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唐王朝为何要与突厥进行数百年的征战?

提问时间:2023-07-05 17:30关键词:

唐王朝为何要与突厥进行数百年的征战?

点赞1、襄阳市 网友:。森碟

中原王朝例来的边患均来自北方,各朝统治者都倾本国之力解决北方边疆问题,有人说,历史就是掠夺与繁衍,在中原以北,只要有人,就算是很小的游牧部落,都有可能成长为中原的民族大患。

突厥人的祖山,杭爱山,位于今天的蒙古国中部,海拔3000米。

汉朝征匈奴呕心沥血,唐朝对突厥剪不断理还乱,很刚强但始终喘不过去的宋朝面对辽金夏蒙,明朝的蒙古后裔,满清的准噶尔,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打得过就占,打不过就抢,哪个不是几代人数百年的辛酸史,唐王朝与突厥数百年的征战也是如此。

突厥人。

《周书》记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意思是,突厥最早受匈奴统治,但非同族,公元前1世纪后,匈奴走向衰败,突厥人在丝绸之路的要衢金山游牧,吸收着东西文化,丰富的物质生活,势力迅速壮大。

突厥势力图。

突厥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灵活与柔然、高车、鲜卑等处理关系,后来结交北魏,一举打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又联合北周讨伐北齐,为了把控丝绸之路贸易的出口地,与波斯爆发突波之争,一系列的斗争中壮大的突厥也产生严重的内部矛盾,先后分裂为东、西突厥,东突厥臣服隋、唐,又分裂出北突厥,到唐朝时,东突厥被收编,部落首领都被封官,但西突厥和北突厥仍然各成体系与唐朝作对。

比较有考证的是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后代,700年以后突厥被唐朝与回纥灭国,西迁的突厥在里海南岸建国。

问题还是回到丝绸之路上,唐朝要维护丝路的安全畅通,而各路突厥也要控制丝绸之路的贸易谋生活,于是唐朝出兵西域成定局,这里面还有吐蕃的霍霍和大食的窥视,游牧民族只能击败后让其自己灭亡,突厥也一样,最后的突厥汗国被崛起的回纥推翻,此时已是唐玄宗时期,距离唐建立刚好百年。

点赞2、儋州市 网友:城南旧雨

突厥汗国是隋朝时期兴起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突厥不断出兵侵扰北方边境,对中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隋末天下大乱之时,中原百姓为逃避战火的侵扰,投奔突厥的有很多。于是,突厥乘机扩充势力,日渐强盛。李渊为夺取天下,派人出使突厥,送去厚礼,换取支持。后来,突厥始毕可汗派遣 2000骑随李渊平定长安。

大唐王朝成立之初,始毕可汗自恃功高,对待唐朝政府的态度较为蛮横,并不断地掠去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时,突厥虽几易可汗,但对唐朝的入侵、掠夺并没有变化。鉴于当时国家未安,百姓未富,面对突厥大军压境,唐太宗倾府库所有送给突厥可汗以言和。

当突厥退兵以后,太宗任贤使能,励精图治、尚节俭,造兵器。经过两三年的厉兵袜马,国家变得富强起来,军队稳定,战斗力提高,唐太宗开始部署反击突厥的计划。

贞观三年,颉利可汗率兵攻打河西各州。唐太宗任命李靖等五路人马共10万大军攻打突厥。李靖善用兵法,精通谋略。他于贞观四年正月,率3000精锐骑兵,出其不意由马邑进入恶阳岭。唐军的突然袭击犹如天降,颉利可汗认为李靖绝不敢孤军深入,肯定有唐朝的大批人马前来讨伐,突厥内部惊恐不安。

李靖乘机率兵夜袭定襄城,颉利可汗逃走。李靖军与其他四路唐军配合,对颉利的队伍穷追猛打,一举歼灭。颉利乘千里马逃跑,被唐军俘获,押往长安。从此,东突厥灭亡,唐王朝在这一地区设置都护府对其进行管制,唐朝的版图也随之拓展到大漠。

东突厥灭亡以后,唐朝的国势日益强大,开始着手处理西域诸国。原东突默的余部有的投降唐朝,有的奔走到西域,归入西突厥的管辖。当时西突厥疆域广大,在西城之地称王称霸。

唐太宗在位之时,西突厥就派兵人侵伊州,被唐将郭孝恪率兵打败。唐高宗永徽二年,西突厥借唐太宗驾崩之际,开始阴谋叛唐。七月,西突厥攻陷了金满城和蒲类县,杀掠百姓。

唐高宗立即发兵征讨,由大将军梁建方等率西部四府3万兵力和燕然都护府的回纥兵5万,大破西突厥军。永徽六年五月,高宗皇帝再次派兵讨伐西突戚。先后在榆慕谷、明城等地大破西突厥的歌逻、处月、突骑施、处木昆等部。

显庆二年,唐军在大总管苏定方的率领下,以少胜多,大败西突厥的沙钵罗军。沙体罗与部下数人逃到石国,人困马乏,当地人诱之以酒食,被抓获送至唐军大营。唐朝经过16年的征战后,终于平定了西突厥,使疆域向西扩展到波斯。



唐高宗元年,东突厥灭亡30年后,阿史德温传、奉职二酋长率部造反,并立阿史那泥熟匈为可汗。其他州也纷纷起而响应,大约有几十万人。唐朝军队在裴行俭的率领下,歼灭叛军。

圣历元年八月,突厥默啜可汗打着出兵消灭武则天、恢复唐室的旗号率10万大军入侵中原,直接威胁洛阳,使得满朝文武震惊。武则天派出 45万人马共四路大军迎击突厥军。默啜可汗闻知唐朝大举出兵,马上率军返回漠北,几乎统辖了原东、西突厥的全部地域,盛极一时。武则天只好一面加强防备,一面采取和亲政策,以图消除突厥之患。

唐玄宗即位后,因拒绝与突厥和亲,再次引起突厥的入侵。从开元二年到开元二十九年,唐朝派兵经过多年的征战,突厥最终彻底败亡。

大唐王朝对东、西突厥的征战,从开国之初至玄宗开元盛世共经历了百余年的时间,最终使延续了近 200年的突厥汗国彻底灭亡。从此,突厥族在历史上消失了。

点赞3、绍兴市 网友:王的领悟

首先,突厥人成立汗国是552年,那时中原是南北朝时期,到天宝四载745年后突厥灭国,突厥人政权存在了前后193年。唐王朝与突厥势力的交集时间从618年到745年,战争持续了128年,没有数百年之久;第二,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一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战争史,都是为了本民族开拓生存空间,和平是短暂的,战争是必然的。

唐王朝建立之后,突厥人的纵横北方的好日子到头了。

当时的突厥,已经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大汗国,东突厥在蒙古高原,西突厥在中亚,都控制了大量的游牧部族,军事力量仍然强大,但内部问题已经开始凸显。

东突厥与后突厥:

东突厥比较倒霉,碰到了历史上中原政权武功最盛的初唐,初期还能压着唐王朝打,甚至能打到长安城下。但在李世民成为皇帝后形势发生逆转,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军以李靖为帅,深入草原消灭了东突厥汗国,俘虏了东突厥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当时唐王朝并未把蒙古高原收入版图,而是扶持了薛延陀汗国统御草原。但在李世民后期,薛延陀开始对大唐不服从,并入侵中原。于是,贞观二十年(646年)李世民派遣李绩等人灭了薛延陀汗国,并在蒙古高原上设立了燕然都护府(后来更名为瀚海都护府、安北都护府),正式把蒙古高原直到贝加尔湖纳入大唐版图范围之内。

之后草原上平静了数十年,直到李治后期,草原上新的一代成长起来,李治武则天执政时又缺乏对草原良好的治理手段,突厥人起兵复国,并在李治死后成立了后突厥汗国或叫突厥第二汗国。

后突厥在武则天时期非常活跃,基本上是压着武则天打,得了不少好处,也是后突厥汗国最强盛的时期。等到李隆基上台,唐王朝虽然发动了几次对后突厥的大举讨伐,但都以失败告终,李隆基只得与后突厥保持了长期的相对和平状态,双方对耗国力。

经过长期的对耗,后突厥终于发生内乱崩溃,天宝四载(公元745年)被草原上的回纥势力消灭并取代,后突厥灭国。当然大唐也损失严重,不但退出了朝鲜半岛和东北外东北地区,还让安禄山这个盛唐终结者有了发展空间。

西突厥:

初唐时期西突厥与大唐并不接壤,贞观八年(634年)唐王朝以李靖为帅,灭了位于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之后,大唐通往西域和中亚的通道被打开了;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王朝以侯君集为帅灭了臣属于西突厥的西域小国高昌,西突厥看到大唐的强大,割让了高昌、于阗、疏勒、朱俱婆、葱岭国(喝般陀)五国,大唐安西都护府设立;贞观十六年(642年),安西都护郭孝恪连续击败西突厥军队,西突厥内乱,举国内附大唐。

理论上讲,西突厥作为一个独立政权,在贞观十六年就已经不存在了。但李世民去世后,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起兵反叛,重新树起了西突厥汗国的大旗,相当于西突厥复国。很快,阿史那贺鲁被李治派遣苏定方平定,西突厥再次灭亡。之后西域到中亚虽然各种反叛此起彼伏,但西突厥原本最强大的十姓部落势力逐渐萎缩,直到被突骑施等势力取代。西突厥王族大多被送往长安,基本上都归化了大唐。

突骑施原本是西突厥下属的小部落,属于被压迫民族,但西突厥逐渐虚弱,突骑施又出了强人,加上唐王朝需要一些有实力的势力在西方阻止大食帝国东进,突骑施就发展起来,巅峰实力不比当年西突厥汗国差多少。但突骑施毕竟不是突厥人,就如匈奴人和突厥人的关系,或者突厥人和薛延陀、回纥人的关系一样,有渊源,但无论从种族血缘到文化都没有继承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比东方高句丽和高丽的关系还要近一些。

总之,中国古代历史基本上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一部战争史,尤其是游牧民族认为农耕民族占有了最富饶的土地,又有他们必需的铁器、工业品和人口,还经常不具备保护自己财富的能力,战争就成为双方解决这种矛盾的终极手段,并引发了更大的矛盾。

这一过程中,中原政权往往采用防守反击方式对抗草原民族,反击也不过是把敌人再撵的远一些,毕竟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即使占领了草原也无利可图,像初唐时期国家消耗不大、还能彻底消灭东西突厥实属少见。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点赞4、邯郸市 网友:袖手旁观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是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他们在马背上长大,无论骑术还是射术都优秀于汉人,长期的恶劣环境造就了他们对中原王朝的野心勃勃,来去如风的强大机动力成为了他们肆虐各个王朝的法宝!

我们所说的唐朝和突厥人的战争通常是指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突厥作为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北周时期,为了争夺草场和牛羊,由统治者集合了所有可以参战的突厥人,发起了统一游牧民族的战争,随着突厥汗国的成立,横跨中西亚的游牧民族时常叩关南下,对当时的隋朝进行袭扰。隋炀帝杨坚在执政前期还是很厉害的,命令隋朝名将杨素、李渊等对突厥进行了反击,一直到隋朝开皇三年,强横一时的突厥开始走向下坡路段,并且内部争权夺利,分为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两大军事团体!其中东突厥面对西突厥和逐渐崛起的契丹的威胁,无法独自作战的东突厥选择了臣服隋朝!

隋朝后期,杨坚好大喜功,横征暴敛,最终隋王朝二世而亡!李渊作为起义分子中的一员,依靠李氏宗族的支持,击败了以王世充、窦建德为首的各路起义部队,由山西进军长安。但是此时的李渊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东突厥,在中原混战的局面下,很多起义首领纷纷臣服东突厥,受到了东突厥的大力支持,东突厥需要的是一个混乱的中原,而不是统一的王朝,李渊担心东突厥会在李唐建国初期发起攻击。于是事先李渊秘密派遣大臣向东突厥示好才得以顺利登基!

刚刚建国的唐朝外忧内患,突厥人肆虐汉人城池,内部的虚弱,使得李渊如坐针毡,突厥人的背信弃义和见利忘义,李渊对此深有体会!甚至在唐朝内部,也有人建议迁都,以免需要时刻提防突厥人的入侵!

随后,公元626年,李世民在宣武门发动了兵变,杀死了唐朝太子李建成,得以顺利登基!而东突厥的投机眼光确实不错,趁着李世民刚刚登基,原本归属于李建成的下属还没有彻底被安抚的空隙,由突厥可汗亲自领兵,兵锋直指长安!随后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渭水之盟”!李世民和突厥可汗在渭水桥上杀了白马,定下盟约!对突厥深恶痛绝的唐太宗,立即开始制定了对东突厥作战的部署!

随着李世民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唐王朝开始慢慢的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彻底稳固了内部结构以后,太宗以突厥进犯河西为借口,诏令唐朝名将李勣,徐世绩、苏定方、尉迟敬德等率领六路大军,彻底歼灭东突厥!随着一场场战事的进行,最终东突厥可汗被李道宗的大同军所擒获,东突厥次汗以及文臣武将归降,东突厥彻底灭亡!

中原王朝的繁荣和昌盛,牢牢吸引着突厥人的眼睛,中国有句古话: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面对可以随时攻击自己的突厥人,如果李世民不将之消灭,也就不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一代明君了!

点赞5、乌海市 网友:一抹夏凉

高句丽政权是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扶余人所建,当时已经立国六百余年,占据了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当时,朝鲜半岛西南部由同为扶余人建立的百济政权统治,而百济政权和日本列岛的大和政权同样关系密切,彼此言语互通。

绵延至今的日本菊花王朝皇室,便极可能是由来自朝鲜半岛的“渡来人”,跨海征服了当地土著“绳文人”,与之融合同化的产物。现代语言学家通过高句丽政权遗存的汉字注音文献,判断高句丽语和现代朝鲜语完全不同,反而和日语有相当密切的亲缘关系,也进一步佐证了这点。

换言之,当时的东北亚地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同种族、同语言的“扶余共同体”,包涵了关系密切的高句丽、百济和日本三个国家。现代朝鲜民族的祖先三韩人,要么在百济国为上层扶余人所统治,要么局促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国,被扶余人建立的三个政权全部包围。

这个以高句丽政权为首的“扶余共同体”,从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击败的慕容氏后燕政权、灭亡冯氏北燕政权起,已经占据了中国辽东地区二百余年,以农耕为主业,依山修筑无数易守难攻的城池,可说是枝繁叶茂,根深蒂固。该国常备军至少不低于三十万,中国东北的众多古民族,如女真人的先祖靺鞨人,同样长期成为高句丽的臣属,受其征发差遣。(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杨秀祖《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甚至认为,高句丽总动员兵力高达六十万人)

因此,高句丽绝不是如后世的李氏朝鲜那般的孱弱政权,而正类似于契丹人的辽国、女真人的金国、建州部的满清那样,是中原王朝在东北方向的强大威胁。因此,当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局面后,也势必要将铲除、摧毁这样的巨大威胁,提上帝国优先日程,而绝不仅是因为君主好大喜功,只为收复辽东地区这一汉晋旧疆。

公元598年,高句丽军万余人,试探性进攻隋朝辽西地区,被隋军挫败。隋文帝杨坚当即下令发兵三十万,水陆两路浩浩荡荡,加以反击,岂知隋军陆路出临榆关(山海关),军中突然爆发疫病;海路攻向平壤,又遭遇风暴,船多覆没,尚未与敌国开战,士卒已经多死于路途。

然而,隋朝面对挑衅的坚决和铁血,已经令刚即位不久的高句丽国王高元大为惶恐,他当即遣使请和,请求罢兵。

此时,隋朝正在和北方的突厥汗国进行着一场声势浩大的亚洲争霸战争,刚好也正是和达头可汗、都蓝可汗一决胜败的关键时刻。为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杨坚暂且同意了高句丽的请和。

终隋文帝杨坚之世,他始终将北方的突厥汗

点赞6、宜春市 网友:陌芸依

@论史君 已经就政治军事层面答得很好了,但我想说说其他层面。自古以来,蒙古草原民族靠天吃饭,季节性 周期性干旱 暴雪,也就是所谓的黄灾 白灾,导致游牧民族无法生存,各部落不得不周期性地结群南侵,小则“打谷草”,大则入住中原,结束游牧。中原王朝或者被迫应敌,或者主动出击,这也是汉_匈奴 唐_突厥 宋_契丹 明_蒙古,这些冤家至死方休的根本原因吧。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