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的形象一直被妖魔化?
为什么司马懿的形象一直被妖魔化?问的好!
实际上,没有人恶意去妖魔司马懿,但听其言观其行,实际上是司马懿自己的所作所为给自己贴上了妖魔的标签!
以下将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曹操、诸葛亮两人的事迹与司马懿相比较,孰优孰劣则一目了然。
一、与之曹操相比较
魏武曹操生前虽非帝王,但是他亲自打下了一片江山,是魏国的奠基者。是枭雄,亦是英雄。
晋宣帝司马懿亦然,虽生前非帝王,实有开国之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他二人都是权臣、枭雄。连评价都有许多类似: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司马懿是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二人都善权变,深谋,奇策。
他们之间有一拼,然格局,却大相径庭。
(一)、曹操以一归乡校尉起兵时,天下大乱,群雄林立,诸侯割据,东汉其实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到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毛玠语)时,天子自长安东奔,群臣冻馁死于沟壑,洛阳已成残垣断壁之废墟,汉献帝几与一乞丐无异。
所以曹操要匡扶汉室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简直是凭空扶起一个汉室朝廷。
曹操并未窃取汉室什么,而是借汉室之威名,平黄巾,扫群寇,挟天子,平李郭,灭吕布,破袁术,降张绣,破袁绍,定河北,抚关中,灭乌桓。安定了中国北方,结束了战乱。
曹操起家时不过一郡之地,十几年间,天下十三州,定其九州半,夺得了三分之二之江山。
曹操虽奸诈,但不失为枭雄。历代开国之君,论起家基础与最后成果之悬殊对比,在有生之年能有此文治武功,与曹操媲美者,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二)、司马懿能历仕曹魏四代而屹立不倒,这不仅在三国时期,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很少见的。史评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晋书?宣帝纪》,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从22岁为曹操所赏识而被胁迫入仕,在曹魏集团经营运作超过半个世纪,熬死了曹家祖孙三代人及一众曹魏肱骨能臣干将,而最终熬到老谋深算、老奸巨滑之司马懿 ,玩弄于蠢猪般曹爽于股掌之中,为其后代窃取曹魏政权扫清了障碍。最终成功窃取了曹家三代人苦心经营的成果,获得了整个天下。
司马懿本是魏国四朝元老,两任托孤重臣,却辜负了曹家人的信任,把曹氏全部心血化为乌有。
(三)、司马懿的全部成果都是从魏国窃取的,是乱臣贼子、窃国大盗。
曹操是用自己一生的血汗亲自打下的江山。司马懿是为曹家服务的,结果抢班夺权,抢走了曹家的江山。
所以人们对于司马懿没有什么好感,哪怕他笑到最后,成为最大的赢家。毕竟司马懿是曹氏一路带起来的跟班 ,可惜了,养虎为患。这是其一。
其二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曹操不迎侯天子,天子只会过得更惨。当时全国硝烟四起,战乱不断,汉室已经岌岌可危行将就木。曹操看中的只是正统而已,汉献帝当时无论沦落到谁的手中都是一个傀儡,就是在刘备、孙权手中也并无两样。
曹操对于汉献帝还算过得去,供他吃喝穿戴。供着那一帮汉室的旧臣们。在没有投奔曹操之前,汉献帝和他的大臣们都到了灰头土脸,冻馁不堪的地步。在后期汉献帝竟不知天高地厚,与自己几个大臣密谋幻想重新夺回天下。无奈密谋泄露,你们吃人家的住人家的,还想要害人家,确实有点不地道。不过曹操还是给汉献帝留些面子,只是把那些参与密谋的大臣给砍了。
司马懿是受遗二主,佐命三朝,四朝元老。也平过孟达,也平过辽东立有大功;也死磕过诸葛亮,却遇到了敌手,被打的葬送了大将张郃,亦被称为“畏蜀如虎”,他采取缩头乌龟战术,最终熬死了诸葛亮,在曹魏集团也算是一干臣,一佼佼者。
本来有机会成为一代忠臣。可是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靠权谋变诈、不守信用,坑了曹爽,还连带坑了蒋济。
高平陵之变,曹爽的亲信人称“智囊”桓范,建议曹爽征召天下兵马与司马懿对决。司马懿则让太尉蒋济去劝说曹爽:"太傅(司马懿)指着洛水起誓,只要兵权,不会害你。"曹爽考虑了一夜,相信了司马懿,交了兵权。只可惜司马懿根本不知信用为何物,起誓就如順嘴胡诌。正月兵变,二月曹爽被族诛。司马家从此掌权。司马懿没忘记蒋济的功劳,封了他都乡侯,但蒋济自觉食言,坑了曹爽,羞愧难当,于是拒绝封赏,当年也发病死去。
在司马懿的词典里没有”仁慈”二字,他们不仅把皇帝曹芳给废了,就连皇后都给杀了,甚至还霸占了曹芳的妃子。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大肆屠杀曹氏集团余党,灭族只当儿戏,削弱其曹魏势力;把曹氏的皇亲贵胄通通撵到洛阳监控起来,为儿孙篡魏铺平了道路。
到了司马昭执政时甚至杀了皇帝曹髦。
司马懿一生最关键的一次得手,是一次政变,还是靠阴谋和失信来获得的,实在谈不上光彩!
如果没有曹家,根本不会有司马家的辉煌,如果没有汉献帝,曹操还会是一代枭雄。两人高下立判。
(三)、曹操南征北战,逐鹿中原,迭经风险,让中国的北方彻底安定下来了,结束了战乱。
可是司马家族却一手酿成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四)、论文,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他又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大诗人,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是高擎建安风骨的旗手,留下了慷慨悲凉的豪放诗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五)、陈寿评: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曹操确是旷世奸雄,有资格谈笑风生,鄙夷天下论者。他曾自豪的说到:"天下无我,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
曹操终究是英杰雄奇,三分之二的天下,是他用一生的心血,硬生生打下来的。
司马懿后来为子孙奠定基业,得的天下,却是靠权变忍耐、装孙子,阴谋诡计、动辄夷灭三族,是用带血的屠刀窃取来的。
历史上,曹操与司马懿着实不是一个档次,差距实在太大了!
二、与诸葛亮比较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与司马懿在位高权重,两军对垒亦有一拼。
(一)、诸葛亮,蜀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都称为相父。作为刘备托孤重臣,他更加尽心竭力辅助刘禅。蜀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在三国乱世,诸葛亮尽管权倾朝野,但他始终尽忠职守,恪守臣节,为国家为百姓,夙兴夜寐,废寝忘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司马懿四朝元老,两次托孤重臣。
然鹰视狼顾,培养死党、阴养死士,装傻诈死,阴谋窃国篡权。
(三)、诸葛亮最后两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一次卤城之战,杀的司马懿丢盔卸甲,人仰马翻,狼狈不堪,打得司马懿 "畏蜀如虎",杀了大将张郃;二次就是病逝五丈原了,司马懿采取缩头乌龟战术,高挂免战牌,蜀军退兵,战战兢兢,不敢追兵,闹出 “只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的大笑话。
《三国志》注引:"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杖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
即:司马懿十倍地盘,手握精锐,占据险要,只敢自我保全,任诸葛亮自来自去。
两厢对比,司马懿终究是差了诸葛亮一大截。
(三)、论文,诸葛亮身后留下的是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出师表》、《诫子书》而千古流芳!
结束语:司马懿的后代晋明帝司马绍曾经问丞相王导,司马氏何以得天下?王导照实说了。司马绍害羞得脸往榻上一搁,说:得国如此,怎么能长久?连自己的后代都看不下去了,难怪所谓司马懿被妖魔化了。
司马家族以阴谋起家并发迹,在窃取篡魏政权后,司马炎死后一年,持续长达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就拉开了大幕,宗室里的每个人都野心勃勃、都是阴谋家、窝里斗专家。”八王之乱”最后演变成”永嘉之乱”,乃至于酿成五胡乱华。而晋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个朝代。
即以个人而论:
魏武纵横天下,鞭挞宇内,对手是军阀外敌,是乱世 ,他是一个眼里只有沧海横流的英雄;
诸葛亮一生光明磊落,高风亮节,忠心蜀汉,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贤相 ;
司马懿隐忍蛰伏一生,阴险狡诈,阴谋诡计,全靠诈力、灭族、屠杀,在意的是争权窃国篡魏,是一个伺机而动的阴谋家。
其孰优孰劣、格局大小乃一目了然尔!
本来就是如此啊。
不仅是正史,还是演义。
比如说,永嘉之乱后,司马睿逃到江东在北方士族拥护下再立东晋,是谓元帝。
司马懿:
某天,大儒、东晋宰相王导给司马睿讲解历史,详细说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兄弟三人如何装疯卖傻欺骗曹魏大臣,如何兵变,如何残酷报复杀戮曹魏宗室,如何废除曹芳、杀害曹髦(最后是司马炎逼迫禅让夺取政权),满满是司马家黑史。
司马睿吃惊地用衣裙遮盖面部,最后羞愧哭泣说:这样得来的天下,难怪守不住(西晋只有40年就被胡族灭亡)。
所以,历史评论司马政权——生于不义,死于耻辱。刘裕夺取东晋政权,将司马宗室几乎斩尽杀绝,就是报应。
吃相难看,曹丕拿他当辅臣,结果反手把人家儿子给废了。他儿子杀皇帝然后又让手下背锅,人品也差。而且,杀皇帝也是他儿子开的先河,然后,好端端的华夏一统局面,被他的后代,败的一干二净。后代皇帝中,傻子居多。国祚加起来,还不到150年。
司马懿是三国时代藏府最深的一个人,明知曹操时刻怀疑着自已,而且生杀定夺大权在握,杀一个司马懿就象捻死一个蚂蚁一样容易。曹操对他“虎顾狼视”的警惕评价象阴影一样弥漫在曹魏朝野之间,险象环生,司马懿都成功地躲过这一大劫。
曹睿也一度怀疑了他,他又而临被杀的凶险,毫不知情的他面临凶险,临危不乱,沉着应变躲过一劫。又凭着自已的才能与战功最后竟成了曹睿的托孤大臣,司马懿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实施了为儿孙基业的韬略步伐。
首先,司马懿有坚强的毅力,才有了顽强的生命力,熬过了曹氏三代,熬过了劲敌诸葛亮。一生所为多是阴谋诡道,这是他的个人形象。再者,罗贯中整个三国都是儒家的正统思想,抑曹扬刘观念,把曹操写成篡逆。在曹魏政权这一块,又用儒家的正统观念,同情曹魏政权,又视司马氏集团又篡逆,所以司马懿就一直被妖魔化了。
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之以兵权是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司马懿对上司曹操,曹丕,曹睿,对仇敌诸葛亮极尽装孙子,装低调。对政治对手曹爽心狠手辣说话不讲信用,完全不讲道德。对朋友答应不杀曹爽,但出尔反尔不顾交情和信义。用劲阴谋鬼计夺了大魏江山,曹爽防着司马懿但是并没有杀了司马懿,当时司马师,司马昭还在大魏当着官,并没有被杀,被贬。所以司马家族建立的西晋王朝来历不明,得朝不道德,这也照成了后代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悲剧。
因为他们司马家直接开创了中原民族,被北方游牧民族赶到长江南边的历史。
因为他们在主上没有明显犯错的情况下,直接强势干掉主上自己当了老大,并且没有善待前任的家族。
前者让老百姓讨厌他,后者让统治阶级讨厌他。所以世世代代全国上下没有人喜欢他不是很正常吗?
司马懿形象被妖魔化,这个和诸葛亮有着直接关系,为什么这样说,诸葛亮和司马懿一直公认为死敌。整个《三国演义》后期中,他们都在斗智斗勇中进行,后来斗不过诸葛亮,龟缩在城中不出来,熬死了诸葛亮,人们对他充满了仇恨。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虽然是一本通俗小说,但是在一些人物描写当中接近于神话,尤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出神入化,每次出场,羽扇纶巾,坐在轮椅上祥云引路,显然就是一个神仙。既然诸葛亮有着仙风道骨,他的敌人是妖魔,一点不为过。
诸葛亮在大敌当前常常轻摇羽扇说道,山人自有妙计,在你的想象中他是一个凡夫俗子吗?他在民间,在人们的心中就是神仙,他的形象不容亵渎,这神一般的人物,却被司马懿熬死,你说人们悲愤不悲愤,他们惋惜诸葛亮,痛恨司马懿,剩至要挖司马懿家的祖坟,这就是人们的一个意念,丑化司马懿是理所当然的。
司马懿本身没有过错,他为曹魏集团守国门,壮大自己,最后被主人怀疑,为求自保在家装疯卖傻多年,这些行为,既得不到人们同情,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歧视,毕竟曹魏政权来得也不是什么正大光明,后来架空了曹魏政权,自己有这样想法自立,但是他最终没有采取行动。历史上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能代表司马懿的贪欲。后人要去魔化他,关键是后人把诸葛亮当神,才把司马懿当魔。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正义人物,就会把他当神去崇拜,去供奉。而他相对面的人物就是妖魔鬼怪。比喻商朝的姜子牙人们都把他当神,和他作对的申公豹就是妖魔。因此后人对诸葛亮崇敬,就把司马懿妖魔化了!
作为三国鼎立最后胜利者的司马懿,是渔翁得利者的最典型代表,在中国历史上,老谋深算这个形容词几乎是为司马懿量身定做,司马懿的结局不仅远远强于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刘璋、张鲁、张绣、公孙瓒等被大浪淘沙的东汉末年群雄,也明显强于曹操、刘备、孙权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三国开创者,三国归晋就是上天对司马懿的最大奖赏,作为大一统王朝奠基者的司马懿被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尊为晋宣帝或者晋高祖,可谓功德圆满,何来形象被妖魔化之说。
曹操与司马懿都是中国历史上奸雄的登峰造极者,司马懿的形象其实比曹操好得多,并没有被妖魔化,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曹操是典型的“白脸奸臣”的代表,而司马懿却没有这样的形象,归根到底是因为司马懿是最后的胜利者,曹操是篡夺汉朝天下的奸臣,而司马懿不过是“黑吃黑”夺取曹操伪魏政权的胜利者,而且司马懿是大一统王朝晋朝真正的开国之主,因此基本上没有人把司马懿当着“奸臣”。
事实上,曹操杀人如麻的罪恶也远远过于司马懿,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屠城次数名列前茅,正史记载的曹操屠城至少有八次,而曹操第一次在徐州、山东等地屠城是为父亲报仇,其实包括多次屠城,其中一次就屠杀几十万无辜百姓,而司马懿很少有屠城的记载,司马懿最大的一次屠杀就是平定公孙渊以后,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又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害二千多人。另外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后屠杀曹爽集团七千多人,但司马懿并没有斩草除根,连曹操活在世上的几个儿子,司马懿都没有痛下杀手,可见司马懿虽然残暴,但与曹操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另外,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杀害与逼死名士与谋士的数量之多也是首屈一指,比如孔融、华佗、边让、杨修、崔琰、荀彧、娄圭、许攸、周不疑、路粹、郗虑、毛玠、陈宫、沮授、审配等,而且曹操杀害名士非常随意,比如为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破袁绍称霸天下的最大功臣许攸仅仅因为与曹操是发小经常喊他的小名阿瞒,就被曹操怀恨在心杀害。
与曹操相比,司马懿杀害的名士并不多,主要是高平陵之变之后杀害曹爽集团的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人,都是因为政治斗争,并不像曹操那样任性杀人。
曹操还杀害很多无辜女性,比如曹操杀害汉献帝怀孕五个月的宠妃董贵人,杀害汉献帝的伏皇后与她的两个儿子及其家族几百人,曹操的儿媳即曹植的妻子崔夫人仅仅因为穿了一件华丽的新衣服就被曹操杀害,曹操的爱妾不忍心叫醒曹操也被他杀害,而司马懿基本上没有杀害女性的记载,对曹魏皇帝曹芳也一直比较尊重。
而且曹操完全凌驾于汉献帝之上,曹操为魏公时就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后来曹操为魏王时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后来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可见曹操虽然表面上没有取代做皇帝,实际上比皇帝还皇帝。
与曹操的飞扬跋扈相比,司马懿非常低调,高平陵之变以后,司马懿完全掌握曹魏政权,但曹魏皇帝曹芳加封司马懿为丞相,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曹芳诏命加司马懿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司马懿又固辞九锡。后来曹芳加封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可见司马懿不仅非常低调,而且对曹魏皇帝曹芳比较尊重。
综上所述,所谓司马懿被妖魔化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与曹操相比,司马懿最大的劣势是没有曹操那样文采飞扬的文才,曹操留下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诗,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而司马懿没有留下什么名句,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奸雄不如曹操的地方,不仅是司马懿。
曹操扶汉二代,司马懿扶魏二代代,曹操后代窃汉,司马懿后代窃魏,半近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