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为什么大多数老百姓与书法家对书法作品的评价不一样?

提问时间:2023-07-23 14:17关键词:作品,书法,书法家

为什么大多数老百姓与书法家对书法作品的评价不一样?

点赞1、莱州市 网友:难再遇

所谓书法家不过是很模糊的概念。什么是标准?

看大师的创新,大家可查一下日本的井上有一,日本东京大轰炸后,这人要自由,摆脱过去,受西洋一些画派的影响甚至觉得长期右手练字有局限不如用没练过的左手写。写个贫字,汉字从上到下写。他从下往上。一些作品都点画粗糙散乱,墨迹斑斑,一片狼籍,突破汉字筆法,结构。实际与中国书法脱钩了。不是书写,是塗画。边画边叫,作品充满痛苦,矛盾,摆脱,挣扎,分裂…画面脏乱。西方人拍手叫好,封他东方毕加索称号

我国的一些大师们的作品不知与他暗合还是从师于他,形式都一样。不过看他早年的颜体,我们大师多不如他。从出现时间看他在前,我国一些大师们在后。

所以丑怪书并不是创新。毫无新意。

有人举出西方某些画派的画家,在世不为人追捧,死后身价倍增,反证中国个别大师是太高高在上的,不欣赏大师是水平太低。若将某书法大师称中国的莫奈,是否不倫不类。文化背景不同怎么类比,外国人从小全画画吗?中国人却从小就学汉字的。是否把不同的文化传承模糊了,中国百姓从小学汉字,动不动加上业余,美盲的是没说服力的。

点赞2、大同市 网友:放肆笑

老百姓与书法家对书法作品的评价不一样,其最大的区别是评价书法的审美标准不一样。

大众的审美标准有三个

一是能识读。老百姓最爱欣赏自己能认读的书法作品,比如楷书、行书。看这些书法,他们心情愉悦,愿意多看甚至还能说出自己的心理体验,比如这字体硬的很,那字写的太软等。如果你给他欣赏一幅篆书或者草书,由于没有识读性,他们就有排斥心理,不愿意多看,因为欣赏出现了障碍,所以你要他们说出好坏,他们的回答可能是我不懂,或者会出现反感情绪:这疙斗马眼的,云里雾里的,啥玩艺?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的理论指导,他们的审美体验都是从个人生活经历中得来的。

二是工整。精工整齐,也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对事物逐渐形成的欣赏标准。比如说房子:这几排房真齐整,高低大小一模一样,真象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他们同样也把这种审美经验运用到书法上:这字好,纵有行、横有列,每个字象士兵一样,真方整!反过来,你给他们看大小悬殊、东倒西歪、粗头乱服的楷书和行书,就看不惯。因为这种书体超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审美范畴。

三是美观。人们认识美,最初是从人的本身开始的。在群聚社会,他们会把体貌面容美丽帅气的人做为美的标准。比如男有潘安,女有西施等。都是历史上公认的帅哥倩女。书法最初的审美也是从人的形象做为依据开始的。如“一人之身,情致蕴于内,姿媚见乎外,不可无也,作书亦然”。如“壮士佩剑”、“妇女纤丽”等。所以老百姓对书法中美的欣赏也停留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认为美的字会这样赞赏:这字秀气。这字带劲。这字飘亮。如果再进一步问:这字为什么秀气、带劲,大部分人就说不上来了。

综上所述,说明大众对书法的审美只停留在自身生活经历和写字的体验感知。他们判断书法好与坏的标准是以字的外在形象为依据的。他们欣赏的是自己能看懂的书法,而没有心理体验、看不懂的书法有可能被他们排斥为另类,认为是傍门左道、狂乱鬼怪。这就导致了书法欣赏的局限性。

书法欣赏的局限性,最终带来的结果是造成书法好与坏的混乱认知。最近网络平台上,广大网民对二田楷书的极力热捧,而对沃兴华、王鏞、王冬龄等书法家的作品极力贬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相信大家都眼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知。

而书法家之所以为书法家,与老百姓的最主要区别,就是用专业的书法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创作或鉴赏。

这套书法理论体系是从中国文化的高度立论的,也是文化除文学、诗词、绘画之外的外在艺术表现形式。汉代杨雄“书为心画”的提出,为论述“心”与“言”、“书”之间的关系:“…弥论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古昔之昏昏,传千里之忞忞者,莫如书。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意思是说,写字是心灵的图画,字写出来,就知道是君子还是小人;写出来的字也是君子小人感情激发的表现。

那么,书法专业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呢?这里我提纲式地给大家罗列一下:

一是从书法的“法”着眼。即美化书写的形式法则。

首先要有“生动有力的笔划,笔划美的书写要求,要在技法上具备“逆与顺,藏与露、中与侧、方与圆、曲与直、肥与瘦、疾与涩”的合理搭配。

其次要有“多样和谐的结构章法”。结字、布局的要求,要具备“欹与侧、连与断、疏与密、大与小、主与次、违与和”等不同侧重、又呈现出丰富的审美意味。

二是从书法的“意”着眼。“意”即笔意、字意,书意。意是书法创作和鉴赏的核心。是形而上的审美高级阶段。它主要探讨的是书法作品流露出来的“气”(气韵)、神(神采)。而气韵、神采的好与坏、优与劣,取决于书法作品体势的“骨、筋、血、肉”。以及呈现的“阴柔、阳刚、清淡、雄浑、劲健、狂放、拙朴、潇洒、典雅、超逸、精巧、神奇、中和、自然”等不同层面丰富多样的意味风貌。

除以上二个审美范畴和标准外,书法工作者还对书史书论有所研究。从而知古论今、知人论世,对书法艺术风格流派有一个通透的理解和认识,为真正创作出既有传承又能创新的作品,打下一个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以上两大部分,通过大众的书法审美标准和书法专业的审美标准的罗列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大众对书法的审美是淺显的,只局限于写字规则的体验和感知;而专业书法的审美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前者。

所以,当有符合专业审美、风格比较独特的书法作品置于大众面前时,大众在按自己的审美标准欣赏情况下,就出现了与专业审美不一样的评价。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等知识方面同学习,多交流,共进步!

点赞3、南京市 网友:猪猪妹

谢邀:我来回答这个问答:当然评价不一样,隔行如隔山,书法家对书法作品的评价是专业的,两者不在一个知识层面上做出的评价当然就不一样了。不过有些事也奇怪,有些写书法的相互关注里面很少有同行,同行之间互动的很少。不只为什么?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因我不会书法。

点赞4、柳州市 网友:墨染孤舟

别说行内行外的巨大差别,

就是行内顶尖水平看法也不一。

宋代四大书法家,他们各自风格,各自美,他们对美的看法也不一样。

艺术各展其能,各抒其见,好不好?留给时间评价吧!

点赞5、哈密市 网友:怀念或痛

谢谢邀请!我觉得无论百姓,书法家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家也有人在习字。有的人天生很有造诣,一手好字自带风流飘逸;有的人天分加修炼秀丽无比;有的人龙飞凤舞美,只是虎头蛇尾书法谈不上;稍奇一些的是,字里行间的气势滚滚而来透露出大家风范。但这些和书法家相比少的是专业的一步一步的训练以及升华。今年有幸在头条看到一些书法作品,叹为天人。整个的布局行笔所到之处,笔法的流畅圆润,整幅作品的完整性超凡脱俗。同样在头条上看到有的民间书法爱好者,书法了不起。仿佛唱歌的朱之文和将大伟哪一个唱的更好听呢?

其实谁心里都有数,好的东西就是好的!有的作品耐细品;有的作品一眼看上去就很美;还有的作品看上去很美又感觉缺点什么。我们看作品的态度因作者也有变化,民间的赞赏的心态多,苛求的少。专业的大家风范还是与众不同!

最后,朱之文和将大伟不是谁唱的更好的问题,是谁与百姓的心最近的问题!

点赞6、岑溪市 网友:夺魄秒杀

说普通人完全不懂书法那是糊弄玄虚,或者就是刻意地想欺骗世人!

是的!如果你说用木棍,面条画出来的书法多么地高超,多么地什么有意境,那是真的不懂,别说普通人不懂,就是写一辈子书法的人也不明就里啊!因为那样的书法没有迹象可寻!说你的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他有一万个理由说不成!

真正好的书法普通人是可以看出来好的!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比如张芝的书法,看那线条就感受到了一种美!

没有人能写出王羲之与张芝,如果宣扬王羲之与张芝,一些光彩夺目的人将丑陋不看,他们不敢公开贬低,只是有意地去忽略,绕弯地诋毁,那样,那些人的丑陋作品才能堂而皇之地在展览馆里大放异彩!

点赞7、嘉峪关市 网友:日暮迟归

我对书法乏悟,仅管窥谈浅见。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必须大力传承弘扬普及。当前凸显老百姓和书法家对作品评价不一问题,确实给许多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感觉。这里既有书法作品有自身规律特点章法要求,老百姓不知不懂的原因;也有书法家专心创作缺乏宣传,难掌握老百姓审美意愿的因素。解决的路径就是树牢书法艺术服务人民理念,不折不扣地践行继承、创新、务实、发展,尽量使作品能闪亮点、接地气、服水土、爱欢迎。书法家不仅要在继承优良传统中搞创新,在百姓喜闻乐见中谋发展;也要在培训教育上去搭台,在宣传解释上化误解。老百姓理应重视书法知识学习,提升素质广泛参与;还应多理解书法创作,善分享书法作品。坚信只要书法艺术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度融合,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互助共进、百花盛开的新成效。

点赞8、金昌市 网友:细嗅蔷薇

此问有失公正。历朝历代、什么时候有谁能证明所谓大多数老百姓不懂文字之美丑,与书法家对书法作品的评价不一样呢?!请不要忘记:数千年来灿烂文明文化的辉煌发展,绝对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无时无刻所形的巨大的推力作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真正的书法家深耕于人民群众之中。所谓高手在民间就是此理。至于那些混跡于书法队伍中之蛀虫、败类、妖孽之所谓书法作品一一让其见鬼去吧!

点赞9、徐州市 网友:狠疯拽

  •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老百姓和书法家看待书法的眼光不同。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审美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不断调整而形成的,称之为专业眼光。而老百姓对书法的审美是对好的东西的本源认识,掺杂的东西少,是含有赤子之心的审美。两者孰优孰劣,众说纷纭,反正谁也说服不了谁。
  • 两种审美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它们是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本人的拙见是:经过后天学习改造后,还能保持赤子审美的书法家才是真正的书法家,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法家。王羲之明显是做到了这一点的,他的字雅俗共可赏之。其他能流传后世的书家、碑帖基本都能做到这一点。
  • 如今不少人对老百姓的眼光嗤之以鼻,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自鸣得意。换个角度看这些人是不是丢失了一样东西——赤子之心?本人也是普通百姓一枚,但这不妨碍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认知和判断,窃以为传统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师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不就是自然的流露吗,不就是最纯净的表白吗?
  • 我不懂音乐,但听到高山流水的琴声,眼前就会浮现出高山流水。我不懂写诗,但读《春江花月夜》,眼前就会浮现春江花月夜。我不懂作画,但是观《千里江山图》,眼前浮现的就是祖国的千里江山。能体现本源的东西才能流传千古。
  • 甚至我不懂踢足球,但是我能看出来哪个好,哪个差,哪个脚最臭,你说气人不。(跑远了,哈哈)
  • 我和我的很多爱好书法的头条好友都是普通百姓,我们大都对书法一知半解。但是,一点都妨碍我们能看出《祭侄文稿》中的激愤和忠贞,一点都不妨碍我们能读懂《丧乱帖》中的悲愤和绝望。气人不?
  • 中国人从小接触汉字,天天在使用汉字,网络时代各种字体轰炸,大街小巷、风景名胜牌匾无数。上课、上班、开会无聊时很多人都会刷上几笔,说普通老百姓一点不懂看书法的优劣,有点过了啊。
  • 当然专业毕竟是专业的,对书法的认知和造诣书法家们那是有绝对优势的。不少普通人的眼光有时有所偏颇那是难免的。那么出现这现象是谁的责任呢?书法家们,闭帘自珍,各玩各的时候该结束了,宣传教育靠你们啊。
  • 道友留步!一起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吧!

点赞10、南通市 网友:有事烧纸

对书法作品的评价历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原因我个人以为有以三点。1.作为一种艺术存在的书法作品,长期以来就没有形成一种较为规范的评审标准。2、中国的书法艺术远远流长,名家众多,现在的好作品也只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挥多少的问题,真正的形,神,意俱佳的作品少之又少。3、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很多时候在专家眼里的所谓好的作品,在普通人看来就是乱涂一片。而恰恰看似很漂亮的字在专家眼里却不值一文。

点赞11、张家界市 网友:红粉胭脂

正常情况下,人们对美的认同是趋于一致的,春天来了,桃花开了,人们都觉得美,没有人嫌桃花丑的。

书法跟桃花有什么不一样呢?应该是一样的,都是传递美感。老百姓评价一副书法不好了,说明书法作品传递美感的作用失效了,至于书法家跟老百姓评价不一样,那是书法家创作的立场、态度、对象没有针对老百姓,他只为少部分人创作,不为大众创作。

脱离了大众立场,必然走向“以曲为美”、“以病梅为美”的创作邪路,无一例外,目前书法界以及其它的一些文艺界,充满了一些病态审美观,盲目追求新、奇、特、怪,甚至屎尿横行,满目腥臊,一包乱草,让人越来越看不懂,自以为得计,沾沾自喜,岂不知那是一种对艺术的亵渎。

别瞧不起老百姓的审美观,美丑还是分得清的,有些书法家写一包乱草,就是把它吹上天,老百姓还是不买账,留着孤芳自赏吧。

当然,老百姓跟书法家评价不一样也是正常现象,有艺术高于生活的规律性,有专业眼光与非专业眼光的区别,但这种差别不会太大,太大了,不是老百姓的毛病,是书法作品的毛病,是书法家的毛病。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