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比如雍正的儿子弘曕出继果亲王允礼为后,乾隆的儿子永珹、永瑢分别出继履亲王允祹、慎郡王允禧为后,为什么不找其他宗室皇族过继而要用皇子?
皇帝的儿子在外人看来那该是多么风光啊,一生下来不但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如此这般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且地位崇高,金口玉牙说一不二,见面臣下都得尊称一声“爷”,想想都觉得爽。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皇子也有许多的无奈与痛苦。
“幸福皇子”到底有哪些烦恼
- 嫡庶尊卑有别
在紫禁城这个制度严明、等级森严的地方,皇子自然也有着三六九等,并非像人们想的那般皇子就是一概而论的皇帝之子,大家都一样不会有什么差别。首先,皇帝的正妻皇后的儿子地位肯定是最高的,毕竟人家是由万乘之尊的皇帝和后宫身份最高的皇后所生,血统比其他兄弟都要更加高贵,身份地位也就自然高人一等了。比如说康熙爷就对他的嫡子胤礽十分偏爱,生下来没多久就被康熙立为了皇太子,毫不费力地得到了其他弟弟梦寐以求的储君之位,要不是他自己不争气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恐怕皇位后来就轮不到雍正了。
- 生母的出身地位、受宠程度
老话说的好,“子以母贵”,皇子一生下来长的都一样,白白净净都那么可爱,但是他们的母亲就不同了,不仅与皇帝的关系有亲有疏,承受的恩泽也是有厚有薄,这样一来自然是最得宠的那位妃嫔所生的儿子最受宠爱,地位也最是尊贵了,相反,若是妃嫔不得皇帝重视,那么她所生的儿子也必定是无人问津,何谈地位呢?
这里最典型的怕就是老八胤禩了,胤禩的生母是康熙的良妃,原来只是辛者库的一个包衣奴才,只是因为受到康熙宠爱地位才一步步上升,最终成为“五妃之一”,但尽管是这样,后来康熙命诸大臣举荐太子人选的时候,见大臣们纷纷有意于胤禩而他又不想让胤禩当上储君,就拿胤禩生母的出身说事:“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即使皇子既是嫡出,生母又得皇帝宠爱,日子也不一定好过,万一碰上道光这种皇父,抠门到家,宫里不过年过节都没肉吃,日子怕也是不好过。
皇帝为何要把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给亲王
- 亲王已逝又没留下儿子且亲王地位高
皇帝把儿子过继给那些亲王,前提是亲王都去世了,但是却没有儿子继承香火,绝户!只能过继别人的儿子给他来延续门庭,承继家业。从来没听说过哪位王爷在世,自己有儿子皇帝还强行送儿子上门的。 除此之外,这些皇帝过继儿子过来的亲王要么地位很高,有的甚至还是皇帝的长辈,比如题主所说的乾隆就做主把弟弟弘曕过继给了叔叔果亲王允礼。由于和皇帝关系比较亲近,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假如只是随便指派一位宗室子弟过去便不太恰当了,因此只能从自己的儿子里选。
- 拉拢宗室人心
皇帝把自己的亲儿子都过继出去给了亲王,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足见对他们那一系的重视,这当然也是在拉拢人心,让自己的皇权更加稳固罢了。所谓虎毒不食子,看来这句话对皇帝不适用,他们要是狠下心来连亲儿子也下得了手,说送人就送人,绝不含糊。
- 送出去的儿子皇帝不喜欢
有时候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要是妃子生的儿子因为脾气秉性、人品、才干等原因他不喜欢,他就不能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往马路边上一扔就算了事,或者直接下令“斩立决”。一来这样显得自己太过寡情薄意,二来也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置他们于死地这种事皇帝还是干不出来的,因此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把他们送人就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这样做之后皇帝尚能聊以自慰,毕竟送给的是亲王,日子又不差,依然是宗室成员,待在王府里和养在紫禁城里又有什么差别?
道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送给了他过世的弟弟惇亲王绵恺自己的一个儿子,奕誴。皇五子奕誴这个儿子道光历来就不喜欢,他调皮捣蛋,甚至往老师的茶壶里撒尿捉弄老师,史书记载“屡以失礼获谴”,如今送走了也就眼不见为净了。 得到多少就要承担多少,这句话真没说错,身为皇子得到了人前的显赫和大多数情况下的优裕生活,就要承受自己随时会被送人的风险。
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是让不能继承皇位的皇子及早退出皇位争夺,避免兄弟相残;第二是让远支王族变成近支,拉近他们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保障皇位稳固;另外还有极少的情况是可以让皇帝信任的儿子或是兄弟获得更高的爵位。分别说一下吧。
首先就是让无法继承皇位的皇子及早退出皇位竞争,避免兄弟相残、夺嫡斗争。
(弘时)
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是此后清朝一直严加防范的。于是自从雍正即位以后就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皇位顺利过渡。最著名的就是设立秘密建储制度,把传位诏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而不直接公布。同时,雍正也率先做了将皇子过继出去的举动。雍正四年二月,雍正将皇三子弘时过继给自己的政敌允禩。雍正即位之初,为了稳住八爷党,将允禩提升为和硕廉亲王,但此后一直不断找他的麻烦,雍正四年正月已经被革去黄带子(取消了宗室身份)。雍正把弘时过继给允禩,其实是剥夺了这个儿子的宗室身份。这是明显的贬斥。随后不到一个月,允禩就被改名“阿其那”,几个月后死于禁所。弘时也在雍正五年被正式削去宗籍,不久郁郁而终。
(荣亲王永琪)
当然,雍正这样狠命打击儿子的毕竟是极少的个案。一般把皇子过继出去还不至于这么惨。乾隆曾在乾隆二十八年将自己的四子永珹过继给自己的十二叔履亲王允祹为后,降级承袭为履郡王。而永珹过继出去之时正好是乾隆封五子永琪为和硕荣亲王,已有传位之心,此时皇长子永璜、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都已早逝,将皇四子永珹过继出去,再加上此前已将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二十一叔慎郡王允禧为后,等于扫清了永琪即位的障碍,可惜五阿哥没过多久也英年早逝了。
第二点,让远支王族成为近支,拉近他们与皇帝之间的关系。
(庄亲王允禄)
这个最典型的要数雍正将十六弟允禄过继给庄亲王一支。和硕庄亲王是清朝最初八个铁帽子王之一,拥有相应的八旗旗份,世袭罔替,地位尊贵。但其血脉与雍正已相隔甚远。第一代庄亲王是皇太极第五子、顺治的哥哥硕塞,第二代为硕塞之子博果铎,也就是康熙的堂兄。博果铎死后无子,但是硕塞其实还有其他后代,而雍正强行命自己信任的十六弟允禄出继为博果铎之子,就是要拉进庄亲王一支与皇帝的关系,由远支成为近支。同时也是做给其他的那些铁帽子王看,你们的铁帽子我不能废掉,但戴在谁头上却是我说了算!
第三点,让亲信皇子或是兄弟获得更高爵位。
这个最明显的还是允禄。虽然皇帝理论上可以任意封皇子、兄弟为亲王,但清朝除了入关后的最初因功获封的八个铁帽子王,其他皇族很难获得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没有办法世袭罔替,而只能降级世袭。雍正破例将最信任的十三弟允祥定为世袭罔替亲王(乾隆时期确认),但破例一次不好破例两次,于是,另一个亲信的弟弟允禄通过过继到庄亲王一支,让他名正言顺的成为铁帽子王,也是对他的明显恩宠。
(乾隆将弟弟弘曕过继为果亲王允礼之子)
还有个明显的例子是雍正的幼子弘曕。雍正死后,乾隆对这个幼弟非常疼爱,但是年纪实在太小,不能封予太高的爵位。但是,乾隆三年,十七叔果亲王允礼去世,无嗣。庄亲王允禄奏请将弘曕过继为允礼之子(必然是乾隆本人的意思,否则庄王也不敢提出)。乾隆欣然同意,命弘曕过继为允礼之子,按理应降一级承袭为果郡王,但乾隆又加恩生为果亲王,那年弘曕年仅六岁。六岁的孩子成为亲王,如果没有过继这一步也是不能做到的。
清朝的几位皇子过继,不同时期有明显的不同。
前期雍正帝把十六弟允禄过继给庄亲王博果铎,其一有夺取远宗铁帽子王的意思,虽然雍正不承认;
【雍正帝剧照】
其二就是给跟随自己的小弟的酬劳,当初九子夺嫡,除开年纪小的弟弟们不说,年长的十三十六两位弟弟紧跟自己的脚步,当然要给酬劳,十三阿哥胤祥封怡亲王,世袭罔替,就不好再封十六阿哥允禄为铁帽子王,雍正够意思啊,夺一个最弱的远宗庄亲王的铁帽子王,再弱也是铁帽子。
之后过继的明显是因为皇室近宗的绝嗣率太高,为了支撑近宗而过继。
清代皇室的远宗和近宗怎么区别呢,在雍乾时代,就以康熙以下的皇室为近宗,康熙以上的皇室就是远宗了,细细看一下,就知道,康熙以下的近宗并不兴旺,远没有远宗子孙旺盛。
【乾隆帝剧照】
康熙还特别规定了近宗的子孙起名的规则,近宗子孙起名字都按字排辈,远宗并不需跟随近宗起名字,乾隆时期又定了几代,到了嘉庆更是规定近支子孙名字必须由他钦定。
知名阿哥永琪的儿子绵亿就因为给两个儿子起名字没有按照近宗规矩起,被嘉庆严厉申斥并勒令改名字。嘉庆说:奕字辈下一字用丝字旁是纯皇钦定的,绵亿你应该遵守的,你却给儿子私自取名用金字旁,你自己把你自己当远宗看待,和近宗疏远,也别怪朕不把你当亲侄子看。训斥后又把绵亿儿子的名字都从金字旁改为丝字旁,因为这事,绵亿到底吃了挂落,在嘉庆朝并不得志。
【嘉庆剧照】
最重要的是,不允许远宗过继给近宗,其实就是皇帝要保证近宗的血脉的繁衍,不能被远宗给淹没了,说白了,还是近宗生育率不好,绝嗣率又高,才让皇帝有危机感。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说皇帝的儿子地位最为尊贵确实有些以偏概全了,并不是所有的皇子都有非常高贵的身份。
清朝时期,皇子的身份的高贵程度,主要还是看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生母及其母家的地位。
这一点在康熙朝时期最为明显。康熙的皇次子胤礽,因为生母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又背靠着赫舍里氏家族的势力,刚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十阿哥胤?,也是因为生母是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亲姨姨是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亲外公是康熙初年的权臣遏必隆,再加上朝中还有一位重臣舅舅阿灵阿,地位自然不会差。
相对应的是八阿哥胤禩,生母是辛者库出身的良妃卫氏,出身非常的卑微,自然地位也就非常的低贱。
第二,就是皇帝对将其册封的爵位。
乾隆皇帝的继皇后所生的十二阿哥永璂,由于非常不招乾隆皇帝喜欢,至死没有被册封任何爵位,地位连个普通妃子所生的皇子都不如。
相对应的是乾隆皇帝的五阿哥永琪,尽管母亲的身份不算高贵,起初只是个贵人,但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永琪,年纪轻轻就将其封为了亲王,地位自然要远超过十二阿哥永璂。
清朝是皇权极度专制的朝代,即便是皇帝的儿子,那也是君臣有别,看的还是爵位和出身,况且,皇室宗亲之中,还有一堆“铁帽子王”和各种其他的亲王郡王,所以说皇帝的儿子身份都是最高贵的,这必然是有些偏差的。
皇帝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其他旁支的王爷,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政治目的,为了朝局的稳定和皇权的稳固。
首先,皇帝将皇子过继给其他旁系亲王,为的还是加强对于皇室宗亲的管控。
清朝的宗室不同于明朝的宗室,特别是在清朝前期,满洲的王公贵族特别是旗主贝勒们有着很大的权力,尽管经过康雍两代帝王的不断改革,王公贵族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但是其在八旗内部依然有这非常的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这本也就是由八旗制度的根本所决定的。
所以在已经故去的王公贵族,特别是级别很高的诸如“铁帽子王”、亲王这一级别的宗室去世,并且没有留下子嗣的情况下,将皇子过继过去袭承爵位,同时可以继承其财产,更重要的是继承对应的旗营人口的控制权,可以借此将权力进行回收,以更好的统御八旗,维系皇权的稳固。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雍正元年(1723年),皇太极之子硕塞家族的和硕庄亲王世系,在老庄亲王博果铎去世后,雍正主持,将康熙的皇十六子胤禄过继给了博果铎,进而袭承了和硕庄亲王世系,从而将这个亲王世系划归到了康熙子孙血脉之中,也就拉近了与这个世系的距离关系,以更好的进行管理和统治。
其次,皇帝将自己皇子过继出去,也是为了保留爵位的世系名号,以示对于该家族世系的尊重,这也是一种怀柔政策。
乾隆皇帝将自己的幼弟、雍正皇帝的第六子弘曕,过继给了自己叔叔、康熙的十七阿哥、果亲王胤礼,之后,还将自己的第四子永珹,过继给了自己的另一位叔叔,康熙的十二子、履亲王胤裪。
这两个亲王世系都是雍正朝时期才有的亲王世系,与乾隆皇帝关系比较近,并且这两位亲王与雍正、乾隆的关系都是非常的交好,所以在乾隆皇帝用这样方式,保留下的是两位叔叔的亲王爵位名号,以供后人膜拜,一方面是这是对其功劳政绩的肯定与褒奖,另一方面,也是树立自己仁君的品德榜样,在亲王贵胄之中留下美名。
再次,就是为了立嗣的需要了。
这种情况也就只出现在了雍正朝时期。雍正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弘时过继给了已经受到惩罚,被削宗夺爵、圈禁致死的康熙皇帝的八阿哥胤禩,目的就是为了将弘时驱逐出宗室,为将来乾隆皇帝弘历的继位排除干扰,也为乾隆皇帝的执政扫除障碍。
综上所述,皇帝将皇子过继给其他的旁系王爷,目的还是为了朝局的稳定,以及自己皇位的稳固,所以,这些都是帝王为了加强统治,巩固权力基础的政治统治方式。
出继,是指无嗣时,由近支适龄族人过继为子。皇帝无子时常会过继近支嗣子承袭皇位,同样的,皇帝的儿子出继也就很正常。皇帝儿子出继,其实在很早就有,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第二子李宽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为嗣。而清代皇子出继的情况其实并不算多,但可能因为清代皇子夺嫡现象,使得大家关注皇子出继的现象。
清代皇子出继的现象一共有六例,即康熙皇帝第十六子允禄出继庄敬亲王为嗣;雍正皇帝第六子弘曕出继果毅亲王为嗣(另有第三子弘时出继允禩之说,允禩本有子,且弘时很快去世,故这里姑且不论);乾隆皇帝第四子永珹出继履懿亲王为嗣、第六子永瑢出继慎靖郡王为嗣;道光皇帝第五子奕誴出继惇恪亲王为嗣。
庄亲王硕塞,为皇太极第五子,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硕塞有四子,嫡长子博果铎袭爵,嫡次子博翁果诺康熙时封惠郡王,博果铎雍正元年去世,无子,雍正遂以其十六弟允禄出继博果铎为子,承袭庄亲王爵位。其时,硕塞嫡次子博翁果诺尚有两子两孙在世,可以袭爵,但最终雍正以允禄承袭,由此还引发宗室大臣的不满,雍正帝不得不解释:
“外间妄议朕爱十六阿哥,令其承袭庄亲王爵,朕封诸弟为亲王,何所不可?而必籍承袭庄亲王爵加厚于十六阿哥乎?”(《清史稿》卷219)
但事实上,庄亲王系铁帽子王,要知道,雍正诸弟中,也只有始终陪在他身边的十三阿哥胤祥才成为铁帽子王。
果毅亲王胤礼,系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元年封果郡王,雍正六年晋为和硕果亲王,乾隆元年去世,无子。乾隆三年,令六阿哥弘曕袭封果亲王。弘曕后因事降为贝勒,不久又复为果亲王。
上述允禄、弘曕出继,均系有兄长继皇位以后出继,对他们来说,已经与皇位无缘,所以出继并且承袭亲王,相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履懿亲王胤裪,系康熙第十二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晋封多羅履郡王,时其兄雍正已经继位;雍正十三年十一月,晋封亲王,其时其侄乾隆已经继位,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去世。胤裪有六子,但均早卒,其第五子弘昆于乾隆十五年卒,年十二岁。乾隆二十八年,故以皇四子永珹为嗣孙。不仅如此,永珹长子绵惠亦无子,以皇十一子永瑆长子绵恕的次子奕纶为嗣子。这里提及一点,胤裪曾经将乾隆生母钮祜禄氏错写为钱氏。
慎靖郡王胤禧,系康熙第二十一子,生母地位很低,雍正八年先封贝子、后晋贝勒,雍正十三年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去世。乾隆二十四年,皇六子永瑢出继胤禧为嗣孙,封贝勒,乾隆三十七年为质郡王,乾隆五十四年晉封为质亲王。
惇恪亲王绵恺,系嘉庆第三子,其生母为孝和睿皇后,但其出生时其母还不是皇后,故其地位并不如同母弟绵忻。嘉庆二十四年封为惇郡王,道光继位,晋亲王,道光十八年卒。其时,过继子的选择无外乎其三个兄弟,其同母弟绵忻仅有一子,五弟绵愉亦无子可以出继,所以只有其兄道光皇帝,但当时只有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三人,且均为成年,考虑到早夭等原因,并未立即过继,故道光帝只有发布上谕“惇亲王现无子嗣,而近支无堪以承继之人,惇亲王福晋著赏给郡王半俸,以资养赡。俟将来有可承继者,宗人府再行照例办理。” 。时隔六年,即道光二十六年,始将绵恺过继,其上谕曰:
“朕弟惇亲王绵恺尚无承嗣之人,著将皇五子奕誴过继于惇亲王为嗣,即袭封惇郡王。并著钦天监于本年三月内,选择吉期,移居府第,其一应章服,仍照皇子分例服用,应领俸糈,即于本年春季为始,照例支领。”
虽过继为嗣,但绵恺“一应章服,仍照皇子分例服用”,待遇似乎并没有减少多少,只是明确无法继承皇位。
《瀛寰之志》中姜武饰演的绵恺
永珹、永瑢、奕誴的出继,均系其父钦定,这就说明他们与皇位无缘,这一方面减少了皇储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对皇子最大的保护,上述三位皇子,在出继之后都得以封为亲王。
综上,皇室同样是一个宗族,同样面临无子嗣的情况,以嘉庆帝支系后裔奕字辈为例,十七人中有十二人无子,载字辈二十二人有十三人无子。所以,这样看来,皇子出继,意味着无法继承皇位,但其相应地位却不一定下降,如乾隆皇四子、皇六子虽出继,但在实录中多见其参与各项事务,且仍称四阿哥、六阿哥,奕誴出继后,其待遇也与皇子差不多。所以,皇子出继,本质上也与普通宗族的出继性质类似,而且,除允禄外,多数均出继近支(叔祖、叔父)为嗣,这也符合出继的基本原则,也是皇子出继的最重要原因,如奕誴出继绵恺为嗣,就是不希望其弟绵恺绝嗣,而合适的人选只有皇子。
有清一代,共计皇帝(含后金汗)十二位,而各代皇帝诞育皇子数量分别为:太祖十六人、太宗十一人、世祖顺治帝八人、圣祖康熙帝三十五人(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夭折的就不再序齿,有排行的二十四人)、世宗雍正帝十人、高宗乾隆帝十七人、仁宗嘉庆帝五人、宣宗道光帝九人、文宗咸丰帝二人、穆宗同治帝无后、德宗光绪帝无后、逊帝宣统帝无后,合计清代皇子数量是一百一十三人。
这其中,自圣祖康熙帝第十六子允禄在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奉世宗雍正帝之诏入继庄靖亲王博果铎(太宗孙、承泽亲王硕塞子、圣祖康熙帝堂兄)为嗣子开始,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宣宗道光帝第五子奕誴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仁宗嘉庆帝第三子、宣宗道光帝之弟)为嗣子结束,整个清朝一共有五位皇子正常出继给其他宗室为嗣子、嗣孙,分别是: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圣祖康熙帝第十六子允禄出继庄靖亲王博果铎为嗣子;
乾隆三年(1738年)三月,世宗雍正帝第十子弘曕出继果毅亲王允礼为嗣子;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高宗乾隆帝第六子永瑢出继慎靖郡王允禧为嗣孙;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一月,高宗乾隆帝第四子永珹出继履懿亲王允裪为嗣孙;
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宣宗道光帝第五子奕誴出继惇恪亲王绵恺为嗣子;
另外还有一次特殊情况:
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世宗雍正帝第三子弘时被撤除黄带子(黜宗籍)、除名玉牒(宗室族谱),勒令出宫,过继给已经倒台的廉亲王允禩为子(非出继为嗣子,允禩有亲子弘旺)。
这样,整个清朝,一共是六位皇子被出继为其他宗室的嗣子嗣孙(继子)。
下面就这六位皇子出继的情况分别加以剖析,以使各位朋友了解分明。
允禄出继庄靖亲王博果铎:
庄靖亲王博果铎,是太宗的孙子,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长子。硕塞在顺治十一年(1655年)十二月初五去世后,六岁的博果铎承袭亲王爵位,依世祖顺治帝诏令改王号为“庄”,称“庄亲王”,并获得“世袭罔替”资格,成为清代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博果铎在亲王位六十八年,享尽荣华富贵、积攒万贯家财,又占有数十万亩庄田,是当时皇族内有数的豪富亲王,让其他宗族子弟羡慕不已。
但是博果铎拥有如此巨额家产,却没有后嗣可以承袭,他一生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而女儿们长大后,又分别抚蒙古,远嫁巴林部辅国公纳穆札和阿拉善部郡王阿宝,离开了京师。这样,在博果铎的晚年,他身边一个子女也没有,偌大的庄亲王府内冷冷清清,了无生气,使得七十多岁的博果铎倍感孤独。
比博果铎小五岁的康熙帝对这个堂兄膝下无人可以承欢的境况十分同情,于是准备为其挑选嗣子,以承奉博果铎身后的宗祀。起先康熙帝是想在博果铎的二弟惠郡王博翁果诺和三弟辅国将军鞥额布的儿子们中挑选一人作为他的嗣子,可是这些博果铎的侄子们得知自己有机会可以继承伯父的世袭亲王爵位和庞大的家产时,立马起了内讧,各自争斗诋毁,恨不得把作为对手的堂兄弟们一脚踢出入继资格的行列,自己好入继伯父家。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冬,博果铎患病,康熙帝得知后带着几个皇子前往内城太平仓庄亲王府探望病中的堂兄。但是在抵达王府后,原本奉康熙帝诏令在府内侍奉伯父的博果铎诸侄却正在对庞大的王府财产明争暗夺、纠缠不清,根本没有想到要到伯父的病榻前侍奉汤药、照顾冷暖,致使康熙帝驾临的时候博果铎病床前仅仅只有几个王府太监和侍女以及庄亲王福晋侍候。
康熙帝了解内情后勃然大怒,立即召博果铎诸侄前来,狠狠训斥了一顿,并公开宣布他们不再有资格入继庄亲王府为嗣子,然后指定随驾前来的皇十六子胤禄负责此后庄亲王府一切内外庶务及庄亲王博果铎本人的身体调养和起居饮食,承担起庄亲王府的管理大权。博果铎诸侄、惠郡王博翁果诺和辅国将军鞥额布的儿子们非奉诏不得擅自进出庄亲王府。
康熙帝的这一举动,实际上就是把胤禄作为博果铎的嗣子,以继承日后的庄亲王府,但康熙帝在位时,没有明确胤禄的出继资格。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帝驾崩,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继位,即雍正帝。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十一,七十四岁的庄亲王博果铎也去世了,因为康熙帝生前一直没有确定允禄(雍正帝继位后,诸兄弟名皆改胤为允)为博果铎嗣子,所以宗人府向雍正帝奏报请旨,询问如何办理庄亲王葬礼事宜,同时宗人府投皇帝所好,提请以康熙帝皇子入继庄亲王(就是提名允禄,不过名义上人选由皇帝选定)。
雍正帝对当年康熙帝的安排没有异议,同时允禄在康熙末年诸子夺嫡中实际上是暗中支持四哥胤禛的,所以登基后的雍正帝也想要回报十六弟。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帝很是爽快地同意了宗人府的提请,在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十三下诏命皇十六弟允禄出继庄靖亲王博果铎为嗣子,并承袭庄亲王爵位。这是清朝第一次有皇子出继宗室为嗣子的情况出现。
弘曕出继果毅亲王允礼:
弘曕,是雍正帝第十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五月出生于圆明园,号称“圆明园阿哥”。弘曕出生时,其父雍正帝五十六岁,已经是老年人了,所以对于这个老来子十分喜爱,同时雍正帝的儿子本来就不多,之前养大的只有弘历(乾隆帝)和弘昼(和亲王)两人(皇三子弘时被勒令出继、除名玉牒,已不算皇子了),所以老皇帝对这个小儿子的喜爱和关照可想而知。
不过仅仅两年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就驾崩了,虚岁只有三岁的弘曕此后在皇兄乾隆帝的关照下继续成长、无忧无虑生活。而比弘曕大了二十四岁的乾隆帝,其实是把这个小弟弟当儿子来抚育的,对他倾注了比兄弟还要更深一层的感情。
乾隆帝的十七叔、和硕果亲王允礼,当年在康熙末年诸皇子夺嫡时就曾经暗中支持过还是皇子的四哥胤禛(雍正帝),所以雍正帝登基后对允礼加以厚报,在雍正元年(1723年)即加封允礼为多罗果郡王,雍正六年(1728年)又晋封为和硕果亲王,授命允礼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并负责管理工部、户部及宗人府事务,是雍正帝在位时,除怡亲王允祥之外,最为倚重、办差也最为得力的兄弟。允祥在雍正八年(1730年)去世后,允礼代替了十三哥在朝中的地位,成为雍正帝之后数年间第一心腹之臣,参与军机大事,权威赫赫。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驾崩,临终前遗命果亲王允礼、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升额、领侍卫内大臣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等入受顾命,辅佐皇四子弘历继位登基,诸顾命大臣以果亲王允礼为首。弘历奉遗诏即位,即乾隆帝。
乾隆帝登基之初依旧十分倚重叔父果亲王允礼、庄亲王允禄,除加封两位叔父“永赐亲王双俸”之外,又授予允禄、允礼可以在便殿受皇帝召见时免除叩拜之礼的待遇。
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允礼患脚疾,行动不便,乾隆帝特谕果亲王可以在私邸内处理政务,几天进宫一次奏报政务即可,这是清代臣子中极少数人才可以获得的隆恩。
乾隆三年(1738年)二月,允礼去世,年四十二岁。因为他只生有一个儿子,而且出生当年就夭折了,并且此后再也没有子嗣诞育,所以允礼也遭遇了当年庄靖亲王博果铎的身后尴尬事:没有儿子承袭宗祀。
乾隆三年(1738年)三月,为了不使功劳赫赫的果亲王允礼身后无人承袭香火,乾隆帝命诸王公大臣召开会议推举,意在挑选何人承袭果亲王。次日,在庄亲王允禄的带头奏请下,乾隆帝幼弟、雍正帝第十子弘曕被王公大臣会议推选为果亲王嗣子,于是乾隆帝正式下诏,把自己的幼弟弘曕过继给十七叔果毅亲王允礼,作为允礼的嗣子承奉其身后宗祀。弘曕以六岁的年纪,降等承袭果郡王爵,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王爷。这是清朝第二次出现皇子出继宗室为嗣子的情况。
永瑢出继慎靖郡王允禧、永珹出继履懿亲王允裪:
乾隆帝第六子永瑢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出继康熙帝第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为嗣孙;乾隆帝第四子永珹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一月出继康熙帝第十二子履懿亲王允裪为嗣孙;这两次皇子出继的时间和前因后果大致一样,所以合并一起加以叙述。
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刚登基不久,就改变皇父雍正帝当年的做法,给被雍正帝打击迫害的诸叔加以平反,释放了被关押十多年的十叔允?、十四叔允禵,恢复三伯允祉、八叔允禩、九叔允禟宗籍,向皇室宗族示以仁德宽厚的善意,以此举动团结并加强爱新觉罗宗族的凝聚力。之后,乾隆帝多次以怀柔政策对皇室宗族加以安抚和慰藉,以求抚平当年皇父雍正帝苛待迫害宗室子弟而对皇室内部所造成的巨大创伤。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康熙帝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去世,而他的两个儿子都先于其去世,也没有孙辈,所以允禧身后面临绝嗣境地。
允禧自幼能诗善赋,书画兼长,长大后禀性淳厚,生活俭朴,而且一生淡泊名利,无心政治,是宗室内有名的艺术家、贤王。同时允禧是康熙帝中年后所生,和夺嫡的诸皇兄年纪相差甚远,在康熙末年时年纪尚幼,没有参与夺嫡的能力和动机,所以皇兄们对他没有防备和猜忌之心,这也是允禧日后平安成长的关键。
整个雍正一朝和乾隆中前期,身为皇弟、皇叔身份的允禧专心于笔墨丹青、绝不参与朝政大事,雍正帝、乾隆帝对允禧低调行事的风格十分钟意,多次加以嘉奖,以为宗室楷模。
允禧去世后,为了显示自己看顾、关照宗室的“仁德之心”,乾隆帝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下诏,把自己的第六子永瑢过继给没有后嗣承袭宗祀的二十一叔慎靖郡王允禧为嗣孙,降等承袭贝勒,以奉允禧的身后祭祀。这是清朝第三次皇子出继宗室为嗣的情况出现。
永瑢过继允禧为嗣孙四年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七月,乾隆帝十二叔履亲王允裪去世,年七十八岁,他的六个儿子中,最大的也只活到十二岁,所以允裪没有子嗣可以承袭爵位和主持身后祭祀。
而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初,即允裪去世前的当年,他已经是乾隆帝在世最年长的叔父(康熙帝前十一子此时都已经过世),同时在当年康熙末年诸皇子夺嫡之争中,皇十二子允裪也是少有的没有参与夺嫡的成年皇子之一。年老德尊又和雍正帝、乾隆帝没有历史芥蒂,使得允裪极受乾隆帝重视,多次亲临府邸探视病情,宽慰其心。允裪去世后,乾隆帝厚加恩赐,安排规模宏大的葬礼,命和亲王弘昼、皇五子永琪穿孝服主持丧葬事宜,同时让皇四子永珹戴重孝为允裪送终,然后再持孝服百日,这完全是孝子孝孙给父祖辈守孝的仪制。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一月,允裪忌日过百日后,乾隆帝发布谕旨,以皇四子永珹出继和硕履懿亲王允裪为嗣孙,降等承袭履郡王,作为对宗室之中齿德俱尊的十二叔允裪身后的无上尊崇和恭敬之意。这是清朝第四次有皇子出继宗室为嗣的情况出现。
表面上看,乾隆帝在短短四年内,连续把第四子和第六子出继给宗室长辈为嗣孙,是出于“安抚、尊崇”宗室长辈,以团结凝聚爱新觉罗氏宗族的用意。其实,在乾隆帝“慷慨”贡献两位皇子为绝嗣宗室的嗣孙情况背后,其实隐藏着乾隆帝内心一个策划已久的目标——“立储以长”!
按照乾隆帝原本的计划,是立嫡子为嗣,但是乾隆帝原配富察氏所生的两个嫡子:永琏、永琮,都是幼年夭折,富察氏皇后也随后崩逝,乾隆帝无法实现立嫡愿望,于是改而想立长。而乾隆帝长子永璜、三子永璋因富察氏皇后薨逝时迎接灵柩不悲伤、没有哀容而被乾隆帝迁怒,倍加斥责后当众取消了他们的继位资格,永璜两年后忧虑而死,永璋也在十多年后郁郁而终。
其实在乾隆帝心目中,在嫡子都夭折后,他最中意的是“于诸子中更觉贵重,文字骑射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的皇五子永琪。但是永琪是皇五子,前有四哥永珹、后有六弟永瑢,从宗法上来说不具有“长子身份”。所以乾隆帝为了给予永琪真正的皇长子资格,才会把他的兄弟: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先后过继出去,使得永珹和永瑢从宗法上来说不再具有皇子身份,这样身为皇五子的永琪就成为乾隆帝在世的“长子”,从而获得了被立为储君的机会。至于之后永琪在二十六岁的盛年就去世了、使得乾隆帝立储意愿再一次落空,这不是本篇文章的着重点,就不再加以叙述了。
奕誴出继惇恪亲王绵恺:
奕誴,是道光帝的第五子,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六月十五,仅仅比他的四哥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小六天。从小就秉性粗荒、行事鲁莽,书也念得一塌糊涂,再加上相貌丑陋,言语粗鄙,所以从小到大都不受皇父道光帝的喜爱。
惇亲王绵恺,是嘉庆帝继后、道光帝继母孝和太后的亲儿子,道光帝三弟,在道光朝依仗身为皇太后亲子,行事不拘小节,为人骄纵无礼,给朝廷办差时既不稳重、也欠缺考虑,多次因为办事不严谨而被皇兄道光帝斥责乃至惩罚。绵恺当面对道光帝唯唯诺诺,事后却丝毫不改,继续肆意行事,因此被道光帝前后数次罚俸、降爵。只因为绵恺是孝和太后的亲儿子,道光帝才在处罚三弟后又很快恢复其待遇,换一个普通皇子,早就被削爵或者圈禁了。对这个弟弟,道光帝也是头疼得很。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二月,绵恺去世,而他的独子奕缵早在道光元年(1821年)就夭折了,所以绵恺身后没有了奉祀香火的嗣子。而道光帝的第五子奕誴在道光二十年后也越来越不受皇父道光帝待见、屡次被斥责,道光帝心中早就想把这个不着四六的老五给过继出去,眼不见心不烦。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六十四岁的道光帝终于下定决心,把皇五子奕誴过继给和他一样行事荒唐、为人轻浮、学识粗鄙的三叔惇恪亲王绵恺为嗣子,让这性格十分接近的爷俩儿去做宗法上父子,并“大度”地让十六岁的奕誴降等承袭惇郡王爵位。在道光帝诸皇子中,奕誴是第一个封王的,就连他的四哥、后来的咸丰帝奕詝,此时也只是一个普通皇子而已,没有任何爵位。
从这一点来看,老父亲道光帝对于心目中“不争气、不着四六”的老五,其实还是尽到了作为父亲的责任和爱心的,出继他给绵恺为嗣子,其实也是从另一方面给予奕誴优厚的待遇和提前授予其王爵,爱子之心不能抹杀。奕誴出继三叔惇恪亲王绵恺为嗣子,是清朝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皇子出继宗室为嗣子。
除了以上五位皇子出继宗室之外,清朝还有一次特殊的皇子过继,就是雍正帝第三子弘时被雍正帝下诏勒令出宫、撤除黄带子(宗室)身份、移除玉牒(宗室族谱),给已经倒台、同样废黜宗室身份的康熙帝第八子允禩为子之事。
弘时是雍正帝第三子,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比四弟弘历要大七岁。因为雍正帝前三子都早夭,所以弘时是雍正帝实际上的长子。
雍正帝登基后大力打击当年夺嫡时的兄弟: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十四弟允禵,手段十分严酷。此时已经年满二十的皇三子弘时对于皇父雍正帝严厉对待诸叔、不断压制迫害的行为心中颇有不满,认为皇父过于睚眦必究了。同时弘时少年时曾经和叔父允禩、允禟交往亲密,关系很好,对于叔父们被皇父打击迫害、身败名裂之事有腹诽之意。
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廉亲王允禩倒台,被革除黄带子、移除玉牒,交宗人府管束。而允禟、允?、允禵等人在之前已经被拘禁管束,早已失去自由。皇三子弘时因为和八叔等关系很好,不忍见其遭受迫害,于是在皇父雍正帝驾前据理力争,为叔父们求情开脱。雍正帝和允禩、允禟、允?、允禵等人因夺嫡之事结怨日久,早已势同水火,隔阂极深,绝不是弘时几句话就能化解的。而弘时不明其中底细,依旧坚持为允禩等人说好话,最终触怒了心胸本来就不甚宽广的皇父雍正帝。
雍正帝在怒气攻心之下,在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十八下诏,宣布把弘时“送给”已经被革除皇子身份的允禩当儿子,并废除弘时黄带子身份、移除玉牒,就是说不要这个儿子了。(弘时是雍正帝皇子,即使雍正帝不要这个儿子,也不好直接革除宗族身份,所以干脆把他送给对头允禩当儿子,父子之间就此恩断义绝。)
就这样,弘时被迫给八叔允禩当了儿子,和皇父雍正帝断绝了关系。之后弘时名义上的父亲允禩在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去世,弘时本人则被雍正帝交给十二弟履亲王允裪,在履亲王府内软禁居住、严加管束。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被软禁的弘时在履亲王府中抑郁而终,年二十七岁。因为他的独子永珅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就夭折了,所以弘时身后没有人承袭宗祀和祭拜,就此绝嗣。这是清朝唯一一例非正常情况下,皇子被勒令出继宗室,和皇父断绝关系的例子。
以上,就是清朝六位过继给宗室为嗣子嗣孙(宗子)的皇子出继情况,其中有获取世袭罔替资格的,有褒奖宗室延续血脉的,有扫清立储障碍为皇嗣铺平道路的,也有父子关系破裂主动舍弃儿子的,种种情况,不一而足。这里加以详述、分别说明,以便大家了解分析、加以区别,未到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这个问题很复杂,有牵扯到历史原因,我认为说到朝政之事,可能就是人的问题,比如:人才的选拔你是个栋梁之才为国家为人民,还要符合当时皇帝的意愿和朝政的需求。比如,皇帝的儿子都是一些废品,这样推荐的接班人不就使国家走向崩溃的边缘了吗。
所谓人才,他们就在民间,,但是皇帝选拔接班人大都是选择自己的儿子为接班人,他的儿子不成气时,就选择他近亲的君王的儿子。当然,也有的是皇帝的儿子不争气,但也有很多意外情况,比如说,皇帝的儿子有病或因战争而死,所以说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
当然也有的皇帝是为了拉拢什么皇亲国戚,避免出现朝政动荡。
正常情况下,皇帝还是选择自己的儿子为接班人的。
清朝皇帝过继皇子给绝嗣的近支叔伯、兄弟为嗣,承袭叔伯、兄弟的爵位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对于叔伯、兄弟的肯定。对于绝嗣的叔伯、兄弟,皇帝把亲儿子、亲兄弟过继给其为嗣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恩典、一种肯定、一种褒扬。也等于是明确告知天下,皇帝对这位叔伯、兄弟是非常喜欢或器重的。要知道,那可是皇帝的亲生儿子,成为某位王爷的儿子了,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如清圣祖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因为绝嗣,他的爵位就是由清世宗幼子弘曕承袭的,这等于是清高宗对十七叔允礼最后的恩典,是一种特殊的肯定和褒扬。
二、 对于那些皇帝不预备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儿子,过继出去实际上就是否决了这个儿子的皇位继承权。这样既可以让这个儿子能获得一个个较高的爵位,算是失去继承权之后,物质上的一种补偿,还可以减少诸子夺嫡的风险。因为清朝皇子过继出去基本都是过继给近支的亲王,承袭的也基本都是郡王、甚至亲王爵位。而庶出的皇子,初封亲王、郡王的并不多。只要不是野心勃勃之人,对于这些皇子而言,被过继出去也未必不是好事。既可以远离权力斗争,又可以获得优厚的政治、经济地位。更何况,过继出去只是名分的变化而已,血缘关系摆在那,皇帝老子、兄弟不见得因为过继出去了就不认这个儿子和兄弟了,无非换个称呼罢了。当然,清朝皇帝过继出去的皇子之中没有嫡子,因为嫡子是有特殊含义的,因而不在此列。
三、 皇帝对于自己比较中意、且没有野心的儿子、兄弟的一种变相的奖励。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清圣祖第十六子庄恪亲王允禄。这位庶出的皇子,如果不过继出去,顶了天也就混个亲王,后世代代降袭,最后只能落下个镇国公的爵位。但是,他四哥清世宗却硬生生跨过承泽系的小宗旁支,以过继的形式送给了他一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这顶铁帽子可不是一般的帽子,整个清朝二百余年,也就十二顶不用降袭的铁帽子而已,而亲王铁帽子只有十顶。他十三哥胤祥为了四哥上刀山、下火海,到最后也不过就得了这么一顶铁帽子而已,可见这是多么厚重的封赏。
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了。欢迎补充!
其实这很好理解,这样做一方面保证无子的亲王不至于绝嗣,毕竟在那个时代香火是十分重要的。另外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皇子参与夺嫡之争。
在我们的印象中清朝的皇子一出生就是什么几阿哥之类的,身份尊贵,其实身份最为尊贵的当属皇后的儿子,可是从顺治到乾隆都不是皇后的嫡子继承皇位。皇子在皇家也有嫡庶之分,真正的嫡子地位还是很高的,但是我们也要考虑一些香火的问题,比如一些皇室亲王没有儿子,那就危险了,一旦这一位亲王去世,那他这一脉基本上就绝嗣了,这在古代是不允许的。
比如雍正的儿子过继给果亲王允礼,乾隆的有两个儿子分别过继给别人,当然这些宗室王爷和皇家的关系非常近,这些宗室王爷没有子嗣,由皇帝的儿子过继给他们,这样不至于让他们的绝嗣,后代香火不断,这在中国历史上十分常见,在民间更是十分常见。
其实皇帝过继的儿子,一般都是继承皇位没有什么希望,将他们过继给宗室王爷,一方面可以让这些宗室王爷有后人继承香火,另外一方面皇帝也算是给儿子一份诺大的家业了,过继宗室,那也是皇帝实际上的儿子,只是名义上不能叫皇帝位父皇而已。
按照上面所说的,宗室无子的王爷现在也有了继承人,皇帝的儿子也有了一份家业,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当然了还杜绝了过继出去的儿子争夺皇位,你名义上已经不是皇帝的儿子,根本不可能再有资格去争夺皇位。
不是说自从雍正后,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怎么还有争夺皇位的事情发生,那你就错了,秘密立储制度,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争储的残酷性。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皇家也是,谁不想坐上那个位置,所以即使你皇帝已经选定了继承人,但是还没有公布,我也可以争夺一下,特别是皇帝如果儿子众多的话,那场面可就热闹了,比如康熙时期的九龙夺嫡。
夺嫡失败的皇子,后来结果都十分惨,因此雍正才设立的秘密立储制度,但是我们也说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只要在就有争斗,皇帝也不希望自己儿子都陷入这样争斗,将儿子过继给其他无子的宗室也是一种办法。
当然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香火继承问题,你低估了古代人对于香火继承的重视,没有儿子就会被认为绝嗣,皇家也不例外,所以过继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过继立嗣在古代是很寻常的一件事,皇家也不例外。晚清的光绪帝、宣统帝都是从宗室旁支过继而来,而清朝更多的是皇帝子嗣出嗣给宗室旁支。在古代,绝嗣之后选子侄为嗣合乎法统,而皇家的情况目的性更强一些。
皇子被过继旁支,不外乎两个原因:
- 第一,侧面否定了其继承大统的资格;
- 第二,对于宗亲的褒奖与肯定。
历代由于对储君之位的争夺,手足相残的事情数不胜数,即便到了清朝,其初期仍旧发生了惨烈的“九王夺嫡”。所以雍正朝以后,实行秘密立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储君。这一时期,想判定哪个皇子能成为储君非常难,但如果想看哪个皇子不能为储却有个法子——有没有被过继出嗣。
古代尊奉的宗法制继承规则里有一条叫做“有子立子,无子立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男嗣继承,就从自己的子侄中挑选继承人立为嗣子。嗣子以嗣父为父,不再以生父为父。
皇子若被过继给旁支宗室为嗣,那就等于不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其嗣父的子嗣,将来继承嗣父爵位产业、主持嗣父的祭祀等。比如雍正帝胤禛,就将谦妃所生的幼子弘曕过继给了绝嗣的果亲王;将齐妃所生的弘时过继给了死对头允祀,并且削去了弘时的宗籍。
无论如何,皇子被过继出嗣,虽然表面上能够直接更快继承爵位,实际上却是被剥夺了继承大统的资格。
而皇帝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宗亲,有时候也是一种褒奖。一般来说能够得到皇帝过继亲子的宗亲诸王,其身份都相当贵重。比如之前的果亲王允礼,以及后来得乾隆皇帝过继亲子永珹为嗣的履亲王允裪(苏麻喇姑养大的那位)。
总而言之,皇帝不会无缘无故将自己的亲儿子过继给宗室里的其他人,更多都是出于朝政考虑。寻常宗室若是绝嗣,皇帝一般都是从宗室子弟的子嗣里为其立嗣,毕竟皇帝的儿子都是用来挑选继承人的,像是雍正帝、乾隆帝本身子嗣就不是很多。
清朝是皇子过继给大臣最频繁的一个朝代,这些被过继出去的皇子往往还会感谢皇上的圣恩。
虽说皇帝都有后宫三千佳丽,但没有子嗣的皇帝大有人在,就如汉昭帝和明熹宗,由于没有子嗣所以只能将皇位继承给其他人。
所以说皇子在古代还是一个珍稀资源,可是面对皇子如此紧缺,为何清朝的大部分皇帝还都会将皇子过继给大臣们呢?仅仅为了彰显皇恩浩荡吗?
就如雍正帝,他就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曾经的政敌老八,还有乾隆帝,他将自己的儿子永珹过继给大臣允裪。
他们难道就忍心将自己本就不多的儿子随意送人吗?事实证明,皇帝们都是狐狸精,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防止权力斗争
继唐朝的玄武门兵变之后清朝又爆发了第二大著名的夺嫡之战,就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九个权力相差不大的皇子各显神通竞争皇位。
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有人获胜,但受损最大的依旧是皇家,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在康熙之后过继情况普遍出现。
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自己的子嗣进行斗争从而手足相残,因为过继出去的皇子也就是宣布退出了夺嫡的平台。
其实这样也算是对一些不想夺嫡的皇子一种保护,最起码不会被其他人误以为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而进行算计。
将皇子过继出去确实效果斐然,在康熙之后,清朝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九子夺嫡的现象了,过继这招办法,实在是功不可没。
节省开支
要知道当时的皇子跟现在的儿子结婚要房差不多,差的只是现在儿子要房,当时皇子是要封地的,而国家本就这么大,上哪给你封地去?
于是皇帝就把眼神看向了那些有权有势但却无子嗣的亲王们,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皇子继承他们的衣钵,也就是土地和财产,省的皇帝自己掏钱为他们置办行头,这不是节省开支是什么?
变相削藩
藩王势力一直是各朝代皇帝的头疼根本,如果不削藩,势必会让藩王势力更加强大,但如果一旦削藩,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具体可以参照朱棣。
于是这样削藩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汉武帝的推恩令虽然完美,但毕竟用过一次,如果再想故技重施必然会引起藩王警觉。
于是皇帝们就想到了过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为害怕藩王造反所以才会一直想着如何削藩,那如果将藩王变成自己人呢?
可能你会觉得藩王本就是皇家人,这你就错了,第一代藩王确实是皇家人无疑,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之后呢?他们还能一心皈依朝廷吗?
而这时候将自己的儿子过继过去,作为皇子自然是日后的藩王,这直接将藩王变成了自己儿子,就需要再考虑削藩的问题。
之后如果血脉再次疏远的话,那么再安排一次过继就可完美解决问题,乾隆将儿子永珹过继为允裪就是打的这个心思。
失宠于皇帝
如果皇帝讨厌某个皇子该怎么办呢?没错,就是过继出去,你让我不痛快,那我就直接不要你了。
这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雍正将自己的儿子弘时过继给老八,由于弘时跟年羹尧走的近,于是就遭到了雍正的不满,从而就有了过继。
并且过继的还并不是别人,还是雍正的老对手老八,雍正这一手实在是恶心两个人,但他们却都不能说什么,只能说皇恩浩荡。
所以说凡是不能看表面,过继这件事从表面看对皇帝不利,因为皇子本就不多,但从深层次看,皇帝这么做却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且也为储君清除了潜在威胁,实在是一步妙棋。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给文青点个关注或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从汉朝开始便有了推恩令的实行,封建社会一直流传到清朝,只是每个朝代方式不同,说清朝,首先清朝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文化并没有全部使用,清朝使用的是清八旗制度,汉军旗最为低下,说到这皇子,如果是成年皇子,便会封为亲王,侯爵,公爵,皇子交给其他人抚养,一者为了减少皇子们的争名夺利,二者提前退出为了兄弟自相残杀。清朝不立太子之说便是这缘故!因为皇帝在小孩出身便会立刻秘密立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之后,所以清朝时期皇子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