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在崇明的人比起上海市区的人会觉得矮人一等吗?
我是出生长大在崇明农村的人。在我22岁时去上海读书,工作,生活。40年后退休一个人回了崇明乡下老家。独门独院的住房早已翻建一新,院子里有半亩多地,一年四季种植食材,养花,种点果树。家里有汽车,电瓶车,上街出行很方便。当然市区有三居室,居住一样没问题。回来后发现邻居原来在市区当教授的,医生,工程师,师级干部,其他干部的,无一例外选择定居乡下生活。他们在市区都有住房,都选择回乡下种菜养花。只有一例逆向去市区跟女儿一起生活。说明了一个道理,崇明乡下空气清新,环境宜人,食材绿色,宁静安逸!市区有房崇明有楼是人生赢家。
崇明岛过去受制于交通,其发展与其它郊区相比确实是迟缓,这是客观事实。但现在随着交通的便捷和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作为崇明人从来没有过比市区人矮一等的想法,其实目前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在市区工作,而且极大部分都在市区有房产,有的已经分不清是市区人还是崇明人了。有时只能从乡音或者是出生地来确定你是崇明人了。
居住在崇明除了享受绿色环境和生态食品外,空气也明显比市区清新,是一个宜居宜乐的地方。现在,每逢节假日有很多市区里的人来岛上放松心情,过起农家乐的生活,他们漫步在田间地头,听鸟语闻花香,也有的直接到田园里采摘新鲜蔬菜,体验农耕生活。在这次疫情期间,市区人蔬菜供应紧张,而在崇明每天可以采摘时令果蔬品尝,从没有感到吃菜紧张的问题。我也是崇明人,退休前在市区工作,退休后在崇明生活,因此有切身的体会。
其实是不管是市区人还是崇明人,都是大上海的一份子,市区的人也沒有什么好炫耀的地方,市区外的人也没有什么可以自卑的,如若有之那也是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祟。
作为安徽人的我到过崇明岛几次,生活在那里的老人太幸福啦!(自己作为中老年人)享受上海老年人的福利,又享受大自然的优美环境。
上海崇明岛……堂堂国内第三大岛!
如果不是受制于国家为了保护岛上的生态文明,保护湿地的硬性规定而……不允许开发!凭上海市的实力……发展崇明岛的房产,旅游事业,小事一桩!
那时候该羡慕的反而是那些市区人……可惜国家不允许[流泪][流泪]
我是我,你是你,我哪里人也不关别人啥事啊,再说了,崇明人就是崇明人,永远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我在上海生活了快三十年了,我从来都说自己是崇明人。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否则会很累的。人生是要自己走完的,而不是靠别人的评价和赞赏而活着。
崇明历来交通不便,各方面的条件和市区没法比,人的眼界等各方面也是如此。在上海崇明人的名声并不好,崇明基本是就是上海最底层的区域。
低在哪里?你是觉得自己哪里比不上?
现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就是崇明岛了,应该是高人一等。
首先上海人对外地人的话的确有鄙视,当然了这种鄙视和钱和权无关纯粹就因为你是外地的,然后在上海本地也是有鄙视链的比如市区几个区的上海人也是要区分的比如黄埔的看不起静安的,静安的看不起长宁的之类,最后就是几个郊区了什么金山,奉贤,崇明之类的都是处于上海人鄙视链的顶端,你们看拼多多,京东上团购配送信息就知道了,金山,崇明,奉贤永远都在配送地区之外
“低人一等”与住在哪里没有关系,与“囊中羞涩”有直接关系 。请记住:有钱就是大爷!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次疫情过后试问[抠鼻]市区内那些老破小社区谁还会瞧不起、看不上崇明岛[送心]就怕高攀不上了[哈欠]
崇明区的原生态居住环境是让市区仰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