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秦汉时期的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黄巢起义时,是直接破关攻入长安的,好像从此函谷关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一样,再也无法起到防御作用
- 函谷关在秦国的时候作用的确非常大。再冷兵器时代,如果一方据山河之险,另一方很难攻的进来。函谷关恰好有这样的优势。
第一,函谷关南面是秦岭,北面是黄河。秦岭山高路险,非常难以通过。北面的黄河从大山中穿出,更是水急风高。所以函谷关就变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雄关。从洛阳到西安,只有过函谷关走70里的羊肠道才能通过。
第二,秦国的强大。其实函谷关原来是魏国的,后来被秦国夺了过去。函谷关在秦国手里才充分发挥了作用。只要秦国想打六国,出函谷关就可以。而六国想打秦国,只能打倒函谷关。在往前一步就进不得。
所以有了函谷关后,秦国才真正掌握住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六国彻底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也就是说,秦国想什么时候打你都可以,而六国想打仗还要看秦国的心情。
但这么厉害的雄关怎么到后来就不行了呢?
这也跟当时的形式有关。到了国家统一的时候,函谷关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这时候需要的是交通方便。函谷关反而成了交通的障碍。
到了汉末的时候,曹操要防的反而是关中,因此在潼关重新筑城防守。函谷关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而到了隋唐之后,由于黄河的泥沙淤积,在函谷关旁的黄河边上,竟然冲积出了平地。这一下函谷关就失去了战略意义,敌军可以从黄河边上绕过。因此,就只好首更加容易一点的潼关。
潼关的地形虽然好,但还是有很多漏洞的。
特别是到了唐代,黄河在枯水期竟然会露出大半个河床。因此唐代的潼关只好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河滩上。
但就这样,在潼关的东面还是有几条冲击出来的暗沟。并且从这些暗沟中可以绕到潼关北面去。唐朝也意识到这些暗沟的危害,就在这些暗沟中设了很多小关卡。
但这些小关卡在国家强盛的时候,人人都尽职尽责,但国家衰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管。
黄巢率领流民攻潼关的时候,据《资治通鉴》记载,黄巢的军队是突然来到潼关,打潼关一个措手不及。
并且黄巢的军队竟然有向导,是唐军这边投诚的人。所以黄巢知道了可以绕过潼关的捷径。
这些暗沟平时都很难走,所以完全腐败的唐朝官兵早就不在暗沟驻守了。只留下一些空空的关卡。着跟邓艾进西川的时候情况相同。
黄巢一边用兵猛攻潼关的前面,吸引潼关守兵。另一路悄悄的从小路摸到潼关的北面,因为北面无人防守,潼关很快被从后面攻破。潼关失守。
有意思的是,潼关败军在半路上遇到了2000名来增援的新军。这些新军都穿着新军装。所以败兵很气愤,质问他们为什么有新军装。然后就把这群新军抢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时候大唐的军队已经变得非常不堪,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住他们,变成了乱军了。
更有甚者,还没有打仗,很多唐军闻风而逃,以至于把一些从没有人走过的山谷都踩出了小路来,给黄巢的叛军指明了方向。
所以黄巢攻破潼关一点都不稀奇,因为大唐的军队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只知道逃命了。对这样的军队来说,就是潼关交给他们守,一样守不住。
所以兵法家吴起才对魏王说,守江山不是靠山川之险,而是靠民心。失去了民心,什么样的关都守不住。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
谩持白马先生论,未抵鸣鸡下客功。符命已归如掌地,一丸曾误隗王东。
——唐.胡宿《函谷关》
函谷关,中国十大关隘之一。先秦时期最为主要的关隘。扼守中原进入关中的大门。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仅仅可容一车一马通过,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开始说的正是函谷关。它是关中地区抵御东面敌人的主要关隘。
正是因为函谷关地势重要,先秦到秦汉时期,历朝历代都历朝历代都在函谷关重兵把守,也因此,在函谷关,诞生许许多多的脍炙人口的故事,爆发多场你死我活的争夺战。比如老子驾鹤西去,五国攻秦,孟尝君鸡鸣狗盗,等等。
但是,这个在历史上著名的函谷关,却在秦汉之后就逐渐失去作用,在唐末基本丧失作用,淹没于历史的黄沙之中。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函谷关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大家可以看看这地图。函谷关正处于黄河几字形的最后一个大拐弯之处。古代由关东想要进入关中,大规模渡过滔滔黄河然后翻越崇山峻岭是不可能的。而黄河几字形的南面,是高峻的秦岭。中间只有一条由黄河冲刷出来的狭窄的崤函古道。函谷关扼守其中。黄河,成就了函谷关。也成就了秦国的辉煌。
但是,黄河的不断冲刷,使得河床不断变宽变深,到东汉末期,已经冲刷出了一片沙滩。加上函谷关南面的森林不断遭到砍伐,已经裸露。人们不必在通过函谷关,直接通过滩涂地带就可以了。所以东汉末年,直接在崤函古道,原来函谷关的西段,设立一座新的关卡,叫做潼关。潼关的设立,已经逐渐取代原来的函谷关的作用。
到了隋朝,原先的潼关面临着和函谷关一样的问题。原先的崤函古道被雨水冲刷出另外一条深沟,为了控制深沟,隋朝又新建了一座潼关。与称为潼关南城,而原先汉代的潼关被称为潼关北城。但是到了唐代,因为雨水和黄河的冲刷,隋的潼关也面临秦汉函谷关一样的问题。所以唐代又修建一座新的潼关。
于是,函谷关和潼关,特别是潼关,又成为隋唐政府保卫长安的关卡。
关于这两座关卡,在唐末之后基本丧失作用,填哥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的职能造成的。
无论是函谷关,还是潼关,其设立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保卫关中。因为从炎黄两帝以来,一直到隋唐时期,关中地区,一直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泱泱中华五千年,在关中地区建都时间超过一千三百年。强汉盛唐,大秦帝国,都建都于此。而在唐末之后,关中地区除了丧失全国经济重心的职能之外,连同最为重要的政治中心的职能也失去了。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在关中定都了。因此,函谷关和潼关也就基本失去了作用了。
那么。为什么关中的作用,在唐朝末年之后会迅速失去呢?
主要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关中地区的环境恶化。
在隋唐之前,关中地区可是山清水秀,森林茂密的宜居置地。加上首都的效应,于是,迎来大规模的开发。垦林开荒,虽然一时使得粮食产量增加。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环境迅速恶化。耕地面积减少。地力下降。粮食不足。在唐朝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相当的突出了。长安地区的粮食,经常要靠大运河从江淮地区运来供给。唐朝皇帝经常因为长安缺乏粮食而前往洛阳“就食”。到了唐末,环境更为恶化了。甚至到了今天,关中地区成了全国有名的贫困的地区。
老子出关
二、战略重心的变化。
在隋唐之前,中国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政治重心都在北方。以长安地区的雄厚的经济实力,控制东方的华北和华南尚有余力。
但是在隋唐时期以后,中国的人口重心、政治重心逐渐的东移和南移。特别是经济重心,在两宋时代,就已经转移到南方。以环境恶化的关中地区,控制经济实力雄厚,人口集中的华北和华南地区。显然力有不逮了。因为太过偏西了。
三、战略防御的需要
国都的建立,和国防战略的需要是分不开的。一个成熟的国家的国都的建立,既要有利于防卫,不能一攻就破,也要有利于迅速调动大军,打击敌人。这就要求国都离主要的威胁方向不能太远。
《大秦帝国》函谷关之战剧照
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统一的中央王朝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偏西北的匈奴和突厥,国都建在关中,有函谷关和潼关遏制东面的威胁,也可以究竟调动大军,抵御西北的少数民族。而隋唐之后,中原地区面对的威胁,主要是来自契丹、蒙古和女真。这些少数民族的主力,一个比一个向东。定都北京是最为合适的。定都长安,等他们打到函谷关和潼关,天下大半已经沦陷,再来抵抗,黄花菜都凉了。
本来在汉末到隋唐时期,函谷关就由于黄河河道的变化和潼关的兴建,重要性下降了。在唐末,由于关中在全国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函谷关了基本丧失了作用。
破落古关城,犹能扼帝京。今朝行客过,不待晓鸡鸣。——唐.皮日休《古函关》
抗击日军(可能并非灵宝战役)
不过可喜的是,到了抗日战争,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古关重新焕发出铜墙铁壁的作用。在1944年的灵宝战役中,国民党守军依托函谷关,潼关等等险要关隘,节节抗击日寇,粉碎了日军通过函谷关占领关中的企图,保卫了整个大西北免遭日军的蹂躏。函谷关和潼关,在抵日寇的战争中,也立不朽的战功!
今天的函谷,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静静的古关隘。任人民怀念,惊叹......
函谷关并不是到了唐末才丧失作用的,早在汉末就已基本丧失。
首先函谷关在历史上并不一个而是三个,分别是:
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1、而在历史上真正起作用的是秦函谷关
秦函谷关建在山地中一条山谷的谷口,两边的陡峭的山陵加之茂密的树林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因此只要守住谷口关东军队就没办法进入关中,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神人修建的汉函谷关
到了汉代大一统王朝时期,函谷关军事防御作用下降,作为政治地理分界线的作用提升。
在关内的人瞧不起关外的人,关外的人争当关内人。
汉朝时期就有这个神人楼船将军杨仆,他家就刚好在函谷关前,为了将自己变成关内人,上书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到新安县,并自掏腰包兴建新函谷关。
然而失去天然屏障的保护,汉函谷关在西汉末年的战乱之中根本没有起到防御作用,有鉴于此东汉建国后恢复了秦函谷关。
3、魏函谷关的新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经过几百年的自然变化,原本函谷关旁本是天堑黄河岸边绝壁由于黄河的下切,出现了一条平坦的河滩可以允许军队通行,比起翻山越岭的函谷道河滩成了更好的入关选择。
秦函谷关再度失效,曹操和马超战争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函谷关移动到了黄河河滩上,建成了魏函谷关。
4、潼关的出现
但是同样是在曹魏时期,潼关的作用被发现他和原来的秦函谷关地形相似。有着极强的防御作用,因此在其后的历史中潼关取代了函谷关发挥保护关中的作用。
再说黄巢并不是直接攻入长安的,而是在潼关受阻。
此时的潼关面临着和秦函谷关一样因地形变迁导致移关至黄河岸滩上。但是同时旧关也被改造成十二连关继续发挥作用。
然而黄巢进攻之时,唐军顾头不顾尾只顾防守新关,而对旧关疏于防守。致使黄巢在潼关受阻之后绕道旧关攻入。
函谷关,如夕阳西下般丧失存在感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帝国文明的核心在不断东移,从隋朝开始隋炀帝修大运河开始就已经有征兆,而函谷关就是一座逐渐荒芜的存在。
此外,函谷关之所以重要也是秦汉隋唐建都在西北所致,最早建都都是在秦朝基础上做微调,从隋唐以后的帝国开始更广泛的中国版图和领土,说到底,函谷关的位置重要,最初也是秦帝国的原因,如果赵国或齐国最终一统,也许函谷关就没那么重要。
函谷关之所以作为重要关卡的时代,有点类似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从隋炀帝开始东扩到大运河的通航,有点类似于在咸阳之外搞深圳试点,试点的初衷在于咸阳太小太穷,试点的地方落在了洛阳,建立了从江浙到洛阳的水上动脉,从此咸阳没吃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去洛阳打牙祭,而洛阳就是把江浙的资源通过水路,丰富了的据点。
或许是杨广在扬州多年的履历让他成为第一个从西北走出来的帝王,也刷新了他天下重心的认知,扬州的富裕已经让他日思夜想。也或许至今没有人能真正读懂杨广,太多负面的评价掩饰了他的文治武功,尤其是开凿运河和科举制,真正奠定了以后几千年的帝国运行逻辑。
杨广以后,大唐在武则天时期正式把洛阳改为东都,建立明堂,开凿龙门石窟,封禅嵩山,一步步的把帝国的核心往东搬迁。
唐乱以后,宋朝定都在开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到洛阳的航道堵塞无法通航,二是太祖黄袍加身之地就在开封附近,而开封也是个不错的所在。可见,运河背后的江浙,对帝国的牵制有多大,也就意味着要管理好帝国,中原尤其是西北,是独木难支的。
元明清开始,草原民族便于统治更北方的草原索性把重心放在了北京,忽必烈和杨广一样聪明的看到了南方的价值,运河改道才有了京杭大运河,也造就了南北融合的新局面。
所以从根本来讲,不是函谷关不重要了,而是不那么重要了,乃至整个北方,多年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冲击,使得帝国的重心更靠近相对和平且繁荣的沿海,尤其是运河的便利让帝国得以不用南迁就可以通过运河来保证其统治。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了解新旧函谷关和潼关的区别。
1,先秦的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函谷关与崤山并称,崤山是秦岭山脉的东段,也位于灵宝市内。
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函谷关和崤山在古代合称"崤函"之塞,是这里山峰险陡,深谷如函的形象表达。
函谷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所以,无论秦伐六国还是六国联合攻秦,函谷关之战都在所难免。
2,汉武帝建新函谷关
汉朝建立后,由于天下一统,大汉皇帝首先考虑的便不再是“守”,而是如何更有利的对山东六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于是,汉武帝把函谷关向东挪动了300多里,挪到了今天洛阳的新安县,原来的函谷关则废弃了。
如此以来,便大大扩大了关中的领地,然而,与此同时函谷关的战略价值也大大降低了。
因此,函谷关其实有两座,一座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河南灵宝,另一座则在汉武帝之后的河南新安。
河南灵宝的旧函谷关可以说攻守兼备守,而河南新安的函谷关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价值。
3,汉末潼关崛起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这里是关中平原的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修建于汉朝末年。
潼关与最早的函谷关之间有140里,古称“函谷道”,其东端是函谷关,西端便是潼关。
当旧函谷关被废弃,新函谷关不再具有战略价值后,潼关便成为了关中的门户,直至解放后修建三门峡,潼关遂变成了断壁残垣。
综上,从关中到中原,潼关――旧函谷关――新函谷关一字排开。
潼关和旧函谷关之间便是险要的“崤函古道”。对于关中而言,旧函谷关背后仍有崤函古道,所体现的是攻守兼备;而由于过了潼关便是关中平原,潼关便只剩下守势,只有守门的作用。
自关中平定天下,出函谷关则可以与天下群雄争锋。
当天下一统,潼关便是关中帝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所以,不是函谷关后来没有作用,而且由于天下一统,原来的函谷关已经废弃,代之以新函谷关和潼关。
新函谷关更靠东,除了增加关中领地外没有更多的作用。而潼关仅仅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并不能起到原来的函谷关的作用。
这并非后人不懂函谷关的价值,而且由于大一统时代不允许画地为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搞清楚函谷关的兴衰。此外,纠正一点,黄巢攻破的并非函谷关,而是潼关。
函谷关,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东大门,是秦国抵御山东六国进攻的重要关隘,而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天下一统,函谷关的战略地位实际上便已经开始下降。汉武帝时虽然新建了函谷关,却并非在秦国关隘旧址上兴建,而是东移了150公里。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为防止关西兵乱,又兴建潼关,并废弃函谷关,函谷关此后便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秦函谷关:关中与关东的咽喉要道,秦国抵御山东六国的重要关隘
所谓函古,其实只是稠桑原上的一道裂缝而已。稠桑原乃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顶部虽然平坦如原,但高度却非常高,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原北面流过,紧贴着原壁,因而关中与关东之间想要来往,没有其他路可走,只能通过这道裂缝。
此路虽然被称为函谷道,实际上宽不过数米,乃是真正的“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当真可谓“泥丸可塞”,而函谷关便位于这道裂缝的开口处,即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
函谷关的东面,即函谷关的关前,则是弘农河,这条河在古代的水量并不像今天这么小,而这条河则形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想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而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原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大军根本排布不开。
那么古代行军打仗,有没有可能绕过函谷关呢?实际上并不可能。原因就在于古代的稠桑原上乃是森林密布(从稠桑原这个名字也不难看出森林的密集程度),从崤山到潼津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密集的森林,古代又被称为“桃林之塞”、“松柏之塞”。由于森林太过密集,行人都难以通过,更何况是军队。因此,只要守住了这条裂缝,便等于断绝了东西交通。
正是占据了这种天然的地利,使得山东六国多次合兵进攻秦国,却往往只能望关兴叹。例如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又如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
正是由于函谷关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导致从春秋时期开始,这里便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晋国曾派军驻守此地遏制秦国东进,晋国衰落之后此地又被秦国所夺,最终成为了秦国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
汉函谷关: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300里,实际上已经丧失了作用
关于汉武帝为何要将函谷关东移,目前仍无准确说法。传统说法认为,是楼船将军杨仆虽然因功封侯,但由于关内已经没有封地,便被封为了关外侯。杨仆为了免于他人耻笑,便上书汉武帝,要求将函谷关东移至今新安境内,不仅可以扩大关中地盘,而且可以加强对关东的控制,最终取得了汉武帝的同意,而如此一来,他的封地便也被包含在了函谷关以内,他也就成了关内侯。
无论如何,汉武帝之所以会同意迁徙函谷关,主要还是源于函谷关的战略地位下降。自秦汉以来,天下已然一统,关中与关东再无对立必要,如此一来函谷关的战略地位必然下降。虽然当时山东地区存在大量藩王,但历经“七国之乱”,藩王实力已经大损,且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之后,中央朝廷管辖的区域必然要走出关中,深入山东各地,东移函谷关、加强对关东控制,也的确符合朝廷战略。
此外,由于黄河河道的不断下切,导致黄河水位不断降低,而原本贴着稠桑原的河道则裸露出来形成了河滩,而关东的军队完全可以走河滩绕过稠桑原,而不必再走函谷道。再加上稠桑原上的树木由于砍伐过度,早已失去了天然屏障作用,关东的军队也完全可以走稠桑原上面。这些,都使得秦函谷关的战略作用下降。
然而,东移之后的函谷关,却也就此失去了扼守关中东大门的作用。从地图上不难看出,从洛阳到关中,实际上有北崤道和南崤道两条路可走,而汉函谷关则设在北崤道上。如此一来,叛军想要进入关中,完全可以走南崤道,如此一来便绕过了汉函谷关。例如新莽末年,赤眉军攻入关中,便是兵分两路直接绕过汉函谷关,会师于弘农县(即秦函谷关),而此时的秦函谷关已经废弃,结果赤眉军轻而易举的便攻入了关中。
潼关:三国以后函谷关战略作用消失,潼关开始成为战略要地
赤壁之战后,曹操眼看南下无望,于是开始将战略重心转至西凉,为了防止关西兵乱,再加上秦函谷关战略作用降低,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秦函谷关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至于曹操令许褚在黄河河滩上营建运粮道、弘农太守孟康于运粮道修建“魏函谷关”则是后话。
潼关位于渭河和黄河交汇处,对面便是黄河的重要渡口风陵渡,也是极为险要之地。在黄河的南面,有两条河流,即西边的潼水和东边的远望沟,在两条河水中间有一道山塬,宽有两公里,高七百米,由于两侧常年被水流冲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险峻。
在塬的北面就是黄河,和函谷关一样,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没有任何空隙,使得每个向西行进的人,都必须通过原上,而再无其他路可走。而要登上塬,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行,叫做黄巷坂。黄巷坂和函谷道一样,宽仅数米,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地。而沿着黄巷坂上了塬,就到了潼关。
不过,潼关遇到了和函谷关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地形的改变。初建潼关时,潼关北面的黄河也是紧贴着塬体流淌,要想通过潼关,就只能登上高原过关。但随着黄河不断冲刷河道,使得潼关北面的黄河河床不断下降。到唐朝时期,潼关也出现了一片裸露出来的黄河河滩,结果导致潼关的天险不再存在,唐朝只得将潼关从塬上移出,搬到了河滩上。
当唐朝将潼关从山塬上搬到了河滩后,旧潼关就废了。转而代之的是十二个关隘,称作十二连城,平时由官兵驻守,禁止普通老百姓通过。但是唐朝后期,制度腐败,居然不在十二连城处设防,导致黄巢的起义军直接从旧潼关的塬上绕到了设在河滩上的潼关的背后,前后夹击攻破了潼关。
总的来说,函谷关和潼关是继承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关中为根基,对关东六国进行攻伐,因此函谷关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那时还没有潼关。到了希汉武帝时期,旧函谷关被新函谷关取代,但效果并不明显,此后又开始修建潼关,结果潼关又因地形改变而丧失作用。
当然,关隘是否险要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看国家的实力,如果一个国家腐朽的不成样子,那么就算关隘再怎么险要,也很难守得住。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太平寰宇记》中称“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因其地处桃林塞之中枢,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伐秦,秦据函谷关天险大败六国军队。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3年),楚、赵、魏、韩、卫五国伐秦,“至函关,皆败走”。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曾守关阻挡项羽进攻。唐“安史之乱”中,官兵与叛军在关前进行了著名的桃林大战。
唐未以后,说函谷关失去作用,也不尽然。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函谷关历经了七雄争霸、楚汉相争,黄巢、包括后来的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辛亥革命、甚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那么,函谷关到了什么时候,不怎么重要的?
大家看下战国史,这函谷关是很重要的,秦朝就是靠这起的家。
只所以在战国时代函谷关对于秦国重要,是因为战国时代函谷关是中原如秦的必经之路。函谷关当年在今河南灵宝境内,查查地图就知道,那个地方北面有吕梁山,南面有伏牛山和秦岭,想进入今天陕西地区,以当时的交通技术水平,怕是不走函谷关得大费周章。这就是为什么秦国喜欢向西面、北面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到重要原因,而不是像诸如齐国那样整体想着攻下宋国之类的吞并小国的行动。
秦朝统一天下以后,函谷关地位就大大下降了。因为这时候整个中原都是秦国的,再也不用老惦着占领函谷关进可攻退可守了。但是,说函谷关一点重要作用都没有,那是瞎说。因为秦国都城咸阳在函谷关内,函谷关是捍卫秦国首都的重要防线。果不其然,秦国暴政猛于虎,最终让陈胜、吴广起义军攻破了函谷关,皇帝闻之起义军攻下函谷关,打到离咸阳只有百里的路途,皇帝惊慌失措,幸好,在秦陵有几十万民工搞建设,秦国调动这篇人员,进行反击,起义军被弄了个措手不及,但是秦国统治被极大的动摇了。后来汉朝的都城也在陕西,而汉朝统治下也发生过黄巾起义这样的事情,所以说,直到东汉末年,函谷关都是非常重要的,他是保卫皇帝统治的屏障。但是因为秦汉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社会,比起对于以前战国时候的秦的重要性,无疑大大下降了!
后来,潼关兴起,函谷关废除。 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因为,当时曹操都城在河南,潼关比起函谷关,靠近黄河,更加有利于防守,否则如果一直凭山险拒守函谷关,那么一旦被攻破,那就无险可守了!而潼关兴起后,函谷关就再也没有复建。
传说东汉时期建了潼关,可能那时候函谷关就逐渐丧失了作用。
这个问题要从关中平原的地理位置说起,关中平原四周据险,易守难攻,秦国在东南西北险要入口处分别设立了函谷关、武关、散关、萧关四大关隘,派重兵把守,这就为后来秦国东出六国统一天下,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后方。
四关之中使用价值最高的就是东面的函谷关,函谷关位于黄河边稠桑原下,北据黄河天险,稠桑原山体不高,但是沟壑纵横、树木茂密,在秦时在这个方向进出关中,只有一条狭窄险要的函谷道可以通行,而函谷关就位于函谷道的东面入口处,前有洪农河,后有稠桑原,在这里设关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后来由于黄河沉降,河滩暴露,堵不住敌人了,于是汉武帝和曹操分别新建了汉函谷关和魏函谷关,这样秦函谷关就荒废了。
建安年间,曹操又在黄河渭河交汇处,新建了潼关,潼关周围地势更加险要,易于防守,于是潼关便完全取代了函谷关。函谷关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后来包括唐朝时期,关中平原的东边唯一的关隘就是潼关,它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函谷关则走进了史书。
函谷关并不是到了唐末才丧失作用的,早在汉末就已基本丧失。
首先函谷关在历史上并不一个而是三个,分别是:
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
1、而在历史上真正起作用的是秦函谷关
秦函谷关建在山地中一条山谷的谷口,两边的陡峭的山陵加之茂密的树林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因此只要守住谷口关东军队就没办法进入关中,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神人修建的汉函谷关
到了汉代大一统王朝时期,函谷关军事防御作用下降,作为政治地理分界线的作用提升。
在关内的人瞧不起关外的人,关外的人争当关内人。
汉朝时期就有这个神人楼船将军杨仆,他家就刚好在函谷关前,为了将自己变成关内人,上书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到新安县,并自掏腰包兴建新函谷关。
然而失去天然屏障的保护,汉函谷关在西汉末年的战乱之中根本没有起到防御作用,有鉴于此东汉建国后恢复了秦函谷关。
3、魏函谷关的新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经过几百年的自然变化,原本函谷关旁本是天堑黄河岸边绝壁由于黄河的下切,出现了一条平坦的河滩可以允许军队通行,比起翻山越岭的函谷道河滩成了更好的入关选择。
秦函谷关再度失效,曹操和马超战争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函谷关移动到了黄河河滩上,建成了魏函谷关。
4、潼关的出现
但是同样是在曹魏时期,潼关的作用被发现他和原来的秦函谷关地形相似。有着极强的防御作用,因此在其后的历史中潼关取代了函谷关发挥保护关中的作用。
再说黄巢并不是直接攻入长安的,而是在潼关受阻。
此时的潼关面临着和秦函谷关一样因地形变迁导致移关至黄河岸滩上。但是同时旧关也被改造成十二连关继续发挥作用。
然而黄巢进攻之时,唐军顾头不顾尾只顾防守新关,而对旧关疏于防守。致使黄巢在潼关受阻之后绕道旧关攻入。
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中地区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秦汉、隋唐就建都与此,但后来逐渐衰落了,其原因有:
1、政治中心的东移,导致其地的衰落。唐以后的宋朝建都于开封,元明清都城在北京。
2、经济中心的南移,唐朝后期起南方经济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关中地区经济落后于南方。
3、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北方战乱较多,尤其是战略地位重要的关中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导致该地经济破坏严重。
4、关中地区开发时间较早,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坏境逐渐恶劣,也是其衰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