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从西安到汉中和四川怎么走最便捷?这条路还在吗?
骆峪,为著名的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因尧舜时鲧父,也即黄帝三子——骆明的封国“古骆国”在此而得名。峪口位于秦岭周至段西南,距县城约30里,东临楼观台、仙游寺,西望翠峰山、北周暖泉寺,风光优美、历史厚重、闻名关中,历来为重要的交通邮驿和军事关隘。修建于汉代的傥骆道,其北口便位于骆峪口,是历史上连接关中与蜀地的重要交通通道,曾经演绎过千年历史风云,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
傥骆道路线图
傥骆道,由骆峪口入山,沿太白山南麓纵深进秦岭,北口在周至县骆峪村,南口在洋县傥峪村,由进出口各取地名中一字,遂命名为傥骆道。古道全长约380公里,峪口段约250公里,是古代连接关中与蜀地的六大通道中最便捷、也最险峻的古道,为古代川陕两地交通大动脉,兵家必争之地。2008年,傥骆道遗址周至段被确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栈道遗迹 (刘永星 摄)
纵观古代交通历史,因地形地势、建筑条件所限,穿越崇山峻岭修筑道路,一般都是选择合适的峪口,沿悬崖峭壁开辟窄道后再铺上木板,或凿孔后再插入木头铺上木板,史称栈道。栈道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集中体现。傥骆主道的修建始于汉,《周至县志》载:“高祖十二年废上林苑,垦为耕地,期间开通傥骆道,为关中连通汉中和四川的要道。”可以想象,在当时的建筑条件下,在崇山峻岭之中要修筑一条如此长距离的通道,不知付出了多么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三国蜀魏时期,傥骆道逐步成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道。每到战事吃紧,古道上就羽书飞驰、兵马频行。魏将曹爽曾率军从傥骆道南行伐蜀,途中与蜀将王平激战;蜀将姜维也曾奉命走傥骆道北出秦岭,在沈岭山安营扎寨(今骆峪神灵山村,为“沈岭山”谐音而来),于摩天咀修筑“点将台”,训练将士,意图与曹魏军队决战。现神灵山村南边仍留存有一高耸土岭遗迹,当地村民称之为“姜维台”,在当地颇有名气。
古栈道圆孔遗迹 (张慧鹏 摄)
盛唐时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傥骆道经过系统修缮,成为官道,通行条件更为便利,因此商旅往来众多,成为当时关中去往蜀地最便捷的官道,曾有“三十里一驿站,十里一邮亭”的繁荣景象。朝廷在骆峪口设骆口驿,官员南下赴任、北上回京述职、官差递送文书,均在此中转和歇脚。史料载,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因泾原之变,朱泚光叛乱,唐德宗携皇室大臣一行,经武功县南入骆谷,由傥骆道南逃汉中;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一行也同样取道逃往蜀地。这些历史事件,也从侧面说明当时从唐长安城前往汉中一带,傥骆道通行便捷,是朝廷首选道路。
古人有关傥骆道的诗作较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大诗人都曾到骆峪游览或取道傥骆道,均留下优美诗篇。李白经傥骆古道登太白山作《登太白峰》,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杜甫在《绝句》里感叹:“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誓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还有白居易《骆口驿旧题诗》、岑参《酬成少尹骆峪行见呈》、章孝标《骆谷行》等诗作。这些诗人笔下苍然恢宏的诗句,正是对千年傥骆古道的历史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和元稹二人还曾在傥骆道上留下一段文学佳话。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白居易和元稹同以书判拔萃科及第。因两人共倡新乐府运动,被称为“元白体”,情谊深厚。元和初年,白居易任盩厔(今周至)县尉。一天,白居易到骆峪公干。一时兴起,便在傥骆道北口的骆口驿邮亭壁上写下《祗役骆口,因与王质夫同游秋山,偶题三韵》,诗云:“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平生烟霞侣,此地重徘徊。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白居易已回长安任职,元稹任监察御史,公务南行四川,取道傥骆道。在骆口驿歇息时,他偶然看到邮亭壁有好友白居易当年的题诗,喜出望外,当即以袖子拭去灰尘,题诗相和,写下《使东川·骆口驿二首》:“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我到东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当白居易第二次到骆口驿,听驿卒说元稹曾公干来过,又看到邮亭和诗,深受感动,又题写《骆口驿旧题诗》:“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唯有多情元侍御,绣衣不惜拂尘看”。和诗,是指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或对别人诗词有感而发的唱和之作,为诗歌创作常见形式。但多数和诗,为作者同场,而白居易和元稹在骆口驿和诗,既无相约,也非同场,纯属“临时起意”,实在是奇妙的机缘。
在革命战争年代,历经沧桑的傥骆道也曾留下红色印迹。据周至县《神奇骆峪》资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先念、徐向前、徐海东等红军将领曾分别率领部队从骆峪口入山,沿傥骆道转战川陕,留下革命印迹。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时过境迁,岁月沧桑,昔日辉煌的傥骆古道,已彻底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仅留下残存的栈道遗迹。据周至县编纂《神奇骆峪》资料,这些遗存主要分布在骆河两侧,共有12处,多数已经成为石崖上的孔洞,有方有圆,边长约20厘米,深约20厘米,有些地方还有立木撑柱的遗迹。山石上的摩崖石刻有30余处,因年代久远,风吹日晒,大多字迹模糊不清,已无法辨认。这些年,政府新建峪口水泥路,平整宽阔,可通行汽车,极大地方便行人旅游。
盛夏时分,艳阳高照,穿行在骆峪口新建的水泥路上,骆河水流潺潺,两岸草木葳蕤,景色宜人。虽然千年古道已不复存在,如过往云烟,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但通过那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我们依然可以解读千年古道的尘封历史记忆,感受那曾经辉煌的汉唐岁月!
○作者 张慧鹏 原题《千年傥骆道 川陕风云汇》
西安日报> 2018年07月14日 > 版次: <08> 品鉴我的回答如下:
今天,我为大家盘点古代从西安穿越秦岭到达汉中直达四川的4条古道。这4条古道今天仍然保留着遗迹,只是变成汽车通行的国道、省道。同时也是秦岭里最美的4条赏景的经典自驾游路线。这4条自驾游路线,每一条堪称经典,也是游人们穿越秦岭、游山玩水,领略历史人文常走的路线。
一、陈仓古道
宝鸡至凤县S212省道穿越秦岭段
1、古道路线简介
S212省道也称川陕么路,国民革命时期是民国政府的一条主要战备路,古称“陈仓道”,西汉时期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历史文化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川陕公路上大大小小的人文与自然景点,像串珠一样的被连接起,通天河风景区、嘉陵江源头、灵官峡、消灾寺等较知名的旅游景点都是人们的好去处。每当3月一11月,S212省道就成为人们游山玩水,赏自然风景的好去处,也是国内知名的自驾旅游路线之一。
2、具体路线
S212省道宝鸡→大散关遗址→嘉陵江源头景区→到红花铺镇(212省道69公里处)→通天河景区→消灾寺→凤县→灵官峡→汉中→勉县→广元(蜀道)→四川成都。
△大散关遗址
二、褒斜古道
今天的姜眉公路是穿越秦岭的一条古老的通道,古称褒斜道,也是一条经典唯美的自驾游道路。是一条贯穿许多知名景点的公路,沿途的风光无限美好,许多可以全面展示陕西历史人文的地方,让你归三国时期蜀国的车萧萧马粼粼的征战岁月。姜眉公路起于汉中留坝县姜窝子,途经太白县到眉县,全长约156公里,是翻越秦岭坡度最小,弯道最少的一条公路。如今当你行驶到太白县,太白至凤县高速公路刚刚开通,更加便捷的连接秦岭腹地的各个风景区。
1、古道路线
眉县(姜眉公路)—66公里—太白县(姜眉公路)—90公里—留坝县姜窝子—66公里—汉中市→四川
2、沿途的景点
从关中平原的眉县向南走,开始渐渐的穿越秦岭,有秀美的秦岭山水风光,有三国历史文化遗迹。
①、青峰峡国家森林公园。
②、黄柏塬森林公园。
③、药王谷景区、衙岭三国公园、石头河水库。
△最美自驾公路一一留坝高江路
三、傥骆古道
1、古道简介
傥骆古道是最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山的一条古道,也是古都长安通往四川最快捷、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道。古代商旅牵行骡马常行走的道路,道路险峻,通行缓慢。傥骆古道由于较多的穿行狭窄的河谷地段,在这条古道上的悬崖峭壁上曾修建了多达百处的古栈道,人工修建的古栈道占道路长度的1/3。可见古代的交通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
2、沿途景点
从关中平原的周至县出发,沿着旧国道京昆公路前行一直到达汉中洋县。10多年前修建了京昆高速以后,这条曾经发挥巨大作用的旧国道渐渐被人遗忘,不过仍是一条秦岭自驾的好路线。进入秦岭可以游览老周至县城、黑河森林公园、佛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古栈道遗址
四、子午古道
1、古道简介
子午古道是距离长安城最近的一条古道,这条古道开辟于秦代。因其正对长安城南,古人将正南北称为子午,所以古道称为子午国道。这条古道也被历史上称为“荔枝道”,“山顶千门次第开,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为了给杨贵妃送新鲜的荔枝,快马加鞭,日行八百便是通行的此道路。如今,子午古道上修建了210国道,也称西万公路。“快马加鞭送荔枝”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故事,如今古道主要成为一条自驾观赏秦岭风光的公路。行经此古道登上分水岭顶,北望长安浩浩荡荡,南眺秦巴苍苍茫茫。高天流云,万山红遍,此情此景使你无不感叹秦岭的壮美,一脚踩两河,一眼望南北,在此你也许会认识到秦岭的重要性,保护秦岭生态的重大意义。
△子午古道一一秦岭顶风光
2、沿途景点
大坝沟、秦岭顶、广货街、黄花岭、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石泉古城等。
3、具体路线。
西安→沣峪口(G210国道)→秦岭顶→广货街(分岔口)右拐进入宁陕县→到达洋县或石泉县。
总结:
古代从关中平原的长安城翻越秦岭到达汉中通往四川的4条古道,在今天依旧熠熠生辉,虽然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但古道的历史文化仍然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众多的历史人文遗迹成为这几条古道上的灿烂明珠。感悟古道的厚重历史文化,欣赏大美秦岭的自然风光,春夏秋三季是你穿越秦岭、重走古道的最美时光。在此特别提示:对于山路驾驶经验不丰富的你,一定谨慎驾驶,切勿弯道超车、强行超车、严格遵照道路交通安全规则,行车不看景,看景不行车,安全第一。
△秦蜀古道图
谢邀。这方面的直接知识没有。从小说《三国演义》中,可以间接知道,古代从汉中至西安,至少有二条路可通,一条是诸葛亮五出祁山的祁山古道,另一条是魏延提议走的子午古道。
诸葛亮用兵,按兵法按步就班,循序渐进,以逐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为方针,以求最后胜利。这是大战略家作战的必行之法。以此观之,祁山一路,必是比较宽畅通顺之路。由其向北向东,可达西安(长安)。
魏延所献之策,是由他率一万人,沿秦岭向东,转子午谷向北,直插西安(长安)。因此策风险太大,诸葛亮没有采纳。此策的风险在于,途中须行军半个多月,难免消息泄露,中途被设伏歼灭。即使能达长安,若西面诸葛亮大军受阻,不能及时会合,此魏延孤军也必为司马懿歼灭。但由此可知,子午谷一路较祁山一路离西安距离比段短,但窄小难走。
蜀道之难,难千上青天。我只能凭想象,去感受那千山万壑和古栈道的苍桑风光了!
欢迎点评。
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鄂豫皖之大别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张八岭,绵延上千公里,横亘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被誉为华夏文明之龙脉。
上至秦汉,下至隋唐、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一向为天下根本,长安更是帝国首都。为了加强对巴蜀及长江流域的管理和控制,打通蜀道势在必行。千百年来南北人民的交流和迁徙,历经无数的苦难和智慧,秦岭蜀道便自觉不自觉地被开发出来。
从关中平原翻越秦岭,入汉中、巴蜀,有七条古蜀道,鼎鼎大名的便有四条,从西到东分别为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和子午道。
(秦岭蜀道线路图)
陈仓道从陕西宝鸡至汉中,因秦汉时所置陈仓县而得名,秦岭北侧又有散关控扼山川,故又称散关道。楚汉相争时,刘邦正是采用了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略,从陈仓道出兵,一举击败三秦王,占据关中,与巴蜀连成一片,从而奠定了其问鼎天下的根本。
建国后建成的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县段,民国时期修建的联通西北和西南的大动脉——川陕公路的汉中至凤县段,走的便是古陈仓道。陈仓道至宝鸡,与西安毕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故陈仓道并不能算是汉中至西安的最便捷通路。
褒斜道位于陈仓道之东,北起眉县斜水谷口,南至褒水,故有此名,诸葛亮出川北伐也多走褒斜道。褒斜道距离虽比陈仓道近,但还有一条比褒斜道更近的秦岭古道,这就是骆谷道。
骆谷道北起陕西周至县的西骆水谷,南至傥水,故又称傥骆道,全长240公里,为秦岭所有古道中距离最短者。
(曹魏伐蜀,图取其意)
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伐蜀,走的便是骆谷道。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江淮叛乱,姜维趁机出兵伐魏,便是从骆谷道和褒斜道两路出兵。263年,曹魏发动灭蜀之战,钟会等也是从骆谷道和褒斜道翻越秦岭,两路南下。
骆谷道距离虽短,但行此路却异常艰难。需先后经过西骆水、黑水、湑水、酉水、傥水等多条河谷地带,翻越各河谷之间十八盘岭、秦岭主脊、兴隆岭、牛岭等数座秦岭高大山峰,山高林密,人迹罕至,野兽出没,十分艰险。
唐朝中晚期,骆谷道达到极盛时期,主要是供皇帝跑路之用。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断崖式衰落,一旦发生兵变或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唐王便带着后宫、群臣南逃巴蜀,走的就是距离最短的骆谷道。据传当年“安史之乱”时,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坡,而是经由骆谷道逃往四川,沿长江顺流而下,东渡日本。
如今的周城公路〈陕西周至县至城固县〉大致沿袭骆谷道。除了地上,古人的足迹也为我们指明了天空的方向,从西安至汉中的飞机,便是大致沿着骆谷道飞行。
(魏延)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子午道必然念念不忘。当年,魏延所献奇计,便是要走子午道,直取长安。子午道就是从长安南门出发,一路向南,古人谓之南北曰“子午”,又因这条道路过子午谷,故有“子午道”之名。
子午道全长420公里,虽比240公里的骆谷道长,但其优势是直通长安,比起其他几条秦岭古道,“无需换乘”,这也是魏延的想法,直捣黄龙,一击致命。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有利必有弊,直出子午道,面对的便是曹魏的关中大本营——长安。城墙坚固,粮草充足,胜算并不大,这是诸葛亮所以拒绝的原因。兵寡则不能取胜,兵多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从四川运送荔枝至长安,为了保持荔枝的鲜嫩,“红尘一骑”走的便是子午道,直达长安,所以子午道又有一个美丽而残酷的别名——荔枝道。如今西安至四川万源的西万公路,走的便是这个“荔枝道”。
陈仓道最远,褒斜道居中,骆谷道最短,子午道直通。流连于每一条古道之上,追寻先人的足迹,捕捉历史的回响,感受文化的气息,定然不虚此行。
(参考资料:《千年古蜀道的秘密》等)
陈仓道:宝鸡凤县留坝省道s212国道G316;
褒斜道:省道s210姜眉公路
傥骆道:G108国道西汉公路
子午道:G210国道西万公路
库谷道:西康铁路 G65西康高速
武关道:宁西铁路 沪霍公路国道G312
福银高速G70 沪陕高速G40
其实除了走高速外,褒斜古道是最好走,没有翻山越岭的感觉,最高处的太白县衙岭也才海拔1500多米就翻过秦岭梁了…当年诸葛亮北伐六出歧山走的就是这条路,陕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重修打通这条路,始称姜(留坝姜窝子)眉(眉县斜峪关)公路,现在已提升为G244国道。
从西安到汉中:应经宝鸡窜越秦岭山脉直奔汉中即到,这条路全长486公里,现在已被高速公路取代。
在古代汉中通长安最近的是陈倉古道,不过通过峡谷直达秦嶺较低处就可进入秦嶺北坡的另一个峡谷。可直达渭南。现在的川陕公路就是陈倉古道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