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孔捷一个军却没全歼美军一个营,假如换成李云龙会怎样?
某些解答者提出,提问者“夸大了”美军的兵力。实际上,并没有夸大。
我爷爷就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在朝鲜待了三年多。据他回忆,美国军队的火力确实很厉害,有的美军的一个营拥有的火力已经超过志愿军一个师的火力。爷爷还回忆说,我军白天都是不行动的,窝在山洞隧洞里面,夜里才行军或者出击。
而且确实出现过这样的情景,志愿军一个军猛攻美军一个营一昼夜,结果都没有攻打下来。这并不是说我们一个军消灭不了对方一个营,而是说在短时间内无法攻克。如果要消灭美军一个成建制的营,就会牺牲我们很多人。
虽然有的解答者提到了我志愿军曾经消灭美军“北极熊”团的例子,但是要注意一点,这是极个别(也是唯一)的例子。这个团是黑人战士为主,当时黑人受到歧视,造成军心浮动,与其说他们是被俘的,不如说他们是主动投降的。正因为如此,战后美军改变了把黑人整个编为一个团的做法,而是采用黑人和白人混合在一起的做法。
一个数据就可以我们与美军的巨大差距。当时我国钢铁产量为800吨,而美国达到了几百万吨。我们之所以可以和美军打成平手,主要是我们往往动用了对方至少6~7倍的绝对优势兵力,即使这样,也未必一定达到目的。我们在朝鲜战场上的成就,都是战士们用牺牲换来的。和我爷爷一起出去的,一共20多个人,回来的才6个人。
所以说,换了李云龙,也不会取得更好的战绩。
电视剧里很明确了,独立旅长李云龙被山本一木百十人的特战队A的有来有回,最后靠8个陆战营+骑兵连+直属连才把山本围起来,还是靠二营长翻的盘。
对于当时解放军来说,美军的立体战术和支援能力就和超人一样。但是挡不住解放军有氪石手套,超人在朝鲜也被A的签平等条约。
至于为什么一个军围不死一个营,只要侦察到位,这个营真的可以皮来皮去。
我家老爷子是1951年春天入朝的,正值第四次战役前夕。他在志司后勤部一分部任侦察参谋,先后在三登和阳德工作过。他曾经给我讲过三登被美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相:储存在三登的粮食、车皮、被服、弹药基本被炸毁,后勤人员伤亡很大,很多牺牲的干部战士都是被凝固汽油弹炸的面目全非,就连山坡背阴处的积雪都是黑的。
父亲和他幸存的战友们就在这一刻领略了什么是现代化的战争,什么是不分前线与后方的作战。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彭总提出了仗打胜了,后勤占51%的功劳的说法。
我想,李云龙如果赴朝参战的话,他会从感性上理解现代化战争的含义。如果他从朝鲜回来再去南京学习,他绝对不会在课堂上给常乃超教员捣乱。
很多人都分享了自己对50年代初中美两军的同级单位人数和火力的对比,然后得出结论:换李云龙上也白给。我说下自己看法:未必。
首先从人员打仗经验上看,两军当时基层军人里都有大批打过仗的,美军里二战老兵大把,我们更是上去的刚打完解放战争的老部队。两军都不缺乏具有顽强战斗意志和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而老兵是一支部队的灵魂。
第二,从硬件上看问题。战争打的是铁和血,没有血没有顽强意志,再好的武器也不行,但是没有铁,完全往里面填人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那就必败无疑。战争初期我们带上去的主要是解放战争里缴获的和自制的武器弹药,口径杂,威力小,磨损大。后勤保障极其脆弱,整个志愿军的大卡车不如美军一个汽车团。安东堆积如山的物资运不上去,被美军全部炸毁在火车站。伤员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这样的口号都提出来了,说明我们的运输 救护等保障能力非常有限。除了米格走廊,其它地方基本天空是美国人的,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初期还下达过不许用枪打飞机以免浪费弹药还暴露目标的命令。
但是到了后面,我们经验逐渐打了出来,防空能力大大加强,对付敌人的封锁有了自己的办法,东西海岸防御坑道修的让美军难以玩第二次仁川登陆,三八线附近用血肉磨出经验。在敌人总结出志愿军礼拜攻势的同时,我们也慢慢的让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但是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军获得了大量苏联军事援助的前提下的。全军整师整师的从步枪 子弹 到大口径火炮 喀秋莎火箭弹全部更换成和美军同代的陆军武器,米格15比斯和f86佩刀同级,飞行员水平不行,但都是步兵战斗英雄改飞的,还有大批量苏军飞行员玩命的并肩战斗。源源不断的苏联装备输入到志愿军的血管里,全国人民节衣缩食的捐钱捐粮,保证战士们吃饱穿暖,别再像长津湖那样围起来打不下来,最后战斗牺牲远不如冻死的多。到了三八线拉锯战阶段,我军已经逐渐适应美军战斗节奏,武器上能熟练使用二战后期国际最高水平的轻重武器和各种技术装备。
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军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从小米加步枪到使用世界最先进武器和世界最强国联军打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充分了解了现代战争是怎么回事,什么叫三军合同战术,什么叫现代战争的进攻防御。土八路用三年时间变成了真正的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是对付小日本都要几十条命换不来一条命的落后武装。烈士们的牺牲非常值得,他们死的光荣。
与此同时,李云龙们在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里没有闲着,文化不高的他们,个个都有着灵活的头脑,没有教条天马行空的思维,敏锐的战斗直觉。通过军事学院的学习,他们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成为能够统帅现代军队的中国铁血将军,前有过去的经验,现有学院里高强度学习,现成的抗美援朝进行时的战例经验,着眼于将来,发展革命化 现代化 正规化的红色铁军,他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将军纵队。
最后把跑的题绕回来。李云龙能不能带一个军去朝鲜干掉美军一个营回来,答案是一点问题没有。理由是,他是个做小卖卖的,绝不干赔钱买卖。他善于打巧仗,也敢打恶仗,在抗美援朝初期,敌我双方摸不着底细的情况下,他毫无穿插,分割美军抢缴获的习惯会让他迎着美军强行去割肉。而三八线拉锯战时,零敲牛皮糖战术他更是会玩的滚瓜烂熟,一个军的防线上,他时不时的搞一次大买卖,那是很有可能的。至于中间这段时间,军师一级军官基本都是要听志司命令,在一张大棋盘上做好棋子,坚决执行命令,不能含糊讨价还价,发挥个人天马行空能力的空间有限,限于武器的代差,想一个军从敌人战线分割吃掉美军一个整营,是有难度的。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李云龙,孔捷,丁伟晋西北的铁三角三个人的特点究竟是在哪里?
李云龙是属于那种战术型人才,带领小部队纵深穿插,以及对于整体战术把握性上面来讲是三个人里面最顶尖的,以至于楚云飞在面对李云龙的时候也是头皮发麻,被他一支小部队搅和得是天翻地覆。
孔捷呢,属于那种比较平庸的人才,他是听总部的命令,可是在战术和战略上面比不过这两个人这一点,我们是可以看见的,为什么在山本率领自己的特工队进攻孔捷的独立团的时候,孔捷的独立团简直就是毫无反手之力,我仔细去想一下,李云龙在这之后跟孔捷的聊天,很显然八路军的近战和夜战是八路军的强项,旅游表示孔捷这么大,你被人撤职那是你自己的过,别找别人去抱怨,这之后山本率领自己的特工队袭击毫无防备的李云龙的团部的时候,二者之间的对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不可见,孔捷在面对这种小规模的团战的时候,他的能力比不过李云龙。
至于说丁伟,毫无疑问战略型人才,在大战略的对抗之中,孔捷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远远超过了这两位朋友,所以丁伟的最后的毕业论文也是突出的大战略的部署。
我去看一下孔捷当时面对那个情况,这个时候孔捷是面临着自己的一个师去攻打美军的一个营,在技术装备的差距方面,人数是没有办法抹平二者之间的差距的,派再多的人上去那简直就是添油战术,这是李云龙在浇捣自己的部队在进攻山崎大队的时候所说的一句话,(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石塘网)所以他的目的便在于如何通过土工作业和各种各样的战术指挥的情况之下,能够抹消掉二者之间的装备差距甚一点能否能够做到呢?可以。
在李云龙指挥自己的部队用土工作业拿下山崎大队,这一点上很多人都表示怀疑,因为在历史上这一场战役八路军打的不漂亮,可是在这之后的朝鲜战场里面,中国志愿军正是依靠着自己的土工作业的方式,在上甘岭活活地将美国的军队给死死的耗死,如果朝鲜战争时期我志愿军部队利用自己优秀的土工作业和战术穿插等方式,不停的骚扰袭击美国的部队,使美军疲于奔命,也正是通过这种战术方法,中国志愿军才能够在朝鲜战场上面和美国人打一个平手,紧靠着人数优势是死活打不过美国人的,毕竟美国人的炮弹呐,真的是不要钱。
国企在这之后李云龙的主攻方向是特种作战,也就是说面临这种小规模的部队之间的遭遇战和团战,李云龙是有能力去处理的,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李云龙真的在朝鲜战场上,遇到了孔捷这种作战命题的话,它的处理绝对要比孔捷更好,虽然不能够说能把这一个营全部给歼灭掉钻,最起码在伤亡率方面能够比孔捷做到能控制。
所以个人的观点,李云龙这个人打仗鬼点子多,绝对有办法做的比孔捷更好,能够替孔捷完成这一个作战命题。
会怎样?战争的胜利,总体还是依靠军事实力取得最后胜利!单纯的战争思想与战斗意志,很取得胜利,保家卫国的战斗最终能取得胜利,而侵略者的战争永远是违反了人类和平、友好、自由,必将遭受失败。
抗美援朝初期,我志愿军与美军交兵,开始时彭德怀按国内解放战争打法,集中三倍于敌的兵力包围美国,但几仗下来后发现,美国兵真不是老爷兵,加上武器装备精良,已知双方战力悬殊在十倍以上。1951年5月,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回北京向毛主席汇报时说:"本次会战我方以120万大军虽突破敌军防线,歼敌8.2万,但皆击溃战,只有五六处一次歼灭美军整营部队。没有一处是一次歼敌一个团的!……彭德怀在作战总结时说〈根据双方装备的差距,我方以一个军一夜可围歼美军一个营,但不能围.歼其一个团〉。毛主席听完汇报后说:“不能速胜就缓胜,我军一次不能消灭美军一个团,那就围歼他一个营。我军第一线八个军,一次就能围歼敌八个营,就等于歼灭他一个师。用这种敲牛皮糖的战术,最终必能大获全胜。”由此可知,《亮剑》中孔捷所说我一个军一次(夜)只能围歼美军一个营确是真情,就是换李云龙去也是一样!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具体作战是,我军以一个军包围美军一个团准备歼灭,苦战一夜无果,夜间美军用装甲车坦克围成圆型阵势兵在圈内。天一亮,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就能冲出包围圈。因此,要想在一夜之间歼灭一个团办不到,只能围歼一个营》。参考书目:《朝鲜战争内幕全公开》。
在一片歌功颂德之中,孔捷不过是说了句实话,引起许多人不满这是很正常的。抗美援朝中国虽然险胜,那也是付出了血的代价,有多少青春年少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海湾战争敲响了警钟把中国从睡梦中敲醒,我们才走上强军之路,若非这几年军工长足发展,面对这两年世界危局,后果不可设想。
孔捷说的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用一个师也没能全歼美军一个营。他说的是实话,但志愿军在朝鲜还是有整建制歼灭美军一个营的记录的,只是没有能够完整的全歼过团以上的成建制部队,是抗美援朝的一个很大的遗憾。所以,一直有人认为,如果当时是林总或者粟裕率兵入朝,也许战果会更大一些。
这主要是火力配置的差距造成的。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基本上没有什么重武器,以轻步兵武器为主,而且五花八门。也就是当时的指战员自己调侃说的,武器都是万国博览会,有在解放战争中从国军手中缴获的美式武器,还有的是抗战时期缴获或者抗战结束后接收的日式武器。
这种火力上的差距其实在解放战争后期就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在1947年以后,国军基本上都装备了美式武器,解放军打起来其实就已经比较费劲了。尤其是在国军已经构筑好阵地和工事的情况下,因为缺乏重武器,解放军只能掘壕迫近,一点一点的争夺阵地,所以牺牲也是非常大的。虽然最后打赢了,但解放军付出的牺牲和代价也是非常大的。这还是在1948年之后国军士气已经非常低迷的状态下,解放军一旦突破阵地,国军容易出现全线崩溃的情况。
美军的武器和火力配置当然比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还要更先进,火力更猛烈、更强大。而志愿军当时的武器和火力配置基本上仍然保持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水平,最多是缴获了一些重武器,但在解放战争后期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的武器装备差距,不仅要比解放战争中与国军的差距大,甚至比抗战时期八路军与日军的差距还要大,打起来自然是非常费劲的。
而且,因为美军以重武器为主,而志愿军以轻武器为主,所以,在战斗中造成的伤害也不一样。重武器威力大,杀伤面积大,对志愿军来说,一旦负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比较好的救治,是比较难以恢复的。而当时志愿军的后方医院设在丹东,前线只能简单包扎,所以受伤之后的治愈率比较低。而美军的医疗水平比较高,志愿军又是轻武器为主,即使美军受伤,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复原。
在这种武器装备对比的条件下,志愿军入朝之后的前三次战役,因为美军对志愿军的作战风格不熟悉,加之志愿军是秘密入朝,所以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多美军是在追击人民军的过程中突然被志愿军包围消灭的。但从前三次战役之后,美军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了志愿军的作战风格,加强了空中支援和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的轰炸,志愿军作战就比较困难了。尤其是美军在被包围之后,也能够依托有利地形构筑阵地,以重火力和空中支援相互配合,志愿军就很难全歼被包围的敌人了。
从志愿军方面来说,入朝的各级将领中,既有梁兴初、王近山这种猛将,也有陈赓、邓华、韩先楚这种打仗比较动脑子的将领,但战果比较大的主要还是前期的几次战役,之后美军对志愿军的作战风格比较熟悉了,一旦抢先构筑好阵地,志愿军缺乏重武器和空中支援,也是没有办法的,经常出现美军团、营级别部队被包围之后,在重武器和空中支援下溃围而出的情况,志愿军也无可奈何。
打仗当然需要动脑子,但任何动脑子的打法都是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的,如果武器装备差距太大,再怎么动脑子也未必有用。比如说同样是攻坚,抗美援朝的时候,如果是在前三次战役中,李云龙出现在战场上,也许战果比孔捷要大一些,但如果是在三次战役之后,美军抢先构筑好阵地了,又有重武器和空中支援,就算是把孔捷换成李云龙,他恐怕也无计可施。因为面对这种武器装备差距,光凭勇敢和一些小技巧,是不足以弥补的。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抗美援朝战争中,毛主席最初的计划是全歼美军一到两个师。志愿军到达朝鲜和美军交过几次手之后,发现在朝鲜作战于解放战争完全不一样。美军的作战能力远远高于国民党军,美军的火力远远高于国民党军。天上有美军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制空权完全掌握在美军的手里,美军的凝固汽油弹对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武器装备方面,入朝初期作战的志愿军也不如美军。38军使用的是日械,宋时轮的第9兵团使用的是美械。志愿军一个军7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才190多门,这才是美军一个师火炮的一半。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也就全歼掉美军一个团。因此,《亮剑》中,孔捷的一个军全歼美军的一个营已经很不错了。
抗美援朝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将领的作用不大。即使让李云龙去指挥孔捷的那个军,纵使是一位优秀的战术专家,也不会取得较大的战果。毕竟和美军在机械化程度方面相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