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 为什么正副教授\u002F主任\u002F博士\u002F硕士等职称在各大医院\u002F科研院校里面是最常见的?…而在其他的行业单位很少见到?…为什么?…
根据现在就业的行情,稍微好点的科研院所都是博士才有投简历的资格。绝大多数985高校和一些沿海地区的高校都只招海外名校毕业的优秀博士。我记得2016年四川大学想招一个文科方面的讲师,条件是发表过SSCI并且毕业于任一排行榜排名全球前200的海外高校,结果有300多人符合条件,可想而知最后获得职位的人的条件是什么样子。医院也是一样,稍微好点的医院都是博士起招,硕士都是好几年前招的。
这些人起点这么高,自然也容易评各种职称。在高校正副教授属于高级职称,是教学科研的主力,所以非常常见。在医院,他们的高级职称叫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在好单位的比例80%以上。
有的高校基本都是讲师,比如一些落后地区的高职高专(听说现在很多这类学校也大规模引进博士了);大多数社区医院和乡村医院以医师居多,不过你不会关注这些高校,也不想去这些医院看病,觉得他们“没水平”,你盯着好单位看,自然都是厉害的人和厉害的职称。
那么这么高的学历有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很多人看到国内科研的进步就是这些人搞起来的。现在中国在全球科研能力总体排位第二,包括sci论文第二,高质量论文第二,专利申请数第一,技术创新能力第二。整体国家的创新水准也排在前列。
有人要问,他们那么厉害怎么不拿个诺贝尔奖回来?其实答案很简单,诺贝尔只奖重大科学突破,重大理论突破。这类研究大多数很难转为经济效益,在国家投资比较紧张的年代,就优先资助能赚钱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项目了。这种情况与国情类似。但是现在我们国内的基础科研越来越厉害,多个领域处于第一第二的排位了。另外诺贝尔奖需要时间积累,比如光纤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明的,但是二十一世纪才获奖。
有人提问,这些人这么厉害,怎么不整个世界名校出来?大多数排行榜非常看重师生的国际化程度,由于中国还不是国际上显著第一,因此很难学习中文前来留学,国际化比例一直不高。不过现在大多数985高校都有纯英文教学学院了,10年后国际化程度自然就高了。到时候我们的北大清华就可以进全球前20。如果以大多数国家不成文的标准,排名前200就是世界名校,那我们已经有近十所了。
总得来说,我们国内科研水平与国家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水平排名也与国家在世界排名差不多
教授、主任和博士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称谓。
正、副教授是教师及教科研人员的职称。由低到高分别为: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其中,高级教师属副教授级,正高级教师属正教授级。正教授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教授最高,一般情况下,院士级的才能评为一级教授。
主任属于行政职务。只是,单看主任一职看不出职级,无论科级、处级、厅级还是部级、甚至是副国级的行政职务里都可能有主任的行政职务。
博士、硕士属于研究生学历。学历从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到专科、本科的高等学历,之后的学历就是研究生。研究生是最高学历,研究生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之分。博士后不属于学历。
各大医院和教科研院校是人才汇聚之地,平均学历水平高,高学历人才多,这是因其工作的科研水平高这一特点而决定的,许多大专院校都承担着国家科研项目,对国家科技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是@悠悠至真v看教育 ,欢迎交流,欢迎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你所说的这些单位都是人才聚集单位,当然高水平的人才多了。这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各大医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里面所设置的都是科技水平比较高超的重要部门,必须要有高精尖的人才才能胜任,这方面的人才济济,对于国计民生及高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这些人才比较多是正常的。
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同样需要在一个比较高层次的平台和机构才能比较全面地施展和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和才干,而上述这些部门正是适应这些人员全面发挥应用他们各自聪明才智的良好场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些领域的知识拓展空间和科研器材环境相对于其他领域是比较齐全先进的,验证手段高端,出成果也比较快捷,因此,只有到了这里,他们才会纵横捭阖,如鱼得水,成果频现。但这里面不可避免地也会参杂进去部分滥竽充数之辈,因此,严格地进行考察和筛选,以实际能力和科研成果的优劣,公正合理地衡量和重用使用好这些人才,这应该是真正发挥科研人员最佳效能的关键所在,这些方面,必须要引起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高度关切和重视!
很正常呀。因为大医院、科研院校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从事高技术、高要求的工作需要高学历的人才,进的门槛高,加上工作环境容易造就他们出成绩、出成果,自然就容易升到高一级技术职称。所以在他们之间高学历、高职称比比皆是不奇怪。
因为能进了这些地方的人首先学历很高,而且他们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自律能力都很强,所以几年后评职称的时候一部分一部分慢慢的都可以评上这些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