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为何历来被后人激赏?
《渡荆门送别》为何被后人激赏?
这首五律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李白是谁?既然是爱好诗词的人必然很熟悉,就不用赘述了。
李白于二十六岁那年,从四川岀发,准备到楚地游览。四川为蜀,而楚地指的就是湖南湖北一带地方。所以,就有开头的两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全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准备远游,已经来到了荆门之外。目的是到楚国的辖区游赏一番。崇山峻岭,随着平原的岀现而归于不见。滚滚长江,也因为来到平原而与地平齐。晚上,天上的月亮映在江中,就像是天空中飞来一面明镜。白天,蓝蓝的天空生起了白云,白云变化无穷,有时候就像是筑起了海市蜃楼。故乡的水是多么的有情,居然一直送我到这遥远的地方。
辨析:
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是叙述句,陈述李白从自己的故乡四川岀发,到楚国一带来游览。李白五岁时开始读书,十五岁开始学剑。天资聪颖的李白到二十多岁时,就已经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才子了。他心中有大志,要岀去走一番,一则游览祖国美好江山,二则寻找机会报效国家。这就是他岀游的初衷。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开始描写岀游的见闻。巴蜀地区的崇山峻岭,随着荆楚一带的平畴沃野的岀现,已经消失殆尽。长江滚动着,在平畴沃野之中流向东方。“山”是凝固不动的,但因“随”“尽”二字的使用,就变得灵动起来。“江”本来就是流动的,只因为“入”“流”二字的使用,使得动的特点更加了然。细心体会两句的写景,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句子把作者在船上抛在后面的崇山峻岭和正在欣赏的沃野平畴连到一起,使得画卷相互连接,气象万千,心情也从紧绷变得舒爽。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继续描画舟岀荆门后所看到的景象。到了荆门外后,长江水势减缓。这一是因为江面渐渐变得宽阔,二是因为江道回环曲折,江水流动比较缓慢。这样,在夜晚,天上的月亮映在了水中。江水中的月亮,就像是天上飞下来的一面明镜那样。而到了白天呢?白云飘动着,变化万千,有的时候就形成了楼台之状,恰如海市蜃楼。“月下”,不是月的下面,是说月从天上下来。“下”和“飞”使景物动了起来,把月亮和江水联系了起来。“云生”,开头是没有云的,后来产生了云,并且越来越多,逐渐变化,形成千姿百态的形象,甚至于有海市蜃楼一般的奇妙景象。在这句中,“生”和“结”也起到很好的生色作用。
颔联,上句写身后之景,下句写眼前之景。颈联,上句写晚上俯首看江之景,下句写白天仰首望天之景。颔联成就的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颈联画成的一幅夜晚水月图和一幅白日云天图。虽然都是写景句子,却暴露出作者看到从前没有看到过的景象的欣喜,由此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当诗人欣赏祖国美丽江山告一段落之后,俯身看看行舟边上流动的江水,就自然地想到:这些船畔的江水不就是我岀发时一起来到这里的吗?它们是多么的重情啊!居然一直把我送到了荆门之外。不是水太重情,送诗人岀荆门,水乃无情之物。却是诗人怀念故乡之情借故乡之水道岀,这更加显得艺术。首联写离别故乡,尾联写怀念故乡,也起到了首尾照应的效果。
全诗的写作方法,乃是首联叙事,颔颈写景,尾联抒情。而诗题似乎不确。“渡荆门送别”,送别者,送完即回,安能看到诗中所写之景。若为送别,那从蜀至楚者非李白也,应是其他人了。故此诗之题应为《渡荆门》,送别二字乃为赘言也。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91019
李白,字太白,据说,她母亲生他的时候,梦到了太白金星,所以取字为太白。牛吧,李白从小就有一个神仙的名字。长大出川时写了《峨眉山月歌》和《渡荆门送别》两首诗。其中后者历来被后人激赏,现在被选入教材中,这是什么原因呢?先看原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仗剑去国不辞远,首联蕴含特殊的创作背景。
李白五岁开始读书,十五岁开始学剑,常于月下庭中,舞剑啸吟,心雄万夫。二十六岁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诗人沿长江顺流而下,途经三峡。三峡,古称蜀楚咽喉,李白乘舟冲出峥嵘突兀的群山,见到了遥远的荆门,意味着离开故土,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他渴望着能有一番大的作为。
表明上看似平常的首联,实际上蕴含深意。李白出蜀难道仅仅是为了漫游吗?他登上中原的舞台,是为了实现他“匡社稷,安黎元,济苍生”的人生之志。从此他就可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了。看来,首联还包含着诗人对人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向往之情。
江入荒原何辽阔,颔联历来被激赏为千古状语。
船到荆门,群山万壑,已在身后,山峦随着地势变缓,渐渐淡出视线,但见,江水滔滔,奔腾而出,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
一个“随”字,一个“入”字,化静为动,展示了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的情形,展现了浩浩江水涌入平原河道的情景。诗人目睹浩浩大江流入茫茫平原,心中情不自禁地升起一种新奇的感觉和豪迈之情。
正如骆老师鉴赏此诗时说,读此诗句,立刻会想到,江天何辽阔,我心欲飞翔。
古代诗评家,长把此句和下面的句子相提并论。有老杜的,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称赞这些句子,造语雄浑,意境阔大,气韵生动,各有千秋,为千古状语。
明月霞光两相映,颔联描绘了黄昏的江面之迷人静景。
黄昏的江面上,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低头看,明静的月亮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抬头看,云霞满天,流光溢彩,如同海市蜃楼,变幻多姿。
颈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江水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诗句中洋溢着诗人陶醉于美景的喜悦之情。
结尾诗人宕开一笔,不说思乡之情,而转说家乡之水情谊深重,恋恋不舍,远送自己到万里之外,含蓄表达了思乡之情。由此可见,本诗随着景色的转换,思想感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刚出蜀时对人生的憧憬,到看到壮丽景色的欣喜豪迈,到渐行渐远的思乡之情。不入乎其中,何以体验到李白的复杂情怀?
李白《渡荆门送别》历来被人激赏!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长轴山水图,脍炙人口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出一幅长轴山水图,是脍炙人口的佳句。此联以小见大,内容十分丰富,包含长江中游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一、作品原文: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诗文意思: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三、作者档案:
1、作者评价: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唐代浪漫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与杜甫齐名,时称“李杜”。
2、重要经历: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4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天宝初曾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李磷幕僚,因其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
3、作品风格:
其诗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叛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
四、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外驶去,目的地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李白,兴致勃勃,坐在船上纵情观赏巫山两岸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的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觉顿时开阔,别有一番景致。
五、特色品鉴:
1、展现雄奇壮丽画卷,讴歌祖国大好河山:《渡荆门送别》通过出蜀至荆门沿途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原野、大江、明月,彩霞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爱恋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之情。
2、构思巧妙,脉络清新,波澜起伏:开头两句是总叙,叙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其他诗句紧密相连,具有穿针引线、贯穿全诗的重要作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四句是叙述,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最后“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两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3、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出一幅长轴山水图,是脍炙人口的佳句。此联以小见大,内容十分丰富,包含长江中游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六、心灵感悟: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雄伟奇丽的画面不是简单的组合和随意的拼凑。荆门外的所有景色都与长江密不可分:群山是长江两岸的群山,平野是长江流域的平野,月影是长江水中的月影,行云是长江上空的行云,故乡水也是长江之水。它们以长江为中心,共同和谐地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江景图,这个背景与诗人喜悦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可谓相得益彰。雄壮奇伟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初离故土,投身到更广阔的土地去追求那不平凡的生活事业的广阔胸怀和奔放热情的情调是完全一致的。
《渡荆门送别》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李白是—个积极的浪漫主义者。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丯富,因此而吸引人。
渡荆门送别全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此诗是李白25岁时初次出蜀所作。目的地是湖北.湖南—带楚国故地。诗人兴致勃勃沿途尽情欢赏三峡风景,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的佳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乃千古名句,景中蕰藏着诗人喜悦的心情,蓬勃的朝气,感人至深。接下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另—角度写出了—个初次出蜀者的真切的新鲜感,再度感人至深。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以浓厚的怀念惜别之情,以故乡为之送别的别开生面之语,真忱地表达出诗人对生养自己故乡的眷恋深情。此情又感人至深。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写得逼真如画,宛如—幅长轴山水图。—首小诗,容量却+分丰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千古名句,瑰丽想象,故乡深情,合成了后世的无数激赞。
读此诗,并不见李白—贯地夸张,狂放,感受到的却是诗人的青春朝气,故土情怀,满满的真诚,—个内心真实的青年形象。
谢邀。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为何历来被后人激赏?
李白其人,无需多言。“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而且李白的卓越才思是从青年时期就开始,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他不像很多诗人,要经过岁月的磨砺,文风逐渐沉淀,成为大家。他一出手即高峰,至死依旧豪情不减,睥睨天下。
不过李白的精品诗歌,至今一千多年,已经被分析尽了。我们要来赏析,那就要找出一条不同的路子来,否则的话去网上抄抄就好了,费尽情思却写出一样的东西来,何苦来哉?
昨天赏析了王绩的《野望》,分析了五言律诗最早作品在没有规则下的自然产生,忽然想到了一条思路。然后再仔细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发现确实草蛇灰线,脉络暗合,也就有了下笔写这首诗赏析文章的角度。
众所周知李白的古风成就最高,而格律诗中则以七绝成就最高,五律也不错。相对而言,七律就比杜甫要逊色些,排律就更不要讲了。而我们今天来赏析李白、杜甫的作品,实际上是把古风和格律诗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来考察他们的思绪、意境。李白文思纵横天地,是以称仙,杜甫则至备圆满,是以称圣。
最大的说法就是李白不喜欢格律,认为格律限制了他的表达,也因为如此李白作品被当下不守格律的人奉为圭臬,时不时抬出来对格律派表示鄙薄和反对,也确实震慑了不少人。毕竟李白诗仙的名头太大,很多人也不知道就里,无从反对,只有唯唯诺诺。
不过这全是扯蛋。
李白的个性确实是放荡不羁,但是他的诗文看似随意,其实规制严谨。他的行文飘忽不定,实际上师从庄子、屈原、谢朓、庾信、鲍照,处处都可以看出师从名门。为什么我们对他的文风喜欢用汪洋恣肆,浪漫不羁的评价?你不看看他的偶像都是哪些?
为什么他的格律诗成就不高?这与他的个性有一定关系,但是与他所处的时代关系更大。
有很多人说,李白、杜甫不是一个时期的人吗?
是的,李白、杜甫、王维都是一个时期的人,都经历了盛唐飞歌、安史之乱,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性格让大唐诗歌三甲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但是,李白、王维是同生同死(年份)之人,而杜甫小了他们十一岁。这十一年,正是一个蒙童受学成长的关键时期,所谓十年寒窗,苦读成学。
格律诗规则在这十一年中飞快普及,并成为科举制式以及蒙学教育。也就是说,李白、王维接受的是初期格律教育——701年出生,武周时期刚刚结束,格律规则也才刚刚成型,而规则中较早在诗人中形成共识的“相替”、“相对”的应用,是李白、王维都学习并遵守的。而相对形成较晚的“相粘”规则就没有那么普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王维的作品中很多“折腰体”的缘故,而李白和王昌龄作为七绝的主要推动人,在“相粘”上是更加喜欢的,所以“折腰体”不多。而到了杜甫读书学习的年纪,各种格律规则都更加成熟,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他才能成为集格律大成的诗圣。
从个人才华来说,李白、杜甫、王维都是顶尖好手,是时代代沟让李、王二人无法成为“诗圣”,是仕途际遇让李、杜二人无法成为“诗佛”,是个人性格让杜、王二人无法成为“诗仙”。
这和《渡荆门送别》有什么关系?和王绩的《野望》又有什么关系?
王绩的《野望》大概在640年左右写成,是最早的五言律诗。这也说明一点,五言律诗格式的形成要远早于五绝、七绝、七律、排律这些格律诗格式。李白在推动七绝、杜甫在推动七律的时候,五律早已经成熟得不能再完备了。哪怕是不爱好格律的李白,五律也是一种精通的体裁。或者这么说,五律算是打通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媒介,而精通古体诗的李白,对这种后来被定为近体诗的五律,也是个中高手。
我们都知道李白歌行体、七绝、五律写得好,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知道原因了吧?
因为五律对于他来说,就是古风。
李白的五律并没有遵守后来杜甫、岑参时期律诗的普遍文法,就是到如今旧体诗人还在遵守的“起承转合”。这并不是因为韩愈对文法的散文化,也不是李商隐对文法的朦胧化,李白的五律文法,上承南北朝,而最直接的,就是上承王绩。
王绩的《野望》前面有专门分析,我们看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野望》在哪些方面有传承。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实际上并不是送谁的时候写的,而是李白二十六岁出蜀时有感而作,也就是送别自己的意思。尾联也有交代“万里送行舟”,所以去掉“送别”二字,就叫《渡荆门》也是可以的。
起句仄起仄收,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十一尤”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严格合律的,仅有第七句“仍怜故乡水”是“平平仄平仄”,这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即“鲤鱼翻波”,是极其常见的变格,不是出律,如王勃的“无为在歧路”等等,都是这种现象。
平仄另有专栏讲解,这里就不细谈。我们知道它严格合律就行。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严格对仗,符合律诗中二联对仗的要求。
所以这首五言律诗是严格遵守格律要求的。
我们来看内容。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首联交代地点、事由。
我乘舟渡江到了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就进入荆门外的景色描写。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以一较长短,个人超级怀疑杜甫是在化用李白的这两句诗,他在写《旅夜书怀》之时,前后虽然相差几十年,但是以他对李白的崇拜,看到相似的情景,想起偶像的两句诗来并化用成自己的句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当然,平心而论,杜甫的诗句感觉更好,有星、有月、有平野广阔,大江涌动,和李白远眺山川、大江的感觉还是有差异的。但是两者抒发的感情是相似的,所谓英雄相惜,和而不同,都是好句。
山随着低平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依然在写景,不过就综合了时间段,并非完全是眼下的实景,有晚上,有白天。晚上是看不到“云生结海楼”的。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堆积幻化出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运用拟人手法,把故乡流过来的水拟人,不远万里为我送别,其实正反映了李白对故乡的不舍,抒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不同于后来的律诗文法结构“起承转合”中颈联的转折重要性,《渡荆门送别》在颈联没有转折,而是和颔联一样的进行景色描写。它是采取了“起承承结”的结构,首联起兴,中二联进行景色铺陈,尾联发感叹抒情。
这和后来的写法是有区别的,这种写法从哪儿来呢?从五柳先生那里来,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对“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的感叹总结,这是魏晋玄言诗留下的总结性小尾巴。这种特色直到谢朓才有所改变,诗最后一联不再总结陈词,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感悟。进入唐诗后,这类作者感叹的尾巴就完全没有了,但是初唐的五律还是保持了这种首联起兴,中二联写景,尾联抒情的结构。
个中代表就是五律第一篇,王绩的《野望》,因为前面有文章详细分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只把诗列出来,大家感受一下结构: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结构非常明显。这种结构其实是可以精简去除中二联的,成为一首五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对诗歌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影响?非常小。同理,《渡荆门送别》也可以这么处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意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南北朝后,初唐律诗的特色。这种写作结构是一脉相承的,到后来“起承转合”成为定式,同样有一些律诗可以拿掉中二联。随着韩愈、李商隐等人对文法的创新,结构慢慢复杂,每一联都不可或缺,有些律诗就不能这么处理,但是在早期的五律,基本上是可以用这种方法快速理解诗人创作意图的。
中二联是用来丰富诗的内容,让诗看起来更加文采飞扬。
这中间就不仅仅涉及到格律的规范,更多是文法的慢慢改变。
我们赏析诗歌,有时候要了解背景,会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但是对于这种大众完全熟悉的作品,我们把它放入到整个诗歌发展史中去观察,就会因为它所处的时代位置,建立起和其他诗作的联系,发现诗作的传承、演变之路。
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诗词赏析之路,其实蛮有意思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