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习

我国悄然出现“两头婚”,你支持这样的婚姻形式吗?

提问时间:2023-07-05 11:51关键词:婚姻

问题补充: 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对此,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你怎么看?

点赞1、云浮市 网友:牧以南歌

“两头婚”出现在我国,不是偶然的,是在新的社会生活、经济各方面变化的环境下的产物,合理不合理,不能过早下结论,有时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它合理需求的一面。


“两头婚”就是出现在我国江浙一带的一种新的婚姻现象,被媒体报道后,“两头婚”的话题才为人们知道,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支持,说存在就是合理,也有人反对,说它与《婚姻法》倡导的精神不相符合。


那么,别人怎么想的,咱也管不了,下面就自己的看法来谈一谈。也不一定对,谨代表个人的观点。

要谈“两头婚”,就要先知道什么是两头婚?

简的说,江浙一带出现的这种新的婚姻形式很特殊,它不属于正常的婚姻形式,在这种婚姻中,男女双方均没有嫁娶的意思和行为。


“两头婚”,当地也叫“并家婚”“两头走”等。男女登记结婚,但男方不娶,女方不嫁,双方户口不变,结婚时,男女各自装修新房,婚后在两个家庭轮流住。

关于孩子问题,生两个孩子,随父母姓,双方有义务赡养双方父母,可以继承双方财产。也就是说,除了男女双方不单独重组一个家庭外,应该说其他的还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可以说,对这种婚姻现象出现也不要大惊小怪,只要它不违犯《婚姻法》,不违背社会公德,个人意愿,就应该允许它的存在。

谈“两头婚”,就要结合社会现实来谈,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年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实行计划生育时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经进入成家立业阶段。他们的社会、家庭、经济压力也随之加大。


特别是养老压力更大,二个独生子女要面临双方家庭8个老人,谁来养老?靠社会养老,中国人口众多,养老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目前也是不现实的。

国家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随着二孩,甚至三孩政策的放开,未来这个问题会有所缓解。目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时也要看到,孩子级开,生的多,养育孩子的成本,家庭的经济压力会增加,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多生孩子。


“两头婚”应该是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下出现的。从双方结婚登记到婚后如何生活,孩子的取名、扶养等问题,都是基于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一致沟通、协商基础上达成的。这样一样,对双方家庭都有利,而且灵活性也高。

一是有利于双方家庭老人的照顾。男女双方定期到双方家里居住生活,缓解了双方老人空巢现象。以及老人生病的照顾。


二是缓解了二胎,三胎孩子的照顾问题,孩子多了,年轻人自己肯定无法单独看护,“两头婚”后,孩子由双方的父母帮助带养,使年轻父母放心。


三是缓解了双方的经济压力。两头婚的“不来不去”“不进不出”“不嫁不娶”“两家拼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方的结婚的经济压力,孩子教育支出,住房的支出,老人的赡养支出方面的巨大压力。


四是避免双方家庭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的产生和处理。双方在各自家里生活,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和婚前没什么改变,各过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的家庭接触少了,各自的自由空间大了,相对减少了一些在一起时容易发生的矛盾和摩擦。

这样看来,两头婚并没有违反《婚姻法》,男女双方是自愿的,平等,是经过合法登记结成的婚姻关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两头婚是新生事物,就会有不足,我想最大的不足有两方面。一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婚后“家庭”,中国人最注重家情怀,结婚就要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孩子在父母的关爰下快乐成长。而两头婚形式就谈化这种家庭的概念。二是双方父母为子女提供了离不开的温房。


两头婚容易造成父母对子女的牵扯,不放手,使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增大。有人形容说两头婚就是鼓励年轻人“啃老”、“坑爹”。

使孩子长大后依在父母的翅膀下不肯长大。削弱了年轻人的社会,家庭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永远长不大。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无意中把孩子养成了“伪富二代”。


但是,不管怎么说,两头婚既然是一种新的婚姻形式,我们就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它,不能着急去否定,让时间,让社会生活实践去检验它,是正确的,它就能生存下去,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

欢迎大家参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欢迎大家东哥的交流群,私信拉进群

图片来自网络

点赞2、郴州市 网友:酸性脾气

悄然出现“两头婚”,你支持这样的婚姻形式吗?我举双手支持“两头婚”。

首先需要澄清,不少朋友对“两头婚”有误解,认为“两头婚”就是将小夫妻分开,两个孩子分开,各自生活在原生家庭中。其实不是这样,“两头婚”和我们心中大多数城市的小家庭一样,夫妻和孩子有单独的居所,生活在一起。只不过在婚前有协议,买房买车等婚礼消费,有双方承担,没有彩礼,生两个孩子,不论男女,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给双方老人养老,对双方老人一视同仁。

我有个同学的儿子,找的女朋友家在江浙一带,2018年结婚时,女方家长主动提出,要求和同学家订立协议,同学也认为两个孩子分别随父母姓可以接受,给女方父母养老也是人之常情,还节省了百八十万房钱,只是当时不知道“两头婚”这个名字。现在两个孩子都在西安,头胎生了个女孩,随了男方姓,女方父母对外孙女也亲的不得了,女方父母也准备退休来西安定居。同学说,这种婚姻形式很好,什么都有约定,减少了很多矛盾。

个人认为,这样的婚姻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减少夫妻矛盾,家庭更和谐。

点赞3、南平市 网友:贪心瘾

最近涌现新颖婚姻模式,令很多女方父母都开心,它介于嫁娶和入赘之间,既保全男方面子,又满足女方需求,在江浙一带称为“两头婚”。

很多大人都非常高兴,男性不用出20-30万彩礼,女性不用离开自己原声家庭,但是小孩子却遭殃了。

采用“两头婚”后,孩子只有爷爷奶奶称谓,不再有外公外婆,也没有舅舅的称谓,两个孩子长期分开,感觉已经变成表兄弟,而不是亲兄弟了。


什么是“两头婚”

“两头婚”就是男女方登记,但是男方不娶,女性不嫁,双方的户口都没有改变,而且各自装修自己的婚房,不用彩礼,不用嫁妆,结婚之后,两个家庭依然保持原来样子,不会有大的改动,很多人称“两家拼单”生孩子、养老。

夫妻所生的孩子,一个孩子随母性,一个孩子随父性,都有义务养双方父母,也可以继承双方的财产。

“两头婚”就是不进不出、不来不去、不嫁不娶、两家拼拼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很多地方都有,江苏苏州称为“并家”,浙江嘉兴称“两头管”,浙江湖州称“半进半出”,上海浦东称“两头门头”,福建闽南称“半招娶”,广西瑶族称“两头扯”,湖南岳阳称“两头住”。


“两头婚”容易带来不良后果

第一、离婚、出轨

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跟目前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模式有很大关系,以前的生产方式离不开家庭,无论男耕女织,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等男女分工合作,都不容易分割。

目前生产模式更适合单干,无论男女都可以独立完成生产任务,男女分工更趋平等,在生产模式下的粘结性更加小,互补性更加差,所以婚姻基础薄弱,婚姻内有一些小摩擦,就会有破裂的风险。

“两头婚”家庭夫妻对自己原生家庭的粘性太强了,夫妻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夫妻两个人,还要加上4个老人,问题更加复杂。

而且对原生家庭比较依赖,男方、女方的感情也会受到影响,国内出轨的情况也会提高,一旦女性发现,最后婚姻走到头。

而且“两头婚”的女方家庭,一般条件也不差,她们觉得把孩子养大成人问题不大,但却忽略一个家庭完整性。


第二、孩子容易相互攀比、争宠,出现隔阂

两个孩子不同姓氏,而且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不同,不仅会养成不同的习惯和性格,如果双方的奶奶、爷爷文化程度、家庭差距比较大,两个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也会有很大差距。

大部分的爷爷奶奶肯定更加疼爱自己带的孩子,虽然都是同一个母亲生,但是非常容易形成偏爱,所以两个孩子关系也非常微妙,久而久之就形成隔阂。

两个孩子在不同家庭,如果双方差距比较大,老人会议论:“你看看他们怎么带的孩子,孩子吃不好、穿不好等等”,最后两个孩子也会攀比。


两头婚,家中的孩子都叫爷爷奶奶,而取消外公外婆的称谓,会让孩子分不清亲辈关系,而且家庭中出现异性兄弟姐妹,会降低孩子对兄弟姐妹的认同感。

而且爷奶奶会有意无意偏爱随自己姓氏的小孩,偏爱情况会影响孩子之间感情,也会让孩子很难融入自己的家庭,财产继承时,自己带的孩子基本得比较多。

部分网友表示,岳父岳母帮带孩子,让女婿赡养时,可以理直气壮一点。


第三、鼓励年轻人“啃老”、“坑爹”

两头婚容易造成父母对子女的牵连不放手,导致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增大,很多专家表示,这种形式就是鼓励年轻人啃老、坑爹。

在这些的婚姻模式下,使孩子一直依在父母的翅膀不肯长大,削弱年轻人的社会、家庭责任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无意中把孩子培养成“伪富二代”。

很多“两头婚”只生不养,孩子的教育、生活费用基本靠爷爷奶奶,两口子的确舒服了,房子、车子买结婚时,两家父母一起买的。

30多岁的夫妻赚多少花多少,过得非常潇洒,涌现很多的辣妈。


“两头婚”有哪些优点

第一、减轻男方经济压力

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单身男性,首先男女比例不平衡,男性比较多,所以全国男性的单身比例更加高。

还有一个因素是彩礼、婚房,现在有太多的情侣因为高价彩礼而分手,比如之前四川宜宾有一对情侣相恋八年,准备结婚的时候,女孩家里提出要求48万的彩礼。

男方的积蓄再加上父母的积蓄都不够48万,最后男孩子只能无奈分手,而女孩子一直跪在地上问为什么,8年的感情呀!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的还出现想不开,有的跳楼,有的得郁抑症,最后都没有赢家。

有的女方家庭要求有房、有车、高价彩礼,这对于一些25岁的年轻人来说,99.999%男性在不靠家里的情况下,都没有这个能力。

有的地方的彩礼高达30万左右,这个数字真的非常高,这个数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就是天价呀!

但是如果“两头婚”,男性不用出高额彩礼,不一用再买一套房子,对男性来说压力小太多了。


第二、女方情感得到满足

对于大部分养育女孩子的家庭来说,一旦女儿嫁出去,就带走家庭温馨,让很多父母更加孤独,情感无处可依。

但采用“两头婚”,不会剥夺女儿幸福,也不会产生女儿离开自己的感觉,日子跟以前一样。

夫妻生下两个孩子,有一个孩子属于女方家庭,老人有人陪伴,不会那么多孤单,而且让老人觉得后继有人,血脉可以继承下去,让女性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很多女性嫁出去之后,都有一个感叹,本来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怎么结婚之后,户口本上就没有自己,而且从亲人变成了亲戚。


第三、男女人格平等

在我们几千年的婚姻观念中,男女结婚之后就属于对方的人,相互处于从属地方,特别是女性感觉非常布平等,在工作和生活处处受到制约,得不到发挥。

很多女性结婚之后,就永远失去自己的名字,成为某某夫人、某某妈妈、某某奶奶、外婆,女性地位非常低。

采用“两头婚”形式,双方会有平等感觉,而且不会淡化父母养育之恩,也不会因为家务等材米油盐而吵架。


第四、女性不用忍受婆媳关系

现在社会主形式男娶女,女性结婚之后,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男方家庭生活,要和婆婆、公公打交道,还有男方其他家人打交道,非常容易出现矛盾。

其中最让人头疼就是婆媳关系,两人相互都看不上,婆婆不满意女方行为,女方觉得婆婆思想老旧、古板等等,男方在中间非常难受。

而“两头婚”,大家都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和婚前没有什么改变,各过各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家庭接触过,矛盾自然比较少。


“两头婚”出现的根本原因

第一、养老、姓氏

现在“两头婚”数量不少,一方面原因是经济结构变化,让很多农民大规模进程打工,婚姻圈向全国扩大。

另外一个原因是从1982年执行计划生育后,导致独生子女大量存在,特别是城市户口,大家都是独生子女,女方如果家庭不错,想招驸马,但是在现在男权的社会,而且也是独生子,他们也要照顾自己父母,也不愿意倒插门,当“两头婚”出现,很多人都觉得非常不错。

养老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还不能像北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健全的养老,有退休金、医疗免费等等,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国家托着。

华东理工大学杨丽珍老师,在福建漳州市后村做过一次长期调研,她发现从2017年,她发现两头婚占当地婚姻模式30%,女孩不离开娘家,她的孩子名字可以就在族谱上。


这种婚姻模式介于介于嫁娶和入赘之间,既保全了男方面子,又满足女方的需求,但实际还是为了保证传宗接代的需求而设。

以前的上门女婿会存在这样的心理,孩子不跟我姓,这个价没有份,我来到这里只是完成生孩子任务,就是一个送快递,男方家庭责任感越来越少。

而且上门女婿的家庭,一般女方家庭比较好,男性进门容易受到防范和歧视,家庭后期非常不稳固,很多最后都离婚收场。

而“两头婚”的家庭,男性比较有认同感和家庭感,而且也解决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


第二、女性地位提高

“两头婚”体验女性地位的提高,不再遵循以往嫁出后嫁出后随男方的形式,兼顾了女方原家庭,平等的对待双方家庭。

越来越多比较强势和有经济能力的独生女,她们希望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也可以照顾自己父母,因为自己的经济能力足够,而且不想忍受婆媳关系。


第三、天价彩礼

有不少女方看到南方的条件比自己差一点,但很多男方不愿意上门,但是结婚,男方又拿不出那么高彩礼,所以“两头婚”表面上是顾两个家庭,本质上是男女方对婚姻的一种退让。

男方的退让是因为自己的经济实力,没有能力照顾4个老人,而女方的退让就是不用彩礼,但是却可以可以光明正大在原生家庭生过,不用再听“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


“两头婚”会越来越多吗

“两头婚”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减少,甚至会消失。

1、现在已经从放开二胎、三胎了,一个家庭的子女增多,那么之后“两家拼拼”的需求就会减少,回到以前的男娶女嫁。

2、现在社会服务发现由其家政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教育培训行业尤其幼儿园的完善和发展,未成年各项保护政策出台,会刺激和鼓励更多夫妻从原生家庭独立出来。


我们从上面的“两头婚”出现的根本就可以知道,当孩子多之后,养老问题得到缓解,而且随着中国不断发展进步,以后养老体系也会更加全面。

同时随着现在年轻人接受的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提高,对传宗接代的观念也会减少,那么两头婚自然减少。

而女性地位的提高,可能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单亲妈妈带孩子数量提高。


写到最后:现阶段的“两头婚”是现代和传统各自退让、磨合的结果,这是一个小范围文化圈的东西,有一定局限性,但也有它特有的社会功能。

“两头婚”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粘性虽好,但是两头婚家庭的独立性比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会受到影响,年轻夫妻的亲密度也会受到影响。

很多时候两头婚家庭经常因为谁家不能少、不能输引发矛盾,比如男方不愿意在女方住,怕住的时间多一点,会有入赘嫌疑。


我认为孩子还是以爸妈为核心家庭是最好模式,毕竟和父母一起生活成长,对孩子教育更加好,两头婚利于大家,不利于小家,满足大人,影响孩子。

而很多男性表示:“两头婚是变相倒插门,女方占很大便宜”,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大家支持现在的“两头婚”吗?

点赞4、玉溪市 网友:竹影清风

很正常,我们这边很多年轻人都是两头婚,生的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但是夫妻双方都固定在夫家或妻家生活,孩子没有外公外婆,只有两个爷爷两个奶奶,但是两头婚的基本都是在妻家生活,所以我们这边人有点偏爱女孩。生两个女孩的家庭绝大部分比生两个儿子的家庭幸福指数高,因为我们这边生两个女儿就招婿,生两个儿子基本都有一个儿子当上门女婿。而女孩招婿比儿子去当上门女婿还是要简单得多,因为男孩对女孩家的家世背景不会太计较。而就婚后生活而言,当父母的肯定宁愿和十个女儿相处也不愿和一个儿媳相处,婆媳矛盾基本不存在,上门女婿在妻家和大多数男人一样也都是要打工赚钱养家,也不至于会天天和岳父岳母大眼瞪小眼,而由于男人的天性也不会屁大点事就斤斤计较,所以招婿的家庭基本会比娶媳妇的家庭更和谐些。而且我们这边女孩结婚相对较早,招男方当上门女婿花费较娶媳妇要小,要求也更少。而这几年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便利,很多外省男人也到我们这边当上门女婿,本地男孩的竞争压力就更大了。男孩有房有车有钱未必能要到媳妇,但是女孩家只要女孩到年纪,房车钱很多上门女婿不会考虑,只要两相情愿就结婚了。因为在我们本地,上门女婿的地位是和儿子一样的,没有任何人会看不起。所以很多男孩谈恋爱会说如果你父母不同意你去我家,我去你家也可以。如果还没谈,男孩也会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搭讪说我去你家上门要不要。

点赞5、甘孜藏族自治州 网友:你疼我

现在“两头婚”越来越流行了,很多人都在接受这样的婚姻。

我一个的表姐的婚姻就是“两头婚”,因为她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己的老公又是外地的,我舅妈舍不得她嫁那么远,就想到了这样的婚姻方式。到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就知道了。

舅舅和舅妈因为做生意的时候遇到了好时机,所以家境比较不错,生完表姐之后太忙了,就没想着要二胎。

所以家里就表姐一个孩子,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表姐很听话懂事,也很聪明,从小成绩优异,后来也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表姐的男朋友刚好就是在大学的时候认识的,但是那个时候表姐并没有告诉舅妈,因为她怕舅妈不同意,所以就偷偷地谈了恋爱。

但是总要有见家长的那一天吧,在舅妈看到自己的女儿带回来一个外地小伙的时候,内心十分复杂:因为小伙的家太远了,但是拆散了也不好,这小伙看着就很不错。

她当即想到了招上门女婿这一招,可当她把自己的想法跟我表姐说时,表姐不由为难了,因为她男友也是个独子,如果让他入赘的话,他父母亲肯定不会同意,毕竟上门女婿有被人看不起的意思。

这可怎么办呢?我舅妈也就这么个宝贝女儿,肯定舍不得她嫁那么远,而且到时候她和我舅舅两人年纪大了,该怎么养老?

思来想去,舅妈就想到了“两头婚”,因当时我们那边已经悄然兴起了“两头婚”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也叫“两家合一家”。

小夫妻俩结婚后各自与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到时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由两家人分别抚养。

而我舅妈想得更周到,她怕到时两个孩子放在两个家庭带会不亲,因此还主动提出在他们这个小区再买一套房子,到时候给女婿的父母住,这样的话,既能保持两亲家时时联络,但又不天天住一起,能避免不少矛盾冲突。

舅妈和舅舅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我表姐,表姐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立刻和她男友说了,男友和他父母商量了一下,也觉得这种方法可行。

两个年轻人的婚礼很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让他们有自己的小家,舅妈又主动在他们单位附近付首付买了一套房子,之后每个月的房贷由两个小年轻自己付。

虽然结婚时没要对方的彩礼钱,但男方父母也很开明,他们主动提出给我表姐十万元钱,说是他们当公婆的一点心意。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我姑妈已全款买下一套二手房,他们随时都可以过来住的时候,表姐的公婆特意从老家赶过来,很感激,说能和我舅舅舅妈做亲家,真是他们的福气。

表姐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婴,按之前说的,第一个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随她老公的姓,她公婆真是欢喜得不行,真的把小孙女当心肝宝贝一样地疼。

当然,我舅妈和舅舅也是。表姐婚后第四年,又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孩子随我表姐姓。本来我舅妈还担心亲家母会有想法,想不到亲家母笑呵呵地说道:呀,真的是太好了,这下儿女双全,咱们家有福了!两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两个孩子两家人一起带,表姐和她老公平时上班,晚上偶尔也回去,但礼拜六礼拜天肯定会一起回去看孩子。

我舅妈他们对如今这种生活方式非常满意,她说,以前还担心只生了个丫头,怕老年生活没保障,但这“两头婚”解决了我们这个顾虑,现在啊,我们的生活比以前还热闹呢,真的很幸福。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两头婚”都可以这么好,如果两个家庭不能相互理解,那就肯定还是会有冲突。

而且,如果处理不好,出生的两个孩子之间因为不经常在一起生活,所以彼此之间也不会很亲近。

总之,“两头婚”有利有弊,视家庭而定。

点赞6、鸡西市 网友:毕烁露

两头婚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并不是“悄然”出现的,一直以来,两头婚都有着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内。

先通俗地讲下两头婚的“概念”。

所谓“两头婚”,就是指男女双方精简化结婚的方式,男方不给彩礼给女方,而女方也不给嫁妆给男方,甚至于双方都没有“新车”、“新房”的要求,今天小夫妻俩在娘家住,明天可能就在婆家住,等于是那种还没成婚的孩子。

这种婚姻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省钱”,把人们固有的结婚很费钱的传统印象给打破了,也把婚姻中的男女双方放到了一个相对绝对平等的位置,谁也不欠着谁,感情羁绊小,道德羁绊小,利益关系最大。

对于选择“两头婚”的女方而言,这种婚姻模式,非常适合一些“独生女”的家庭,因为两头婚往往都要求小夫妻俩生下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孩子,这些孩子不是全部跟着男方姓的,有一半也要跟着女方姓,等于为女方家庭“延续血脉”。

以前不叫两头婚

早几十年前,是没有“两头婚”这个名字的,或许是因为说出来不太好听,让人容易产生歧义,但是,在富庶的江浙一带,男女双方家庭却讲究一种“不进不出”的婚姻,这个不进不出,指的就是女方不算进“婆家”们,也不算出“娘家”们。

但夫妻双方有婚姻之实,法律问题上,夫妻双方是合法的,唯一被人“诟病”的,是不符合我们古代的“礼法”。

有的长辈会觉得,那女子说是成家了,但却没有入“婆家”们,古代出嫁的女子,假如本姓是陈的,丈夫姓王,那么嫁出去后,还被叫做“王陈氏”,而这个“不进不出”,让这个女子一直都是“陈氏”。

一直都是自己的本姓氏,在古代那是一辈子都嫁不出去的女性,在明朝,这个群体也有着她们新的名称,叫做“自梳女”,还有个说法叫做“不落家”

要是敢不落家,那就等于“社会性死亡”了,遭到他人的非议不是一点半点。

但“不落家”违法吗?

并不违法,只是触碰到了“礼法”的底线。

而恰好,“不落家”现象大面积出现,自梳女这个群体大幅度产生,正是在明朝中期左右的“江浙地区”。

自梳女的大量出现,跟“经济”有关。

自梳女的“底气”及“不落家”

明代的江浙地区,纺织业和蚕丝业因为资本的缘故野蛮生长般地兴起,这带来的,是大量的就业机会,而这些就业岗位,恰恰就是需要女性来填充,男性不行,久而久之,女性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有了底气向古老的传统说不。

有的人觉得,明朝的时候,“三纲五常”的思想不是更根深蒂固了,为什么女性还敢如此?

这就是归类于社会就业的变化了,真正决定女性独立程度的,向来不是社会的包容程度,而是女性自己手里的“钱”,即便三纲五常再深刻,那也只是“礼法”,人家有钱,不嫁出去,古代官府一样是不管的。

然后在“自梳女”的背景下,明清时期的江浙地区曾经是爆发过一定的“婚姻恐慌”,因为太多的自梳女兴起了,婚姻市场开始吃紧,就跟那个股票市场是一样一样的,对于大户人家来说,自然是有钱谁能娶,可也别忽视了社会的主体:小户人家。

一些男性家庭,并没有什么钱,可能比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自梳女,他们远远不如,但一辈子都娶不到老婆,这总是不行的吧,该想想办法。

而自梳女的家庭本身,并没有她那么开放,自梳女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希望女儿能结婚的,目的也是为了那个“名声”,因此在婚姻市场上,“自梳女父母”和“男性家庭”有了一次妥协合作的机会,那便是“不落家”。

不落家也很简单,自梳女与男子成亲,然后按照正常的流程“出嫁”,但双方不能发生夫妻之实,为的只是“掩人耳目”,等到了传统第三日“回门”(新婚女子回娘家)后,女子再也不会回到夫家,这便是“不落家”。

以古观今,是不是已经看得出来,现如今的“两头婚”,跟以前的“不落家”乃是一脉相承的了。

“两头婚”要比“入赘”好得多

其实古代的女子坚持着“不落家”,可一旦真的成亲后,大多数内心里会想着,要不干脆自己生下一个孩子自己抚养,于是又会和夫家协商,最终决定,生下来的孩子跟谁姓。

这种思维,正中双方家长的下怀。

既然孩子都生出来了,那应该跟谁姓?

只跟夫家姓吧,娘家和自梳女本人肯定不会同意,但若让孩子只跟娘家姓,那更不可能,特别是在古代的社会环境下,自己孩子跟着老婆姓,那就是典型的“入赘”,男方遭受的舆论压力更大。

那么就只能再次协商了,那就是“两头姓”。

第一个孩子,跟着男方姓 ,第二个孩子,跟着女方姓。

在以前,男人的孩子跟着自己的妻子姓,那可是“奇耻大辱”,往往是“赘婿”才会有这样的无奈,因为入赘的缘故,男方是“上门女婿”,吃媳妇的,住媳妇的,不仅不给彩礼,媳妇家里还会返一笔“嫁妆”,所以孩子,也必须跟着孩子的外公姓。

自周代以来,入赘的事情不绝如缕,入赘往往代表着男性家庭地位达到最低,都说赘婿是没有尊严的,也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人生在世,生不由己。

而两头婚,则是进一步解决掉了“赘婿”的隐患。

两头婚是取了“入赘”婚姻的优势出现的,让人更能接受,男方不必没有尊严的入赘,女方也不必提心吊胆地嫁入婆家,双方都有自由的余地,也都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对社会婚姻“高消费”的一种有力平衡

现在两头婚是受到很多老一辈人诟病的。

问题就出在,两头婚中的女性太过独立了,男性太过于“懦弱”了,而且在孩子的问题上,老一辈人还会觉得孩子一旦跟了母亲姓,把孩子的外公外婆也叫做“爷爷奶奶”,那天下就乱了。

但现实还有更大的问题是,随着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婚姻市场的“消费绑架”越来越严重。

譬如有些地区流行“高彩礼”,这已经被确认为陋习,动辄数十万的彩礼,还有价值高达百万的车房要求,对于很多普通家庭和普通年轻人而言,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可一旦没有的话,又会遭受到别人的“歧视”,

每一个人为了结婚,都在“打肿脸充胖子”,结婚之后,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所以继“AA婚姻”之后,两头婚成为一种年轻群体的潮流,是必然的,不能说是绝对的好事,但一定是对社会不良的高消费现象的一种反抗,因为两头婚,可以把高达百万的婚姻费用给打下来。

可以想象,夫妻俩选择两头婚,双方父母都同意,那么彩礼、嫁妆都不需要给了,而小汽车和房子,不说永远不买,但可以结了婚之后,有了富余了再慢慢购置,如此一来给新婚夫妇的压力就大大减小了,生活品质就会提高。

而且随着社会多方面的继续提升,两头婚会成为一种新的“避风港”,走这种婚姻路线,能给无数家庭减小很多不必要的压力,把钱用在刀刃上,要知道,有一些家庭无法崛起,就是被一些消费陋习给拖垮了。

只要两头婚不出现违背婚姻法的现象,那么对于两头婚就不应该是打压的,即便是不提倡,但也别阻止和恶语相向。

至于对“两头婚”恨不得挫骨扬灰的观点,与其残忍地指责年轻人选择这种轻松的生活方式,为何不先思考现如今的“高消费婚姻”是否合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点赞7、甘孜藏族自治州 网友:残阳如血

“两头婚”,在我们这边称为“两头蹲”,早在二十多年前,在我们这边就已经流行了。说实话,我作为男方,是极其不支持“两头蹲”的,奈何老丈人不同意嫁女,我也只能勉为其难答应了。好处是没出彩礼,减轻了我爸妈的负担,坏处是为了孩子的姓,有点争端,最后协商说生女孩跟我老婆姓,生男孩跟我姓。我和我爸妈对孩子的姓倒不看重,毕竟我也不跟我爸妈姓,所以生了女儿后也就跟着老婆姓了。那时二胎还没放开,很多人家为了争个姓,在生完孩子就离婚的。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完全可以协商生两个孩子,一个跟爸爸姓,一个跟妈妈姓,也就不存在争姓的问题。不过即使如此,我也没生二胎。说实话,好好培养一个孩子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太大了,我和老婆都怕没法负担。

在二胎政策放开,争姓的问题解决之后,出现了老人事先分割财产的情况。我身边经常听到的就是,某户人家两个孩子,大的跟爸爸姓,小的跟妈妈姓,两边老人就说好了,大的继承爷爷奶奶的财产,小的继承外公外婆(其实称呼上也是爷爷奶奶)的财产。两边老人在孩子出生之后就已经认定这个是我家的继承人,那个就是外人。这种观念很容易传导给小孩子,所以会有兄弟俩在爷爷家时哥哥会跟弟弟说,这是我的家,这里所有的东西你都不能碰。

我表妹怀了双胞胎,一开始就说好老大跟爸爸姓,老二跟妈妈姓。于是在月子里,就由两边的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爷爷奶奶带老大,外公外婆带老二,基本就是各带各的。待我表妹休完产假,爷爷奶奶就决定把老大带到乡下去带,因为市里的房子是我表妹家买的,是“老二”的家,他们要带老大回自己的家。这里倒不是说表妹夫家条件差,他家条件比我表妹家好很多,市里也有房子,但是表妹坚持要住这边,所以表妹夫在市里的房子就出租了。表妹夫的爸妈也是典型的老顽固,不愿住在亲家买的房子里,居然想得出把未断奶的孩子带到乡下去的,然后提前培养他喝奶粉。孩子读书以后,必须住在市里,周五傍晚老夫妻到市里把老大接回乡下过周末,老二就留着市里。所以有时候兄弟两个在家一打架,老二就让老大滚出去,因为市里不是老大的家。虽然我亲戚夫妇不停地跟两个孩子解释这是他们共同的家,奈何两边的老人不停地输灌“跟谁姓就是哪家人”的思想,让小夫妻两个都头大。现在孩子还在上小学,一点也没有双胞胎兄弟的亲热劲儿,以后大了不知道会为财产闹成什么样。

身边真事有感而发,写得有点乱了,各位看官凑活着看吧!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