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直接把兵权给一个“无名之辈”韩信,这算不算历史第一豪赌?
不算。
第一,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确实有一点点赌博的意味。但他当时也没得选。
鸿门宴后,项羽把他发配汉中。又派章邯等人在关中堵他。为了麻痹项羽,他又采纳张良之计,主动把栈道烧了。
从外部形势来说,当时杀出汉中,对刘邦来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外部环境恶劣,内部呢?
内部的情况也不好。
刘邦的兵,有从丰沛就跟着他的楚国人。有沿路招募的魏国人、韩国人,还有关中仰慕他的秦人。这些将士跟着刘邦到汉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被发配到了偏远苦寒之地。
大家心里很憋屈!都想着快点打回老家,光宗耀祖。
刘邦如果能带着他们回去,他们当然愿意继续追随。
如果没办法带他们回去,他们自然也会偷偷溜走,自己单飞。不会一棵树上吊死。
大家是跟着刘邦造反,是为了发财,为了光宗耀祖的。不是为了追随刘邦而追随。
总之,在汉中期间,刘邦是内外交困。外部压力大,内部人心涣散,队伍不好带。又没人能拿主意。(张良当时不在)
而这个时候,萧何以人格担保,向刘邦推荐了韩信。
而韩信正好又是满肚子建设性意见,能助大家走出当下困境。
所以刘邦拜韩信做大将军,其实不能算作是豪赌。而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如果有稳妥方案,刘邦却不选,非要选高风险加高回报的,这才叫豪赌。
没有其他方案了,只能就这么着了。这不叫豪赌,这叫死马当作活马医。
第二,拜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刘邦并没有放权给韩信,不存在“刘邦做甩手掌柜,把个人命运,汉军的前途,都交给韩信豪赌”的情况。也不存在刘邦被韩信架空的可能性。
刘邦从进入汉中到杀回关中,前后也就不过几个月时间。韩信从拜将到协助刘邦杀回汉中,更是只有一个月。
韩信登坛拜将,属于火线提拔。他在军中本就没有根基。加之时间又短。别说刘邦不可能放权给他。就算刘邦愿意放权,愿意做甩手掌柜,韩信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威信,掌握全军指挥权。
所以很多人认为还定三秦之战,是韩信单独指挥完成的。刘邦并没有贡献。
其实是错误的认知。
不管是《史记》、《汉书》,还是《资治通鉴》。都清清楚楚写明了,刘邦才是还定三秦之战的总指挥。
韩信当时的角色,更像是参谋长。他负责汉军的部署工作,负责为刘邦制定完备方案。他是战略制定者,不是执行人。
执行人是刘邦。执不执行,怎么执行,一切均由刘邦裁定。
因此所谓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汉军还定三秦。实际上是刘邦、韩信以及所有汉军将士一起群策群力的结果。大家都有参与,并不是刘邦拜了韩信做大将军,然后他就什么都不管了,让韩信一个人捣鼓。
大将军和掌握兵权,从来就没有必然关联。
谁规定做了大将军,就一定能第一时间掌握指挥权。
这里额外提一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汉军靠诡计避开关中守军,也是错误认知。是后来的评书创作者为了让普罗大众更好理解当时情况,简化出来的版本。
韩信当初还定三秦的思路,要复杂很多。应该是“四面烟雾,三路出击”。
具体来说,就是部署老弱残兵修栈道。
暗地里让曹参、樊哙各率一部人马,走祁山大道,攻略凉州。
灌婴率一部,走子午道,出咸阳。
他和刘邦率主力,走陈仓道,出散关。
韩信的思路,是汉军多路出击,以兵力优势耗死章邯。
从兵法上讲,韩信分兵,有违常理。小孩子都知道攥紧一个拳头打人,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才更有杀伤力。
但韩信用兵,向来不拘常理。他清楚知道秦岭地势险要,很多地方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集中兵力走一路,看似能攥起拳头打人。但实际在战场上,受制于地形,兵力优势反而体现不出来。
如果劳师远征无果,挫伤士气,那后果将不可想象。
但三路出击就不一样了。韩信根本不用管章邯在哪里重点布防,只要一路突破,战场形势瞬间就能“反客为主”。(这一招刘备后来打汉中时就成功复制了)
当章邯的防线被击穿后,汉军立即聚集,攥紧拳头打人,打得章邯头昏眼花。
随后汉军又分兵,一路围困章邯,其它几路迅速向东、北、西三个方向进军。只用几个月时间就平定关中。
第三,韩信不仅在还定三秦期间没有独立指挥权,他在后来的彭城之战期间,也没有。
彭城之战,韩信有没有参与。历来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韩信参与了,也有人认为韩信没有参与。
不管他参与了没有,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韩信当时没有指挥权。汉军的指挥权和决策权应该还是由刘邦掌控。至于韩信,仍然只是刘邦的参谋长。
否则,无法解释这么窝囊的仗,韩信是怎么打出来的。
以韩信的本事来说,就算他发挥再失常,项羽就算再神勇,也不可能56万打3万,被后者打得丢盔弃甲。
彭城之战后,刘邦再次陷入困境。他的精锐尽丧,手上没多少兵。萧何把关中还能扛得动枪的预备役组织到前线,固然暂时缓解了刘邦的窘境。但靠着这些二三流部队,仍然无法与项羽对抗。
另一方面,魏王、赵王等墙头草诸侯倒戈,助项羽围殴刘邦。
此时汉军在战略上极为被动,三面被夹,有很大概率会被项羽拍死。
这个时候,张良来了,建议刘邦放韩信到外线作战,自由发挥。刘邦思索再三后同意,于是韩信这才初掌兵权。
其后,韩信率两万人北渡黄河,独当一面,先灭魏、再灭赵、后灭齐,不仅逆转形势,还把队伍规模发展到几十万。这才是韩信的崛起。(这也是《史记》韩信的本传中,记载他功劳是从平魏开始,而不是从还定三秦之战开始的原因)
刘邦当时可以不分兵,可以把韩信继续留在身边,可以选择不派韩信出去博一把。
但他如果这么做了,他就死定了。所以,刘邦在荥阳做出分兵决策时,他也是没得选的一种境遇。要么搏一把,要么被项羽弄死。两相比较之下,自然是分兵了。
至于韩信单领一军,慢慢发展,渐渐脱离刘邦掌控的问题。刘邦也考虑到了,曹参、张耳、灌婴等人协助韩信在河北作战,就是刘邦钉在韩信身边的一群“楔子”。韩信敢有异动,曹参等人随时能抽走大部队。
要是没有这些“楔子”,刘邦怎么可能连着两次从韩信手上带走部队?
只不过,刘邦没想到韩信本事那么大。几次沦为光杆司令,又几次东山再起。
灭了项羽后,刘邦又轻松夺了韩信兵权,并把韩信改封到楚地。结果韩信在楚地居然又练出了一支军队。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才下定决心,罢了韩信的王爵,降封为没有封地的淮阴侯。
总的来说,粗看刘邦与韩信,确实能给人一种刘邦把兵权交给韩信豪赌的错觉。但细看下来,刘邦才没那么缺心眼。一切尽在他掌握中。韩信就像个缺乏城府的小孩子似的,屡次被刘邦榨取剩余价值。
刘邦把兵权给韩信,根本不算什么“豪赌”!
韩信到底是不是一个无名之辈呢?这个得看在什么地方!
事实上,韩信在项羽的军营里面的时候,可能确实是一个“无名之辈”,因为项羽的队伍里面有很多贵族,也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
但是在刘邦集团,就另当别论了!
咱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韩信不是“无名之辈”,在刘邦集团那里应该算是有文化,懂战略的高材生
韩信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他确实可以说是“无名之辈”,就像一个博士生在一线城市,那就是“无名之辈”,很难有什么“脱颖而出”的机会?
也很难被重用!
但是,一个博士要是到农村地区,那么它就是一个人才了!
同样的道理,在古代社会,韩信这样的知识分子,那绝对是比博士生更加厉害了!可以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
那么,他到刘邦那里之后,他就不是“无名之辈”了,而是鼎鼎大名!
因为,刘邦的队伍,大都是“大佬粗”啊,很少有知识分子呀!
像这个刘邦!本身就大字不识几个。
其二、在“布衣将相”里面,韩信的学问还算比较突出了!不算无名之辈,而是后起之秀
刘邦是布衣出身,没有多少文化,就连他手下的文官武将们,也大都出自比较贫寒的家庭。
在楚汉战争中立过功劳,到汉朝建立后出任丞相和将军的许多人当中,张良的出身最尊贵,是韩国的公子。
其次,就是萧何和曹参,一个在沛县做过文书,一个是沛县的监狱官,在封建社会里,这都是官职卑微的小吏。
再其次,像陈平、王陵、郦食其等人,都是布衣,没有做过官。
在鸿门宴上保护过刘邦的樊哙,是宰猪的屠户。大将周勃是织草席子的手工业工人兼吹鼓手。
大将灌婴是个绸布贩子!
他的手下基本上都是“布衣将相”,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所以说韩信到了刘邦这里,到了刘邦统治的汉中地区的时候呢!
其实,韩信就相当于是“香馍馍”了,也就是大家比较羡慕的“抢手货”,而且作为一个低级军官,能够被萧何这样的“二把手”看中,而且三番五次的向刘邦推荐!
说明刘邦的队伍里面,本来就特别的缺乏这些个有知识的读书人和人才!
所以,刘邦直接把兵权交给韩信,这个事情确实不算是“赌一把”,也确实不算是一场“豪赌”,更加谈不上是“历史第一豪赌”!
其三、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一场豪赌,应该是周文王启用姜子牙
你想一想,姜子牙都是80多岁的老头了。哪个人敢用这样的老头子?相对于来说。在战争年代,20多岁当将军的人多的是!
这个不算什么冒险的任命。
事实上,战争年代,好多20多岁就当师长、军长的人,一大堆呀!
而且,战争年代本来就是年轻人的时代,年轻人被重用、被提拔,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个楚霸王!不是也非常年轻嘛!而且被认为是非常有能耐的人。所以说刘邦直接把兵权交给韩信并不是一场“赌博”,更加谈不上是一场“豪赌”,而是名至实归,非常正常的事情。
就像一个很年轻的博士,到了山沟沟里面,马上就可享受处级待遇,这个也很正常。
但是,如果一个年轻的博士在大城市里面,直接担任封疆大吏,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就是人才的“物以稀为贵”。
说白了,就是人才密度的问题,刘邦集团啊,他的人才的密度非常低的,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
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一旦进入了刘邦集团,要么就不会被任用,要么可能会被杀掉,只要刘邦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壮志,他肯定得重用的韩信这样有谋略有文化的人才。
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
一起走近历史和现实!@龚柳辉
且看刘邦当时的处境,为了让项羽觉得自己不会与他争夺天下,入蜀时自断后路以表决心。
不是麻花看不起那些跟着刘邦从老家打到关中的“混混”们,毕竟按照秦朝的兵役制度,这些人都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但问题是这些人,让他们带带兵,冲杀一番或许还行,但在大的战略方向上根本就不太可能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
汉初三杰影视剧形象
而这一点,刘邦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但他又不甘心一辈子偏安一隅,尤其是天府之国比较养人,他怕自己就此沉沦。
而且,说白了,他刘邦就算愿意在巴蜀之地养老,那些一路跟着他打拼的兄弟不愿意啊。
中国人大多都是“家乡宝”,就算要养老也得回家乡啊。况且,这些人跟着刘邦不就是看刘邦还有点成大事的样子,准备跟着他建功立业,好成就一番功名,不然谁会跟着刘邦走南闯北的送死?
因此,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作为“老板”的刘邦都不得不杀出去和项羽挣个你死我活,而这其中又以那些在刘邦这已经混得还算不错的人,就比如萧何。
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
与其说刘邦用韩信是一场豪赌,倒不如说是萧何在赌,人家刘邦一开始压根就不怎么待见韩信。
若不是萧何屡屡力荐韩信,甚至不惜亲自将已经离开了的韩信追回,并用身家性命作为担保才使得刘邦用了韩信。
也就是说,要不是萧何,也就没有后来那些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典故了,刘邦能不能打败项羽都是个问号。
韩信影视剧形象
从这也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韩信,刘邦是否会出去和项羽一较高下?
答案是必然的,就算没有韩信,刘邦也会和项羽争一争,理由上面说过。
那么既然如此,刘邦也就不存在赌韩信了,反正自己都是要去干项羽的,照这逻辑,那不就是用谁都是在赌?难道刘邦就有比韩信更好的选择?
刘邦影视剧形象
?刘邦没得选
这个上面也说过,刘邦手底下那群人,本事是有,但绝对没有能挑大梁的,这一点刘邦比谁都清楚。
既然如此,他自然是不可能让这些人去带兵和项羽刚正面的,毕竟去了也是送菜,何必呢。
基于无人可用,又飞得和项羽干上一仗,那么这个明明没啥名气却又被自己很是倚重的萧何冒死举荐,为何不试上一试呢?
霸王影视剧形象
而且,真正让刘邦下定决心用韩信的原因,既不是萧何的力荐,也不是手下真无人可用,而是韩信自身的那种气场。
也就是韩信在刘邦这得不到重用后果断选择离开的这种决心应该才是打动刘邦的地方。
厉害的人往往都与一般人不太一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傲气,绝不会扭扭捏捏,出现什么要不我再等等之类的情况。
而刘邦,别看他一天流里流气的,能让那么多人才为他服务又岂会没有这点眼力劲?
刘邦影视剧形象
心中有底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人家刘邦对于和项羽一决雌雄还是有点底气的,韩信的表现只不过是让他心里的底气更足了一点罢了。
这事还得从项羽大封天下那会说起,刘邦被封到了汉中,鄣邯等一批秦朝降将被封到了关中。
这里面就有点意思了,既然鄣邯这些人都是秦朝的旧部,项羽对于他们来说就有着亡国之仇,就算如今降了,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鄣邯影视剧形象
这一点不舒服自然也被刘邦看在眼里,也算是刘邦的一点底气。
加之关中可是刘邦打下来的,又治理了那里一段时间。可别小看这一段时间,虽然一开始刘邦花天酒地,但在张良、萧何等人的劝说下,刘邦开始励精图治,所以在关中地区刘邦是有着一定群众基础的。
而且刘邦从入汉中到出汉中也就那么几个月的时间,百姓就算健忘,也没那么快。
刘邦入关中
还有一点,刘邦除了在关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还有就是当年他打关中时收编的那一部分秦军旧部了。
这部分人虽然最终没有跟着刘邦去汉中,但心中也一直记得刘邦的好,一旦刘邦卷土重来,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说,韩信虽然对楚汉战争起到一定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但并不是全部的作用。
刘邦就算最终错过了韩信,由于韩信最早在项羽那也不受待见,因此也不会再去项羽那,所以估计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暗度陈仓
?结语
毕竟还是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项羽作为楚国贵族阶级的代表,他夺去了天下后竟然开历史的倒车,搞什么分封制,以至于差点把秦朝推进历史的进程的那一点努力给白瞎了。反之,刘邦选择继承了秦朝的优点,同时又建立了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环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不算豪赌,顶多算是死马当活马医。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似乎韩信一出场就是巅峰,而刘邦也是在刚结识韩信时,马上就把兵权交给了他。
因此,就得出一个结论,刘邦当时是在赌,并且还是一场豪赌,只不过是他运气好,“慧眼识珠”得到了韩信这个“兵仙”,最终赌赢了而已。
实际上,这种想法有一个误区,就是按照刘邦的行事风格,根本就不可能刚认识韩信直接把兵权交给他。
换句话说,刘邦在最初接纳韩信,并拜他为大将军,真不是因为韩信能打仗,至少在一开始不是。
只不过,刘邦之后因为迫于局势窘迫,才不得不考虑韩信,并且,韩信在后来的成长也确实出乎了刘邦的预料,因此这才逐渐放权给韩信,说白了,韩信最终能成为“兵仙”,属于刘邦的意外收获而已。
韩信刚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根本就不拿正眼瞧他。
史载,韩信原本是项羽的部下,当初跟着项羽时,韩信经常给项羽提建议,可惜项羽不吃他这一套,从来就没听过。
毕竟当时项羽风头正劲,麾下也有范增这样的高级幕僚人才,而韩信则名不见经传,项羽不重视他也理所当然。
而在刘邦入蜀之后,韩信选择离楚投汉,追随刘邦,但依然是不受重用。
甚至,当时韩信还差一点被处斩,若不是夏侯婴看他相貌威武,且出口不凡,救了他一命,估计韩信早已成了一撮黄土了。
但饶是如此,刘邦依然没正眼瞧过韩信一眼。
而在被夏侯婴救了之后,韩信在刘邦手下,当了个管仓库的小吏,纵然是有千般计谋,奈何没有施展的机会,只能是望洋兴叹。
直到后来发生了“萧何追韩信”这个典故,刘邦才总算知道并正视起韩信这个人来。
由此可以看出,韩信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刚结识刘邦就马上得到重用的,而在刘邦正视韩信之后,也并没有马上放权给他。
萧何追回韩信后,刘邦听从萧何劝导,拜韩信为大将军,并且在听了韩信的一番“高谈阔论”后,不仅深以为然,还懊悔得到韩信太晚。
要是光听“大将军”这个名号,确实颇为唬人,再加上刘邦的反应,好像刘邦对韩信确实很重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韩信对刘邦的一番出谋划策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当时刘邦的心里,却并不是像他表面上那样“深以为然”。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刘邦的时代,距离那个著名的“纸上谈兵”典故并没有过去太久。
“纸上谈兵”,是指当年战国后期,赵国的赵括不考虑战场实际情况,只照着兵法上说的去打仗,最终落了个惨败,自己也在乱军中被射死。
赵括死的时间,为公元前260年,而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则是公元前206年,这中间,仅仅过去了五十多年的时间,相信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刘邦,不可能没听说过这件事。
因此,韩信当时的一番高论,即便是有独到之处,但凭着几句话就让刘邦把兵权交给他,那未免也把刘邦想得太简单了。
那么,话又说回来,刘邦为何会许给韩信一个大将军的称号呢?这就要说到刘邦当时的高明之处了。
韩信出身很低,并且来自于项羽阵营,这是人皆尽知的事实,另外,他在项羽的手下时,地位并不高,仅仅是一个郎中,这个职位类似于参谋,但他却那种不受重视的参谋。
但就是这么一个出身低,且不受重用的人,如今到了刘邦这里,被刘邦拜为大将军,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会引起什么效果?
那必然会让天下人认为,只要自己稍微有点能力,前去投奔汉王刘邦的话,那么肯定会高官得坐、骏马得骑。
最重要的是,汉王刘邦不在乎出身和背景,甚至不在乎有没有前科。
这就是刘邦最初拜韩信为大将军的真实目的,而通过之后的诸多人才相继投奔,说明刘邦这一招达到他想要的目的了。
并且还有一点,当初萧何在推荐韩信时,刘邦说得十分清楚,是看在萧何的面子上,才启用韩信。
王曰:“吾为公(指萧何)以为将。”---《史记》
所以,正如前文所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最开始的时候,真的不是因为韩信会打仗,只不过是玩了一出“千金买马骨”的戏码而已。
既然刘邦是抱着特殊的目的启用韩信,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豪赌了。
而在此之后,韩信又坐了很长一段时间冷板凳,虽说他“还定三秦”的策略很好,但刘邦依旧没有直接放权给他。
还定三秦之战,是刘邦创业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役,刘邦通过此战,成功地将项羽意图通过三秦王阻止他东进的计划粉碎。
这场胜利,很多人归功于韩信,说是他提出了建议,并且也是在他的单独指挥下,刘邦才会取得这样的胜利。
但实际上,韩信此时并未带兵,关于他带兵的记载,直到灭魏取代时才出现。
并且,还定三秦之战如此重要的战役,却并没有韩信实战的任何记载,只有刘邦“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这句话。
更重要的是,刘邦所部署的诸将中,也不见韩信的踪影。
当时都有谁参与了还定三秦之战呢?据《史记》记载,有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就是没有韩信。
而此战的总指挥,《史记》和《汉书》中也说得明明白白,就是刘邦本人。
也就是说,即便是刘邦拜了韩信为大将军,但并没有对他放权,而韩信在当时也只是一个参谋的角色,一个为刘邦提供建议的人。
而这个建议最终能不能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都要看总指挥刘邦的意思。
还有,整个还定三秦之战的成功,也并不是完全得益于韩信的建议,更准确地说,是韩信以及刘邦,再加上一帮武将们群策群力的结果。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被后世传唱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典故,实际上,这个典故是在元代才最终成型的,元代的戏曲家进行了部分改编后传唱,这才让后世将这个典故误以为是正史。
说白了,这个典故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刘邦为了迷惑项羽,听从张良的建议烧了自己后路(褒斜道行军栈道),以示自己绝无东归之意。
暗地里,刘邦则是御驾亲征,带着大军从故道攻击关中,但无法突破陈仓,导致当时进退两难。
而后来的所谓“暗度陈仓”,实际上是刘邦得了手下一个叫做赵衍的帮助,赵衍因为是汉中人,对当地的地形很熟悉,给刘邦指了一条隐秘的小道,这才得以让刘邦突袭了章邯。
赵衍本人也因为这个功劳,在刘邦称帝后被封为须昌侯。
“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这件事在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由此就能说明,韩信在当时的地位并不高,刘邦出征都没有带着他,更谈不上有什么兵权了。
那么,韩信什么时候才开始被刘邦重用的呢?准确地说,应该是在彭城之战后。
彭城之战,是刘邦定三秦后遭遇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惨败,刘邦本想趁着项羽孤立无援的时机,一举将其剿灭,为此刘邦还联合各路诸侯,拉起了56万的大军。
而当时项羽的兵力明显逊色于刘邦,但就是在这种极为恶劣的局势下,项羽兵行险招,采用闪电战的策略直扑刘邦,而面对项羽的突然袭击,刘邦的诸侯联军顿时一片大乱。
最终,项羽先是在彭城附近,斩杀刘邦部众十万人,之后又一路追击,又在灵璧斩汉军十万人,而刘邦本人也几乎在此战中丧命,最后仅带了10余名骑兵突围而逃。
整个彭城之战,以刘邦全军覆没而告终。
而在此战中,韩信却立了一些功劳,当然,他的功劳不是抵抗项羽,要是他真的能抵抗住,刘邦也不至于仅带十余人仓皇而逃。
他是在刘邦大军溃败后,及时收拢溃兵,并将这些溃兵带到了荥阳与刘邦会和,这一点对当时的刘邦极为重要。
在此之后,刘邦靠着这些收拢回来的溃兵,又加上吕后的哥哥吕泽,以及萧何带来的关中士兵共同支援下,最终才拖垮了项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韩信收拢溃兵的功劳,是刘邦开始重用他的一个起点。
同时,在彭城惨败后,刘邦清醒地认识到诸侯联盟不可靠这个事实,同时也明白在军事上自己不如项羽,而这个时候,张良就提出了那个足以影响汉朝历史的建议。
“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张良
当时,张良的核心思想是争取黥布和彭越,同时重用韩信,并信誓旦旦地告诉刘邦,只要刘邦照他说的做,那么必然能灭掉项羽。
黥布和彭越暂且不说,单说韩信,张良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刘邦把韩信放到外面带兵,让他自由发挥。
而刘邦在后来确实也按照张良说的做了,通过事实证明,张良的策略丝毫不错。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邦才算是真正让韩信独当一面,拜韩信为“左丞相”,位列于诸将之上。
这一年是公元前205年,从这一年一直到公元前202年,这三年可以说是韩信的“神话”之年,他横扫诸侯,所向披靡,而“兵仙”这个称谓,也是在这期间流传开来的。
所以,通过韩信的经历就能够看出,刘邦启用韩信是有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的,并非是刚见面就直接把兵权交给了他,而是通过观察、历练后,同时加上彭城之战后无人能抵挡项羽的尴尬局势,以及听了张良的建议,这才开始启用韩信,因此,这算不上豪赌,最多只能说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刘邦直接把兵权给一个“无名之辈”韩信,这算不算历史第一豪赌?
韩信在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之前,确实是个无名之辈!
然而刘邦将兵权直接交给一个无名之辈的韩信,并不是豪斗!
为什么说不是豪斗呢?
山野老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实践证明,刘邦有知人之明。
韩信之前,刘邦重用了张良。
刘邦在重用之前,张良也属于“无名之辈”。
刘邦与张良仅有过一次谈话,刘邦通过这一次谈话,就对张良深信不疑,而且予以重用。
实践证明,刘邦重用张良是正确的选择。
由此,刘邦更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知人之明。
二,刘邦相信萧何的知人之明。
韩信是萧何向刘邦推荐的。
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之前,有过考察。
萧何的考察,就是韩信多次与萧何交往。
萧何与韩信的交往,让萧何认识了韩信。
当韩信得不到刘邦重用后,韩信失望地离开了刘邦的军营。
萧何月夜追回韩信后,对刘邦推荐说:“如果汉王只想长期呆在汉中,韩信这样的人用不着;如果汉王想东进,那么韩信这样的人就非留下来不可。”
萧何还建议刘邦筑坛封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接受了萧何建议,筑坛封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萧何的信任。
刘邦信任萧何的知人之明。
三,刘邦当面进行了考察。
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后,并没有立即将军权交给韩信,而是与韩信进行了交流。
刘邦开门见山地说:“丞相多次向我推荐大将军,大将军你有什么计策对我讲呢?”
韩信将刘邦与项羽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比较。
第一点:韩信告诉刘邦,从实力看,项羽很强大,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
这一点,刘邦也承认。
第二点:韩信告诉刘邦,从奖励军功方面看,刘邦比项羽强。
项羽虽然爱护士卒,但是也贪财,对有功之臣,舍不得奖赏。
刘邦正好相反,不尊重士人,却愿意奖励军功。
两相对比,刘邦比项羽得人心。
第三点:韩信告诉刘邦,项羽残暴,活埋了二十万秦军,却重用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三人,这让三秦百姓充满仇恨。
刘邦占领咸阳,约法三章,赢得了三秦百姓的民心。
由此,韩信下结论说:“如今汉王东进关中,只要一封书信就可以搞定!”
刘邦听了韩信的分析,对韩信十分赏识,悔恨自己认识韩信太晚了!
综上所述,刘邦对韩信的重用是很慎重的,并不是一次豪斗。刘邦直接就把兵权交给韩信之前,而是在萧何的多次推荐之后,刘邦对韩信进行了亲自考察,确认了韩信的谋略后,才将兵权交给韩信。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当中,总是认为,韩信当初之所以从刘邦那里跑路,最主要的原因是一直不受领导重视,在巴蜀职场不得意的缘故。
明明自己这么有才,却一直在底层混,太委屈了。
因此很多人就有这么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韩信官不大,在刘邦手下属于“无名之辈”。
然而,现实情况是,人家可并非是个无名之辈,而是治粟都尉。
汉王既至南郑,诸将及士卒 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还者, 韩信为治粟都尉 ,亦亡去。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时韩信担任的这个治粟都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呢?对比后来汉元封年间,桑弘羊所担任的职位,就能看出汉时治粟都尉的地位了。
桑弘羊为治粟都尉 ,领大农 ,尽代仅斡天下盐铁。
桑弘羊担任治粟都尉之时,兼领大司农之职,主抓财政这一块,属于后勤保障领导。
而当时刘邦在巴蜀之地之时,管理汉军后勤的大总管,是萧何,因此韩信当时应该属于萧何的直接属下,甚至是副手,两人之间属于极其亲密的工作关系。
因此萧何才会对韩信知之甚详,这也为萧何月下追韩信,给出了一个相当合理的理由,萧何作为韩信的直系领导,自己手下能力有多强,他是最知道的。
而作为一名后勤保障领导,说韩信跟刘邦不常打交道,那肯定也是很难解释的。最合理的解释是,韩信跟刘邦,其实也是经常见面的那种,韩信的本领刘邦多少也知道些。
那么为何一直等到这个时候,非得韩信跑路了,萧何才赶紧追上韩信,然后力荐韩信担任大将军呢?而刘邦也立即答应了呢。
那是因为,汉军出关跟项羽PK的时刻,终于到了。而这个时候,谁来做大将军,在刘邦眼里,韩信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咱们先看看时机的转变
在以往,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刚开始,汉王刘邦因为干不过项羽,所以才被迫忍气吞声去汉中。
然而在《汉书.萧何曹参传》当中,却是这样记载的:
“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
刚开始,刘邦被欺负了,很不爽,他的态度是想硬碰硬,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但他的手下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老大,歇停歇停,好死不如赖活着。
好不容易打下天下,何必非要跟小命过不去,刘邦看群情如此,也只好顺从众意,想去巴蜀混吃等死,行,那咱就走吧。
当一帮小弟看到还未开发的巴蜀之后,可就傻眼了,这都是啥呀?咱来这里是享福还是开荒呢,很快不少军官、校尉们便开始后悔了,跑路了。
回关中,打回老家去,成为了汉军的普遍思想,而这也正是刘邦一直等待的时机。
刚开始我说打,你们说不想打,怎么样,如今都想打了吧?
当然,打仗肯定得有大将军,让谁当比较合适呢。
刘邦选择了韩信,萧何的大力推荐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刘邦也是这么想的。
刘邦的选择
对于刘邦来说,立韩信为大将军还有三方面的考虑:
一、知己知彼
韩信在项羽那边工作过,做过执戟郎中的工作,他对楚军的作战、排兵布阵以及项羽方面各将领的作战水平、特点都有了解。
因此,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方面来看,选择一个熟悉楚军军队的韩信,当汉军的大将军,对未来汉军和楚军作战,非常有利。
二、有利于严明军纪
既然出关要办大事,那军队的纪律自然是最重要的。
想要塑造一支百战不殆、军纪严明的队伍,那找一个关系不错的,不行,身边樊哙、曹参这群人,跟自己太熟了,很容易徇私,造成军纪涣散。
因此,找一个跟大家不太熟的将军唱白脸,震慑那些平时懒散惯了的沛县帮,还是非常必要的。
三、韩信本身能力强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韩信本身能力比较强,打铁还需自身硬,刘邦能够坚定拜韩信为大将,自然是经过观察过的,确认其是个人才。
像刘邦这种一代雄主,自然不可能去豪赌天下,毕竟人家可不是职场小白,不知根知底,怎么可能去做这么重要的决定。
因为,即便是萧何介绍,倘若韩信真的是个水货,毕竟丢大人的,可是他刘邦自己呀。
公元前206年11月,刘邦选定黄道吉日,命人高筑将坛,斋戒沐浴后,按照全套礼仪,授金印、兵符、斧钺,赐宝剑,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军。至此,兴汉三杰全部归位,刘邦为夺取天下吹响了嘹亮的号角,迈出了矫健的步伐。
(刘邦韩信剧照)
从流程上看,这绝对不是一场随随便便的拜将仪式。说刘邦是豪赌,那是把刘邦看得太轻浮了,因为刘邦从来都不是任性的人。说韩信是无名小卒,那是把韩信看得太肤浅了,因为韩信在夏侯婴和萧何面前已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刘邦对此也有初步的了解。就像一场相亲,虽然交往的时间不长,但两人都考虑过彼此合不合适,再加上红娘极力牵线撮合,两人开始恋爱也就水到渠成了。
韩信为什么要离开如日中天的项羽,反而转身投奔实力弱小的刘邦呢?
项羽分封天下后,诸侯罢兵就国。就在这时,韩信选择了离开项羽投奔刘邦。理由有三:其一韩信满腹的才华一直得不到施展,在楚营三年还是“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其二:韩信看清了项羽的格局,对项羽彻底失望了,在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优的情况下,项羽却放弃大好局面,不占据关中为王,却选择了徒有虚名的衣锦还乡。其三:鸿门宴上刘邦全身而退,让韩信看到了刘邦的能力和汉营团队的力量,对草根出身的刘邦有了好感和期待。
(韩信剧照)
名不见经传的韩信是怎样做到让刘邦心服口服的呢?
夏侯婴和萧何的举荐,让刘邦对韩信有了基本的了解。韩信刚到汉营时,只是一个仓库管理员,这个职位比在项羽帐前做执戟郎还要低。那心高气傲的韩信为什么离开呢?因为韩信也要吃饭,也要有一个落脚安身的地方,所以他选择了等待,选择了观望。有一次,韩信犯了事,按律当斩。与此案关联的十几个人都被处斩了,轮到韩信时,他大声对夏侯婴喊道:“汉王不想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呢?杀了我你们会后悔的!”夏侯婴看韩信相貌威武,言语豪迈,就和他聊了起来。这一聊,夏侯婴对韩信的见识和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知不觉就被他圈粉了。于是夏侯婴进言刘邦,刘邦为照顾夏侯婴面子,给韩信封了一个治粟都尉。
因治粟属于萧何管理的事务,经过夏侯婴牵线搭桥,韩信由此结识了萧何。萧何发现韩信天天喝酒睡觉,事情却打理得井井有条。一聊天,萧何发现韩信满腹经纶、文韬武略、不同凡响,大为惊叹之下也被韩信圈粉了,于是萧何也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一开始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听说萧何也跑了才开始重视起来。萧何把韩信追回后,刘邦认为值得萧何如此屈尊降贵极力举荐的人,必然是个大才。所以在萧何一而再再而三的恳请下,刘邦终于决定拜韩信为大将军。
(萧何韩信剧照)
韩信为刘邦献上的对策,让刘邦十分赞赏。拜将后,刘邦和韩信有一段策论。这个策论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刘邦问:“大将军可有定国安邦的良策?如何与项王一争天下?”韩信则反问:“大王,您同项羽比,谁高谁下?”刘邦沉默良久才说:“我自愧不如呀!”韩信乘势说:“不仅是您,天下人都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我知道项王的弱点,项羽的勇猛,只算匹夫之勇。项羽的仁义,只是妇人之仁。虽霸天下,不居关中而都彭城。驱义帝于江南,使得人心尽。三秦之王本为秦将,欺骗部下投降了项羽,使得二十万降卒被坑杀。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而您入关中时秋毫不犯,与民约法三章,深受百姓拥戴。如果大王起兵,一声令下即可夺回三秦之地。大王以关中、巴蜀为根据地,则可与项羽进行对峙。如果分兵北上,夺取魏、代、赵、燕、齐诸国,拓宽战略空间,则与项羽展开消耗战。不出五年,项羽就要被拖垮。最后夺取天下的一定就是您了!刘邦听后大喜,自感相见恨晚,从此对韩信言听计从。
(韩信剧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一举夺取关中,让刘邦折服,也让天下惊叹。在项羽进攻齐地之际,韩信建议决计出南郑、夺取关中。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一边派樊哙、周勃率军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一边亲率大军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章邯从废丘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韩信派兵分两路追击,在壤东、好峙两地再次击败章邯,俘虏了章邯的弟弟章平,围困章邯残部于废丘。随后韩信分兵进攻董翳、司马欣,一路攻城略地,战无不胜。这一战让天下侧目,让韩信一举成名。其实这还只是韩信传奇军事生涯的开始,紧接着,他又平定魏国、东进伐赵、迫降燕国、计灭齐国,最后决战垓下,一举击败了项羽。
(韩信剧照)
总结:事实证明,刘邦没有用错韩信。这也不算豪赌,应该是彼此成就。刘邦的底牌不是一文不值,韩信这张头牌也不是花拳绣腿。刘邦、萧何、张良、韩信这四人,倒像一个古典版本的F4组合。刘邦是队长,是一个懂得分工、敢于授权、精于沟通的队长。刘邦不够精细,可萧何精细呀,里里外外萧何都安排得妥妥帖帖的。刘邦不思长远,可张良善于谋划呀,远的近的的都计划得周周全全的。刘邦打仗不行,可韩信善战呀,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刘邦问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看似什么都不会,可他会用人呀!把方方面面的人用好了,那就是真本事。把形形色色的人用对了,那就是大赢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多人认为,刘邦之所以把韩信这样一个在当时的无名小卒封为大将,完全是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是一次豪赌。也就是说,他就赌萧何的眼光是正确的,赌萧何看人是准的,没有忽悠他。
那么,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呢?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偏颇的。
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并不是什么豪赌,甚至连赌博都不是。
说刘邦封韩信为大将,连赌博都不是,意思是不是说,刘邦封韩信恰如其分,刘邦认定了韩信是一个军事天才呢?
这肯定也不是的。刘邦其实一直都不怎么认可韩信。最初韩信来投奔他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把韩信当回事。夏侯婴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就让韩信当一个管后勤的小官。其实,夏侯婴之所以看得起韩信,是因为他觉得韩信是一个壮士。照理说,一个壮士最好就应该让他去带兵打仗,而刘邦却只是让他负责官粮,可想而知,刘邦从来没有认可过韩信的军事才干。
后来,萧何不断给刘邦推荐韩信,刘邦也没有认可他,并不觉得韩信是一个有多了不起的人。只是后来,萧何一再要求,又搞出了一出“月下追韩信”的事情,刘邦最
可见,刘邦对韩信进行分封,更多的是看在夏侯婴和萧何等人的面子上,是对夏侯婴、萧何等人的一种认可,不是对韩信的认可。
刘邦之所以认可夏侯婴与萧何,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是刘邦的好朋友。刘邦对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一向是不错的。另一方面,当时刘邦正处在众叛亲离之中,很多人都纷纷离他而去了。如果他那时候对他的铁杆朋友再不信任,铁杆朋友给他说的话,他再不听的话,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离他而去,那时候他就没有朋友了。
那么,既然刘邦并不是非常认可韩信的军事才干,他为什么就敢把韩信封为大将,并且把自己的兵权交给韩信呢?
其实,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刘邦不需要打仗。不需要打仗,因此究竟由谁来带兵,本身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当时,项羽把刘邦封在汉中,刘邦带着他的军队到汉中去。之所以有很多人逃离了刘邦的军队,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到偏远的汉地去。毕竟如果到汉地去,他们会离开自己的家乡,所以才纷纷逃遁。
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就要分析一下当时刘邦的心理。刘邦当时考虑的,还不是和项羽作战的问题,因为当时刘邦还没有那样的能力。刘邦考虑的,是如何把他的军队保住的问题,是如何让军心不涣散的问题。
所以,当萧何给刘邦推荐,让韩信当大将的时候,我想,刘邦当时的头脑里,肯定有一个闪念。这个闪念就是,他的队伍里,确实是需要有一个大将。这个大将,不是用来指挥打胜仗的,而是用来稳定军心。至于这个大将能不能打大胜仗,那是后来的事情,不是现在的事情。
那么,这个大将应该是谁呢?
刘邦当时就想到,肯定不可能是周勃、曹参、灌婴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们究竟有几斤几两,大家都知道。封这样的人为大将,并不能够达到提升士气,稳定军心的作用。
韩信不一样,韩信就符合刘邦的标准。一方面,韩信是从项羽那边来的,也就是说,是来自于“大地方”的。正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韩信是大家都不熟悉的。因为不熟悉,所以他的身上更加具有神秘性。而他本身是一个无名小卒,刘邦却把他特别地提拔起来,这更增加他的神秘性,这让大家都会想,这个韩信看来真的有那么两下子啊,否则的话,韩信也不可能被刘邦提拔起来了。
至于韩信究竟能不能打仗,那是将来的事,刘邦有的是时间观察。刘邦可以和韩信交流观察,可以看他带部队观察,可以看他练兵观察。如果在观察中,发现韩信不行,随时可以换。
不过,后来通过观察,发现韩信很厉害。尤其是后来使用了“暗渡陈仓”的计策,以及后来一系列军事行动,刘邦对韩信便越来越相信。因此,就放放心心把军队交给他,让他指挥作战了。
(参考资料:《史记》等)
无名之辈韩信,到刘邦那里被火线提拔为大将军,表面上看,这的确是第一豪赌。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1、韩信的大将军之路。
一代奇才将要横空出世,翻来覆去没有适合他的岗位。韩信首先在项羽、项梁的反秦队伍里混,干了令许多新兵都羡慕的工作"执戟郎中",这个有利于提拔的工作,并没有引起韩信的兴趣。
没过多久,他跳槽刘邦,干了后勤工作,虽然也不满意,但是更不满意的事情也让他碰到了,犯了罪,要掉脑袋的。韩信何止是绝望呀!遗憾刘邦没有认出闪闪发光的金子:"沛公,你难道不想得天下了,得天下为什么还要杀他这样的人?他的呐喊引起了刘邦的司机夏侯婴的注意,能这样喊话的,不是一般人!他向萧何推荐了韩信,继而也让刘邦高看了他一眼,不仅免去死罪,而且在原工作上被提拔了。按说,韩信应该满意了。可是,没多久,他又没有了激情,想走。走归走,却挡不住韩信生命里的一个重要的贵人萧何的出现。
萧何听说韩信要走,十分焦急,来不及向刘邦汇报,直接趁着浓浓的月色上路了,好歹总算把韩信追了回来。
萧何把韩信追回来后,他直接去找了刘邦,建议:韩信是金子,需要大用、重用,能发出炽热的光。刘邦挺大方,对萧何说,封他为将军。谁知,萧何说不行!非大将军不可!并且还需要斋戒、沐浴、筑坛拜封!
"多年的媳妇方才熬成婆",韩信凭什么官居高位?此事非小,刘邦拜完韩信大将军之后,决定当面考核一下,毕竟自己的最高军政首领,还不认识呀!叫来韩信,刘邦虚心请教,韩信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深谋远虑,完全征服了刘邦,韩信的率才正是他需要的。
2、韩信大将军之路的几点思考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韩信能当上大将军一方面是他自己认为自己有才能,能胜任高位。另一方面,刘邦公司,需要进一步发展,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最佳匹配。是一种"供","需"关系。就好比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应届生到一家公司被聘为CEO。
而韩信在项羽哪里得不到理想的发展,那是因为韩信有着项羽同样的军事天赋。
用人谨慎。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虽然是经过萧何的强力推荐,但事后,刘邦还是对韩信进行了面试考核,在肯定其才能后,表达相见恨晚之意。他认为与强势的对手项羽对弈,需要蹈光隐晦,才能稳步发展。
综上:刘邦直接把兵权给无名之辈韩信,不是豪赌。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刘邦把兵权交给韩信,算不上豪赌。首先我们应该理解豪赌的概念是什么。所谓“豪赌”是指拿丰厚的赌资去孤注一掷,三瓜二枣能算吗?当时的刘邦也看就要成“光杆司令”了,那来的豪赌?所以用韩信只能算他想寻找一线希望罢了。
(刘邦剧照)
刘邦从沛县起兵,先是自己领着一帮兄弟小打小闹,期间也打败过小股秦军,取得了若干块小地盘儿,总之,转悠一年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以致于老家丰邑还被雍齿献给了魏相周市。
如果刘邦当时实力稍微强大一些,首先周市不敢打丰邑的主意,其次雍齿也不会不战而降。
接下来,刘邦数次攻打丰邑,结果均被雍齿打退,由此可见其弱的程度。由于连连受挫,刘邦竟然还大病一场。所以,刘邦不仅实力不济,而且精神难以振作。
(刘邦与张良剧照)
后来,刘邦想去投奔楚王景驹,好借对方的力量夺回丰邑,结果走到途中发生了两二件事情,由此也改变了他的命运。一、听说景驹死了,是被项梁杀死的;二、遇到了张良,原来张良也准备去投奔景驹。最终的结果是,二人一起去投奔项梁。
项梁借三千人马,助刘邦去打丰邑,这回雍齿没有抵抗,而是弃城而逃。此后,刘邦跟着项梁混了一年多。在这一年里,他先在今河南、安徽、山东一带同秦军周旋,最后熬成了楚国大将兼武安侯,独当一面。而项梁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战死,所以刘邦有了单飞的机会。
(项羽剧照)
也许有人要问,项羽呢?项羽允许刘邦飞吗?其实当时的项羽还没有兵权,泥菩萨一个。早在项梁同章邯在齐国开战的时候,项羽同范增也在中原攻城略地,或有时与刘邦协同作战。而当项梁战死,那个曾经被拥立的“招牌王”楚怀王熊心,马上站出来主持大局,急不可耐地要做真正的王。于是,他速迅将项羽与刘邦的军权都揽入怀中。
接下来,楚怀王开始玩起了小计谋。首先,他将手中人马分成两路,一路由刘邦率领,一路由宋义率领,项羽听命宋义。其次,他提出了两个人任务,一是西取关中,进咸阳,真捣秦国心脏;二是北上救赵,因为当时赵国巨鹿被章邯大军围困,危在旦夕。
(楚怀王熊心剧照)
那么任务如何分配呢?楚怀王说,刘邦是一位“长者”,适合做一些安抚人心的事情,于是派他去占领咸阳,收服关中百姓。北上救赵的任务则交给了他认为“足智多谋,颇具韬略”的宋义。这样的安排,明显是楚怀王在压制项羽,因为只有这样,他这个王才能脱离项家,刷出存在感。
不过,楚怀王为了表示自己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于是宣布:先入关中者王。意思是说,如果别人能抢先刘邦入关,那么他就是关中王。其实就当时的局势来看,楚怀王这个“公平”的马后炮对项羽来说没有意义,这也是他敢于“豪爽”一把的原因。
可是让楚怀王没想到的是,项羽竟然杀掉宋义,于巨鹿之战大败章邯,然后率领40万大军奔向关中,去和刘邦争王。而当时的刘邦早已将自己当成了关中王,因为他早于项羽两个月入关,手里还有了10万人马。
按理说,关中之王于刘邦来说是十拿九稳,可是他惹不起项羽,所以当什么王还得项羽说了算,至于楚怀王当初的那句金口玉言也成了一记空炮。项羽先是破关(函谷关)而入,然后就要直接灭了驻军霸上的刘邦。后来多亏项伯从中斡旋,刘邦只是被项羽用“鸿门宴”敲打了一番,有惊无险。
接下来,项羽大封诸侯,由于范增已经窥探出刘邦有天子志向,于是建议将刘邦为汉王,掌管巴蜀二郡,建都南郑。因为在范增看来,巴蜀是穷乡僻壤,不毛之地,困死刘邦没有问题。另外,项羽还将刘邦的10万兵马没收,只给了他三万老弱病残。即便这样,项羽还不放心,于是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分别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王。
显然项羽是把关中当作阻挡刘邦东出的屏障,所以,等到分封诸侯完毕,刘邦如同被打回了原形,即便后来张良又托项伯为他讨来了汉中之地,但依然无法安抚他那颗苍凉而受伤的心。
而事实证明,现实对刘邦的打击远不止如此,就在他赶往南郑的路上,士兵们陆续开溜,因为这些士兵都是关东人,他们不愿意陪刘邦老死于那块“流放犯人”的巴蜀之地。
到达南郑之后,士兵思乡心切,更加沮丧,所以继续逃跑。而刘邦终日是愁眉苦脸,一筹莫展,至于前途,奢侈到不敢提及。如果刘邦准备在南郑安家落户,久而久之,那些勉强留下来士兵也就没有了东归意念,到时即便刘邦想带他们打回关东,但也先失了斗志。所以,刘邦如果要东归,必须要把握当下士兵们归心似箭的时机,但是他不仅惧怕项羽,而且连突破三秦防线,都没有丝毫把握。恰好,这时韩信出现了。
(韩信剧照)
韩信向刘邦分析了关于项羽一大堆的短板、弱点,总之就是妇人之仁,刚愎自用,处事不公,纸老虎一只,一无是处,不足为惧。刘邦听了觉得头头是道,于是才渐渐鼓起了东归的勇气。显然,刘邦比任何人都想东归,但是他缺的只是一个向导,如今感觉韩信就像是他的苦海明灯。
实际上,对于刘邦来说,与其说他相信韩信,倒不如说他更相信萧何,如果没有萧何极力举荐,刘邦断不可能重用韩信。而对于萧何来说,他可能比刘邦更想早日回到关中,但是他苦于自己没有陪刘邦打回去的能力,所以他宁意将宝押在他认为精于韬略,高深莫测的韩信身上。至于“无名之辈”的韩信是否是货真价实的人才,其实萧何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或许只是想找到东归的突破点而已。
(萧何剧照)
因此,无论刘邦,还是萧何,他们之间有回关东的默契,而韩信或许就是他们的希望。所以韩信的出现,只能算是刘邦希冀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至于“第一豪赌”还算不上,因为刘邦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赌资。
不过,最终的结果倒像是刘邦用韩信做了一把赌博,因为,韩信助他打败了项羽,当上了皇帝,之前他对“无名之辈”的韩信却实一无所知。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阅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