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在历史上,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比例,现如今的1443497378人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字。1990年时,中国的人口还只是11.4333亿人,而再往前推到1949年末,那时的人口更是只有5.4167亿。或许许多人看到这儿会惊讶,四十年的时间竟然几乎翻了快有一倍,这其实还不算是历史上人口增长最多的一次。","最多的一次当属清朝年间,从七千万激增到四亿,翻了五倍还多。那么为何清朝年间人口呈“爆炸式”增长?
能让清朝人口有“爆炸式增长”,主要得归功于乾隆这个“十全老人”。
人口数量问题,历来是任何一个国家极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古代如此,现代也是如此,毕竟人口的多少,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生产力的高与低。
而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一次人口“爆炸式增长”的时期,据说人口数量从七千多万,一跃增长至四个多亿。
这个时期就是清朝,正是在清朝时,我国的人口数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清朝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说起来,这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至于乾隆皇帝是如何做到的,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人口想要增长,离不开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环境稳定,没有战乱、战争等减少人口的情况,二是百姓能吃上饭,并且能吃得饱,不至于被饿死,三是赋税合理,不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况。
理论上讲,只有具备了这三点,那么一个国家或者是朝代的人口基本上就能得到增长。
而根据这三项基本原则,再来看看清朝入关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大体看下来,也差不多符合上述的三点要素。
比如,顺治作为第一位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其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奠定了清朝能够稳定局势,并顺利统治华夏的基础。
而由于顺治的打基础,继任的康熙皇帝,才能通过南征北战,创造出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而在社会环境稳定之后,康熙在其在位第五十一年的时候,又颁布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政策,那就是著名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诏令。
此诏令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一改往日”按丁征收“税银的惯例,变为新增人口不再征收税银,这样一来,大大刺激了人口的增加。
与此同时,当时的清朝又大力推广了玉米、马铃薯这种易种植、产量高的农作物,大大减少了百姓被饿死的几率,也有助于人口的新增。
而到了雍正在位时,在康熙皇帝的基础上,雍正又颁布了一道意义重大的诏令。
这道诏令就是著名的”摊丁入亩“,其意义之大,影响之深,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跨时代“的税制改革方案。
在此之前,历代朝廷收取赋税的方式,是以人口数量为基准,也就是说,一个家庭有多少人,那就征收几个人的税。
初一看,这种方式好像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民间贫富不均,如果一个地主家的人数与一户贫民家的人数相同,那么就意味着,地主家和贫家所缴纳的税额是一样的。
并且,在税制改革之前,还有不少官员士绅,利用手里的特权,故意少报、漏报家中人口,以至于到了后来,有钱的人大部分都不用交税,而贫苦人家却不得不替补上官员不交的那一部分。
久而久之,百姓们赋税的负担越来越重,也就不敢多生孩子,毕竟多生一个就要多交一份税。
而雍正皇帝”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则大大改善了这一局面,他把赋税从按照人丁收取,改为按照拥有田地多少收取,田地多得多收,田地少的自然就少收。
这样一来,那些坐拥大片田地,并借特权逃避赋税的官员士绅,就没有了不交税的借口,由此,清朝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而人口也就逐渐有所增长。
虽说清朝有不少令人诟病之处,但雍正皇帝这一招,确实也深受后人所称道。
除了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之外,雍正皇帝还有几项有利于当时统治的政策,比如”火耗归公“,再比如”高薪养廉“等,总之随着他的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大清的国立蒸蒸日上。
而国力一强,百姓们的日子相对就好过一点,因此人口增加,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但不管是康熙还是雍正,他们所制定的战略也好,还是推行的政策也罢,都只是为清朝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清朝的人口”爆炸式增长“,论起功劳来,还真的不在于他们。
真正”居首功“的,则是康熙的孙子,雍正的儿子,也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
在说乾隆皇帝为何居首功之前,先来看一组明朝人口的数据。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进行了他登基以来第一次人口统计(注意是人口统计,不是人口普查),得出的结果,是当时有户数一千零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户。
之后,朱棣登基,在他登基之处,天下户数达到了一个顶峰,有1141万余户,增长近一百万户。
但在朱棣之后,明朝的户数和人口数开始逐年递减,到了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四年,户数降为911万余户。
按理说,明朝在经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代人的治理后,人口理应有所增长,怎么反而开始逐年减少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明史》已经非常清楚地告诉了我们。
”或投倚于豪门,或冒匠窜两京,或引贾四方,或举家舟居,莫可踪迹也。“---《明史》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明朝中后期的很多百姓,已经不在原有的固定居住地生活,而是离开家乡,要么寄身豪门,要么就是四处做生意,总之,其踪迹飘忽不定。
而这飘忽不定,就给当时的明朝统计人数,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明朝统计人口,并非是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按人数计算,而是按照户数来统计,如果一户人家不在当地生活,转而流转他乡的话,原所在地的里长等人,就会把这一户勾除。
但这边勾除不错,那边却没有加上,两者一相加后,这一户人家就”凭空消失“了。
并且,从洪武后期开始,明朝对于户口的登记对象,不再是以全部人口为基准,而是以需要承担赋税的人口为基准,换句话说,所有登记在册的户数,其实只是全国的”纳税人口“。
再加上当时有不少地方官员以及更基层的里长等人,在统计时隐瞒作弊,导致漏报、瞒报数量越来越多,因此,这才造成了明朝登记在册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明朝实际上的人口数量,远不止明朝官方统计出来的那些数字,这也就是为何在万历年间,张居正非要实行”一条鞭法“的原因之一。
实在是因为民间的人数,已经成了一笔糊涂账,大量人口不缴纳税赋,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而万历年间的人口,也是因为”一条鞭法“的实施,出现了可观的增长,在万历六年所进行的人口统计,其结果是户数为1062万余户。
之所以要说这些,就是因为这些数字,与清朝人口”暴增“有很大关系。
清朝入关之后,也对人口进行了数次统计,比如在康熙年间,就先后进行了四次,雍正年间,也进行了两次。
不过,在统计方式上,清朝改变了明朝以户数为准,使用以”丁计人口“为主的方法。
什么是”丁计人口“呢?简单说就是按照一个家庭里,有多少个成年男性(16岁-60岁),那就算做几丁。
按照这个方式,康熙年间所得出的人丁数量为2331万余人。
用这个方式统计出来的人口,虽说并不准确,但较之明朝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并且,经过康熙和雍正两代人的努力,在明末清初时因战乱减少的人口,确实也在逐步增加。
但增加归增加,此时还基本上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而在乾隆登基后,人口开始出现异常的增长。
公元1741年,乾隆皇帝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普查出来的结果,是当时全国共有人口14341万人,也就是1亿四千万之多。
而到了1795年,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位末期,再次进行的人口普查中,得出的人口数量则为30746万余人,也就是3个多亿。
这个数字,比康熙年间所统计的2331万余人,足足增长了13.19倍。
要知道,康熙统计人口的时间,为公元1710年,而乾隆统计人口的时间,则为1795年,两者相距也不过是八十五年而已。
八十五年虽说不短,但人口再怎么增长,也不会增长得如此之快,居然从2千多万,一下子变成了3个多亿吧。
那么,人口异常的增长,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问题就在于当时乾隆皇帝使用的统计方式。
乾隆皇帝是怎么统计的呢?准确地说,他采用的是以”民数“为单位。
所谓”民数“,说白了就是按人头查,家里不管是男女老少,都算作一个,这与我们现代的人口普查十分相似。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不再使用”丁计人口“来统计,而是采用普查的方式来统计。
而他得出的结果,自然也是以”民数“计算出来的,但问题在于,他对比的数字,可是按照”丁计人口“得出来的结果。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前文已经做过介绍,总之就是,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当然,乾隆皇帝按照民数也不算太大的问题,如果统计的准确,倒也不失为进步,但关键是,当时统计的所谓民数,完全是一笔糊涂账。
比如,当时由于执行有“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因此,统计人数不牵涉到纳税等事务,与朝政也无多大用处,所以,官员们在统计时,往往对此极为不上心,大多应付了事。
甚至,部分官员为了逃避朝廷指派的统计任务,干脆派手下的小吏前去统计,而小吏则为了偷奸耍滑,要么随便一报,要么糊弄了事,因此,得出的结果,真实程度极低。
这样一来,层层上报给乾隆皇帝的数字,水分有多大可想而知,对此,乾隆皇帝却置若罔闻,依然把这个数字当做真的一般。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乾隆要通过人口的增长,来论证自己开创了一个”盛世“。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乾隆为了能在自己”十全老人“这个称号上添光增彩,因此就无视统计方式的不同,甚至有可能还默认了这种方式,而在他的引导之下,下层官员为了让”万岁爷“开心,所以就层层瞒报,无限夸大数字,来衬托乾隆口中所谓的”盛世“。
至于说乾隆之后,人口的持续增长,统计方式也是如此,其结果自然也是没个准数。
比如,曾经在光绪年间,当时统计的四川人口数量,与我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基本一致,这种结果,稍微想一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事。
并且,脱离人口基数,单看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没有意义的,真要比,那就看增长比例。
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明初时,人口数量约为6千万,两百多年后的明末时,则大约在1.5亿(此处存疑,有说1.2亿,有说1.9亿,因此取中间数1.5亿),两者相比,增加了2.5倍。
而从明末到清末时,人口增长为四万万,也就是四亿,这两百多年增长了约为2.67倍。
同样是两百多年,一个是2.5倍,一个是2.67倍,这数值基本上相差不多,完全在合理的范畴之内,因此就谈不上清朝“人口爆炸式增长”。
所以,清朝人口”爆炸式增长“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统计方式的不同,造成的结果也没有可比性,同时中间的水分也极大,归根结底,这都是乾隆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得出的结果。
清朝人口增长确实快,主要功劳要记在“康乾盛世”。
再具体一些,这个功劳30%在康熙身上,40%在雍正身上,至于乾隆嘛,功劳顶多20%,而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力占了10%。
为何如此说呢?
我们一一来分析。
1、康熙对人口增长的贡献
大清入关后,全国人口在7千万左右。
清朝什么时候入关的呢?1644年。
入关的第一任皇帝是顺治。在顺治时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能统治华夏,如何让能稳定局势。
可以这么说,大清在顺治手里基本稳定了,但是,还有几大隐患,需要处理,否则,大清皇帝会夙夜不寐,吃饭不香。
(1)康熙南征北战,创造安全的环境
公元1661年,康熙上位,年仅8岁。8岁的孩子懂个啥?屁都不懂,他的任务是好好学习,主要的工作是老奶奶孝庄皇太后来做。
可是,康熙此人实在是个天才,通过学习,能看到解决一些问题的关键,而且,有着英明神武的特点。
1667年,14岁的康熙亲政了。
这就是一个孩子,但千万别小瞧这孩子,脑袋很清楚。
当时,四大托孤大臣,索尼病故,鳌拜权倾一时,风头无两。为了还朝廷一个清明,小康熙决定废了鳌拜。
接下来,康熙开始认真训练自己的死士,仔细思考鳌拜的缺点,准备一击成功。
公元1669年,16岁的康熙,经过精密的布局,擒获了鳌拜,这让康熙后续的执政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至少,没人再有鳌拜一样的权势,影响大清的命数。
擒获鳌拜后,康熙的位置渐稳,他的第二个心思来了:如何平定三藩?
从1673年开始,历经8年,康熙平定三藩,消除了尾大不掉的隐患。
仅仅三年后,康熙又收了台湾。然后,在北边和罗刹国(俄国)打了两丈,并敲定了边界,短时间消除了隐患。
之后,就是平定北方的葛尔丹了。
有人说了,康熙连年打仗,对人口发展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康熙扫平周边敌人,清楚了各种隐患,这使得后来的雍正乾隆可以安然度日,这难道不是大功一件?
正是康熙的南征北战,消除了各种隐患,才引来了后期人们的安心生产,导致人口的增长。这是原因之一。
(2)康熙改革税制,打下一个基础
康熙此人,喜欢微服私访,喜欢体察民情。
因此,他见到了太多的民间疾苦,特别是赋税,让百姓焦头烂额。
当时的赋税是人头税,不管你是地主,还是贫农,统统按人头把赋税交了。
这就产生了极大的不公平,富人钱多地多,交的税还不多。穷人钱少地少,疲于奔命,还交不起税,吃不饱肚子。因此,穷人生不起孩子,不敢多生,生了也养不活。
于是,在1712年,康熙提出了一个政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啥意思?除了原有人丁上税,孩子放开生吧,新生的不上税。
这一政策,让老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敢生孩子了。
(3)康熙鼓励多种作物的种植,又解决了水患问题
为了让自己的百姓吃饱肚子,康熙看到了西方引进过来的玉米、马铃薯。
于是,鼓励多种这些农作物,存活率高,产量高。
特别是马铃薯,营养价值不错,能吃饱肚子,是主食的最有利补充。
从这以后,百姓有了充饥的更多选择,这对养活孩子有了巨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康熙年间,基本解决了黄河水患问题,让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人们的生活大大稳定了,田地的产量也稳定了,这为人口的增加是有帮助的。
不过,尽管康熙做了不少事情,但,离世时国库空虚,朝廷官员极其腐败,这导致了百姓被盘剥,被搜刮。
有时候“官患”比“匪患”还厉害,也是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天敌,腐败不除,百姓日子难安。
综合说来,康熙做得还不错,不过,他儿子做得比他好。
2、雍正才是清朝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
雍正,四爷,九龙夺嫡最后的胜者。
有人说,这人是改遗诏了。
这话不负责任,雍正对康熙是绝对最有利的补充,他的存在,让康熙死前欠缺的一幕幕,全部做了补充和修正。雍正一定是康熙精心选择的接班人。
看雍正的表现,他没有辜负老康熙对他的厚望。
那么,康熙对人才增长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呢?
1、摊丁入亩
这是中国历史当中最伟大的一次税制改革,没有之一。我认为是如此。
啥叫“摊丁入亩”呢?这样说吧,以前是按照人口数量收税,一个地主5口人,和一个穷人5口人上的税是一样多的。
穷人会越生越穷,到后面根本不敢生。这完全限制了人们的生育热情,毕竟,全国穷人占大多数,富人们占极少数。
“摊丁入亩”施行后,没地不上税,地少少上税,如此,广大的穷人们也不怕生孩子增加负担了。
“摊丁入亩”对于人口的增长作用非常之大,这是很多专家认可的人口暴增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摊丁入亩”还是会得罪一大批人,就是那些地主、贵族们,因为他们上的税多了。
以往的时代,皇帝们不敢改革这个,是怕得罪那些所谓的富绅地主们,失去了这些人的拥护。
但是,雍正不怕,他也不管,瞅准了,撸起袖子加油干!
2、高薪养廉,惩治腐败
除了实行“摊丁入亩”外,雍正还实行高薪养廉,还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
康熙晚期,对于吏治腐败,痛心疾首,但无奈时间短暂,又加上九子夺嫡,搞得康熙无法静下心来大搞特搞,但是他知道帝国已经出了大问题了,腐败可能会让帝国坍塌。
于是,担子就到了雍正这里了。
雍正对于腐败,采取的是铁腕打压,严惩不怠。
他一边给予官员们高薪,另一边严抓腐败。
雍正治贪方法很多:
一是,官员贪污了,钦差先让其下课,再处理,如此避免搜刮百姓,避免官官相护。那么贪官下课了,官位谁来?钦差队伍里的一人快速上任。
二是,官员贪腐了,所有家产抄完,如果不够,儿子的继续抄。欠了政府的债,这一辈子还不完,儿子接着还。儿子还不完,孙子继续还。
总之,想蹬腿走人,一死了之,将贪污的财产留给子孙,那不可能。
三是,常搞处罚贪官的“现场直播”,将那些罪大恶极的贪官判为死刑,执行死刑时,让官员们一起来观看,如此,达到了以儆效尤的目的,官员们心生恐惧,不敢伸手,伸手必被剁啊!
雍正任上,治理贪腐效果非常突出,甚至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结论:雍正一朝无官不清。
那么,治理贪腐和百姓有何关系呢?
官员个个清廉了,压榨百姓的就少了,各种名目繁多的乱摊派就少了。
如此,有了朗朗天空,百姓们生活稳定,不怕被欺负,没有人敢欺负,那不就可以放开了生孩子吗?
一个好的、稳定的环境,绝对有利于人口的繁衍。
康熙老爷子交国家时,国库几近空虚,而雍正离世时,国库充盈,高达六七千万存银。不得不说,雍正真的很有一套。
可惜,雍正在位只有13年,否则,大清会更加的稳定,发展也会更好。
3、守成的乾隆,维护了稳定,人口暴增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父亲挣钱,儿子享受。
康熙南征北战,给大清扫除了各种威胁,减少了隐患,让战争变得少了很多。
而雍正进行税制改革“摊丁入亩”,大力治贪,导致国库充盈,社会稳定。
接下来,就看乾隆的了。
作为一个守成的皇帝,乾隆是合格的,六十年的任期,加上三年的太上皇的日子里,乾隆享受着父辈们创造的局面,大体上,全国上下处于一片祥和,于是人口开始暴涨。
乾隆六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40年,全国人口突破1亿。
过了52年,到了公元1792年,全国人口突破3亿。又过了42年,到了道光年间的1834年,人口又破4亿。
那时,全世界人口有多少?10亿左右,中国竟然占了40%,成为了真正的人口大国。
而同一时期的欧洲,战乱就没停过,互相打来打去。除了战争,就是瘟疫,人口能大幅增长才是怪事。
可以这样说,康熙和雍正奠定了基础,在乾隆到道光期间的稳定期内,人口才得以暴增。
有人说了,还有气候变化,还有瘟疫影响,这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是的,确实如此,但最主要的还是康熙和雍正两任皇帝的一些政策很对路子,加上乾隆的守成,三人打造了134年长久的“康乾盛世”,稳定的社会环境,合理的政策,才是造成人口井喷的最主要原因。
清朝人口出现指数式暴增,除了红薯玉米土豆等大量农作物流入清朝之外,最主要的还有两点,分别是摊丁入亩和永不加赋税。
但是清朝人口的增加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在其背后还有着大智慧,而大智慧的背后,则是清朝对于人口的无限渴望。
第1点:粮食增产是关键
我们查看整个明朝历史,尤其是明朝中后期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人口增长并不具备关键指数。
这其中包括明朝后期陷入的小冰河时期,以及各种天灾人祸大自然的剧烈运动。比如洪水、地震、降雪以及瘟疫。
而在清朝的时候,这样的极端自然天气条件虽然有,但是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
即使出现这种极端的自然条件,也是处在一个可控且能够控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清朝又引进了很多的新鲜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的一大特点是能吃饱,当然你指望着这些能吃好不太现实,但是吃饱是没有问题的。
这其中起到作用最大的就是从美洲引进的玉米、番薯及土豆等粮食。
到现在为止玉米都是主要粮食,而番薯比较特殊,不是主粮,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吃番薯也的确能抗饿。
土豆本身的淀粉就足够多,碳水也不少。这些食物在当时的环境下一般也就是过水煮一下,虽然味道一般,但是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
而且这三种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存储时间长。
夏天种植的可以冬天吃,冬天收获的可以放到明年春天吃,反正就是可以吃很长一段时间。
当时的皇帝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包括雍正皇帝、康熙皇帝以及乾隆皇帝,他们都曾经多次下旨要求全国各地推广种植番薯。
第2点:改土归流,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
关于改土归流其主要的一些方针是什么,就不多讲了,我来讲一下它的具体规模吧。
改土归流是明朝清朝两个朝代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其主要管理模式就是更改土地模式,解决已经延续很久的土司割据弊端。
因为在一些地方土地是被少数的部分人拥有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个结果,尤其是边远地区,就会出现土地有人种,但是粮食大量浪费,或者有土地,但是这些土地普通人又无权干预的情况。
而明清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更改,只不过在更改的过程当中也的确触及到了部分地区的利益,导致一些不太美好的结局或下场,比如某些地方的土司直接暴乱。
即便如此,种种行径也并不能够影响到朝廷对于改土归流的初心。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必须让土地最大范围地实现利用。
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事情。
记得前段时间有人说登月成功之后最令人失望的就是月球上不能种菜。
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得出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土地的利用都是朝着最大值去做的,哪怕只有一小块土地。
在改土归流之后,以雍正皇帝为例做得相对成功。包括云贵广西等地的改土归流也做得有模有样。
但即便如此,在雍正十三年之后,部分地区也发生过叛乱。
所以雍正的改土归流也是做出过部分妥协的,但是从对于人口的增长作用来看,已经足够了。
第3点:盛世人丁永不加赋
这一点是在康熙51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可以说康熙提出来的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口数量,准确的说是增加了摆在台面上的人口数量。
大家知道古代的税赋是怎样营收的吗?换句话来说古代税赋得有个标准吧?
不可能只会瞪眼地来到你家,说今天你得准备好几十两银子要交上来当税赋吧。
凭什么?人家肯定不服气对不对?
所以古代的税赋大多数情况下是分为人头税的。
举个简单例子,你家里面一共有10个人,其中有4个是已经年近80岁的老人了,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下路,甚至还有4个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也不会管。
反正你家一共是10个人,就要按照10个人来交人头税。
但是这样的人头税是有问题的,因为老人和孩子又不能劳作。所以人头税运作到极端时,就会变成普通人不敢去要一个宝宝或者要几个宝宝,为什么呢?
因为有一个人就要交一份税,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再多来上几个宝宝,谁受得了?
谁也顶不住。
同时又会演变出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廷的统治问题。
比如在某些抗争持久的战争,封建统治时期人口骤减,并不是说人口凭空地消失了几十万几百万,而是存在一部分人为了避免缴纳人头税,选择了逃避。
你不是说我家里有10个人吗?那你来看一下,我家里只有两个人呀。那剩下的8个人在哪,都跑到大山里去了,你找不到。
古代又没有监控摄像头,也没有完整的稽查制度,一般躲在大山里面很难被发现。可是在大山里面想要过平稳的日子也不太可能。
在这一定程度上内外各方面的原因就限制了人口的增加。
而康熙51年的时候就明确做出了承诺表示,新增人口不需要缴纳税赋,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大大提升了人生增长。
第4点: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是雍正时期做出来的决策,而这个决策的确是得罪了部分既得利益团体,但同时也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摊丁入亩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完全忽视了人头税,把税赋平摊到了田赋当中。
举个例子,比如之前你家里面有10口人种着一亩地,那么好,我先收你的人头税,收完人头税之后你种地是不是还要交租,把这个租金交上来,你一家基本就没有什么事了。
如果交不起租金怎么办?
夏天的时候去坐摇椅,冬天的时候去河里面挖石子。
反正有各种各样的法子能够让你交钱,你就算不交钱拿自己的劳动充当也够了。
但是雍正皇帝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什么问题呢?
因为有一些大户他们深受皇帝的恩泽,手下的土地不需要缴纳税赋。
而有一些穷苦的老百姓,一家20口人只有一亩地,这一亩地的收成还不够一个青壮年填饱肚子。
于是雍正皇帝决定改变这一切,人头税不要了,我只在你的地里面收税,你种一亩地就交一亩地的税,你种10亩地就交10亩地的税。
雍正的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飞跃。
摊丁入亩几乎是人口增长的最大利器,根据当时的黄冈县志记载,该地区在摊丁入亩之前,每年只能增加一个半丁。
可是在摊丁入亩之后的短短半年时间里面,人口就出现了飞速飙升在之后,更是突破了当地人口增长的极限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再之后就是一系列的正反馈,因为人多需要吃粮食,就需要种地,就需要推动手工业的发展,就需要多赚钱。
这些在另一个角度又推动了人口增加,当这种正向反馈循环形成的时候,清朝的人口数量也就呈现出指数的增加。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摊丁入庙虽然有着极大的便利,可惜背后也有着一部分风险。这个风险就是部分官员在这中间吃拿卡要。
最后来做一个总结,清朝人口暴增是正确的,清朝人口短期之内突破极限值也是正确的。
而这些和天时地利人和等方方面面都有必然联系。
外来农作物的引进,朝廷新政策的推出,自然灾害的减少,再加上清朝的土地也达到了一个可怕的高度,在各方面的扶持下,人口增长似乎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明朝末年,户籍人口也就只有5千万左右,可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户籍人口已经高达了4亿人左右。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清朝也有“人多力量大”的精神吗?
其实人口爆棚,肯定是客观条件的改善所导致的。就跟我们目前遇到的处境一样,要想大家生三胎,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不提上来,谁愿意遭这份罪呢?
清朝也是一样,精神条件、政策条件和物质条件,的确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第一,清朝的户籍制度,比明朝宽裕太多了。
很多人怀念明朝,其实你要是完全了解明朝的户籍制度,肯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因为明朝的户籍制度,绝对是历史上最严苛的户籍制度。
朱元璋夺取天下以后,开始总结元朝的失败。他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对老百姓的管理太松散。像他这种农民出身的后代,既能够去做和尚,还能够去当兵,这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
为此老朱开始做出改革。他将全国所有人,按照职业划分户籍。比如有民户、军户、匠户等等。
- 其中民户就是农民。而且世世代代都要做农民,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种地,给朝廷缴纳农业税,每年再抽一段时间给朝廷义务劳动。
- 军户就是当兵的,而且是世世代代都要去当兵的。这就有点儿世袭制度的意思了。
- 匠户就是手工业工作者,世世代代都干这行。他们主要负责给朝廷、官府等机构做手工业方面的服务。
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一个人是很难脱离自身的户籍的。这就有点儿印度那边高种姓和低种姓的差别,是基本无法改变的。
此外,你要想出一趟远门,超过1百里就必须要到官府开具路引,要不肯定给你当流民抓起来。此外明朝法令规定:
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朝出暮入,作息之道相互知。
啥意思?也就是说农民的行动范围,一般只有1里地左右,早出晚归,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而且鼓励大家互相监督。
要是现代人被扔到明朝,除非你是管人的那帮人,否则你肯定郁闷死。种完地想到镇上喝两杯,对不起,不可能!一帮邻居坐等着举报你!
清朝就完全不同了,由于他们入关时比较残暴,导致大家特别反感他们。因此他们在户籍制度上就松弛了许多。
比如说移民这一块儿,你不需要在当地买房,也不需要缴纳相应社保,就可以把自己的户口迁徙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愿意来,改行干啥都可以。而且完全不限制阁下的自由,带着“身份证”,只要你有足够的路费,满世界随便你逛。
这么一来灵活性就大太多了,老百姓们的娱乐活动就增加了不少,其实这么做有利于GDP的提升,不过当时他们也不在乎这玩意儿,洋人发明的东西,他们一向都瞧不起。
精神文明的提升,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有滋有味,因此便创造了生孩子的精神条件。
第二,康熙年间永不加赋、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彻底奠定了人口爆棚的政策基础。
如果说,宽松的户籍制度,是生孩子的精神条件的话,那么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就是生孩子的政策条件。
永不加赋:
康熙以前的封建时代,是根据家庭总人口数量来交税的。家里有几口人,那么就要交几口人的税赋。这可把穷人们给逼死了,因为人家家里没几亩地,甚至于没地,可是有好几个小孩,刚生了三胎,你说他们拿什么来交税呢?
而有钱的地主家庭,有七八个小老婆,还有几十个儿女,这都不算事儿,因为人家家里的地有上万亩。收入比例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这么一来穷人死活不肯生孩子,不就很正常了嘛!康熙也意识到了人口负增长的危险,所以在康熙五十年,出台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主要意思就是,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基础,以后增加的丁数,就不需要再承担赋税。简答来说,你家里原来有3个男丁,以后如果再生1个出来,这1个就不需要交税,也不需要服徭役。如果老人去世了,那么新增加的这1个补上就是了。
这下子老百姓就开始沸腾了,一个个火急火燎地回家生孩子去了。因为孩子多了不仅不加税,反而能成为家里的免费劳动力。
摊丁入亩:
雍正觉得这力度还不够,索性实行了摊丁入亩的政策。这就更牛了,过去按照人口收税,雍正改革以后,不按人口来了,咱们按照家里的田产来。
家里拥有田产多的,那就多交税,少的就少交税,家里没田产的,那就不用交税。简答来说就是杀大户,救小户。这下子老百姓们再一次炸裂,连夜唱起了:今天是个好日子。顺便再回家造娃了。
这一政策,把全国各地的地主们打击得够呛,地主阶级多数还都是读书人,所以他们用笔杆子把雍正描绘成了一个大魔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人口爆棚时期,其实就是从康熙晚年到雍正初年开始的,可以说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红薯、玉米、土豆等大产量农作物的传入。
精神条件和政策条件,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条件。人想要活下去,吃喝才是最重要的。以古代那种粮食产量,想要养活几亿人,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康熙之前的封建时代,能达到五六千万人,就很不错了。这是客观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农作物产量就这么点,那个时候又没有伟大的袁隆平老爷子在。
可是从明朝末年,红薯、玉米、土豆等大量产农作物逐渐引入中国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些农作物的产量相当大,而且很容易生存,落地就能生仔,而且收获周期也短,是绝佳的果腹之物。
在生存面前,就先别考虑好不好吃的问题了。很显然,这些东西味道虽然一般般,但是绝对可以养活大量的百姓。吃的粮食增加了,人口增加的物质条件也就具备了,又不是养不活,干嘛不多生两个呢?
总结:现代社会生仔的要求就更高了。
由于目前咱们处于内卷化达到极致的社会,所以生一个孩子的条件其实是非常高的。除了精神条件、政策条件和物质条件以外,还有很多要求。
比如说教育、医疗、营养、成长等各方面,都让家长们操碎了心。如果能够把18岁以前,孩子的这一切都给妥善解决了,那肯定会再次迎来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
参考资料:《清史稿》
清代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1621年,明天启元年,天下有户983万户,约5600万人。
此后,明末乱世,战乱频仍,“张献忠屠川”(屠川者是否为张献忠虽仍稍有争议,但明末四川人口锐减,引发“湖广填四川”是事实)、“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灾难性事件此起彼伏,人口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
1651年,顺治八年时,人口约为4900多万,比30年前减少了700多万,下降了足足12%。
具体数字虽不精准,但清建立之初,人口在5000万左右是可以确认的。
随后,人口爆发式增长到来。
到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时,人口已经突破2亿!(110年,人口增长了4倍!)
1790年,仅仅过了28年,人口又突破3亿!
1834年,44年后,人口突破4万!
不到200年时间,人口由5000万增长到4万,增长了8倍!
为什么清代人口会出现如此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呢?
天下基本太平,自然增长
其实,只要天下太平,人口自然就会增长起来。
自1662年灭掉永历政权后,直到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在长达190年的岁月中,大清基本保持了稳定。
清代的这一波人口剧烈增长,以平定天下开始,以太平天国起义结束。
此后,由于连年战乱,到将近100年后,国内还是只有四万万同胞。
可见:天下太平,是人口得以增长的前提条件。
然而,这也仅仅只是前提条件而以!只是天下基本太平,并不能使大清人口增长如此之速。
这190年的岁月,也只能算是基本太平。
其间,还发生过三藩之乱这种长达8年,范围极大的战乱。
此外,与准噶尔的战争长达百年,平定大小金川、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及镇压各类反清复明的小规模起义也持续不断。
比之汉唐宋明,大清的太平岁月,无论是在时间长度还是安定程度上,都没有明显优势。
那么,为何清代的人口增长特别的快呢?
赋税与人口数量不再相关
对古代人口统计数字影响最大的,是统计不准确。
相当长的时间内,一家的人丁数量是与赋税挂钩的,人丁多,赋税、徭役就重。
所以,许多老百姓倾向于设法瞒报人口,甚至会在必要时逃避调查。
最典型的例子是汉武帝时期的“海内人口减半”。
汉武帝打匈奴,所动之兵不过10来万,内地并没有战乱。“海内人口减半”,当然不是说打匈奴打光了一半的人口,而是编户农民躲避起来,逃避征匈奴所加的赋税、徭役而已。
清代时,老百姓这方面的顾虑就少了。
1721年,康熙五十一年,康熙表示:“盛世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年间,又实行“摊丁入亩”,从此赋税的征收与人口数量不再相关。
这一变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增长。
当然,个人认为:在晚上没有通电且避孕手段有限的时代,限制人口实际增长的主要还是医疗卫生条件,这一调整对实际生育的影响可能不会如想象的大。
当然,毫无疑问的是,从此之后,老百姓不必再隐匿人口,将人口登记入籍,
因此,清代的人口统计得更为全面、准确。
新入编户,改土归流
清军入关后,原本在关外的人士大量内附。
1681年,康熙统一台湾,1724年,雍正平定青海。
这些事件,都带来了人口的增长。
当然,影响最大的,是“改土归流”。
古代,统治者对西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采取土司制度。由土司统治,人民不入编户。
自雍正时期开始,大清开始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废除土司制度,改由朝廷任命的流官治理。
因此,大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成为编户齐民,也被统计了进来。
然而,“改土归流”对人口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此。
提高古代人口上限
古代封建王朝的人口是有上限的。
一般来说,新朝初立,地广人稀,只要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就能安居乐业。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便于耕种的地不够了,就自然会引发相互竞争,土地兼并,使一些弱势群体失去田地,流离失所,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动荡,人口锐减。
康熙后期,这个上限又一次临近了。
康熙曾警觉到:即使在丰收的年份,谷物的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这显然是人多田少的缘故!
而同时,康熙也认识到:即使是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能耕种的地方都种上了!
不过,两件事情,使大清提高了古代人口的上限。
首先是美洲引进的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这些农作物,便于种植,也可以在山区、丘陵等一些不利于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地区种植。
这使可利用的耕地面极大为增加!
要知道,我国的山地、丘陵,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
康熙、雍正都多次特意下旨,强调推广番薯种植,以此增加粮食产量。
与此同时,“改土归流”后,西南广大地区也可以吸引了大批群众移民前往屯垦!
一方面,大批移民进入后,获得新的耕地,保持人口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新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也提高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口增长。
西南许多地区的人口迎来了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自康熙末年到嘉庆末年,百余年间,广西人口由100余万增长到700余万,云南人口由90万增长到400余万,分别增长了7倍和5倍!
如此,大清王朝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代人口的上限!
总的来说,长时间的基本稳定,使大清与古代其他盛世一样,获得了人口自然恢复、增长的基本条件。
大清对大一统的发展,使台湾、关外等地的人民也纳入人口统计范围,使人口数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而赋税改革后,人口与赋税不再相关,使老百姓不必隐匿人口,清政府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人口情况。
当然,使大清突破古代人口上限的,还是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土豆、玉米、番薯等高产食物的引进,使许多崎岖山地也可变为耕地面积。
改土归流后,大批移民进入西南地区。
这些都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大清突破了古代人口上限,保持了人口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摊丁入亩是核心原因,功在雍正。其他还有些外部原因。
中国古代经历了那么漫长的过程,人口的增幅一直不是太大,基本都在一亿以内,和平年代,也就大几千万,战乱年代,就下降至小几千万。
到了明朝末年,由于战乱频繁,既有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又有明王朝与清军作战,造成人口锐减,直到1644年明朝灭亡时,全国人口大约为5千万!
等清军入关建立大清王朝,经历嘉庆帝、乾隆帝康熙帝三朝短短的百年,人口急剧增长至4亿,清廷即将灭亡的1910年,人口大约为4亿3600万。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人口几乎增长为原来的十倍!
其中乾隆帝时期60年增长最多,已经达到2亿9千万,接近3亿人口,道光帝时期过了四亿,约4亿1300万。
那么为什么清朝短短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人口增长远大于几千年的增长?我以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版图的扩大,肯定决定了人口的增长,明朝版图最大时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总面积为1233万平方公里左右。而万历年间,国土已经缩水到两京十三省。而清朝版图最大时有1319万平方公里,南面已经到达南海曾母暗沙,东北面已经到外大兴安岭、库页岛,北面到西伯利亚,西面到葱岭,东面到台湾岛澎湖列岛!这是人口增长的根本基础!
第二,清朝除了剿除蒙古准噶尔等战争以外,国内基本没有战事,和平年代,人民休养生息,人口就增长!
第三,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与世界交流区域扩展,南美等地的马铃薯、番薯、玉米等产量高的农作物引入中国,这些农作物极其适宜中国山区耕种,这些外来物种,以极快的速度,代替了中国古代原有的,产量低的黍、稷、稻、小麦、大麦、菽等农作物,农作物产量提高,是出生人口得以生存的保证!
第三,从明朝开始,中国已经有了工商业雏形,医疗技术也有所提升,原来束手无策的一些流行性疾病,可以进行治疗,在出生率提高的同时,死亡率降低,这就使人的寿命延长,人口就增长了!
第四,清朝在乾陵、康熙等朝,出台了许多土地税收政策,激励人民开挖可耕种土地,积极生育。
清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以一个游牧民族,入关以后,积极融入汉文化,除了皇室婚姻严格控制外,对汉文化儒家思想积极接纳,每位皇子必须熟读四书五经,一个太子就有四、五位汉族儒学大家做上书房师傅,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昏君的王朝!
到了晚清,又积极学习外国技术,大搞“洋务运动”,力争增强国力,这样的一个朝代,人口增长也属极其正常!
清朝爆炸式人口增长是和平红利带来的,与美洲高产粮食作物没什么关系!过去很多人都认为,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上面都写了,清朝人口之所以能够突破4亿,主要原因是玉米、地瓜等美洲高产作物带来的。毕竟,粮食多了,能够养活的人也就多了。但复旦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直到民国初年,所谓的美洲高产作物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也不过是10%。
仅仅占到10%的粮食产量,根本就不能够解释清朝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原因。要知道,从清朝初年到末年,人口从7000万增长到了4亿足足增长了5倍还多。在此前的其他封建王朝时期,中国的人口总量很难突破1亿。对此,施展老师在《枢纽》这本书中给出了解释框架,那就是清朝大一统所带来的和平红利,才是人口爆炸式增长的根本原因。
同样是大一统王朝,为何只有清朝能够带来和平红利?可能有人就会问了,明朝也是大一统王朝,为何没有能够带来和平红利。严格意义上讲,明朝只统一了中原地区,没有能够统一草原、高原、东北与西域地区。终明朝200多年,都在不停地与草原民族作战,这就导致明朝必须供养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而且动员强度很大,成本非常高,且不受明朝的主观控制,取决于草原民族是否要与明朝作战。
清朝则不同,不仅统一了中原地区,还控制了东北、草原、西域与青藏高原。这样一来,清朝就不需要像明朝一样,维持规模过于庞大的常备军,仅仅保留一部分中低动员强度的军队即可。等到了乾隆时期,人口陆续突破2亿、3亿,是古代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事情。也正是在乾隆时期,清朝领土达到了最大,完全控制了草原、高原与西域地区。至于清朝推行的“摊丁入亩”,也正是因为达到了内部均衡,军事成本可控,才能够稳定地推行下去。
大家可能还有疑问,元朝不也实现了大一统,怎么人口还没有实现爆炸式增长?元朝只能说是名义上实现了大一统,确实是并非如此。元朝后期的内部战乱不说,中、前期对各地的控制也并不严密。例如,元朝就曾经长期与窝阔台汗国进行战争,前者始终没有让后者彻底臣服。其实,和平红利这个理论参照现在也能够验证,短短50多年人口不是从5亿多增长到了12亿多吗?
我是纵横观智库,为您提供最全面的国际问题解答,欢迎关注。
康乾盛世名不虚传,其中对人口的贡献历朝历代望尘莫及,从七千万人口涨到四个亿很不容易。古代由于科技落后人囗增长很难。医疗卫生落后,人们患病生育死亡率很高,卫生条件差,流行病瘟疫鼠疫等大规模泛烂,天旱庄稼颗粒不收,饿死冻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人的平均寿命三十多岁,遇上战乱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些客观条件下增加人口谈何容易。但是康熙雍正乾隆竞使全国人囗暴涨,他们鼓励生育的政策起了决定作用。
康熙在皇宫大办过千叟宴,为全国人民尊老敬老做出表率,子女孝敬善养老人,提高了人口平均寿命。
使人口增加的政策是永不加赋,这是康熙朝制定的。以前各朝代朝庭都收人头税,就是按家庭人口数量收税,这种政策使老百姓不敢多生,康熙为了鼓励多生,废除了人头税,就是说一个家庭收一份税,多生也不多加税。这样老百姓就会尽量地多生育了。雍正朝鼓励多生的政策更给力,就是摊丁入田,意思是收税按拥有的土地田数,田产越多交税越多。老百姓都没有几亩土地,只有地主和贵族及官史田产才多,这个政策是吃大户保小民。因为人口增加的主力军是百姓,百姓负担小了自然生育积极性高。
人口多了吃饭是个大问题,清政府积极引进易种产量大能饱肚子的玉米,红薯,圡豆等农产品种子,到全国各地试种推广,这样才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清朝为中国的疆土贡献和人口贡献,为今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初期建设提供了人口红利,康熙雍正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