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为什么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9关键词:梁启超

为什么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点赞1、吉林市 网友:凉城执念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的一次高潮,不仅决定了南洋诸国的政治格局,还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这个贸易的咽喉要道。当时称呼的“西洋”其实是现在的南洋。放长远来说,郑和的敢为天下先,是中国发展海权的一次大胆尝试。所以“郑和下西洋”不是短暂的制霸南洋,其背后的意义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战略的先驱实践——现代学者提出,“郑和的成就清楚证明,中国有称霸海洋、成为海洋帝国的潜力。东南亚攸关中国经贸和国防的港口,郑和采取了积极干预的内政手法”。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大航海高峰,而且也比西方的大航海时间要早。郑和对南洋的大小势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当时的三佛齐、满者伯夷等。满者伯夷灭亡三佛齐后,郑和又先后扶植了旧港宣慰使施进卿、马六甲王朝来制衡满者伯夷,这是有意的布局,满者伯夷虽然是苏门答腊的胜利者,但也被迫向明朝遣使朝贡。。至于锡兰山国的战斗,是一次被动的、意料之外的对外战争,但也彰显了中国的威武。随着海权理论的发展,郑和的历史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

点赞2、哈密市 网友:折旧事

郑和大航海 七下西洋的功绩无与伦比 在中国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是说:在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 直到新中国的建立 期间我国没有能力再进行大航海了

原因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靠的是明朝中期以前强盛的经济实力 以及优良的造船业 航海仪器等

所以才能在那个时候 时机成熟 所以皇帝就派郑和下了西洋

明朝后期 内是政治腐败和李闯王等农民起义 外是满清的侵略 所以已经没有能力在进行大航海了 因为大航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上的 清朝闭关锁国 民国战乱不停 所以郑和下西洋成为我国明朝至新中国开国期间的唯一

所以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点赞3、包头市 网友:染小诺

清末时期的爱国人士,一定会怀念一个人,那就是明朝的郑和。不少人有疑问,为什么清朝人要去怀念明朝的一个太监呢?

三保太监郑和,可不是一般的宫廷太监,他马上能够安天下,船上能够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开启了我国首次大规模扬帆远航的盛况。

不过很可惜的是,郑和七次下西洋以后,明清都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再也没有人在海上拓宽国界了。所以梁启超不禁感叹,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01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找到美洲大陆,早了87年。

郑和是在1405年正式开启第一次扬帆远航,这一次他先后到达了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并且在终点站古里刻了一块石碑。

哥伦布远航找到美洲大陆的时间,是在1492年,郑和比他们远航的时间早了87年,接近一个世纪。

也就是说,欧洲国家大航海时代,要比郑和下西洋晚上接近100年的时光。我们都知道,大航海给欧洲人带来了什么。

三年遣中官郑和使其国。明年,西王与东王构兵,东王战败,国被灭。适朝使经东王地,部卒入市,西王国人杀之,凡百七十人。西王惧,遣使谢罪。帝赐敕切责之,命输黄金六万两以赎。六年再遣郑和使其国。西王献黄金万两,礼官以输数不足,请下其使于狱。帝曰:“朕于远人,欲其畏罪而已,宁利其金耶?”悉捐之。自后,比年一贡,或间岁一贡,或一岁数贡。中官吴宾、郑和先后使其国。---《明史》

因为大航海,他们在全球各地找到了相应的殖民地,也从世界各地掠夺了大量资源,从而使得他们的经济得到繁荣发展。

此后以大航海作为动力,欧洲的科技不断发展,蒸汽机时代的到来,更是改变了传统的动力系统,加速了欧洲殖民世界各地的活动。

是比西方国家航海史早了近100年的明朝,却在郑和年迈以后,再也没有出海航行过。在明宣宗朱瞻基看来,郑和每次出去,除了扬我国威以外,什么好处都没有,反而是增添了一大笔开销。

所以朱棣时期,持续不断的下西洋活动,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彻底废止了。而且明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海禁,使得明朝逐渐与世界脱轨。


02明清时期,没有抓住大航海的红利期。

如果把那个时候的地球,看成是一个大盘的话,那么这个大盘才刚刚兴起,就算你什么都不懂,只要投钱进去,就能挣大钱。

  1. 欧洲国家显然是在这个时候抓住了红利期,不断在航海上投入大量金钱,因为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
  2. 而且外面的财富是源源不断的,只要能走出去,总有一天会有回报。为此欧洲人的脚步涉足了亚洲、非洲、澳洲,最终到达了美洲,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国家。
  3. 美国其实本来就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他们是通过起义才逐渐获得了自主权。由此可见欧洲人在这个红利期到底获得了多少好处。
  4. 可是当时的明朝、清朝在做些什么呢?他们拒绝与外国人打交道,因为自身幅员辽阔,根本就不屑从外面获得那点资源和土地。

明朝初年,其实就实行了海禁政策,除了官船出海以外,任何私人的船只都不能出海。郑和以后,海禁政策就更加严格了,以至于嘉靖年间,出现了大量海盗倭寇,骚扰着东南沿海。


隆庆皇帝时期,的确打开过国门,可惜昙花一现,他的寿命又太短了,所以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到了清朝时期,海禁活动比过去更加严重,郑氏家族在海上实力强大,为此康熙皇帝一度将福建沿海居民内撤。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明史》

此后清朝也没有正儿八经地打开过国门,一直等到列强们用大炮,轰开了清朝的各处通商口岸,使得清朝不得不大门常打开,欢迎各国列强进来。


03为什么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出去是烧钱,欧洲人出去是挣钱。

明宣宗朱瞻基表示很生气,郑和下西洋的确是带回来不少好东西,比如说香樟、檀木,黄梨,榴莲、龙涎香等水果、香料,此外还有非洲长颈鹿、忽鲁谟斯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和驼鸟等动物。

  1. 可是当时他们也没想着开个动物园收门票,结果新鲜劲儿过去以后,这些东西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就跟我们刚看到羊驼的时候还觉得挺新奇,可现在再看,不就是吃草的泥马么!
  2. 而郑和每次下西洋所花费的钱,那可是不计其数啊。为了下西洋,郑和特地督造了60多艘大船,船身长44丈,宽18丈,光将士就带了3万多人。
  3. 大国出去,当然少不了要带点本地的土特产,还有金银珠宝用来赏赐沿途各国,所以郑和下西洋的每次投入,都远远超过了收入。虽然扬了国威,可是一点实际收益都没有。

所以这不能怪明宣宗,他是一个务实的人,虽然眼光没那么长远,但是终止下西洋这件事,的确有利于明朝当时的经济。


反观欧洲国家的大航海,那收益率实在是太高了。他们跟明朝时代郑和下西洋不一样,他们的航海家都是由各自国家的贵族来提供资金。

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明史》

等到获得报酬的时候,也是各国的贵族获得巨大报仇,这样一来,大家都有兴趣投入到这个收益率奇高的行业当中来。

这就好比是我们近20年来搞的房地产,就算是个呆子都知道搞这玩意儿挣钱快,而且基本没有任何风险,毕竟房子还没造,就先把钱都收到手里了,这多开心?所以很多公司宁可把自己的主业先放一放,也要开发几个楼盘来赚点快钱。

郑和最吃亏的,当然就是没能找到一条赚钱的路子。他下西洋,真的跟出去旅游是没什么差别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没有考虑任何经济负担。


总结:常存敬畏之心,才是发展之道。

明朝和清朝前期,很显然都是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因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他们根本不需要跟外界交流,也能够保证自给自足。

当然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较辛苦,但是这种事情朝廷是不需要考虑的,只要老百姓活得下去,那他们便可以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想法去捞钱。

所以明清时代的统治者们,产生了一个固有思想,就算不改变,他们也能过这么好的日子,为什么还要改变呢?

梁启超痛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实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感叹。时常存有敬畏之心,向你的对手虚心学习,总是没错的。毕竟一个人一个国,不可能什么都超越别人。

参考资料:《明史》

点赞4、启东市 网友:没有。

郑和七下西洋曾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既把中国的文明带到了所经之地,又威慑了一些沿途的国家,令他们既仰慕又敬畏。但郑和之后,明朝进入“闭关锁国”时期,中国的舰队从此在大西洋上消失,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被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梁启超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

点赞5、平顶山市 网友:天菱。

清朝采取是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不会去开创外面世界!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