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这三幅书法,如何区分优劣,请说出理由?不怕你嘴毒,就怕你不说真话。","
书法,书法,好的书法,有书法的规矩在里头。
如一些艺人的毛笔字,(难称书法)无规又无矩,行笔都不对,当然很难称得起好的书法。
首先看书者的基本功,次看他的艺术修为。
基本功是书法的基础,包括运笔,结构和布局。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决定了他的水平高低成就。在坚实的基本功基础上,才能谈一个人的艺术修为。艺术修为包含有一个人情趣意境的创造力,神态形象的表现力,巧妙的造形构思等等。
结合这三幅作品来分析第一幅基本功扎实而情趣不足,特别是游丝的连带,全部都是四十五度角。功夫虽然了得,但不能因形就势。在这方面可参照张芝冠军帖。
第二幅典型的展览体风格。实话实说,此为白白浪费时间之作。虽浸淫多年,却不在正道上。
第三幅功力稍弱,在布局构思上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后两句构思巧妙,书者在这两句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斜字的长竖是整幅字中最大的败笔。长竖要写就要写出它的韧劲,要写出万岁枯滕的劲道,而此竖漂浮歪斜好枝条遇风,不堪负力。白云深处有人家句,虽有创意,奈何功力不足,没有达到出想要的结果。
。 三幅行草书法作品,尤其是中间一幅显得突出,出自有草书很深功底之手。用孙过庭《书谱》“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来品评此幅书法比较贴切。整体章法灵动而有不失規距,书法“节奏感”掌握恰到好处。
。。第一幅行草书法由于行距显得疏松,单字的引带尤其不自然,草书的呼应,引带绝对要符合整体章法,不能随心所欲,“任笔为体”。
。。第三幅行草和第一幅有点类似只是“处有”连接太过重复,显得繁琐,最后的“花”字处理欠佳。
对不起,这三幅作品虽有优劣但都不属于江湖体,对不是江湖体的同行我向不置评!谢谢邀请
答:书法的优劣,一时半会说不清。
先说优吧。书法的优秀,一般来说按照字体地书写来分。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书写要求。不管哪种字体,只要符合它的书写规则和要求,写出一定的水平和特色来了,就算优秀。比如草书,草书有它特有的符号,特有的书写规则。自己不能随便乱创造,也就是说你写的草书要符合规范,符号不能写错。否则,就是错别字。同时,在书写中笔画要流畅自然(还得有粗细,长短变化),墨色也不能单一,要丰富。章法也要新颖,与众不同最好。这就是一幅优秀的草书作品!
我看了作者提供的三幅草书作品。第一幅比较养眼,基本上符合草书要求。只是在书写时略微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写得太快而稍有马虎。控笔能力有待加强,笔画粗细变化不够,但还是不错!第二幅有特色,略有个性。只是气势不够,比较平稳。可以看得出,作者胸有成竹,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第三幅草书,是学的当今书坛某些人的字,较俗气。传统深入不够,书写时心浮气燥,火气太浓。还有,草法有错(这点必须注意),欠细心。
书法的劣,就是不遵守书写法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尤其是草书,以为鬼画弧就是草书,别人越不认识越好,还以为自己高明。其实,他(她)这是忽悠大家的智商,是书法骗子。我们卑鄙这种人,这种人的字,早晚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的!
我是“快乐书法营”,专拣难题回答。
这三幅字,中间这张,字法准确,笔画的粗细、长短、等强弱、收放对比关系清晰;笔法参以碑意,提按顿挫分明。章法上大小、轻重、纵横变化有致。综合水平相当高,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
第一张,稍好于最后一张,但属于初级水平。似乎学的林散之,但不懂墨法,只是学到一点皮毛外相。林散之书法,字法,章法都不见长,其高妙处,在墨法。但墨法,一方面要看其原作真迹,另一方面要有国画用墨的专门技巧,甚至是不外传的密招。具亲见林散之精品力作的学者说,林散之书法的点画之中,丝丝缕缕,浓浓淡淡,连连断断,视觉效果非常奇异,不可思议,非常人力学所能及。
(林散之书法作品)
(林散之作品局部)
如果这两者不具备,学林散之,无异于隔靴搔痒。不但表现不出来相应的艺术效果,反而会学到其应酬作品的毛病。比如,字形全取纵势,纵向的幅式,再写纵向的字,加上行矩又显大,三行字就象夹在板子中间,象受到外力挤压似的,形成三道长条形,很难看。至于字法,笔法,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一张,属于瞎胡写。是俗笔,俗体。启功先生所说“自觉其龙飞凤舞,人见其杂乱无章”
看草书,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徐用锡《字学札记》说:
“草书要字字数得出笔画为好。许多夹杂冗笔,便是外道。草书可以减笔画,不可以减笔法。”
草书要时见直画。不然,必然会显得流滑而无力感。
这种乱缠乱绕,一泄无余,起笔,收笔方法简单重复,转折处没有提按顿挫,直接转圈圈的写法,和书法没有关系。这种写法,不是来自于法帖,而是和江湖体一样的向壁造作。
(怀素《自叙帖》局部)
看看经典草书作品的起、收、转折处的提按顿挫动作,相比之下,就不需再多说了。那种字形倾侧,错位,呼应等等复杂关系,更就无从谈起。
(王铎草书《唐人诗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