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生活百科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综合百科生活常识数码科技传统文化互联网健康时尚影视娱乐教育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娱乐

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提问时间:2023-07-05 02:27关键词:赵国,齐国

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点赞1、广安市 网友:入骨情话

两方面原因。一是长平之战前,秦、赵的实力都远强于齐国,对于这场龙虎斗,齐国打心眼里不想掺和;二是秦国的外交工作做的比较到位。

长平之战前,齐国因为“五国伐齐”事情,元气大伤,国力衰退,无力再与秦国相抗衡。

而在这种大背景下,赵国又是当时关东六国中唯一还保存有强大实力,能与秦国在军事上硬钢的国家。赵国的这种实力,让齐国对它很是怀疑——怀疑赵国是不是也有秦国一样的野心。

所以在这种一个超强(秦国),一个次超强(赵国),五个弱者(齐楚燕韩魏)的前提下,包括齐国在内的“弱者”们,对长平之战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态对待的。

比如当时的楚国,楚顷襄王重病,太子却在秦国,若不能回楚,则一旦楚王死,王位必定落于他人。秦昭襄王对放归楚国太子一事本来有疑虑,但春申君黄歇秘密派人护送太子返回了楚国,再加上范睢在一旁替楚太子说好话,于是秦昭襄王就默认了楚太子归国一事。

楚太子归国后,楚顷襄王果然去世,于是太子立即继位,是为楚考烈王。考烈王考虑到自己新君登基,国内的局势不太稳定,再加上秦王也没追自己,默认了自己归国。因此他也就抱着一种感恩的心态,没掺和进长平之战。

还有韩国和魏国。韩国因为被打怕了,整个长平之战期间都是战战兢兢,不敢吭声。魏国很搞笑,长平之战期间,魏国国内还举办了一场热烈的廷议——讨论长平之战。

最后这场廷议的结果竟然是秦国伐赵有利于魏国,魏国不掺和长平之战……

为此有人反问魏王,说秦胜赵败,我魏国何利之有?魏王大言不惭的说:赵国的羞辱就是我国的福气啊。(邻之羞,国之福也)

十足的看热闹不嫌事大。



相比于被打怕了的韩国,暧昧的楚国,不要脸的魏国,齐国的态度比较特殊。其实齐国有救赵国的想法,比如长平之战前,齐国就曾经救援过赵国(中学课本上的《触龙说赵太后》就是讲的这次事件)一次。

但是,还是前面提到的老问题。赵国实力强于齐国,而且赵国不知收敛,经常干一些让人怀疑它有野心的事,比如接纳齐国叛逃的大将田单(摆火牛阵的那位猛人),还比如赵国主动收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这都让齐国对赵国很不放心。

再加上齐襄王死后,继任的齐王建(最后一任齐王)年少,国事皆决于君王后,而君王后又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不想把齐国拖入战火。因此在长平之战期间,当秦赵双方的规模越打越大,君王后害怕了,她怕齐国也卷入大战。于是她就坚决拒绝了赵国的求援。


当然了,看戏归看戏,各国也不傻,如果赵国玩完了,各国也要跟着倒霉。所以在长平之战期间,各国之所以会坐山观虎斗,与秦国的外交斡旋以及赵国君主在决策方面的失误,也有一定的原因。

长平之战期间,为了断绝赵国的外援,秦国先是忽悠了赵国,借赵孝成王派来媾和的使臣之嘴,大肆宣扬赵国主动来使,骗得其他诸侯国以为赵国已经和秦国谈和,错失了第一时间援救的时机;紧接着,秦国散尽财宝在各国内部运作,使得各国都有“看戏派”在摇旗呐喊,劝各国国君不要管闲事。

比如这些人就曾经跟齐国君王后说,齐国如果增援,秦国就会撤退。但秦撤军的后果就是赵国兵不血刃拿下上党地区,并坐得上党十七座城。此事对齐国无益,只会白白便宜赵国。齐国君王后就是因此被说动了心,才下定决心不管闲事。

最后,秦国又派兵守住各国通往赵国的隘口,比如秦军提前占领垣雍这个战略要点,让魏国无法支援。就这样,赵国的外援彻底被秦国断绝。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期间,如果齐国答应救援赵国,秦国是很有可能退兵的。但是以齐国代表的“五弱国”出于坐视秦赵厮杀,想渔翁得利,并且也不想让赵国白捡上党十七座城池的心态,最后都没有援赵。

点赞2、承德市 网友:漸入瘋狂

长平之战,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因为齐国的末代国君田建即位了。

齐国早已风光不再

乐毅率领六国联军讨伐齐国,齐国本已奄奄一息,田单又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将燕军逐出齐国,光复齐国的大好河山,并拥立田建的父亲齐襄王即位。后来,田单遭到国人排挤,去了赵国。

齐湣王遇害后,齐襄王曾经流落民间,做过一段时间的佣人。从那时起,田齐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高贵和霸气,即便齐襄王被田单迎接回宫后,受过惊吓的他,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夹紧尾巴做人。

齐襄王早逝,其子齐王建继位时不过16岁。于是,大小事务都由其母君王后代为处理。君王后处理国际关系与齐襄王一般,同样是谨小慎微。本着不得罪其他各国的原则,加上齐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她只希望齐国能够长期置身于战事之外就行了。

田齐不敢得罪秦国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关于齐王建,虽然其在位40多年,然而所记载的事情不过3件。第一件就是长平之战拒绝向赵国借粮,第二件是去秦国赴酒会,第三件就是向秦国投降。如果将这三件事情连起来看,不难发现齐王建对秦国的态度倒是自始至终的阿谀奉承。

长平之战爆发,秦、赵两国对峙两年多,大量的青、壮劳力被困于前线,使得农田歉收,国力透支,尤其是赵国,粮食供给难以为继。而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置身于战事之外多年,因此,齐国倒是粮多草广。此时秦国也在观望,如果齐国救赵,那么秦国退兵,不然就进攻。所以,彼时齐国的态度非常重要。

这时,齐国的大夫周子就劝告齐王建,赵国是齐国重要的屏障,一旦赵国灭亡,祸患马上就到齐国,所谓唇亡齿寒啊!齐王建不听劝谏,45万赵军因此在长平之战惨遭屠戮。

总的说来,那时还很年轻的齐王建不愿借粮食给赵国,想必这也是其母君王后的主张。

  • 一是借粮给赵国就得罪了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相当于引火烧身,万一赵国失败,秦国马上进攻齐国,到那时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二是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迷惑了这对短视的母子,以为站对队伍,就能换来齐国长久的平安;

  • 三是六国伐齐的阴影还没消退,对齐国来说,那六国都不是什么善茬。齐国更乐意做壁上观,看着六国互相功伐,也能消除一些往日的心头之恨。

可是,事实是残酷的,当其它五国相继倒下后,秦王政并没有停下他统一六国的脚步。虽然齐王建因阿谀秦国而享受了40多年的安宁日子,但是当他被迫向秦国投降的那一刻,不知道是否还记得当初长平之战时齐大夫周子的劝谏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点赞3、九江市 网友:北巷离歌

齐国不借粮给赵国,是综合历史、现实、未来的多种因素做出的决定。如果了解到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齐国的决定或许并非不妥。

乐毅伐齐既是齐国阴影,也使齐国元气大伤

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率秦、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联军破齐都临淄,连克齐国七十三城。齐湣王仓皇逃到莒之后被楚将淖齿杀掉,王子法章继位为齐襄王,名将田单经过多年苦战才赶走侵略军,助襄王复国。

这段屈辱的历史给齐国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此后,齐国上下不愿在经历这种浩劫,齐国也很少再干预东方五国之事。这种对他国的失望、怨恨和提防使齐国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援助赵国。

更现实的考虑是,齐国经过乐毅的打击,尽管在齐襄王的经营下国力有所恢复,但总体上难以达到以前富强的程度。在秦赵的生死之战中,以任何形式援助其中一方都可能遭到另一方的报复。齐国自然是无力抵抗秦国的入侵的,因此选择中立、观望,是个不得罪双方、保全齐国国力的最好选择。

秦齐交好,齐国没有理由背叛秦国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任命魏人范睢为相。范睢向秦王提出了闻名历史的“远交近攻,与齐修好”之谋,即与遥远的齐国结盟,大举进攻邻近的魏、赵等国。

在此背景下,秦国主动接近齐国,齐秦交好。公元前266年,齐襄王尚在位。这位依靠田单复国的君王在战后与田单生隙,本身就不算一个中兴之君。其王后史氏(史称君王后)的外交倾向更是在秦国和其他五国间走钢丝(在她后来听政时可以看出来)。齐国最高统治者的能力和态度,加上秦国的示好,决定了齐国没有理由背叛秦国。

长平之战中,并非齐国一国处于观望态度

长平之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当时两个超级强国的争霸之战。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赵国出动四十余万大军,秦国更是“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将国家的未来赌了上去。因此胜方有极大可能一举摧毁本来极具竞争力的败方,从而称霸天下。



另一方面,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曾派使者赴秦和谈。但秦王故意隆重接待赵使,既拖延了时间,又让别国在秦使臣一度认为秦赵关系缓和。试问谁在秦赵和好的前提下愿意为其中一方出兵助战呢?

同时,即便秦赵未和,贸然出兵也是极其危险的。对五国而言,两败俱伤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自己支持的一方战败,而敌方尚有余力,那无疑是自寻战事。对结局的不确定促使包括齐国的在内的一众国家不敢过早站队。

(齐襄王之子齐王建影视形象,他是长平之战时的齐王,但国政实际上由太后君王后处理)

但是,当胜负已定时,为了削弱胜方,其他国家显然不会允许败方灭亡。长平之战后魏楚合兵救赵的邯郸战役就是证明。

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齐国不救赵,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考虑的。虽然站在我们后人的角度,任凭秦国壮大是齐国的败笔,但如果站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谁又敢保证不救赵是个错误的决定呢?

点赞4、玉溪市 网友:幽兰蝶谷

原因呢,挺多的,总结起来的话就是四条!

首先,第一条赵国和齐国之间这是有仇的!很多人把这一条作为主要理由,但实际上这个作为主要理由真的说不过去,只能够说算得上是一个影响的因素吧,为什么?大家想想,战国七雄打了这么多年了,哪家与哪家之间不是爆发过战争的?为了土地,为了人口,甚至有的时候就为了那么一点点东西打个你死我活,这都是很正常的情况,真要是因为一两场战争,两国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话,战国时期的人口早就死光了!纵横家怎么可能会登得上历史舞台呢?

所以,接下来就是第二条理由!秦国的远郊进攻的策略!大家都少,秦国一直都是一个外交玩的特别。好的一个国家,在这个国家里面,首先是张怡的联横之策!后来就是范睢的远郊进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外交艺术的集大成体现者,秦国也正是依靠着这一些外交大师,一步一步的把自己从绝境之中冒险翻盘,最终夺取天下!所以秦国对于外交方面的事物从来都马虎不得,因此对于在长平之战里面,举国主力都在常平地区!这个时候就必须得想办法稳住其他的国家,秦国在这方面也不惜耗血本。

这就引申出来第三个理由,齐国的国君母子两个太过于的战略短视,这两个人都是属于那种贪财,可以说一脉相承!他们并不认为秦国会攻打齐国,毕竟二者之间相隔的其他国家,再加上秦国派出来那些间谍以及收买的官员进行游说,(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石塘网)齐国自然不愿意和其他几个国家结仇!保持的就是一个中立的政策,也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这种政策!对于任何一种会卷入政治和战争漩涡之中的行动,都会权宜再三!

像这种明摆着会直接卷入战争的行为,齐国是绝对不会去做的!贪图一时之安宁,这就是齐国当时的国策!

后来这三个理由也算得上是普通的几个小理由!真的要等到战争来临之际,这三条理由都不靠谱,那么为什么齐国到死不肯借赵国粮草呢?

很显然,长平之战把战国末期两个最后的军事强国给逼到了决一死战的份上,也让战国时期其他的国家看到了赵国和秦国的军事动员能力这两个国家。都是霸主!都是不能惹的人物,你能想象一个小小的赵国居然能够动用40万左右的比例,而秦国呢,动员的人数在40万以上!

此时你无论加入任何一方,都可能给你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万一这两个国家在常平地区耗了这三年时间,最后都不想打了,想借个由头退出,此时你过去掺和一脚好。二国之间因为某个国家爆发内乱,选择握手言和,接着这40万的军队直接朝着你冲过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说白了,你谁知道你这俩国家,是不是真的要打仗?万一我借给你粮食,然后你撤并了秦国,把仇恨集在我的头上!那我怎么办,所以不能借也不能出兵,两个大佬打架,任何一个聪明的人都不会进去掺和一脚!

点赞5、汕头市 网友:楓枼隨風

赵国打过齐国,燕国在燕昭王时期,乐毅带头,联合其他五个国家,把齐国收拾得几乎亡国。齐国的齐闵王固然有错,但是,这回也打得齐国非常地惨,简直就是刻骨铭心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秦国在张仪到处跑火,挑拨离间的时候,张仪把楚,齐,魏等等几个大的诸侯国搞得一塌糊涂。但是,在这里面,赵武灵王置秦国,齐国,魏国于不顾,它把中山国全部吞并了。那么,其他几个国家当然不高兴。中山国一直以来就是依附的魏国和齐国。赵国把中山国吃了,就把边境挨着了齐国。齐国感到了威胁。但是,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处于上升时期,齐国是敢怒而不敢言的。

长平之战时期,齐逐渐从衰败之间踹过气来。更由于君王后的对秦和五国的政策。齐国对赵国的求援采取了冷漠的措施。赵国借粮食的要求被齐国拒绝了。这是有深刻的恩怨之仇的,并不是一天一日造成的。

上面两个原因之外,在秦国做老大之后,齐国与赵国数二流的国家。齐国巴不得秦国把赵国消弱,让赵国不至于前脚在齐国,后脚在赵国。同时,如果赵国在这次战争中胜利了。赵国既然能打败秦国,其他的几个国家就是它的下酒菜了。对于齐国而言,赵国是老大比秦国是老大更可怕。毕竟秦国远离齐国,而赵国挨着齐国,因为,最危险的一般就是自己身边的人,自己身边的国家。古往今来,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秦,赵,齐三国的关系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多少人研究过。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统治者都犯了错,以至于,国家是怎么me灭亡的都不知道。

当然,齐国拘泥于以往的仇恨,也是个短见到了家。毕竟,秦国得志了,赵国灭亡了,齐国自己也于秦国做邻居了。那么,邻家小妹初长成,会不做人家的媳妇吗?秦国回放过所有的诸侯国吗?

赵国没有借到粮食,赵国就败了。赵国一厥不振,齐国借秦国的手收拾了赵国之后,整个抵抗秦国的力量被削弱了。包括齐国的灭亡已经提前到来了。

点赞6、即墨市 网友:西毒残阳

齐王建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

秦国的战略是,齐楚救赵,如果他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相机退兵,再等待机会;如果他们的联盟并不牢固,就集中力量猛攻,逐个击破。

战争最终打的是后勤。秦国兵精粮足,旷日持久,赵国的粮食不够用了,向齐国求粮,齐国却没答应。

齐国大夫周子说,我们既然是来救援赵国的,现在赵国乏粮,我们就应该尽快借给他粮食,与之齐心协力打退秦兵,如果不这样,秦兵势必攻破赵国,这恰好中了秦国的计策。再说赵国对于齐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屏障作用,就好比牙齿有嘴唇的保护才会牢固,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就该轮到齐楚了。所以我们现在救援赵国,好比捧着一个漏水的水缸往被烧焦的锅里倒水一样,形势危急,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顶得住,为何还要犹豫呢?总之,救赵,是国际间的道义,是齐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击退秦兵,又可以扬威世界,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凭正义援救将要灭亡的盟国,扬国威击退强秦之兵,这是多么好的战略机遇呀,如果我们不敢决策,不积极作为,却斤斤计较一点粮食,就未免太不明智了。

齐王建被秦国吓破了胆,最终还是没听周子的建议。

赵国失去齐楚强大的外援,长平一战,遭到秦国毁灭性打击。

四十四年,秦国灭掉了其他五国,集中力量收拾齐国。

大兵压境,齐王建听从相国后胜的主意,不战而降秦。

秦王将王建流放到共城,齐国遂宣告灭亡。

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齐国灭亡后,天下终于归于一统,秦王政自称始皇帝。

点赞7、任丘市 网友:血罗刹

赵国借粮,齐国拒绝。

表面看来是秦国的策略起了作用,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有两点:

一是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所出现的必然现象。

为什么这个时期叫战国时期?因为周朝已经实际上分崩离析,诸侯国的思维模式就是一个“战”。这和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各国虽然打起来不客气,但打完很快就没事了,因为大家还要想着维护周天王的名声,想着同在一个屋檐下。那时候,各诸侯国相互救济帮助非常普遍。在“战”的思维定势下,相互支援的潜在成本就要高多了。

二是在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重压之下,为了生存,人们身上自私、胆怯、虚伪、短视等人性的负面要素都被挤压出来。在这样的局面下,那些无能的君王的决策必然出现混乱。借与不借都是小事,短见灭国是必然。

战国时期或许是我国历史上尔虞我诈现象最普遍的一个阶段。在此以前华夏民族积累的守信美德差不多被糟蹋的荡然无存,后来恢复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还有人还为一些所谓成功的阴谋诡计唱赞歌,其实是很可悲的。

实际上,战国是我国历史的一段悲剧,它打开了背信弃义的潘多拉魔盒。这些魔在今天仍没有灭掉。

点赞8、惠州市 网友:紫影点杀

当时不借粮给赵国的,不只是齐国,其余五国都没有借,或者说是不敢借。而且,大家都很忙。

当秦、赵长平之战处于胶着状态时,齐国也并没有闲着。那时候的齐国,经历了六国伐齐之后复国不久,大将田单,正在趁机领兵攻打燕国,收复失地。

此时的齐国已经不再具备与秦、赵争夺的资本,再者也无暇顾及长平之事。试想,赵国这时候找齐国借粮,齐国会借吗?齐国有粮可借吗?

那么其余四国都是什么情况呢?

1、燕国:陷入战争,自顾不暇

前面已经提到,此时齐国复国之后,大将田单正在不断攻燕。燕国陷入战争,自顾不暇,如何还能借粮给赵国?况且,燕国处于苦寒之地,自己的国家都半饥半饱,如何借粮?

2、韩国:站在了秦国一方

长平之战因韩国上党郡而起,但是当长平之战进入白热化之后,韩国却站在了秦国一方,如何肯借粮给赵国?韩国自己都缺粮,虽然抱住了秦国的大腿,在秦国同样缺粮的时候都无粮可借。

韩王将垣雍之地租借给了秦国,秦国借此扼制住了魏国。如果魏国借粮、出兵,则秦国将在垣雍挖掘河道,大水淹没魏国都城大梁。

3、魏国:被秦威胁不敢擅自行动

秦国在长平之战之时,派出丞相范雎四处游说,哪国胆敢帮助赵国,秦国必定率先攻打。魏国立马怂了,而且前面说到,韩国这个曾经的猪队友,把垣雍之地借给了秦国。秦国一放水,就能演大梁。这样的形势下,跟赵国关系最好的魏国,都不敢借粮了。

4、楚国:秦相怂恿之下,趁机灭了鲁国

秦国长平之战白热化的时候,秦国最担心的其实是楚国。一方面秦楚是世交,也是世仇。当时的楚国实力虽然不足以称霸,但是也不容小觑。秦相范雎抓住了楚人贪婪这一点,游说楚王出兵攻打鲁国。楚王采纳了这个建议,出兵攻打并灭了鲁国。因此,长平之战之时,楚国也在忙着,无粮可借。

综上所述,各国不是不借,是无粮可借,或者不敢借,而且大家都很忙。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五国长期迫于秦国的威慑之下,不敢妄动,只能作壁上观,甚至站在秦国一方;

2、秦国有效的外交策略,多次破坏了五国与赵联盟的可能,让赵国处于孤立;

3、五国君主贪图眼前利益,各自陷入了局部战争,并未对长平战事做出长远预测。

秦、赵长平打得那么热闹,别人也没有在闲着啊!

点赞9、晋城市 网友:云淡天高

原因有四:

一、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起到了作用。“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二、齐国对赵国有怨,魏国攻打赵国时,齐国派出孙膑围魏救赵,经过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打垮了魏国,使得赵国免于灭国,但是赵国却恩将仇报,参加五国伐齐,把齐国的钱粮珍宝洗劫一空。

三、五国伐齐,使得齐国元气大伤,无力救援。

四、齐想让赵与秦进一步消耗,想重复曾经围魏救韩的计策,让赵消耗殆尽,而秦也损失严重,自己坐收渔利。

点赞10、孝感市 网友:萌面女神

齐国不借粮食很合理,毕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换我也不借!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一次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关键战役,随着赵国的战败,东方六国再无能够独力抵挡秦国的存在,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成,难以逆转。所以,对于东方六国来讲,长平之战的失败,几乎是吹响了他们灭亡的丧钟。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影响着后世数十年国运的战争,东方六国中却仅仅只是赵国一家在苦苦支撑,其他诸如齐楚魏韩这些这些诸侯国,并没有参与进来。而这对于赵国来讲,无疑是很绝望的,因为长平之战打的是一场国力的消耗战。双方各自陈兵数十万,互相对峙,每日消耗的粮草甚巨,秦赵两国其实都很难受。如果按照这种趋势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罢兵言和。

但是,赵国毕竟国力稍弱,粮草不济,实在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期间,赵国还向背后的齐国借过粮食,但是齐国没答应。

“(齐)王建立六年,赵无食,请粟于齐”

最终赵王没有办法,只能是孤注一掷。让赵括带着二十万邯郸军,替换长平前线的主帅廉颇,主动与秦军决战,以期早日结束这场煎熬的战争。然后便是我们我们所知道的结果了,赵括轻敌冒进,被白起诱敌深入,断绝粮道,最终围而歼之,四十多万赵军近乎全军覆没。

那么问题来了,齐国他们为何不帮忙,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当然明白,当初赵国向齐国借粮食的时候,齐国大臣周子就在齐王建面前,把赵国比作齐国之唇,建议齐王建借粮食给赵国。

“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

但是,齐王建根本就不听,因为就当时的天下格局而言,赵国和齐国根本就不是什么唇齿相依的关系。在齐国等诸侯眼中,此时的赵国与秦国没有太大区别。

在一般人眼中,所谓的战国时期,似乎就是秦国一统天下的这么一个过程。但事实上,这只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小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秦国都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诸如魏国、齐国、楚国还有赵国,都曾像秦国一样登上天下霸主的位置,或者参与到争霸行列中来。所以,战国时期的主调乃是诸侯混战,不光有秦国打六国这一条线。既然是混战,那就没有绝对的阵营和盟友,他们只会做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哪怕是同出一家的三晋,那都是互相攻伐不断,更不要说其他国家了。

依据这个背景,我们再来看长平之战,其实你会发现,那就是秦国和赵国的一场争霸战。

当时的秦国已经崛起,挥师东进的战略目标显露无疑,山东六国中与之相邻的三晋与楚国,都被秦国给揍了。比如伊阙之战,韩、魏两国二十四万联军被全歼;鄢郢之战,打得楚国被迫迁都;华阳之战,魏赵联军十五万被斩,魏国大片国土沦陷。所以对于五国来说,秦国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但是,赵国也好不到哪里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军事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而这对于东方的其他诸侯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儿。毕竟赵国强大了,作为邻国的他们就该遭殃了。尤其是对于燕国、齐国这些离秦国较远的国家来讲,赵国的威胁要远大于秦国。在长平之战前,赵国没少揍他们。

比如公元前276年,廉颇伐齐,攻陷九城;公元前276年,廉颇攻魏几,拔之;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韩,拔注人;公元前265年,赵将田单攻燕拔三城。

所以,长平之战对于秦赵之外的各个诸侯国而言,其实谈不上什么立场,双方都是威胁,坐山观虎斗乃是最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有了这么一个结论,我们再来看齐国不借粮食,那就变得十分合理了。对于当时的齐国而言,他们是不想看到赵国赢的。齐国希望秦国去帮助自己最大限度的削弱赵国,从而缓解赵国对于自己的威胁,至于所谓的唇亡齿寒,那该是后面考虑的事情。

换个角度来讲,如果自己帮赵国打赢了秦国,或许自己能瓜分一些好处,但最大受益者必定是赵国。等到他们消化完毕,势必会对齐国发动新的攻势。此外,齐国还会因为出手帮助赵国,而受到秦国的嫉恨,那么无论胜负与否,齐国便会为自己无端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当然了,站在齐国的利益角度而言,他们同样也不希望,秦国过分强大,所以他们没有选择背后捅刀子,夹击赵国。

所以,齐国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赵国和秦国死磕,双方都被削弱,自己才能有机会从中获利。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齐国,也适用于楚国、燕国,甚至连同为三晋的魏国与韩国,也都是有着这样的想法。

关于长平之战,魏王曾询问过底下大臣的看法,结果有人说,赵国输了,其实是我们的福气。虽然这样的话有些短视,但就当时的背景而言,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没有谁愿意看到身边的盟友,过于强大。

大夫曰:“纵其胜赵,于我何损?邻之羞,国之福也。”《资治通鉴》

此外,秦国的外交策略也一直弄得挺不错。

在上党以及长平对峙期间,秦国一直都在放烟雾弹。明明前线剑拔弩张,却对赵国的议和使者隆重接待。弄出一副随时有可能罢兵言和的状态。这让魏国、楚国这些颇有想法的诸侯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或许有着出兵的想法,但是却又担心赵国和秦国已经议和。届时自己不仅什么都捞不着,还会白白惹来秦国的愤怒,那就得不偿失了。

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

所以,总结来讲,齐国等诸侯,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不帮赵国,一方面是想坐山观虎斗,一方面则是害怕得罪秦国。这些想法放在现在来看,自然是有些短视,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而言,其实都是情理之中的想法。我们总是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容易将事情简单话。

毕竟他们也没想到,赵国会输得这么惨,四十多万青壮,仅仅一两个月就被秦军给全部歼灭了。这也是赵括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所笑话的原因之所在。

如此短的时间,如此之大的伤亡,各位诸侯根本就来不及反应。而正是在见识到秦国的强大之后,魏、楚等诸侯国才有了唇亡齿寒的想法,于邯郸之战出兵相助赵国。

点赞11、固原市 网友:梦忆安凉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秦军包围,粮草断绝,为了解除危机,赵国向齐国借粮,由于齐国与赵国之间的新仇旧恨,以及齐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拒绝了赵国的借粮请求。

周赧王五十三年,秦赵之间由于韩国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军事冲突,秦国大将白起用计谋将四十五万赵军包围在长平,并断绝了赵军的粮草供给。
长平之战

为了挽救长平战役的颓势,赵王向齐国借粮,以便供给长平四十五万赵军持续作战。但齐国权衡再三,拒绝了赵国的借粮请求。最终,赵国在长平的四十五万大军由于粮草断绝无法继续作战,全部向秦国投降,由于秦军也无法供给赵军俘虏粮食,秦军将赵军全部坑杀!

在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围,粮草断绝之际,面对赵惠文王的借粮请求,为什么齐国却拒绝了呢?

一、齐国曾经被赵国入侵,差点亡国,齐国无法释怀。
五国伐齐

在燕国的唆使下,战国七雄中得五国联合一起发动了对齐国的战争,这其中就有赵国的一份。更要紧的是,这五国联军的统帅乐毅就是赵国的赵王册封的。在乐毅的统领之下,五国联军击败齐国主力,连陷齐国七十二城,齐国几乎亡国,就剩下两座城池顽抗。虽然齐国最终绝地反击击败了燕国军队,夺回了所有失地,但这场战争对齐国的毁灭,齐国上上下下依然历历在目,无法忘却的。赵国作为五国攻齐的一份子,齐国是无法释怀的,五国攻齐的组织者之一的赵王厚着脸皮向齐国借粮,遭到齐国的断然拒绝,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齐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并不希望赵国能打赢长平之战。

合纵连横

到了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为了自身的利益,纷争不断,频频伐交,都在争取自己最理想的战略环境,“合纵连横”就是这一时期的具体表现。按照齐国的设想,如果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打赢了秦国,那么,按照历史周期律,赵国必定继续用兵攻打邻国,扩大领土,问鼎中原。而如果秦国在长平打赢了赵国,赵国实力自然大损,自然不会再对齐国造成威胁,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打赢后的秦国即使再强,齐秦之间还隔着一个赵国,也不会对齐国构成什么威胁,这就注定了齐国不愿赵国能够打赢这场战争,齐国不出借粮食给秦国,自然说得过去了。

三、齐国自身实力不济,想帮也帮不了。

齐国在五国伐齐的战争当中,经济生产遭受了重创,农业生产设施遭到破坏,国库粮仓遭到劫掠,数年的征战,不仅耽误了齐国的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伤亡,还导致了齐国劳动力的缺乏。齐国虽然收复了失土,但国力从此一蹶不振,齐国军民粮食生产自给自足都难,又哪来的粮食借给曾经的仇人赵国呢?从这也可以看出,赵国已经是病急乱投医了。

赵国因为长平之战被围向齐国借粮一事,从表面现象看只是单纯的借粮事情,但是,却涉及到国家战略利益这一深层次的问题。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之间外交联系密切,但左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每次做出的外交决策,无不是出于国家的利益考量。

点赞12、海北藏族自治州 网友:风吹萤火

长平之战秦赵近百万大军对峙相持,粮草成为了重中之重。赵国国内粮草短缺,曾向齐国借粮,被齐所拒绝,从而破使赵国不得不与秦国进行决战。

可以说,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战败,齐国的拒绝借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齐国为何不借粮给赵国呢?

其一,历史恩怨。

众所周知,乐毅率五国伐齐名动天下,致使齐国险些灭国,实力一落千丈,辉煌不再。而联军中除燕国外,最卖力的莫过于赵国了,而乐毅离开燕国后也是投奔了赵国。不仅如此,在长平之战前赵国还攻占过齐国的领土,齐国恨得咬牙切齿,又怎么借粮给赵国呢?

其二,齐国昏昧。

齐复国以后辉煌不再,朝廷软弱无能,只知固守偏安,对各国之事通常置身事外,不予理会。就连秦灭各国之时,也是无动于衷。

其三,外交政策。

秦国奉行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交好拉拢齐国。此时齐国与秦国的关系要远好于赵国,又怎会借粮帮助赵国呢?

其四,坐观成败。

长平之战前,秦赵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此时尚未分出胜负,而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让秦赵相互消耗更有利于齐国。

知识推荐

八哥问答——日常生活学习知识分享。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669@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7808号-3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12606.com All Rights Reserved