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溥仪的真实文化水平是怎样的?

提问时间:2023-07-05 02:32关键词:溥仪

溥仪的真实文化水平是怎样的?

点赞1、利川市 网友:明月风清

在平常老百姓的心目中,亡国之君可能是这样子的:

学识粗鄙,文化水平浅陋。甚至还可能是:荒淫无道,昏聩无德。

溥仪也是这样子的吗?非也,非也。 他曾经写过自传《我的前半生》,在大部分的传记文体里面,大部分人都在歌功颂德,溥仪却反其道行之,无情地揭露自己的人性之恶,写满了自己的人生污点。

他成为中国历史上400多个封建帝王当中唯一一个给自己留下传记的皇帝。

写自传:

你相信一个初中毕业生能写得出优秀的传记吗?不能吧。

高中水平呢?理清派系征伐可能有点困难吧。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如果熟知中外历史和地理。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老外正面交锋呢?那怎么说也得是一个博士了。

当然,文学水平的高低和溥仪个人的远见并不成正比。 在清末时期,能请得起老外来做家教的人并不多。

溥仪很幸运请到了庄士敦,这个老外反对英国干涉中国内政,因此他简直是很多中国人的“同道中人”。

两位老师:

老庄精通汉语,和溥仪也用英文教习。在东京审判的时候,作为证人的溥仪一开口就是流利的英语,一时间,让老外非常震惊,简直惊艳全场。

现在的一般本科生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我的前半生》中,溥仪详细的算了大清朝宫廷里每日的开支,写得非常详尽,他的这种数学知识也是庄士敦教的。

除此之外,老庄还教他西方的历史、地理等学科,每天教课时间为二到三小时。

在庄老师的影响之下,溥仪学会了骑自行车并剪去了自己的辫子,但他的远见却远不及恩师,他此时只局限于自己狭隘的皇位独尊里面。

除了老外,其中他的老师陈宝琛21岁就中了进士。陈宝琛之后入翰林,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

这位陈老师不仅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同时也忠君爱国,极力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主张收回被俄国侵占的新疆伊犁九城。同时向光绪帝提出满汉兼用等建议,陈老头的远见非同凡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扶植溥仪充当伪满傀儡,溥仪这个时候只想要皇位,根本就不在乎日本人杀了多少中国人。

傀儡:

陈老师见溥仪如此目光短浅,他劝说:

“贸然从事,只怕去时容易回时难。”

他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而后来历史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但当时溥仪一意孤行,并说陈老师"迂腐不堪”。

溥仪的这位恩师,不顾风烛残年,冒死赴东北劝谏,差点被日本关东军囚禁。陈老师的远见可见一斑,怎奈溥仪"不听老人言,吃亏马上在眼前"。

让大家更刮目相看的是,我国的国学大师、才高八斗、学贯中西的王国维就曾教授溥仪国学。

曾经的书法大家、北大校长朱益藩,也曾教授过他; 如果仅从文化水平角度来考虑,溥仪至少也算得上一个博士了。

点赞2、锦州市 网友:独行人

溥仪的自传巜我的前半生》有比较详尽的记述及其作品本身都体现了他的文化水平,高低、优劣,观者各有所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您读后会有自己的答案。

本人的答案是:溥仪是智、愚相伴,有些知识通而不精,有些又让人望不可及;由于他从未上过正规学校,很难用当今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等学习阶段、学位来界定他的文化水平。

点赞3、湛江市 网友:归故里

关于溥仪的学历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溥仪在完成改造之后,由于没有地方居住,暂时住在了自己的妹妹家,在当时大家都有户口,溥仪却没有户口,于是乎他的妹妹带着溥仪去办户口,在此期间发生了不少的趣事。首先就是一群老人认出他后,差点下跪,幸亏溥仪及时制止,否则就是一场闹剧。

在办理的时候,工作人员问他家在哪,他想了想说以前住紫荆城,令众人非常尴尬,可是户口上不能写紫禁城,于是写了他妹妹的住所。问他的学历的时候,溥仪回答没上过学,权衡利弊之下给他写了个初中,那么大家觉得溥仪真的是初中文化?这当然不可能,如果一个皇帝只有初中文化,那还如何治国平天下?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溥仪那是私人教育,比较高级,有最好的老师教他,全天下最好的老师都在给他上课,溥仪幼年登基,让他治国肯定是不可能,他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每个老师轮番给他上课,他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绝对不能偷懒。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溥仪还开始学习西方的东西,比如物理和英语,虽说不是精通,但也颇有成就,古代皇帝接受的教育全部是当时最顶级的,所以说用现在的想法去评论溥仪的学历,其实是有些可笑的,总不能让他来做套题吧?

别的不说,咱们就以其知识储备来说,一个硕士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接触的东西可比现在的硕士接触的东西要多,最起码他的教育资源相比现在的硕士要好的多,大家认为溥仪应该算是什么学历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点赞4、常德市 网友:时光巷陌

说起古代皇帝,历史中有一位与众不同,他就是末代帝王溥(pǔ)仪,一个当过皇上也当过平民的人,一生有许许多多传奇的色彩。

但在户口本上,溥仪的学历却只写着初中,这有点让人们摸不着头脑,那么一个皇帝学识究竟有多深呢?

溥仪童年有过多位老师,其中有一名叫做陆润庠(xiáng),这货的来头可不小,当过尚书、大学士、院长,阅历学识相当丰富,他是由隆裕太后任命为太傅,直接给溥仪传授帝王之术。

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溥仪即使没有通古博今,至少也是略知一二,放在当今的考试中,分分钟秒杀全国状元。

不仅是中文、古文,溥仪还师从英国名士庄士顿,是第一名从牛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他的指导下,溥仪的英语水平甚是了得,能将古诗文言文翻译成英语,面对外国的使者,溥仪也能对答如流,这在历代皇帝中基本无人能及。

溥仪因为当过皇帝,宫中的稀奇珍宝也是把玩了不少,时间久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是真是假基本一眼就看得出来,水平到底有多高呢?

据说专业的考古学者和文物鉴定家,对他的技术也是望尘莫及。

晚年的溥仪写了一本自传,名为《我的前半生》,讲诉了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和所见所闻,此书被很多电视剧当成参考的对象,于是溥仪也成为历史上,唯一能为自己写书立传的皇帝。

当年上户口时,那位大妈无法判断溥仪的学历,只好给了个初中毕业,草草了事。从学识上来说,溥仪的文化水平当个博士还绰绰有余。

各位小伙伴,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位末代皇帝呢?

点赞5、新泰市 网友:这是悲伤

我们也先不下结论,先说一个有关他与国学大师,清华教授王国维之间的故事。据说,王国维始终忠于逊清小朝廷,民国后还留着辫子,有一回他请退了位的小皇帝到他家观赏他半生精心收藏的古董字画。溥仪边看边指着几件说是假的,王国维心中不悦,以为溥仪乱说,待帝走后,他找来北京古董界专家咨询,果然一件不差!当后来他再进宫拜访溥仪询问此事时,小皇帝说,我也不懂什么鉴定,但就感觉与宫里的不一样!

有些东西,学是学不来的!是靠熏陶,靠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具备的。

还有一件,1946年,溥仪到东京去给国际审判法庭当证人。法官每一问,溥仪对答如流,不用看稿,滔滔不绝,逻辑严密,滴水不漏,甚至用流利的英语讲!创下了东京法庭单人做证时间最长的纪录,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后来人们心目中的那样的形象来。

所以说他的综合文化水平绝对高出当时一般文化人!他对某个领域不一定有精深的研究与造诣,但由于从小接受良好的宫廷教育,加上天赋,周围环境的影响,他在古文,书法,绘画,历史,英文,等各方面还是相当有水平。

目前传世的保留下来的,我们能看到的溥仪的作品,有《我的前半生》,溥仪日记,大量书法,对联,绘画作品,还有古体诗。从书法绘画来看,功底极深,造诣很高,比现在一些所谓的书画家要高很多!从他所做的对联,古体诗看,古文功底很好,天赋也高,溥仪是有才的。从英文手稿看,写得极为流畅,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他甚至能把四书五经,翻译成英文!今天外语学院的英文教授不知能否做到?

他生不逢时,如果他在清朝承平时代做个皇帝,清朝一般皇帝的能力,水平还是有的,可惜他生在末世,最终沦为悲剧人物了。

点赞6、昭通市 网友:智雅欧妮

关于溥仪的文化水平,属实不好界定,毕竟人家上的是私塾,没有学历这一说。虽然溥仪在办户口的时候,登记员给他写的学历是初中。但这并不代表,他溥仪就只有初中的文化水平。

所谓“学历”,顾名思义,只是一个人求学的经历,他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学识文化水平。古今中外,那些学历不高但学识渊博的大师,也不在少数。

比方说陈寅恪先生,堂堂一代国学大师,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学贯中西,被誉为“教授的教授”。但先生的正规学历也仅仅只是高中而已,其毕业于上海的吴凇复旦公学。

其实陈寅恪先生这个学历还算高的,至少比钱穆先生强。钱穆先生同样是一代国学大师,学识渊博,被誉为中国当代最后的大儒,可是他连中学都没有毕业。

另外还有沈从文先生,写过《边城》和《湘西散记》等诸多文学著作,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还先后在西南联大、北大等知名学府任教讲学,绝对是近代文学历史上的一代巨匠,但论起学历来,先生其实连小学都还没毕业。

所以,学历不能等同于学识,我们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真实文化水平。不能说学历是初中,文化水平就一定是初中。

尤其是对于溥仪这类人,那更是无法以常理视之,连基本的参考作用都起不到。毕竟溥仪的求学经历,和咱们普通大众,有着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一切的生活方式,都是走的帝王家的路子。即便溥仪在6岁的时候就已经退位,但他依旧居住在紫禁城内,享受着帝王般的待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24年,也就是溥仪18岁的时候,被驱逐出紫禁城。

而在此之前,溥仪所受到的教育,乃是宫廷式的私教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溥仪不用去读书,而是由皇家请一大堆老师,来为溥仪进行授课。所以从小到大,溥仪都没有经历过大众式的学习,更没有进入过正经学校读书。

然而,因为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溥仪虽然没有正经上过学,但他所学的知识,就不见得比学校来得少,甚至还要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一些。

没办法,溥仪的资源太好了,身边一大堆老师不说,而且个个都是名师,随便拎一个出来,那都来头不小。

比如说首席帝师陈宝琛,那绝对是个教书的好材料。

首先,陈宝琛家学深厚,其家族乃是书香世家。据统计,明清两代,陈家共出进士21人,举人110人。而在陈宝琛那一代,陈家一门三进士,三举人,时称“六子科甲”,显耀榕垣。

其次,陈宝琛个人才华横溢,学识渊博。陈宝琛是同治七年的进士,时年不过才20岁。入仕之后,陈宝琛在翰林院深耕多年,学问愈发深厚。年龄不满40,便已升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最后,陈宝琛是个大教育家,曾任鳌峰书院山长,创立全闽师范学堂,对于福建现代教育有着重大的贡献。

再比如书画大师陆润庠,绝对是搞艺术的一把好手。此人乃是同治十三年的状元,官至太保,外加大学士,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而相比于做官,陆润庠的艺术道路同样走得很长。此人是个全才,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书画领域,堪称一代大家,连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喜欢得很,由此陆润庠多有作品留存于故宫。

另外还有袁励准,那也是一位书法大家。袁励准的字苍劲有力,行云流水,颇有米芾遗风,在当时的名头很响,连当上了大总统的袁世凯,都曾向其求过字,即“新华门”三个字。

当然,单论艺术造诣,袁励准比之陆润庠,估计还是差了些,毕竟人家是全才。但袁励准不仅仅是大书法家,更是大收藏家,家中藏物甚多,以至于得了一个“袁老板”的称号。所以,袁励准在文物鉴赏方面的造诣很高。溥仪在他身边,也跟着学了不少东西。

讲个小故事,说是溥仪曾做客王国维家中,看到王国维家中古玩不少,不由见猎心喜,于是便凑前研究把玩。可这仔细一看,溥仪顿时失了兴趣,直言王国维的收藏乃是赝品。事后,王国维请人再度鉴别,果然如溥仪所言。

有趣的是,袁励准有个弟弟叫袁励衡,是近代有名的大银行家,民国时期的交通银行,就是由他一手创办的。而袁励衡有个外孙女,叫做琼瑶。

最后还有一个老师不得不提,那就是溥仪的西学老师庄士敦,是个英国人。庄士敦这人也是来头不小,正儿八经的牛津大学高材生,被聘为溥仪的英语老师。庄士敦虽然是外国人,但和溥仪之间并没有什么语言障碍。他长期在中国工作修学,汉语说得非常好,算得上是一个中国通。

溥仪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庄士敦:

“庄士敦师傅倒并不十分可怕。他的中国话非常流利,比陈师傅(即陈宝琛)的福建话和朱师傅(即朱益藩)的江西话还好懂。”

看看溥仪的师资阵容,从国学到书法,从鉴宝到外语,不仅全面,而且个个拔尖。最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私教,差不多一对一的教学。

事实上,溥仪并不算是个好学生。或许是幼年退位,导致其没有了当皇帝的压力,更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导致溥仪相当比较贪玩儿,而不爱学习。那时候溥仪的心思大部分都放在照相机、自行车这些新奇的玩物上。

溥仪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如此写道:

“我念书极不用功……在屋里念书,念到枯燥无味的时候,只想跑出来看看屋外的那棵松柏树,以及地上的蚂蚁。”

然而名师出高徒,有着这样的师资条件。溥仪即便是再怎么不学无术,那学问也要比普通人高出不少。想想他的这些老师们,哪一个不是大师教授级别的人物,学识渊博。在这些人身上,溥仪哪怕是只学到一点皮毛,都足以受用终生。

比如跟着陈宝琛这样的教育大拿,基础的《四书五经》你得精通吧?诗词文章得会写一点吧?不求水平有多高,至少能懂个大概。而这个“大概”,放到咱们现在的传统文学领域,那都应该是大学生级别的水准了。

再比如跟着陆润庠学书画,不说成个什么书画大师,但常年的熏陶之下,精于工笔应该不在话下。从现世留存下来的溥仪书画作品来看,溥仪尤善楷书,形似欧阳询;精于花鸟,不显俗气。

就这个水平,放到今天,各种书法、国画协会,岂不是随便进?

至于跟着袁励准学鉴宝,那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方面有着名师引路,能得到丰富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溥仪家中藏宝甚多,有着大量的实物可供参考。如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即便溥仪的天赋再低,那也多少有两把刷子。

放到今天,那绝对能当个文物鉴定专家。而且绝对比那些鉴宝栏目上的所谓专家们靠谱。

再还有庄士敦这个外教老师,他能够给予溥仪一对一的私人英语授课。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溥仪的英语即便再差,那也多少整两句。至少基本的外语交流是没多大问题的,关于这一点,在关于溥仪的历史影像中,是有所体现的。在远东法庭上,溥仪曾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对答如流。

另外,庄士敦虽然是英语老师,但教溥仪的可不仅仅是英语。从现代历史到世界地理,再到西方文化,知识面极其广泛。不夸张地讲,庄士敦是为溥仪打开新世界的那个人。有着庄士敦这样的老师,溥仪的眼界可不会低。而这,其实也可以算作是学识的一种。

最后,溥仪的历史学问应该也不低,尤其是在有关清朝的历史领域。毕竟溥仪乃是曾经的清朝皇帝,对于自己的家族历史,以及清朝相关的制度体系,那都应该是如数家珍。另外,溥仪还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他的所见所闻,都是最具价值的史料。溥仪的那部自传,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即便溥仪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历史,但他所具备的相关学识,一定是很丰富的。当个清史学者,岂不是绰绰有余?溥仪后来能够进入文史馆工作,其实不光是国家照顾,更是因为其自身在这方面却是有着一定的能力。

综上所述,溥仪的学历虽说不高,严格来讲只是一个私塾水平。但他的文化水平显然是不低的,甚至在诸多领域,都有着相当高的造诣,比如书画、鉴宝、西学以及历史等等。单从知识面的广度而言,他溥仪当一个文化学者都没有多大问题。

当然了,从专业的研究角度来看,溥仪应该还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毕竟他学的东西太杂,在深度上必然有所欠缺,远没有上升到研究者的角度。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溥仪绝对不是初中生的水平,少说都是个大学生了。

点赞7、南昌市 网友:老痰酸菜

请不要怀疑一个帝国继承者的教育结构和师资水平,哪怕他本人被历史的巨浪拍成了饼。知识架构,认知水平,过往过眼的人物和事件构成的阅历,每一件普通人连他指甲都够不上一片。人家请他识别文物,他只要说我的自己家的东西,自然一眼识得真伪。

点赞8、济南市 网友:嗜メ魂

【末代皇帝溥仪的超牛教师队伍了解一下】 


溥仪做为一位皇帝,其教育培养自然成为了清政府的重中之重,所以能给溥仪担任教师爷的人,自然不是凡人,下面咱就盘点一下溥仪的教师都有那些人,顺便聊聊这些老师们的故事。

溥仪的第一位老师是陈宝琛,这个人出身进士,是正儿八经的学霸一枚,用现在的教育程度比喻的话,陈宝琛应该是一位科学院的院士了。他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此人不避权贵,经常直言上谏,人们把他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誉称为“枢廷四谏官”,声望极好,在宣统三年的时候,他被召进了紫禁城,成为了溥仪的老师,此人不但在学识上过人,而且在民族大义上有颇有建设,他大力的发展实业,想通过建设铁路和开展普及基础教育来振兴国家,可谓是一位贤良之士。溥仪在他的教导下进步很大,自然学到了不少的“硬货”。

溥仪的第二位老师是袁励准,资历很深曾经是京师大学堂的一把手,此人书法非常了得,其字颇有米芾的范儿,溥仪和他学了很多的学法基础,能得到这样名师的指点,实属不易。


溥仪的第三位老师是大名鼎鼎的状元郎陈润痒,在溥仪退位后的日子中,这位前清的状元依旧对这位旧主忠心不二,在其古稀之年默默的为这位年少的小皇帝奉献着毕生所学,但似乎溥仪对国学兴趣不大, 满文就更不用说了,最后甚为满族皇帝的溥仪,最后连满语都不会说了。


溥仪的第四位老师是个歪果仁,他的名字叫做庄士敦,是从英国远道而来的洋teacher,溥仪对他非常有好感,庄士敦主要教授溥仪英文,所以溥仪英文其实很不错的,这个洋老师庄士敦除了讲授英语外,还时常的给溥仪讲述欧洲的历史,欧洲的文化,让这个自幼在深宫中的孩子是大开眼界,可以这样说,庄士敦是影响溥仪一生的人。

点赞9、柳州市 网友:╭心劫〃

溥仪的文化程度究竟有多高,没有比对的标准做参照,反正,其文化程度是非常高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情况是这样的——

溥仪虽然没有上过正儿八经的的学堂,但溥仪可是有众多名师一对一辅导过的。辅导他的其中一个老师叫朱益藩。

朱益藩可不是简单的人物。曾经考过翰林的第一名。先后担任过湖南的主考官、陕西的学政、京师大学堂的总监督,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其有非常深的书法造诣,是为数不多的书法“大家”,主要教授溥仪书法。

辅导溥仪的另一个老师叫陈宝琛,其21岁就考中进士,曾总理礼学馆,学识非常渊博。

国学功底异常深厚、曾担任过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在成为总统之前也是溥仪的老师,教授溥仪多年。

另外,溥仪的老师还有粱鼎芬(教授诗作)、伊克坦(教授满文)、庄士敦(英国人,教授英语)等人。

在这些顶尖老师的教授下,本就天资聪颖的溥仪肯定是学习到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其学识水平是非常深厚的,应该远远超过当代甚至现代大学生的水平。

那么,溥仪的户口本上文化程度一栏为什么写的是初中呢?

在解放初期,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已深知自己“大势已去”,再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了。所以,聪明的他只有学会低调做人才能确保自己平安度过余生。于是,他“谦虚”地将自己的学历水平“定为”初中。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