我准备的红颜色,母亲说红色辟邪……
那几年我身体不好,母亲给我操碎了心。每到初一十五母亲都给我烧香磕头,让菩萨保佑她的女儿平安健康。
母亲真是给我操了不少的心。母亲常说,我小时候身体那么不好,一点照顾不到,我就没命了。
母亲给了我生命,三十几岁身体不好,还要被母亲牵肠挂肚。母亲常说:爹死守孝俩年半,娘死守孝整三年。真的是,母亲的恩情报不完。
今年是母亲去世整四年了。这四年,我的衣服都是白黑。过了四年了,我才把以前的艳丽的颜色拿出来穿。
母亲喜欢我穿红色,母亲在天上看到我穿红色,想必她老人家也很高兴[流泪][流泪]
为什么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娘死要多穿半年孝?是爹不好吗?
不是。
父爱如山
父亲很伟大,父爱也如山。父亲为儿女遮风挡雨,父亲就是那棵参天的大树。父亲也是那拉车的牛。他负责赚钱养家,任劳任怨,哪怕是压弯了脊背。
同父亲比起来,母亲更不容易。
首先是十月怀胎之苦。
一旦怀孕,首先是怀孕反应。吃不下东西,呕吐,浑身难受,待到这些都过去了,身子又沉重起来,行动不便,到最后脚浮肿,受许多罪。
接着是分娩的痛苦。
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过去了,母子平安,过不去,白搭上自己的一条命。更别说生孩子的痛了。
再就是带孩子的不容易。
孩子生下来,母亲能睡几宿安稳觉?煨湿就干,孩子尿了,有时候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暖干的。
怕孩子冷,怕孩子热,给孩子做衣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给孩子做好吃的,担心孩子长不高,长不大。孩子笑母亲就笑。
孩子的成长都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的!
母爱就是那春晖万里,温暖而没有尽头。
所以,老辈子留下:“爹死穿孝两年半,娘死穿孝整三年”。这半年的孝是应该多穿的。
但是,这只是个说法 ,说明的是母亲的不容易。实际上父、母死去穿孝时间是一样的。
爱自己的母亲吧,就像当初母亲那样爱你。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