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月薪5000元用于储蓄,我的月薪2000元用于日常花销,家庭收入这样分配有何利弊?怎样才是比较合理的?
题主夫妻两人,老公月薪5000元用于储蓄,题主月薪2000元用于日常花销,这样的分配,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从直观上来看,没毛病,很合理,有省吃俭用,大头用于存款,也是幸福生活的开始。但是,什么问题要想在开始,这样未来能规避更多的问题。笔者谈一下个人看法:
1、笔者认为,题主老公的月薪5000元,应该拿2000元作为日常花销,剩下的3000元用于储蓄,题主月薪2000元,应该拿1000元作为日常花销,剩下的1000元作为储蓄。这样的分配,要更加合理一些。
也就是说,日常用于储蓄的,由原来题主老公一个人完成,现在为夫妻两个人完成,在原来的基础上减了1000元,每月储蓄4000元。其次,用语日常花销的支出,原来老婆一个人完成,现在为两个人完成,多加了1000元,每月支出为3000元。这样的分配,意义在于两个人都有参与各自的部分,生活是相互的。日常生活支出增加,也能提升生活品质,毕竟生活不能只有存钱,还有“诗和远方”。
很多夫妻,结婚以后,将所有的资金混在一起,或者交由一个人打理,笔者并不赞同这样的行为,认为在“有限自由”的条件下,生活才是多姿多味、丰富多彩。资金方面,没必要混为一谈,要么时间久了,必定出现问题。可以将大部分资金交个一方打理,或者有一个共同户头,完成存款目标。这样的参与,是双方的,而不是单方的。
2、题主可以让老公完成日常花销,自己的月薪用于储蓄,或者,日常开销为3000元,题主老公单方面支出,以及月储蓄2000元。这样,夫妻两个人的储蓄是一样的,家庭地位要更加平衡一些,不至于,题主没有任何的资金作为“后垫”。
当然了,夫妻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本就没有合理不合理一说,也没有什么利弊,最重要的,还是相互之间位置的平等、相互的尊重。
这样的分配确实有点问题,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储蓄倾向过高
一个家庭一个月只花2000元钱,是不是太过于局气,即便是家里没有孩子,只要你们两个,除去公用的水电气、无线通讯、公交、人情花费,每月人均花费也就几百元,真的有点少。
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储蓄5000元,而只花费2000元。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够,家庭资产比例分配不是很合理,储蓄倾向太高了!需要调整一下储蓄与消费的比例,适当增加一些日常花销,毕竟挣钱不是用来储蓄的。
当然,如果你说你们吃喝都在父母那里,或者单位有隐性福利,2000元足够花销了,也是没问题的;或者你们有外债要还、需要攒钱买房等等,那就另当别论了。
分配过于绝对
从上述描述看,你们家每月的总收入是7000元。那么存在两种可能性:
一种是一方单独储蓄,所有消费项目由另一方支出。
比如,老公每月发了工资把工资存起来,需要什么东西让老婆买。
这种情况有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因为你并不知道你老公是不是真的存了5000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只挣了5000元。
另一种是所有收入归一方统一支配。
比如,老公每月把工资给你,你存起来一部分,另一部分做家庭消费用。
这样的话其实不存在存的钱是谁的问题,只需要把多余的钱打理起来就好。
建议:
将家庭收入交由比较善于理财的一方进行管理。另一方留下自己需要的钱,其余的钱都交给对方。并坚持月月记账,记账6-12个月你就会对家庭收支情况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相信会作出更为合理的安排。
答:健康就是财富!
1、饮食要营养、环保、健康。
2、身上要整洁、舒适、精致。
3、家电要安全、高档、方便。
这要看你们家谁比较擅长理财。
一个家庭月收入7000,2000作为家庭支出,5000存下来基本上是合理的。
建议:不要都放银行存活期,可以配点基金赚点收益,基金定投起点不高。另外大额的可以买点理财。
同时,买点重疾和医疗险,赚钱不易,有攻也要守,防止家庭风险来临的时候无力承担,保30万比赚30万容易。
应该肯定你很会勤俭持家,每月将老公的月薪5000用于储蓄,用你月薪2000作日常生活开支,应该说是好事。

我认为你们对日常开支,仿佛太苛刻了一点,如果是夫妻俩个人,单生活应该可以应对,有个孩子就不够花了。

身边多摆放一点钱,用作防备发生意外用,我认为对自己经济上,略放宽一点为好,反正都是正常开支,多下来的钱也是自己的,不知大家怎么看,不当请指教。

分享一下我的观念:
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男人是赚钱的,女人是花钱的,我其实很想普及一下,赚钱是不分性别的,但是当今社会现实大家也明白,女的一直都是受歧视的,更别说同工不同酬了。你家这种情况现在看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一旦双方收入增加了,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你每个月会过的很辛苦,还存不下钱,你老公呢钱越存越多所以呵呵,他不会觉得你赚的多,付出的多,因为女人的价值也是通过钱来体现的,所以我觉得按比例出钱最好。还好民法典现在有婚前财产了,我其实很喜欢这条,就是要培养赚钱的能力,旗鼓相当才能走的更远,这样你始终都为自己留有退路,相信你能处理这个平衡,加油!
高工资的一方把收入都攒起来,低工资的一方把收入都花掉,这是大部分家庭惯用的现金流分配方案。这种方案的优势是操作简单,账务清晰,对未来的储蓄目标也有较大的可预知性。
可是这个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它的可操作性存疑,尤其是越往细处想,越空白。比如5000元是全部用于定期存款吗?那能否经得住通货膨胀呢?2000元够花吗?如果有大额开支花超了怎么办?
这个方案也暴露了很多人在设计家庭财富配置方案时的问题:规划不细致。
仔细想一下,你是否是只关注了未来能攒多少钱,从来没考虑过攒这些钱要用来干什么?这就是典型的在没有财务目标之前就设定财务规划。没有财务目标指引,财务规划就不会细致,可操作性就不强,甚至时不时还会造成自我怀疑:为什么要储蓄,为什么要理财,花了不香吗?
财务目标的设定要在切实可行的原则下设定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目标。
切实可行原则是指根据自己的现金流以及投资理财能力来综合确定。比如你一个月存5000元,想在一年内买价值100万的房,这样的目标就是不切实可行。
- 短期目标的期限一般设定为一到五年内的目标,场景化的目标比如家里要买辆车,孩子要上幼儿园等等。
- 中期目标则是五到十年的目标,场景化的目标比如家里要买房或是换房,孩子婚嫁等。
- 长期目标则是十年以后的目标,场景化的目标比如为自己养老等。
光有这种场景化的目标还不行,还要根据这种场景化的目标转化成一定的财务目标。假设你想在两年内买一辆车,你看中的车的价值是10万元。从现在每月存5000元的情况来看,只要坚持存20个月,就一定能买到这辆车。
可如果妻子已经怀孕,还有十个月就要生产,需要买一辆车来接送。你的财务目标就变成了10个月攒10万元钱。这时就需要增加自己的储蓄金额。降低生活开销,做兼职获得更多收入等都是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选择收益较高的理财方式,在保证本金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收益,尽早达到10万元。
场景化目标转变为财务目标以后,再对财务目标进行一系列计算,你就很容易明白自己要做的财务配置是否合理。
将十个月的积蓄全部投入买一件东西,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激进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完全忽略了未来中期及长期的财务目标。相对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各种目标之间进行隔离,互不影响。
比如:短期目标是2年攒10万,并花掉。完成这个目标的同时不能影响自己6年攒20万,并花掉的中期目标,也不能影响20年攒40万的长期目标。
有了这样的财务规划你对理财方式也就有了概念。针对短期目标,就选择能灵活支取的理财方式,比如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对于中期目标就选择收益相对稳定的理财方式,比如银行自营理财;对于长期目标就选择具有长远特点的理财,比如保险、定投等。
总结:
财务规划不是简单划分一下,这个干啥,那个干啥,它要结合未来的财务目标进行确定。有一个财务目标能让财务规划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在设定财务目标时要注意短期、中期、长期的配合,做到互相隔离互不影响,让三重目标都圆满实现。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我在评论区等你。
许多家庭为了各自有财务自由,不是集中开支,而是实行“一国两制”——夫妻各管各的钱。
丈夫月薪5000元,你2000元,丈夫是一家之主,生儿育女的责任少些,赚多点是应该的,在家应负更多的责任,他的工资用来储蓄,而你的工资负责家用,是不行的,而且是不够的。
应该互相协商,本着分工合作的宗旨,划分各自的管辖范围,明确责任。
1、丈夫负责交费。
房租、水电费、燃气费、物业管理费、通信费、孩子学杂费和午餐费,星期六日全家到外游玩的费用,包括餐费,增置家具家电费用等,总之,所有杂费项目均由丈夫负责。
2、妻子负责每天的伙食
米、油、盐、酱、醋、茶、肉、菜、水果等。
3、各自负担的项目
各自上班交通费、单位午餐费、到商场购物自己购自己卖单。
4、孩子读高中以上的学费、生活费协商解决。
如有不服,可以倒过来。
谢谢石塘网邀请!
我认为这样分配很好,丈夫的工资5000元钱存储,妻子的2000元钱作为每个月的生活消费,这样有计划,明算账,感觉很实际,很有生活观念,两个人都能够在家庭的财产分配上,做到了明收入,明分配,阳光明了,对这个家庭是有利无弊。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作为夫妻都应该把自己的工资公开明了,两个人都不会顾忌,有了明账,并且是一家人,两个人的工资分配更为关键。作为夫妻不管是小夫妻还是老夫妻,对家庭的经济都很敏感,这个话题用会引起家庭矛盾,这样的安排也是为新成家的,还是成家多年的夫妻们,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夫妻在一起生活实属不容易,锅碗瓢盆交响曲,两个人用在一起也不可能没有分歧,但是,还是两个人生活都能心知肚明,不要藏心眼,不隐瞒自己的收入,能够心平气和,没有异议,这样就会让后期的家庭生活不错乱,夫妻之间也不会相互猜疑,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和家庭上来。
作为一个家庭的夫妻两个人,是否和谐稳定很重要,夫妻也要明算账,都能够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也是好事,有钱用在刀刃上,这才是一个家庭必须做到的,也是夫妻共同的治家理念,我们都知道,夫妻的财产,都是夫妻的共有,这是毋庸置疑,所以,更多的家庭夫妻,都能够这样的规划生活,就能让家庭和谐幸福,夫妻之间会亲密无间,不会有矛盾,都能够理智,充满信心,来一起生活。
存5000,用2000,这样的分配好像不是很合理。每月储蓄5000当然好,但也要考虑正常的日常开支,我们来算一算明细:早餐,600元,中晚餐,900元,水电气300元,学习投资,100元,牙膏香皂,100元,穿衣换鞋,200元,乘车打的,200元……
这已经2400了,还有头痛脑热、朋友聚会、探亲访友、物业管理等等,两个人一月2000元,是不是有压迫感
建议你试行比例制,比如工资总和的50%用于储蓄,40%保证基本生活,10%作为后备金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很多,储蓄是其中之一。西方国家与我们的世界观是有差异的,他们提倡透支后半生的钱财,而我们时刻在为今后储备。
从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就可看出储蓄的好处,凡事有一点存款的家庭,她们都可以在家安心等候毒魔西归,这叫手中有粮心不慌,而滥用信用卡的透支族,停工停产、封城封路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安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