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嫡次子什么都没有吗?为什么?
以明清两朝皇家为例,嫡次子在宗族也同样代表了宗族大宗,可以作为嫡长子的补充,比庶长子有更高的宗室地位和优先的继承权。除了明朝第一代藩王外,在明朝皇帝的嫡次子比皇庶子确实没有太大优势。而在清朝宗室嫡次子则要比庶子有优势得多。
明朝嫡次子
朱元璋定下“分封诸子以建亲王之国”的国策,册封嫡长子为皇太子,嫡后生的嫡次子与众妃生的诸庶子皆为亲王。明亲王的亲王爵位由亲王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为郡王。郡王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降入镇国将军。但嫡次子在宗法上有一些优势。
比如说朱元璋的嫡次子秦王朱樉。明太祖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嫡子五个(孝高慈皇后马氏所生,正史),分别为标,樉,棡,棣,橚,其他二十一个为庶子。朱樉是明朝皇家第一个皇嫡次子,册封为秦王。
朱樉的宗国王城在西安,西安古属秦域,又是汉唐故都,雄霸天下。朱樉作为嫡次子被册封为明朝第一位藩王。
秦王封号在诸王中最为尊贵,“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朱樉作为秦王,节制数万兵马,与北京燕王、大同代王等号称“塞王”,负责拱卫明朝西北疆域,洪武十一年他前往西安就国,号称“天下第一亲藩”,秦王府也修的最为宏伟壮观。
朱樉作为皇嫡次子,虽然与其他皇子一样位列亲王,但是他在宗族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太子朱标。
公元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改宗正院为宗人府。“周有宗正汉置官,以序九族”,任命秦王朱樉为宗人令。管理宗人府,以“睦宗親族之事”。其他三个嫡子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分别担任左右宗人令和左宗人。
可以看出朱元璋十分重视宗族关系和长幼秩序。如果皇长子朱标是天下之主,那么皇次子朱樉可以视为宗族之主,负责处理天下诸王宗室事务。
明仁宗之后的皇嫡子实在太少
明朝十六帝实际上庶子出身的皇帝比嫡子出身的要多得多,明惠宗朱允炆(吕妃生,朱标嫡次子是朱允熥),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都不是(来去是梦)嫡皇后所生。他们的生母被追尊为皇后,但不谥大行皇帝谥号。
明世宗朱厚熜倒是以兴献王嫡次子的身份袭兴王爵位,而后以藩王入继大统。但他的父亲朱佑杬是宪宗朱见深的庶四子。
所以只有明成祖朱棣(嫡四子,存疑),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和明武宗朱厚照是嫡皇后生的嫡子出身。而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也只有后三位外加一个庶长子转正为嫡长子的朱祁镇(生母孙氏配帝谥号)。
明朝嫡皇后生的嫡子本来就少的可怜,像越王朱瞻墉(仁宗嫡次子)这样的正规嫡次子更是少之又少,最出名的恐怕就是成祖嫡次子汉王朱高煦这样造反的了。
万历帝的国本之争,就是朱常洛与朱常洵的两个庶子之争,一个是长子,一个是爱子。如果万历的孝端显皇后王氏有嫡次子,那也没什么可争的了。
清朝则相反,嫡次子和庶子区别较大。
清朝秘密立储制,只有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绵)宁是纯正的嫡长子出身,当然还有一个被废了胤礽本来有机会成为(成败皆空)清朝得国最正的皇太子。
和硕亲王嫡福晋(正妻)的嫡子适者封世子袭郡王(铁帽子王袭亲王,世袭罔替),其余的袭入八分公。而侧福晋(妾)生的庶子袭二等镇国将军。庶福晋(媵婢)生的庶子袭三等辅国将军。郡王,贝勒,贝子等不同宗室爵位递降。因罪宗室爵位被革,其爵位也一般会在本支嫡子大宗里再找一位顶替。
清朝功封八大铁帽子王,礼,睿,郑,豫,肃,克勤,顺承都是嫡出,只有庄亲王的始祖王(承泽亲王)硕塞不是嫡出,他是皇太极的侧妃叶赫那拉氏所出的五子,顺治帝谕曰:“博洛、尼堪、硕塞皆不当在贵宠之列。兹以太祖孙故,加锡王爵。其班次、俸禄不得与和硕亲王等。”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下旨将康熙皇十六子允禄过继给硕塞之子博果铎,封为和硕庄亲王,乾隆四十三年凑数被赐为第八位世袭罔替功封王。但庄王一门因硕塞不是嫡出,所以庄亲王不能像其他功封王一样附享太庙。所以嫡次子的身份也要远高于庶子。
因为没有嫡子,清朝皇帝确立继承人后,会提升庶子生母的地位,如乾隆皇帝选中了十五阿哥永琰,就将其生母令贵妃追封为他的第三任皇后,永琰理论上也由属改嫡继位为嘉庆皇帝。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代嫡次子在家族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不管是在皇家,官宦世家和平头百姓家,嫡次子在分家的时候基本,除了比不上嫡长子,相对于其他儿子都是不吃亏的。
以清朝为例,宗室子弟除了嫡长子按照要求继承父辈的爵位外,其他的宗室子弟都会参加朝廷组织的“考封”,按照考试成绩授予相应的爵位,嫡次子在考试中有特殊优待。
清朝是降等继承。即使是嫡长子也不能完全继承父辈的爵位,比如父亲是亲王他的儿子就只能降等继承郡王爵位,父亲是郡王儿子就只能承袭贝勒爵位以此类推。同时,降袭还有一个底限。如亲王降到奉恩镇国公之后便不再降袭,郡王降到奉恩辅国公之后便不再降袭。除此之外,还有十二家铁帽子王,承袭过程中不会降等,这不是重点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们重点讲一讲清朝宗室的“考封”制度,清制,满洲亲王以下除一子得袭父封爵外,其余诸子年至20岁例得推封。受封前,由宗人府汇题,考试翻译、马箭、步箭。皆优者,始受应封之爵。
这个考封根据应试者的身份不同,有个基准爵位,同一亲王,郡王的儿子,嫡子的基准爵位要比庶子高得多。比如宗室“爱新觉罗 胡编”的父亲是亲王,已经去世,爵位给他的哥哥承袭。母亲是亲王的嫡福晋。今年他已经20岁,可以参加考封。他的标准爵位是亲王嫡室所生余子的“不入八分辅国公”,他的庶生兄弟的标准爵位就要低得多了。
当然,参加考试不一定就能拿到标准爵位,还要看考试成绩。翻译、马箭、步箭三门考试,两优一平,降一等;一优二平者、二优一劣者,降二等;三平、一优一平一劣者,降三等;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及全劣者,不予爵位。
这个考核还是很严格的,虽然20岁就可以参加考封,如果当届考封没有得到爵位,可以再参加下一届的考试。但是有不少不学无术的宗室子弟一直考到四五十岁都没有获得爵位。
在官宦之家,嫡长子会是家族爵位和爵产的主要继承人,其余儿子都会分得一定的财产,在分家的时候嫡次子分得的财产会比庶子多很多。如果父亲深受皇帝宠幸,嫡次子还能弄个官当当,其他的儿子则是没有这个机会。
唐朝名相房玄龄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的长子房遗直就承袭了他的梁国公爵位,曾经官拜礼部尚书。唐太宗想和房玄龄结儿女亲家,房遗直认为皇家公主刁蛮任性,自己已经有了国公爵位的继承权,就不愿意娶公主,于是公主就下嫁给了嫡次子房遗爱。房遗爱也有了入仕为官的资格,如果房遗爱不是嫡次子,这个驸马爷怎么也轮不到他。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就是嫡次子,因此哥哥早逝,贾宝玉很幸运的就成为家族的继承人,而他的庶弟贾环则是个没人搭理的“小冻猫子”,虽然也是锦衣玉食但是待遇和宝玉相差太多,曾经为了几吊钱打赌耍赖,被丫鬟小厮看不起。
贾宝玉的父亲贾政也是嫡次子,哥哥继承了家族爵位,贾政也被授予了工部主事的官位,踏入了仕途。更是由于贾母的偏心,身为嫡次子的贾政竟然住上了荣国府正房,嫡长子贾赦反而被撵到了偏房居住。
在一般的土财主家,嫡庶之分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大多时候分家都是平分,至于小门小户,一般也娶不起小老婆,更不存在所谓的嫡庶之分了。
在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法制度。如果是皇家,继承皇位的要首选嫡长子,既然当上了皇帝,那就拥有了一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了。
当然,嫡次子也不会什么也没有,基本上都可弄个亲王、公、侯之类的干干,也都有自已的封国封地。
要是平民百姓家,特别是大户人家,由于多是一夫多妻,大体上也是"以嫡以长"为首选的继承顺序。一般是嫡长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名号,这叫"子继父业"嘛!
嫡次子与庶子等人,也可分得相当份额的房产、地产及钱物,多少要着其父留下的家业大小了。
嫡次子是有财产继承的权利的,不过继承的份额不多,这是因为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这为了保障一个家族的财产仍然保留在这个家族中,并保障家族的力量不分散。也就是,家庭中的绝大多数财产由嫡长子继承,一般为七成,而其他的财产由其他儿子继承,当然,嫡子得的会多一些。而继承家族的一系被称为嫡系,其他的儿子成为家族的旁支,嫡系有保护旁系的义务,旁系也有拱卫嫡系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的婚姻制度是一妻多妾制,妻只能有一个,妾可以有很多。所谓的嫡子,就是妻所生的孩子。而妾所生的孩子,就是所谓的庶子。在古代等级制度之下,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的。所以,如果是贵族家庭,正妻家的门第都是很高的。门第高,社会等级高,就是所谓的“贵”。所以,嫡子与庶子的区别在于贵与贱的区别。这就是古代庶子会被看不起的原因。《红楼梦》里的贾探春会尽量模糊自己与赵姨娘的关系,而且不承认赵国基是自己的舅舅正是为此。原因也是一样,探春是小姐,男方血统是高贵的。女方血统是低贱的,赵国基是贾家奴才。探春自然不会把他当成舅舅,而只把当着高官的王子腾称为舅舅。
古代的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指的是贵族身份和地位,而不是财产。在先秦时代,继承指的就是国君之位。继位的为君,没有继位的为臣。但为臣者也有自己的地盘,这就是国之下的大夫之家。春秋战国之时,许多大夫的实力比国君强,有的最后还取代了国君,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既继承,指的是政治地位,而不是财产。财产方面,每个儿子都可分到,不用体现嫡庶之别。最简单的例子。刘邦建国之后,嫡子只有刘盈一人。继承人自然是他。虽然刘邦因为喜欢赵王如意,曾想着废立太子。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嫡长子继承的观念。
刘邦的长子叫刘肥,他是刘邦在结婚之前与一个寡妇姘居生的儿子。刘邦因为不务正业,四十多岁才娶到媳妇。婚前所生的非婚生儿子比庶子的地位还不如。可是,在刘邦立国之后,刘肥被封为齐王。齐国是诸候王中实力最强,最富庶的。可见,在古代贵族的家事中,嫡长子只是政治地位的继承上优先,既于家产的分割上,其实儿子是不受影响的。但是,分得家产的多少,与个人能力和父亲的喜爱程度相关。
明神宗万历没有嫡子。他的皇后因为自己不喜欢,一直没有生育。所以,万历的儿子都是庶子。其实万历有个办法可以让某个儿子成为嫡子。这就是把儿子的母亲封为皇后既可。但是,皇后只能有一个。除非原来的皇后死了,或是犯了错误被废了。其它人才有替补的可能。但万历的皇后,一没犯错,并且和太后关系很好。二又寿命挺长。所以,万历只能徒呼奈何。没办法封庶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他最喜欢的皇三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无论是封地还是待遇都是最好的。也就是说,父亲给他的财产是最多的。可惜的是,这些财产最后都落入李自成的手上。
嫡长子继承只是一个道德原则,现实的继承大多按此规则来的。但也有例外的。比如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就是老三,而不是老大。他的父亲周太王觉得季历能力强,就想把位置传给他。因为这个想法与传长子的规矩不合,所以,大哥太伯与二哥仲庸,就离家出走,到吴地,开创了吴国。季历接了位置,后经文、武两代的努力,建立了周朝。
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真正的嫡次子。他的母亲窦皇后是李渊的正妻,共生了四个儿子。虽然说嫡长子继承是规矩,但历史上因个人能力强而取代老大的也有。这就是太子李建成叔叔提防李世民的原因。李世民为了上位,把建成元吉全部干掉后,自己就成了唯一的嫡子。
李渊除了四个嫡子之外,还有十七八个庶子。这些人在当时世家大族统治的大环境下,基本上没有抢位子的现实可能性。《旧唐书》载,唐高祖共有二十二子。最小的叫李元婴,曾经封到南昌为滕王,著名的滕王阁就是他修的。
虽然嫡长子的继承是传统。但周朝因为废长立幼而取得了后来的兴旺。可见,规矩不能定死的。但历史上废长立幼引发的政治危机却更多。吴王僚的被刺身亡,就与上代的废长立幼有关。
吴王僚的爷爷有四个儿子,他喜欢最小的季札,便想便王位传给季札。季札不愿违背礼法,坚决不干,于是,只好传给老大。兄弟们约定,兄终弟及,不传儿子。于是,王位最终传到老三手上。老三临死的时候,又遇到和父亲当初的难题,老四季札还是不干。这时,老三就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吴王僚。但是,按规矩王位应该从老大家传下来,这样就会传到公子光的手上。于是公子光联络伍子胥用专诸刺死了王僚,自己当了吴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嫡长子继承制,其实是上层贵族阶层主要是政治权利的传递。汉唐之后,平民之家没有所谓的政治权利,也就无所谓继承了。至于财产,在普通家庭中,父母的原则,大都是主张一碗水端平的。至于真正能否做到平,就无法衡量了。
嫡次子,虽然是嫡子,但是父辈的皇位或者爵位,基本上都和他们无缘了。
如果是帝王家,还能落个闲散王爷当当,不甘心的,参见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当然了成功的几率是比较低的。
而如果是公侯家庭的嫡次子,如果嫡长子大哥身体比较好,无论多么优秀,从父亲那里继承爵位的资格永远属于大哥的。
但嫡次子并非什么都得不到,他们得到的隐性福利,让他们更容易脱颖而出。事实上,历史上嫡次子成才,力压嫡长子的名人大有人在。
比如大唐名将李靖就是嫡次子,父辈封爵永康县公,爵位被兄长李药王继承。
但是李靖虽然没有继承爵位,却因为家族的关系早早的入仕,在十六岁时便有了长安功曹的官职,而后跟着舅舅韩擒虎学习军事,成为了一代名将。
值得一提的是,李靖的哥哥李药王因为败给了突厥,被削职为民,李靖也被牵连贬谪。但是到了唐朝,李靖灭掉萧铣,朝廷将永康县公的爵位还给了他,但此时的李药王已经去世,后来李靖又一举攻破东突厥,不仅替兄长报了仇,还被封为卫国公,而原来的永康县公的爵位,李靖慷慨的给了自己的弟弟。
再比如褚遂良,也是嫡次子,阳翟县侯的爵位被长兄褚遂贤继承,而褚遂良本人则通过家族举荐以及自身的努力,收到了李世民的赏识,最后在高宗时期被封为河南郡公,虽然结局比较悲惨,但也能说明一个问题:
嫡次子虽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封号),但却能得到家族的诸多隐性资源,而嫡次子的身份得不到袭爵,这也许让父母觉得愧疚,往往会给他们最多的资源。
可以这么说,只要嫡次子愿意自己努力,便可以依靠着父辈提供的丰富资源:入仕,拜访名师,父辈人脉圈等等,很快就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更有甚者还超过了自己的兄长,获得了自己的封爵,算得上是因“祸”得福了。
怎么会没有用呢?
给你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袁绍家。
袁绍是婢出庶子,不知是不是庶长子,因为父亲的嫡长子袁基没记录大小。但袁基大约比袁绍要大。
整个袁家,袁基是非常明显的下一代家主责任人,190年之前已经出任中枢政权的太仆,位在九卿。与叔叔袁隗一起被董卓灭门。而此时,嫡次子袁术,同样位居后将军,远比袁绍的地位高。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袁家自以为董卓不敢动自己,若袁基能统合袁家势力,袁绍袁术敢分家嘛?
估计这是袁氏的劫难。
袁基死亡,无人再制约袁绍袁术而导致袁家分裂。袁术以嫡次子身份分到袁隗及袁基的大部分,袁绍分得小部分,本身还有过继袁成的一部分。当然,袁术冢中枯骨没发展起来,是另外一回事,但分家的时候绝对是袁术得到的更多。
这里就有一个传统。
大多数世家,富裕人家,明面上是公正对待每一个儿子,实际却是虚的。
嫡子与庶子在教师,婚姻,能得到家族支援方面差异很大。家族资源有限,只能优先供应嫡子。
庶子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分出去,尤其嫡母可用分家,放弃财产继承权奉养生母作为条件逼庶子答应。大多数庶子十五六岁结婚分家得很少的财产,然后就是自己讨生活奔波劳累,过几年稳定之后,就算有天赋也报废了。
而在家族优先发展嫡长子的时候,其他嫡子也能得到较多资源,这是家族为嫡长子做的备份。过去人均寿命三四十岁,早夭或者突然死去的情况很多。
这就是为何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无奈默认李世民的原因。也就窦氏的三个儿子才可能继承,其余庶子根本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教育,也没有什么资源。杀了李世民之后又如何?庶子不成器啊。
嫡次子是嫡长子的亲弟弟,都是正室所生之子,也是嫡子,嫡子是都有继承权的只不过是2号种子选手。历史上比较厉害的不是嫡长子的皇帝:(不限于嫡次子)
1.秦-胡亥秦二世 始皇帝的第18个儿子,杀了哥哥扶苏当了皇帝。
2.汉-刘恒汉太宗 刘邦的第四子庶子,灭了吕后立的皇帝后登基的。
3.唐-李世民太宗 李渊的次子,这个都知道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哥哥当了皇帝。这是标准的嫡次子。
4.宋-赵光义太宗 太祖的弟弟靠的烛光斧影上位。
5.元-忽必烈世祖 开国皇帝,但是他是成吉思汗四子托雷的四子。
6.明-朱棣明太宗 朱元璋嫡四子,前三个都去世的早。
可以发现这几个都不是嫡长子,在当皇帝前也是权利很大的,所以并不是嫡次子什么都没有,有的朝代没有实权但是作为二代皇亲国戚福利待遇还是非常好的。有的朝代比如唐、明时期权利就很大了。
嫡长子逝世,理所当然是其长子,即嫡长孙为继承人。儒家的宗法传承制是,以嫡长子一系称为“大宗”,就是以嫡长子以下,每代的嫡长子为“大宗”;而“大宗”以外是没有继承权的(虽然利用政治权谋手段继承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古代,大户人家都是一妻多妾的,妻生的就是嫡子,妾生的就是庶子。嫡次子就是正妻生的第二个儿子。
在古代,嫡次子是有财产继承权的。也就是说,分家的时候嫡子庶子都可以平均分得财产。但是继承名位的话嫡子是有优先权的。
唐朝《户令》规定:父亲死后,财产应“诸子均分”,这里的诸子包括“嫡子”和“庶子”。
宋朝《户令》规定:“在法: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
明朝的《大明令·户令》:在分配遗产时,“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非婚生子”在明代也依旧享有继承权,但继承份额是婚生子的一半。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
上面这是说的是财产的继承权。但是在古代,大户人家,或者是皇亲国戚家里,财产是很多的。关于财产的继承问题,根本就不用考虑。他们需要考虑的是,谁把它们的家业发扬光大?
有爵位的,需要选定爵位继承人,作为帝王,更需要考虑,谁能够守住江山,把江山千秋万代传下去。
正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我国的嫡长子继承制。这项制度源起于商朝末期,定于周朝初期,是我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下诞生的一种继承原则,也是被用来维系宗法制度的核心。
一般皇帝为了避免子孙相残都是嫡长子继位。那么就有人提出,嫡长子若是去世了,嫡次子能否继位呢?
理论上讲,如果嫡长子不幸去世,那么嫡次子便升到嫡长子的位置,因此若要继承皇位,那么嫡次子是可以继位的。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分析,那就是有了嫡长孙以后,嫡长孙的地位其实就排在了嫡次子之前。假如嫡长子早死,制度上是由嫡长子的嫡长子直接继承爷爷。但是如果嫡长孙年幼,那这些就有嫡次子继承了。
比如说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朱标很早就被封为太子,可惜朱标早逝,朱标早逝后,理论上讲朱标的弟弟朱樉就自动晋级为嫡长子,继承帝位。可惜朱元璋偏偏不按规矩来,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而且朱允炆还不是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是庶出,其继承顺位远低于朱樉。即便朱允炆是嫡长孙,他的继承顺位也要低于叔叔朱樉。后来朱棣起兵靖难,很难说跟朱元璋不按规矩来没有一点关系。
所以古代封建社会皇位的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它是符合封建社会实际情况的,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固,也使人心稳定。但由于它立长不立贤,所以很多时候可能嫡次子更加贤能,但是在这种规定下无权继位,由此也导致了一些悲剧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在古代大家族中有三妻四妾,正房夫人生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嫡子,家族的规矩就是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大户人家的嫡次子只是有个优质的头衔和优质的生活,不掌管家族生意以及整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