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圈里真的无漏可捡吗?你见过听过哪些“捡漏”的有趣故事吗?
有道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捡漏总是存在的,只是“漏”越来越少,只是“捡漏”越来越难了!尤其在当下假货赝品满地铺的今天。
在此我想说的是,古玩商有俩种,一种是纯粹的骗子,从淘宝网上或者什么地方,搞些赝品出来兜售,你一进商铺便可闻到一股酸臭味,你该调头就走。地摊上的货,大约百分百假货,看看也罢,只是看看什么是假货赝品,心里有数即可!
而另一种古玩商,不管水平高低,也真的从乡下收点东西,或者四处打探到处搜刮,手头确有点东西,当然,也并非全是真品。而这些人的真东西,一般不会或者很少在外面摆放,看你是有点眼力时,会热情接待你到房间,他们会有保险柜等保管古玩。
他们对待游玩于古玩市场的买家,一般会有三种态度,一是看你不懂,要么不理,要么随意兜售假货。二是看你有点识货,不管你买与不买,他们愿意与你聊天,给你介绍货物,你也可以混的解个口渴。三是,你说的句句在行,看的件件准确。他们就会佩服你请教你,自然会打开保险柜,翻出真东西(也未必全是真东西),这时你若真有中意的,自然可以便宜的成交。当然也免不了一番讨价还价。
所以说,“漏”是有的,“捡漏”也是有的。只是看你眼力有没有吧!只有练就火眼金睛,你才会有点石成金的真本领!
再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大建设大拆迁大动土的四十年。现在无漏,何时有漏?
至于捡漏的故事,有人在讲,我就懒得讲了!
觉得漏越来越少了,眼力都很厉害,没办法
“捡漏”的故事太多了,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下面,举几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
2005年夏,我在北京某场拍卖会预展上看对一件清华美院某教授所绘册页,老婆嫌该画家名气小不让买。之后,该册页以八万多元成交。次年春拍,该画家身价暴涨,那件册页保守的话也可卖到三百多万。
同年,崔如琢先生的山水、花鸟也就一二十万,现在至少过千万。
下面,说说我捡到的小漏吧。
几年前的某日,我在某旧书网上看到有商家上拍著名雕塑家郑于鹤先生的雕塑作品《信使》。我以300多元的价格拍中一座。后经与该卖家商谈,又以每座260元的价格买了10座。收到雕塑后,我立即将其中的5座送到了一家网络拍卖公司,最终以每座1500元左右成交,赚了几千块钱。
无漏可捡,一个专业的人对一个专业的人,你觉得有漏可捡吗!
在农村有好多宝贝都是因为自己不懂价格便宜卖了出去,我家门口就有一家把上万银钱卖出几十元的价格!这在农村是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